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王惠:新闻界的朋友下午好,非常高兴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例行新闻发布上见到各位。
今天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
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情况。
我想各位在北京生活和工作,都了解北京有一个非常漂亮很现代的开发区,这个开发区座落在北京的南部亦庄,已经成立15年了。
这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得怎么样,今后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很多记者都很关心.其中有一些记者朋友也跟随着我们去亦庄开发区参观和采访过,今天我们专门请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领导向各位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情况。
王惠:首先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他们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昕昕先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合生先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管理局局长袁立洪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和社会保障局的局长赵莉。
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请北京奥组委票务中心主任卢军主任向大家介绍有关北京奥运会第二阶段票务预售的有关情况.现在先请管委会主任赵昕昕先生向各位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情况。
赵昕昕: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一个机会向各位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一些想法。
1991年8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10正式开工建设,1994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规划面积15。
8平方公里.200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扩区至40平方公里。
十五年来,在广大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区由建设之初一片农田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今天,在这片土地上,聚集了国内外2000余家企业,累计创造了5762亿元的产值。
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集合北京市对外开放的追求窗口和标志。
赵昕昕:高新技术主导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诺基亚、奔驰、拜耳、GE、博世、SMC、中芯国际等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在开发区投资建厂,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8家投资了72个项目。
地球科学“十一五”发展战略
地球科学“十一五”发展战略(2005年12月15日)1.前言探索地球形成与演化规律,利用地球资源,减轻自然灾害,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当代地球科学的主要任务。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对其产生、形成和演化规律的探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一些重大科学发现往往缘于科学家本人的好奇心及对科学奥秘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创新的思维和一些偶然因素。
因此,重大科学发现不能一概通过规划和预测产生。
另一方面,地球科学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可以进行规划和预测的。
但地球科学战略规划的重点不是确定具体的研究题目,而是要凝练出“源头”科学问题,明确重大战略研究方向,提出重要的保证措施,包括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等。
对一些有丰厚科学积累、可望取得突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可以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鼓励有创新思维的科学家,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和不懈努力,最终取得突破。
这种突破性的进展往往出现在多学科交叉领域或在一些综合性的重大疑难科学问题上。
此外,自由探索是实现地球科学重大突破的前期铺垫,是凝炼重大战略方向的基础。
反过来,重大战略研究方向又会提出新的探索方向,形成新的生长点,新的生长点经过突破后,会形成更高层次上的重大战略研究方向。
依据上述认识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地球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战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由探索,它既是凝炼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也是规划地球科学发展的关键。
拟将主要经费(约占总经费65%)按学科分类,通过量大、面广的自由申请项目给予稳定支持,推动各学科领域的创新性研究、学科的纵深发展和新兴学科的布局。
二是优先发展领域和重要方向,它是地球科学基础研究的战略性选择。
对于那些已经有了基本认识,能够根据科学规律和经验做出规划,并预示着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将有重要突破的科学问题,进行前瞻性部署,设立优先资助领域,通过指南宏观指导下的自由申请给予支持(约占总经费的20%),来推动和加快相关领域的发展,逐渐形成若干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主流方向和科学学派,带动地球科学的整体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经济的进步。
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来源:发布时间:2010-07-20编制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2006年3月目录序言第一部分“十五”发展回顾与“十一五”形势分析第一节“十五”发展回顾一、经济高速增长,“十五”计划圆满完成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在“首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配套设施逐步齐全五、“十五”期间的主要措施和经验总结第二节“十一五”期间形势分析一、发展机遇与挑战二、面临形势与问题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二、发展思路第二节战略目标一、总体目标二、具体目标第三部分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第一节突出一个目标:全面打造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一、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二、做强做大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三、培育壮大汽车产业四、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二节实现二种提升: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开发区城市化水平一、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1、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施“三业”建设2、促进新的发展格局,加强“三园”建设3、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突出“三带”建设4、面向综合产业新城,推进“三中心”建设二、全面提升开发区城市化水平1、构建便捷交通体系2、保障生产要素供给3、推进水资源利用与开发4、有序完善城市环境5、加速发展信息化第三节实施三大战略:引入各类创新要素,努力保持产业平稳快速发展一、创新发展战略1、发挥在首都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带头作用2、积极引导机制创新,安排落实产业创新工程3、建设人力资源高地,将创新发展引向深入二、产业融合战略1、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延伸产业链2、促进二、三产业的融合,培育大产业、大品牌3、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三、区域发展战略1、加强与中关村的互动发展2、推进与滨海新区的协同发展3、发挥京津冀产业战略节点的引领作用第四节贯彻四项统筹: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动周边城市化进程一、统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1、加强土地管理和集约利用2、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3、构建循环经济园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二、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满足企业和居民需要1、优先发展职业教育2、大力繁荣文化体育3、继续加强医疗卫生三、统筹和谐社会建设,维护区域稳定和安全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四、统筹区域建设,打造东南综合产业新城1、完善区域功能定位,打造北京东部发展新区2、配合推进新城建设,为新城建设提供动力3、明确区域发展格局,带动周边城市化发展第四部分保障规划实施一、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二、制定和落实配套政策三、健全规划管理机制四、规划调整与衔接序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是在党中央提出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打造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成为北京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关键规划,是开发区不断完善城市发展新区功能的蓝图规划,是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水平的指导性规划,也是开发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大目标
在2024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4年翻一番,建成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全国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成为国
际一流的文明大都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发展思路
(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打造
国际一流技术创新体系。
(2)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深化创新,营造良好投资氛围,加强
财税、金融,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3)着力提升增长质量,完善企业发展管理模式,拓展经济发展新
动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中小微企业发展比重,加快培育创新企业及
创业集群成长。
(5)大力发展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节能环保减排能力,促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和低碳生活方式。
三、预期成果
(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至
历史低点,全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2.17•【字号】怀政发[2006]5号•【施行日期】2006.0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怀政发〔2006〕5号)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怀柔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纲要》确定了我区“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我区未来15年发展的远景目标和战略措施,是我区推进农村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请各镇乡、街道办事处和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和工作实际,明确标准,制定措施,全力以赴,为全面完成《纲要》确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〇〇六年二月十七日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序言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二、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十一五”规划一、发展阶段判断二、发展的机遇三、面临的挑战四、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一)“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打造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建设,努力构建现代化宜居城市(四)坚持城乡统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六)深化综合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七)提升区域现代文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第三部分2020年远景展望一、远景目标二、战略措施第四部分规划实施一、组织实施二、规划调整序言为促进怀柔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区域和谐社会,加快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特制定《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历年新兴产业扶持政策梳理
中国历年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梳理中国历年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梳理,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开始加速,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
以下为部分关键时间节点及其对应的主要政策:1. “十五”计划(2001-2005年):-开始提出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并支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等领域的发展。
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将新能源、信息网络、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资源环境等作为优先主题,加大科研投入和产业化支持力度。
3.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强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领域。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年):-正式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确定了前述七个重点发展方向,并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扶持措施。
5.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
6. 《中国制造2025》(2015年):-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战略,鼓励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引导和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发展。
7. “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明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
8. 新时代促进集成电路、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2020年):-出台了针对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这些核心领域的自主可控和快速发展。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是中央政府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为吸引国内外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而设立的全国重点开发区之一。
它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总面积达189.38平方公里。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6月正式成立,至今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程。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的北京经开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产业园区之一。
首先,北京经开地理位置优越,大大提升了其发展的条件和竞争力。
它位于北京市中心腹地,距离首都机场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交通十分便利。
同时,该区紧邻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以及北京南站、北京西站等重要交通枢纽。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北京经开成为了国内外企业和科技创新机构的理想之地。
其次,北京经开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科技人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先后引进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同时,区内设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这些优秀的创新资源和科技人才的集聚,为北京经开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北京经开注重创新创业,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该区设立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集团、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局等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
同时,北京经开还打造了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如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丰台科技园等。
这些载体为创业者提供了优越的办公和研发环境,助力他们的创新创业梦想实现。
最后,北京经开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该区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丰富的绿化带和人工湖泊,不仅美化了区域环境,还提供了宜人的生态氛围。
与此同时,北京经开还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进能源和资源的低碳化利用。
这样的发展理念和做法,使得北京经开不仅成为经济繁荣的地方,更成为宜居宜业的绿色发展区。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目录前言第一部分规划背景第二部分规划总则第三部分四大功能区域发展规划第四部分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第五部分规划实施前言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时期,是北京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首都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也是首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机遇期。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是北京市在中长期规划中第一次打破行政区划编制的市域经济规划。
本规划体现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重点功能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原则,以充分履行首都城市功能为核心,以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调整产业布局为重点,明确各功能区域在北京城市总体发展中的思路、方向与主要任务,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形成各区县特色发展的格局,实现城市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本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中共北京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及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要指示。
本规划期限为2006年-2010年。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北京市区域经济和主要产业功能区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一)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趋向优化。
“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1.4:30.9:67.7。
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和知识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
( )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的 九
税收政策。推进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增值 税转型改革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内 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经严格认 定后 ,白 获利年度起两年 内免征所得税 , 两年后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 家进一步进行 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等
可行性论证 , 并根据国家发 展需要和实施 条件的成熟度 ,报经国务院批准后 ,统筹 落 实专项经费 , 以专项计划 的形式逐项启
维普资讯
为 实施 《 国家 中长 期科 学和技 术发 展规 划纲要 ( 0 2 06— 2 0年 ) ( 02 》 国 发 [ 00 ]4 2 5 4号 ,以下简称 《 规划纲 要 》 ,营 造激 励 自主 创 新 的环 境 ,推 ) 动 企业成 为技术 创新的 主体 ,努力建 设 创新 型 国家 ,特制 定 如下 配套 政策 :
《 划纲要》 规 确定的重大专项的 实施 , 要遵 循 “ 成熟一个 、启动一个”的原则,组织 面 ,建 立协调 高效 的管理 平台 ,优化 资 源配 置 ,使 财政 科 技投 入效 益 最大 化 。 改革 和强化科 研经 费管理 ,对 科研课题 及经 费的 申报 、评 审 、立项 、执 行和结 果 的 全过 程 , 建 立 严格 规 范 的监 管制 度 。 建 立 科 技 经 费的 绩 效 评 价 体 财政
下 开 展 创 业 风 险投 资业 务 。允许 创业 风 险
按 1%的税率征收企业 所得税 。 5 继续完善
一
7 一
维普资讯
鼓 励 高 新 技 术 产 品 出 口的 税 收 政 策 。 完
金融支持
( 五 )加 强 政 策 十 性 金 融 对 自主 创 新 的 支 持 。 策性 金融 机 构 政
国家科技支撑(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精神,具体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围绕《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集成全国优势科技资源进行统筹部署,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基础上,设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下简称“支撑计划”)。
支撑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将按照《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重大任务,明确“十一五”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并进行相关任务部署。
一、形势与需求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以下简称攻关计划)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科技计划,自1983年实施以来,集中攻克了一批对产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作用,对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特别是杂交水稻、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秦山核电站建设工程、大型乙烯工程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民族自信心,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但是,多年来攻关计划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从定位上更多突出了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特别是投入增长缓慢,导致对关系社会发展的重大公益技术支持不够,而在支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研制等方面也更显薄弱。
攻关计划作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科技计划,其有效作用的发挥已经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制约。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和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尤其在缓解能源、资源、环境等经济发展重大瓶颈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健康与全面发展;以及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提高公共安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显得更为迫切。
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 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十一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指导原则和重大部署,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全国科技大会进一步明确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强调要发挥基础研究引领未来的作用,将增强基础研究综合实力纳入总体发展目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必须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按照《规划纲要》的统一部署,制定和实施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推动科学基金事业健康发展,繁荣基础研究,为全面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基础研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抉择。
基础研究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为基本使命,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是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十一五”期间及今后更长的时期,我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进步、依赖于基础研究的创新成就,依赖于基础研究必然孕育的优秀人才。
加强基础研究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
“十一五”期间,科学基金工作必须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出发,科学规划,统筹部署,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学基金工作,把自主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牢牢把握有可能实现后来居上的机遇,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为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科学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9.27•【字号】京政发[2012]31号•【施行日期】2012.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2]3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质量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本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商业质量、旅游质量、服务质量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有力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但是也要看到,深入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付出更大努力,质量总体水平提升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社会各界全员参与质量工作的氛围尚未形成;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制假售假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企业的质量主体作用仍需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以下简称《质量发展纲要》)精神,进一步提升本市质量总体水平,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建设质量首善之区,现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北京精神”,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奋斗目标,从强化法治、落实责任、加强教育、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入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切实把握和贯彻“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实守信、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建设质量首善之区,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doc国家高新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实施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促进国家高新区在“十一五”期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基本回顾“十五”期间,国家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指导方针,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着成就。
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53家国家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05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6820.6亿元,占全国的9.0%;出口总额达1116.5亿美元,占全国的14.7%;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2000年提高4.6和7.2个百分点。
北京、苏州、武汉、长春、西安、南京、吉林、长沙、合肥等31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20%,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态势。
北京的信息技术、上海的微电子、深圳的通信技术、长春的光电子和汽车及零部件、西安通讯及软件、成都的生物医药、杭州的通讯设备、武汉的光电子、天津的绿色能源等产业集群已经或正在形成,为构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带,在促进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经济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科技创新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趋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以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依托的创新平台正在形成。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30题)1、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从社会目标上看,需要进一步发挥社会政策的( )作用。
A.再分配B.均等化C.保基本D.普惠性【答案】 A2、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发挥高等学校的( )作用。
A.创新主体地位B.骨干和引领C.基础和生力军D.主导【答案】 C3、《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和部分未利用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例保持在()以上。
A.65%B.75%C.78%D.80%【答案】 B4、根据《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国发展规划按行政层级分为( )级。
A.二B.三C.四D.五【答案】 B5、“十一五”斯末,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2.5亿吨标准煤,在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中排名()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答案】 B6、下列有关我国1980 年代末到1990 年代末的产业政策,表述错误的是()。
A.《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纲B.国家颁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以解决产业结构失调C.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明确产业政策的文件-《国务院有关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D.1997年及以后,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项引导和约束产业行为.推动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答案】 B7、依据财政支出的目的性,财政支出可以划分为()和创造性支出。
A.不可控制性支出B.预防性支出C.特殊利益支出D.—般利益支出【答案】 B8、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求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不低于()A.60%和50%B.70%和60%C.80%和70%D.90%和80%【答案】 B9、目前,我国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是()。
A.35%B.30%C.25%D.20%【答案】 D10、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需要构建()。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内容,下列属于优化空间结构,提升连通性,促进节约集约、高质量发展的是()。
A.基于常住人口的总量和结构,提出分区分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布局和标准B.确定中心城区各类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制定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结构规划表C.构建系统安全的慢行系统,结合街道和蓝绿网络,构建连通城市和城郊的绿道系统D.制定能源供需平衡方案,落实碳排放减量任务,控制能源消耗总量【答案】 B2、“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石化工业布局调整的方向是()A.专业化、集约化、接近原料地B.综合化、集中化、接近消费地C.大型化、综合化、外向化D.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答案】 D3、在外汇市场上,作用突出的是()。
A.商业银行B.国际贸易公司C.非银行金融机构D.中央银行【答案】 A4、总需求的构成不包括()。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生产需求【答案】 D5、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A.创造内需;经济体制B.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C.拉动外需:供给侧结构性D.扩大内需;经济体制【答案】 B6、我国预算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 )A.确定预算管理范围B.确定预算管理的级次C.确定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D.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答案】 C7、根据《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国发〔2019〕26 号),我国境内的下列投资项目中,不实行资本金制度的是()。
A.政府投资的经营性项目B.企业投资项目C.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D.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答案】 C8、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组织开展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应倾斜的地区不包括()。
A.中西部地区B.东北地区C.中小城市D.农村地区【答案】 D9、通过发行金融工具等方式筹措的各类资金,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以认定为投资项目资本金,但不得超过资本金总额的()。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科技部关于开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国科发计〔2009〕4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局),中科院、工程院、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协: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推进《规划纲要》战略任务的落实,科学制定“十二五”科技规划,科技部将组织开展《规划纲要》在“十一五”期间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估意义《规划纲要》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切实执行《规划纲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
加强对《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适时开展检查评估,对于推进任务落实,提高实施水平,确保《规划纲要》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纲要》的各项战略任务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启动实施,“十二五”将进入攻坚阶段。
本次检查评估工作,要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要求,对《规划纲要》在“十一五”期间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检查评估,把握进展,总结经验,形成关于自主创新战略实施情况的基本判断;查找问题,提出建议,为“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和服务,进一步推动《规划纲要》在全社会的贯彻实施。
二、评估重点本次检查评估以《规划纲要》的任务部署为主线,以“十一五”期间全国科技工作为对象,重点内容包括:(一)《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战略意义,包括科技创新环境的整体优化,本地方、本部门重大科技发展战略与总体思路的形成与提出等。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45题)1、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变更和解散由()决定。
A.国务院B.银保监会C.证监会D.中国人民银行【答案】 A2、国家级空间规划要细化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报()审批。
A.国务院B.国务院有关部门C.党中央D.国务院发改部门【答案】 A3、工程咨询,产业政策是项目评估,政策咨询,规划咨询等工作的()。
A.主要工具B.重要目标C.重要依据D.重要手段【答案】 C4、—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0岁,高级职员,身高1.52米,体重78公斤。
A.怕发胖影响形象B.怕发胖影响职业生涯C.怕发胖影响健康D.怕发胖影响夫妻关系【答案】 A5、未来十年中,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处于优先位置的是()A.城镇化战略B.西部大开发战略C.中部崛起战略D.东北振兴战略【答案】 B6、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全()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
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A.管投资B.管资本C.管改革D.管发展【答案】 B7、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我国就业的方针,第一次将()纳入就业方针。
A.劳动者自主就业B.市场调节就业C.政府促进就业D.鼓励创业【答案】 D8、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坚持保护优先,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育的是( )。
A.优化开发区域B.重点开发区域C.限制开发区域D.禁止开发区域【答案】 C9、(2021年真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招标投标工作,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工作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的是国务院()。
A.发展改革部门B.商务部C.住房建设部D.财务部【答案】 A10、在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中,功能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的区域是()。
“十一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一 计 精 神 ,在 总结 “ 五 ”期 间 信 息化 息 集 成 ,资 源 共享 ;二 是 同行 业 为 统:( ) 算 机 辅 助勘 察设 计 系统 十 发 展 经 验 的基 础 上 , 察 设 计 行 业 主 ,制 定标 准 ,共 同 开 发 ,系统 集 勘
在 “ 一 五 ”期 间 要 把 行业 的信 息 十
维普资讯
Dvo e lo ao 信息化发展』 elmno nr tn ep t f m i f
勘 察 设 计产 品 全生命 周 期 的管理 系 电 子 签 名方 式 。 统 ( 括:勘 察 设 计 、 包 工程 施 工 、 物
工 回 访环 节 , 计 划 、进 度 、 本 、 及 成 质 量 控 制 等 产 品 生 产 的 全 过 程 ) ; 加 资 采 购 、项 目投 产 、生产 运 行 、竣 管 理 机 构 , 强 单 位 内部 人 员的 安 探 、 计 品 质的 精 确 度 和稳 定 性 的 设 发 挥效 益 投 资 。
维普资讯
l } 信息化发 Dvo e o a n 展‘ 一 五 ” 工 程 勘 察 设 计 行 业 ‘ 十
信 息 化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口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国勘 察设 计协 会 成 立二 十 的信 息 化带 动勘 察设 计 现代 化 的 第 是 要尽 快从 计 算机 辅助 绘 图提 升到
“ 五 ”期 间 ,中 国勘 察 设 计 工 作 发 展 的 思路 和 方 向 : 十
实 际情 况 ,围 绕 计 算 机 辅 助 设 计 发 展 。
出 的关 于 勘 察 设 计 行业 “ 一 五 ” 络 技 术 ,完 成 行 业 、系统 、企 业 三 十
中 心 ( 化信 息 技 术 中心 的建 设 ) 强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DA)十二五规划纲要框架思路研究
总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依然较 好的完成了预期目标
2006-2009年,BDA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 22.9%; 22.9%;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开发区工 业总产值出现一定下滑,经济增速放缓,但 但 除工业总产值外,其他各项指标都顺利完成 除工业总产值外, 09年预期计划 年预期计划, 09年预期计划,部分指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 十一五”预定目标。 “十一五”预定目标。
战略定位
确立BDA发展战略选择: 确立BDA发展战略选择:综合 BDA发展战略选择 内外环境分析,确立BDA可持 续发展的驱动力、发展路径 选择以及总体思路。 制定BDA未来发展战略定位: 制定BDA未来发展战略定位: BDA未来发展战略定位 明确BDA将承担的重要战略使 命。 明确十二五发展的任务与目 标:在总体战略定位下、制 定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和 目标。
04—09年BDA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04—09年BDA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4年
89.44% 84.19% 84.07% 67.00%
61.74%
58.60%
33.00% 15.09% 10.54%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140.63
30% 25%
注:(1)除进出口总额单位为亿美元,其他经济指标单位为亿元人民币 (2)2008年预期目标由2005年经济数据结合十一五目标增速估算得出 (3)*标注为2008年数据测算值
4
在北京市经济比重稳步提高,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撑 和南部地区发展的主导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来源:管委会办公室发布时间:2009-03-20编制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2006年3月目录序言第一部分“十五”发展回顾与“十一五”形势分析 6第一节“十五”发展回顾 6一、经济高速增长,“十五”计划圆满完成6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在“首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 7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7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配套设施逐步齐全7五、“十五”期间的主要措施和经验总结8第二节“十一五”期间形势分析8一、发展机遇与挑战8二、面临形势与问题10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10第一节指导思想10一、指导思想10二、发展思路11第二节战略目标11一、总体目标11二、具体目标12第三部分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13第一节突出一个目标:全面打造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13一、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14二、做强做大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14三、培育壮大汽车产业15四、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 15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15第二节实现二种提升: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开发区城市化水平16一、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161、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施“三业”建设172、促进新的发展格局,加强“三园”建设173、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突出“三带”建设 174、面向综合产业新城,推进“三中心”建设18二、全面提升开发区城市化水平181、构建便捷交通体系182、保障生产要素供给193、推进水资源利用与开发204、有序完善城市环境205、加速发展信息化21第三节实施三大战略:引入各类创新要素,努力保持产业平稳快速发展22一、创新发展战略221、发挥在首都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带头作用222、积极引导机制创新,安排落实产业创新工程223、建设人力资源高地,将创新发展引向深入23二、产业融合战略241、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延伸产业链242、促进二、三产业的融合,培育大产业、大品牌243、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5三、区域发展战略251、加强与中关村的互动发展252、推进与滨海新区的协同发展 253、发挥京津冀产业战略节点的引领作用26第四节贯彻四项统筹: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动周边城市化进程26一、统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261、加强土地管理和集约利用 262、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 273、构建循环经济园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8二、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满足企业和居民需要281、优先发展职业教育292、大力繁荣文化体育293、继续加强医疗卫生30三、统筹和谐社会建设,维护区域稳定和安全30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302、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31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31四、统筹区域建设,打造东南综合产业新城311、完善区域功能定位,打造北京东部发展新区312、配合推进新城建设,为新城建设提供动力 323、明确区域发展格局,带动周边城市化发展 32第四部分保障规划实施33一、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33二、制定和落实配套政策 34三、健全规划管理机制34四、规划调整与衔接34序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是在党中央提出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打造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成为北京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关键规划,是开发区不断完善城市发展新区功能的蓝图规划,是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水平的指导性规划,也是开发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第一部分“十五”发展回顾与“十一五”形势分析第一节“十五”发展回顾2001-2005年,是开发区建区后快速发展的五年,伴随着重大项目、跨国公司、高新技术项目的竞相入区,扩区开发全面展开,开发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聚集了一批符合首都经济发展要求的精品项目,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工委、管委会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工作,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全面完成了开发区“十五”计划,为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一、经济高速增长,“十五”计划圆满完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9亿元,到2005年的250亿元,增长了7.6倍,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84亿元,到2005年的1102亿元,增长了12倍;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98亿元,到2005年的1267亿元,增长了11.9倍;出口由2000年的1.38亿美元,到2005年的54.83亿美元,增长了38.7倍;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10.8亿元,到2005年的51.7亿元,增长了3.8倍,其中税收收入由2000年的9.8亿元,到2005年的47.07亿元,增长了3.8倍,为北京市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在“首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随着高新技术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以电子、汽车、医药、装备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十五”期间,聚集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企业,如诺基亚、中芯国际、京东方、奔驰等。
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迅速,2005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36%,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84%,起到了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作用,提升了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截止到2005年,已基本完成核心区15平方公里以及南部新区5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建成各种道路100公里,桥梁4座,各种市政管线820公里。
“十五”期间积极有效地开展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修建了博大路DN1200输水干管,使市区市政管网向开发区输水能力达到13万立方米/日。
新建220kV荣华变电站一座,110kV景园街、京东方变电站两座,并对110kV亦庄变电站进行了增容,总供电能力达到了356MVA(不含用户站)。
优化了能源结构,建设完成了第二条天然气干线,为2号、5号供热厂及河西区供应天然气。
完成2号供热厂、5号供热厂,建设了协鑫热电冷联产项目,总供热能力达到700 t/h,供热总面积达470万平方米。
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配套设施逐步齐全“十五”期间开发区加大了城市环境建设的力度,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河湖治理方面,对凉水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完成凉水河开发区段的综合治理,建设了国际企业文化东园及西园,累计完成绿化面积620公顷。
建设完成了经开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使污水处理能力达5万吨/日,污水处理率为100%。
建设了小型压缩式垃圾转运站1座,转运能力8.7吨/小时,建设独立公共厕所3座。
此外,建设消防站一座,为核心区防火安全提供了保障。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扩大了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取得初步成效。
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设施逐步加强,信息化及通信设施不断完善,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城市通讯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基本上能与国际接轨。
五、“十五”期间的主要措施和经验总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建设。
区工委、管委会始终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依托区位优势、挖掘潜力,按照现代产业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努力实现市委定位开发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战略目标。
实施大项目拉动,为发展提供动力。
区工委、管委会稳妥有序地实施重点大项目拉动战略,推进各项改革。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以建立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模式招商引资,引导开发区的产业集群形成。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投资领域,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开发区建设,为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周边城市化进程。
区工委、管委会坚持统筹协调城乡共同发展。
在发展空间上着眼于以城带乡,在劳动就业上立足优化新城产业结构,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向开发区周边地区延伸,推进了周边农村城市化进程。
第二节“十一五”期间形势分析一、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央明确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做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
北京市将全面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和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在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需要为实现首都经济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1、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全球制造业加速转移,外商投资依然活跃。
国内产业正在向高附加值的中高端环节进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提升。
虽然北京的土地、水、电等生产成本较高,但北京同时也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庞大的市场需求、充足的金融实力和具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具备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要素。
正确认识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劣势,优先发展位于高端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综合竞争力,成为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环渤海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开发区是北京的东南门户,位于“京津塘产业发展带”和北京“东部发展带”节点上。
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区域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支撑,国家实施的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特别是首都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将推动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在此基础上形成区域间的产业、技术与人才和服务之间的一体化合作。
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将会给环渤海湾区域带来重大机遇。
发挥北京优势,争取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占据高端,是开发区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3、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竞争激烈通过比较天津、广州、苏州等国家级开发区,在初始区域竞争力方面,北京开发区的初始竞争力远高于其他开发区,这说明在发展基础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在人力资源、科技进步还是劳动者素质方面都存在明显优势。
在现实区域竞争力方面,北京开发区对滨海新区在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在研发机构和技术转化方面有比较优势。
但在经济总量、吸引外资规模和开放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所以,“十一五”期间不仅要注重经济环境和产业集群的培养,还要处理好创新和发展的关系。
在利用各自优势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原则,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4、亦庄新城的建设和首都创新发展战略举措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全面实施,亦庄新城建设在“十一五”期间会启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