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高三】202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酶知识点复习

【高三】202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酶知识点复习

【高三】202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必修一酶知识点复习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酶的作用: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可以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同时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的特性。

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

(2)催化剂的作用:提高反应速率,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3)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二、酶的本质1.酶本质的探索过程(1)巴斯德之前: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2)争论①巴斯德(法国)1857年提出:只有酵母细胞参与才能进行发酵。

②李比希(德国)认为:酵母细胞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某些物质,引起发酵。

(3)比希纳(德国):获得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但未能分离鉴定出酶。

(4)萨姆纳(美国):1926年用丙酮提取出了刀豆种子中的脲酶,并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

21世纪教育网(5)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互动探究] 1.酶在化学反应中,能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提示] 不能。

酶只是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会使生成物的量增加。

2.酶的组成成分中可能含有哪一种糖?该糖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提示] 核糖。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要点归纳一、酶的本质及实验验证酶的本质及作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具体见下表:化学本质21世纪教育网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真核生物)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都产生酶生理功能生物催化作用作用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二、酶的催化作用和高效性的验证实验分析1.实验原理(1)2H2O2过氧化氢酶2H2O+O2↑。

高中生物精品总结(表格)

高中生物精品总结(表格)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元素含量差异很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化学元素 必需元素大量元素有害元素微量元素 基本元素:C 、H 、O 、N主要元素:C 、H 、O 、N 、P 、S 最基本元素:C非必需元素无害元素C 、H 、 O 、N 、 P 、S 、 K 、Ca 、 MgFe 、Mn 、B 、Zn 、Cu 、Mo 等 Al 、Si 等Pb 、Hg 等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化合物分 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水①组成细胞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 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调节渗透压无机盐①构成化合物(Fe 、Mg )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糖类 单糖 二糖 多糖C 、H 、O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质脂肪磷脂(类脂) 固醇 C 、H 、OC 、H 、O 、N 、P C 、H 、O①供能(贮备能源)②组成生物膜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 it.D ) ④保护和保温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C 、H 、O 、N 、S (Fe 、Cu 、P 、Mo ……)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②调节代谢(激素)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核酸 DNA RNAC 、H 、O 、N 、P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②控制生物性状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 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名称基本组成单位核酸核苷酸(8种)一分子磷酸(H3PO4)一分子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5种:A、G、C、T、U)DNA 脱氧核苷酸(4种)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脱氧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A、G、C、T)RNA 核糖核苷酸(4种)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核糖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A、G、C、U)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名称基本单位化学通式聚合方式多样性的原因多糖葡萄糖C6H12O6脱水缩合①葡萄糖数目不同②糖链的分支不同③化学键的不同蛋白质氨基酸①氨基酸数目不同②氨基酸种类不同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④肽链的空间结构核酸(DNA和RNA)核苷酸①核苷酸数目不同②核苷酸排列次序不同③核苷酸种类不同C、H、O、N、S 氨基酸肽链基本成分C、H、O、N、P、Fe、Cu……离子和(或)分子其它成分蛋白质RNH2COOHHC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物质 试剂操作要点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临时混合 加热 砖红色 脂肪 苏丹Ⅲ(苏丹Ⅳ) 切片高倍镜观察 桔黄色(红色)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A 液和B 液)先加试剂A 再滴加试剂B紫色 DNA二苯胺加0.015mol/LNaCl 溶液5Ml 沸水加热5min蓝色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三个通过水自由通过 可以通过 不能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交换大分子、颗粒内吞外排离子、小分子自由扩散主动运输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 TP ) 膜的流动性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原理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名称化学组成存在位置膜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蛋白质、呼吸酶、RNA、脂质、DNA动植物细胞双层膜能量代谢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蛋白质、光合酶、RNA、脂质、DNA、色素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内质网蛋白质、酶、脂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单层膜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加工、运输有关高尔基体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运输、加工、细胞分泌、细胞壁形成溶酶体蛋白质、脂质、酶细胞内消化核糖体蛋白质、RNA、酶无膜合成蛋白质中心体蛋白质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 4a 4a 4a 2a 染色体数目(个)2N 2N 2N 4N 2N 染色体单数(个)0 4N 4N 0 0 染色体组数(个) 2 2 2 4 2 同源染色数(对)N N N 2N N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溶酶体1.26细胞工程脱再1.27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1.2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第二单元 生物的新陈代Ⅰ植物代谢部分:酶与ATP 、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物固氮 2.1酶的分类2.2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酶促反应序列 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可以顺序连接起来,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底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

如意义 各种反应序列形成细胞的代谢网络,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沿着特定路线有序进行,确定了代谢的方向。

终产物 …… 酶(蛋白质本质)(核酸本质)单纯酶复合酶仅含蛋白质 蛋白质辅助因子离子有机物辅酶NADP(辅酶Ⅱ) B 族维生素生物素(羧化酶的辅酶)RNA 端粒酶含RNA唾液淀粉酶含Cl -细胞色素氧化酶含Cu 2+ 分解葡萄糖的酶含Mg 2+如胃蛋白质酶酶存在于低等生物中,将RNA 自我催化。

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2.3生物体内ATP 的来源2.4生物体内ATP 的去向2.6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肌肉收缩 吸收和分泌 合成代谢 生物发光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细胞分裂 矿质元素吸收 新物质合成 植株的生长 植物动物ATP ——→ADP +Pi + 能量酶2.7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2.8C4植物与C3植物的鉴别方法2.9C4植物中C4途径与C3途径的关系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2.10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2.11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2.1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N :P :K :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Mg :叶绿素的成分ATP 、NADP +的成分因地制宜:阳生植物种阳地阴生植物种阴地红光照,糖类增多提高复种指数:改一年一季为一年多季 合理密植套种(不同时播种)2.1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2.14.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2.14.2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的扩散,需特定的条件由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看作一层半透膜(本质是选择透过性)①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构成②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2.14.3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2.14.4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产生蒸腾拉力2.17生物固氮3的过程要作用营养注意:不同的根瘤菌具有共生专一性。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C、H、O、N、P、S、K、Ca、Mg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mx-=……………………………………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may18-=…………………………………………②或者xary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 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元素含量差异很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化学元素 必需元素大量元素有害元素微量元素 基本元素:C 、H 、O 、N 主要元素:C 、H 、O 、N 、P 、S最基本元素:C非必需元素无害元素C 、H 、 O 、N 、 P 、S 、 K 、Ca 、 MgFe 、Mn 、B 、Zn 、Cu 、Mo 等 Al 、Si 等Pb 、Hg 等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化合物分 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水①组成细胞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调节渗透压无机盐①构成化合物(Fe 、Mg )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 糖类单糖 二糖 多糖C 、H 、O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脂质脂肪磷脂(类脂) 固醇 C 、H 、OC 、H 、O 、N 、P C 、H 、O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 ) ④保护和保温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C 、H 、O 、N 、S (Fe 、Cu 、P 、Mo ……)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②调节代谢(激素)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核酸 DNA RNAC 、H 、O 、N 、P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②控制生物性状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名称基本组成单位核酸核苷酸(8种)一分子磷酸(H3PO4)一分子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5种:A、G、C、T、U)DNA 脱氧核苷酸(4种)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脱氧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A、G、C、T)RNA 核糖核苷酸(4种)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核糖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A、G、C、U)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名称基本单位化学通式聚合方式多样性的原因多糖葡萄糖C6H12O6脱水缩合①葡萄糖数目不同②糖链的分支不同③化学键的不同蛋白质氨基酸①氨基酸数目不同②氨基酸种类不同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④肽链的空间结构核酸(DNA和RNA)核苷酸①核苷酸数目不同②核苷酸排列次序不同③核苷酸种类不同C、H、O、N、S 氨基酸肽链基本成分C、H、O、N、P、Fe、Cu……离子和(或)分子其它成分蛋白质RNH2 COOHHC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物质 试剂操作要点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临时混合 加热 砖红色 脂肪 苏丹Ⅲ(苏丹Ⅳ) 切片高倍镜观察 桔黄色(红色)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A 液和B 液)先加试剂A 再滴加试剂B紫色 DNA二苯胺加0.015mol/LNaCl 溶液5Ml 沸水加热5min蓝色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三个通过水自由通过可以通过 不能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交换大分子、颗粒内吞外排离子、小分子自由扩散主动运输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 ) 膜的流动性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原理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名称化学组成存在位置膜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蛋白质、呼吸酶、RNA、脂质、DNA动植物细胞双层膜能量代谢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蛋白质、光合酶、RNA、脂质、DNA、色素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内质网蛋白质、酶、脂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单层膜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加工、运输有关高尔基体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运输、加工、细胞分泌、细胞壁形成溶酶体蛋白质、脂质、酶细胞内消化核糖体蛋白质、RNA、酶无膜合成蛋白质中心体蛋白质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 4a 4a 4a 2a 染色体数目(个)2N 2N 2N 4N 2N 染色体单数(个)0 4N 4N 0 0 染色体组数(个) 2 2 2 4 2 同源染色数(对)N N N 2N N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3生物界及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27植物组织培养及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1.28植物体细胞杂交及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第二单元 生物的新陈代Ⅰ植物代谢部分:酶及ATP 、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物固氮 2.1酶的分类2.2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蛋白质本质)(核酸本质)蛋白质类酶单纯酶复合酶仅含蛋白质 蛋白质辅助因子离子有机物辅酶NADP(辅酶Ⅱ) B 族维生素生物素(羧化酶的辅酶)唾液淀粉酶含Cl -细胞色素氧化酶含Cu 2+ 分解葡萄糖的酶含Mg 2+如胃蛋白质酶酶酶促反应序列 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可以顺序连接起来,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底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

如意义 各种反应序列形成细胞的代谢网络,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沿着特定路线有序进行,确定了代谢的方向。

2.3生物体内ATP 的来源2.4生物体内ATP 的去向终产物……酶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肌肉收缩 吸收和分泌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细胞分裂 矿质元素吸收 新物质合成 植株的生长 植物动物 ATP ——→ADP +Pi + 能量酶2.6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2.7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2.8 C4植物及C3植物的鉴别方法2.9 C4植物中C4途径及C3途径的关系2.10 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2.11光能利用率及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光能利用率 照在该地面的总的光能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热能损失光能损失→荧光、磷光光能→电能→化学能(贮存)1 / 12.1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2.1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2.14.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N :P :K :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Mg :叶绿素的成分ATP 、NADP +的成分 因地制宜:阳生植物种阳地阴生植物种阴地红光照,糖类增多提高复种指数:改一年一季为一年多季 合理密植套种(不同时播种) 由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 看作一层半透膜(本质是选择透过性) ①植物细胞及土壤溶液之间构成 ②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2.14.2扩散作用及渗透作用的联系及区别2.14.4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产生蒸腾拉力2.17生物固氮2.19三类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3的过程要作用营养注意:不同的根瘤菌具有共生专一性。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C、H、O、N、P、S、K、Ca、Mg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RNA(4种)一分子核糖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主动运输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 TP ) 动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 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G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11.22癌细胞的特点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元素种类大体相同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元素含量差异很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化学元素必需元素大量元素有害元素微量元素基本元素:C 、H 、O 、N 主要元素:C 、H 、O 、N 、P 、S 最基本元素: C非必需元素无害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Fe 、Mn 、B 、Zn 、Cu 、Mo 等Al 、Si 等Pb 、Hg 等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化合物分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水①组成细胞②维持细胞形态③运输物质④提供反应场所⑤参与化学反应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⑦调节渗透压无机盐①构成化合物(Fe 、Mg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③参与化学反应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糖类单糖二糖多糖C 、H 、O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③细胞识别(糖蛋白)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脂质脂肪磷脂(类脂)固醇C 、H 、O C 、H 、O 、N 、P C 、H 、O①供能(贮备能源)②组成生物膜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 )④保护和保温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结合蛋白(如糖蛋白)C 、H 、O 、N 、S (Fe 、Cu 、P 、Mo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②调节代谢(激素)③催化化学反应(酶)④运输、免疫、识别等核酸DNA RNAC 、H 、O 、N 、P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②控制生物性状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m x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 ma y 18,,,,,,,,,,,,,,,,②或者x a r y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名称基本组成单位核酸核苷酸(8种)一分子磷酸(H3PO4)一分子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5种:A、G、C、T、U)DNA 脱氧核苷酸(4种)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脱氧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A、G、C、T)RNA 核糖核苷酸(4种)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核糖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A、G、C、U)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名称基本单位化学通式聚合方式多样性的原因多糖葡萄糖C6H12O6脱水缩合①葡萄糖数目不同②糖链的分支不同③化学键的不同蛋白质氨基酸①氨基酸数目不同②氨基酸种类不同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④肽链的空间结构核酸(DNA和RNA)核苷酸①核苷酸数目不同②核苷酸排列次序不同③核苷酸种类不同C、H、O、N、S 氨基酸肽链基本成分C、H、O、N、P、Fe、Cu,,离子和(或)分子其它成分蛋白质RNH2 COOHHC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物质试剂操作要点颜色反应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临时混合加热砖红色脂肪苏丹Ⅲ(苏丹Ⅳ)切片高倍镜观察桔黄色(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A 液和B 液)先加试剂 A 再滴加试剂 B紫色DNA二苯胺加0.015mol/LNaCl 溶液5Ml 沸水加热5min蓝色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三个通过水自由通过可以通过不能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交换大分子、颗粒内吞外排离子、小分子自由扩散主动运输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 )膜的流动性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原理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名称化学组成存在位置膜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蛋白质、呼吸酶、RNA、脂质、DNA动植物细胞双层膜能量代谢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蛋白质、光合酶、RNA、脂质、DNA、色素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内质网蛋白质、酶、脂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单层膜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加工、运输有关高尔基体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运输、加工、细胞分泌、细胞壁形成溶酶体蛋白质、脂质、酶细胞内消化核糖体蛋白质、RNA、酶无膜合成蛋白质中心体蛋白质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 4a 4a 4a 2a 染色体数目(个)2N 2N 2N 4N 2N 染色体单数(个)0 4N 4N 0 0 染色体组数(个) 2 2 2 4 2 同源染色数(对)N N N 2N N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酶促反应的机制和调控

酶促反应的机制和调控

酶促反应的机制和调控酶促反应是指在生物体内,酶催化下进行的各种生化反应。

由于酶催化反应速度快、特异性高、温度、酸碱度范围宽,因此在生命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酶促反应的机制和调控。

一、酶促反应的机制酶促反应的机制是酶与底物结合,酶促使底物转化成产物,并在反应完成后与产物解离。

酶促反应遵循米氏方程的动力学规律,即酶催化下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反应饱和。

酶是一种以氨基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大分子,其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酶的活性部位通常位于酶的结构的一级、二级或三级结构上,一旦受到一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上的外界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其结构的改变,从而使其活性部位与底物分子结合,实现催化反应。

在酶催化下,底物分子进入酶分子的活性部位,与酶分子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底物-酶复合物,随后复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转化成产物-酶复合物。

反应完成后,产物从酶分子的活性部位中解离,酶分子重复地进行下一个反应。

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依赖于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温度决定了反应速率的最大值,一般情况下,反应速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当温度过高时,酶分子的结构会受到破坏,使酶的活性丧失,使反应速率降低。

酸碱度也会影响酶催化反应,过高或过低的酸碱度都会抑制酶的活性。

离子强度与温度、酸碱度一样,也会影响酶的催化活性,但是在不同的酶与底物组合中,其影响程度不同。

二、酶促反应的调控酶促反应的调控是指在生物体内,细胞对酶的活性和数量进行调节,以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1. 酶的产生和代谢细胞通过调控转录和转导过程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酶的量。

另外,生物体内还存在一种酶的降解作用——泛素依赖性蛋白酶(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它能够将酶等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从而维持细胞内的代谢平衡。

2. 酶的调控方式酶的活性可以通过非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活性修饰等方式进行调控。

酶的结构与酶促反应

酶的结构与酶促反应

酶的结构与酶促反应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能够在生物体内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酶可以通过特定的结构来催化特定的反应,这种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被称为“锁与钥”模型。

本文将探讨酶的结构特点以及酶促反应的机制。

一、酶的结构酶的结构通常由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由氨基酸经过肽键连接而成,形成了多肽链。

在多肽链的折叠过程中,酶蛋白质链会形成不同的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

1. 二级结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链在空间上的折叠形态,其中最常见的二级结构是α螺旋和β折叠。

α螺旋是由多个氨基酸残基以螺旋形式排列而成,而β折叠则是由多个氨基酸残基以折叠形式排列而成。

这些二级结构的存在以及相对稳定的形态为酶的整体结构提供了基础。

2. 三级结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链在空间上的整体折叠形态。

酶的三级结构是由不同的二级结构单元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组成的。

这些二级结构单元之间可以通过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力相连。

这些相互作用力的存在使得酶的结构相对稳定,并且能够保持特定的构象。

3. 四级结构四级结构是指由多个多肽链相互组装而成的酶的整体结构。

多肽链之间可以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如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力等。

这些多肽链的组装可以使得酶的结构更加复杂,形成活性中心。

二、酶促反应的机制酶促反应是指酶催化下的生物化学反应。

酶在反应中的作用是提供一个活性中心,使得底物能够与酶结合并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

在酶促反应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步骤:1. 亲合作用酶与底物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力来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这种亲合作用可以使酶底物复合物更加稳定,并增加反应速率。

2. 反应酶底物复合物在活性中心的催化下发生化学反应。

催化作用通常包括底物的分解、合成、重排等过程。

3. 产物释放反应完成后,酶释放产物,并回归到初始状态,以便继续进行下一轮反应。

产物的释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酶与产物的亲和力下降、反应条件的变化等。

三、酶的调控与应用酶的活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控,如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

【高中生物】第三章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第三章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第三章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三章、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名词:1、酶:就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备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就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就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发展反应:酶所催化剂的反应。

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作底物。

语句:1、酶的发现:①、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④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细胞外消化道内起作用的;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激素不同;虽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它的合成受到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酶的决定因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6、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

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是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的知识点,高中生需要重点关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一、细胞代谢与酶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最适温度,最适pH)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机理:降低活化能。

实质: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底物浓度。

2、酶浓度。

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要点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个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4、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5、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6、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7、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高三复习生物学问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苍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限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mx-=……………………………………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may18-=…………………………………………②或者xary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缘由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限制性状5、确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更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 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 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样(或特别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G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1.22癌细胞的特点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削减,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生物必修一酶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酶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酶知识点酶是生物体内最为重要的催化物质之一,它们是生化反应的催化剂,能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而不改变反应本身的性质和结果。

在生物体内,酶从合成、降解大分子物质、合成能量分子以及保持细胞功能和结构的角度起着巨大的作用。

生物必修一中,酶是重点对象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生物必修一酶知识点。

一、酶的特点酶具有以下特点:1.催化活性高:只需很少的酶就能催化大量的反应。

2.选择性强:酶的活性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只对特定的底物反应,不作用于其他的物质。

3.反应速度快:酶作用下反应速度可提高1~10万倍。

4.具有可逆性:酶催化反应产物形成后有时能反作用于酶使其变原状态,达到可逆效果。

二、酶的分类酶分为四类:氧化酶、还原酶、转移酶和水解酶。

1.氧化酶:催化氧化反应,将化合物的氧化态由低转高,同时伴随能量释放并转化为其他形式。

2.还原酶:与氧化酶相反,催化还原反应,将化合物的氧化态由高转低,同时在反应中吸收外界能量进行新的化合键的形成。

3.转移酶:催化化合物之间的基团转移反应,将某个化合物中的基团转移至另一个化合物上。

4.水解酶:主要作用是催化水解反应,将复杂大分子在水的存在下分解成较小或较单纯的化合物。

三、酶的结构酶是蛋白质质体的一种,有三级结构,即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

1.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所有氨基酸残基的线性序列,不稳定,可被酶解成小片段。

2.二级结构:蛋白链序列局部折叠而成的稳定结构,具有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形态。

3.三级结构:二级结构在空间上的组装所形成的最终结构,是蛋白质的功能单位,含有多种氨基酸残基单元。

四、酶的活性酶活性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度、pH值、化合物浓度等方面。

1.温度:手性和结构都是与温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参数。

酶活性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理想温度下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2.pH值:酶活性随酸碱度变化呈现不同的活性,酶活性随pH值的变化规律也较为复杂。

在特定的pH值下,酶活性能达到最大值。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三章 酶与酶促反应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三章  酶与酶促反应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呈矩形双曲线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米-曼方程揭示单底物反应的动力学特性
E+S
k1
k3
ES
k2
E + P (1)
k1( [Et]-[ES] )[S]=k2[ES]+k3[ES] (2)
([Et]-[ES]) [S] k2 + k3
[ES]
=
k1

K m=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双倒数作图
3.反竞争性抑制剂的结合位点由底物诱导产生
反竞争性抑制剂双倒数方程
反竞争性抑制剂抑制特点:表观Km减小,Vmax下降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双倒数作图
六、激活剂可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 1. 必需激活剂:为酶的活性所必需 2.非必需激活剂:不是酶的活性所必需
(三)酶原需要通过激活过程才能转变为有活性的酶
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体 酶原激活: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 激活的本质:使酶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 酶原存在的意义:保护机体
胰蛋白酶原的激活
二、酶含量的调节是对酶促反应速率的缓慢调节
细胞也可通过改变酶蛋白合成与分解的速率来调节酶的含量, 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一)酶对底物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
底物 苯酰胺
尿素 H2O2
某些酶与一般催化剂催化效率的比较
催化剂 H+ OH-
反应温度(℃) 52 53
α-胰凝乳蛋白酶
25
H+
62
脲酶
21
Fe2+
56
速率常速 2.4×10-6 8.5×10-6
14.9 7.4×10-7 5.0×106

酶促反应知识点总结

酶促反应知识点总结

酶促反应知识点总结酶促反应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涉及到生命活动中的代谢、能量释放和物质转化等。

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降低反应所需能量。

酶促反应在生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各种重要的代谢途径,如糖酵解、脂肪酸氧化、蛋白质合成等。

本文将对酶促反应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包括酶的结构和功能、酶的分类、酶促反应的机制、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等内容。

一、酶的结构和功能1.酶的结构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分子结构一般由多肽链组成。

酶的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上特定的功能区域,也称酶活性中心。

酶活性中心通常由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一些氨基酸残基可以与底物发生相互作用。

2.酶的功能酶主要的功能是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快,降低反应所需能量。

酶在生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参与代谢途径、维持细胞内稳态、调节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响应等。

二、酶的分类根据酶的作用方式和受限性质,可以将酶分为许多类别。

酶的一般分类如下:1.氧化还原酶氧化还原酶是一类能够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它可以促使底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电子转移。

2.脱羧酶脱羧酶是一类能够催化底物脱羧反应的酶,它可以使底物发生脱羧反应,从而释放二氧化碳等气体。

3.水解酶水解酶是一类能够催化底物水解反应的酶,它可以使底物中的化学键发生水解反应。

4.合成酶合成酶是一类能够催化底物合成反应的酶,它可以使底物中的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

转移酶是一类能够催化底物发生分子转移反应的酶,它可以将底物中的一个官能团转移到另一个分子上。

6.异构酶异构酶是一类能够催化底物异构反应的酶,它可以使底物在空间构象上发生改变。

以上只是酶的分类中的一部分,实际上酶的分类非常复杂,有数百种酶用于不同的生物转化反应。

三、酶促反应的机制酶的催化作用可以通过理化学和生物学两种方式进行解释,下面将分别介绍。

1.理化学机制酶对底物的催化作用是通过改变底物的反应自由能,使底物分子在与酶发生作用时更容易发生反应。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 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