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堂传阅读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堂传阅读理解
张汤者,杜人也。

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

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

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①,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

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父死后,汤为长安吏。

武安侯为丞相,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

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

汤至于大吏,内行修也。

通宾客饮食于故人子弟为吏及贫昆弟,调护之尤厚。

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

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②,丞相青翟朝,与汤约俱谢。

至前,汤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汤无与也,不谢。

丞相谢,上使御史案其事,汤欲致其文“丞相见知”,丞相患之。

三长史皆害汤,欲陷之。

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凌折之。

以故三长史合谋曰:“始汤约与君谢,已而卖君;今欲劾君以宗庙事,此欲代君耳。

吾知汤阴事。

”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曰汤且欲奏请,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及他奸事。

事辞颇闻。

上问汤曰:“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

”汤不谢。

于是上使赵禹责汤。

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

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

”遂自杀。

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他业。

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
有棺无椁。

天子闻之,曰:“非此母不能生此子。

”乃尽案诛三长史,丞相青翟自杀。

上惜汤,稍迁其子安世。

(选自《史记·酷吏列传》)
【注】①爰(yuán)书:古代记录囚犯供辞的文书。

②瘗(yì)钱,陪葬的钱币。

1.下列对文中绿色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
B.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
C.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
D.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于是上以为能/稍迁至太中大夫
2.下列对文中橙色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丞,古代中国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称呼,一般是辅助官员,如大理寺丞、县丞等。

B.昆弟,即从弟,堂弟之意,如文中所指;也比喻关系亲密如兄弟般友好。

C.刀笔吏,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以刀削之。

因刀笔并用,故常指称掌文案的官吏。

D.棺椁,古代的葬具,“棺”即盛放死者的葬具,“椁”则是套在棺外的匣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汤审刑办案,颇有天赋。

幼时看家疏忽大意,以致肉被老鼠偷吃而遭父亲鞭打;于是张汤掘洞取证,审鼠施刑,记录案件的文书清晰如老狱吏。

B.张汤注重修养,善于结交。

他做了大官,还与宾客交往,同他们喝酒吃饭;他拜问三公,不避寒暑。

所以张汤虽然执法严酷,却得到好名声。

C.张汤得罪权贵,被诬身死。

因得罪丞相及其门下的三位长史,遭到三长史的嫉恨,被诬下狱;张汤在狱中,感念皇帝提携之恩,无怨无悔,最终自杀身亡。

D.张汤为官清廉,克己及人。

张汤死后家里没有其他的产业,只有皇帝赏赐的五百金,皇帝听闻后感慨不已;张汤制定法令务求苛刻严峻,严格约束在职官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汤数行丞相事,知此三长史素贵,常凌折之。

(2)吾所为,贾人辄先知之,益居其物,是类有以吾谋告之者。

答案:
1.D
2.B(“昆弟,即从弟,堂弟之意”有误,“昆弟”即兄弟,而“从弟”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


3.C(“下狱”于文无据;“无怨无悔”说法有误,张汤死前对三长史的陷害仍耿耿于怀。


4.(1)张汤多次代行丞相职权,知道这三位长史一向尊贵,所以常故意凌辱(欺凌)他们。

(2)我所想要做的事,商人都事先知道,越发囤积那些货物,这好像是有人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一样。

【参考译文】
张汤是杜陵人。

他的父亲曾任长安丞,出外,张汤作为儿子守护家舍。

父亲回来后,发现家中的肉被老鼠偷吃了,父亲大怒,鞭笞张汤。

张汤掘开老鼠洞,抓住了偷肉的老鼠,并找到了吃剩下的肉,然后审讯拷掠这只老鼠,传布记录罪犯案件的文书,反复审问,(准备)把判决的罪罚报告上级,并把老鼠和吃剩下的肉都取来,案件明确后,将老鼠在堂下处以磔刑。

他的父亲看见后,把他(审问老鼠的)文辞取来看过,如同办案多年的老狱吏,非常惊奇,于是让他书写治狱的文书。

父亲死后,张汤担任长安吏。

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征召张汤为内史,又推荐给武帝,补任为御史,令他处理诉讼。

在处理陈皇后巫蛊的案件时,他深入追查其党羽。


此,武帝认为他很能干,逐渐晋升他为太中大夫。

他与赵禹共同制定各种律令,务求法令严峻细密,对在职的官吏尤为严格。

张汤虽做了大官,自身修养很好,与宾客交往,同他们喝酒吃饭,对于老朋友当官的子弟以及贫穷的兄弟们,照顾得尤其宽厚。

他拜问三公,不避寒暑。

所以张汤虽然执法严酷(文深: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罗织罪名,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内心嫉妒,处事不纯正公平,却得到这个好名声。

有人盗走了汉文帝陵园的陪葬钱,丞相庄青翟上朝,与张汤相约一起谢罪。

至武帝面前时,张汤暗想,只有丞相在四时到各园陵拜祭,此事只应由丞相请罪,他自己并不参与其事,没有必要(承担责任)谢罪。

丞相谢罪后,武帝派御史查办这件事。

张汤欲呈上(丞相四时巡视陵墓的)法令条文,暗示丞相知道偷盗者而故意放纵,犯了见知故纵的法令。

(丞相见知:汉代有见知故纵之罪,汉代官吏渎职方面的罪名。

官吏看见或知道“盗贼”在活动,则必须举告,不举告即为故纵;官吏对应判刑的罪犯,则必须判刑,不判刑者也为故纵。

见知故纵者与罪犯同罪。

)丞相庄青翟为这件事忧虑不已。

丞相府的三位长史因此准备打击张汤,以罪名陷害他。

张汤多次代行丞相职权,知道这三位长史一向尊贵,所以常故意折辱他们。

因此三个长史合伙谋划说:“当初张汤与丞相相约(向皇上)谢罪,不久却出卖了丞相;如今又欲以宗庙之事弹劾丞相,这是欲留取代丞相的地位。

我们知道张汤的不可告人之事。

”他们派属吏逮捕审讯了张汤的同案证人田信等,说张汤将向武帝奏报提出建议,田信都事先知道,因此屯积取利,与张汤平分。

他们还说张汤有其他奸邪之事,这些话很快传到武帝那里,汉武帝问张汤说:“我所想要做的事,商人都事先知道,越发囤积那些货物,这好像是有人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一样。

”张汤听后没有谢罪。

于是汉武帝又派赵禹责备张汤。

张汤于是上疏谢罪说:“张汤没有丝毫的功劳,从刀笔吏起家,因得到陛下的宠幸而官至三公,没有任何可开脱罪责之处。

然而阴谋陷害张汤的,是丞相府的三位长史。

”于是自杀身死。

张汤死后,家里的财产不超过五百金,都是得自皇上的赏赐,没有其他产业。

他的兄弟之子要厚葬张汤。

张汤的母亲说:“张汤作为天子的大臣,被恶言污蔑致死,有什么可厚葬的!”遂用牛车装载他的尸体下葬,只有棺木而没有外椁。

汉武帝知道后,说:“没有这样的母亲,不能生下这样的儿子。

”因此穷究此案,将三位长史处以死罪,丞相庄青翟被迫自杀。

武帝痛惜张汤之死,逐渐提拔了他的儿子张安世的官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