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语文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届高三语文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性格即命运”,这是舶来品。

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但命运并不全然与性格相关。

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但一个人的性格对于人际环境、事业成败确实拥有不可小觑的强大影响力。

性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特色,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

所以真正的人生是一种性格人生。

世界上没有无性格的人,也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只有性格相近的人。

就像树上的叶子,看似相同,其实不同。

而性格的构成是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能太绝对了,但只有在一个人身上相对稳定的那些东西才被称为性格。

这“性”字有本性、习性的含义;而这“格”字既有品格也有定格的含义。

因而,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的品质完全一致。

比如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温柔,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暴戾,但心地却非常善良。

性格是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坏本身,只是性格而已,并不能以此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

因为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外在性的特征,所以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品质的真实更大。

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首先不是品质问题,而是看着你的感觉舒不舒服。

更有许多交际是一次性的、短时期的,而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

所以,语言方式、态度、处事方式、个人习惯、喜恶等感情的表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即使在长期的人际生活中,性格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性格的人际影响力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性格的魅力。

人的性格的人际魅力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不同。

最有魅力的性格绝不是那种伪装、粉饰、压抑后的“标准”性格。

一种真实的不掩饰的只属于你的,而不似他人的性格往往更能获得人际的引力。

但这种人虽适合做朋友、当英雄,却很难成为领袖。

性格的亲和力。

“世俗标准”的性格尽管不具有个人魅力,但对大众具有亲和力。

虽然这种人可能没人会成为他的朋友,他也永远不会是英雄,但却适合做领导。

因为他会让人们觉得很舒服,至于他心里怎么想,人们倒不过多计较苛求。

性格的破坏力。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不合时宜地显示自己,或者挖苦、打击、讽刺他人,无论对人际、对群体都有极大的破坏力,这种人只能是“孤家寡人”。

这种人既不可做朋友,也不能当领导,也不会成为好下属。

好在性格远非本质,性格也是会改变的。

但应该改变的只是那令人不舒服的部分,而没有必要连同那份真实也抛掉,那就失去了自我。

(摘编自周殿富《你是老榆木,我便伐你做门槛》)下列关于“性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格即命运”是从国外传入的意识,但作者认为性格未必决定人的命运,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B.性格在本质上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世界上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就像世上本无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

C.性格既指人的本性,也指人的品质,作为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坏是不能用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的。

D.一个人的性格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它的构成是这个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在短期的人际交往中,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B.性格对人的影响比品质的真实更大,因为人们在评价他人时,更看重语言方式、态度、处事方式等给人的感觉。

C.性格的人际魅力在于与众不同。

最有魅力的性格不是伪装、压抑后的“标准”性格,而是真实的有个人特色的性格。

D.“世俗标准”的性格虽然没有个人魅力,却具有大众亲和力。

有这种性格的人更适合做领导,而不是英雄。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初次见面还是在长期交往的人际生活中,性格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也就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B.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张扬自我,或者不惜手段伤害他人,这些都是性格的破坏力的表现。

C.人不能为他人而失去真实的自我,但改变自己性格中让人不舒服的部分,是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的。

D.魅力性格、亲和力性格、破坏力性格都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这些同时也决定了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

【答案】
C
B
D
【解析】
试题分析:C项曲解文意,“性格既指人的本性,也指人的品质”错误,是性格的“性”字有本性、习性的含义;“格”字既有品格也有定格的含义。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性格”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B项范围发生变化,原文意思是:性格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品质的真实更大。

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

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

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D项无中生有,“决定人的地位”原文没有体现,应是人们适合的社会角色。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需核对选项与原文表述上的不同。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9分,每小题3分)
郑清之,字德源,又字文叔。

少从楼昉学,能文,楼钥亟加称赏。

嘉泰二年,入太学
..。

十年,登进士第,调峡州教授
..。

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且曰:“他日愿以二子相累。

”湖北茶商群聚暴横,清之白总领何炳曰:“此辈精悍,宜籍为兵,缓急可用。

”炳亟下召募之令,趋者云集,号曰“茶商军”,后多赖其用。

理宗即帝位,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迁宗学博士、宗正寺丞兼权工部郎、兼崇政殿说书。

帝问外人因阁子库进丝履有谤议,清之言:“禁中服用颇事新洁者。

”帝曰:“故事,月进鞋数两,朕非敝不易,何由致谤?”清之奏:“孝宗继高宗,故俭德易章,陛下继宁考,故俭德难著。

宁考自奉如寒士,衣领重浣,革舄屡补,今欲俭德著闻,须过于宁考方可。

”帝嘉纳。

诸路亏盐,执其事者破家以偿,清之核其犯科者追理,罣误者悉蠲之,全活甚众。

沿江算舟之赋素重,清之次第停罢,如池之雁义有大法场之目,其钱分隶诸司,清之奏罢其并缘渔取者,盖数倍公家之入,合分隶者从朝廷偿之。

报下,清之方与客饮,举杯曰:“今日饮此酒殊快!”
十一月丁酉
..,退朝感寒疾,危甚,犹以未得雪为忧。

俄大雪,起曰:“百官贺雪,上必
甚喜。

”命掬雪床前观之。

累奏乞罢政,不允,奏不已,拜太傅、保宁军节度使
...充醴泉观使,进封齐国公致仕。

卒,遗表闻,帝震悼,辍朝三日,特赠尚书令,追封魏郡王,赐谥忠定。

清之不好立异,汤巾尝论事侵清之,及清之再相,巾求去,清之曰:“己欲作君子,使谁为小人。

”力挽留之。

徐清叟尝论列清之,乃引之共政。

赵葵视师年余,乞罢,上未有以处之,清之曰:“非使作相不足以酬劳,陛下岂以臣故耶?臣必不因葵来遽引退,臣愿为左,使葵居右。

”上讫从之,然葵竟不果来。

(选自《宋史•郑清之传》,有删改)
【注】即亡父。

xì①鞋;②同“潟”;③姓。

guà同“挂”。

juān ①除去,免除;②显示,昭明;③古同“涓”,清洁;④古代称一种多足虫。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B.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C.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D.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始于西周。

唐代改为国子监,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B.丁酉,古时计时方法。

古人以天干地支相配,用来纪年、纪月、纪日,至今仍在沿用。

文中“丁酉”是指这年的十一月为丁酉月。

C.教授原意为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D.节度使,官名。

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A.嘉泰年间,郑清之被授予诸王宫大小教授之职,升为宗学博士、宗正寺丞兼权工部郎、崇政殿说书,后来向皇上建议要俭以养德,崇尚简朴之风,受到皇上的嘉许。

B.郑清之从小就能写文章,受到楼钥赏识。

调任峡州教授之后,向统帅赵方汇报事情,赵方置办酒席款待他,并准备将儿子托付给他。

C.郑清之依法处理了盐商违法之事后,并依次废去长江沿岸很重的船税,还建议朝廷补偿归属各衙门的钱,获得了朝廷同意。

D.郑清之不喜欢树立异己。

他先后挽留汤巾、徐清叟这些与他有矛盾的人一起共事,并向皇上建议赵葵担任宰相。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故事,月进鞋数两,朕非敝不易,何由致谤?(5分)
(2)诸路亏盐,执其事者破家以偿,清之核其犯科者追理。

(5分)
【答案】
C
B
A
(1)按旧例,每月进贡鞋子数双,朕不穿坏是不换的,为什么会招致谤议呢?(“故事”“易”“何由”“致”各1分,句意1分)(2)各路盐额亏损,负责这件事的人都倾家荡产来偿还亏损的盐数,郑清之核实了那些违犯盐法的人加以追究处治。

(“诸”“执其事者”“破家”“犯科”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主语变化。

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

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三是名词或代词,“清之”、“方”,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

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

考点: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B
试题分析:“文中‘丁酉’是指这年的十一月为丁酉月”错误,应该为丁酉日。

复习策略是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

一是要记住典型例句,二是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

回归课本很有必要性,即运用课内所学文言词语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俭以养德”是皇帝自己提出来的,不是郑清之的建议,建议更加节俭。

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

其做法是,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句子,并将选项与之比较,常有以下几个误区:张冠李戴、时间地点错位、曲解实虚词等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故事”“易”“何由”“致”“诸”“执其事者”“破家”“犯科”、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
郑燮,字德源,又字文叔。

少年时跟从楼昉学习,能写文章,楼钥十分赞赏他。

嘉泰二年(1202),他进入太学。

嘉定十年,考中进士,调为峡州教授。

统帅赵方处事认真、严肃、庄重,不轻易许诺什么,郑清之去他那儿汇报事情,他给郑清之置办酒席,让他的儿子赵范、赵葵出来拜见,赵方拉着郑清之没进行答拜的礼仪,并说:“他日希望能照顾我的两个儿子。


湖北茶商群集暴横,郑清之向总领何炳建议说:“这些人很精悍,应该把他们编入军籍,紧急时可使用。

”何炳马上下达招募他们的命令,来的人很多,号称“茶商军”,后来多次依赖这支军队。

理宗即位后,郑清之被授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升为宗学博士、宗正寺丞兼权工部郎、兼崇政殿说书。

皇上询问外人为什么对阁子库进丝鞋有谤议,郑清之说:“宫中穿的用的都十分讲究新的、干净的。

”皇上说:“按旧例,每月进贡鞋子数双,朕不穿坏是不换的,为什么会招致谤议呢?”郑清之奏说:“孝宗继高宗之后,所以节俭的美德容易表现出来,陛下继宁宗之后,所以节俭的美德难显现出来。

宁宗自己的日常供养就如同寒士,衣服多次洗涤,多次补衣服鞋子,现在想使节俭的美德显著,必须超过宁宗才行。

”理宗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各路盐额亏损,负责这件事的人都倾家荡产来偿还亏损的盐数,郑清之核实了那些违犯盐法的人加以追究处治,受牵连的人都被免去了罪责,使很多人得以活命。

长江沿岸的船税一向很重,郑清之一项一项地废去,如池州的雁义有大法场这样的税目,这部分钱分别归属各衙门,郑清之上奏请求废除它并追究那些从中渔利的人,他们的收入是公家的好几倍,那些分别归属各衙门的钱由朝廷补偿。

(皇上同意了郑清之的请求,)消息传下来,郑清之正与客人饮酒,他举杯说“:今天饮这个酒特别痛快。


十一月十二日,退朝后郑清之得了寒病,病势很重,他仍然因为天没下雪而担忧。

不久天降大雪,他起身说:“百官庆贺下雪,皇上一定十分高兴。

”他命令人把雪捧到床前观看。

郑清之多次上奏请求辞官,皇上不许,他不停地上奏,皇上授予他太傅、保宁军节度使充任醴泉观使,他被加封为齐国公后退休。

郑清之去世,遗表送到朝廷,皇上十分震惊,追悼他,停止朝政三天,特赠给他尚书令的官职,追封他为魏郡王,赐给他的谥号是“忠定”。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小题。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①韵
辛弃疾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

溪边唤渡柳边行。

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绿野先生②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

未知明日定阴晴。

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注】①韩南涧:即韩元吉,号南涧,南宋词人。

②绿野先生:唐代宰相裴度隐退后,于洛阳建别墅,名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相娱,不问政事。

上阕前两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两句有什么作用?(5分)
下阕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概括。

(6分)
【答案】
(1)引出下文对春景的具体描绘。

(2分)(2)拟人,比喻。

“催”字将风雨拟人化,将草原景色比为丹青水墨,生动形象地点出时令,总写平原如画的景物特征。

(3分)
对功名的绝望,对未来的忧虑,对现实的激愤。

【解析】
试题分析:从“催”字可知拟人,从“丹青”可知比喻。

至于开头的作用,只要写明在内容上结构上的作用即可。

作者在春游时,看农村的一片大好时光,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平原一片丹青。

”这是说农村的春天,桃红柳绿,麦稻青碧。

“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在这一派春光如画,生机盎然的平原上,作者却想自己罢职退居,而无法施展才能,为这美好的山河贡献自己的力量。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下阕三层,表达出三个方面的感情,理解大意,抓住关键词,正确提炼即可。

“对功名的绝望”若答成“对官场、世俗的厌恶”、“对归隐的向往”亦可得2分;“对未来的忧虑”若答成“对国家前途忧虑”、“对明日前程的迷茫” 亦可得2分;“对现实的激愤”可答为“不满”。

在下片里以消极与牢骚来抗议和派对他的迫害。

他要学缘野先生的“闲袖手。

”不问国家事。

这虽然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但它是因南宋王朝的迫害而产生的。

国事的前途如何,这是作者始终最关心的大事,尽管是下决心向诗酒里寻功名,也难免流露出:“未知明日定阴晴。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用景物意象表现自己“修初服”的做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解析】
试题分析: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

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摧”“钩连”“蟪蛄”“芰”这些难写的、生僻的、易错的字需注意。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
.........。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
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考驾照
【美】安吉利卡·吉布斯
玛丽安去考驾照的那天下午,艾立克森太太陪她一起去。

这是六月里第一个热天,她们开上大马路时,发现路上挤满了开往海滩的车辆。

艾立克森太太盯着她那双黑色、能干的手看,心里总有千百回地想着:家中没有勤快的她真不知该怎么办,先前雇用好几个白人女子管家的那段日子是多么难熬,那些态度很随便的女人认为替人做家事是贬低身价,给人带小孩更是莫须有的侮辱。

“你开得好棒呵,玛丽安,”她说,“我跟你说,别去多想上一次的事。

那样的雨天,在那么陡的山坡上开,谁也会倾滑的。


“出四项错误才不及格的,”玛丽安说,“我不记得路考官在我表格上划的×号,都是我犯的错。


“有人说那都是他们在暗示你得塞点红包。

”艾立克森太太心有怀疑地说。

“不是的,”玛丽安说,“那样反倒把事情弄得更糟,艾立克森太太,这我很清楚。


车子停在路边一小行车队的后头,路考官还没到呢,剩下的事就是耐心苦等了。

两辆车门上喷了公家徽志的汽车在对街停了下来。

路考官飞快地跨出车来,一身整洁的制服显得精神抖擞且颇有军人气概。

玛丽安的手抓紧了方向盘。

“那就是上次当掉我的那个。

”她低声地说,指着一个矮壮、趾高气扬的男人,他正对排在车队前头的一名应考者发号施令。

“别紧张,玛丽安。

”艾立克森太太说。

她们默契地交换了个微笑。

与上次不同,来到她们车前的路考官是个温和的中年男人,他翻看她们的证件时,咧开很宽的嘴笑着。

艾立克森太太踏出车外。

路考官朝艾立克森太太挤了挤眼,他钻进汽车坐在玛丽安身边的座位上。

“在街角那儿右转,玛丽安。


艾立克森太太在路边上看着他们平稳地往街上驶去。

路考官在一个小黑本子上作记录。

“年龄?”他们往前开了不久,路考官问道。

“二十七。

”他用眼角瞄着玛丽安。

“该有一大群小黑毛头了吧,呃?”玛丽安没有回答。

路考官说:“停在那辆卡车跟绿色别克车中间。

”那两部车离得相当近,不过玛丽安没费多大劲儿就把车挤进去了。

“以前开过车吗?”路考官问。

“开过,先生,我在宾西法尼亚州有过三年的驾照。


“你为什么想开车?”
“我雇主需要我开车接送她的孩子。


“你不是要在晚上溜出去跟小伙子约会吧?”路考官问。

玛丽安摇着头,他还在笑。

“你在下个街口左转,然后在下条街中央再转回头。

”路考官说。

他开始用口哨吹出《天鹅河》那首歌。

“有没有让你想起家乡来?”他问道。

玛丽安将手伸出车窗外,在街上有条不紊地掉了个头,然后往回驶。

“没有,”她说,“我生在宾州的斯克兰顿城。

”路考官故作惊讶地说:“你不是南方佬?唉呀,可唬住我了,我还以为你准是从那边来的呢。


“不是,先生。

”玛丽安说。

“转上缅因大街,瞧瞧你在车多的路上开得如何。

”他们在缅因大街上跟着一条车龙后头行驶过好几条街,然后看见前面有一座水泥桥高高地跨在铁路上方。

“念念桥头的那个路况标示。

”路考官说。

“小心驾驶。

天雨路滑,危险。

”玛丽安念道。

“你念得还真不赖嘛。

”路考官惊叹了一句。

“你是怎么学的呢?”“我去年大学毕业的。

”玛丽安说。

她的声音有些不太能抑制了。

车子爬上桥坡时,路考官大声笑了起来。

他笑得差不多连下面的指示都说不出来了。

“在这儿停下来,”说着他抹了抹笑出的眼泪,“然后再发动,大学毕业,真的吗?真想不到!”
玛丽安把车开到了路边,把排档扳到空档上,拉上了紧急刹车,等了半晌,然后又扳回排档。

她的面孔板了起来。

松开刹车时,她的脚滑离了离合器踏板,引擎熄了火。

“唉,唉,玛丽安小姐,”路考官说,“别忘了你有大学文凭啊。


“去你的!”玛丽安大吼了一声。

她猛地开动车子,车身摇晃了一下。

霎时间路考官收起了他的兴高采烈。

“请驶回我们出发的地点。

”说着,他在玛丽安的申请表格中胡乱地打了四个黑黑的××。

艾立克森太太在原处等着他们。

玛丽安把车停下之后,路考官跳了出来,在艾立克森太太面前粗鲁地掠过,满脸涨得紫红。

“怎么回事?”艾立克森太太问,脸色惊惶地跟在他后面看。

玛丽安低头凝视着方向盘,嘴唇在颤抖。

“啊呀,玛丽安,又没通过?”艾立克森太太说。

玛丽安点了点头。

“只是方式有点不同。

”她说着将身子移向了右边的车座。

(略有删改)下列对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能干的黑人女佣玛丽安不像白人女管家那样看低女佣这份工作,这让艾立克森太太对她很满意,评价颇高,关切地陪着她去考驾照。

B.玛丽安看到路考官跨出车来,她抓紧方向盘低声说“那就是上次当掉我的那个”,既表现了玛丽安对路考官敬畏的心理,又写出了她的紧张不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