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力争未来5年实现生态“四同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29•【字号】云政发〔2022〕18号•【施行日期】2022.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能源,发展规划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3月29日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为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我省锂矿、磷矿等资源储备和清洁能源优势,进一步推进我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绿色能源牌”,打造技术先进、绿色安全、迭代发展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现就促进新能源电池产业(主要是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补链、延链和强链,聚焦重点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建设,发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二)基本原则政府引导、统筹规划。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主攻方向,突破关键领域,强化产业规划引领和政策激励作用,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才培引、金融服务相互支撑促进的良好局面,抢占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新高地。
突出优势、重点布局。
突出我省丰富资源储备和绿色能源比较优势,发挥龙头企业产业链引领带动作用,因地制宜重点布局,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构建行业领先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体系。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5.26•【字号】云政办发〔2022〕41号•【施行日期】2022.05.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十四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5月26日云南省“十四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环保产业是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千亿级新产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根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发达国家环保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经历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布局的转变,由治标为主到治本为主的转变,由抓末端治理到抓全过程治理的转变,由单纯污染治理到产业体系优化的转变,环保产业法律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绿色金融投融资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较快、成效显著,已成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环保企业由装备制造商、工程服务商、细分领域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向全国性和区域环境综合服务集团发展,从单一产业链向全产业链发展;环保服务业从单一环节服务向一体化的综合环保服务发展。
产业链不断延伸、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投融资多元格局逐步形成。
“十三五”期间,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扛牢压实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政治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打响“8个标志性战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实施了一批污染防治、生态修复、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工程,推广应用了一批先进环保、高效节能技术,培育形成了一批从事设计、制造、服务等业务的环保市场主体,全省环保产业发展迅速。
省委省政府举行森林云南建设推进大会要求 奋力开创森林云南建设新局面

化用 地超 过3 %, 0 绿化 率超 过3 %。 5
本刊记 者
业、 研究工业 、 培养工业干部的氛围, 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加
快 工业 发 展 的意识 ;二 要把产 业结 构 调整 和发 展方 式 转变 作 为 推动 工业 跨越 发展 最重 要 的任务 。既 要 重发挥 资源 优 势 , 要发 挥 区位 优 势 , 更 以市 场 为导 向 , 努力 构 建 现 代 工 业 体 系 , 高云南 工业 产业 和 产品竞 争力 ; 提 三要 突 出工 业 园
的高度 , 紧紧抓住当前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特别是桥
头堡 战略把 “ 设我 国重 要 的生物 多样性 宝 库 和的机遇 , 一 步统 一 思 想 作 大 进
和行动 , 精心组织 , 周密部署, 全面提速森林云南建设步伐。
理工 程 , 把长 江 、 江 、 沧 江 、 江 、 珠 澜 怒 红河 等 国际 国 内重 要
江河 流域 、大 高原 湖泊水 库 、大型 水利 基础 设 施 面 山的生 9 态治 理 和植被恢 复 纳入 工程 实施 范 围 , 立 以保持 水 土 、 建 护 坡 护岸 、 养水 源为 主要 目的的森林 生 态走 廊 ; 进城 乡绿 涵 推 化工 程 , 以山地 城镇建 设 为契机 构建 绿 色和谐 城 市 , 强 乡 加 村 环 境整 治 , 着力 改善 生 态 , 造 良好 人 居 环境 。 创 三要 搞 好 4 个推 动 , 动基地 规模 发展 , 推 推动龙 头 企业 发挥 带 动作 用 , 推动林 产业 对外 开放 , 动加 快 中低 产 林改 造步 伐 , 升林 推 提 产业 基地建 设水 平 。四要完 善4 体系 , 个 加强 技术 创 新体 系
会泽发展——精选推荐

云南旅游业转型呼唤国家公园“一段时间以来,云南由于怒江开发、桉树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给云南的社会形象带来了负面效应。
但是,实际上,云南长期以来都在默默地为全社会做着巨大的生态贡献。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段昌群教授说,他们用国际通行的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估算发现,云南的森林、农田和水生生态系统向全社会提供的服务价值每年高达3357.08亿元。
但是,云南部分地区长期承受着保护的压力,有山不能开,有水不能用,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十分突出。
“国家公园的建立将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是一种实现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有效模式。
”段昌群说。
在今年初召开的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探索建立国家公园等新型生态保护模式”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2月1日,一项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在该省启动。
据介绍,国家公园是世界各地广泛采用的一种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它让公众在较小的面积内欣赏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同时使大面积的区域得到保护。
作为一个旅游品牌,国家公园是世界各国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国家公园产生的旅游收入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
美国的57个国家公园每年吸引近3亿游客,其中,黄石国家公园在9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1%的开发面积吸引了300多万世界各地的游客,带动周边地区实现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旅游业在当地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过去的30%变为82%。
目前,我国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主要是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的方式进行。
有专家指出,现行的管理体系存在诸多缺陷: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分别由建设部门、林业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强调的是游览,对环境保护考虑较少。
而且强调对单一资源的保护,不符合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整体要求,不从全局考虑也无法实现保护的目标;自然保护区由林业部门管理,但分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同一层次的保护区由多个不同部门分别管理。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云发[2012]5号(2012年3月1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改善工业发展环境,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培育壮大工业产业,加快工业突破,推动跨越发展,实现“工业3年倍增”和“3个10千亿工程”的发展目标,加快工业兴省、工业富省、工业强省步伐,结合云南实际,作出如下决定。
一、改善工业发展环境(一)放开工业投资领域。
抓住国家支持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历史机遇,既要注重发挥云南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优势,更要注重发挥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三头在外”和产业转移重大项目在云南落地。
突出招商引资,增强招商项目和服务环境吸引力,在培育壮大本地企业的同时,切实加大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的引进力度,着力引进优势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促进云南工业转型升级。
支持各兄弟省(区、市)、港澳台来滇合作建设产业基地。
进一步增强大企业的引领、带动、支撑作用,着力抓好央企、民企、外企入滇工作。
加大财政、税收、土地、工商、金融等优惠政策研究和实施力度。
凡国家没有禁止的工业投资领域,鼓励央企、外企、民企、云企等各类投资主体投资项目,均享受“一企一策”等优惠政策。
在省级工业园区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在注册时其企业名称可冠以“云南”字样。
支持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参股等形式进行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资产证券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市场化、发展全球化。
(二)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
组织制定云南省工业转型升级指导目录和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支持利用境外资源能源市场的外向型产业、省内特色优势产业、技术水平先进的清洁载能产业加快发展。
对短期内没有接替项目的边境、民族、贫困地区,在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实现平稳过渡。
云南循环行动实施方案

云南循环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需采取行动来实施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设定。
1. 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2. 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3.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提供政策扶持和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建设。
2. 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加强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排放。
3. 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在云南省内设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集中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推动产业链条的闭环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节约。
4. 加强宣传和教育。
开展循环经济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良好氛围。
5.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循环经济发展的动态情况,对循环经济政策和措施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
四、实施效果。
1.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资源消耗和浪费得到有效遏制。
2.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3.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云南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4. 全社会形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五、总结。
云南省实施循环行动实施方案,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为云南省的循环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云南时政试题及答案

云南时政试题及答案1. 2024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云南省“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B. 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C. 实现全面脱贫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答案:B2. 云南省在2024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计划实施的“绿色云南”行动包括哪些内容?A. 推广绿色交通B. 建设绿色建筑C. 推广绿色农业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3. 云南省在2024年的扶贫工作中,重点支持的地区是?A. 滇中地区B. 滇西地区C. 滇南地区D. 滇东北地区答案:B4. 2024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三农”工作重点是什么?A. 农业现代化B. 农村振兴战略C. 农民增收D.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答案:B5. 云南省在2024年的教育改革中,计划实施的“教育强省”计划包括哪些方面?A. 提高教育质量B. 增加教育投入C. 扩大教育覆盖面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6. 2024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数字云南”建设,主要涉及哪些领域?A. 电子商务B. 云计算C. 大数据D. 人工智能E.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E7. 云南省在2024年的旅游发展中,计划推动的“文化旅游融合”项目包括哪些?A. 历史文化旅游B. 生态旅游C. 民族风情旅游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8. 2024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健康云南”行动,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B. 增强公共卫生体系C. 促进中医药发展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9. 云南省在2024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计划重点发展的交通项目是?A. 高速铁路B. 高速公路C. 航空网络D. 水运系统E.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E10. 2024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措施包括哪些?A. 增加科研投入B. 建立创新平台C. 引进高端人才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云发[2012]5号(2012年3月1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改善工业发展环境,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培育壮大工业产业,加快工业突破,推动跨越发展,实现“工业3年倍增”和“3个10千亿工程”的发展目标,加快工业兴省、工业富省、工业强省步伐,结合云南实际,作出如下决定。
一、改善工业发展环境(一)放开工业投资领域。
抓住国家支持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历史机遇,既要注重发挥云南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优势,更要注重发挥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三头在外”和产业转移重大项目在云南落地。
突出招商引资,增强招商项目和服务环境吸引力,在培育壮大本地企业的同时,切实加大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的引进力度,着力引进优势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促进云南工业转型升级。
支持各兄弟省(区、市)、港澳台来滇合作建设产业基地。
进一步增强大企业的引领、带动、支撑作用,着力抓好央企、民企、外企入滇工作。
加大财政、税收、土地、工商、金融等优惠政策研究和实施力度。
凡国家没有禁止的工业投资领域,鼓励央企、外企、民企、云企等各类投资主体投资项目,均享受“一企一策”等优惠政策。
在省级工业园区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在注册时其企业名称可冠以“云南”字样。
支持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参股等形式进行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资产证券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市场化、发展全球化。
(二)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
组织制定云南省工业转型升级指导目录和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支持利用境外资源能源市场的外向型产业、省内特色优势产业、技术水平先进的清洁载能产业加快发展。
对短期内没有接替项目的边境、民族、贫困地区,在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实现平稳过渡。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6.16•【字号】云政办发〔2022〕53号•【施行日期】2022.06.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6月16日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2015年1月、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云南“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高原特色农业”。
2015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高位推动、强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更加精准的措施加快推动我省由特色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迈进,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耕地保护三条底线,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聚焦粮食、茶叶、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坚果(核桃、澳洲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生猪、乡村旅游、烟草、蔗糖、天然橡胶等重点产业,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通过《长沙宣言》

l N野 。E短 N N 波 l 。 c绿 E MT R
争未来 5 年 “ 四同步’ ’
云南省第 九次党代会对 未来 5年
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 通过 长沙宣言 》
◆ 周建梅
勐
◆ 云南省林业厅
了 “《国际重要 湿地 公约 》颁 布 4 O周 年高峰对话 ”等活动 ,共 同表决通过 了
生物 多样 性 战略地 位 更加 巩 固,生态
建设 实现 “ 四同步 ”。
云南省委 书记秦光 荣在会上说 , 云南要始终坚持生态立省 、环境优先 ,
按 照 经济 建设 与 生态 建设 同步进 行 、 经 济效 益 与生 态效 益 同步提 高、产 业
管部门共同推动下 ,长江流域湿地保 护 网络 2 0 0 7年正式成 立 ,每年 召开一次
要 求 , 走 生 态 建 设 产 业 化 、 产 业 发 展
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 中心主任 马广仁 在 会上说 :近年来 ,通过贯彻落 实国务 院办公厅 《 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 的通
生态 化 之路 ,建 设 资 源节约 型、环 境 友 好 型社 会 ,争 当全 国生 态 文明 建设
排头兵 。
知 》等有 力举 措 ,国家投入 3 亿元 , 1
实施 了 2 5个 湿地 保 护和 恢 复项 目, 0 恢 复 湿 地 8万 公顷 ,逐 步形 成 了湿地 保 护和 恢复的技术模式。本届年会开展
已有 东洞庭 湖 国家级 自然 保护 区等 1 7
家单位加入长江湿地保护 网络 。
未来 5年 ,云南要 实施 绿水 青 山
在多 方面作 出了突破和创新 。 《 条例 》共分 2 条 , 要明确 了 9 主
湿地 的定 义、湿地 管 理体 制、湿 地保
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
2025年)
佚名
【期刊名称】《云南农业》
【年(卷),期】2022()7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精神,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结合云南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规划引领,分类施策,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构建政府、市场主体、村集体、村民共建共治共管格局,在县域内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公共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乡风文明进步等有机结合、互促互进。
【总页数】4页(P1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促进乡村面貌整体提升——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督工作综述
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
3.江苏:印发“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4.江苏“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出炉
5.广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印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促消费稳增长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促消费稳增长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8.05•【字号】云政办发〔2022〕67号•【施行日期】2022.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促消费稳增长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促消费稳增长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8月5日云南省促消费稳增长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推动供需良性循环,激发消费潜力,促进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增长,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进消费提质升级、下沉扩容,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二)总体目标通过3年左右努力,进一步优化提升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补,实现消费环境、消费品质显著提升,城乡消费、新型消费蓬勃发展,高质量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商业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跃上新水平。
——消费规模稳步扩大。
努力扩大城乡消费规模,推动全省消费总量迈上新台阶。
2022—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的效果。
——消费结构加快升级。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消费发展新动能。
2022—2024年,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25%以上,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35%以上。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云南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云南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27•【字号】云政发〔2022〕26号•【施行日期】2022.04.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wblanguage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云南规划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十四五”数字云南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4月27日“十四五”数字云南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决策部署,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大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用“数字”为经济赋能、为发展提质、为治理增效,依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谋划建设“数字云南”,数字基础不断夯实,数字产业快速发展,数字应用加速创新,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单项冠军”,数字化发展成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完成全光网省建设,固定宽带实现行政村100%覆盖,省际互联网带宽能力达28Tbps(太比特/秒)。
移动通信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建成4G基站21.5万个,4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完成5G基站建设1.9万个。
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全省共建成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超4万架。
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海量语言信息处理工程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先后落成,多项南亚东南亚语言处理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数字政府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政务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基本建成对接国家平台,联通省、州市、县、乡、村五级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5%、全程网办和零跑动率34%,初步实现“一网通办”。
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9.26•【字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三十号•【施行日期】2024.1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三十号《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9月26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9月26日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4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第四章污染防治第五章绿色低碳发展第六章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以美丽云南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系统治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机构,配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要求。
鼓励和引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方式,协助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水行政、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林草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20•【字号】云政发〔2022〕24号•【施行日期】2022.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4月20日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壮大实体经济、构筑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也是云南强省之基、兴省之器。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主动应对内外部形势变化、加快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全面建设产业强省的关键支撑,是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编制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明确“十四五”时期云南省制造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指导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实施蓝图,是政府部门履行职责和编制有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开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要求,突出开放型、创新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发展方向,聚力打造八大重点产业和“三张牌”,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转型升级,全省制造业规模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十四五”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取得成效1.规模总量持续增长。
新时代云南生态建设实施方案

新时代云南生态建设实施方案
云南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为了保护和改善云南的生态环境,实施新时代云南生态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新时代云南生态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加强生态保护
1. 继续实施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加强对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2. 高标准开展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大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
3. 加强水资源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推动绿色发展
1.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推动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方式。
2. 提升云南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加强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推动环境治理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三、加强生态修复
1. 实施草地生态修复工程,推动退化草地治理与恢复,提升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 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
3. 推动河流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
四、强化环境监管
1.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环境信用体系。
2. 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全面掌握环境质量和生态变化情况,及时预警和处理环境问题。
3. 加强公众参与,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以上举措,能够全面提升云南的生态保护和修复能力,推动云南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建设美丽云南。
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绿美河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绿美河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22.09.01•【字号】云水发〔2022〕62号•【施行日期】2022.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文水环境正文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绿美河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的通知》(云办发〔2022〕43号)要求,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河长制办公室牵头制定了《云南省绿美河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河长制办公室2022年9月1日云南省绿美河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开展绿美河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云南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的具体内容,是坚决打赢“湖泊革命”攻坚战的具体行动,是云南省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具体实践。
为加快推进全省绿美河湖建设,修复河湖生态安全绿色底色,增强河湖保护治理绿色发展,特制定云南省绿美河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生态环境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省委、省政府实施云南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决策部署,以实现河湖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生态安全为主要目标,以城市、乡镇、重点农村、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及周边的湖泊、河流、水库、水利风景区为重点,以河(湖)长制为重要抓手,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因地制宜推进绿美河湖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推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2.08•【字号】云政发〔2021〕4号•【施行日期】2021.0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2月8日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推动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行为的导向,是全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勇前进,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云南贡献。
云南产业强省行动实施方案

云南产业强省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
然而,长期以来,云南省在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发展不够均衡,产业转型升级面临一定的挑战。
因此,为了加快推进云南产业强省行动,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制定并实施云南产业强省行动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云南产业强省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明显,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成为全国产业强省的重要支撑。
三、主要任务1.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链条延伸。
2. 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产业园区布局,完善产业链条配套设施,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服务水平。
3.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不同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提高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和综合竞争力。
4.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云南省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培育发展茶叶、医药、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品牌。
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发展人才队伍,为产业强省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6.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动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四、保障措施1. 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完善产业政策法规,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2.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水平。
3.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产业强省行动实施。
4.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
五、实施路径1. 加强政府引导,鼓励企业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 多样 性 战略地 位 更加 巩 固,生态
建设 实现 “ 四同步 ”。
云南省委 书记秦光 荣在会上说 , 云南要始终坚持生态立省 、环境优先 ,
按 照 经济 建设 与 生态 建设 同步进 行 、 经 济效 益 与生 态效 益 同步提 高、产 业
管部门共同推动下 ,长江流域湿地保 护 网络 2 0 0 7年正式成 立 ,每年 召开一次
要 求 , 走 生 态 建 设 产 业 化 、 产 业 发 展
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 中心主任 马广仁 在 会上说 :近年来 ,通过贯彻落 实国务 院办公厅 《 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 的通
生态 化 之路 ,建 设 资 源节约 型、环 境 友 好 型社 会 ,争 当全 国生 态 文明 建设
排头兵 。
计划 。深入推进 “ 七彩云南 保护行动 ”,
切 实抓好 重点 生态功能 区保护和 以 “ 森
林 云 南” 为重 点 的生态 工程 建设 ,森 林 覆盖 率达 到 5 % ,增 加森林 碳汇。 5
上 加 强 以 滇 西 北 、 滇 西 南 为 重 点 的 生 物 睢
◆ 江苏 省林 业局
全省林业建设提 出新 目标:“ 森林 云南”
建设 取得 重 大进展 ,生 态安 全屏 障和
《 长沙宣言 》。湖南省林业厅 厅长 邓三
龙出席开幕式致辞 , 并参加了高峰对话 。 据 介 绍 , 在 世 界 自 然 基 金 会
( WW F) 国家林业 局湿 地保 护管理 、 中心 以及长 江流域 1 2省 ( )林业主 市 21 0 1年 1 2月 1 — 1日,第 五届 92 长 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在长沙召开。 国
多样 性保 护 ,建 立 生物 多样 性监 测 、
评 价和 预 警机 制 ,建 设我 国 重要 的生
21 0 1 1年 2 1月 6日,江苏省十一
既符合 国际 《 地公 约 》的 要求 ,也 湿 较 好地 体 现 了苏 州江南 “ 米之 乡” 鱼
的特 色 , 又有利于加 强基 本农 田保 护。 在 湿地 认 定 方面 ,明确 了市级 重要 湿 地 和 一般 湿地 需要按 照 “ 认定 条件 ”
知 》等有 力举 措 ,国家投入 3 亿元 , 1
实施 了 2 5个 湿地 保 护和 恢 复项 目, 0 恢 复 湿 地 8万 公顷 ,逐 步形 成 了湿地 保 护和 恢复的技术模式。本届年会开展
已有 东洞庭 湖 国家级 自然 保护 区等 1 7
家单位加入长江湿地保护 网络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未来 5年 ,云南要 实施 绿水 青 山
保护工作。
F E T YAND E OR S R COL OGY 4 7
护 措施 以及法律 责任 等 内容。在 湿地
定 义 中将永 久性 水稻 田等 具有特 殊 保
护价值 的人工 湿地纳入 湿地 保护范 围,
例 》) 将于 2 1 2月 2日正式施行。 , 0 2年 《 条例 》充分体 现 了保护优先 、统
筹规 划 、科学 恢 复、合 理利 用、 持续 进 行 认定 ,并 由市 、县 级市 ( )政 区
发展的原则 , 并融合 了苏州地 方特 色, 府 公 布名 录与 范 围 , “ 定条 件 ”则 认
赫
l N野 。E短 N N 波 l 。 c绿 E MT R
争未来 5 年 “ 四同步’ ’
云南省第 九次党代会对 未来 5年
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 通过 长沙宣言 》
◆ 周建梅
勐
◆ 云南省林业厅
了 “《国际重要 湿地 公约 》颁 布 4 O周 年高峰对话 ”等活动 ,共 同表决通过 了
物多样 性 宝库 和 生态 安全屏 障。 加快
中低 产林 改造 ,加 强石漠 化 综合 治理
及 干 热河 谷生 态恢 复、水 源 涵养林 建 设和 饮用 水 源地保 护。切 实做 好 移 民 工作 ,稳步推进生态移 民。
届 人 大 常委会 第 二十 五次会 议批 准 了
《 州市 湿地 保护条例 》 以下简称 《 苏 ( 条
在多 方面作 出了突破和创新 。 《 条例 》共分 2 条 , 要明确 了 9 主
湿地 的定 义、湿地 管 理体 制、湿 地保
由政 府部 门组织 湿地 保 护专 家委 员会 制定 。在 湿地征 占用许 可 中 ,规定 市 级重 要湿 地和 一般 湿地 的征 收、征 用 或者 占用均 需经 过审核 ,并 根据 审核 同意 的湿 地保 护 方案 开展 湿地恢 复、
年会 ,成 员 已经发展到 1 1 2个。 目前 , 湖 南 湿地 总面 积 达 5 0万 公 顷 ,有 3 6 处 国际重 要 湿地、1 7处湿地 自然 保护 区、 4个国 家湿地公 园、 8处省级湿地 , 1 初步建立起 比较完善 的湿地保护体 系,
竞 争 力与 生态 竞争 力 同步提 升、 物质 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前进 的 “ 四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