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通鉴》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鉴》以司马光之史识、史才、史德,融汇古今,博采众长,实为一代史学巨著。
书中所载,上自春秋战国,下至宋初,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
纪,记载帝王之事;表,记载世系、年号、地理、职官等;志,记载制度、风俗、地理、天文、历法等;传,记载人物事迹。
今将《通鉴》中一段关于芝麻之记载,译为文言文如下:
《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宋纪一百八,元丰二年:
“是岁,丙寅,二月,甲午,始种芝麻于京兆府。
先是,京兆府民有献芝麻者,云:‘此物可食,可油,可药,可饰,可染,宜于农桑,利于国用。
’朝廷闻之,命京兆府试种。
及是,果获丰收,京兆府民皆以为宝。
”
译文:
这一年,丙寅年,二月,甲午日,开始在京兆府种植芝麻。
在此之前,京兆府有百姓献上芝麻,称:“此物可食用,可榨油,可入药,可作饰品,可染色,适宜于农桑,有利于国家财政。
”朝廷听闻此事后,下令京兆府试种。
到了这一年,果然获得丰收,京兆府百姓都将芝麻视为宝物。
芝麻,古称胡麻,原产于中亚,后传入我国。
在《通鉴》中,芝麻不仅作为农作物记载,还反映了其广泛的用途。
在我国古代,芝麻不仅是食物、油料作物,还具有药用价值,如芝麻油可清热解毒,芝麻叶可治疗腹泻等。
此外,芝麻还可用于饰品、染色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司马光在《通鉴》中对芝麻的记载,体现了其严谨的治史态度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
芝麻在我国古代农业、医药、文化等领域都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瑰宝。
通过对《通鉴》中芝麻记载的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芝麻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