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成就感的孩子,才最爱无理取闹
家长感悟怎么写

家长感悟怎么写【篇一:家长感悟怎么写】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就教育孩子的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一是把我教育孩子的那些好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二是想吸取一下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好的经验。
以下是小编为各位准备的关于教育孩子的家长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家长心得体会一、敢于放手,做个“懒”家长。
我相信所有的家长都非常爱孩子,但爱孩子要有个度,过度的爱就是溺爱,就是束缚孩子的手脚。
适度地爱孩子,就是让孩子尝试孩子力所能及份内的事情,而不能替孩子包办一切。
我女儿5岁多上学,刚开始走入学校,我也向所有的家长一样特别关注担心孩子会不会记作业,会不会整理书包,会不会削铅笔,会不会做值日等诸多问题。
但我虽然关注和担心,可是并不当面过问孩子作业的事情,只任她自己做作业,自己削铅笔,自己整理书包,她的事情就由她自己处理,我只履行家长签字的义务而已,也不给她检查作业,以免她平时作业不认真,光等着家长检查出错误来改,这样会助长她马虎的小毛病。
我女儿8岁开始就能自己做饭菜招待小伙伴,也能自己独自走回家,自己坐公交车去学特长。
孩子的事情就应该有她自己来处理,大人过问多了,孩子就有了依靠,你催一点孩子就做一点,这样一来孩子的家庭作业就变相地是家长的作业了,家长头疼,对孩子还不利。
每个孩子都很优秀,要充分的相信孩子会做好他份内的事情,做个“懒”家长。
孩子的学习、生活能力都是这样慢慢培养出来的,他们的习惯也是平时一点一滴形成的。
二、要时时鼓励孩子,做到正面激励。
孩子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哪怕取得点滴的进步,都要趁机给予孩子鼓励,及时肯定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有充分的自信心去征服他前面的征程。
“你能行”,“别人做到的你也能做到”。
只有努力才会有成绩。
慢慢向孩子灌输这些人生准则。
我孩子从小就很谨慎,对没有安全把握的运动项目不敢冒然尝试,但又不甘落后,有一次上体育课跳鞍马,总是不敢跳,回家后就让我当“鞍马”练习,我也顺势引导鼓励孩子。
这届运动会,我孩子竞然破天荒地被选作运动员,她特别地兴奋,很努力地练习,还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趁这个机会,我鼓励她只要有勇气有胆量,就会做得更好。
孩子无理取闹怎么应对

孩子无理取闹怎么应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理取闹的行为,这给父母带来了不少困扰和烦恼。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合,如何妥善应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是每位父母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应对孩子的无理取闹行为。
首先,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孩子的无理取闹往往是因为情绪受挫或者欲望无法满足而产生的。
当孩子表现出无理取闹的行为时,家长应该首先冷静下来,并试图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
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一些关注或者表达他们的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利用倾听和沟通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例如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发言并与他们进行对话,或者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其次,建立明确的规则和边界是应对孩子无理取闹的重要手段。
孩子需要在一个有秩序和边界的环境中成长。
当孩子的行为超出了家长的底线时,家长需要及时制定相关的规则和边界,并坚定地执行它们。
这将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从而减少无理取闹的发生。
同时,家长还要明确告诉孩子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增强孩子对规则的遵守性。
另外,在应对孩子无理取闹时,家长需要运用适当的技巧来引导孩子的行为。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开始无理取闹时,可以尝试给他们提供其他吸引注意力的活动或者玩具,从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给孩子一本绘本或者一些拼图玩具,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让他们专注于其他事物。
此外,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或者艺术创作等活动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释放情绪并保持身心健康。
此外,家长还应该耐心教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
孩子无理取闹的行为通常是由于他们还不懂得如何有效表达自己和解决问题。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讲述自己的感受,并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例如,家长可以问孩子为什么感到沮丧或者愤怒,并与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将逐渐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从而减少了无理取闹行为的发生。
最后,家长在应对孩子无理取闹时应该保持冷静和耐心。
【育儿知识】孩子的无理取闹的巧妙应对

【育儿知识】孩子的无理取闹的巧妙应对在和两岁左右的孩子打交道时,父母最好能蹲下身子和他平视,并用他的语言与之沟通,所取得的效果常能出乎意外。
案例:2岁的军军最近特别喜欢去附近新开的玩具店,在那里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展台上的小火车。
可那天刚去玩具店,什么都还没有玩呢,他突然就不高兴起来,暴怒得脸都红了,大声嚷嚷,想说什么又说道不明白。
这时,军军妈妈站著身来,和儿子维持同一视线,就用他最能够认知的方式和口气对他喊:“你现在太兴奋了!你想要玩玩火车、你不敢回家!你在说不跑!就是吗?”说道这些话时,军军妈妈变得对儿子特别高度关注,并紧紧抓住儿子的手。
没想到,孩子一下就安静下来了。
专家点评:军军妈妈与儿子平视,并且用孩子语言进行沟通的方法,常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他想听妈妈究竟说了什么。
持续关注可能比语言更有力量,声音里传递的情感指数常会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让他明白你的真实用意。
研究发现,安静的、善解人意的孩子对情感指数要求要比容易暴怒的孩子低。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这个方法需要反复操练,才能使孩子很快从疯狂的状态中回转过来。
小孩多用右脑生活医学研究显示,成人惯用左脑解决问题和进行语言表达,而孩子更多的是用右脑生活,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完成右脑的“看”和“认识事物”的任务,却无法完成左脑的用“语言表达感受”的任务。
所以,他们越生气,左脑反而关闭,只能原始地用本能表达:哭泣、踢打、尖叫等。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父母尽管努力地用坦诚的态度对待他,也无济于事。
因为他根本听不到父母在说什么。
任何耐心和温柔的劝诫也无法在他的大脑里留下痕迹。
提示信息:如果父母能够学会采用孩子语言,必要时与孩子一起呼喊、抗议等,孩子可以更能够认知,这样父母就和孩子之间存有了可以共同沟通交流的解码器了。
用孩子语言来应对2岁的孩子很矮小,也很虚弱,又不太会骂人,只有使这般小的孩子晓得父母能够明白他必须干什么,才能获得他的信任。
爱孩子的十种方法

爱孩子的十种方法卢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一、要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养分,温暖孩子的心灵。
与孩子交流时,爱的目光,往往胜过语言。
三分之一的少年犯从小缺乏这种爱的目光。
假如你的孩子变得烦躁不安,你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孩子缺少了爱的目光?假如你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你是不是扪心自问,对孩子爱的目光足够吗?二、要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爱的微笑是爱的语言,今天,很多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不会笑了。
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
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温暖。
孩子们都喜欢爱笑的人。
笑,是爱的语言。
你冲他微笑,这表达了你内心的感情:“我爱你!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
我很高兴见到你。
”从小在微笑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
作父母的再忙、再累、再烦,也不要忘记把微笑送给孩子。
三、要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发现。
发现什么?孩子的长处。
谁会以自己的短处作为生存条件呢?人应当扬长避短。
如果经常展示自己的长处,别人就会认为他行,他就朝更行的方向努力。
我们只有用爱的眼睛去看孩子,才能发现孩子的长处。
正像北京前门小学钱红石校长说的那样:“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会让蒙尘的金子闪光发现孩子的长处,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
孩子是需要发现的。
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发现自己的孩子。
发现孩子的长处,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一)发现不同点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
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自己孩子的“不同”。
那么,你的孩子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如果你还没有发现,你就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尽管你是无意的。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个不同点也许就是他最行的地方。
(二)发现闪光点孩子天天在进步。
父母和老师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发现孩子,特别要善于发现后进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三)发现动情点孩子的内心是纯洁的,孩子的情感是细腻的。
孩子任性的原因

孩子任性的原因1、父母缺少规则意识培养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无序没有规则的,孩子倾向于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制定规则,这就使得孩子很容易做出伤害他人或者妨碍他人的行为举止。
缺少规则意识培养,让孩子行为缺少分寸而不自知,这就是孩子任性的原因。
2、无原则的纵容、娇惯由于现在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很多的家庭环境都已经好很多了。
再加上现在的家庭因为担心生活压力,所以很多的家庭就只生一胎或者两胎。
这更加导致因为孩子比较少,所以把所有的爱都分给孩子,造成了孩子娇生惯养,越来越任性了。
3、父母欠缺细心孩子一任性,父母逐渐还坚持实事求是,可当孩子再次肆无忌惮时,父母感觉烦,觉得“总之教了他也不容易听”、“孩子还小,不听话,等他变大当然就会更好的”,而不会再坚持不懈。
这种父母实际上不清楚,孩子的自控能力都还没覺醒,他们大多数都期待对着自身的含意去做,因而父母务必坚持实事求是。
4、同伴交往机会缺乏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出现了不少“高楼儿童”,这些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
同伴的缺乏,导致幼儿的玩伴由成人来替代。
由于亲子交往常常炒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因此往往是成人造就孩子。
在这种不平等的交往情景里,如不是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就会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识,缺乏谦让、自制的行为,这也是孩子任性的原因。
任性的孩子怎么教育1、严格要求孩子父母疼爱孩子,是很正常的,但是溺爱并不是疼爱。
有的父母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会一味地迁就,不愿让孩子受委屈,这样做,并不能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因此,如果父母真的爱孩子,想为孩子好,那么,就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严格地求他、训练他,不让他养成“任性”的坏毛病。
但父母严格要求孩子,并不是要打骂孩子,而是不要过分地宠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放纵和娇惯他,对于他的“胡作非为”,要严格禁止;对于他的不合理要求,坚决不能满足。
相信父母只要坚持严格要求孩子,孩子会慢慢地变得懂事的。
2、纠正祖辈观点,一味满足孩子并不是爱面对孩子们的需要,应该有原则性的满足,要做到爱而有度,爱而有则。
幼儿任性行为的心理解析及教育对策 文档

幼儿任性行为的心理解析及教育对策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任性行为。
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懂事了,多数孩子的任性行为也会被慢慢克服直至消失。
但如果幼儿有严重的任性行为,将会阻碍幼儿正常的心理发育和发展,也将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正确看待幼儿出现的任性行为,及时关注和矫正,对孩子身心和谐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任性行为的心理解析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许多事物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幼儿通常都会有点任性。
一般从3岁开始,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孩子有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开始要表现自我,孩子的心灵会面临着对社会的顺从与体现自我的矛盾和对立中。
为了确立自我意识,对成人的安排、建议和指令会常常不听从,“闹独立”,力图摆脱约束,固执己见甚至开始反抗,这就是“第一反抗期”的表现,这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是孩子的独立意识强烈凸显的一个阶段,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叛逆期,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就会产生情绪上的剧烈变化,发脾气、大哭、大闹,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许多父母因不了解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而走入了教育上的“误区”。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的任性是心理需求的表现。
并指出,幼儿随着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的“视野”不断地扩大,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感兴趣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处于独立性萌芽期的幼儿常常会有独立的倾向,一切事物都想亲历亲为,容易被大人认为不听话。
其实,父母们没有意识到,这正是孩子独立性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展现象。
因为幼儿还不具备自我约束的能力,幼儿的认知水平、理解水平、社会规则的认识水平都比较低,不能正确地判断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更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反复分析后,再做出处理决断,只凭着一种本能来要求大人,所以这种亲历亲为的心理常常会在不合实情下表露出来,尽管这些事物往往对他们不宜,甚至是不利或者有害的,他们都会以自身的兴趣与情绪参与其中,这就是所谓的“任性”。
不听话的孩子更有出息攻辩辩论稿

不听话的孩子更有出息攻辩辩论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可是个大热的争论点,关于“不听话的孩子更有出息”。
哎,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戏剧化?想象一下,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像是一群小疯子,左冲右突,不按常理出牌。
但是,话说回来,正是这些小调皮鬼,往往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感动。
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听话的孩子,乖乖地坐在书桌前,认真写作业,表面上看似很乖巧,实际上有时候只是被压抑住了他们的好奇心。
想想看,那个在课堂上安静得像小鸟的孩子,回家后是不是在偷偷摸摸地玩游戏,或者幻想着当一个超级英雄?可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反而活得更潇洒。
比如,我们身边那些活泼的小家伙,天天吵吵嚷嚷,跟大人顶嘴,结果长大后却成了成功的企业家或者艺术家,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再说说学习这块。
乖孩子们一心只想着考试分数,拼命地刷题、做题,根本没时间去探索那些有趣的东西。
他们的世界就像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
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呢,他们不爱死记硬背,反而会寻找自己的兴趣,做一些跟学习无关的事情,像是画画、玩乐器、或者搞些小发明。
结果,他们的思维更开阔,视野更广阔。
要知道,创新能力可是当今社会最吃香的本事啊!课堂上的知识未必能让他们飞黄腾达,反倒是生活中的经验和探索,才是让他们脱颖而出的法宝。
说到家庭教育,很多父母总是喜欢把孩子管得严严实实,生怕他们走偏了路。
可是,你想想,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能有多大的自由?心里憋着一肚子的想法,却不能说出来,久而久之,就像被封闭的花朵,难以绽放。
那些不听话的孩子,虽然可能常常惹父母生气,但他们却是在试探边界,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
他们敢于表达,敢于质疑,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惹麻烦,但长远来看,他们的成长潜力可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
说到底,听话的孩子可能会在安全的壳里待得舒舒服服,但不听话的孩子却像一只小鸟,渴望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我们也不能忽视不听话的孩子有时会走弯路。
如何应对孩子的“无理取闹”

[ 3 ]胡 守菜. 德 育原 理 [ M]. 北 京 :北京 师 范大 学 出版社
1 9 8 9: 2 2 6 —2 2 7 .
① 冯永刚. 家长 :警 惕道德启 蒙教 育 中的两个误 区 [ J ]. 中国
教 育 学刊 ,2 0 0 6( 6 )
[ 4 ]冯永刚. 管理 艺术在 家庭道德启 蒙教育 中的具体运 用 [ J ]
教育导刊 ( 下半月) ,2 0 1 2( 6 ).
( 冯 永 刚 :山 东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副 教 授
济南 2 5 0 0 1 4 责 任 编 辑 :赵 阳)
博 士 山 东
77
0 0 0 0
或生活起居 习惯的时间顺序 的适 应性 ,即秩序感 。 ” , r儿 童 的秩序敏感期从儿童 出生后第一年就会 出现 ,并且一直持
的细 节 方 面 支 配 环境 的表 现 。 ” 现 今 家庭 独 生子 女居 多 ,
1 . 培 养 儿 童 的 归 置 习 惯 和 能力 。 儿 童 处 于 秩 序 敏 感 期
时 ,对物 品的摆放 要求 极为 “ 苛刻” ,因此 ,家长们要抓 住
泥 泞起 来 高翔 妈 妈 想 的 是 ,他 自己走 可 能 会很 困难 ,而 且 弄 脏 了他 的 鞋 子 回 去还 要 清 理 。 于是 就 抱 起 高翔 向 家 里 走 。 就 在 此 时 . 高翔 的情 绪 发 生 了 巨大 的 变化 ,一路 哭 闹 ,回 到 家 里之 后 .还 一 直对 妈 妈 嚷 : “ 我 要 自己走 !我 要 自己走 ! ”
儿 童 要 经 历 一 个 非 常 重要 而神 秘 的时 期 ,这 个 时 期 就 是 儿 童 的秩 序 敏 感 期 。 “ 秩 序敏 感 期 是指 幼 儿 对 秩 序 极 端 敏感 的 一个 非 常 重 要 和 神 秘 的 时期 。在 这一 时期 ,幼 儿 对 事 物 的 秩 序有 强烈 的需 求 ,并 逐 步 获 得 和 发展 起 对 物 体 摆 放 的 空 间
坏孩子的十大表现

坏孩子的十大表现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但是有些孩子却表现出了不良的行为,成为了所谓的“坏孩子”。
那么,究竟什么是坏孩子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坏孩子的十大表现。
1. 不尊重长辈坏孩子往往不尊重长辈,不听从长辈的教诲和指导,甚至对长辈说话不尊重,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好的。
2. 不遵守规则坏孩子不遵守规则,不管是家庭规矩还是学校规定,都不放在眼里,这种行为容易引起纪律混乱,影响家庭和学校的正常秩序。
3. 懒惰坏孩子往往懒惰,不愿意学习和劳动,只想玩耍和消遣,这种行为容易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影响未来的发展。
4. 暴躁易怒坏孩子往往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易怒,对身边的人和事都充满了敌意和不满,这种行为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
5. 欺负同学坏孩子往往欺负同学,用言语或行动伤害同学,这种行为是非常不道德的,容易引起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6. 不诚实坏孩子往往不诚实,说谎或隐瞒事实,这种行为容易导致信任破裂,影响人际关系。
7. 没有责任心坏孩子往往没有责任心,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容易推卸责任,这种行为容易导致事情的恶化。
8. 不尊重女性坏孩子往往不尊重女性,用言语或行动侮辱女性,这种行为是非常不文明的,容易引起社会的不满和谴责。
9. 没有礼貌坏孩子往往没有礼貌,不懂得尊重他人,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满。
10. 没有自控力坏孩子往往没有自控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做出不良的行为,这种行为容易导致自身的不良后果。
坏孩子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他们的行为都是不良的,容易影响自身和他人的发展和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小孩容易发脾气情绪难以控制什么原因

小孩容易发脾气情绪难以控制什么原因1、过分溺爱。
父母如果溺爱孩子,任其为所欲为,有求必应,孩子就会倾向利用父母的失败,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种放纵失教的情形,会养成他们的暴躁性格。
2、遭受挫折。
挫折感也是孩子发脾气、哭闹的主因之一。
两岁的孩子成长得很快,有一种强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事情的愿望,却常常被大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碍。
这时孩子会对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沮丧,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因此要发泄。
3、模仿成人。
有些大人遇事很容易大发雷霆,若父母或老师容易发怒,孩子会模仿他们。
许多父母在儿女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有可爱的影子,也有可憎易怒的形象。
小孩容易发脾气情绪难以控制怎么办引导孩子正常的情绪宣泄:发脾气其实是每一个人特有的权利,不仅是小孩子,当你遇到不顺心的或者是令人愤怒的事情,肯定是要发脾气的,如果把气憋在心里,也是有可能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的,但是如果乱发脾气,也是会影响到周围其他人或事情。
小孩子因为年龄小经历少,肯定不会懂这些,所以父母就要做好正确的引导。
首先,小孩生气了肯定不能强行制止他,父母需要进行及时的安抚,有必要的话要让孩子冷静冷静;其次,在孩子生完气之后,要与孩子进行交流,告诉他你可以宣泄你的情绪,但是要注意方式,不要伤害到其他人或物;最后要告诉他,无论怎样父母都会在身边陪伴他成长,遇见问题我们可以共同解决。
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般来说,孩子的成长阶段都是由父母紧紧陪伴身旁的,而人的行为往往是从环境中学习。
因此,父母如果常常发脾气或闹不愉快,孩子也会可能变成一个爱发脾气的人。
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在这种氛围长大的孩子,常常也会是一个温和的、善良的人。
小孩容易发脾气对身体的危害1、伤身体:小孩子经常生气,可能是由于家长长时间的溺爱造成,如果长时间的生气或者脾气暴躁,身体内就会产生毒素,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告诉你如何真正爱孩子

告诉你如何真正爱孩子父母过高的期望、过多的干涉、过度的保护、过度的关心、过多的指责……这些扭曲的爱,会使孩子无望、无奈、无能、无情、无措……有时候,似乎父母付出的越多,孩子感到越痛苦,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存有?因为这些父母没有弄懂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怎样才能表现爱!1.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一次,我乘火车出游,睡中铺,邻床下铺有个小女孩在看书。
我喜欢读书的孩子,就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她。
小女孩发觉了我的目光,看得更认真了。
我从中铺下来跟她聊天,说话时我一直用疼爱的目光注视着她,小女孩跟我说了很多心里话。
第二天,她非要跟我一起去餐车吃早饭。
她姑姑说:“别捣乱了,你从来没把碗里的饭吃光过。
”小女孩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
我爽快地说:“好,我请你吃早饭。
”餐桌前,我问她:“你能吃多少?要吃完,一点儿不剩才行。
”小女孩想了想,说:“半碗粥,半个鸡蛋。
”“好。
”我给了她半碗粥、半个煮鸡蛋。
小女孩吃了几口,就玩了起来。
她姑姑数落她:“我早就说过,你不会好好吃的。
”“她会吃完的。
”我笑着对孩子的姑姑说,又给小女孩使了个眼色。
小女孩什么也没说,端起碗就把里面的粥喝完了。
“真了不起,说到做到!”我伸出大拇指。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孩子交流时,成人通过目光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往往胜过语言。
假如孩子烦躁不安,你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孩子缺少了爱的目光?假如孩子沉默寡言,你应该再问问自己,你给孩子爱的目光充足吗?2.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一次,我去一所小学与孩子们见面。
一个女孩站起来问:“知心姐姐,我们的老师不会笑怎么办?”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我曾到北京一所小学采访,在一本中队日记里,我发现了一篇《老师的笑脸哪儿去了》的文章。
文章中写道:所有的老师都是绷着脸来上课的,只有美术老师是笑眯眯的。
结果,美术课上有高声讲话的,有离开座位的,有借东西的……乱糟糟的,后来美术老师不得不收起笑脸,也绷着脸来上课。
我总结说:说句不好听的,这叫“给脸不要脸”。
孩子无理取闹家长该怎么应对

孩子无理取闹家长该怎么应对大人都会任性、乱发脾气了,何况是小孩。
发脾气从发展学上来说是“合理”的,是成长中的一部分,那么家长可以怎么应对孩子的脾气呢?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对付孩子无理取闹的措施,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对付孩子无理取闹的方法一、无理取闹独脚戏“孩子还小,闹一闹又能怎么样?”假如您对孩子无理取闹的严重后果没有足够的重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请不要轻视这些小人儿的能量,有时真想给孩子挂上警告标示:“如果你有神经质、高血压或是心脏衰弱,那么请远离孩子。
”但是,孩子身上毕竟没有警告牌,虽然有时你很想握紧拳头大力挥舞、高声咆哮,但是请千万不要这么做,要保持冷静,要自我控制。
你只要记得,孩子闹脾气不是要惹大人发怒,他们会闹脾气,只是因为生气或是受到挫折,他们还不知道该怎么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感受。
另外,还要记得不能对无理取闹的孩子投降,否则,即便他们长到18岁,一样还是会无理取闹。
要知道,无理取闹就好象表演独脚戏,他们需要有观众才能生存,观众不见了,表演很快就会结束。
二、不打不骂效果佳在孩子们爆发之后,跺脚、大哭、躺在地上打滚、拳打脚踢等都是经常事,总是要上演一幕惊天动地的大戏。
如果这些场景发生在家里,而且孩子也没有受伤的危险,那么只要把他留在原地,或者是把他带到孩子自己的房间里,放在椅子上、地上或者床上,然后大人就离开。
不要开门,不要对孩子大声说话,不要生气,也千万不要对孩子粗手粗脚。
只要很平静地告诉他,等他不哭不闹了,他就可以来找你。
在孩子停止哭闹之前,不要让孩子看到大人,直到他安静下来。
等他平静下来以后,或是他来找大人,或是大人去找他,都可以。
这时大人要明确告诉孩子,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然后就不要再提这件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孩子闹过脾气以后马上给予糖果或饼干,因为孩子会把这些看成不哭不闹的筹码,这可是我们最不希望发生的事。
三、外出哭闹怎么办如果孩子在超级市场里开始闹脾气,就马上把他带到外面或是带回车上,让他先冷静下来,然后再带他回去继续购物。
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六个表现

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六个表现
1、学习上不求甚解
学习上没有钻研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主动请教家人或老师,不原意尝试去钻研解决。
2、说话没有重点
小孩的逻辑思维差,胆子比较小,说话的时候没有重点,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3、做事抓不住要领
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耐心,做事缺少思路,经常会花费很大的力气去做一件简单的事情。
4、遇事不知道怎么解决
缺手独立好拜事情的能力,遇到很小的事情都会不知所措。
5、不假思索的冲动
遇到事情缺乏冷静的思考,别人随便一两句话就可以激起愤怒的情绪、容易冲动。
6、心里经常只想自己
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不会换位的思考,只要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都会想方设法的去争取,表现得比较自私。
父母越没本事越爱拿孩子撒气

父母越没本事越爱拿孩子撒气
父母越没本事越爱拿孩子撒气,大多无法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现在工作生活压力大,在外面遇到的不如意,他们自身没有疏导好。
若是遇到孩子调皮,极易将怒火和怨气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了自己负面情绪的出气筒。
长此以往,孩子也会变得极易暴躁,在其他弱小上转发他的情绪。
所以才有一些虐猫虐狗,甚至成为校园霸凌的不幸事件发生在孩子身上,何其悲哉!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
不能将自己的情绪直接或者间接的传递给孩子。
尤其是正在智力启蒙期的儿童。
家庭本应是港湾。
外面再大的风雨,港湾都应是宁静的。
孩子没教养的五种行为

孩子没教养的五种行为
孩子没有良好的教养往往会造成行为不端,下面介绍一些孩子没
有教养的行为。
一、乱叫乱嚷。
当家里出现一些琐碎的小事情时,有的孩子不会
耐心解决,却只喊叫,甚至气鼓鼓的大嚷大叫,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乱叫乱嚷的行为,只会让人觉得讨厌,并不能解决问题。
二、爆发不控。
有的孩子总是容易控制不住自己,遇到一点小事
情就会马上爆发,咆哮如雷,把一切都按自己的意思搞得一团糟,这
种行为毫无教养可言。
三、毫无礼貌。
好孩子在人前应该有礼貌,尤其是对长辈、老师、陌生人,更应该表现出恭敬、客气、礼貌的态度。
但是没有教养的孩子,常常缺乏礼貌,乱叫乱打,说话时更是毫无节制。
四、不服管教。
家长或者老师给孩子的管教,通常是为了孩子的
好处,但是有的没有教养的孩子,则不愿意服从,甚至还要反抗,这
样的行为让家长或者老师很难受。
五、肆意挥霍。
虽然孩子有时会比较奢侈,但正常的家长都会引
导孩子不要贪图享乐,而没有教养的孩子,则会不在乎花钱,随意挥霍,给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
小孩子无理取闹教育方法

小孩子无理取闹教育方法
当小孩子无理取闹时,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教育方法处理这种行为:
1.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影响,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争吵或对其行为产生过度的情绪反应。
2.深入了解原因:了解孩子无理取闹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渴望注意、表达情感、不满意或不舒服等。
倾听孩子的感受,并试图理解他们的需求。
3.温和地沟通:与孩子进行温和的沟通,尽量以平和的语气表达你的观点和期望。
明确告诉他们无理取闹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并解释为什么。
4.设立清晰的规矩和界限:为孩子设立明确的规矩和界限,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
确保规矩明确、一致并适用于所有家庭成员。
5.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奖励: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积极行为上,并给予奖励和赞扬。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并减少无理取闹的行为。
6.提供替代解决方案:鼓励孩子寻找替代的行为方式来表达他们的需求或情感。
教导他们使用适当的沟通技巧以及寻求帮助和支持的方式。
7.设定适当的惩罚机制:当孩子的无理取闹行为严重影响到他人或家庭的正常生活时,可以给予适当的惩罚。
但务
必确保惩罚合理、适度,并与孩子进行解释和讨论。
8.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无理取闹行为持续严重,并且无法通过家庭教育方法解决,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儿童发展专家的帮助,了解可能的原因并提供专业指导。
孩子为什么会无理取闹?

孩子为什么会无理取闹?
当父母面对孩子无理取闹、无端发脾气、有意掏乱、或者有意做出一些明知是不对的行为时,常常会感到莫明其妙,或不知所措。
其实,这只不过是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
当孩子不会或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想法时,由于孩子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深藏心事,他们就会以确定的方式来发泄。
当父母发觉孩子有类似行为时,应引起留意和重视。
如任其进展,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粗野的、蛮不讲理的、暴戾的人,这种性格对孩子将来在社会中的进展是不利的。
父母应从小留意培育孩子的倾诉习惯。
由于倾诉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由环境、气氛来培育。
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孩子擅长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不管孩子的想法多么稚嫩,父母都应有急躁,鼓舞孩子把话说出来。
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成长,不但会有活泼开朗的性格,还能与四周的人友好相处,懂得敬重自己和别人,感情丰富而健康,长大后往往简洁融于社会之中。
假如一个孩子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不哭也不闹,好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乖孩子,或许,那个孩子的心理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压抑。
因此,父母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要进行正确、急躁的引导,使孩子能身心健康地成长。
------------------------------------------------------------------------------------。
闺女不好好学习还找事弄的家长心里好难受的说说

闺女不好好学习还找事弄的家长心里好难受的说说1、女儿的叛逆期,句句话带刺,我只能闭嘴不说话,说不出的心酸和委屈。
2、我突然不想训我的女儿了,女孩子不必太懂事,懂事了有谁会心疼,不必太勤快,勤快了又有谁会感恩,所以不好不坏足以!3、现在小孩叛逆期真的很难管,说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但是有多少孩子能够理解做父母的心酸。
4、你的叛逆真的真的让我失望,我会尊重你的选择,只希望你以后能懂得自己照顾好自己,我真的累了。
5、孩子的叛逆期,妈妈的无奈期,一次次的崩溃,一次次的自愈,一次次的妥协,一次次的心碎。
6、致叛逆期的女儿今年你十四岁了。
长大了。
你有自己的思想。
你嫌弃妈妈唠叨,你讨厌妈妈,让你学习。
7、孩子小的时候盼着长大,长大了又不听话伤父母的心,什么难事都能挺得过去,唯独儿女是过不去坎,想想心口都痛。
8、最难过的不是结局好不好?而是付出的真诚,没被善待,孩子都不听话,叛逆,让人满心挫败感,为人父母后才知道小孩不听话是多么伤心的事。
9、面对一个叛逆期的孩子,妈妈的无奈期,耗尽了我所有的温柔,一次次的崩溃,一次次的自愈一次次的妥协一次次的心碎。
10、孩子的叛逆期,妈妈的无奈期,一次又一次崩溃,一次一次的自愈,一次一次的妥协,一次一次的心碎。
11、为人父母后,深深才知道,孩子不听话是多么多么伤心的一件事情。
说也说不得,叛逆期的你不懂我的心酸。
12、致叛逆期的女儿:宝贝你今年十三岁了,你长大了,你有自己的思想,你任性不爱读书,你嫌妈妈爱唠叨烦你,你对妈妈没有好脸色。
13、孩子不听话是多多么伤心的一件事情。
呵呵,果然长大了,翅膀硬了,算了,随便折翼。
14、为人母后才知道孩子不听话是一件多么伤心、心烦的事,气头上狠狠揍了一几下,气消了一边给他讲道理,一边自己泪流满面湿了枕巾。
15、孩子的叛逆期,父母的无奈期,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心碎,下辈子我不要做你的妈妈。
你了解家长口中的这些“潜台词”吗?可别吃了大亏

你了解家长口中的这些“潜台词”吗?可别吃了大亏每个学校,都可能会有这类老师:课程内容上的相当精彩,课控和孩子都把握的非常到位,可是偏偏和家长沟通总是有些障碍。
这些老师在面对家长的各种问题,很多时候底气不足,节节败退,根本没有办法很好地坚守自己的一方土地。
这个时候,校长们就特别痛心疾首,却又束手无策,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经验都一股脑全部都传授给这类老师。
可是,校长们自己又实在忙得没有时间手把手教。
今儿,小编斗胆梳理了一些培训机构一线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答,以期能多少帮助各位校长们做点这方面工作。
在具体开始前,首先要让老师们树立服务的理念,这点很重要有木有!不管家长的潜台词是什么,态度怎么样,期待或高或低或保守或冒进,咱们都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家长来克服眼前的困难。
因为咱们是服务型行业哪,家长来咱们学校是来解决问题的。
因此,就算家长的问题,再刁钻、再古怪、甚至无理取闹,咱们都得好好接着。
“我家孩子其实挺聪明的,就是懒了一点”潜台词:老师,你多盯盯他吧。
简要分析:一般能说这种话的,多数是小学生的家长。
孩子们的分数差距不算特别大,家长对孩子的信心还是有的。
因此,老师们要做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
1. 承认首先承认孩子真的是很聪明的,给家长一种认同感,接下来你要说的东西就很容易让她接受了。
2. 引导告诉家长:“学习其实是为了让孩子的人生能够锦上添花,能够让他有更多选择的一个权力。
学习成绩的高低决定了他日后的选择权是多还是少。
”可以强调,初中学习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很多孩子由于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初中,根本没有办法适应,成绩一下子就让滑下去了。
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失去信心。
而孩子丧失的,绝不仅仅是班里的名次,更是以后人生路上选择的一个机会。
3. 植入慢慢给家长植入“努力非常重要”这个观念,这点非常重要。
学习过程当中,聪慧是一点,但后期努力更加重要。
学习是马拉松,一开始跑得快或慢没有关系,但是也不能在小学拉下太多,因为小学六年是前期,初中的三年是中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成就感的孩子,才最爱无理取闹
01
有次带女儿闲逛,碰上商场做活动,扫码玩转盘,可以得玩具蛋一枚。
女儿看中了甜甜圈的玩具蛋,死活要我扫码支付。
我说不一定能转到。
女儿坚持要玩,我答应了。
很幸运,女儿转到了甜甜圈的玩具蛋,拿到手那一刻,她脸上满是得意。
不过,这种得意持续时间不长。
回家后没多久,她就把那枚玩具蛋扔在了一边,开始寻找新的乐趣。
她缠着我陪她玩拼图,小厨师。
玩过几轮后,她又吵着要看最新的巧虎。
我给她打开了电视,然后走开去做自己的事了。
可凳子还没坐热乎,她又开始叫唤,说巧虎不好看,要关掉。
我看她四脚八叉的慵懒样,瞬间明白了,女儿这是闲的屁股痛,没事想折腾点事。
于是,我从玩具柜里抓出一个玩偶,递给她:“哎呀,这娃娃的衣服鞋子都脏成这样了,你帮她洗洗好不好?”
她欢快的接过玩偶,撩起袖子,在洗衣房忙活了好半天。
洗完晾晒好,她的心情无比美丽,嘴里还哼着小曲。
先前的哼哼唧唧,满腹牢骚,瞬间弥散走了。
我意识到,原来小孩子太闲,也会焦虑。
给他点活,舒展下筋骨,她心里倒反美滋滋的。
人都是需要有成就感,才会有存在感。
大概就是其中的缘由。
02
这个时代的小孩很富足,想吃的想玩的,只要不是很过分的要求,父母都会满足。
但他们不见得快乐,因为成就感太低。
有篇帖子,写的很真实。
孩子天生吃不胖,总一副饥黄面瘦的样子,孩子爸妈怕被议论孩子身体有病,每顿饭都做足了心思,鸡鸭鱼肉,素菜清汤,样样集全。
可孩子每次吃不了几口,就说吃撑了。
剩下一桌子的菜,留给他们自己吃。
“吃不完剩下,总好过吃的营养单一”孩子爸妈坚持这么认为。
直到孩子8岁,有一次孩子怒了:
“你们回回做这么多菜,我从来没吃完过,对我来说,吃饭一点意思都没有。
”
孩子爸妈恍然醒悟。
这么多年,孩子好像真的从来没体会过,吃光一碗饭的满足感。
是啊,看似普通的吃饭,如果失去了对食物的期待,对味蕾刺激带来的满足,在吃这件事上,他就是暗淡的。
说到底孩子怒了,正是失去了吃的乐趣,他从未体会过,把饭菜扫光的成就感。
03
有人说,父母分两种:
一种是希望孩子自食其力,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一种是希望孩子乐享其成,好让自己出手帮助,让自己获得养育的成就感。
前阵子,朋友的儿子莫名其妙总爱发脾气,稍不如他的意,就哇哇哭,朋友都快崩溃了。
家里老人心疼孙子,好言好语哄着,可消停不了多久,孩子又跟疯了似的,动不动就哭。
最后朋友忍无可忍,拽着儿子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顿,儿子吓得不敢造次了。
消停之后,朋友后悔不已,觉得对儿子太过了,但又不知道哪里,惹到儿子让他不高兴了。
常言,爱哭的孩子有糖吃。
可有的时候,孩子哭,不一定是要糖,或许是精神上空虚了。
据朋友所言,她婆婆很娇宠孩子。
吃饭一直喂饭,儿子边玩边吃。
出门走不了几步就抱着,2岁了还不大爱下地自己走。
平时不太愿意让儿子去小朋友多的地玩,说容易被欺负。
街坊邻居跟儿子打招呼,寒暄问他几岁了,爸妈干嘛去了...这些问题婆婆一并代劳回答了。
...
一个小孩,不用自己吃饭,不用自己走路,不用和小朋友交集,不用开口回答社交问题...听着都觉得孩子活的很没劲。
阿德勒说,每个人生来都需要寻找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婴儿学抓握,幼儿学步行,儿童学自理...这些寻找,从我们一出生就开始了。
再小的孩子,都需要存在的意义。
倘若他们在日常中得不到满足,只好用别的方式了。
对孩子来说,会激怒大人,引起父母注意,和父母对抗并让他们最终屈服,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04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其实不然,让孩子学会一件事的成就感,远高于父母的赞扬。
女儿曾跟爸爸学做面包,需要将鸡蛋打入面粉里,初生牛犊不怕虎,她拿着鸡蛋就使劲敲,结果鸡蛋液流了一地。
连续敲碎两颗鸡蛋后,她生气地说,再也不做面包了。
爸爸二话不说,取出一颗鸡蛋,故意也敲碎。
女儿哈哈大笑,好像面子上又回来了,乖乖坐回了凳子。
爸爸问她要不要和他再试一颗鸡蛋,她点头说好。
我知道爸爸接下来,是要示范如何敲鸡蛋了。
他把鸡蛋握在女儿手里,在桌脚处轻轻的敲了几下,壳破后,爸爸把碎了的壳皮揭掉,然后让女儿握着鸡蛋,让蛋液慢慢流出来。
成功敲好一颗鸡蛋后,女儿跃跃欲试想自己上手。
这次她学着刚刚爸爸的模样,一步一步来,鸡蛋液安全流进了碗里。
那一刻,女儿笑成了一朵花儿。
我和爸爸没来得及赞扬她,她已经乐开了花,可见,让孩子有成就感并不是因为表扬,而是
自己“学会”的快乐。
我想,在孩子心里,没有任何事比“我能行”“我会做”更有成就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