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现代农机管理制度范本(4篇)

现代农机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机管理,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益和安全性,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农机的管理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农机的购买、登记、运输、保养、修理以及安全操作等方面。
第三条农机管理应遵循合法、安全、高效、节能的原则,推动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科学应用。
第四条农机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分类管理、便民服务的原则。
第二章农机购买和登记第五条农机的购买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不得盲目购买。
第六条农机购买应遵循“以农为本、市场为导向、质量为关键”的原则,选择性能良好、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农机产品。
第七条农机购买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证购买的农机产品真实、合法、合格。
第八条农机购买后,需进行登记备案,包括农机的品牌型号、生产日期、购买日期、购买价格等相关信息。
第三章农机运输和保养第九条农机运输应遵循道路交通法规,确保农机安全运输。
第十条农机在运输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操作,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损坏和事故发生。
第十一条农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进行保养和维修,包括润滑、清洗、调整等。
第十二条农机保养和维修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记录保养和维修的过程及结果。
第四章农机安全操作第十三条农机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农机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不得酒后驾驶农机。
第十四条农机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第十五条农机操作人员应熟悉农机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农机,防止误操作或故障发生。
第十六条农机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农机的工作状态,及时清理堵塞、检查润滑等,确保农机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农机操作人员应勤于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农机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第五章农机管理与监督第十八条农机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机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机管理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九条农机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农机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了解农机的使用状况和运行效果。
第二十条对于未按规定管理和使用农机的单位和个人,农机管理部门应给予警告、罚款等相应的处罚,严重违规者可能取消农机使用资格。
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制度(4篇)

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是为了加强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业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下面,就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总则1. 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是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的;2. 本制度适用于农业机械使用单位的所有从业人员;3.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管理体系,组织制定农业机械使用规程和操作规程;4.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5.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6.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事故应急救援等相关制度。
二、农业机械使用管理1.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农业机械档案,包括农业机械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维修记录等;2.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3.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确保农业机械的使用配备合格的操作人员,并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和考核;4.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农业机械操作规程,对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5.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对农业机械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并建立维修记录,及时排除故障隐患。
三、农业机械安全教育和培训1.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组织农业机械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2. 农业机械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方法、操作技巧、事故案例分享等;3.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知识考核,提高其安全素养;4.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农业机械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品1.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在场地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示农业机械的危险性和禁止行为;2.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应急照明、安全出口等;3.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给予从业人员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4. 农业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农机生产管理制度(推荐5篇)

农机生产管理制度(推荐5篇)1.农机生产管理制度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操作以及安全监督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第三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增加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五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业机械所有人应当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农业机械安全使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生产、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七条国家鼓励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维修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依法成立安全互助组织,提高农业机械安全操作水平。
第八条国家建立落后农业机械淘汰制度和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报废制度,并对淘汰和报废的农业机械依法实行回收。
第九条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生产、销售和维修第十条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业机械工业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划。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发布农业机械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农机安全管理制度

农机安全管理制度农机安全管理制度「篇一」第一条为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陕西省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驾驶操作、使用农业机械的单位、个人及与农业机械生产作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农业机械(以下简称“农机”)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设备。
第四条农机安全主要指农业机械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五条农机安全生产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市、县、乡、村各级都要建立健全农机安全责任制,并认真实施,抓好落实。
第六条市、县区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机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贯彻宣传农机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制定有关规定和办法。
市、县区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当加强农机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并模范遵守农机安全法律法规。
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农机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有进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的义务。
第八条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科技投入,推广、使用先进管理方法、技术、设备,提高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科技含量。
市、县区财政部门应将农机安全监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九条县、乡级政府对本辖区农机安全生产负总责。
农机管理标准化制度(3篇)

农机管理标准化制度1、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经县(含县)以上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考验合格,领取驾驶、操作证后,方可驾驶,操作证件签注相符的农业机械。
2、驾驶各种类型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运输车及其它自走式农业机械的人员,须持有“____农业机械驾驶证”或“____机动车驾驶证。
”3、不准酒后驾驶、操作。
4、机车起动前按技术要求检查、保养,达到要求方可起动。
5、发动机起动前,必须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动力输出装置处于分离状态,严禁先冷却小起动,严禁冬季起动时不准聚加热水,不准明火烤车。
6、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自走式农业机械发动机及座机起动后必须空转预热,达到规定的水温和油温,待运转正常后,方可起步或作业。
7、起步或接合动力前,必须环顾四周,发出信号并确认安全后方可起步。
8、起步或传递动力时,离合器要迅速分离彻底,结合要平稳,逐步加大油门,不准猛抬离合器的踏板起步。
9、驾驶室不准超员驾驶乘座,不准放置有碍安全操作的物品。
10、拖拉机挂接农具时,挂接人员不准站在农具挂接点前方,必须在停稳后挂接农具,并应插好安全销。
11、拖拉机挂接农具时,驾驶员必须低速小油门,脚不准离开离合器踏板,听从挂接人员指挥,悬挂的农机具挂后要检查升降是否灵活。
12、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倒车时,驾驶人员必须鸣号、嘹望,确认后方可低速倒车。
13、农具手须坐、站在规定的操作位置上,其他位置不准坐、站人,悬挂式农具升降时,不准坐和站人,农具升起后不准在其下面清除泥土、杂草或保养、调整排除故障。
14、农具作业时,不准用手、脚或用工具清除农具上的泥土、杂草,不准在作业中保养、调整和排除农具故障,需要时必须停车或切断动力后进行。
15、拖拉机与农具挂接后,应插好安全销,调整限位链,下拉杆后端的横向摆动不得过大。
16、起步要平稳,转弯时须减速,不准操作过猛。
17、地头转弯或过沟坎时,应将农机具升到最高位置。
18、升起农具排除故障或更换零件时,必须支撑牢靠,农具不准悬挂停放。
2024年现代农机管理制度规范(3篇)

2024年现代农机管理制度规范在2024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现代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农机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2024年现代农机管理制度的规范内容。
一、农机准入和备案1. 农机准入条件:农机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环保要求和节能减排要求,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和使用。
2. 农机备案制度:农机生产厂家、经销商和用户都必须依法进行农机备案登记,包括农机的基本信息、生产和销售情况等,实现农机的全程可追溯。
二、农机运营和使用管理1. 农机使用人员要求:农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获得相关证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2. 农机使用限制:农机使用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禁止超载作业、超速行驶等违规操作。
3. 农机维护保养:农机使用单位和个人要按规定周期进行农机的维护保养,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4. 农机安全防护:农机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要求设立防护装置,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农机市场监管1. 农机质量监管:加强对农机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严禁生产、销售低质量农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2. 农机价格监管:建立农机价格监测和干预机制,防止农机市场价格虚高。
3. 农机行业规范:制定农机行业的运营规则和行为准则,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农机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1. 农机技术研发:加大对现代农机的技术创新力度,提高农机的自动化程度、智能化水平和精准化作业能力。
2. 农机示范推广:组织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推广先进农机和高效农机作业技术,引导农民购买和使用现代化农机。
五、农机扶持政策和金融支持1. 农机购置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农机购置提供一定的补贴和资金支持,减轻农民购买农机的负担。
2. 农机贷款支持:设立农机贷款专项,提供低息贷款和优惠措施,支持农机购置、更新和维护等。
六、农机安全监测和事故处理1. 农机安全监测:建立农机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密切关注农机的运行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引言概述:农机管理制度是指针对农村农机具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制度。
它的实施可以提高农机的利用率,减少农机损耗,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本文将从农机管理制度的建立、农机使用规范、农机维护保养、农机安全操作和农机管理责任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农机管理制度的建立1.1 农机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农机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农机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农机的利用率。
- 农机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农机的损耗和故障,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
- 农机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1.2 农机管理制度的制定流程- 制定农机管理制度前应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农机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农机管理制度。
- 农机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征求相关部门和农机使用者的意见,并进行修订和完善。
1.3 农机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 制定好的农机管理制度需要进行广泛宣传,让农机使用者充分了解和遵守。
- 同时,还应加强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机使用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和操作水平。
二、农机使用规范2.1 农机使用许可证的管理- 农机使用者应按照规定程序申请和办理农机使用许可证。
- 农机使用许可证应定期更新,未取得或过期的农机使用许可证不得使用农机。
2.2 农机使用时的安全操作- 农机使用者应按照农机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使用农机。
- 在使用农机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2.3 农机使用记录的管理- 农机使用者应建立农机使用记录,记录农机的使用时间、地点和使用情况等信息。
- 农机使用记录有助于监督农机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农机维护保养3.1 农机维护保养计划的制定- 农机管理部门应制定农机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时间和内容。
- 农机使用者应按照维护保养计划进行农机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3.2 农机维护保养的内容- 农机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润滑、更换易损件和检查农机各部位的磨损情况等。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内容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机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农机的利用效率,保障农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对农机使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农机设备。
第三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农机管理制度,明确农机管理的责任主体和流程。
第四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农机使用人员的培训和技能培养,确保农机使用人员具备熟练操作和维护农机的能力。
第五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农机档案,做好农机的登记、备案和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章农机的管理第六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农机管理员,负责农机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七条农机管理员应当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合格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第八条农机管理员应当定期检查农机设备的工作状况,做好农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九条农机管理员应当按照规定对农机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农机维修保养记录,记录农机的维修保养情况和维修费用。
第十一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农机使用记录,记录农机的使用情况和作业效果。
第十二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农机报废淘汰制度,对老化或者不再适用的农机设备及时淘汰。
第三章农机的使用第十三条农机使用人员应当熟悉农机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规定正确操作农机设备。
第十四条农机使用人员应当穿戴好工作服和劳动防护用具,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五条农机使用人员应当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确保农机在作业过程中不发生交通事故。
第十六条农机使用人员应当根据农田土壤条件和作物生长需求,合理选用农机设备进行作业。
第十七条农机使用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农机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农机设备完好无损,能正常进行作业。
第十八条农机使用人员应当遵守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做到操作规范、高效率。
第十九条农机使用人员应当及时向农机管理员报告农机设备的异常情况,确保及时处理。
第二十条农机使用人员应当爱护农机设备,避免恶意损坏和私自改装。
农机管理规章制度规范

农机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一、农机设备使用规范1.农机操作人员必须确保农机设备是完好无损的,工作时间前必须对农机设备进行检查。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
2.农机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农机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规操作、漫无目的地行驶,并应熟悉农机设备的运转原理和技术特性。
3.农机操作人员在操作农机设备时必须穿戴安全帽和防护服,并且要戴好相关的防护设备。
4.农机作业现场必须保持整洁,不得乱丢垃圾、乱倒石头等,避免对农机设备造成损坏。
二、农机设备维护与保养1.农机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必须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包括对农机设备的油、水、电等方面的检查和更换。
2.农机设备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维修技术,熟悉农机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且维修记录必须详细和完整。
三、安全防护措施1.农机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农机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需戴好安全帽,并检查是否有松动、破损等情况。
同时,使用农机设备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保持座椅稳固。
3.农机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与其他车辆碰撞。
四、作业程序规范1.农机设备的作业程序必须按照规定流程进行,不得私自修改。
2.农机作业人员必须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地面湿度等条件进行作业,不得随意调整作业参数和作业深度。
3.农机设备的作业结束后,必须对农机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无杂质和细菌。
五、农机设备使用培训1.农机设备使用人员必须具备合格的农机操作证书,且必须定期接受农机设备的使用培训。
2.农机设备使用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不得擅自改变农机设备的技术参数和作业方式。
以上是农机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的一部分,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可以确保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作业效率的提高,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能够保障农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农机设备的安全。
现代农机管理制度范文(3篇)

现代农机管理制度范文1. 农机管理范围1.1 农机管理范围包括农业机械、农机设备、农机车辆等。
1.2 农机管理范围覆盖全市/县/乡/村的农田和农户使用的农机。
2. 农机管理责任2.1 农机管理责任由农机管理部门负责,下设乡/村级农机管理机构。
2.2 农机管理机构负责农机的登记、管理、维修和报废工作。
3. 农机登记3.1 所有农机必须进行登记,由农机管理机构负责,包括机械编号、机械种类、车辆型号、所有者等信息。
3.2 农户购买使用的农机必须在购买后的10天内完成登记手续。
4. 农机使用4.1 农机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农机使用标准。
4.2 农机使用必须根据农田面积和作物类型进行合理调配。
5. 农机维修5.1 农机维修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严格按照维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2 农机维修必须定期进行,保持农机的良好状态。
6. 农机报废6.1 农机的报废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报废标准。
6.2 农机报废必须在农机管理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并进行相应的登记手续。
7. 农机管理奖惩7.1 对于农机管理良好的农户和农机管理机构,可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7.2 对于农机管理不当、乱丢乱放、违法违规的行为,应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惩戒。
8. 农机管理宣传8.1 农机管理部门应加强农机管理宣传,提高农民对农机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8.2 农机管理宣传可以通过宣传册、培训会议、媒体报道等形式开展。
9. 农机管理监督9.1 农机管理部门应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加强对农机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9.2 农民、农机管理机构和社会公众可以向农机管理部门举报农机管理违法行为。
以上是一份关于现代农机管理制度规范的范文参考,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现代农机管理制度范文(2)一、综述现代农机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现代农机,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农机管理标准化制度模版(四篇)

农机管理标准化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机管理工作,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制定本农机管理标准化制度,以便引导和规范农机管理工作。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农机拥有单位、农机使用单位和农机驾驶员等涉及农机管理的各个环节。
第三条农机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农机管理工作应当依法依规进行,确保农机的良好状态和正常运转。
第五条农机管理工作应当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确保农机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第六条农机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机拥有单位、农机使用单位和农机驾驶员的农机管理水平。
第二章农机拥有单位管理第七条农机拥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农机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
第八条农机拥有单位应当制定农机管理制度,确保农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高效。
第九条农机拥有单位应当加强对农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农机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条农机拥有单位应当建立农机档案,记录农机的基本情况、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等。
第十一条农机拥有单位应当定期对农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农机的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农机拥有单位应当加强对农机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农机驾驶员具备相关技能和证书。
第十三条农机拥有单位应当做好农机使用记录,包括农机的使用时间、地点、用途等。
第三章农机使用单位管理第十四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农机使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
第十五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对农机驾驶员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农机驾驶员具备相关技能和证书。
第十六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农机使用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
第十七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农机使用计划,确保农机的高效使用。
第十八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农机的保管工作,确保农机的安全和完好。
第十九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对农机进行定期检验和维修,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转。
第二十条农机使用单位应当做好农机使用记录,如农机的使用时间、地点、用途等。
第四章农机驾驶员管理第二十一条农机驾驶员应当具备相关技能和证书,且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一、引言农机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保护农机设备、确保农机安全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农机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农机设备的购置与报废、农机使用与维护、农机管理与考核等方面。
二、农机设备的购置与报废1. 农机设备购置1.1 农机设备采购需经过招投标程序,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1.2 购置农机设备前,应制定明确的采购计划和预算,确保采购数量和质量符合需求。
1.3 购买的农机设备应具备合法的产品合格证明和保修承诺。
2. 农机设备报废2.1 农机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者无法修复时,应及时报废。
2.2 报废农机设备应进行登记备案,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置,如拍卖或者交给专业机构处理。
2.3 报废农机设备的废弃物应进行分类处理,环保要求严格执行。
三、农机使用与维护1. 农机使用1.1 农机使用前,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技能和证书,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1.2 农机使用时,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载和超速行驶。
1.3 农机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并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2. 农机维护2.1 农机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更换润滑油、清洗过滤器等。
2.2 维护保养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建立完善的维护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和维修费用等。
2.3 农机设备的大修和重要部件更换应由专业维修单位进行,确保质量和安全。
四、农机管理与考核1. 农机管理1.1 建立农机档案,包括设备基本信息、购置记录、维修记录等,并定期更新和归档。
1.2 对农机设备进行定期盘点,确保设备的数量和状态与档案一致。
1.3 设立农机管理部门,负责农机设备的调度、维修和保养等工作。
2. 农机考核2.1 建立农机使用考核制度,对农机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包括设备利用率、维修率等指标。
2.2 根据考核结果,对农机使用情况进行奖惩,激励农机操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保护意识。
五、总结农机管理制度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护农机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引言概述:农机管理制度规范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确保农机的安全运行以及保护农机资源,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制度。
这些规定和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保护农机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一、农机购置和更新管理1.1 农机购置计划:制定农机购置计划,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机的使用状况,合理安排农机的购置数量和时间,确保农机的供给与需求相适应。
1.2 农机采购程序:建立农机采购程序,明确农机采购的流程和责任,确保农机采购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包括明确采购的程序、制定采购标准、选择供应商、签订合同等。
1.3 农机更新政策:制定农机更新政策,根据农机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水平,合理安排农机的更新周期和更新方式,促进农机的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
二、农机使用和维护管理2.1 农机使用登记:建立农机使用登记制度,每台农机都要进行登记,包括农机的品种、型号、购置时间、使用部门等信息,便于对农机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统计分析。
2.2 农机使用计划:制定农机使用计划,根据农田面积、作物种植情况和农机的使用效率,合理安排农机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地点,确保农机的充分利用。
2.3 农机维护保养:建立农机维护保养制度,包括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农机的内容和方法,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三、农机安全管理3.1 农机安全培训:开展农机安全培训,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农机使用的安全性。
3.2 农机安全检查:建立农机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农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3.3 农机事故报告和处理:建立农机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农机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处理,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农机安全管理制度。
四、农机资源节约和环保管理4.1 农机资源统计和分析:建立农机资源统计和分析制度,对农机的数量、种类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农机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引言概述:农机管理制度规范是指为了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保障农机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农机登记备案、农机使用管理、农机维护保养、农机技术培训和农机淘汰更新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农机管理制度规范的内容。
一、农机登记备案1.1 农机所有权登记农机所有权登记是指农机所有者将拥有的农机进行登记备案,确保农机的合法归属。
登记备案应包括农机所有者的基本信息、农机的品牌、型号、车牌号等信息,以及农机购买发票、合同等相关证明文件。
1.2 农机使用登记农机使用登记是指农机所有者将农机的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包括农机的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任务等信息。
通过农机使用登记,可以及时了解农机的使用情况,为农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3 农机年检备案农机年检备案是指农机所有者将农机进行年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备案。
农机年检应包括农机的机械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二、农机使用管理2.1 农机使用许可农机使用许可是指农机所有者在使用农机前,需要向相关农业部门申请使用许可。
申请使用许可时,需要提交农机登记备案材料、农机使用计划、农机使用证明等相关文件,以确保农机使用符合规定和要求。
2.2 农机使用租赁合同农机使用租赁合同是指农机所有者与农机使用者之间签订的合同,明确农机的使用期限、使用费用、使用方式等内容。
通过签订农机使用租赁合同,可以规范农机的使用行为,保障农机的安全和维护。
2.3 农机使用记录农机使用记录是指农机使用者在使用农机时,需要记录农机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任务、使用人员等信息。
通过农机使用记录,可以及时掌握农机的使用情况,为农机管理和维护提供依据。
三、农机维护保养3.1 农机定期维护农机定期维护是指农机所有者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对农机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更换润滑油、检查零部件磨损情况、清洁农机等。
定期维护可以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一、背景介绍农机管理制度规范是为了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保障农机安全运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机管理制度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以便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使用者能够准确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二、农机管理制度规范的内容1. 农机登记制度农机管理部门应建立农机登记制度,要求农机所有者将所有农机进行登记,包括农机的基本信息、所有者信息、购买途径等。
农机所有者应及时更新农机登记信息,确保农机管理部门能够准确掌握农机的数量和使用情况。
2. 农机备案制度农机管理部门应建立农机备案制度,要求农机所有者将农机备案信息提交给农机管理部门。
农机备案信息应包括农机的型号、品牌、购买时间、购买价格等。
农机管理部门将对农机备案信息进行审核,并将审核通过的农机备案信息进行公示,以便农机使用者能够查询和核对。
3. 农机维修保养制度农机使用者应按照农机维修保养制度进行农机的日常维修和保养工作。
农机维修保养制度应包括维修保养的周期、内容和方法等。
农机使用者应定期对农机进行维修和保养,并记录维修保养的情况,包括维修保养时间、维修保养项目、维修保养人员等。
4. 农机安全使用制度农机使用者应按照农机安全使用制度进行农机的安全操作。
农机安全使用制度应包括农机的安全操作规范、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要求、应急处理措施等。
农机使用者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农机的安全操作规范,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操作农机,确保农机的安全使用。
5. 农机检测评估制度农机管理部门应建立农机检测评估制度,对农机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农机检测评估制度应包括检测评估的周期、内容和方法等。
农机管理部门将对农机进行检测和评估,并根据检测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6. 农机报废淘汰制度农机管理部门应建立农机报废淘汰制度,对达到报废标准的农机进行淘汰处理。
农机报废淘汰制度应包括农机报废标准、报废程序和报废补偿等。
农机管理部门将对报废农机进行回收或处置,并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偿,以推动农机更新换代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一、背景介绍农机管理制度规范是为了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保障农机安全运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机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农机购置管理1. 农机购置计划:每年根据农田面积、作物种植情况和农机更新换代需求,制定农机购置计划。
2. 农机采购程序:明确农机采购流程,包括需求调查、招标采购、合同签订、交付验收等环节。
3. 农机质量监督:建立农机质量监督机制,对购买的农机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农机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三、农机登记管理1. 农机登记制度:建立农机登记制度,对所有农机进行登记,包括农机基本信息、所有权归属等。
2. 农机编码管理:为每台农机分配惟一的农机编码,方便农机管理和统计分析。
3. 农机使用证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农机进行使用证发放,确保农机使用合法合规。
四、农机维护管理1. 农机维护计划:制定农机定期维护计划,包括保养、检修、更换零部件等内容。
2. 农机维修记录:建立农机维修记录,详细记录农机维修情况、维修费用等信息。
3. 农机保养培训:组织农机操作人员进行农机保养培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保养技能。
五、农机使用管理1. 农机使用计划:根据农田面积、作物种植情况和农机数量,制定农机使用计划,确保农机使用合理高效。
2. 农机使用登记:对每次农机使用进行登记,包括使用日期、作业区域、作业时间等信息。
3. 农机使用监督:建立农机使用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机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六、农机安全管理1. 农机安全检查:定期对农机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机械部件、电气设备、刹车系统等方面。
2. 农机事故报告:对农机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分析事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农机安全宣传: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七、农机淘汰管理1. 农机淘汰标准:制定农机淘汰标准,根据农机使用年限、技术性能等指标,确定农机是否需要淘汰。
2. 农机报废程序:明确农机报废程序,包括报废申请、报废审批、报废处理等环节。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一、背景介绍农机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农机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农机利用率,保障农田的高效生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机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农机登记管理、农机维修保养、农机使用管理等方面。
二、农机登记管理1. 农机登记制度农机登记制度是指对所有农机进行登记管理,包括农机的所有权、型号、品牌、购买时间等信息的记录。
农民在购买农机后,应向农机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并提供相应的购买证明和身份证明材料。
2. 农机登记证书农机登记证书是由农机管理部门颁发的农机所有权证明,证书上应包含农机的基本信息、所有权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等内容。
农民在使用农机时,应携带农机登记证书,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检查。
三、农机维修保养1. 农机维修管理农机维修管理是指对农机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农机管理部门应建立维修档案,记录农机的维修情况、维修人员、维修费用等信息。
2. 农机保养制度农机保养制度是指对农机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等工作。
农民在使用农机前,应自行检查农机的各项部件是否正常,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四、农机使用管理1. 农机使用许可证农机使用许可证是由农机管理部门颁发的农机使用准许证明,证书上应包含农机的基本信息、使用人员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等内容。
农民在使用农机时,应携带农机使用许可证,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检查。
2. 农机使用记录农机使用记录是指对农机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使用时间、地点、作业内容等信息。
农民在使用农机时,应按照规定填写农机使用记录,并定期上报给农机管理部门。
五、农机安全管理1. 农机安全培训农机安全培训是指对农民进行农机使用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农机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农机安全培训,并发放相应的培训证书。
2. 农机安全检查农机安全检查是指对农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包括农机的制动系统、照明系统、轮胎磨损等方面的检查。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引言概述:农机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保障农机安全运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的实施对于农业生产的高效运行和农机设备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一、农机购置与更新1.1 农机设备采购程序的规范化农机设备采购程序应明确,包括需求调查、招标采购、合同签订、验收等环节。
规范采购程序可以确保农机设备的质量和性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
1.2 农机设备更新的规定农机设备更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环节。
规范农机设备更新的制度,包括设定更新周期、确定更新标准、提供更新资金等,可以促进农机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3 农机设备质量监督与评估建立农机设备质量监督与评估制度,定期对农机设备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农机设备的质量符合标准,提高农机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二、农机维护与保养2.1 农机维护计划的制定制定农机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期和内容,包括定期保养、定期检修和应急维修等,确保农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2.2 农机维护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培训农机维护人员,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维修能力,确保农机设备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建立维护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益,激励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农机维护记录和报废制度建立农机维护记录制度,详细记录农机设备的维护情况和维修记录,便于追溯和分析。
同时,建立农机设备报废制度,根据农机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技术状况,及时淘汰老化和损坏的农机设备。
三、农机使用与管理3.1 农机使用规范与安全教育制定农机使用规范,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加强农机使用者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和损失。
3.2 农机使用记录和统计分析建立农机使用记录制度,记录农机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工作效率,便于统计分析和评估农机设备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农机使用管理提供依据。
农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农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农机购置管理制度1. 农机购置计划每年初,编制农机购置计划,根据实际农田面积和作物种植情况确定所需的农机数量和类型。
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购置计划。
2. 农机采购程序农机采购需经过严格的程序,确定农机品牌、型号、数量以及价格等具体信息,并通过多方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农机供应商。
3. 农机登记管理新购进的农机要及时登记,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农机的合法地位和使用权益,防止农机被盗或失窃。
二、农机使用管理制度1. 农机使用登记每台农机都需要有详细的登记资料,包括农机型号、出厂日期、购置日期、经手人员等信息,并对农机使用进行合理安排和统一调配。
2. 农机使用台账建立完善的农机使用台账,记录农机的使用时间、地点、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农民的反馈等信息,为农机使用管理提供依据。
3. 农机使用规范严格按照农机使用规范进行操作,规范使用农机的技术操作、维护保养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转和寿命延长。
三、农机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 农机维护保养计划制定农机维护保养计划,按照农机使用频率和工作强度制定不同的保养周期和要求,确保农机的稳定运转。
2. 农机维护保养标准建立农机维护保养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清洗、润滑、更换易损件等内容,要求维护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3. 农机维护保养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结束后,需记录维护的时间、内容、人员等信息,形成维护保养档案,为农机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四、农机安全管理制度1. 农机安全操作规范制定农机安全操作规范,明确农机操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禁止违规操作行为,确保农机操作安全。
2. 农机安全检查定期对农机进行安全检查,包括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等部件的完好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处理,确保农机的安全运行。
3. 农机安全培训对农机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就是农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管理,可以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确保农机的安全运行,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持。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3)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一、引言农机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保障农机安全运行、规范农机管理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机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农机登记管理、农机使用管理、农机维护管理和农机报废管理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二、农机登记管理1. 农机登记制度农机所有者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将其拥有的农机进行登记,包括农机的基本信息、所有者信息等。
登记后,应及时更新农机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农机标识管理农机所有者应在农机上悬挂农机标识,标识应包括农机所有者的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以便于管理部门进行农机的识别和归属确认。
三、农机使用管理1. 农机使用许可农机使用者必须持有有效的农机使用许可证,未经许可证的农机使用者不得擅自使用农机。
许可证的申请和发放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
2. 农机使用登记农机使用者在使用农机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农机使用登记,包括使用地点、使用时间、使用内容等信息的记录和备案。
农机使用者应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备农机使用情况,确保农机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3. 农机使用安全农机使用者应按照农机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农机,不得超负荷使用农机,确保农机的安全运行。
同时,农机使用者应定期进行农机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者更换。
四、农机维护管理1. 农机维护计划农机所有者应制定农机维护计划,明确维护的内容、周期和责任人,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维护计划应根据农机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进行合理安排。
2. 农机维护记录农机所有者应建立农机维护记录,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并保存相关维护记录和维修记录。
维护记录应及时更新和归档,方便查阅和追溯。
3. 农机维修管理农机浮现故障时,农机所有者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委托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维修过程中,应保证维修质量和维修时间的合理性,同时记录维修情况和维修费用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机管理制度规范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丹青农业农机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经县(含县)以上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考验合格,领取驾驶、操作证后,方可驾驶,操作证件签注相符的农业机械。
2、驾驶各种类型的拖拉机、粪肥播撒罐车,农机运输车及固粪播撒车的人员,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驾驶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
”
3、不准酒后驾驶、操作。
4、机车起动前按技术要求检查、保养,达到要求方可起动。
5、拖拉机发动机起动前,必须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动力输出装置处于分离状态。
6、农业机械发动机及座机起动后必须空转预热,达到规定的水温和油温,待运转正常后,方可起步或作业。
7、起步或接合动力前,必须环顾四周,发出信号并确认安全后方可起步。
8、起步或传递动力时,离合器要迅速分离彻底,结合要平稳,逐步加大油门,不准猛抬离合器的踏板起步。
9、驾驶室不准超员驾驶乘座,不准放置有碍安全操作的物品。
10、拖拉机挂接农具时,挂接人员不准站在农具挂接点前方,必须在停稳后挂接农具,并应插好安全销。
11、拖拉机挂接农具时,驾驶员必须低速小油门,脚不准离开离合器踏板,听从挂接人员指挥,悬挂的农机具挂后要检查升降是否灵活。
12、拖拉机运输车倒车时,驾驶人员必须鸣号、嘹望,确认后方可低速倒车。
13、农具手须坐、站在规定的操作位置上,其他位置不准坐、站人,悬挂式农具升降时,不准坐和站人,农具升起后不准在其下面清除泥土、杂草或保养、调整排除故障。
14、农具作业时,不准用手、脚或用工具清除农具上的泥土、杂草,不准在作业中保养、调整和排除农具故障,需要时必须停车或切断动力后进行。
15、拖拉机与农具挂接后,应插好安全销,调整限位链,下拉杆后端的横向摆动不得过大。
16、起步要平稳,转弯时须减速,不准操作过猛。
17、地头转弯或过沟坎时,应将农机具升到最高位置。
18、升起农具排除故障或更换零件时,必须支撑牢靠,农具不准悬挂停放。
19、牵引装置安全销折断后,不准用其它的物品如钢筋代替。
20、排除故障后,起动或结合动力前须得到排除故障人员的通知并清点人数。
21、作业时发动机排气管须装有灭火罩,蓄电池装有防火罩。
22、保养、加油或排除故障时,不准用明火照明。
23、统一调动、目标管理,未经领导同意,任何人或车组不得将机车开出库房。
24、统一安排作业市场,未经领导同意,不得擅自外出作业。
25、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后,机车必须统一入库,农机具按指定地点停放,未经领导同意,不得随意将机车开出库房。
三、农机具维护管理制度
1、对机车农具要按规定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进行技术检验,保证机械技术状态长年完好,安全设施齐全可靠。
2、对机车做到“四不漏、五净、一完好”,四不漏即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五净即油净、空气净、水净、机净、工具净;一完好即机械状态完好。
3、对农具按其性能定期保养。
生产周期结束后,统一检查农具外观状态,并搞好喷漆、涂油、垫起以防锈蚀。
4、驾驶、操作农机具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经过定期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5、严禁酒后驾驶、操作农机具。
6、对于人为保养、驾驶不当造成的机车、机具损坏。
例如:缺机油、缺制冷液造成的粘缸、抱瓦;责任心不强造成的玻璃、灯光、轮胎等的损坏。
驾驶员应按损失程度进行赔偿。
对于故意损坏农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并开除。
四、安全防火制度
1、厂区内严禁吸烟、严禁用火。
2、灭火工具齐全,保持完好状态,不准拿做他用。
3、保持厂内外卫生,不准堆放其它易燃品。
4、库周围50米内不准堆放杂草,不准长时间停放车辆。
5、进入油库加油的车辆必须熄火加油。
6、安全责任人时刻要注意安全,消除各种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