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通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不分版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大通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不分版本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
第一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开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开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乱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开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阔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开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

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

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
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

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

除此之外。

局部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

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

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B.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根底,并且日渐形成它的特色。

C.汉朝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注重三纲五常之教和孝道之教,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开展。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和汉代相比趋向衰落,“九品中正〞取士制度的影响,造成“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渗透。

2.以下对原文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开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所以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开展和完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汉朝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拟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和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的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5分〕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鹏鹏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

他的一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

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

所以,他的清贫一局部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

《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

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

朱自清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

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

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

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稳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

比方,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

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

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那么性很强。

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

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

〞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

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

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

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

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

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朱自清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

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

为了明志。

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

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

为了到达自清的目的,便于
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

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

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

朱自清从1924年7月28日开始记日记。

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

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 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
“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

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那么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

至于开源,那么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

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

在1942到1943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

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

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

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

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

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廉价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

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置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

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38.8公斤。

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6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
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

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志哀。

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

相关链接:
《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置的或给予的。

以下同仁同意拒绝购置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

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4.以下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表现了朱自清一生认真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生活中机械刻板的一面。

B.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他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清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C.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友人对其外貌的回忆,从一个侧面衬托出朱自清备尝艰辛、极其贫困的生活。

D.朱自清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一方面说明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着上“节流〞,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达。

E.朱自清退回配购证,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拒绝美国的救济粮,没有向贫困低头,也没有向权贵低头,可见其“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

5.朱自清“认真〞的秉性表达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6分〕
6.文中画线处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传主的评价,有什么作用?〔6分〕
7.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

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8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假设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8.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夫晋,何厌.之有厌:厌倦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C.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
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
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①以.乱易整,不武②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 ①是寡人之.过也②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C. ①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 ①吾其.还也②那么或咎其.欲出者
10. 以下各句的句式与“夫晋,何厌之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

B. 为击破沛公军。

C. 而今安在哉?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二〕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①,/层林尽染②;/漫江碧透③/百舸争流④。

/鹰击长空⑤,/鱼翔浅底⑥,/万类霜天竞自由⑦。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2.以下说法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名句、曲子词、乐府等。

它始于宋,盛于唐。

C.“沁园春〞是词的词牌,这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D.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可定为中调。

13.这段文字描写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个句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补写空缺局部。

〔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仰视:“_______________〞;俯瞰:“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以下各项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熬.〔āo〕白菜隽.〔juàn〕永翘.〔qiáo〕首繁芜.〔wú〕丛杂
B.气氛.〔fèn〕蓼.〔liǎo〕蓝遒〔qu〕劲义愤填膺.〔yīng〕
C.可憎.〔zèng〕跬.〔kǔi〕步浪遏.〔jiē〕锲.〔qiè〕而不舍
D.数.〔cù〕罟酗.〔xiōng〕酒伺.〔sì〕机杀一儆.〔jǐng〕百
16.以下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是〔3分〕
A.凋蔽绿阴肆业按部就班
B.翩然坍圮布署直接了当
C.铭记釉子攀缘头昏脑涨
D.倾轧描摹宏扬永保青春
17.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选项是〔3分〕
A、第31个教师节的晚上,我们学校举行了庆祝会,在载歌载舞中,大家尽享天伦之乐
....。

B、“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那些曾经指点江山
....的国际政治人物不会被历史所遗忘,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C、时势造就英雄,每个纷乱的历史时代总会产生一批叱咤风云
....的英雄人物。

D、图穷匕见
....,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

18.以下各句中,有语病的是〔3分〕
A、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无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B、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对给大堰河
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C、鲁迅先生的孙子周令飞先生远道而来,为现场的观众朗诵了鲁迅先生在厦大执教期间写下
的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庆祝厦门大学建校89年。

D、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夏衍尽自己最大努力,搜集素材,完成了《包身工》这部划时代的
作品。

19.诗人艾青以诗歌的形式深情地歌咏了保姆大堰河给予“我〞的无私的母爱,季羡林用散文
的形式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之情,而当今很多人喜欢在母亲节或其他节庆时用短
信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之情。

请根据以下短信的内容和句式特点,将其补充完整。

〔4
分〕
①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母亲您是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您是豆荚,我们是豆荚里的豆子;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

〔4分〕
康桥河边旷世伟人多情游子橘子洲头作别西天云彩书写壮志豪情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淡忘了,而某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
作甚至一个眼神却记得很清楚;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记不清了,而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
语言、或动作、或某个人物的肖像却记得很清楚。

请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B这是秦的文教政策。

2.D因果倒置3.D“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
和生产技能为主〞不包括“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4.C.E试题分析:A项“机械刻板的一面〞
不当,应该是“严格自律的一面〞。

B项增加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
亭〞。

D项可能是“豁达〞,没有“乐观〞,也可能是出于无奈。

5.试题分析:朱自清“认
真〞的秉性表达在很多方面。

筛选文本信息可知,“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
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是写作方面;“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
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

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
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稳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是学习方面;“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

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是教学上;“朱自清做事原那么性很强。

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是工作上。

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传记中引用的作用,引用传主本人或是他人的话,可以让文本内容丰富,可信度高。

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介绍传主,丰富传主形象。

本文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话,“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

〞“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可以凸显他的极强的原那么性和骨气。

引用他人的评价,那么是从侧面衬托朱自清的高洁的品行。

7.试题分析: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用“生不逢时〞来凸显朱自清的“完美人格〞。

如此,学生答复以下问题时要关注朱自清生活的社会状况,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保持了怎样的人格。

朱自清生活在抗战时期,这个时期民心混乱,物价飞涨。

但朱自清却认真写作,不为获得更多的稿费而违背自己的原那么;改名自励;自己极端贫困却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支持拒绝美国的援助面粉。

这些具体的事件都充分表达了他的认真、勇气和气节。

学生要结合具体内容作答,要有理有据。

文言文阅读答案:8.A〔厌:满足〕9.B〔B.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A.“以〞字,前者是介词,用,后者是连词,表目的;C. “乃〞,前者译为于是,就,后者译为“才〞;
D.“其〞,前者是代词,那,后者是语气副词,还是〕10.C〔C和例句是宾语前置句,A是状语后置句,B是省略句,D是定语后置句〕11.〔1〕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曾容许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

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4分。

许,济,版各1分,大意1分〕〔2〕假设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它,这是不仁道的。

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

〔4分。

夫人,因,所与各1分,大意1分〕
12.B D 13.山、林、江、舸、鹰、鱼 /万类霜天竞自由 14.略15. A 16. B 17、A 18、
B 〔成分残缺〕19、例如:海,没有母亲的爱浩瀚。

“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或“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母亲您是大海,我们是大海里的浪花。

〔“母亲您是天空,我们是天空里的云朵〞;或“母亲您是大树,我们是树下的小草〞。

〕〔〔注意句式、修辞、喻体之间的关系〕20、解析:通览对联内容,先将内容分成两类,一类与《再别康桥》有关,一类与《沁园春•长沙》有关;然后在表达通顺的前提下,将相关内容一一对应;最后按照上联仄声结束,下联平声结束的规律,定出上、下联。

〔答案:〔上联〕康桥河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下联〕橘子洲头旷世伟人书写壮志豪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