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实施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实施策略
在了解了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实施小班挫折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正确认知
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是实施挫折教育的关键,其目的在于认知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在50年代提出A B C 理论。
该理论强调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情绪恶化,并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对挫折的认知,即人对挫折及其意义的认识、评价和理解。
因而,提高孩子挫折承受力的关键是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知。
幼儿思维的发展依赖于感知的形象,幼儿通过亲自感受和体验挫折能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
而对于挫折的理解,需要成人的启发,伴随着反复体验使他们逐步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
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真实体验
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情感的培养。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缺乏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当他们面临困难的时候,成人常常不放心让幼儿自己面对,而选择代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可能有对挫折的充分感受和深刻体验。
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幼儿形成畏难和依赖的心理。
挫折教育必须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切身地感受困难,使孩子真正将挫折情境纳入到情感系统和认知系统。
只有当孩子充分地感受到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会激发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动力。
同时,若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过程,使他们在挫折情境中由被动转为主动。
(三)战略方法
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是挫折教育的根本的在于对幼儿行为的引导。
通过挫折教育,使孩子在解决挫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学会正确解决挫折的方法,并通过不断地训练强化,使自己对挫折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当幼儿再次遇到这种问题时,就会有意识地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获得成功。
所以,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办法,幼儿的抗挫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一般来说,幼儿战胜挫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出现的挫折进行教育。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幼儿在做中学、在学中玩,学习基本的技能。
3.培养幼儿坚强勇敢、敢于迎面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
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的,未接触过的事物,充满信心地面对困难。
4.为幼儿营造愉快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可以大胆地探索发现,积累经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5.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表现,帮助幼儿在遭遇挫折后疏导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6.重视榜样教育的作用。
小班幼儿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幼儿现阶段通常会模仿老师和家长的行为,这些行为在老师与家长无意识的情况下能对幼儿造成影响,所以老师和家长本身需要正确对待挫折,给幼儿做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