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陪婆婆过“母亲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随笔我陪婆婆过“母亲节”
01
每一年五月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我的母亲已经归天四年了。

现在只有陪婆婆过母亲节了。

上午九点,我和老公开车拉着婆婆出去玩。

老公问婆婆:“妈,咱们去哪玩?”
婆婆说:“我还想去丁香公园(去年母亲节就是去的丁香公园)。


丁香公园顾名思意,就是满园只种丁香一种树。

五月又是丁香花盛开的季节,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丁香花是哈尔滨的市花,所以无论街道两旁,仍是小区院内,处处都有丁香树。

只是丁香公园里的丁香树品种更繁多,听说有上百种吧。

来此游览的人就用两个字形容:人多;三个字形容:人太多。

老公用轮椅车推着婆婆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期间看到另一个推轮椅车逛公园的一家人。

一问才知道,老太太90岁了,是女儿一家人推着来的。

她年龄整整比我婆婆大一轮。

咱们逛遍了公园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咱们第三次来这里遛弯,线路已经比较熟悉了。

大约游览了两个小时后,老公问婆婆:“妈,你
中午想吃点什么?”
婆婆说:“什么都行,你们吃啥我吃啥。


老公又问我:“老伴儿,你想吃啥?"
我说:"想吃铁锅炖鱼。


老公说:“好的,咱们就吃铁锅炖鱼。


于是咱们三口人来到周围一家东北铁锅炖。

途灶台烧的是板子,满屋红花大被面的装饰,恍如回到了文革时期。

俺是地道的东北银,就爱吃东北炖菜,又要了一盘粘豆包当主食。

也不知咋的,粘豆包是我小时候不太爱吃的食物之一,此刻却超级地爱吃。

只要有机缘就来一盘。

水足饭饱后,咱们给婆婆送回家,大约是下午一点多钟。

因为三点大伯哥还来接婆婆去饭馆用饭,和大嫂娘家一家人(有大哥87岁的岳母,和大嫂的姐妹们等)共度母亲节。

晚上他们那里结束后,老公又去饭馆接婆婆回来的。

02
虽说婆婆年轻时,苦没少吃、累没少受、罪没少遭。

并一个人带大两个孩子(公婆两地分居10年)。

但婆婆最突出的长处是能干仁慈,而且是太仁
慈。

我公公65岁归天后,婆婆用她微薄的退休金供养爷爷奶奶8年之久。

直到奶婆89岁,爷公93岁前后归天为止。

而且奶婆是她的后婆婆,昔时没给我婆婆看一天孩子,奶婆自己生的最小女儿和我大伯哥同岁。

就是这种情况下,婆婆仍然坚守传统孝道,给公婆养老送终。

小区里好心的老太太曾劝婆婆说:“他儿子都死了,你一个儿媳妇就没有供养的义务了,何况他们还有6个姑娘能养他们老两口。


婆婆说:“农村有传统,姑娘不养老。

再有,若是你儿子先死了,你也会告知你儿媳妇不用再管你了吗?”
一句质问弄得劝她的人哑口无言,扫兴的走了,再也没人劝这事了。

行善积善,好人有好报,这话在婆婆身上体会得最明显。

婆婆晚年超级地省心、幸福,所以在小区老太太们中间,老是趾高气扬地为他人家庭“指点江山”。

我很不赞同她的这种做法,他人家的事最好少提建议为宜。

因为婆婆两个儿子都超级超级地孝顺,所以她在他人眼前指手画脚时,就感觉有底气。

而且咱们
两个儿媳也没说过一句(当面)顶撞她的话(背后不满意的话也是说过的)。

就是此刻咱们全家人过年过节在一路聚会,也是以婆婆说话为主导,说的对不对的,咱们不反驳,全都附和着。

在我眼里,现在婆婆说的10句话至少有4句话的观点,我是不认同的。

但老公总嘱咐我:“你也不常去,我妈爱说啥,就让她说,不用和她争辩对错,听一听,笑一笑,哄她高兴就完事。


但婆婆最大的特点是:说话不好听,做事让人感动。

就是只让自己吃亏,廉价让对方占。

所以说,婆婆是宝贵的有胸怀大爱人,这和有文化没文化没关系。

03
我有个和其他儿媳妇不一样的毛病,就是婆婆说不入耳的话,我能当做耳旁风,不走心,飘过。

可是自己老爸说不讲理的话,我就容忍不了,会立刻反驳。

但这么连年我对娘家付出的精力、体力、金钱,比对婆婆家的付出那是多得多。

这也是多数儿媳妇的通病,后娘家薄婆家。

(爸爸和吕院长)
周六我和老公照例去老年公寓看爸爸,给他送
水果等东西。

谢天谢地爸爸表现还不错,没有张罗要回家。

爸爸的朋友崇叔让二女儿接走了,至于是去其他老年公寓,仍是去女儿家,就不可而知了。

这时吕院长进来了,咱们又一路就爸爸的事攀谈起来。

吕院长比我大三岁,退休前是市里医院护士长,快言快语,精明能干,为人热情。

这种性格真适合当老年公寓的管家。

听说她的聘用工资每一个月一万元呢。

晚上儿子来讲:“祝妈妈母亲节快乐!”
并说:“就不给你买礼物了。


我说:“不用买礼物,你不挣钱,买礼物也是羊毛出在我这羊身上。


01
每一年五月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我的母亲已经归天四年了。

现在只有陪婆婆过母亲节了。

上午九点,我和老公开车拉着婆婆出去玩。

老公问婆婆:“妈,咱们去哪玩?”
婆婆说:“我还想去丁香公园(去年母亲节就是去的丁香公园)。


丁香公园顾名思意,就是满园只种丁香一种树。

五月又是丁香花盛开的季节,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丁香花是哈尔滨的市花,所以无论街道两旁,仍是小区院内,处处都有丁香树。

只是丁香公园里的丁香树品种更繁多,听说有上百种吧。

来此游览的人就用两个字形容:人多;三个字形容:人太多。

老公用轮椅车推着婆婆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期间看到另一个推轮椅车逛公园的一家人。

一问才知道,老太太90岁了,是女儿一家人推着来的。

她年龄整整比我婆婆大一轮。

咱们逛遍了公园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咱们第三次来这里遛弯,线路已经比较熟悉了。

大约游览了两个小时后,老公问婆婆:“妈,你中午想吃点什么?”
婆婆说:“什么都行,你们吃啥我吃啥。


老公又问我:“老伴儿,你想吃啥?"
我说:"想吃铁锅炖鱼。


老公说:“好的,咱们就吃铁锅炖鱼。


于是咱们三口人来到周围一家东北铁锅炖。

途灶台烧的是板子,满屋红花大被面的装饰,恍如回到了文革时期。

俺是地道的东北银,就爱吃东北炖菜,又要了一盘粘豆包当主食。

也不知咋的,粘豆
包是我小时候不太爱吃的食物之一,此刻却超级地爱吃。

只要有机缘就来一盘。

水足饭饱后,咱们给婆婆送回家,大约是下午一点多钟。

因为三点大伯哥还来接婆婆去饭馆用饭,和大嫂娘家一家人(有大哥87岁的岳母,和大嫂的姐妹们等)共度母亲节。

晚上他们那里结束后,老公又去饭馆接婆婆回来的。

02
虽说婆婆年轻时,苦没少吃、累没少受、罪没少遭。

并一个人带大两个孩子(公婆两地分居10年)。

但婆婆最突出的长处是能干仁慈,而且是太仁慈。

我公公65岁归天后,婆婆用她微薄的退休金供养爷爷奶奶8年之久。

直到奶婆89岁,爷公93岁前后归天为止。

而且奶婆是她的后婆婆,昔时没给我婆婆看一天孩子,奶婆自己生的最小女儿和我大伯哥同岁。

就是这种情况下,婆婆仍然坚守传统孝道,给公婆养老送终。

小区里好心的老太太曾劝婆婆说:“他儿子都死了,你一个儿媳妇就没有供养的义务了,何况他们还有6个姑娘能养他们老两口。


婆婆说:“农村有传统,姑娘不养老。

再有,若是你儿子先死了,你也会告知你儿媳妇不用再管你了吗?”
一句质问弄得劝她的人哑口无言,扫兴的走了,再也没人劝这事了。

行善积善,好人有好报,这话在婆婆身上体会得最明显。

婆婆晚年超级地省心、幸福,所以在小区老太太们中间,老是趾高气扬地为他人家庭“指点江山”。

我很不赞同她的这种做法,他人家的事最好少提建议为宜。

因为婆婆两个儿子都超级超级地孝顺,所以她在他人眼前指手画脚时,就感觉有底气。

而且咱们两个儿媳也没说过一句(当面)顶撞她的话(背后不满意的话也是说过的)。

就是此刻咱们全家人过年过节在一路聚会,也是以婆婆说话为主导,说的对不对的,咱们不反驳,全都附和着。

在我眼里,现在婆婆说的10句话至少有4句话的观点,我是不认同的。

但老公总嘱咐我:“你也不常去,我妈爱说啥,就让她说,不用和她争辩对错,听一听,笑一笑,哄她高兴就完事。


但婆婆最大的特点是:说话不好听,做事让人感动。

就是只让自己吃亏,廉价让对方占。

所以说,
婆婆是宝贵的有胸怀大爱人,这和有文化没文化没关系。

03
我有个和其他儿媳妇不一样的毛病,就是婆婆说不入耳的话,我能当做耳旁风,不走心,飘过。

可是自己老爸说不讲理的话,我就容忍不了,会立刻反驳。

但这么连年我对娘家付出的精力、体力、金钱,比对婆婆家的付出那是多得多。

这也是多数儿媳妇的通病,后娘家薄婆家。

(爸爸和吕院长)
周六我和老公照例去老年公寓看爸爸,给他送水果等东西。

谢天谢地爸爸表现还不错,没有张罗要回家。

爸爸的朋友崇叔让二女儿接走了,至于是去其他老年公寓,仍是去女儿家,就不可而知了。

这时吕院长进来了,咱们又一路就爸爸的事攀谈起来。

吕院长比我大三岁,退休前是市里医院护士长,快言快语,精明能干,为人热情。

这种性格真适合当老年公寓的管家。

听说她的聘用工资每一个月一万元呢。

晚上儿子来讲:“祝妈妈母亲节快乐!”
并说:“就不给你买礼物了。


我说:“不用买礼物,你不挣钱,买礼物也是羊毛出在我这羊身上。


01
每一年五月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我的母亲已经归天四年了。

现在只有陪婆婆过母亲节了。

上午九点,我和老公开车拉着婆婆出去玩。

老公问婆婆:“妈,咱们去哪玩?”
婆婆说:“我还想去丁香公园(去年母亲节就是去的丁香公园)。


丁香公园顾名思意,就是满园只种丁香一种树。

五月又是丁香花盛开的季节,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丁香花是哈尔滨的市花,所以无论街道两旁,仍是小区院内,处处都有丁香树。

只是丁香公园里的丁香树品种更繁多,听说有上百种吧。

来此游览的人就用两个字形容:人多;三个字形容:人太多。

老公用轮椅车推着婆婆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

期间看到另一个推轮椅车逛公园的一家人。

一问才知道,老太太90岁了,是女儿一家人推着来的。

她年龄整整比我婆婆大一轮。

咱们逛遍了公园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咱们第三次来这里
遛弯,线路已经比较熟悉了。

大约游览了两个小时后,老公问婆婆:“妈,你中午想吃点什么?”
婆婆说:“什么都行,你们吃啥我吃啥。


老公又问我:“老伴儿,你想吃啥?"
我说:"想吃铁锅炖鱼。


老公说:“好的,咱们就吃铁锅炖鱼。


于是咱们三口人来到周围一家东北铁锅炖。

途灶台烧的是板子,满屋红花大被面的装饰,恍如回到了文革时期。

俺是地道的东北银,就爱吃东北炖菜,又要了一盘粘豆包当主食。

也不知咋的,粘豆包是我小时候不太爱吃的食物之一,此刻却超级地爱吃。

只要有机缘就来一盘。

水足饭饱后,咱们给婆婆送回家,大约是下午一点多钟。

因为三点大伯哥还来接婆婆去饭馆用饭,和大嫂娘家一家人(有大哥87岁的岳母,和大嫂的姐妹们等)共度母亲节。

晚上他们那里结束后,老公又去饭馆接婆婆回来的。

02
虽说婆婆年轻时,苦没少吃、累没少受、罪没
少遭。

并一个人带大两个孩子(公婆两地分居10年)。

但婆婆最突出的长处是能干仁慈,而且是太仁慈。

我公公65岁归天后,婆婆用她微薄的退休金供养爷爷奶奶8年之久。

直到奶婆89岁,爷公93岁前后归天为止。

而且奶婆是她的后婆婆,昔时没给我婆婆看一天孩子,奶婆自己生的最小女儿和我大伯哥同岁。

就是这种情况下,婆婆仍然坚守传统孝道,给公婆养老送终。

小区里好心的老太太曾劝婆婆说:“他儿子都死了,你一个儿媳妇就没有供养的义务了,何况他们还有6个姑娘能养他们老两口。


婆婆说:“农村有传统,姑娘不养老。

再有,若是你儿子先死了,你也会告知你儿媳妇不用再管你了吗?”
一句质问弄得劝她的人哑口无言,扫兴的走了,再也没人劝这事了。

行善积善,好人有好报,这话在婆婆身上体会得最明显。

婆婆晚年超级地省心、幸福,所以在小区老太太们中间,老是趾高气扬地为他人家庭“指点江山”。

我很不赞同她的这种做法,他人家的事最好少提建议为宜。

因为婆婆两个儿子都超级超级地孝顺,所以她在他人眼前指手画脚时,就感觉有底气。

而且咱们两个儿媳也没说过一句(当面)顶撞她的话(背后不满意的话也是说过的)。

就是此刻咱们全家人过年过节在一路聚会,也是以婆婆说话为主导,说的对不对的,咱们不反驳,全都附和着。

在我眼里,现在婆婆说的10句话至少有4句话的观点,我是不认同的。

但老公总嘱咐我:“你也不常去,我妈爱说啥,就让她说,不用和她争辩对错,听一听,笑一笑,哄她高兴就完事。


但婆婆最大的特点是:说话不好听,做事让人感动。

就是只让自己吃亏,廉价让对方占。

所以说,婆婆是宝贵的有胸怀大爱人,这和有文化没文化没关系。

03
我有个和其他儿媳妇不一样的毛病,就是婆婆说不入耳的话,我能当做耳旁风,不走心,飘过。

可是自己老爸说不讲理的话,我就容忍不了,会立刻反驳。

但这么连年我对娘家付出的精力、体力、金钱,比对婆婆家的付出那是多得多。

这也是多数儿媳妇的通病,后娘家薄婆家。

(爸爸和吕院长)
周六我和老公照例去老年公寓看爸爸,给他送水果等东西。

谢天谢地爸爸表现还不错,没有张罗要回家。

爸爸的朋友崇叔让二女儿接走了,至于是去其他老年公寓,仍是去女儿家,就不可而知了。

这时吕院长进来了,咱们又一路就爸爸的事攀谈起来。

吕院长比我大三岁,退休前是市里医院护士长,快言快语,精明能干,为人热情。

这种性格真适合当老年公寓的管家。

听说她的聘用工资每一个月一万元呢。

晚上儿子来讲:“祝妈妈母亲节快乐!”
并说:“就不给你买礼物了。


我说:“不用买礼物,你不挣钱,买礼物也是羊毛出在我这羊身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