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堡天源项目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机基础专项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中铁建发(成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2.1、总体概况 (2)
2.2、建筑高度概况 (3)
第三章工程地质条件 (3)
第四章塔吊平面布置及基础设计 (7)
4.1 塔吊平面布置 (7)
4.2 塔吊基础 (7)
第五章塔吊参数信息及基础计算 (8)
第六章塔吊基础施工 (8)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10)
第八章安全文明控制措施 (10)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9
2、《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18
3、《建筑机械安全使用技术规程》JGJ33-2012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7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18
7、海伦堡天源项目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及现场踏勘情况
8、《QTZ5613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成都康力建筑机械租赁有限公司)。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2.2、建筑高度概况
第三章工程地质条件
依据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场地地质概况如下:
1、根据钻孔揭示,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其下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粘土、粉质粘土、中砂、卵石,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
按分层依据,结合本工程地质断面,划分岩土层。
每个岩土层描述如下:
(1)杂填土①:灰色、灰褐等杂色,松散~稍密,稍湿~很湿,勘探孔钻探揭露成份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建筑垃圾、卵石颗粒及生活垃圾等。
本场地范围内均有分布,西侧埋置较深,南侧填方较高,东侧与北侧厚度较小,钻探露层厚1.3m~15.6m。
(2)粘土②:上部以褐黄、黄褐色为主,下部以褐红色为主,硬塑状态,局部夹20~30cm薄层可塑状粘土;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较高,含氧化铁、铁锰质氧化物及钙质结核,钙质结核直径1~20mm,最大50mm,裂隙较发育,裂隙充填灰白色或灰绿色团块或条带状粘土矿物。
该层分布连续,主要分布在东侧、北侧,西侧区域缺失,钻探揭露层厚2.0m~6.7m。
(3) 粉质粘土③:褐黄色、褐灰色,可塑状,含少量氧化铁、铁锰质,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分布连续,西侧区域局部缺失,钻探揭露层厚0.6m~4.0m。
(4) 中砂④:灰黄色,松散,很湿~饱和;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碎片及暗黑色矿物,该层在场地内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或卵石面。
层厚0.3 m~3.0m。
(5) 卵石⑤:褐黄、青灰、灰白色,湿~饱和,松散~密实,卵石直径一般2~10cm,个别大于20cm,磨圆度佳,卵石成份以岩浆岩为主,中等~微风化;隙间以砂及粘性土充填,充填物含量20%~50%,上部1~2m范围内粘性土含量较重,粘性土含量约为20%~40%,卵石层顶板埋深8.5m~16.2m,标高477.36m~481.32m。
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51/T5026-2001)及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将卵石层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密实卵石4个亚层:
松散卵石⑤1:卵石含量约为50%~55%,隙间以砂粒充填为主,次为粘性土及圆砾,以层状分布为主。
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小于4击。
稍密卵石⑤2:卵石含量约为55%~60%,隙间以砂粒充填为主,次为粘性土及圆砾,以层状分布为主。
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4~7击。
中密卵石⑤3:卵石含量约为60%~70%,隙间以砂粒充填为主,次为粘性土及圆砾,以层状分布为主。
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7~10击。
密石卵石⑤4:卵石含量大于70%,隙间以砂粒充填为主,次为粘性土及圆砾,以层状分布为主。
N120动力触探修正击数大于10击。
2、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
泥岩:以紫红色,砖红色为主;以粘土矿物组成为主,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产状近水平,局部裂隙面充填灰黑灰色矿物,本次勘察揭露基岩
顶板埋深16.5m~26.9m,标高468.26m~470.99m。
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根据其风化程度,将其划分为2个亚层:
(1)强风化泥岩⑥1:紫红色,泥质结构。
风化裂隙发育,结构面不清晰,岩芯破碎,多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岩块儿浸水迅速软化,崩解,干钻可钻进。
该层层厚0.3~1.2m。
(2)中等风化泥岩⑥2:暗红色、紫红色。
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岩质较软,锤击声半哑~较脆。
岩体局部有砂岩薄层、强风化泥岩夹层。
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裂隙面可见黑色氧化物膜。
岩体RQD值为70~90%,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及碎块状。
本次钻探未揭穿该层。
3、地表水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场地内部地表水主要为地铁五号线基坑排水到场地开挖的坑内,另外局部坑洼地段地表积水,水量不大,易明排疏干,对工程影响较小。
场地西侧栏杆堰距离本工程基坑边线10~20m,栏杆堰宽8~15m,河水约为1.0~1.5m,河水流速约为1m/秒,平水期时河水面高程481.0~482.0m,汛洪期河水面高层达486.0m左右。
栏杆堰河堤未经人工处理,河底淤积厚度可达0.6m。
河堤区域人工填土厚,对工程影响较大。
(2)地下水
根据现场钻探及该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上层滞水、卵石层中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其主要分布于填土中,少量分布于粘性土中,无统一地下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不丰,多呈岛状分布,容易明排疏干,对工程影响不大。
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中,主要由周边水系及大气降水补给,水量
丰富,对工程施工影响大。
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中,透水性差,分布不广,无统一地下水位,水量主要受基岩裂隙发育程度、连通性及隙面充填特征等因素控制,总体来看,水量较小。
勘察期间属于丰水期,场地水位受地形条件、地铁施工降水及雨季降水影响,钻孔水位变化较大,在钻孔内测得场地孔隙潜水水位2.4~14.0m,标高475.24~484.50m。
根据收集到的附近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内孔隙潜水水位随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年变化幅度在2.0m左右;该场地卵石层渗透系数K 值取18m/d。
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属强透水层。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详下表: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第四章塔吊平面布置及基础设计
4.1 塔吊平面布置:
(1)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及工期进度需要,结合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和总平面
4.2 塔吊基础
(1)由于本工程塔吊基础所在土层为中密层,满足塔吊基础所需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确定塔吊基础采用矩形板式桩基础。
(2)塔吊基础面标高与地下室底板面相同,塔吊基础和附近地下室承台同时浇筑,B栋塔吊基础面及地下室承台面绝对标高均为-9.3m;A栋与地下室塔吊基础面及地下室承台面绝对标高均为-13.1m;
(3)塔吊基础先于地下室底板施工;为防止施工缝渗水,施工时塔吊基础与承台周边设置300宽3mm厚止水钢板,周边采用收口网处理。
底板钢筋根据底板图纸位置预留,预留长度不小于500mm。
由于塔吊基础在地下室范围内,基础施工时采用与设计一致的防水材料在基础底板及周边进行施工,以便整个基础防水连成整体。
(4)塔吊基础施工时,在塔吊基础承台外侧挖1000*1000*800的集水坑,以满足
塔吊基础排水要求。
(5)因塔吊基础位于地下室基坑以内,塔身需穿过地下室顶板,塔身宽度为1.8m,施工时在地下室顶板上留设2.4*2.4m洞口,四周钢筋预留,预留长度为500mm,1000mm.搭接率不大于50%,板中设-3*300止水钢板焊接,收口网处理。
洞口四周设止水坎,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
为保证结构安全,洞口周边1/3跨范围模板支撑不予拆除。
第五章塔吊参数信息及基础计算
5.1塔吊QTZ5613参数信息
第六章塔吊基础施工
1、进行测量放线,定出塔吊基础位置,同时在基础附近已有建筑上定出控制标高点;
2、采用挖土机进行开挖,按1:0.5放坡,预留20cm以上人工清土,基坑底部的开挖每边均宽于塔吊基础承台0.5m,以便于砖胎模施工;在基坑外侧挖1000*1000*800的集水坑,及时进行积水的抽除;基槽开挖后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验收,认可后按标高浇筑100mm厚C15垫层,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承台砖胎模砌筑;
3、承台模采用240厚砖模,内侧抹10厚水泥砂浆,内侧施工3mm厚改性沥青自粘胶防水卷材;
4、钢筋施工要求
(1)钢筋保护层要求:所有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由混凝土垫块来保证,其垫块由1:2水泥碎石制成,标号C35,设计成在浇制混凝土时不会翻动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小。
(2)钢筋加工制作和焊接
(1)钢筋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钢筋连接接头应错开,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较
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1。
(2)钢筋在现场制作,现场设置钢筋加工房。
(3)钢筋制作前,应按照大样试制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大批量生产,钢筋的搭接和锚固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钢筋安装绑扎要求
(1)按图放样,在施工前对每一编号钢筋均先试制无误后,方可加工生产。
(2)绑扎钢筋时,应先按施工图设计用尺寸分线,标出间距、范围,经校对正确后再摆放钢筋进行绑扎。
5、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及养护等都有很大影响。
施工时,我们对施工中各个环节严加控制,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进行施工。
施工时我们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混凝土的供应方式:该工程采用商品砼,用砼泵输送到浇注点。
(2)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施工要点,混凝土浇筑时采取施工前在模板上作出标志(间距1m)定点、定量下料,下料方式采用溜槽下料。
2)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定点振捣,快插慢拨,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不得漏振,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3)浇筑混凝土前,先浇筑一层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衔接层,以保证接缝处振捣密实。
同时,防止浇筑到上部时,出现骨料偏少而水泥偏移的现象。
(3)混凝土的养护
1)强度达到1.2MPa后可拆除外模,洒水养护,养护期14d;
2)防水混凝土采取保温保湿养护,并辅以测温温控,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立即铺设草袋和一层塑料布进行养护。
3)每个塔吊基础至少留置一组标养试块及两组同条件试块。
4)须在塔吊基础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塔吊安装。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做到交底到人,使每一个施工人员明确每道施工工序的要点和难点。
2、严格执行基础施工方案,塔吊基础定位要准确。
3、严格控制管桩材料质量,控制标准按照工程桩材料要求。
4、严格控制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按照工程桩施工要求,控制格构柱的垂直度和标高。
5、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满足要求,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做好混凝土试块工作。
6、严格控制预埋铁的安放位置及标高。
钢筋布置及钢筋型号满足要求。
7、混凝土强度达到70%时方可进行塔吊标准节的安装工作。
达到100%时方可进行塔吊使用。
8、塔吊接地采用两点接地,将接地电阻(R≤4Ω)一端与基础节上点焊好,另一端与插于土层里的钎子连接。
9、做好钢筋及预埋件的隐蔽验收,并经过监理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第八章、安全文明控制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文明教育。
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定安全生产责任。
2、严格按照方案作好围护和支撑加固工作,并经施工员,安全员检查通过后方可施工,基础四周搭设1200mm高围护栏杆,并布置警示牌。
夜间加设红灯标志。
3、基坑开挖时,挖机旋转半径以内不得有人。
基坑边1米范围内不得堆土、堆卸材料和机具。
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把安全措施贯穿到拆除的全过程中去。
5、各种垃圾有序堆放,并做好防尘处理。
6、未尽事宜按照国家规范、规定及公司有关安全规程、规定执行。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