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旅游业发展的思考——以湖北省红安县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红色旅游业发展的思考——以湖北省红安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3T15:33:57.230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作者:邓琦王涵生
[导读] 特色旅游业的兴起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
在我国扶贫政策的大环境下,时至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旅游文化产业也迎来新的机遇,红安县七里坪镇建立湖北省特色小镇,近两年来,小镇发展态势较好,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武汉东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邓琦王涵生湖北武汉 430212
摘要:特色旅游业的兴起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
在我国扶贫政策的大环境下,时至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旅游文化产业也迎来新的机遇,红安县七里坪镇建立湖北省特色小镇,近两年来,小镇发展态势较好,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红安县形成特色旅游业以创造就业岗位和拉动经济发展,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宣传模式途径单一、开发与创新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深入的调查和采访,旨在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建设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红色旅游名镇。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到促进作用与潜在问题,最后提出路径优化建议。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红色旅游;发展状况;意见建议
红安,原名黄安,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
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新一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老区建设示范试点县。
为了纪念黄安战役的伟大胜利,表彰黄安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宣布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
红安,一个以红色基因闻名全国的老区县。
朴诚勇毅,不胜不休,是红安不变的精神。
80多年前,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先后从这里出发,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谱写了名垂史册、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如同我国大部分革命根据地一样,经济并不发达,甚至大部分还是贫困地区,需要创新发展思路。
本文以七里坪镇为例,其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边际,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这里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全镇有以长胜街革命遗址遗迹群为主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是郑位三、秦基伟、徐深吉等143位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
现在,当地政府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此建设红色旅游景区,以此来向后人展示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跟随时代要求弘扬革命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红安县人民现代化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不仅如此,与之联系的还有生态、农业旅游等特色旅游业。
1.特色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93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年均增长5.7%。
地方财政总收入23.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4.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15亿元。
“千亿园区”大步迈进,投资1500亿元的恒大文化康养城项目落户红安经济开发区,园区落户企业达到551家,投产企业达到342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36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3亿元,实现税收7.2亿元。
精准脱贫勇赴潮头,40781户112900贫困人口稳定脱贫,96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并于2018年8月在全省率先退出国定贫困县序列。
旅游的发展可以带来当地环境的改善。
环境优美的地方才可能吸引众多民众,要想持续发展旅游文化行业,就必须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发展。
同时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建设。
旅游经济涵盖内容广泛,发展起就必须需要相关配套设施,如旅行社、交通、住宿和餐饮等相关设施的发展,基础建设都给民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再者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民众的收入,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的是衣食住行多个行业的发展,而衣食住行涵盖了服装店、小饰品店、饭店、旅店、超市、水果店等众多店铺,几乎涉及所有品类的个体商户,旅游的发展。
将会直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人,进而增加当地社会的收入。
人民增收,生活质量就会更上一层楼。
通过发展旅游夯实全面脱贫的成果,是行之有效的防止返贫的方式。
如果某个区域发展比较落后,可以研发旅游项目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落后地区的旅游项目可以吸引富裕地区的民众到此游玩观光消费,这样当地拥有资金流入,增加百姓收入和政府税收,从横向看可以削弱贫富差距的拉大。
当地政府尤其是脱贫易反贫地区的政府应重视旅游文化项目的开发和利用,以此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推进乡村振兴,。
2.建立特色旅游业发展建议
2.1加强区域合作,共创“红安”品牌
整合资源与周边各区县共同打造品牌,联合开拓市场。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打破县区封锁,强化跨区域合作共蠃的发展理念,在兼顾各县区自身特色得基础上,把握全市旅游产品的合理布局,改变目前七里坪镇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单打独斗”的现状,打破不同区域和行业之间的壁垒,根据不同地域特点,以精品项目为龙头,实现大别山相关区域和行业的优势整合。
将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传统文化旅游相结合,创新旅游形式与内容。
在实际操作时,资源类型相近、地理区位相邻的县区之间可以一起组建集团公司,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共建、利益共谋。
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低碳环境、循环经济,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把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红色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
2.2不断完善景区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红色旅游宣传力度
为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服务,首先是在景区设置专线公路,或者是改善景区道路的状况,确保景区道路的安全和通畅。
二是健全景区的配套设施,增设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加强卫生、供水、供电、通讯、安全保障设施。
提高接待游客的服务水平,增强住宿接待能力,加强旅游景区停车场建设。
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
三是七里坪镇红色旅游资源已进入有序开发阶段,但是整体水平有待提升,需制定红色旅游整体规划。
实行全面规划、全力打造、全民共享,根植本地自然、人文文化,优化旅游环境配置。
四是各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功能需不断完善,坚持由点及面、由面到体的整体建设,大力打造对中远程游客有足够吸引力的精品景区,逐步形成有影响力的旅游线路和产品,进而形成大旅游、大产业。
3.结论
通过对七里坪镇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打造红色主题公园,寓教于游,把红色旅游打造为七里坪镇的名片,促进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到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旅游产业业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带动文旅融合和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红色旅游品牌,为其他乡村地区和主题公园建设提供发展范例,推动全国主题公园创意产业的进步,最终通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七里坪镇产业结构转变,加速七里坪镇经济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完善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建立健全防返贫机制,有效巩固脱贫成果。
真正践行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刘国峰;陈璐璐;张文鑫,智慧旅游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2]娄冰娜,探究当前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旅游纵览,2020.
[3]叶心媛.海南省红色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
[4]黄玉梅.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沧桑,2010,(12):25-26.
作者简介:邓琦(2001-),男,汉族,安徽省六安人,武汉东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本科。
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学;王涵生(2000-),男,汉族,河南省新乡人,武汉东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本科。
研究方向: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