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溪竹桥村空间形态特色分析
金溪竹桥古村

金溪竹桥古村作者:洪流来源:《老友》2018年第05期竹桥古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县城北面10公里处,古代金溪至东乡大路挨村而过,村前一溪如带,良田万顷,村口有需四人合抱的老樟树一株,保留了赐福庙和紫澜阁遗址,村后树竹繁茂,鸟鸣林幽。
竹桥村有总门楼远案崇麓岭与近案黄婆岗,始建于元末明初,為风水师廖禹先生所定。
总门楼前为“品”字形排列,周围有石栏杆围成的多边形古井三口,寓意喝了这“品”字形井的井水,不管是为人、为学、经商都要讲究品德。
门楼内房舍俨然,鳞次栉比,户近两百,从超千丁,村内有水塘七口,全由石块砌成,中间为一月塘,形成七星伴月之象。
俯瞰全村,形似一把巨扇,确为当代金溪一个古风犹存且保存较好的村落。
走进竹桥,人们仿佛走进了100多年前的过去。
100余幢明清建筑保存完好,蔚为壮观。
竹桥村前有上、中、下三个门楼和一个总门楼,不管红、白喜事,三个门楼是必经之路。
村后有三个山门直通后山,过去是专门为防范强盗、土匪而特意设立的退路。
房屋为清一色的板石墙基,一般高1.5米,最高的有2米,而且连成一体。
村里的排水沟都是用石块砌成,成为一个封闭式的防御系统。
排水沟自北向南流入村中的七口水塘中,一条东西向直街与十来条南北或东西向小巷交接。
弯弯曲曲的巷道,均用青石板铺成,有的巷仅2尺宽,两人相向而行需要和和气气地相让才能通过。
竹桥村有明代所建的民居8幢,明代祠堂1幢(文隆公祠),其余为清代建筑,均为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显得朴实素雅。
高高耸立的山字墙,既有艺术观赏价值,又有防火防风的实用功能。
民居多为上下两堂,仅有一幢明代所建的民居分上下四堂。
厅堂居中,左右为卧室,中间是一方天井,上露天光,厅堂采光全赖于此;下为石砌的泄水池,天井四周檐水如四柱珠帘流入池中,随即排出而不四溢。
明代及清初住宅大门开在东侧,其他宅第的大门则开在正中。
门楣、屋檐、雨檐及屋内墙壁、门柱、窗棂、柱磉、天花板等多有雕绘装饰,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建筑群中有三组建筑群更有特色,分别为“文林第”“十家弄”“八家弄”。
38个示范站 站站有亮点 江西金溪:突出特色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632019年 3期LAO QU JIAN SHE2019年春节期间,笔者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美古村落、国家4A 级旅游景区——江西省金溪县双塘镇竹桥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远远就听到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原来这里正在上演“重回大明王朝”穿越大戏。
38个示范站 站站有亮点江西金溪:突出特色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邓兴东金溪县双塘镇竹桥古村民间艺人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表演非遗手摇狮▲64大戏之后,舞龙、舞狮、马步灯、蚌壳舞等非遗表演,争相登场,好不热闹。
走进古村仲和公祠,婉转优美的旋律醉人心扉。
这里正在展演当地采茶戏。
据介绍,双塘镇竹桥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只是该县突出特色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一个缩影。
作为千年古县、文化大县,早在去年7月,金溪县就在县委宣传部率先建设了规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样板。
随后,整合各乡镇文化站、便民服务中心、金溪大讲堂、教育培训基地等资源,在全县各乡镇相继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个;整合各村大祠堂、村史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资源,在对桥镇对桥村、何源镇何源村、双塘镇竹桥古村等村(社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38个。
为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当地特色文化有机融合,金溪县立足各乡(镇)、村(社区)实际,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彰显特色的文明实践基地。
在对桥镇对桥村,金溪县依托成熟的基层党建文化教育实践平台、农村新型人才培训平台、服务群众连心平台等多个平台优势和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建成集党群服务、人才工作服务、新农人培训、人大代表联络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基地。
在双塘镇竹桥古村,金溪县依托古村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业以及文隆公祠、镇川公祠、仲和公祠等大祠堂,建成集民俗文化表演、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特色书乡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文化传承实践基地。
在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左坊镇后龚村,金溪县依托其为全国秀美乡村建设示范点、江西红色热门景区等红色和生态优势,建成集生态文明展示、红色基因传承等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传统村落古建筑的活化利用研究——以抚州市金溪县传统村落为例

传统村落古建筑的活化利用研究——以抚州市金溪县传统村落为例竺 頔,李育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106)摘要: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与案例分析法,对抚州市金溪县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在金溪县传统乡村的古建筑活化利用功能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将传统村落的建筑利用与活化功能分为文化展示功能、文化体验功能、老人养护功能、生活服务功能、教育教学功能及综合性功能六类,并配以金溪县乡村古建筑活化利用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传统乡村古建筑活化利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金溪县;活化利用[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28.21Study on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 A Cas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Jinxi County, Fuzhou Zhu Di, Li Yujing(School of Arts,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211106, China)Abstract: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conducted field visits to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Jinxi County, Fuzhou.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Jinxi County, traditional village buildings with activation fun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types of cultural display and cultural experience, the old man maintenance functions, life service function, education teaching func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n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cases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Jinxi County,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lated suggestions for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 Jinxi County;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传统乡村古建筑承载了大量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性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具体呈现。
金溪竹桥古村景点介绍

金溪竹桥古村景点介绍
金溪竹桥古村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关于金溪竹桥古村的详细介绍:
1. 古建筑群:竹桥古村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包括祠堂、书院、雕版印刷作坊、民居等,这些建筑风格独特,技艺精湛,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2. 池塘文化:竹桥古村有“七星伴月”之称,村内有七口水塘,形似七星,中间一口月牙形水塘,形成“七星伴月”之象。
这种独特的池塘布局,不仅美化了村落环境,还有着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3. 雕版印刷:竹桥古村是金溪书的主要承印地,村里保存了完整的雕版印刷技艺。
游客可以参观雕版印刷作坊,了解这一传统工艺的流程和技艺,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4. 宗族文化:竹桥古村是一个江右民系聚居的古村,保存了完好的宗族文化和家族制度。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宗祠、书院等建筑,了解当地的宗族历史和文化传统。
5. 自然风光:竹桥古村四周环境优美,山水相依,景色宜人。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宁静的乡村生活。
总之,金溪竹桥古村是一处融合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旅游胜地。
如果您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感兴趣,不妨来这里感受一下古村的魅力。
竹桥古村

竹桥古村竹桥古村位于“象山故里”、“江南书乡”——江西省金溪县北郊,隶属于江西省金溪县双塘镇。
竹桥古村始建于元朝,距今约有八百年历史,是明朝、清朝江南雕版印刷业的主要承印地。
这里有古朴典雅的明清古建筑,有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有独具特色的雕版刻书文化,有自然纯朴的乡风民俗。
竹桥古村文化寓义深远,最有名的要属:“古井之品字三井”和“古门楼之人本楼”,品字三井寓含做人、求学、经商都要讲究品德;人本楼呈“人”字状、“本”字状,寓含做人,做官都不能忘本,同时也和现在提出的以人为本不谋而合。
竹桥古村建筑古朴典雅,最有名的要属八家弄、十家弄。
一排八栋、十栋高墙大屋,屋屋有耳门相通。
邻里之间来往十分和谐,她们互相帮助、互相照应。
竹桥古村的雕版、牌匾独具特色,最有名的是:“对云”牌匾和“拜石”牌匾。
“对云”牌匾是由四库全书馆总裁书写,对云二字苍劲有力,它寓意“对我生青云”,希冀培育人材,青云直上;“拜石”牌匾的石字主人写成了“石”,寓意“点石成金”、“勤劳致富”。
竹桥古村是我国农、商、儒并重的古村缩影,是蕴含丰富人文历史信息的标本,是金溪保存完整的古代村落。
让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吧!金溪县城北面有个村庄——名叫竹桥村,是个明清建筑保存较完好的大村落。
自然风物的幽雅、历史文化的积淀在这个村庄得到有机的融合和展示,诚为一个考察古代建筑、挖掘文化内涵的难得所在。
欣闻金溪县双塘镇发现了一个有109幢明清宅院建筑群的竹桥村,且保存良好,兴味催我匆匆前往。
当然,发现仅仅打开了一个存在。
一个古村,演绎了传递情感的绵长历史。
今人不见古人,但古人的遗存在诉说。
走近村子,便感到美的气韵在流淌。
清新的情绪,欢快了步履。
整个占村,像扇形展开在青山绿水间,如梦,如画。
村前,有座明初所建的总门楼,领束全村气势,锁蕴幽秘。
门楼这张沧桑古脸,看尽了人间多少变故?门楼前,有三井品立,石栏围护,寓意村人无论贫富恪守品德为上。
这是老祖宗一个永远承诺。
基于旅游开发的江西抚州金溪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基于旅游开发的江西抚州金溪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近年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江西抚州金溪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备受关注。
作为一个传统村落,金溪在旅游开发中如何保护和活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基于旅游开发的江西抚州金溪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传统村落的保护的重要性。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乡结合部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传统村落可以保留历史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传统村落的保护也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要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首先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
在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自然环境特点。
规划应该明确保护的范围和方式,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此外,规划还应该考虑到旅游开发的需求,合理规划村落内的景点和游览路线。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还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挖掘。
传统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灵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挖掘。
应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教育等方式,让居民和游客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增加其吸引力。
旅游开发是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旅游开发,可以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旅游开发中,应该注重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保持村落的原汁原味同时满足游客的需求。
例如,可以建设传统民宿,让游客在村落中体验当地的生活和文化。
此外,要加强传统村落的维护与管理。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需要长期的维护与管理。
应该加强对村落的巡查和监管,及时修缮破损的建筑和设施。
同时,要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和责任心。
总之,基于旅游开发的江西抚州金溪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通过科学规划、文化传承、旅游开发和维护管理,可以实现村落的保护和活化。
金溪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不仅可以保留历史文化遗产,也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江西竹桥村布局合理性特征分析

调整ꎮ
关键词:村落空间结构ꎬ空间句法ꎬ整合度ꎬ可视性ꎬ竹桥村
中图分类号:K928. 5
文献标识码:A
180 cm 深的排水沟贯穿全村ꎬ左右间隔布置ꎬ排水兼具防盗ꎮ 村
1 研究综述和研究背景
竹桥古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ꎬ地处武夷山脉和鄱阳湖
路径ꎬ形成关键节点ꎬ不同的门楼样式构成村落等级差异ꎮ
引导着人群暗示空间走向ꎮ 越过中门楼为两口水塘ꎬ水塘边聚集
每个建筑的硬山顶ꎬ马头墙和风火墙火巷、排水沟、水塘形成
完整的消防系统ꎻ总门楼和围墙构成整个村落的第一道防御系
统ꎬ水塘和排水沟是第二三道ꎬ石墙裙构成第四道ꎬ街巷中随处可
放松( 见图 2) ꎮ 门楼前有两根桅杆ꎬ既是家族仕途得意的象征ꎬ又
大古民居聚落群ꎬ聚落群屋屋相通ꎬ方便串门ꎮ 每个门楼和水塘
处都为公共开敞空间ꎬ是村民集合休闲和活动的地方ꎮ
2. 2 竹桥村关键节点及整合度可视性分析
村落的关键节点有古驿道、村口古井、门楼、水塘和著名建筑
型的基础上分析街道网络及结构特性ꎮ 本文利用 depthmap 软件ꎬ
等ꎮ 古驿道是村落与外联系的主要通道ꎬ在村子入口处有锡福
用越来越被人们认可ꎮ 空间句法可以对建筑、聚落、城市、景观等
空间结构定量分析ꎮ depthmap 作为空间句法分析软件ꎬ在空间模
后有 3 个山门直通后山ꎬ防盗防土匪ꎮ 鸟瞰整个村落ꎬ形状像一
把扇子ꎮ
整个村子的主要道路上又旁生出很多小巷连通各户ꎮ 最宽
的 2. 5 mꎬ最窄的 1. 1 mꎬ总长 834 mꎮ 其中 10 条主要巷道形成十
Gao Yunting
江西金溪县竹桥古村落

“ 谏 草 传芳 ” 门楼 ’
1 南 昌 大 学建 筑 工程 学 院 . 2 O 1 4年 南 昌 大 学
建 筑 遗 产 测绘 实 录 [ Z 】 .
2 袁菲 ,葛亮 . 江 西 南 昌梓 源 村 落 国 家历 史
文化名城 研 究中心历 史街 区调研 【 J ] . 城市规
3 .村落空间与建筑特色
村 落 以 崇蔺 岭 为朝 山 . 黄 婆 岗为 案 山
依 山就势 . 临水塘而 建。 村落有 总门楼和上 、 中.下共四个门楼 . 总门楼始建于元末明初 .
村 后 有 三 个 山 门直 通 后 山 .为 防 范 强 盗 、土
匪而设 。村内房屋幢幢相连成一个封闭的聚
为学 、 为 商均 须讲 究 品 德 .唯 有 品 才 可 立 天 竹 桥 村 水 塘 景 观
地 。中门楼较 为低 矮 .形似 官帽 内外通 道 地面 以青石板铺成 “ 人 ”和 “ 本”二字 .道
出 了该 村 “ 家 国亲 和 ”、 ” 叶 落 归 根 ”和 以 人 为本 ” 的 先 哲之 思 。
划 ,2 O1 5( 7 ).
5 杨 眉 .张 侠 虎 . 山 西 吕梁 市 招 贤古 镇 工 捉
庄村 [ J ] .城市规划 ,2 0 1 6( 1 ).
图 文
李久君 工学博 士 南 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图 片 来 源 :据 《 2 O 1 4 年 南 昌 大 学建 筑 遗 产坝
1 .竹桥概 况 竹 桥 古 村 是 江 西 省 抚 州 市 金 溪 县 双 塘 镇的一个村落 .由先祖 余氏及后人建成。竹 桥古 村距 抚州市 区约 5 0 k m.临 接古代金 溪 县至东 乡县 的交通要道 。村 前一 溪如带缓 缓 而流 .村 口有一株 四人合抱 老樟 树。村后竹 树繁盛 .俨 然一处 水秀山青 的古村落 。 2 .历史沿革
金溪县竹桥古村民俗文化数字博物设计初探

【艺术设计与传媒】"历JW'F菟论丛2020年第2期金溪县竹桥古村民俗文化数字博物设计初探◎涂少荣[摘要]本文从数字技术的角度分析江西省抚州地区金溪县竹桥古村明清古建筑群及“三雕”技艺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设计的必要性。
文中简明列出数字博物馆的框架建构,分析数字博物馆设计使用的Photoshop、Preiere.After Effects、3Dmdx、Unity3D等软件,详细说明制作竹桥古村明清古建筑群图片视频数据库、余氏大祠VR漫游平台与竹桥古村明清建筑群360度全景交互三大模块的流程及技术方法,为数字博物馆建设提供了综合应用数字技术,为民俗文化的保护、承传、体验提供了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金溪县竹桥古村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中图分类号:TU-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82(2020)02-0066-05Title:On the design of digital museum in folk culture in the ancient Zhuqiao Village,Jinxi CountyAuthor:Tu Shaorong(Jiangxi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Nanchang,Jiangxi,330201)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designing the Ming and Qing ancient buildings in the ancient Zhuqiao Village,Jinxi County,Fuzhou City,Jiangxi Province,and the u three carvings”technique folk culture in digital muse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technol-ogy.The article briefly lis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museum's frame structure,analyzes the design of the digital museum with many software,such as Photoshop,Preiere,After Effects,3Dmax,Unity3D and so on,and details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and technical methods by making three modules such as the image video database of Ming and Qing ancient buildings in the ancient Zhuqiao Village,the Yu rostrum VR roaming platform and360degrees panoramic interaction of Ming and Qing buildings in the ancient Zhuqiao Village to provide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the reference method for the protection,inheritance and experience of folk culture.Key words:ancient Zhuqiao Village in Jinxi County;folk culture;digital museum[作者简介]涂少荣,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及相关。
融媒体时代村落文化及“三雕”艺术数字化研究

融媒体时代村落文化及“三雕”艺术数字化研究作者:刘金娜来源:《美术文献》2018年第09期[摘要]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参考相关研究文献,从竹桥村村落空间、建筑特色、风俗人文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建筑内部的“三雕”进行研究,运用数字媒体艺术进行纪录宣传片的拍摄,试图为金溪县竹桥古村落文化宣传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金溪县竹桥古村传播中图分类号:J301文献识别码:A金溪县,隶属于江西省的抚州市,处于江西省的东部、抚河的中游,双塘乡竹桥古村位于金溪县的县城北10千米,至今仍保存着几近完整的村落形态,其中包括古老的居民建筑和大量的文化遗址、文化遗产。
竹桥古村以独特的建筑布局设计和品德为重、耕读与儒商并重的历史文化最终形成了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古村。
一、竹桥古村的区域生境(一)村落概况竹桥古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开始建于元末明初,俯瞰全村,形似一柄巨扇。
竹桥村现存有109幢明清建筑,其中明代所建民居8幢,明代祠堂有1幢,其余都是清代建筑。
整体村落的建筑青砖灰瓦、朴实素雅,为赣派建筑最为典型的代表。
(二)人文由抚州江右民系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临川文化,形成了发达的文化传统.因此临川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文化信仰和人才辈出的现象。
由于地区的文化传统所以形成了繁荣的读书和印书状况。
其中竹桥村就是我国印刷术的一个起源地和发祥地,即是“临川才子金溪书”中的“金溪书”。
因此,竹桥村才作为发祥地和主要的承印地,成为我国清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
竹桥古村有着品德为重、耕读与儒商并重的文化传统,并形成了极具特色、与众不同的传统民居建筑。
二、竹桥古村建筑特色(一)村落布局竹桥古村是由唐代的吏部尚书后裔余氏在元末明初开始创建的村落,一直到明宣德年间才开始初具规格,其整体布局及村内外整体规划充分地体现了赣文化艺术的发展水平。
整体的布局和形态结构主要是一条古栈道、三口古井、四道门楼、六条街道、八方水塘、十三条弄巷与民居建筑相辅相成,从而组成别具一格的古村落,从空中俯瞰整个竹桥村落的形状像极了一把巨扇。
金溪竹桥古村简介

金溪竹桥古村简介
金溪竹桥古村位于福州市闽侯县金潭镇,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
水乡村落。
这座古村依河而建,街巷纵横,古民居错落有致,处处显
得别具风情。
古村内最为著名的建筑是竹桥,这座长约370米的竹质拱桥跨越
金溪河,建成于十七世纪,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竹桥共有24个
拱门,桥面通行两车并行,极具景观性。
不仅是古村的标志,也是福
州旅游胜地之一。
有许多古朴的宅院和古老的民俗风情也是金溪竹桥古村一大特色。
村内建筑多采用传统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既有闽南传统的建筑风格,也有北方建筑的影响。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水井、断桥残雪、红砖青瓦、檐下雨屋、抱厦、碑坊等具有南方特色的古建筑。
除了观赏别致的古建筑和古桥,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和民
俗文化。
古村周边有许多农家乐,可以品尝到正宗的闽南美食,还有
美丽的茶园和农田,可以享受到原生态的乡村风光。
另外,一年一度
的农民画博览会和茶文化旅游节也是村里的重要活动。
总的来说,金溪竹桥古村是一处别有风情的历史遗迹,它缤纷多彩、文化丰富,不仅是福州的一大旅游景点,更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
内涵的地方。
金溪竹桥古村一日游作文

金溪竹桥古村一日游作文篇1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一片片修剪整齐的绿色茶园,一个在大山深处的古树落,还有一阵阵熟悉的乡音,这就是我心中的白革,这也是我向往已久的美丽竹桥古村。
这是一个深秋的星期天,我们班上的十位同学和家长一起相约走进了这个古村落。
竹桥古村坐落在武义,也名“华山”,通过一条弯弯曲曲的“S”形山路后,就可以见到这个村落了。
这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路“窄”,但不乏秀美、别致、独特。
它综合了古村和现代的风格特点——门路,古木长桥,方形水进,门槛等融为一体。
人们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幽静、欢乐的“世外桃源”。
村庄中的西部有一块田野,花花草草点缀了一幅新颖五彩的图画,好比锦上添花,让图画更美丽!走进山里,茂密的竹子生长在山中,像一个个守卫自己家园的卫士一样,用尽全力净化这块土地。
用力向上攀爬,抬头向上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直插“云霄”的顶峰近在咫尺了,我便快步向上爬去……,山路上,我低头向下望云,只见一座座红瓦白墙的房子立在这个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中间有着一座极为注目的房子在和其它房子争“艳”,真是像众星扶月呀!我环视了一下周围,这儿像是一个涂色板,五颜六色的颜色让这个古村成为一道美丽又独特的风景,美不胜收。
夕阳西下,我们要下山了,山下有个养猪场,我们又随着好奇心走进去探了个究竟,只见起先进去的陈誉卓他们惹“火”了一群母猪,小猪就拼死的跑过来大吼了一声,随后一窝的小猪也叫了起来,我们被这群可爱的小猪仔吓了一大跳,马上跑了出来,要不然还有只大猪要当飞墙者呢!我们问了一下猪的主人,主人说:“猪吃些土豆、胡萝卜、面条丝等等,一般情况下的话,母猪要4个月才能生猪宝宝,一次最多生20只,最少生13只,长成250斤左右的大肥猪再拿到市场卖掉或杀掉自家吃,不过之前要打防疫针,预防猪得流感。
听完老爷爷的叙述,学到了好多,随着大家的脚步,我们向山下走去,路中我又发现了许多知识。
回到村口,我们在大树下围着一个圈,家长和同学们还兴致勃勃地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欢笑声、歌声、二胡声在竹桥古村久久回荡……深秋的白革,真的很美,美就美在那800多年的成群红豆杉,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地道的农家小吃,还有那里淳朴的村民。
金溪的地方特色作文

金溪的地方特色作文
《金溪,那独特的地方风情》
嘿,要说金溪啊,那可真是个特别的地儿。
金溪的古村落那叫一个绝啊!那些明清时候的老房子,就像穿越了时光来到咱们眼前似的。
就说我那次去游竹桥古村吧。
一走进村子,哇,那种古朴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石板路弯弯曲曲的,感觉走在上面就像是走在历史的长卷里。
那些老房子上的木雕精致得不行,能看到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像是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有一家门口还摆着个石磨,我上前试着推了推,嘿,还挺沉,想象着以前的人们就是用它来磨粮食的,感觉好有意思啊。
村子里还有好多小巷子,窄窄的,只能容得下一个人通过。
我走在里面,头顶上是两边房子伸出来的屋檐,阳光只能从缝隙里洒下来一点,特别有感觉。
偶尔还能听到从哪户人家传来的狗叫声或者小孩的笑声,那感觉特别温暖。
到了傍晚的时候,村子里的炊烟袅袅升起,和天边的晚霞相映成趣,这画面太美啦。
在金溪啊,不管是这些古村落,还是别的什么,都有着浓浓的
地方特色,让人着迷,让人留恋。
这就是金溪,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就等着更多人来发现它的美啦!。
江西竹桥村布局合理性特征分析

江西竹桥村布局合理性特征分析葛宜悦【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9(045)021【总页数】2页(P20-21)【关键词】村落空间结构; 空间句法; 整合度; 可视性; 竹桥村【作者】葛宜悦【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28.51 研究综述和研究背景竹桥古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地处武夷山脉和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
大路挨村而过,村前一溪如带,良田万顷,村后树竹繁茂,环境优美。
村落内街巷格局保存完好,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108栋,仍用作居住;新住宅都建在古村落外围。
保护妥善,古风犹存,于2010年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计算机模型分析在空间分析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可。
空间句法可以对建筑、聚落、城市、景观等空间结构定量分析。
depthmap作为空间句法分析软件,在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分析街道网络及结构特性。
本文利用depthmap软件,在竹桥村视域模型中分析了整合度和可视性,验证了村落布局的合理性,证明了depthmap在定量分析空间格局的作用。
2 竹桥村落形态特征及空间分析竹桥村由649乡道与乡镇相连,村口边界处皆是广袤的农田。
村子主要由1条古驿道、3口古井、4座门楼、6条街道、8方水塘和13条巷弄及众多明清古宅组成。
每条街巷都有60 cm~180 cm深的排水沟,连接水塘和村外。
4座门楼各具特色:屋宇式的总门楼统领全村;牌楼式的上门楼和门洞式的中下牌楼散布在村中,串联路径,形成关键节点,不同的门楼样式构成村落等级差异。
每个建筑的硬山顶,马头墙和风火墙火巷、排水沟、水塘形成完整的消防系统;总门楼和围墙构成整个村落的第一道防御系统,水塘和排水沟是第二三道,石墙裙构成第四道,街巷中随处可见的山门是第五道。
特有的竖向天井、成组的天井形成竹桥村特有的采光系统。
2.1 竹桥村村落格局分析村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古驿道从南向北通过村前。
竹桥村——精选推荐

⽵桥村⽵桥村,去过好多次了。
⼊村前左侧古驿道边有个“锡福庙”,就是赐福的意思,庙中⽴有⼀块康熙六⼗年⽴的⽯碑,上⾯记载着当时李县令处理该村与邻村争⽔的判词。
庙前有条宽阔整齐的青⽯板路,是⾦溪⾄东乡的古官道。
和⼏年前来这⾥不同的是,从942县道拐弯的地⽅建了⼀个很⼤的⽯牌坊,进村的路也宽了;村头多了⼏块粉墙,多了⼏幅速写和书法。
这幅画把村前⼀溪如带,锡福庙后⽼樟树鸟鸣树幽的情景描绘得有声有⾊。
⽵桥古村格局图:⽥园绮绣,⼀溪如带,甚是朗阔。
不远处,⼀丘隆起,岭上撒落⼀⽚房舍。
⼀⾊的青砖黛⽡,⾼耸的马头墙,琳琅的雕绘装饰,交错的幽静⼩巷,历经岁⽉磨砺的青⽯古道,向⼈们诉说着村落过去的辉煌和悠远。
书法很漂亮,但没有署名。
“⼀次次造访……温暖我的地⽅没有消失,这对我说是⼀份奢侈”——字⾥⾏间,饱含了作者对古村的⼀往情深。
站在村⼝,⾸先映⼊眼帘的是⼀条古驿道,呈南北⾛向从村前通过,⾃古村民便是通过这条道路买卖经商、出⼊村落,⽯板路上深深浅浅的车辙昭⽰着这条道路曾经的繁忙。
拐弯处就是三⼝古井了。
沿着这条⽯板路往西北⽅向⾏百余步,通往总门楼,便能看到⼀⼝清乾隆⼆⼗⼀年(公元1756年)挖的⽔井,在其上⽅10余⽶处有⼀⼝并排⽽⽴的⽔井,为清康熙⼆⼗⼀年(公元1682年)所建,在两⼝井前⽅居中还有⼀⼝⽔井,为清道光⼆⼗三年(公元1843年)所建,三⼝井组成了⼀个⼯整的“品”字。
传说在总门楼前下⽅的⽅形⽔井是按照风⽔学理念所建的,名为“剑井”,村民打退⼊侵的外敌后,⽤井⽔冲洗污垢,邪⽓就不会进村。
⼜因其形似⽲斛,故⼜被称为“⽲斛井”。
太平天国时期,⽵桥村遭受劫难,房屋被毁,许多村民被杀,其头颅被挂在剑井⽯板护栏上,鲜⾎流进井中,染红了井⽔。
后⼈出于尊重,停⽌饮⽤其⽔,每逢清明时节,都会到井边祭拜先⼈。
为了满⾜饮⽔需求,村民⼜在原来两⼝⽔井的前⽅居中位置新挖了⼀⼝⽔井,遂成“品”字形三井。
总门楼前有“品”字形排列、周围都有⽯栏杆围成的多边形古井三⼝,寓意喝了这“品”字井的井⽔,不管是为⼈、为学、经商都要讲究品德。
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实践研究——以江西金溪县竹桥古村为例

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实践研究——以江西金溪县竹桥古村为
例
朱民;刘婷婷;王嫒嫒
【期刊名称】《四川农业科技》
【年(卷),期】2024()2
【摘要】通过调研江西竹桥古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案例剖析,竹桥古村在创新进行产权和管理等问题处理后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与规模的旅游景点,以此带动古村的乡村振兴,但也存在如文化原真性逐渐褪色、最大受益群体边缘化、宣传与品牌意识不足以及旅游创新创意不足等问题,提出以传统文化为魂、以村民为本、打造特色品牌和丰富古村旅游业态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此助力乡村振兴。
【总页数】4页(P88-91)
【作者】朱民;刘婷婷;王嫒嫒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辽宁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江西金溪县竹桥古村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2.基于信息化模型的传统聚落遗产保护研究——以金溪县竹桥古村为例
3.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句法研究——以江西金溪县竹桥村为例
4.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模式选择——以江西省金溪县四个传统村落为例
5.江西古村落——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竹桥古村散文欣赏

江西的金溪县,有个竹桥村。
在我看来,它是赣东民居的代表,是构筑风水的典范,也是经营内心的杰作。
说它是赣东民居的代表,除了指它的建筑及装饰风格集中体现了抚州一带古民居的基本特点外,还在于它至今保持着完整的村落形态、古老的民居建筑和大量的文化遗存。
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仍有100多幢,其中明代民居8幢,明代祠堂文隆公祠1幢,均为青砖灰瓦,显得朴实素雅。
民居多为上下两堂,门楣、屋檐、雨檐及屋内墙壁、门柱、窗棂、柱础、枋头、天花板等多有雕绘装饰。
村落设有总门、巷门、大门,内中有文林第、十家弄、八家弄等3组自成一体的建筑群,那些并排四栋或三栋式样相同的房屋由耳门相通,雨天往来并不湿脚。
那里的明清建筑有一个特点引我注意,这就是墙体的墙裙部分多以大块的青石垒砌,在三四层坚硬的青石之上再砌青砖,据说,这是为了防止盗贼破墙入室。
铺着青石板的村巷,贴墙处则留着深而又窄的明沟,夜里若是不小心跌落下去,会摔得很惨,所以,村人也有理由认定它同样具有防盗的功能。
建筑对防盗功能的重视,披露了男人们外出经商的历史信息,由此,也可以想见竹桥当年的富庶。
要知道,于五代时建村的竹桥,历来有着儒商并重的文化传统。
说它是构筑风水的典范,是因为通过它,似乎可以窥破风水学说的某些玄机,这就是“触物兴怀,不无所取”。
村庄坐北朝南,呈扇形布局。
从地势来看,此处环境较为普通,既无崇山峻岭为屏障,也无大江大河为拱卫,但竹桥村却因地制宜,以人工造就景致,配合地势生出风韵,化平凡为神奇,营建了一个与自然和谐的村落。
如何“触物兴怀,不无所取”呢?比如,清乾隆年间,为弥补地势缺陷、完美景致,村人在村西溪河边曰雁山的小丘上建造楼阁,取宋诗“大海回风起紫澜”之意命名为紫澜阁。
在竹桥人眼里,“此虽一溪涧也,而以海拟之,谁曰不可?安在溪流不能生紫澜也。
”真是胸中自有高山大海。
其后,又有余氏后人作记云:“然不曰寺曰庙曰观而曰阁者,高也,取自高耸峻峙可障空虚而矗低陷也。
地理中国--金溪古村—竹桥村

2 古村门楼
门楼内外由青石板铺成了两个字,分别是本和人,寓意为人要恪守本分, 以德为重。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做人的准则。
3 道路设计
门楼和主街道呈现一定的夹角。因气候原因,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 东南风,最热和最冷的时候,风都吹不到村中去。
4 防洪排水设计
该地区年降水量达1800毫米,为防止内涝,将排水沟设计得很深,能够快 速排水。 村子三面环山,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东北高,西南低,排水沟与水塘 相连,能快速把水引入水塘。
5 水塘设计
村里水塘排列成北斗七星形状,水塘位置与自然断裂带喷泉位置一致。 水塘中设有排水口,达到既定水位后即可排水,防止内涝。 夏季炎热,水塘中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调节村内小气候。
谢谢观看
地理-中国 金溪古村—竹桥村
竹桥村,是隶属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距今已有1400多 年的历史,自宋绍兴年间始就官宦商贾辈出,是一个集建 筑、山水、文化为一体的古村落。
1
当地风俗文化—马步灯戏剧
2
古村门楼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道路设计
4
防洪排水设计
5
水塘设计
1 当地风俗文化—马步灯戏剧
竹子做骨架,布匹为面,扎出战马的形态。主要戏剧有《精忠报国》杨家 将和《三国演义》刘关张,传扬家国情怀,赞扬战死沙场的金溪籍勇士。
江西金溪县传统村落立面解读

江西金溪县传统村落立面解读段亚鹏;徐素丽;肖涵月;倪绍敏【期刊名称】《遗产与保护研究》【年(卷),期】2018(003)012【摘要】传统村落立面相当于村落的\"脸面\",代表着村落形象,是研究村落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金溪县大量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其立面保存完好、类型丰富、设计考究,对于研究赣东地区传统村落的营建提供了珍贵的案例.文章以金溪县5座传统村落的立面为例,从构成元素及组合类型、立面形态类型、色彩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解读,以期丰富和完善中国传统村落形态的理论研究.%The traditional village facade is equivalent to a \"face\" of the village, representing the image of the village,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udy of the village form.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with complete pattern in Jinxi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Their facades are still well preserved and of various types, and their design is very exquisite, which provides precious cases for study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eastern Jiangxi province.This paper takes the facades of fiv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Jinxi count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elements and combination types, elevation form types, colors and decorations, in order to enrich and perfect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fo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总页数】5页(P66-70)【作者】段亚鹏;徐素丽;肖涵月;倪绍敏【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02【相关文献】1.江西省金溪县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形态特征及可持续发展探讨 [J], 陈昊;冯婧;钟辽;付剑豪2.江西金溪县传统村落立面解读 [J], 段亚鹏;徐素丽;肖涵月;倪绍敏;3.基于传统村落评价的江西金溪县靖思村价值探究 [J], 郭存璧; 蒋玲4.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句法研究——以江西金溪县竹桥村为例 [J], 陈哲;程世丹5.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模式选择——以江西省金溪县四个传统村落为例 [J], 王炎松;王必成;刘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溪竹桥古村简介

金溪竹桥古村简介金溪竹桥古村是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一个古村落,距离绍兴市中心约25公里,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江南水乡古村落。
竹桥古村建筑风格独特,主要建筑群体均为明清时期所建,保存完好。
这里的建筑群主要由明清时期的宅院、庙宇、店铺和戏台组成。
建筑的风格十分独特,村中的多处建筑使用了古老的木雕、石雕、铁雕等技艺,展现出浓郁的传统文化底蕴。
在竹桥古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竹桥。
竹桥是村落内的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横跨在金溪上。
竹桥长约20米,宽约2米,由十二个石拱构成,桥上种有翠竹,桥下流水清澈见底。
它是古村落的名片之一,也是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地点。
在桥的两侧,还有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建筑,内部设有茶室、书院等文艺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体验浓郁江南文化的机会。
在竹桥古村中,还可以看到一些历史悠久的庙宇,其中最著名的是玄妙寺。
玄妙寺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寺内保留了大量文物,包括石碑、字画、古籍等。
据历史记载,这里还保存了一尊罕见的玉昆仑佛像,非常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除了玄妙寺,竹桥古村中还有其他一些寺庙和宗祠,如石洞村的荣氏宗祠和双泰村的云汉庙,它们记录了古村落的历史,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竹桥古村自然环境优美,小桥流水、古树名花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线。
夏秋季节来村落游玩,可以欣赏到花草葱茏、绿树成荫的美丽景色,还能品尝到当地的农家菜和特色小吃。
此外,竹桥古村还有多处休闲场所,包括茶楼、酒家、乡村旅馆等,提供了充分便利的旅游设施。
绍兴竹桥古村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古村落,保留了浓郁的传统文化和极具特色的场景,是一次追求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旅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8HA 11/2018中图分类号 TU9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18)11-0128-03 收稿日期 2017-10-17徐国忱 | Xu Guochen 陆 琦 | Lu Qi江西金溪竹桥村空间形态特色分析The Space Form Feature of Zhuqiao Village in Jinxi County , Jiangxi Province摘 要 竹桥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古建筑保存数量众多,村落布局特色鲜明。
该文主要介绍竹桥村的空间形态,分析了竹桥村空间的要素组成,讨论了空间形成的因素。
空间形态要素是空间形态形成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由建筑和景观构成。
竹桥村的空间要素,主要有村中的八口水塘、村落入口处的几座门楼和品字三井等,这些要素也是构成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竹桥村的空间形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扇形的村落平面、七星伴月的村落布局和层层递进的村落入口。
而竹桥村的空间形态,则是受到地理、商业、防御等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
关键词 竹桥村 空间形态 特色Abstract The Zhuqiao Village, located in Jinxi County, Fu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is a national historic and cultural villag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reserved ancient architecture. The layout of the village has distinctive features. In this article we mainly introduce the spatial form of Zhuqiao Village, and analyze the key elements of Zhuqiao Village space, discuss the factors of space formation. Spatial elements are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space forms, which are mainly composed of buildings landscapes. The Zhuqiao Village space elements mainly include eight reservoirs, the village entrance to several gatehouses and character Mitsui,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to constitute the and village landscape. The spati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huqiao Village are expressed in three aspects: the fan-shaped village plan, a seven-star accompaniment of eight reservoirs, layers of progressive village entrance. However, the spatial form of Zhuqiao Village is form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y, commerce, defense and so on.Keywords Zhuqiao Village, Space form, Feature1 竹桥村简介竹桥古村坐落在江西省金溪县城北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村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108幢,20976m 2,建筑类型包括了庙社、宗祠、书院、作坊、门楼、民宅等。
村口有700年古樟一株,村前有溪流经过,良田万顷(图1)。
村中“品字三井”,“本字门楼”极具特色。
竹桥村自古有尊儒重商的传统,它既是“临川文化”圈中的典型实例,集中体现了我国南方农耕文明的特点,也是赣商文化的重要代表,从中可了解江右商人的起源。
这里有书院,有雕版印刻书的作坊,有致仕归乡官员的书坊居宅,竹桥古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封建社会末期的江南农村农、商、儒并重的人文历史标本,诚为当代金溪一个古风犹存且保存完好的古代村落[1]。
由于竹桥村总体布局保存完整,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得以留存,对之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 竹桥村的空间形态特色竹桥村的空间形态特色可以分为三点:一是扇形的村落平面,二是七星伴月的村落布局,三是层层递进的村落入口。
2.1 扇形的村落平面从总平面上看,竹桥村的村落平面形态就像一把扇子一样,以老村的边缘为扇形,以通往村外的驿道为扇柄,以村内的巷道为扇骨,以村内的民居为扇面,结构清晰(图2)。
金溪地区的传统村落,其平面布局主要以横巷和纵巷组合而成[2],横巷主要连接整个村内各个区域的交通,纵巷主要连接至各户的入口,纵巷相当于扇骨。
但是由于纵巷和横巷的关系并不是严格垂直的,所以整个村落的结构形式显得比较自由。
2.2 七星伴月的村落布局七星伴月的布局也是竹桥村一个重要的空间特点。
老村内有八口水塘,以中门楼处的月塘为中心,其余几口水塘绕其分布,形成了七星伴月的布局(图3)。
这些水塘具有多种功能,既是生活用水,还可以防火防盗。
如果晚上有盗贼入侵,天黑看不清路,从门楼跑出去就容易掉下水塘。
这几处水塘功能上虽为了便于取水和防火,但它们自东向西(按照高低)在村中穿越,仿佛给群山打开了峡谷,将村落自然地分出了几个组团,为村落疏导出透气的空间,在村落整体中形成虚实开合的章法,避免了因房屋密集带来的沉闷[3],其布局体现了竹桥村的文化内涵。
2.3 层层递进的村落入口竹桥村的入口主要是由四座门楼组成的层层递进的空间。
除了四座门楼外,构成竹桥村入口空间的还包括一条驿道、一座庙宇、一棵古樟,一座晒场、三口水井、六条街道和八块水塘。
其中三口水井又名品字三井。
品字三井顾名思义,三口井呈品字排列,每口井相隔22m。
一口井的栏杆上刻有“乾隆壬戌年建”,另一口井刻有“乾隆二十一年建”。
三口井井深皆为5m,井口边长约1.5m,周围皆用条石铺成正方形,水源清澈,至今仍能饮用。
《竹桥余氏宗谱》记载:“旧有二井,一名剑井,一名新井。
道光二十三年天旱,四月未雨,又开一井,亦名新井,自是三井品立,亦先人心计也。
农民睹之,知为人邪正固有品级之分;士子睹之,知贫可守而品不可坏也;商贾睹之,知当忠主任事品德不谬也。
”[4]为做官、经商、务农都要讲“品德”(图4)。
庙宇名曰锡福庙,其后有一棵古樟。
金溪自古有习俗,有村就有水口,水口一般有庙宇、大树等,故锡福庙所处的位置就是竹桥村的水口。
逐水而居的乡村聚落在布局上讲究风水,但自然地理状况千差万别,完全符合风水理论的极少,因此产生了经营“水口”,以提升聚落优势或改善聚落不足的做法。
即使符合风水理论,也仍需要搭建桥、台、楼阁、塔等建(构)筑物,以锁钥的气势扼住关口。
这样形成的“水口”空间往往是乡村聚落最重要的开放空间[5]。
由此可以认为,由多种物质要素构成的村口空间,是竹桥村最重要的空间。
竹桥村的入口空间由这几个门楼形成串联,层层递进。
首先由驿道经过村口的锡福庙和庙后的大树,来到品字三井及总门楼前,下门楼位于总门楼西北。
通过总门楼进入村内,向东北走来到中门楼和月塘,然后进入中门楼。
向北走穿过两块水塘,来到上门楼,进入后到达民居集中的中心区域(图5)。
由上文可以看到,竹桥村的入口空间层次丰富,通过不同的要素组合建立起入口空间的层次序列。
首先是通过线性的驿道到达村口,在村口有点状的庙宇和古樟。
然后再到总门楼前的三口水井,通过水井围合出的空间进入总门楼。
总门楼处的空间是由门楼前的点状要素——水井、门楼后的面状要素——水塘和连接多个要素的线状要素——道路组成的。
进入村子后,左手边是水塘,沿着水塘这个面状空间直走,再到中门楼和月塘,中门楼后也有水塘。
这样就形成了中门楼处的空间形式:由面状要素、线状要素和点状要素组合成的空间。
由中门楼到上门楼,还要经过两方水塘。
由此可见,竹桥村的入口空间层次丰富,形式多样,比一般的古村入口更具有特色。
2.4 竹桥村空间形态形成的原因竹桥村能够形成如此的空间形态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儒家文化、堪舆文化、防御需求等因素。
首先,扇形的村落平面,自然地理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因素。
竹桥村位于平原地带,村落周围较少山体等防御性较强的天然依靠。
村落北面有一片树林,这是风水林,也是防御要素之一,故村落以点状依靠树林发展,有助于防御外敌。
而村落的古驿道通过村落和树林将二者分开,直线的道路正好形成了扇柄,村落中的民居、巷道等要素形成扇面和扇骨,这1523图1 竹桥村概况图2 竹桥扇形平面示意图图3 七星伴月的平面布局图5 层层递进的村口空间些自然和人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扇形的平面。
层层递进的村落入口空间的形成,主要是受防御功能需求以及堪舆文化的影响。
在文隆公选择了月塘作为家宅以后,建村时总门楼的位置和朝向选择则是由堪舆师所定。
村有总门楼,远案崇麓岭,近案黄婆岗,始建于明初,为风水师廖禹先生所定[6]。
上文也提到过,竹桥村处于平原地带,缺少天然的防护,故村落入口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利用多个门楼作为出入口,能够更好地防御外敌。
此外,各个门楼周边还有水塘,体现了一定的防御性,加上村落的围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使得外敌难以轻易入侵。
七星伴月的村落布局则是由自然地形和堪舆文化、儒家文化共同形成的。
由竹桥村的历史可以了解到,该村均为余姓,始祖为唐吏部尚书余褐之长子克忠公,于五代从福建昭武来上幕镇任守统军,居家金溪火源,传13代至文隆公,于元中早期(1300 年)迁至月塘建村,即今竹桥村[7]。
最早定居在竹桥村范围内的竹桥祖先选择了自然环境优美的月塘建村作为定居点,竹桥祖先文隆公选定月塘定居后,在之后的岁月里,在月塘周围或利用已有的水塘,或新建了水塘,渐渐形成了七星伴月的布局。
这种布局形式和堪舆术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为古代的江西地区堪舆术十分发达,基本上所有的聚落都深受堪舆术的影响,金溪地区也不例外。
明清时期,江西的传统聚落几乎无一不讲究风水,就单个聚落而言,风水理论的指导性贯彻于选址、规划、营建、使用的每一步[8]。
村民世代牢记“星星靠着月亮,不亮也会亮”,意为后人只要围绕先人道义品行执事,无论耕种、经商、求学、为官都会前程光明[9]。
而村民的这些信仰,也是来自中国129Culture·History文化·历史丨130HA 11/2018传统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