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涂片巴氏染色法与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涂片巴氏染色法与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比较研究
发表时间:2011-09-29T15:20:19.61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王辉[导读] 宫颈上皮内病变由低度向高度向浸润癌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王辉
【摘要】目的:比较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TCT)与宫颈涂片巴氏染色法对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检查的准确性。

方法:对128位妇女同期做TCT、普通宫颈涂片巴氏染色法检查及阴道镜活检术。

细胞学诊断采用TBS诊断报告方式(the Bethesda system,TBS)。

以阴道镜活检诊断为标准,比较TCT和巴氏涂片对CIN检查的准确性。

结果:TCT检查的敏感性为93.18%,特异性为97.20%,TCT 对CIN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巴氏涂片(P<0.05和0.01),取材标本的不满意率降低了82.35%。

结论:TCT对CIN检查的准确性较高,可作为宫颈癌筛查优先选用的方法。

【关键词】细胞学诊断;细胞学技术;阴道涂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图分类号】R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47-02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阴道细胞学是主要的筛查手段。

近年来随着对宫颈癌筛查质量和扩大筛查人群的关注,细胞学新技术相继涌现,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细胞学TBS诊断报告方式[1]是细胞学检查的重大进步。

TCT主要应用于妇科及非妇科类上皮内病变(CIN)细胞的检查。

现比较TCT和巴氏涂片对CIN检查的准确性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2011年3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58例宫颈癌,从未做过细胞学检查,年龄20~68岁,平均44岁,无宫颈椎切和子宫切除史。

1.2TCT标本采集及处理:用塑料刮片和宫颈刷分别收集宫颈外口和颈管的脱落细胞,将收集的细胞洗入盛有ThinPrep保存液小瓶中,经ThinPrep2000系统程序化处理制成直径为2cm的薄层细胞片,95%酒精固定,HE染色。

新柏氏TCT细胞处理器由美国塞迪公司生产。

1.3巴氏涂片取材:用塑料刮板收集宫颈外口及颈管的脱落细胞,均匀涂在玻片上,95%酒精固定,HE染色。

1.4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受检者均做阴道镜检查。

对阴道镜下不正常者在病变最严重处取材;对阴道镜下正常者在颈管鳞柱交界处2、4、8、10点处取材并取颈管组织标本。

1.5细胞学诊断方法:采用TBS分级,即:正常范围(within normal limits,WNL),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ow grade squ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c lesion,HSIL )和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为统一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术语,根据TBS标准LSIL即CIN1,HSIL包括CIN2和CIN3。

1.6分析方法:以活检诊断结果为标准与细胞学结果阳性对照。

因细胞学对ASCUS的诊断缺乏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指定细胞学阳性诊断为LSIL以上病变,差异性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检查的敏感性:在活检确诊的44例阳性标本(5例SCC和39例HSIL,CIN3 12例,CIN2 27例)中,TCT阳性者41例,敏感性为9
3.18%;巴氏涂片阳性者34例(SCC2例,HSIL32例),敏感性为77.27%。

TCT检查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巴氏涂片(χ2=
4.42,P<0.05)。

2.2检查的特异性:阴道镜活检114例阴性者中TCT阴性111例(WNL1100例,ASCUS 37例),特异性为97.30%;巴氏涂片阴性96例,特异性为84.21%。

TCT特异性显著高于巴氏涂片(χ2=117.82,P<0.01)。

2.3取材标本评估:在158例取材中,TCT标本1例标本评估为不满意(0.63%);巴氏涂片为5例(
3.16%),标本的不满意率降低了80%。

3 讨论
宫颈上皮内病变由低度向高度向浸润癌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大多数病例从低度病变CIN1进展到宫颈原位癌(Ca)需10年[2]。

从一种上皮内病变到另一种(如从CIN1-CIN2)的转变,转变时间非常恒定。

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CIN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

宫颈细胞学检查仍然为目前用于群体宫颈癌普查不可缺少的手段。

由于常规巴氏涂片内在的局限性使其对宫颈病变检查的准确度不高,存在一定的假阴性,达不到临床的要求。

其原因主要有:涂片中没有能诊断的细胞或刮片质量差,过多的粘液、红细胞或炎症细胞以及上皮细胞过度重叠使异常细胞有可能被遮盖。

而TCT改变了常规普通刮片操作方法,标本取出后立即洗入细胞保存液中,避免了普通刮片过程中遗留在取材器上的细胞随取材器一起被抛弃和细胞过度干燥。

进入保存液中的细胞经程序化处理,随机取样制成均匀的薄层涂片。

薄片中的细胞结构和背景清晰,利于鉴别诊断,大大降低了取材标本的不满意率,因而能提高对CIN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本实验室TCT对CIN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18%和97.20%,显著高于普通巴氏涂片法的77.27%和84.23%;对低度以上病变的检出率提高了75.03%;同时取材标本的不满意率降低了82.35%。

参考文献[1]刘树范.浅析巴氏五级分类法与TBS描述性诊断报告方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 3):135-137. [2]马正中,阚秀,刘树范.诊断细胞病理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70-371作者单位:622150梓潼县人民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