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治甲型H1N1流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论治甲型H1N1流感
猪流感是甲型(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新型猪流感病毒,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 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 还可以出现腹泻、呕吐以及肌肉酸痛[1-2] 等症状。
病情可迅速进展, 突然高热、肺炎, 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 导致死亡。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经验。
下面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本防治方案。
1 生活起居防治
①及时增添衣物。
②饮食、作息要有规律。
③“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故导致气郁化热,产生毒热之邪, 以致招致外感。
2 饮食防治
饮食宜清淡, 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
二白汤:葱白15克, 白萝卜30克, 香菜3克。
加水适量, 煮沸热饮。
姜枣苏叶饮:苏叶3克, 生姜3克, 大枣3个。
生姜切丝, 大枣切开去核, 与苏叶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 桑叶 3 克, 菊花 3 克, 芦根10 克。
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克, 带皮鸭梨一个(去皮), 大枣6枚(去核), 加水适量, 煎汤过滤。
用小米或大米50克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 再煮沸即可食用, 平时容易“上火” 的人可吃。
荸荠、百合、梨等具
有清热生津的作用, 可以适当食用。
鲜鱼腥草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 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 具有润燥的功用。
3 药物预防
3.1 儿童
配方:藿香 6 克苏叶6克银花10克生山楂10克。
功能: 清热消滞。
适应人群: 儿童易夹食夹滞者。
此类儿童容易“上火”, 口气酸腐, 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 每日1 付, 清水煎。
早晚各一次,3 〜5付为宜。
服用中药预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项: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减量服用; 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 孕妇禁用;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4 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 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 过敏体质慎用; 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3.2 成人
①桑叶10克白茅根15克金银花12克。
功能:清热宣肺。
适应人群:面色偏红, 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 大便略干, 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付, 清水煎。
早晚各一次,3 〜5付为宜。
②苏叶10 克佩兰10 克陈皮10 克。
功能:健脾化湿。
适应人群: 面晦无光,常有腹胀, 大便偏溏。
煎服法:每日1付, 清水煎。
早晚各一次,3 〜5付为宜。
③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5克。
功能: 解毒清热。
适
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
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连续服用3剂,在感冒流行期间可再服用3〜5剂[3]。
4 其他
根据中医和民间传统, 多用具有芳香化浊类中药, 制成香囊或香薰, 具有除瘴避秽的作用, 如苍术、艾叶、藿香、山萘等。
5 按摩五个部位能增强免疫力:
①前胸: 将五指并拢、掌心中空, 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 以适当力度拍击。
每次拍击3〜5下, 每次停10秒左右, 每天3〜5 次。
此外, 也可以每天坚持用手掌, 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摩擦前胸(上自颈部下至心窝部), 每次摩擦数十次至百次。
②后背: 平时可采用热水袋热敷、配处方药敷背等办法来保健, 也可以通过手掌拍打、叩击来疏通经脉。
此外, 在背部涂抹精油或冬青膏等按摩背部,擦至皮肤温热潮红。
③脊柱:脊柱的保健也可以采取热敷、涂抹精油或甘油等摩擦的办法来进行。
④肚脐:常见的保健方法
是对肚脐进行适当的热敷和按揉。
热敷时, 可用略高于体温的热水袋或热毛巾, 轻轻敷在肚脐上, 数分钟后取下, 每天坚持敷1 〜2 次, 如果在室外, 也可把温热的手放在肚脐上面来热敷。
按揉时,将手心放在肚脐上面, 采用逆时针和顺时针交替的方法轻揉肚脐及四周。
⑤脚:脚部保健可以采用热水浸泡、搓脚、叩击、按压等多种方式, 可以起到温经通络、开窍醒脑等作用。
另外, 体育锻炼是增强人体抵抗能力的重要方法, 如慢跑、自
行车、球类、游泳、健美操等, 这些运动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实现提升某方面免疫力的作用。
6 讨论:
从传播途径来说,甲型H1N1流感病毒非常活跃,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 普通流感是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在症状上,甲型H1N1流感最明显症状是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C ,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4-6] 。
从潜伏期来看, 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而普通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
在死亡率上,甲型H1N1流感死亡率为比一般流感要高,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病毒来势凶猛; 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 以为是普通感冒, 发病最初 3 天的最佳救治期。
必须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 不可多人同室。
家中有人出现流感症状, 应将病人隔离开来, 并至少保持 1 米的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