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老年患者处方用药现状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老年患者处方用药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本院2012年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用药现状,为预防和控制老年人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查阅本院2012年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处方,按性别和年龄组(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分类,分别统计其合并使用药物种类的情况,用Foxpro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2012年60岁以上老年人处方共有4825张,合格率为97.3%。
不合理处方中联合用药不合理的处方最多,48张,占37.2%。
男性及女性处方中4种药物合并使用的处方最多,分别为736和557张。
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年龄组的患者中,合并使用药物的种类最多的分别为4、4和≥6种。
结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和合理用药应该得到高度重视,临床医师和药师要加强培训和学习,用药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种类,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标签:老年人;处方;联合用药;毒副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人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老年化社会。
联合国的资料显示,全世界60岁以上的人口数于1999年末已达6亿,预计到202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长到2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4%[1-2]。
有数据统计,至2002年亚洲老年人口占全世界老年人口的53%[3]。
国际上一般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分为年轻老年人(60~69岁)、中年老年人(70~79岁)和最老的老年人(80岁以上)。
老年人口的剧增,随之带来的是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医院的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加。
为更好地预防老年疾病,合理地使用药物,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对2012年本院老年人的处方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和住院部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所有60岁以上老年人的处方,以其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将所有处方的患者按性别和年龄组(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分类,分别统计其合并使用药物种类的情况。
其中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开具的处方按处方次数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将处方按照患者姓名、性别、诊断日期、开具科室及用药情况分别录入计算机,用Foxpro软件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本次分析的结果提示,不合格的处方占 2.3%,其中联合用药最多,占不合格处方的37.2%。
如地高辛与心律平,二者联用可使血清地高辛浓度提高30.0%~90.0%,甚至更高。
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的处方也占了27.2%。
如处方中有一例普鲁本辛与多潘立酮合用,前者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达到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后者可选择性地促进胃肠肌层神经丛节后的乙酰胆碱释放,从而增加胃动力;二者联合使用,相互拮抗,作用相互抵消。
又如氨茶碱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喹诺酮可降低氨茶碱在肝脏中的清除速率,使得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
老年人是一类特殊的群体,由于组织器官的衰老,生理性能和身体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因而用药也与其他人群不同[4-6]。
在27例不适用于老年人的用药处方中,发现有15例患者因患泌尿系统疾病而出现腹痛或腰痛来就诊,该类患者往往有潜在的前列腺肥大的症状,处方中使用阿托品、山莨胆碱等药物,该类药物能阻断平滑肌上的M受体,使膀胱括约肌松弛,从而引起排尿困难、尿液潴留。
吲哚美辛也是不适用于老年人的处方药物,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欠佳,吲哚美辛60%能从肾脏代谢[7],老年人极易出现血尿、水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随着医学药学科技的发展,新药、新剂型不断出现,临床用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难免会出现不同名称的药物或剂型含有相同的药物成分,导致联合用药加重药物的剂量,进而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患者用药的种类通常作为是否合理用药的考察指标之一[8]。
从表2可以看出,男性联合用药的处方数多于女性,并且联合用药的种类数以4种的比例最高。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患者,联合用药的种类数也不尽相同。
60~69岁和70~79岁的老年患者联合用药种类数以4种的比例最高,分别占28.4%和27.1%,而80岁以上患者以6种及以上的联合用药比例最高,占37.3%。
总之,特别要注重老年人的健康,合理、安全和有效地临床用药。
一方面要加强医师和药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掌握老年患者的特点,结合不同季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老年疾病的发病特点,提高医师的个人技能和业务水平,使医师能合理开具处方,药师能严格把关。
二是加强监管和自查,每年对临床医师和药师进行考核和点评,强化和提高用药认识,定期监管,才能真正意义上减少或避免不合理用药处方,以提高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莲珍,王育琴,金岩,等. 北京市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老年患者就诊处方分析[J]. 中国药房,2003,14(7):410-411.
[2] 王伟,杨永新. 我院2003年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老年患者就诊处方分析[J]. 西北药学杂志,2005,20(3):133-134.
[3] 徐勤. 2002年世界人口老龄化动态[OL]. http:///yjwx/yjwx_detail.asp?id=3618.
[4] 陈莲珍,王育琴,金岩,等. 北京市老年处方用药现状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6):14.
[5] 何子祥. 老年人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1):4-5.
[6] 陈莲珍,王育琴,金岩,等. 北京地区22家医院1998~1999年不同性别老年人处方用药情况回顾分析[J]. 中国药房,2002,13(2):91.
[7]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185,452.
[8] 唐镜波,陈香谱,谭军,等. 合理用药调研的国际指标[J]. 中国药房,1995,6(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