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写作顺序教案
小学语文写作顺序
![小学语文写作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fedecc5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4.png)
小学语文写作顺序篇一:写作顺序一共有哪些写作顺序一共有哪些写作的顺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如《高大的皂荚树》一文,开头描写皂荚树的样子,接着按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描写皂荚树给同学们带来的许多方便和快乐。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
按地点的变换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是按金华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先后顺序,记叙金华双龙洞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
又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是按“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会议厅→走出大门”几个不同地点来记叙的。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有的文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如《中国石》一文中战士们爱拣石头、爱赛石,这是发现“中国石”的起因;拣石、洗石、发现了“中国石”,仔细端详“中国石”,这是拣到“中国石”的经过;战士们喜爱“中国石”,这是“中国石”带来的结果。
这样写,让人明白事情发展的阶段性和来龙去脉。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
按事物的性质把内容分为若干类别,然后按照分类顺序记叙。
这种方法常用于写带有说明性的文章和状物的文章。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写了不同内容的四件事:讲《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表达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
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
《再见了,亲人》一文,前三段分别描述志愿军同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别的情景,最后一段总结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2.先总后分再总。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写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 写作的顺序很多,作文时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掌握材料的情况选用,做到恰到好处。
写作顺序是:顺叙:按时间的先后的顺序记事.倒叙是先写事情的结果,然后在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与事件有关的事,然后在接着记叙.文章叙述顺序有:1、事情发展的顺序(逻辑顺序 )2、时间顺序3、参观、游览顺序4、插序5、空间转移顺序6、倒序7、类型顺序篇二:常见的写作顺序教案精品小班教案-――本文档版权归新思路教育连锁机构所有。
第4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f0e433f7f1922791688e8f9.png)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行文顺序。
2.学会根据中心谋篇布局,安排详略,做到条理清楚。
3.学会列出写作提纲,注意行文的线索,保持思路清晰。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中心谋篇布局,安排详略,做到条理清楚。
教学难点学会列出写作提纲,注意行文的线索,保持思路清晰。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言有序,章有法”,这是古代人写文章讲究的“规矩”“章法”。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指文章思路要清晰,要有条理,这是写好文章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平时说话要有重点,才能条理清楚地正确传达自己的意思。
写作文也是在和人交流,也需要我们确定重点,条理清楚地表达写作的目的。
今天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学会条理清楚地写作。
二、写作指导“言有序”“章有法”,就是指文章要有条理。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思路的开展。
”(叶圣陶)。
可见,条理清楚、脉络清晰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基本要求。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作文思路清晰呢?(一)构思写作内容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并以此为中心取舍材料。
哪些为主,准备详写,哪些为次,准备略写,都要心中有数。
具体而言,是处理好以下这些关系。
1.材料和中心的关系①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②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
2.怎样围绕中心选材?①精选有用的素材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
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②精选典型的素材选取精要典型的、最能表现中心的素材,选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的片段来反映事物本质,舍去一般性内容;选取人物最突出的事迹、最典型的经历,可以使文章精彩充实,中心突出。
③精选新颖生动的素材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
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写作顺序的讲解教案
![写作顺序的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a0cb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3.png)
写作顺序的讲解教案教案标题:写作顺序的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写作顺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描述事物发展或事件发生的逻辑顺序的写作技巧。
3. 能够运用写作顺序的技巧撰写连贯、有条理的文章。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包含写作顺序的定义、示例和练习题的教案。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作顺序的概念,并解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教师提供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描述事物发展或事件发生的逻辑顺序的写作顺序。
讲解:1. 教师详细解释写作顺序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在写作中使用写作顺序可以使文章更易于理解和组织。
2. 教师介绍写作顺序的常见表达方式,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
示范:1. 教师提供一个新的例子,并展示如何使用写作顺序的技巧来描述事物发展或事件发生的顺序。
2. 教师逐步写出文章的每个部分,同时解释自己选择使用写作顺序的原因。
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话题,例如自己的一天、一个假期或一次活动,并使用写作顺序的技巧撰写一篇文章。
2. 学生互相交换文章,进行互评和改进。
总结:1. 教师总结写作顺序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使用写作顺序,以提高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写作顺序的技巧撰写其他类型的文章,如说明文、议论文等。
2. 学生可以阅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并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写作顺序来组织内容。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运用写作顺序的技巧。
2. 教师评估学生撰写的文章是否具有连贯性和有条理性。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写作组织方式,如比较对比、因果关系等,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技能。
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ff0d5e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5.png)
八下二单元写作指导:说明的顺序单元要求1.结合所学的说明文,理解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含义及作用。
2.说明事物时,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写作指导说明性的文章属于“实用文”,其目的是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
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
法布尔的《蝉》在介绍蝉的生活习性时,是按照蝉由“出洞”到“上树”再到“脱壳”直到“成虫”这样的先后顺序来介绍的。
像这种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我们称之为时间顺序。
举例:古今、春夏秋冬、早晚、先后……类似的还有介绍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汽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历史等,就适合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
有时候,为了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或者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后顺序来写,呈现出“过程”,这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毛宁在《梦回繁华》一文中介绍《清明上河图》时,是按照“画面开卷”“画卷中段”“画卷后段”这样由前到后的顺序来介绍的。
像这种按照事物空间存在形式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空间顺序。
举例:里外、上下、前后、左右、南北……空间顺序比较适合用来介绍一座建筑、一处园林、一处山水等。
(3)逻辑顺序。
叶圣陶在介绍《苏州园林》时,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中介绍“大陆漂移学说”时,先列举恐龙化石现象,然后提出质疑,再进行解疑,直到介绍板块学说。
像这种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按照事物事理内部联系来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逻辑顺序。
举例: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由主到次、原因到结果……逻辑顺序一般运用于事理说明文中。
如何合理地运用说明顺序呢?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按说明对象的自身特征与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安排说明顺序。
初中阅读记叙文写作顺序及人称的作用
![初中阅读记叙文写作顺序及人称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65b331be1e650e52ea99dc.png)
⑦温丝莱特的手术很成功。她在医院疗养了一周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可是,她依然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两天后的傍晚,温丝莱特放学回家后,欣喜地发现珍妮芙太太家的门敞开着!她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可是,她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在房间忙着收拾东西的,是一个男子。仔细看,竟是马休医生——她手术时的主刀医师!温丝莱特惊奇地问:“您怎么会到这里来?”马体医生说他是珍妮芙太太的侄子。温丝莱特于是急切地同珍妮芙太太到哪儿去了。马体医生的眼神黯淡下去,他轻声说道:“她去世了!”
(“倒叙”作用: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这样可以补充内容,使结构完整,情节紧凑。如:《山中避雨》、《心声》。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⑧原来,当珍妮芙太太得知是自己的侄子为温丝莱特主刀后,便赶往柏克郡,找到了马休。她向马休提出一个建议,一定要按颈部皮肤的纹路横向切口。因为温丝莱特脖子上的肿块儿是竖着长的,马休原本的方案是纵向切口,那样手术难度最低,风险最小。所以他显出了为难的样子。可姑妈不依不饶,非要他改变方案不可。她说:“如果刀口是纵向切的,那么将来就会留下一道醒目的疤痕,她做大明星的梦想也就被这一刀给割掉了。”马休医生答应了。可就在次日,珍妮芙太太在回雷丁市的路上不幸遭遇了车祸。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70019c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0.png)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训练目标:1.掌握常见的三种说明顺序,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条理清楚、顺序合理地写一篇说明文。
指导过程:一、温故知新说明文常见的几种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发展过程的时间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远到近,从外到内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逐渐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二、典范引领: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语言》这段话是_______顺序,先写_______,再写_______ ,接着写_______ ,最后写_______明确:时间顺序,先写“立春过后”的物候变化,再写“转入炎热的夏季”,接着写到了秋天大自然的变化,最后写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叙述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花果的成长和鸟虫的活动现象,就是物候现象。
2.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梦回繁华》作者在介绍《清明上河图》时,从“开卷处”到“中段”再到“后段”,画面内容虽然纷繁复杂,但作者能够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的将画面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得益于采用了空间顺序进行说明。
初中第二单元写作顺序教案
![初中第二单元写作顺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dd309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4.png)
初中第二单元写作顺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顺序,能够按照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进行写作。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3. 通过对范文的学习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写作顺序的介绍: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2. 范文的讲解和分析:通过分析范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
3. 写作练习:让学生按照给定的题目,运用所学的写作顺序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引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写作顺序的理解和体会。
2. 讲解:介绍写作顺序的概念和作用,讲解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的具体运用方法。
3. 分析:通过对范文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
4. 练习:给学生发放写作题目,让学生按照给定的题目,运用所学的写作顺序进行写作练习。
5. 反馈: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对彼此的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写作顺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于写作顺序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观察学生对于写作顺序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观察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对于写作技巧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分析学生的作文,观察学生对于写作技巧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
2. 范文:精选的范文。
3. 写作练习题:根据不同写作顺序设计的写作练习题。
4. 评价标准:作文评价标准。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作顺序的概念和作用,讲解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的具体运用方法。
2. 示范法:通过对范文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按照给定的题目,运用所学的写作顺序进行写作练习。
4. 互动法: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对彼此的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
《写作 语言要连贯》教案
![《写作 语言要连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baf589c1c708a1294a443e.png)
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知道写作要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注意陈述角度保持一致性。
2、通过比较法学习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3、通过回顾经典作品中的写作顺序,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教学方法:二、教法: 1、情景教学法。
2、小组讨论法。
3、讲授法和点拨法。
4、比较阅读法。
三、学法: 1、诵读法。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
3、圈点勾画法。
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一)趣味游戏首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做道具,我们将班级分成四组,第一组的同学在纸上写时间,第二组的同学们写地点,第三组的同学写人物事件,第四组的同学写结果。
以最快的时间写好,写好后,我们放入ABCD四个纸盒里。
1、请一个同学在每一个纸盒里拿出一句话连在一起(A+B+C+D)来大声读出来。
2、请同学在C盒里拿出两条(C+C)连在一起大声的读出来。
试着连起来。
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语言表达,一要在语意是符合逻辑、事理,语意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
二要在形式上有恰当的顺序,有一定的衔接呼应,文气顺畅。
内容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扣得紧。
你知道这样的表达叫什么吗这就叫“连贯”的语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作文课——语言要连贯。
(二)齐读定义二、技法指点那么话题不统一会怎么样呢?(一)话题统一①张玲每天放学后都到李兰家里,给在家养病的李兰补课。
李兰先把自己碰到的疑点和难题告诉张玲,张玲再把当天所学的功课告诉李兰,给她解释疑难,辅导她做作业。
李兰在张玲的帮助下,跟上了学习进度,期末考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语段①:一会儿以“张玲”为陈述对象,一会儿以“李兰”为陈述对象,三个句子主语不一致,语句不衔接,影响意思表达的明确。
全段改为:“张玲每天放学后都到李兰家里,给养病的李兰补课。
她总是先把当天所学的功课告诉李兰,然后了解并分析李兰学习上的疑点,辅导她做作业,使李兰跟上了学习进度,期末考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初中写作顺序的教案模板
![初中写作顺序的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d66bc9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e.png)
教案标题:初中写作顺序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1. 写作顺序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常见的写作顺序类型。
3. 写作顺序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写作顺序的概念及重要性。
2. 难点: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写作顺序。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写作顺序的概念、类型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文章的写作顺序,让学生直观感受。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写作顺序。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写作的认识,引出写作顺序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写作顺序的概念、类型及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文章的写作顺序,让学生直观感受。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5. 反馈与讲解:讲解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修改。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写作顺序的短文。
2. 以“我的周末”为主题,运用写作顺序进行写作练习。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对写作顺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写作顺序的情况。
3. 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写作顺序,提高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写作《说明的排列》教案
![写作《说明的排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9a236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9.png)
写作《说明的排列》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1.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步骤;2.掌握说明文的排列方式和组织结构;3.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和符号排列方式撰写说明文。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2.说明文的写作步骤;3.说明文的排列方式和组织结构;4.说明文写作技巧和常见错误。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 引入说明文的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步骤(15分钟)- 分析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对象。
- 分步介绍说明文的写作步骤,包括信息收集、分类整理、排列组织等。
3.介绍说明文的排列方式和组织结构(20分钟)- 提供常见的说明文排列方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等。
- 解释不同排列方式的应用场景,并分析排列方式对文章逻辑和连贯性的影响。
4.讲解说明文写作技巧和常见错误(15分钟)- 提示学生避免使用复杂的法律术语或无法证实的内容。
- 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5.小组讨论(15分钟)- 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给定的说明文写作题目,并共同探讨最佳的排列方式和结构。
四、教学评估1.课堂练- 提供几个简单的说明文写作题目,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排列方式和组织结构撰写。
2.课后作业- 布置一篇说明文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并注意排列方式和组织结构的正确运用。
五、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 说明文写作题目和练题库六、拓展阅读推荐- 《说明文写作技巧与实例》- 《如何使说明文更具说服力》以上为《说明的排列》教案的简要内容概述。
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和资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本节课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说明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初识顺序结构 教案
![初识顺序结构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65ce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8.png)
初识顺序结构教案
在教学中,顺序结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学习技能。
下面我将介绍一份初识顺序结构的教案,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顺序结构的写作方法;
3. 能够运用顺序结构进行写作。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介绍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2. 准备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
3. 准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问题引入顺序结构的概念,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用PPT介绍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通过例子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小练习,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4. 拓展,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篇文章,运用顺序结构进行写作;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顺序结构的写作方法。
通过这份初识顺序结构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
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生作文写作顺序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生作文写作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4d567ee32cc58bd63186bd63.png)
小学生作文写作顺序【篇一:小学阶段常用的写作顺序-教案】小学阶段常用的写作顺序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更多的写作顺序的方法。
2、明白写作顺序的作用与意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使日常交流、写作等方面更通畅,更自然。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如何更好地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教学过程一、(预设:热闹、喜庆、温馨、团圆、隆重、祥和)北京的春节为什么给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2、是啊!美好的事情总是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课文是按-(按时间顺序 )顺序来写的?(预设: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如下日子。
3、从这道练习题中,我们发现作者在写这篇课文时表达方法上特点是:以时为序有详有略)这种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的结构,使得文章衔接自然,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二、日常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候,如果所说的话特别有条理,那么听者会很容易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
写作的时候,如果条理清晰了,读者就会很容易读懂你文章的内容。
下面我想大家还记得这些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吧?(对了,大家非常棒)《草船借箭》——————————事情发展的顺序《山雨》———————————时间顺序《记金华的双龙洞》———————空间转移的顺序《鲸》—————————————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小结:在小学阶段,我们了解到的主要就是这些写作顺序:1、事情发展的顺序2、时间顺序3、空间转移的顺序4、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
三、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顺序理清了,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
下面我们详细看看这几个写作顺序的特点。
(一个版块一个ppt)1、事情的发展顺序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记叙文,按“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来写的,但有的文章会少一个或几个环节,基本按“起因——经过——结局”来构建的。
如《草船借箭》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出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发展:周瑜不给诸葛亮造箭的材料,进一步增加诸葛亮造箭的难度,诸葛亮巧妙地做好借箭的准备。
按顺序写作文教案
![按顺序写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d6ca6b6529647d262852bb.png)
按顺序写作文教案写建筑物的作文类型通过描写或介绍一处建筑,表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或展现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二、写建筑物的参考题目略。
三、写建筑物的参考开头略。
四、写建筑物的参考词句错落有致/风格迥异/红墙碧瓦/拔地而起/小巧玲珑/气象万千/雄伟/干干净净/引人注目/富丽堂皇/讲究/天花板/精致/宽敞/张灯结彩/正中墙上/亭台楼阁/古色古香/明亮/高大雄伟/造型别致/玻璃幕墙/更加壮观/巍然屹立/高耸入云/鹤立鸡群/气势磅礴/小桥流水。
(写好建筑物也必须写好它的周围的环境,可以起到衬托的作用。
)2。
喷泉真是各式各样,有拔地而起的水柱;有簇拥在水柱周围的菱形网状水帘;有腾起云雾状的水球,还伴随着悦耳、优美的乐曲声,随着声调的高低,颤动着二十四个喇叭型水花。
(用排比句来形容事物能够形成一定的气势,多角度地进行描绘,给人较深刻的印象。
) 3。
五亭桥是由五个亭子组成的,五亭相连,大亭端坐中央,四周的小亭对称地围绕着它。
五亭桥下有十五个圆洞,圆洞相通,游船来往自如。
中秋佳节,十五个圆洞中映着十五轮像玉盘似的月亮。
远看,五亭桥像一座玲珑的水上宫殿;近看,五亭桥像是碧湖之上开了一朵巨大的莲花。
(远看和近看,小读者看起来很懂得描写的方法,一远一近,就把事物写清楚了,而且还有立体的感觉呢!) 4。
苏州城里,有不少这样别致的小街小巷: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
石子路面,经过晚上的露水洒过,春雨洗过,显得光滑、闪亮。
在它的旁边,往往躺着一条小河,同样是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
水面活溜溜的,风一吹,荡漾着轻柔的涟漪,就像是有什么人在悄悄抖动着碧绿的绸子。
每隔二三十步,就有一座小桥。
有耸肩驼背的小桥,有清秀玲珑的石板桥,也有小巧的砖砌桥和油漆栏杆的小木桥。
(细致的观察,同时加以分类,就能够把事物说明清楚。
)立。
这种精神,是我们所需要和发扬的呀!(写建筑物,要写得形象生动,让人一下子就明白,打比方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
小学阶段常用的写作顺序-教案
![小学阶段常用的写作顺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16197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6.png)
小学阶段常用的写作顺序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更多的写作顺序的方法。
2、明白写作顺序的作用与意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使日常交流、写作等方面更通畅,更自然。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如何更好地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教学过程一、〔预设:热闹、喜庆、温馨、团圆、隆重、祥和〕北京的春节为什么给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2、是啊!美好的事情总是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课文是按-(按时间顺序)顺序来写的?〔预设: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如下日子。
3、从这道练习题中,我们发现作者在写这篇课文时表达方法上特点是:以时为序有详有略〕这种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的结构,使得文章衔接自然,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二、日常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候,如果所说的话特别有条理,那么听者会很容易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
写作的时候,如果条理清晰了,读者就会很容易读懂你文章的内容。
下面我想大家还记得这些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吧?〔对了,大家非常棒〕【草船借箭】——————————事情开展的顺序【山雨】———————————时间顺序【记金华的双龙洞】———————空间转移的顺序【鲸】—————————————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小结:在小学阶段,我们了解到的主要就是这些写作顺序:1、事情开展的顺序2、时间顺序3、空间转移的顺序4、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
三、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顺序理清了,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
下面我们详细看看这几个写作顺序的特点。
〔一个版块一个PPT〕1、事情的开展顺序这种方法多适用于记叙文,按“起因——开展——高潮——结局〞来写的,但有的文章会少一个或几个环节,根本按“起因——经过——结局〞来构建的。
如【草船借箭】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出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开展:周瑜不给诸葛亮造箭的材料,进一步增加诸葛亮造箭的难度,诸葛亮巧妙地做好借箭的准备。
高潮: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记叙文记叙顺序教案
![记叙文记叙顺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e3643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2.png)
记叙文记叙顺序教案记叙文写作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2、掌握写记叙文的一般方法3、重点掌握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4、写作练习教学重点: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探讨,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交流)二、复习记叙文的知识1.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记叙文的6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记叙文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时间线、地点转换线。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6.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三、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例文赏析1.分组讨论文章值得借鉴的地方2.师生小结:写人应注意:①抓住人物特点,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等描写,写出人物个性。
⑵善用比喻③侧面衬托④合理地找准线索,围绕线索选材⑤进行景物描写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四.写作练习1.片断写作: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选取本班的一位同学或老师,写出他的个性特征。
300字左右。
2.大作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谁对你影响最大?这个人怎样影响了你?怎样牵动着你的情思?你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请你在方格中留下最真最美的文字。
请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五、课后反思:篇二:高中记叙文记叙的顺序教案[1]高中记叙文序列训练指导材料(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表达方式的文章。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第四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 教案
![第四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b46ae7b14e852458fb579c.png)
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导学目标】1.根据课文示例,了解一般文章的行文顺序。
2.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所具有的材料根据中心进行取舍。
3.学习列提纲,学会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生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践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一:选取恰当的叙述顺序1.倒叙。
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理有明显的界限或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言有序”“章有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文章要有条理。
思路清晰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基本要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使文章有章法,思路清晰。
作文是作者思维的展开,作者有怎样的构思过程或思路,文章就会有怎样的条理。
写前想得清楚,想得周到,作文条理自然清楚。
因此,必须养成写作前写提纲的习惯。
没有提纲很难保证思路有步骤、有次序、有层次地展开。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
1.整体构思。
围绕作文题,我们肯定会有很多想法,会联想到很多材料。
这时我们要清楚表达的中心是要根据中心取舍材料,并大体思考文章的整体结构。
2.确立写作顺序。
是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还是按照事理的逻辑顺序去写?这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来确定。
如《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的是时间顺序;而《纪念白求恩》,依次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对技术的精益求精,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3.学会编写提纲。
提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纲领式”的,即只写内容的要点,以及文意的大致安排;或者只写内容的要点,连文意的安排,哪些先说,哪些后说,都留待动笔的时候相机处理。
记叙顺序插叙微课教案设计
![记叙顺序插叙微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f843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6.png)
记叙顺序插叙微课教案设计教案名称:记叙顺序插叙微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包括顺序插叙的概念和应用;2. 学生能够分辨记叙文中的顺序插叙,并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3. 学生能够运用顺序插叙的技巧,写出具有连贯性和吸引力的记叙文。
教学重点:1. 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2. 顺序插叙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分辨记叙文中的顺序插叙,并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运用顺序插叙的技巧,写出具有连贯性和吸引力的记叙文。
教学准备:1. 教材:包含记叙文的教材或教学资源;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并总结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以激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和思考。
导入(10分钟):1. 通过展示一篇记叙文的开头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顺序插叙现象,并讨论其作用和目的。
讲解(15分钟):1. 详细解释顺序插叙的概念和定义,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其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
2. 分析顺序插叙的常见形式和技巧,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关系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示范(10分钟):1. 展示一篇包含顺序插叙的记叙文,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插叙部分,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2. 分析记叙文中的过渡词和短语,如首先、然后、接着等,以及它们在插叙中的运用。
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故事情节,运用顺序插叙的技巧写出连贯的记叙文。
2.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使用适当的过渡词和短语,提高文章的连贯性。
总结(5分钟):1. 总结顺序插叙的概念和技巧,并强调其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积极运用顺序插叙,提高记叙文的质量和吸引力。
拓展活动:1. 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顺序插叙现象,培养对记叙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尝试不同的插叙方式和技巧,提高写作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对顺序插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对学生完成的记叙文进行评估,包括连贯性、插叙技巧的运用和吸引力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重点
难点
1、根据概念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熟练运用文章的写作顺序。
主要
教学
内容
常见的写作顺序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3种:
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即空间顺序。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二、空间顺序
按照空间转换顺序,即按照方位、处所或地点变换来安排材料,决定材料先写后写的次序。
写景状物,写参观记、游记的文章,都可以采用这种顺序来写。当然写人记事的文章,根据中心的需要和材料的特点,也可以按照这种顺序写。按照这种顺序写,有助于把握主线,使文章结构、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同学们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不会面对要写的事物而无从下手了。
精品小班教案
任课教师:授课时间:2015年2月1日课次:第6次/共18次
课程名称
高级作文班
年级
跨年级
应到人数
8
课题名称阅读:常见的写作顺序是否多媒体教学√是□否
学生
情况
分析
√同上□分析如下(首次教案请详细分析,其他时候有新情况则增加新的分析)
教学
目标
1、掌握三种常见的写作顺序的概念;
2、能够区别文章的写作顺序。
一、时间顺序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早→中→晚,前→中→后)。即以时间推移为序,将文章要用的各个材料串成一体,或将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无论是写一件事还是几件事,无论是通过一件事写人还是通过几件事写人,或者写景,写活动,写参观记、游记,都可以采用这种顺序写。按照时间先后这条比较单纯的顺序写,容易执简驭繁,使文章有条不紊,让读者读起来,既方便顺当,又容易领会
三、事情发展的顺序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果),即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后写。这种安排材料的方法又叫做“顺叙”或“正叙”,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叙顺序。记事(包括写活动、游记、参观访问记等)、写人(主要指一人一事)的文章,大多可以采用这种写作顺序。采用这种顺序组织材料,因为心里有了事情的基本框架,所以容易把杂乱的材料理顺;事情的开头、经过和结果,条理容易写清楚;重点内容容易写具体。采用这种顺序写,最能反映事情的本来面貌,可以收到使读者渐入佳境的效果。
作业:完成阅读题
教案审批
□同意执行□请再次修改
审批教师签名:教学主任签名:
课后
反馈
出勤情况
实到人数:人迟到:人早退:人缺席:人
具体名单:
课堂纪律
□很好□一般□比较糟糕
参与程度
□大部分积极参与□小部分参与□被动听,基本不参与
掌握程度
□掌握得很好□掌握得一般□掌握得不好
大部分学生
未掌握好的
重要知识点
需重点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