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及赏析知识分享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赚得行人错喜欢”一句,有的版本作“赚得行人空喜欢”,“错”与“空”哪一个字更恰切?请说明理由。
答:“空”比“错”恰切。
“错”字只表明“喜欢”是一种错误;而“空”字不仅包含了这一层意思,还突出地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空落落一片惘然的失落神态,形象感更强。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说明。
答: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全诗用下岭比喻人生之路。
本以为下岭比上山容易、轻松,而当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又遇到一个山头,发现自己正处在万山围绕的圈子里,才恍然大悟:下岭的过程中同样会有一系列的艰难险阻。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求知的艰难,却忽略另一种艰难。
第四句“放”“拦”两字将山赋予了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人的行为。
全诗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满自得,而应不断进取。
(3)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答: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5)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
(6分)答: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1分):实写翻山越岭,走出一座山峰后还有更多的连绵的山峰在前面阻挡(1分),虚写生活中、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1分),诗人将生活中的困难比喻成山峰,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真评估自己所面对的困难(2分)。
(6)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哲理?又是怎样表达的呢?(5分)答:诗人借翻山越岭的实际描写,道出一则深刻的哲理(1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导语】《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场景的诗歌。
它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晨景。
下面,让我们一起赏析这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
【正文】《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全诗如下:松源晨炊漆公店,松烟漠漠水溶溶。
路人悠悠晨起去,数声鸡犬皆同功。
首句“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人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地点——松源的一家油漆店。
晨炊,指的是早晨做饭的炊烟。
诗人用“松烟漠漠水溶溶”来形容这个场景,形象地描绘了松源晨雾缭绕、炊烟袅袅的宁静景象。
次句“松烟漠漠水溶溶”,进一步描绘了松源的景色。
漠漠,形容松烟弥漫,给人以朦胧之感;溶溶,形容水的流淌,给人以生动之感。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
第三句“路人悠悠晨起去”,诗人把视线转向了早晨忙碌的人们。
悠悠,形容路人从容不迫的样子。
这里的“路人”代表着乡村的百姓,他们早晨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末句“数声鸡犬皆同功”,是诗中的点睛之笔。
鸡犬之声,既表现了乡村的宁静,又透露出生活的气息。
诗人用“同功”来形容鸡犬的叫声,寓意着它们与人们一样,都在为生活忙碌着。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晨景。
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乡村的生活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首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乡村生活中最具特色的场景。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动词、形容词,使得整个画面生动、有趣。
此外,诗人还通过鸡犬之声的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有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总之,《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既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关于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关于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关于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赚得行人错喜欢”一句,有的版本作“赚得行人空喜欢”,“错”与“空”哪一个字更恰切?请说明理由。
答:“空”比“错”恰切。
“错”字只表明“喜欢”是一种错误;而“空”字不仅包含了这一层意思,还突出地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空落落一片惘然的失落神态,形象感更强。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说明。
答: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全诗用下岭比喻人生之路。
本以为下岭比上山容易、轻松,而当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又遇到一个山头,发现自己正处在万山围绕的圈子里,才恍然大悟:下岭的过程中同样会有一系列的艰难险阻。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求知的'艰难,却忽略另一种艰难。
第四句“放”“拦”两字将山赋予了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人的行为。
全诗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满自得,而应不断进取。
(3)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答: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5)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
(6分)答: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1分):实写翻山越岭,走出一座山峰后还有更多的连绵的山峰在前面阻挡(1分),虚写生活中、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1分),诗人将生活中的困难比喻成山峰,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真评估自己所面对的困难(2分)。
(6)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哲理?又是怎样表达的呢?(5分)答:诗人借翻山越岭的实际描写,道出一则深刻的哲理(1分)。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及赏析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及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诗人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
历任太常丞兼礼部右侍郎、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左司郎兼太子侍读,官至宝谟阁学士。
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绍兴二十四年(1154)春,杨万里进士及第,授赣州司户参军。
二十九年(1159),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乾道三年(1167)春,杨万里至临安,上政论《千虑策》30篇,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有,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显示了杨万里的政治才能。
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清醒的政治家。
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
在进奏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误。
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谪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
杨万里是我国古代闻名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由广学博取、转益多师而至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
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
创造了他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诗派。
杨万里晚年忤宰相韩侂胄,家居吉水十五年,忧愤而死,享年80岁,赐谥文节,追赠光禄大夫。
平生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
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有《杨文节诗集》、《杨文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传世。
解说莫说从岭上下来就不难,在下山之前经常让那些行人空欢喜一场。
走入到崇山峻岭之中,你才从一重山里出来,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拦住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沉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翻译及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翻译及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翻译及赏析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下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人们往往空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崇山峻岭的圈子里,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便会将你阻拦。
注释: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莫言:不要说。
赚得:骗得。
空喜欢:白白的欢喜。
拦:阻拦。
赏析: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
第一句当头喝起,它包含了下山前艰难攀登的上山过程,以及对所困难的种种感受。
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想象的更容易和轻松。
开头一句更像是对这种大众心理的当头棒喝。
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后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放和拦两个字赋予了山以人的行为。
蕴含了以下:无论做什么事,dou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顺境所迷惑。
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科服困难。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翻译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注释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莫言:不要说。
③赚得:骗得。
④空喜欢:白白的喜欢。
⑤拦:阻拦,阻挡。
赏析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
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
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
“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
南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
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原文: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翻译: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注释: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卷三十五(中华书局2007年版)。
这个题目下有六首诗,这是第五首。
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
晨炊,早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
〔赚(zuàn)得〕骗得。
〔错喜欢〕又作“空喜欢”,空欢喜。
〔政〕同“正”。
〔围子〕圈子。
〔放出〕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莫言〕不要说。
〔拦〕阻拦,阻挡。
南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
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原文: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翻译: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注释: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卷三十五(中华书局2007年版)。
这个题目下有六首诗,这是第五首。
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
晨炊,早餐。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
〔赚(zuàn)得〕骗得。
〔错喜欢〕又作“空喜欢”,空欢喜。
〔政〕同“正”。
〔围子〕圈子。
〔放出〕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莫言〕不要说。
〔拦〕阻拦,阻挡。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赏析:通过描写山区行路感受传达了人生路上的挑战与不易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赏析:通过描写山区行路感受传达了人生路上的挑战与不易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七言绝句,通过描写山区行路的感受,传达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挑战与不易。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围之中,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出现阻拦去路。
2、译文二不要说什么上山艰难下山容易,骗得人们下山时盲目欢喜。
真正走起来才发现走来走去还在万山环绕的圈子里,真是过了一山又一山。
3、注释松源、漆公店:地名,当今在今皖南山区(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
晨炊:早餐,做早饭,也指清晨起来做早餐。
莫言:不要说,不要觉得。
赚(zuàn)得:骗得。
错喜欢:白白地喜欢,空欢喜。
一作“空喜欢”。
政入:恰好进入。
政,同“正”,正好,恰好。
一作“正”。
围子:圈子,圆圈。
一作“圈子”。
放出: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一作“放过”。
拦:阻拦,阻挡。
三、创作背景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所以一直不得重用。
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十一月,杨万里以直龙图阁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治所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绍熙三年(1192)八月,改知赣州,不赴,乞祠。
这组诗第六首中“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与《午憩马家店》中“生衣兼草靸,年例试春风”正相合,既称“年例”(每年如此),可知非绍熙二年事,当作于绍熙三年春,诗人时年六十六岁。
他外出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这组诗。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抒写下山的深切感受。
没有亲身体验的人常以为下山容易上山难。
其实地球的引力对上山下山的人一样,只不过人们误认为上山需攀登,下山不需用力,单单看到位置变换罢了。
七年级过松源店晨炊漆公店知识点

七年级过松源店晨炊漆公店知识点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首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相关内容。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富有风趣。
这首诗的原文是:“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先来看诗歌的大意。
第一句“莫言下岭便无难”,意思是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第二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这里的“赚得”是骗得的意思,说的是这会让行人空欢喜一场。
前两句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因为下岭容易就产生错觉,认为前路会一直顺畅。
接下来看后两句,“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政”是“正”的意思。
诗人说,当你真正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才会发现,刚越过一座山,另一座山又在前面阻拦。
这两句形象地写出了山区行路的特点,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从诗歌的主题和思想感情方面来看,这首诗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寄寓着一种人生哲理。
它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就像在山区行走一样,会遇到重重困难,不要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在诗歌的艺术特色上,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首先,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如“一山放出一山拦”,把山拟人化,形象地展现出山的阻拦,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
其次,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却又意味深长。
再者,整首诗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情景,以小见大,由具体的生活场景引申出对人生的思考,富有哲理意味。
在诗歌的修辞手法方面,主要运用了拟人。
将山当作有思想、会阻拦行人的人来写,使山变得生动形象,也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
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和记忆,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一是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是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把握诗歌的主旨。
三是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诗歌所蕴含的哲理在生活中的体现,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在考试中,关于这首诗可能会出现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译文及注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
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原文: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代-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对照翻译: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政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注释: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莫言:不要说。
赚得:骗得。
空喜欢:白白的喜欢。
拦:阻拦,阻挡。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及翻译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及翻译赏析第一篇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爱。
(错喜爱一作:空喜爱)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放过一作:放出)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高兴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即将你阻拦。
解释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莫言:不要说。
赚得:骗得。
空喜爱:白白的喜爱。
拦:阻拦,阻挡。
赏析: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用,给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受困难的种种感受。
正因为上山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简单和轻松。
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
“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示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空喜爱〞,“赚〞字富于幽默幽默。
行人心目中下岭的简单,与它事实上的困难形成鲜亮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
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空喜爱〞,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
原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
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
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
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表达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方,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胜利所陶醉。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原文及翻译赏析第二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爱。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及赏析

【导语】杨万⾥的诗歌作品不拘⼀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透⽉窟”的雄健奔逸⽓势,也有“状物姿态,写⼈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的委曲细腻功⼒。
他的“诚斋体”诗,具有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鲜明特点,“流转圆美”,“活泼刺底”,尤其为⼈所称道。
形成了通俗浅近、⾃然活泼的语⾔特⾊。
下⾯是为⼤家带来的杨万⾥《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代:杨万⾥莫⾔下岭便⽆难,赚得⾏⼈错喜欢。
正⼊万⼭圈⼦⾥,⼀⼭放过⼀⼭拦。
译⽂不要说从⼭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的⼈⽩⽩地欢喜⼀场。
当你进⼊到崇⼭峻岭的圈⼦⾥以后,你刚攀过⼀座⼭,另⼀座⼭⽴刻将你阻拦。
注释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区。
莫⾔:不要说。
赚得:骗得。
空喜欢:⽩⽩的喜欢。
拦:阻拦,阻挡。
创作背景 这⾸诗作于诗⼈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的时候。
诗⼈⼀⽣⼒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直不得重⽤,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诗。
赏析 本诗朴实平易,⽣动形象,表现⼒强,⼀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赋予“万⼭”⼈的思想、⼈的性格,使万⼭活了起来。
第⼀句当头喝起,“莫⾔下岭便⽆难”,这是⼀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
正因为上⼭艰难,⼈们便往往把下⼭看得容易和轻松。
开头⼀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理所发的棒喝。
“莫⾔”⼆字,像是⾃诫,⼜像是提醒别⼈,耐⼈寻味。
第⼆句补⾜⾸句,“赚得⾏⼈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
⾏⼈⼼⽬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因此说“赚”——⾏⼈是被⾃⼰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
诗⼈在这⾥点出⽽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注⽬。
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句留下的悬念进⾏解释。
本来,上⼭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岭,下⼭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岭。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及赏析

【导语】杨万⾥的诗歌作品不拘⼀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透⽉窟”的雄健奔逸⽓势,也有“状物姿态,写⼈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的委曲细腻功⼒。
他的“诚斋体”诗,具有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鲜明特点,“流转圆美”,“活泼刺底”,尤其为⼈所称道。
形成了通俗浅近、⾃然活泼的语⾔特⾊。
下⾯是为⼤家带来的杨万⾥《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代:杨万⾥莫⾔下岭便⽆难,赚得⾏⼈错喜欢。
正⼊万⼭圈⼦⾥,⼀⼭放过⼀⼭拦。
译⽂不要说从⼭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的⼈⽩⽩地欢喜⼀场。
当你进⼊到崇⼭峻岭的圈⼦⾥以后,你刚攀过⼀座⼭,另⼀座⼭⽴刻将你阻拦。
注释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区。
莫⾔:不要说。
赚得:骗得。
空喜欢:⽩⽩的喜欢。
拦:阻拦,阻挡。
创作背景 这⾸诗作于诗⼈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的时候。
诗⼈⼀⽣⼒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直不得重⽤,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诗。
赏析 本诗朴实平易,⽣动形象,表现⼒强,⼀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赋予“万⼭”⼈的思想、⼈的性格,使万⼭活了起来。
第⼀句当头喝起,“莫⾔下岭便⽆难”,这是⼀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
正因为上⼭艰难,⼈们便往往把下⼭看得容易和轻松。
开头⼀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理所发的棒喝。
“莫⾔”⼆字,像是⾃诫,⼜像是提醒别⼈,耐⼈寻味。
第⼆句补⾜⾸句,“赚得⾏⼈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
⾏⼈⼼⽬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因此说“赚”——⾏⼈是被⾃⼰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
诗⼈在这⾥点出⽽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注⽬。
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句留下的悬念进⾏解释。
本来,上⼭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岭,下⼭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岭。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
诗的前半部议论,后半部描摹,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释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莫言:不要说。
③赚得:骗得。
④空喜欢:白白的喜欢。
⑤拦:阻拦,阻挡。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
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
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
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
“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
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
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
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
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
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古诗译文及赏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古诗译文及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古诗译文及赏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古诗译文及赏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释:①此诗是绍熙三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赚:骗。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白白的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以后,一座山让你经过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赏析: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但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诗人简介: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
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
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
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
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
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
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
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及赏析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及赏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代: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译文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注释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莫言:不要说。
赚得:骗得。
空喜欢:白白的喜欢。
拦:阻拦,阻挡。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
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使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
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
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
“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
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所以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
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实行解释。
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对应遇到多少道山岭。
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
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
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个“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