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机化发展策略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有:1. 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包括财政补贴、购买补贴、税收优惠等,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农业机械设备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技术支持,如机械设备、农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
3. 农业劳动力流动:农村劳动力的外流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村,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缺乏,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4.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的能力,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可以制定以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1. 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包括财政补贴、购买补贴、税收优惠等,为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提供经济支持。
2. 促进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适应农业机械化需要的高级农业技术人才,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4.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等途径,向农民宣传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和效益,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5. 加强合作机制:建立农民、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科技研发人员、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形成有效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6. 调整农业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农业发展需求,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农业机械设备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关键影响因素有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农业劳动力流动和经济发展水平。
在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包括提供政策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合作机制和调整农业结构等。
农业机械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意义

农业机械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意义摘要:一、引言二、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和现状三、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改善农民生活条件4.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策略1.构建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2.优化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3.强化农机推广队伍建设4.创新农机研发与推广模式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它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其发展策略。
二、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和现状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机械设备替代人力、畜力,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现代化。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三、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幅度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业产值。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3.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农业机械化降低了农民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4.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农村文明乡风的培育。
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策略1.构建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2.优化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元化农机服务组织,提供全程农机服务,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
3.强化农机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农机推广人才培训,提高农机推广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4.创新农机研发与推广模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互联网等,提高农机研发与推广的效果。
农业机械化推广实施方案

农业机械化推广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为了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应对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全面合理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实施方案。
二、背景与问题分析1.背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农民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挑战。
传统的农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粮食需求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要求。
因此,农业机械化成为推动农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2.问题分析(1)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落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农机装备更新缓慢。
(2)农机投入率不足:我国农机投入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3)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农村缺乏相关的培训机构和专业人才。
三、目标与策略1.目标(1)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加大农机装备研发和更新力度,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2)提高农机投入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增加农机投入,提高农机使用率。
(3)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农机培训机构建设,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2.策略(1)加大农机装备研发和更新力度:增加农机装备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降低农民购机成本,增加农机投入。
(3)扩大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农机展览和培训会议,提高农民对农机装备的认知度和使用意愿。
(4)建立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加强农机维修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农机维修服务体系,保障农机设备正常使用。
四、实施方案1.加大农机装备研发和更新力度(1)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国家对农机研发的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2)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农机技术研究,开展新型农机装备试验示范,推广先进的农机装备。
加强农机科技和装备支撑的措施

加强农机科技和装备支撑的措施1.推进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
瞄准重点产业链及环节加大农机装备科技创新,推动农机研发、制造、流通、推广和使用等部门协作,共同构建农机装备自立自强创新体系。
研发上,通过专门机构统筹推进,加强跨界、跨学科的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并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分步骤开展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制造上积极融入“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产业战略,兼顾市场运作和政府引导,从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入手,全面提高创新效能。
政策上,整合利用好各类项目资金,支持打造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高地。
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优化补贴兑付方式,支持消费者购买更多先进适用国产农机。
推广上,积极培育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群体,强化服务模式创新,加强耕地整备建设和宜机化改造,落实好机收减损和土地保护性耕作等行动。
推动农机化由粮食作物向特色种养业扩展,由平原向丘陵进军。
2.加强产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整合好科教资源,坚持农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梯级推进。
支持“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同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相结合,强化基础研究。
落实好中央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推动地方高校农业科学、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等特色学科发展。
做好职业院校学科布局,可考虑将农机人才培养纳入定向公益性人才培养计划并予以扶持,带动“四新”学科和人才培养工作出特色上水平。
同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大力支持农机企业、协会、高校与科研院所结成产业创新联合体,共享共建实验室,培育出产学研协同度高的创新团队。
加强银税互动和银企对接,打好企业降本减负“组合拳”,积极纾解农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保障农机企业研发投入稳中有升。
鼓励企业自主探索选人用人制度,扩大“人才创业基金”和“股权激励代持基金”的规模,充分激发农机科创人员发展活力。
3.提升产品技术有效供给规模。
立足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在农机产业布局优化和产品技术协同创新上发力。
效仿信创产业支持措施,通过政府政策干预和集中发展策略培育国内市场,实现国内高端农机装备从“关键环节、局部市场”走向“全产业链、全行业”的技术升级。
2024年农机化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设想

2024年农机化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设想一、2024年农机化工作总结2024年,我国农机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果。
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们始终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为核心目标,加大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强农机化技术研发和创新,积极探索农机租赁模式等新型经营方式,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首先,在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方面,我们加大了对关键农机装备的推广力度。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机装备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扩大了全市农机装备的覆盖面。
在推广过程中,我们注重与农户的沟通和交流,针对不同地区和作物种植特点,及时调整推广策略,确保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农机化带来的便利和效益。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农机装备的服务与维护工作,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其次,在农机化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我们加大了对农机装备的技术改进和创新力度。
通过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我们致力于研发更加智能化、环保化、高效化的农机装备。
例如,研发了可调节施肥量的精准施肥机械,针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合理施肥,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研发了智能化的农机作业管理系统,提供实时作业数据和农情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制定作业计划。
通过技术创新,我们有效提高了农机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和作业效率,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最后,在农机租赁模式推广方面,我们加强了与农机租赁公司的合作,推广了农机租赁服务。
通过农机租赁模式,我们帮助农民解决了资源投入不足、机械设备更新困难等问题,加快了农机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
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农机租赁公司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服务质量和租金合理性。
通过农机租赁,我们进一步推动了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民的作业效率和收益。
二、明年工作设想明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农机化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具体工作设想如下:1. 加强农机装备推广应用:继续加大对关键农机装备的推广力度,推动农机装备进一步覆盖到农村广大地区。
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农业 装备
2008 矩
我 国为 什 么 要 加 快 推进 农 业 机 械 化
— — 解 读 十 七 届 三 中全 会 《决 定 》
十 七 届 三 中全 会 《决 定 》明 确 提 出要 “ 加 快 推 进 农
业 机 械 化 ” 。 这 是 提 高 我 国 农 业 物 质 技 术 装 备 水 平 发 、
展 现 代农 业 的 客 观 要 求 。 随着工 业 化 、城镇化 的推进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
移 。
有 2 亿多劳动力进城打工 或进入 乡镇企 业 务工 ,
许 多村庄
留下
老人
、妇女搞农业
不
,
同程 度
出现
了农
村于活缺人手 、创业 缺人 才 的现 象 。 加快推进农业 机 械化对 解决农 村 当前劳动者 劳 动能力 不 足 以 及 农 业
符合我 国实际和生 产者需要 的机 械化发展 策略 ,把发
展 的积极性 引导 到科学发展 的轨道 上 来 。
二 是完善农 机 补贴 政策 。 在 不 断增 加农 机 补贴规
模 的基 础上
鼓励发展 节油
.
节水
、
、节肥
、节药和 资源
综合利用 的节约型农业 机械 . 大力推广秸秆机 械化综
合利用 、 高效植保 、 保 护性 耕 作等环 保 型 机 械 化 技 术 。 二三是 从 政 府 和 市 场 两 个 层 面 推 进 农 业 机 械 化 配
机
作业
、
维修
、
运
输等服
务市场
促进农业
,
机
械化健康
发展 。
(新 华社 )
套体系建设 。 从政府公共投入 的角度 ,要 大力加强与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农业生产也不例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发达的平原地区早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大大节约了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策略。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要实现农业机械化,这是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与要求,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的前提。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但由于丘陵山区地理条件等制约因素,我国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水平依旧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如何改变滞后的现状,实现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转变丘陵山区的生产模式,加快丘陵山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建设是国家在2008年提出来的,这意味着国家早在十几年前便已经意识到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
当时我国政策重点关注的是农业机械的研发与推广,通过针对性开展农业机械化发展能够为丘陵山区创造一个有利的农业发展模式。
党中央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注度极高,这是因为我国处于丘陵山区的县级行政区数量占据了总行政区的2/3,而人口数量则占有国家总人数的50%。
通过全面开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能够刺激我国经济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改善丘陵山区人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过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能够大幅度释放丘陵山区的整体劳动力,在促使农民群体增收的同时推动国家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1、自然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相比平原地区来说,丘陵山区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相对较差。
首先,丘陵山区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虽然拥有较大的土地面积,但是可以种植作物的地块通常都较小,并且分布也不集中,地块与地块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高度差,大型的农业机械在作业时地块之间转移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丘陵山区的道路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差,对于农业机械的运输难度增大;另外,丘陵山区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经济相对欠发达,农民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业机械的购买力相对较弱。
当前农机化发展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 2 9 5 ・
当前农机化发展 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李昆泽
( 集贤县农机监理站, 黑龙江 集贤 1 5 5 9 0 0 )
摘 要: 农 业机械化 生产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 方向 , 这也标志 着我 国生产 力水平的大幅度提 升 , 是增 大农村 经济收入 的重要措施 。 但从 目前我 国的农足 , 这 些问题给农机化 的进 一步发展 带来 了一定的影响。现通 过 分析 当前农机化 的发展 问题 , 来探 讨加强农机 化建设 , 提 高农业机械 化生产水平的对策措施 , 以供参考 。 关键词 : 农业生产 ; 机械化 ; 问题 ; 对策 、
在我国工业发展的推动下,多种农业机械被研发制造并广泛应 务产业化的道路 。积极培育扶持农机合作组织 、 经营组织 , 由简单 的 用在农业生产中 , 极大的提高 了农业的生产力水平 , 也促进 了农村经 农 田作业 向农副产品加工 、 农 田基本建设 、 跨 区机收等项 目上发展 。 济的增长和农 民收入 的增收。并且从 目前农业生产的发展形势来看 , 上 级 农 机 系统 应 与相 关 部 f 联 合 出 台 有关 农 机 维修 网点 的可 操作 性 农机化生产是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 并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 实施细则和相应 的扶持政策 ,逐步使农机维修 网点建设步入规范化 而我国的农机化发展速度却过于缓慢 ,且发展中出现多方面的问题 管理轨道。 影响了农机化的高效高速发展 。 为 了能够促进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 就 2 . 2加大农机化的投入 ,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需要通过有力手段解决这些 问题 。以下笔者就通过对农机化发展 问 继续坚持多元化投入的运营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 建 题的深入研究 , 来探讨其相应的发展对策措施 。 立健全以各级财政投入为导 向, 以集体和农 民个人投资为主体 , 以社 1当前我 国农机化发展现状及 问题 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 、 多元化农机投入机制 。继续争取县 、 乡级财 近十几年来 , 我 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 了大幅度的提高 , 农业经济 政部门安排农机化专项补助资金 ,制订购机扶持政策调动基层对农 也得 到了快速增长 , 这一切都依赖于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可 机化投入 的积极性 , 特别要大力扶持培育一批辐射面广 、 带动力大的 以说 , 农机化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提升的主要动力。但与其他发 不同类型的农机化发展典型 , 带动农机化快速发展。 达国家相 比, 我 国的农机化发展还属于刚刚起 步阶段 , 其 中还存在很 2 . 3 适应需求 , 加强推广工作 多问题与不足 , 制约 了农机化的快速高效发展 。总结起来 , 其 问题主 随着农业技术 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 农业生产对农机产 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 因此 , 我们要不断引进新技术 、 新机具 , 稳定和加 1 . 1 农机服务组织机构较少 强推广体系建设 , 建立推广示范制度 。 对新型、 适用 、 经济的农机具技 对于农村和农 民来讲 , 农业生产机械是一个新事物 , 而这个新事 术要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 对农机产 品的可靠性、 实用性和经济性进行 物在使用 的过程 中可能会 出现各种 问题是农 民 自己无法解决的 , 这 考核 ; 选择适宜 的机具 、 地点进行示 范 ; 培养一大批懂技术 、 会管理 、 就需要有一些相应 的农机服务组织机构来 帮助农 民解决农机问题 , 热爱本职工作 的农机技术推广人员 ,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进一步 保证农机的顺利应用与推广。但是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都没有实现 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使农机推广工作健康 、 良性 、 有序地发展 。 较好的农 机服务产业化发展 , 有关农 机服务 的组织机构非常少 , 包括 2 . 4加强信息化的建设 在农机的销售 、 维修等诸多方面都没有完全做到高效服务 , 这在一定 信息网络 的建设要 以市场和农 户为 中心 , 以县市信息 网络为服务 程度上制约 了农机化 的发展。 平 台, 及 时将 国内外 的新机具 、 新技术 、 区域 内的农机作业需求信息 1 . 2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 介绍给广大农 民, 实现当地跨 区资源作业项 目信息的共享 , 提高作业 现如今我 国的农村 大多数地 区在使用农业机械进行 生产 时 , 所 的效率 。 使用 的 自动化大 中型机械非 常少 ,大都是采用人工操作的小 型机械 2 . 5加强农机化专业人员 的培养和科技创新 来辅 助传统农业生产 ,并且机械的主机和其相关 的配套机具并不协 现有 的农机从业人员 , 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老化 , 人员年龄偏大 调 ,很多机具 的只具备单一 的功能 ,很难充分发挥机械的生产优越 以及资金上存在的不足 ,致使许 多先进的农机新技术和适用 的机械 性。 农业机械装备的不合理也 限制了农机 的工作范 围, 不利于全面实 不能及时投入到生产 当中。要争取在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的机械 现农 机 化 发展 。 化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 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应利用农机技术 1 - 3土地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人 才优势 , 建立农机具生产 、 销售 、 培训 、 维修保养一 条龙 的服务体 自我 国采取责任田的家庭承包制之后 , 土地 的经营就较为分散 。 系, 进而建立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 , 增强农机化科技进 步对农业发展 而分散 的土地经营现状极大 的制约了大 型机械的使用 范围,即机械 的贡献。并抓好示范基地建设 , 充分发挥辐射引导作用。试验示范是 的大面积作业很难开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 大型机械 的应用 农机化发展 的前奏 曲, 也是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抓好示 范围有限 , 其研发与应用 自然也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使得发展迟缓 。 范基地建设 , 能使农机推广工作取得事半功倍 的效果。在现有的蔬菜 1 . 4 农机化信息 网络建设不健全 果 园基地 、 茶 叶基地 、 药材基 地 、 制种基地等各产业基地 中至少选择 在信息科 技的推动下 ,建立起健全 的农机化信息 网络体系能够 个有规模 、 有影 响的基地作为农机配套示范点来进行重点扶持 、 建 极大 的解决农村消息封 闭、 滞后 以及分散等问题 , 促使农业 生产新技 设 , 充 分发挥基地辐射引导作用 , 通过示 范基地 的示 范带动作 用 , 逐 术、 新机械能够快速得到宣传推广。 但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农 步扩大到大面积地推广成熟 的技术和机具 。帮助和引导农 民选择成 机化信息网络体 系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相关部 门没有实现信息 资源 熟 的农业技术装备。通过示范 , 让农 民 感受农机化新技术 、 新机具带 共享 , 再加上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不全面等因素而造成 的。 来的优势 , 让他们放心地买 , 大胆地用。 1 . 5农机市场产品质量较差 , 专业技术人员较少 结 束语 由于关于农机管理的制度还不够健全 ,因而一些商家钻法律政 总之 , 农机化发展是我 国未来农业发展 的重点 内容 , 也是社会科 策的空子 , 在农机 市场上 以次充好 , 销售一些科技含量较低 , 机械性 技水平不断提高下 时代 的必然发展产物。而针对 当前我国农机化发 能质量较差的农机产品 , 而农民一般都有贪图便宜的心理 , 且并无维 展中存在 的问题 , 必须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 注, 加大对农业产 权意识 , 因而在购买了低质量农 机产 品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 就会对 业结构 的调整 ,做好农机服务工作 ,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 的快速发 农机失去信心 。而农村中对农机有全面了解 的专业技术人才则严重 展 。 缺乏 , 这也是影响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 因素。 参考文献 2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的对 策措施 [ 1 】 何怀平. 我 国农机化发展 的现状 、 问题及 对策【 J 】 _ 中国 农机化 , 2 0 0 6 2 . 1 拓宽农机服务领域 , 加强农机维修网点 的建设 ( 2 ) . 农机服务应有纵向领域向横 向联合发展 , 逐步走运作市场化 、 服 『 2 1 褚增凤. 关于农机化发展的几点思考Ⅲ. 河北农机 , 2 0 0 5 ( 2 ) .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及推广策略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及推广策略摘要:农业是我国的第一大原始产业,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建设活动中,农业活动承担着向国家供给口粮、建设地方经济的重要任务。
但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农业发展需求。
建立科学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才能使农业生产活动在经济建设、民生保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重要作用;推广策略;引言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技术开展生产活动后,不仅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还能促进农业种植的科学化、高效化,从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以及产量,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并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但从目前农业机械技术应用现状来看,农业机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农机推广人员缺乏专业化知识、农业机械的适应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导致农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一)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机械化设备多种多样,其中常见且常用的设备主要包括播种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应用这些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比起传统的人力与畜力生产而言,其生产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强,也更具有灵活性。
通过把机械化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避免较多的时间、精力被浪费,而且可显著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此一来,生产力提高了,劳动力便能得以释放,广大农民可以利用更多时间从事其他劳作,从而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改善农民以及农村经济状况。
(二)有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业机械化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的劳动效果,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还能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在机械化的模式下,农民们会有更多的积极性和信心去学习有关机械的知识,也给了种植规模大的村户提供了其他经营模式的机会。
对于一些种植起来较为复杂、产量较小且技术要求较高的农作物,以人力和畜力进行种植难以获得较大的收益,而利用相关农业机械进行种植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N o n g y e j i x i e当下我国农业的发展,是传统生产模式和现代机械化模式并存的现状,但是为了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减轻农村劳动人民的负担,需要提高增加农业机械的使用。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让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可以从事一些副业,让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不仅仅局限在土地上,从而得到更多的收入,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劳动人民的幸福感。
这一措施让农民们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符合国家“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在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上,肯定也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走进农村,带来更多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农业农村的振兴插上翅膀。
近年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农业技术水平及农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且农业逐渐实现了转型,以机械化的方式全面取代了以往的生产方式,有效减少了各种资源的投入,并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传统农业过渡时期,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范围逐渐拓展,但会限制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实施。
必须将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合理应用在农业机械化中,采取科学的对策积极推广,以全面优化农业生产。
一、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资金投入不足,缺少社会化服务设施农机具的补贴品种较为单一,补贴力度有待加大,诸多农业生产譬如播种、移栽和收获等所需的农机具品种没有足够的补贴甚至未纳入补贴范围,无法有效地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加之设施农业机具单价较高,农户购买意愿不高,而且也没有意识到设施农业机具在提高作业效率、增加农业效益方面的技术优势和良好功效,使得设施农业机械推广受到影响;同时因大中型农业装备不易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开展作业,并且绝大多数的农户在设施农业生产上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连片、协同生产,导致许多社会化服务组织没有较高的服务热情,或者开展服务时收取的费用较高,小规模设施农业种植户缺少社会化服务。
对使用时间短、利用率低的农业机械设备购买力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农机效能,阻碍了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和发展。
农业机械化推广项目实施

农业机械化推广项目实施一、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农业机械化推广成为当今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机械化推广项目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和政府部门更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引进和推广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力劳动成本,实现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2. 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对天气等自然因素的依赖,降低生产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3. 提升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来源,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4.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技术手段,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力之一。
三、项目实施策略1. 完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农村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农业机械化推广。
2. 强化技术培训:开展农机操作培训和维护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和农机手的操作技能,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3. 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健全农业机械设备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提供及时的备件供应和技术支持,保证用户的购买信心和满意度。
4. 加强示范推广:在农业发达地区建设一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周边地区的机械化水平提升。
5. 融合农机与信息技术:将农业机械化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效果评估1.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通过比较推广前后的产量和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评估农业机械化推广项目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果。
2. 农民收入增加:统计参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农民的收入变化情况,评估项目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
3.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比较推广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指标,如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收入等,评估项目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

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集约化和智能化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民劳动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完善的政策法规,明确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导向,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扶持力度,推动各地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对农机装备产品和技术进行标准化认证,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推动农机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优化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促进机械化与服务的深度融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对农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服务水平和技术能力,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农机化服务。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加强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衔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型,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农机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机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机装备和设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国农机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六、加强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加大对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加强与实际生产的结合,培养专业化、实用化的农机人才,提高农机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对农机人才的吸引和激励机制,提高农机人才的职业发展前景,保障农机人才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
浅析我国农机化现状及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农机化现状及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作者:崔海荣王建齐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32期崔海荣王建齐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是改进和提升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应坚持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农机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1、随着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制造水平得到提升。
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旋耕机、播种机等农机类产品基本完备,在各类经济类作物、特色农业的关键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自动化,最大限度保证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业机械的使用量,农机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使农机组织建设强化,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升了经济效益,使先进的新型农机具得到推广应用。
2、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而传统农机使用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在信息时代的推动下,新时期下的现代化机械性生产工具,应实现技术创新,赋予拖拉机更多的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效益。
2020年9月,乾县农机管理站召开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各相关单位做好相关会议精神传达,农机管理站组装好农机安全宣传车,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同时各农机专业合作社做好自检自查,保证机械达到最佳状态,当好农机安全宣传员,使机手从思想上重视农机安全,从源头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乾县农机化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确保三秋期间农机安全生产,有效预防农机事故的发生,以提升拖拉机性能和农业生产效率。
3、乡村振兴战略①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机工作总抓手,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
近年来,乾县成立了多个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在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的调度下,实现了产业扶贫指导员全覆盖,打造全省苹果、奶山羊、设施农业产业链,精准布局,推进“田头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加强品牌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协作,强力推进品牌宣传和营销工作,通过推行“企业+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
新沂市农机合作组织现状及发展策略

农 机 合 作 社 将 相 对 分 散 的 农业 机 械 和 农 户 紧 密 地 结合 起 来 ,统 一 寻 找 作 业 市场 , 协 调关 系 , 调解 矛 盾 ,有 效 地 解 决 了有 机 户 作业 量 不足 与 农 户 一 家 一 户 生产 经 营 困难 的矛 盾 , 凸 显 了农 机 合
市 在 苏 北 率 先 基 本 实 现 水 稻Leabharlann 生产 机 械 化 做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同 时 ,该 市 还 有 多个 秸 秆 收 储 专 业 合 作
1 新沂市农机合作社 的现状
1 . 1 农机合 作 社 的基本 情 况 新沂市首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 0 0 8 年 上 半 年 ,经 过 5 年 的发 展 ,N 2 o 1 3 年 底 ,该 市在 工 商 部 门正 式 注 册 的农 机 合 作 社 共 有 6 7 个 ,从 业 人 员
务 水平 的重 要途 径之 一 。
合 作 社 ,聚 集 了该 市 最 早 从 事 机 插 秧 工 作 的技 术 人 员 ,再 加 上 从 农 机 、农 技 部 门聘 请 的专 家 技 术
顾 问 ,技 术 力 量 十 分 雄 厚 。机 插 秧 专 业 合 作 社 每
年机插秧面积 占全市机插秧面积 的6 0 % 以上 ,为该
社及 机 收 、机 耕 专业 合 作社 。
1 . 2 . 2 组织 形式 多样 化
按 牵 头 主 体 分 , 该 市农 机 合 作 社 的组 织 形 式
主 要有 以下几 种 : ( 1)企 社 互 动 型 。 如 :新 沂 市 三 农 农 业 装 备
有 限公 司与连春农机合作社强强联合 ,在邵店镇
流 转 土地 近 1 3 3 . 3 3 h m 2 ,充 分 发挥 资 金 、技 术 等方
农机推广的重要作用及实施策略

农机推广的重要作用及实施策略农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农机推广是指通过宣传、培训、示范等手段,普及先进的农机设备和技术,提高农民的农机使用水平和效益。
本文将探讨农机推广的重要作用以及实施策略。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农业生产过程得到自动化和机械化,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农机作业可以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作业速度和准确度,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2. 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老龄化等问题使得农民劳动力短缺,利用农机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提高劳动效率。
农机促使农村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可以通过农机作业增加收入,减轻劳动强度。
3. 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机的现代化应用使得农业生产逐步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
农机的推广促使农村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机的推广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农机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效率和质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5.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农机的推广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降低农产品的污染物含量。
农机作业技术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农作物的机械损伤,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1.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民对农机推广的认识,并向农民普及农机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
可以利用丰富的宣传渠道,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电视、农业报刊、农民培训班等。
2. 建立示范基地和农机合作社:建立农机示范基地,选择农机作业效益好的典型案例进行示范,吸引农民前来学习和参观。
建立农机合作社,形成农民共同使用、共同管理和共同受益的模式,降低农民投资农机的风险。
3. 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服务: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推广服务活动,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可以利用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机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农机使用技术培训和后期维修服务。
漳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

考 虑经 济效 益。 终将被农民所抛弃 。发展农 业机械化 的 目的是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 , 耍让农 民受益 , 只 有 农民受益 . 农业机械化才有生命 力。因此农业机械化 发展耍坚持科学发展 观 , 发展先进 、 适用 的农业机 械和 技术 , 以农业增产增效 、 民节本增收为最终 目的。 耍 农
维普资讯
20 07
FUJ
农机
NONG发展策略
郑根 国
( 州市农 业机械 管理 总站 ) 漳
【 要】 摘 本文就漳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出 提 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 发展策略、 发展步骤、 发展重点以及发展对
水利设施和机耕道路 建设 ,促进农业机械化 发展 。第 二 , 确保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 的情 况下 , 在 积极探 索家
维普资讯
综述
42 必须按市场化 、 . 社会化、 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 械化 目的是为农业增产增效 、农 民节本增
龠 0 2 " 0 7
4 基本 原则
41 必须 坚持 因地制宜 。 。 有选择 的发展农 业机械化
漳州市各县 ( 、 的 自然条 件和社 会经济 发展 市 区)
水平的差异较大 . 农作物种植种类有 很大 的不同。东南 面七县 ( 、 临海 . 市 区) 经济发 展水平 较高 , 耕地 地势平 坦. 农业经 营规模较大 , 主要种 植水稻 、 菜 、 蔬 水果 、 花
化 动作 , 决一家 一户 “ ” 了 、 解 化 不 办不 了、 了不合算 办
果 蔬耕作 、 中耕 、 除草机械化之后 , 决果蔬 生产机 械 解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追求,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推进也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1.1 土地资源的利用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通过合理的土地管理和机械化技术,可以实现农田耕作的集约化。
机械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
但过度的机械化可能会使土壤质量下降,增加土地脆弱性,增加土地退化的风险。
1.2 水资源的利用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也对水资源的利用产生了影响。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然而,不合理的机械化操作可能会造成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问题。
1.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农业机械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
机械化作业会破坏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栖息地,对农田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二、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策略2.1 推动节能减排农业机械化应当注重节能减排,采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
通过采用低能耗、高效率的机械设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2.2 推广生态友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为了减少农业机械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可推广生态友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
例如,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利用先进的无人机、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管理,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同时,还应鼓励农机化设备的绿色更新和技术升级,提高机械作业的精确性和准确性,降低对农田生态环境的破坏。
2.3 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加强农业机械化的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管理体系,加强对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管,提高农机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摘要: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的同时,农业机械化范围随之扩大,一定程度上为新农村建设工作助力,并将劳动力从繁重工作中解脱。
本文首先介绍农业机械化推广意义,然后重点探究农业机械化应用策略,旨在为现代农村建设者提供借鉴,真正深化农业农村经济改革。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引言近年来,农机具升级与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农业机械化常态保持,能够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还能有效贯彻乡村振兴战略。
足以证明,农业机械化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当前,分析农业机械化推广方法十分必要,这能为三农问题有效解决提供理论指导。
1.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意义1.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传统农业劳作方式主要是人工劳作,不仅会浪费劳作时间,还会降低劳动效率,最终农民利润空间缓慢拓展。
应用农机具、先进技术后,有利于弥补人工劳作模式的不足,实现高效生产、低成本投入。
农业机械化推广后,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相应完善,并且农业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健全化,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据统计,2018年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7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8万元[1]。
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后,农民对农机具现代化发展高度关注,并且农民在机械化劳作中的意愿度明显提高,力争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1.2有利于推广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开拓期间,农业科技为其提供可靠支撑,其中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农机具方面可以看出,农耕方式逐渐被机械方式取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加快,且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
科学技术升级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到新高度,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今,规模化种植、高精度播种、滴灌、秸秆还田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及管理,因为机械化设备联合应用,使得农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实现高产和优质发展目标[2]。
农业科技与农业机械良性发展,能够强有力拉动现代农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农机化发展策略
导读:本文是关于强化农机化发展策略,希望能帮助到您!
强化农机化发展策略范文瓯海区地处浙南沿海,是温州市重点产粮区。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精一产”的总体规划,积极出台扶农优惠政策,极大的促进了我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大的刺激了我区农机化的进程。
使农业机械在农村农业生产使用中,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为抢季节保农时,抵御自然灾害,促生产,夺高产,保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但在近些年,我区农机化发展速度有所放慢,特别是98年度以来更为明显。
为此笔者就这些年我区农机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影响我区近些年农机化发展速度的因素
1、经济投入的影响
资金是农机化发展的必备条件,前些年区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农机手购买农机具采取区农机推广站补助33%,乡镇补助33%,农户自筹34%的1:1:1方案,农户投入较少的资金就能拥有一台农机具,从而兴起了购机热潮。
但近些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区政府大力抓工业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发展工业经济。
大大缩减了发展农机化的资金投入,从我区农机推广站来看,财政拨款用于补助的资金,从前些年的几百万元减到去年的50万元,到今年只有30万元,而且补助的比例和范围也逐年缩小。
而农机具的
价格仍然走高,导致农户自身难以承受购买新机具的经济负担。
另外,近些年的农药、化肥、种子价格一直上升,使得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高,但农产品的价格却依然很低,农民增产不增收,使的农户难以从中看到多少效益,影响了农机户的购机热情,影响到农机化发展速度。
2、领导对农机化认识的影响
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农机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到目前为止各级领导真正认识到农机化重要性的还不多,甚至个别领导对农机化在农业现代化范畴中该是个什么样的角色还不很清楚,认为农机部门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
在我区98年以前农机部门是一个副局级单位独立存在,到今年农机部门被并入区农林渔业局成为一个科室。
其职能的大大缩小,间接的影响到我区的农机化发展。
3、城镇化进程对农机化的影响
近些年我区的娄桥、潘桥、茶山、梧田等几个重要的产粮乡镇,大批连片的农田被征用建设工业园区,使得我区可耕作农田只剩下泽雅等山区半山区的梯田和三垟、南白象等水网地区的零星水田。
由于泽雅、三垟、南白象等地的田块均为小田块,规模经营的程度比较低,基础设施如机耕道路条件较差,以致农机具难以在此发挥其技术优势,导致我区农机化发展速度的下降。
4、农机队伍素质的影响
第一、近年来我区农村商品经济稳定发展,使农村劳动力纷纷向非农产业转移,务农劳动力锐减。
使得农田操作人员大部分为“38、60”型,他们大多知识层次较低。
农机具的效益好坏关
键在于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的高低,如果不懂得如何使用,即使最好的机械也无法产生效益,而且还会挫伤农户对使用农业机械的信心,影响了农业机械的声誉。
第二、96年的“三定”工作把乡镇农机干部并入乡镇管理,使的乡镇农机干部都以乡镇的工作为主,轻视了线上的工作。
另外在乡镇他们都身兼数职,也使的他们无暇顾及线上的工作。
并且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的年龄较大,年轻有专业特长的也不愿意在这条线上干,纷纷跳到其他线上,使得近些年我区乡镇一级的农机推广体系几近瘫痪。
再有近些年一些乡镇领导把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变为“养老院”,把一些村级年龄大退下来,不懂农机的干部安排到乡镇农机站从事农机推广和技术指导,导致我区农机推广干部的素质逐年下降。
5、农机具使用可靠性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非常强,误了季节,种不下去,收不上来,就无法弥补。
农机具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必须耐用可靠,如果农机具一用就坏,无法作业,就等于一堆废铁。
随着前些年农机热的抬头,各生产厂家都盯着这块肉,他们大力扩展生产数量却放松了对质量的把关,使的一些机具的使用性能很差,虽然厂家在售后服务方面也都做出了相应的措施,在农忙时都派来了几位“三包”服务人员。
可近些年因机具损坏而不能使用的事件仍层出不穷,打乱了农户的整个计划安排,误了农时,农户怨恨。
使农户对机具使用产生不信任,影响到农户的购机热情,影响了我区农机化的发展。
二、我区今后农机化发展的对策
面对近些年我区农机化发展缓慢的态势,在新形势下,笔者
以为我区的农机化事业要走“投入要增加,服务要完善,执法要规范,推广要加强”的发展之路。
1、提高认识,增加投入,加快农机化进程
农机化的发展与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是分不开的。
许多发达国家对农业实行财政补贴政策,足以说明这一点。
据有关资料报道,加拿大为43%,美国为64%。
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坚持国家投入为导向,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还要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加强工作力度,建立农机化发展资金及其管理制度,把推广新型农业机械经费纳入全区财政预算,对新发展农田主要作业机具实行财政资金补助;农业信贷部门要为农机化发展提供适当的信贷额度和利率优惠;要广泛采取股份制、租赁制等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和广大农民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稳步发展。
2、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机使用效益
我们要把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农机化的工作重点来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济成分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推进农机化规模服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扩大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全面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企业化。
从而降低农机服务成本,提高农机经营效益,达到兴机富民的目的。
促进农机化的发展。
3、扩大粮田规模经营,加快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提高农机使用效益和机械化水平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引导,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
同时加强农田规划,建设适合机械作业的高标准农田,搞好机耕路配套工程。
此外,要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农机与农艺的配合,寻求农机和农艺的最佳结合方式,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4、强化农机行政执法,实现依法管机、治机、用机,确保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
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机行政执法工作,加快农机化法规体系建设,把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推广、使用、管理等纳入法制化轨道。
进一步加强农机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按照“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的要求,完善农机执法装备,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逐步实现农机行政执法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坚决杜绝质量低劣,制造粗劣的农机具流入我区,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5、进一步加强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和农机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为农机化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农机部门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地推广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质适用、节本高效的新农机、新技术。
目前,要大力推广适宜塑料大棚内作业的多功能田园管理机和果蔬冷藏保鲜技术。
同时要加强农机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机队伍,全面提高整个农机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农机培训学校要面向农村市场,在加强
自身建设的同时,不断开拓培训项目,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培养大批实用人才。
6、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农业机械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区政府要把农机化工作放在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突出位置,在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以利于形成规模,产生社会服务的规模效益,明确科研攻关方向,发展农机工业。
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当好政府参谋,制定好相应的农机化发展规划和分阶段实施计划,并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确保我区早日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