2013高考政治总复习知识点回顾必修3第三单元3-3-7《我们的民族精神》过关检测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必修3

须结成整
时期,还是在祖国面
体,才能求得生存和临危难、生死存亡的
发展。这种整体意识关头,都迸发出强大
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的力量,使任何征服
同和升华,成为团结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
统一精神
图都不能得逞
含义
表现
作用
指一个民族在同 中华民族素来以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
其他民族的交往 热情好客、睦邻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
自 主、奋发向
映了中华民族永 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
强 上、不断进
无止境的创业追 民族的内在气质,成
不 取的精神
求、生生不息的 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
息
精神活力
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
神力量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必修3 文化生活
[考试标准] ▲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b)
①民族精神 ②优秀传统文化 ③精神纽带 ④精神支柱 ⑤ 精神动力 ⑥爱国主义 ⑦团结统一 ⑧爱好和平 ⑨勤劳勇 敢 ⑩自强不息 ⑪具体 ⑫具体内涵 ⑬拥护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 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 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全面理解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 含义
指一个民族为了 实现共同的理想 和目标,凝聚全 团 民族的意志、智 结 慧和力量,同心 统 同德、维护统 一 一、顾全大局的 互助合作精神
表现
作用
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
高中政治必修3常识点概括之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3常识点概括之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以下是我们为你收拾的高中政治必修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常识点,期望对你有所协助!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常识点一:自己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之一。
②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最具说服力。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创造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汉字这种独具特点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用途。
汉字文化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要紧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要紧见证。
自夏商时期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中国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3、如何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①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有关。
②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达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今天,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大家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进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维持民族性,又体现年代性。
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A.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大家的精神生活、展示大家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用途,中华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B.科技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要紧标志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科技收获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内古代科技着重实质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
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流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收获,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高中政治笔记(详)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 发展历程:(1)殷周:天命神权,“敬德保民”,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2)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3)秦的统一: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划时代意义(4)汉代:儒学独尊(5)隋唐:自身高度发展并且广泛吸收外域文化,全盛时代(6)宋元明:延续并取得重大成就,宋明理学(7)明清: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近代手工业文明冲击〗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3)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史官,将大量史实记载下来,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仅有3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1)古代中华文化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封建统治日渐衰落和西方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2)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1)文学艺术:作用:反映人们精神活动,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特点:辉煌悠久的历史,丰富绚丽的内涵,鲜明独特的风格地位: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中有重要地位(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地位:古代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与整体性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2 中华文化的区域性(1) 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2)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关系: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的文化特征(3)地位: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4)意义: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与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1)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求同存异是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是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3)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5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3)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 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2)重要性: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民族之魂(3)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原因: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过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的结晶。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新人教必修3)

政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三部分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
政治
神
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
本课 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考点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
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复习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重点 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③内涵: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 的。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 具体内涵 。
④新时期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 社会主义 本质上
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
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第三部分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 神
政治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时代特征: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 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 富的过程。 (2)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第三部分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 神
政治
三、正确理解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1.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民族精神应随着时代的 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 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 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增添 新的时代内容。
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 个新水平
雷锋精神、“两弹 一星”精神、大庆 精神、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等
第三部分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 神
政治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意义 ①是提高 全民族综合素质 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 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 国际竞争力 的要求。中华民族精 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③是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 的需要。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期末复习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期末复习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梳理六、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同化力、融合力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相对较封闭较隔绝,受外敌侵略的影响小。
●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全盛时代→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有巨大成就,产生了宋明理学→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冲击。
)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②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最具说服力。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自夏商时期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中国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3、怎么样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①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②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独特性):A.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7 我

主义C.的丙重观要点性:中,比华较民四族个精选神项是,显中然华只有文C化项的与结爱晶国和主精义的髓重要性没有直接
-6-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2.爱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原因 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 题。
-7-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1.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含义
形成
作用
指一个民族为了 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课次 知识条目
我们的民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族精神 基本内容及其核心
考试 要求
b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内容及其核心 (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
常常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 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解析: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原因在于爱国主义的重要 性,①③强调的都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故入选。为人民服务是思 想道德建设的核心,②错误;爱国主义不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 标,④错误。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答案:B
实现共同的理想 就认识到,在复杂多 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 团 和目标,凝聚全民 变的环境中,个体必 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3第三单元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3第三单元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必修3第三单元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目录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哪?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突出表现: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作用)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成因: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B、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4.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①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③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④中华文化的意义: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原因?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重要标识。
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①含义: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1.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
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勤劳勇敢: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3. 爱国主义(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灵魂。
5.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
高考政治总复习 知识点回顾 第三单元 337《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必修3

点击考点
提示重点
复习建议
1.结合青少年自身思想状
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 近三年高考考频 况,说明爱国主义是中
神:中华民族精神的 较高的知识点依 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
基本内涵;中华民族 次是:中华民族 觉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精神的核心
精神的核心即爱 2.结合有关抗震救灾精
2.弘扬中华民族精 国主义;弘扬和 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二 民族精神的作用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
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
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
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考情透析指明方向,2012年T37(3)探究2013年T32单选2012年T2单选,趋势分析:近五年本课考查重点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期爱国主义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备考指南:结合在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例如,弘扬某某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知识整合夯基固本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1__________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2____________的结晶。
考点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3________,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3.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当代中国,4________________是一致的。
考点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1.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5________,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3.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表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表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考点四弘扬和培育民展精神的意义和途径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6________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7________;(3)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8________精神支柱;(4)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9________精神动力,是10 ________中华民族之魂。
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意义(1)面对世界X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11__________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民族精神(1)含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的结晶。
(2)地位: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作用: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一、判断题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提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2.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提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提示: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二、选择题4.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行动铸就了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 )①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②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的体现③时代精神的核心④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D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塞罕坝精神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①不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③不选;②④正确,入选。
5.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时代呼唤奋斗精神是因为( )①奋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④只要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B 正是因为奋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只要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时代呼唤奋斗精神,故①④正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但不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故②错误;③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我们的民族精神考点精析 新人教必修3

第三单元我们的民族精神单元主题: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核心知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精神一、灿烂的中华文化1.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即魅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穿越历史长河,世代相传,绵延不断。
①古代辉煌的历程(时间上的久远绵长),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代代相传,不因时间和世事的变迁而中断,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
②两个重要见证:A.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或标识。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经验,保存历史资料)(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表现为“三性”①独特性---含义: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以其独特的内涵展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表现在:A、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B、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有保持着各自的特色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了解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1)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2)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中华文化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①中华文化的构成中体现了多种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
秀传统文化之中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力量上④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③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故④表述错误。
答案:A
2.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阅读,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
这说明()
A.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B.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C.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解析:只有优秀的文化作品中才凝聚着民族精神,故A说法错误,应选C;B说法错误,弘扬民族精神有许多途径;D说法颠倒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答案:C
3.(2012届福建四校高三联考二)下列诗句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品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可见,A、B、C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都不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作者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没有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因此D入选。
答案:D
4.(北京市丰台区2012届高三期末)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
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题中体现的是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①与③都体现的是这一精神实质。
②体现的是爱国主义,④体现的是勤劳勇敢。
答案:A
5.(2012届福州质检一)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100年前,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民族危难之际,勇挑拯救民族之重担,开拓创新、救国图存,翻开了伟大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主要是因为它()
A.彰显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B.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
C.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揭示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
“在民族危难之际,勇挑拯救民族之重担,开拓创新、救国图存”等信息主要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6.(2012届长春调研一)“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不一致的是()
A.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民族精神相关知识的理解。
题干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A、C、D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B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与题干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不符,入选。
答案:B
7.《南下》这部电视剧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现了南下精神。
南下精神不仅展现了山东人勤劳、正直、奉献、讲义气的优良传统,而且体现出永不止步、不断追求、注重创新等新的时代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只有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③民
族精神具有传承性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解答原因类试题的关键是看题干与题肢是否能构成因果关系。
本题中题肢③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①②④则正确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因。
答案:C
8.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透过武昌城头飘过的历史烟云,回首时代变迁,我们深刻感受到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这是因为()
A.民族精神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
B.民族精神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C.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析:民族精神属于文化的范畴,它的力量表现为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A夸大了民族精神的作用,排除;B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C观点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我从王先生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爱国。
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前他毅然回到祖国,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奉献了一生;他所做的工作为我们国家争得了荣誉。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洁在回忆与“两弹一星”元勋、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院士的交往时说。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王大珩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并谈谈弘扬这种精神的
重要性。
材料二:在青年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青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推动国家进步的一面精神旗帜。
古人云:“守志如行路,有行十里者,有行百里者,有行终生者。
行十里者众,行百里者寡,行终生者鲜。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受社会复杂现实的影响,少数青年盲目崇拜金钱,炫耀财富,导致自身的良知被金钱侵蚀,理想信念被金钱扭曲。
个别人甚至把利己主义日常化,享乐主义合理化。
这是十分危险的。
一个青年如果没有爱国主义情怀,就会在混沌的生存状态中失去自我;一个没有爱国主义精神作支撑的国
家,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在青年中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解析:第(1)问,解答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爱国”,这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可以联系起来,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主要应从爱国主义的作用角度回答。
第(2)问,回答在青年中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主要应从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等角度回答。
答案:(1)①王大珩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当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共同奋斗。
(2)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要求。
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要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爱国主义不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