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 “斗图”现象浅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理论
课程教育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 271
信心,只要学生敢于开口,离他们能清楚地说话,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时刻就不远了。

六、读的习惯
1、课内阅读要准确、流利、有感情
首先老师要求学生通读一遍课文,用拼音扫除生字障碍,使学生能够通顺的朗声读完课文;其次再要求学生用一定速度默读课文,通过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准确表达和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不理解的句子,向老师请教。

2、课外阅读要乐读、多读、重积累
偏远地区针对教学资源缺乏,语文老师要多渠道开发阅读资源。

学校可以成立阅读角,让大家共享资源,同时让学生通过背诵、抄写等方式,增加课外读物拥有量。

七、结语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培养学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尤以偏远地区农村小学,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很不理想。

因此,偏远地区农村小学老师教学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老师任重而道远,家长更应积极配合,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老师和家长一定会看到花蕾初放,花朵盛开,繁花似锦的景象。

参考文献:
[1]王宗海,康贝贝.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发展现状调查[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33(03):35-41.
[2]邵军.农村小学生参与语文课程构建的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7(02):23-26.
[3]郭玉兰.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习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167.
[4]张艳,石艳平.“少教多学”模式在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6):66+130.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世界的表达除网络语言外更加
丰富,各式各样以表情包为代表的“斗图”现象在社交媒体异军突起。

2016年,在一份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5368名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8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在社交软件聊天中,会使用表情包,其中37%的受访者在网络聊天中使用表情包的频率“很高,聊天离不开表情”。

一、何谓“斗图”表情包
通常意义上的“斗图”表情包由美国在1982年发布的ASCII 码以及随后日本发明的颜文字发展而来,此后在经历过多次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的更新换代推出Unicode 、卡通表情、魔法表情、emoji 表情等图标式表情并沿用到现在。

最新的“斗图”表情包形式则是在青年亚文化的催生下涌现出的图文式表情包,即以时下流行的明星、卡通动漫、焦点人物、影视作品截图等为素材,并配以文字的表情包。

根据表情包的由来,通常可以把用特定符号或形象表达特定情感、情绪的图片或图文叫做表情包,将在聊天中有交互性地频繁发送表情包,称为表情包“斗图”现象。

二、“斗图”现象在大学生之间迅速流行的原因
网络社交媒体中表情包“斗图”的泛滥和现象化与网络表情包的特性、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表达诉求有深刻联系。

从制作上看,表情包的生产成本低与技术门槛低。

最初表情包由ASCII 、emoji 表情向图片发展,就是由网友利用PS 等修图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达到恶搞效果并在网络进行传播,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此时传播的范围和传播速度有限。

随后表情包的传播和流行速度加快,得益于各类简易的“傻瓜式”修图软件发布,大大降低了表情包制作的技术门槛,也使更多具有创意的人群能自主加入到表情包的制作,而同时更多网络社交工具的推广,也使得表情包制作效率和传播效率得到提升,进入更多大学生的社交生活。

从使用坏境上看,表情包恰好契合的当今网络“微娱乐化”发展的背景。

大学生群体受到社会媒体“娱乐化”心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网络使用以“娱乐”作为其主要目的,并在网络沟通中信息的交换知识的传递、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等核心要素被漠视。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QQ 群出现了“水群”现象,例如一个QQ 班级群或是专业群里多达“99+”的消息提醒,看似热闹无比,实则几乎全是“斗图”以及其他无用信息。

随着新媒体发展,又诞生出以微信、微电影为代表的微媒体,以更短小直观的形式吸引着大学生并改变着他们的网络生活方式。

在网络交流中,比视频体积小,比文字表达简单直接的表
情包图片,依靠着其主打轻量化的网络社交形式,在满足了大学生社交需求的同时,更满足了当代大学生日益凸显的网络娱乐化发展需求。

从使用目的来看,“斗图”现象表现了大学生宣泄压抑情感的诉求。

当代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来自学业、情感、经济和社交等层面的压力困扰,渴望借助某些事物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泄;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的特点,也渴望能以标新立异的行为语言引起他人注意。

一个表情包由图片、文字、使用者三要素及相互关系构成,在特定的语境中借助表情包,大学生可以通过表情包直白、猛烈地表达情绪,也可以透过“斗图”隐含着表达,以表情包为遮掩,肆无忌惮地宣泄情感、发泄压抑情绪,从而获得快感,达到放松和表达的目的,加上形式新颖,表情包更新速度快,迅速为大学生所推崇。

三、思想政治教育下对大学生表情包“斗图”现象的引导与对策
首先,大学生流行的表情包“斗图”现象,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信息的反馈准确度带来了难度。

新媒体时代,学生QQ 群、网络社区等平台都是观察学生动态的有效路径,表情包出现后,由于其制作简单、制作源难以追溯等特点,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很难辨别信息真假。

例如在期末考试前,很多学生群会出现“喂,XX 老师吗?我来不及复习了,挂科我就跳给你看”等配图文字,虽然大多数同学是出于活跃气氛、娱乐恶搞的目的,但无法排除有学生由于学业压力真的有轻声的想法,长期下去,为学生心理状态的解读增加了难度。

针对此现象,需采取“宜疏不宜堵”和“投其所好”的办法,将正能量表情包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

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从课本课件同样发展到网络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亲近大学生的形式做成表情包共享给同学们,让同学们自己愿意去传播。

一旦表情包迎合了大学生放松、娱乐的目的,思政表情包便能轻易为大学生所接受,起到更好的正能量说服作用。

其次,以宣泄、叛逆为特点的“斗图”表情包不免充斥着恶搞、低俗文字和配图,向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

很多表情包当中,往往用暴力、不文明甚至淫秽的网络文字吸引学生的眼球,还有很多违背正确价值观如“用你的钱尽情揉拧我”的语言,在现实中难以表达,在网络社交反而受到了追捧。

针对这一类“斗图”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要对表情包内容加以监管,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健康“斗图”,提升自我道德标准和修养。

同时在学校网络社区,梳理监管跟踪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 “斗图”现象浅析及对策
陈原野1 周明祺2
(1.成都工业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2.四川工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新媒体聊天软件功能的开发,“一言不合就斗图”已成为大学生网络社交中现象级事件。

“斗图”现象也是大学生网络时代社交“娱乐化”倾向的产物,张扬了大学生个性的同时也体现出叛逆。

作为一种新网络流行元素,对“斗图”现象宜疏不宜堵,将“斗图”表情包通过思政教育的包装,变得具有文化元素,同时对“斗图”素材进行必要监管、逐渐形成正能量“斗图”健康氛围。

【关键词】斗图 娱乐化 思政教育 健康氛围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71-02
综合理论
课程教育研究
272 学法教法研究
度,抓取低俗、暴力、倾向性错误的表情包,对使用者和制作者进行通报教育。

并且以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树立学生表情包道德规范,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坚守“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结语
表情包作为一种网络时代诞生的集娱乐和表达为一体的新形式,其引导的“斗图”现象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中现象级行为。

对于表情包泛滥而带来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入正能量表情包,为“斗图”这类
新媒体事物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带来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宇平、徐平、张磊.调查显示:88%受访大学生在社交软件使用表情包[N].中国青年报,2016-09-21(8)
[2]董盈盈.“95后”大学生表情包“热”现象浅析.思想理论教育[J],2017(5)
[3]张宁.消解作为抵抗:“表情包大战”的青年亚文化解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9)
[4]汤景泰.网络社群的政治参与与集体行动——以FB “表情包大战”为例.新闻大学[J],
一、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影响
一,大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想法。

目前我国高校党员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教学理念也不够科学。

在党员教育上过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而往往会忽视实践教育。

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对高校党员的实践教学提出了要求,但其结果也并不理想。

二,实践教育的管理方式以及引导机制较差。

随着我国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高校党员目前的实践教育管理方式以及引导机制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管理的需求。

导致实践教育一再出现基地建设不规范、实践活动单一、实践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随着我国办校成本的不断提高,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高校党员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往往会面临经费不足等问题。

因此导致实践活动较长时间被搁置。

三,大数据时代平台较广,不确定性较高。

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党员选择接受教育的平台较广,大数据时代的实时性以及便捷性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网络信息。

学生更多的选择接受便捷的线上教学而忽略线下教学。

这无疑为高校党员的实践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1.学生党建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作为党建工作的落实者、学生党建教育的领路人,高校教师一定要先受教育,培养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才能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指导者。

但现实存在的情况是,相比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深厚的理论根基,高校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大多是学院辅导员,许多辅导员的专业并不是思政教育,加之一些年轻辅导员相对缺乏工作经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细度和教育的方式方法掌握不够,从而使学生党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所弱化。

2.学生党建全程化引导功能有待完善
组织发展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

普遍在发展前把关严格,考核机制健全,基本遵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选拔出的学生党员也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

但对发展后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疏忽或流于形式,导致有个别学生党员入党后开始放松要求,组织不叫不学习。

有些支部也存在教育形式单一的弊端,导致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比较薄弱。

3.学生党建教育内容有待深化
高校学生党建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通过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小组、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建学习社团等基层党建组织,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全方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很多高校的学生党建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教育内容比较枯燥,仅仅做到传达上级要求,学习内容限于听报告、念文件,无法做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发挥学生党建的重要作用。

此外,对于优秀学生党员的宣传不够多,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有效凸显。

三、大数据时代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1.强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建设
通过党建教育平台的辅助作用,强化大学生的思想建设。

一是推进党的理论“三进”工作;二是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三是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社团的引领作用。

通过充分大会党支部的带头作用,强化大学生的组织建设。

一是开展学生党支部“五个带动”建设活动;二是规范学生党组织生活制度;三是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强化大学生作风建设。

一是建立党员责任制度;二是建立党员示范岗;三是建立党员服务岗;四是建立党员帮扶岗。

2.加强教育引导,规范行为制度
加强教育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文明建设。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大学生成为网民主力,但由于他们自身的辨识能力不够和认识程度不高,加之大学生又热衷于讨论网上的热点事件,从而导致大学生对一些事件作出了过激言论或者过激行为等不理智的举措。

给予此种情况,高校需要对大学生加以积极的引导,在校园里积营造积极舆论氛围,形成健康、阳光的环境,有利于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党政思想宣传和教育。

3.创建学生党建工作新平台
大数据信息丰富、操作便捷、更新及时,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大数据的优势,深入把握好大数据的本质规律,大数据可以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网上党建工作的队伍,一是设立二级学院学生党建辅导员专职专岗。

二是建立学生党建专项课题研究机制。

学生党建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所面临的挑战较为复杂,尤其是面对大环境的变化,大学生以及大学生党员呈现较为显著的特征,因此通过研究与思考来掌握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规律,是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学生党建工作能力,提高育人能力的最为迫切、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途径。

总而言之,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大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对于构建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推进高校改革发展与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玲.“两学一做”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10):78-79.
[2]商秀春.以“两学一做”为契机,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水平[J].现代交际,2016(12):183-184.
[3]袁海萍.高校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03):44-46.
[4]李雪燕,晋英杰.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3):26-28.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徐俊萍
(国网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2)
【摘要】我国一直高度关注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问题以及实践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党员教育逐渐受到大数据时代浪潮的影响,学生更多的自主进行网络党员教育学习,从网络中获取最新的党员教育资料。

因此,会极大程度的忽略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以及大学生党员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针对目前大数据时代对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教育提升方式。

【关键词】大数据 时代下 大学生 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7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