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习题分析解析
数据结构课后习题及解析第二章

例如m的初值为20;n=7,7个人的密码依次是:3,1,7,2,4,8,4,出列的顺序为6,1,4,7,2,3,5。
第二章答案
约瑟夫环问题
约瑟夫问题的一种描述为:编号1,2,…,n的n个人按顺时针方向围坐一圈,每个人持有一个密码(正整数)。一开始任选一个报数上限值m,从第一个人开始顺时针自1开始顺序报数,报到m时停止报数。报m的人出列,将他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从他在顺时针方向上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从1报数,如此下去,直至所有的人全部出列为止。试设计一个程序,求出出列顺序。利用单向循环链表作为存储结构模拟此过程,按照出列顺序打印出各人的编号。
9.假设有一个循环链表的长度大于1,且表中既无头结点也无头指针。已知s为指向链表某个结点的指针,试编写算法在链表中删除指针s所指结点的前趋结点。
10.已知有单链表表示的线性表中含有三类字符的数据元素(如字母字符、数字字符和其它字符),试编写算法来构造三个以循环链表表示的线性表,使每个表中只含同一类的字符,且利用原表中的结点空间作为这三个表的结点空间,头结点可另辟空间。
r=p;
}
}
r->next=L->next;
printf("请输入第一个报数上限值m(m>0):");
scanf("%d",&m);
printf("*****************************************\n");
printf("出列的顺序为:\n");
q=L;
p=L->next;
7.试分别以不同的存储结构实现线性表的就地逆置算法,即在原表的存储空间将线性表(a1, a2..., an)逆置为(an, an-1,..., a1)。
高一物理必修1第2章课程—A组习题解析

精挑细选,专业讲评,赢在高效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章A组习题解析
1.某人骑自行车,在距离十字路口停车线30 m处看到信号灯变红。此时自行车的速度为4 m/s。已知该自
行车在此路面依惯性滑行时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2 m/s2 。如果骑车人看到信号灯变红就停止用
h1
1 2
gt12
10m /s2 (2s)2 20m 2
再由公式v h1 ,可知 t1
v h1 20m 10m /s t1 2s
3 设定:钢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地所用时间为t,则
由公式v gt,可知
t
v g
30m/s 10m/s 2
3s
再由题意分析,可知钢球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为
Δh h h1 25m
4.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
没有画出来),纸带上方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1)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下A、B、C、D、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填在表中。
(2)在图中画出小车的v-t图像,并根据v-t图像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是,求出该匀变速
(1)它下落的高度是多少?
(2)它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它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是多少?
【建模】 视钢球为质点
【方法】 公式法
【已知】 v 30m/s,g 10m/s2
【求解】1 由公式v2 2gh,可知
h v2 2g
(2301m0m/s)/s22 45m
2
由公式 h1
1 2
gt12,可知
应用回归分析-第2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2.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基本假定?答:1. 解释变量 1x , ,2x ,p x 是非随机变量,观测值,1i x ,,2 i x ip x 是常数。
2. 等方差及不相关的假定条件为⎪⎪⎩⎪⎪⎨⎧⎪⎩⎪⎨⎧≠=====j i n j i j i n i E j i i ,0),,2,1,(,),cov(,,2,1,0)(2 σεεε 这个条件称为高斯-马尔柯夫(Gauss-Markov)条件,简称G-M 条件。
在此条件下,便可以得到关于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及误差项方差2σ估计的一些重要性质,如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是回归系数的最小方差线性无偏估计等。
3. 正态分布的假定条件为⎩⎨⎧=相互独立n i ni N εεεσε,,,,,2,1),,0(~212 在此条件下便可得到关于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及2σ估计的进一步结果,如它们分别是回归系数的最及2σ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等,并且可以作回归的显著性检验及区间估计。
4. 通常为了便于数学上的处理,还要求,p n >及样本容量的个数要多于解释变量的个数。
在整个回归分析中,线性回归的统计模型最为重要。
一方面是因为线性回归的应用最广泛;另一方面是只有在回归模型为线性的假设下,才能的到比较深入和一般的结果;再就是有许多非线性的回归模型可以通过适当的转化变为线性回归问题进行处理。
因此,线性回归模型的理论和应用是本书研究的重点。
1. 如何根据样本),,2,1)(;,,,(21n i y x x x i ip i i =求出p ββββ,,,,210 及方差2σ的估计;2. 对回归方程及回归系数的种种假设进行检验;3. 如何根据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以及如何进行实际问题的结构分析。
2.2 考虑过原点的线性回归模型 n i x y i i i ,,2,1,1 =+=εβ误差n εεε,,,21 仍满足基本假定。
求1β的最小二乘估计。
答:∑∑==-=-=ni ni i i i x y y E y Q 1121121)())(()(ββ∑∑∑===+-=--=∂∂n i n i ni i i i i i i x y x x x y Q111211122)(2βββ 令,01=∂∂βQ 即∑∑===-n i ni i i i x y x 11210β 解得,ˆ1211∑∑===ni ini ii xyx β即1ˆβ的最小二乘估计为.ˆ1211∑∑===ni ini ii xyx β2.3 证明: Q (β,β1)= ∑(y i-β0-β1x i )2因为Q (∧β0,∧β1)=min Q (β0,β1 )而Q (β0,β1) 非负且在R 2上可导,当Q 取得最小值时,有即-2∑(y i-∧β0-∧β1x i )=0 -2∑(y i-∧β0-∧β1x i ) x i =0又∵e i =y i-( ∧β0+∧β1x i )= y i-∧β0-∧β1x i ∴∑e i =0,∑e i x i =0(即残差的期望为0,残差以变量x 的加权平均值为零)2.4 解:参数β0,β1的最小二乘估计与最大似然估计在εi~N(0, 2 )10ˆˆQQββ∂∂==∂∂i=1,2,……n 的条件下等价。
概率统计(概率论)第二章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习题与答案同学们根据自己作答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总正误率和单个题目正误统计以及答案解析来总结和分析习题!!!标红表示正确答案标蓝表示解析1、为掌握商品销售情况,对占该地区商品销售额60%的10家大型商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普查B抽样调查【解析: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习惯上将概率抽样(根据随机原则来抽取样本)称为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解析: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D统计报表2、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B避免资料的重复和遗漏。
C使不同时间的资料具有可比性D便于登记资料【解析:规定时间只是为了统计该时间段内的人口数据,没有不同时间数据对比的需要】3、对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4、分布数列反映( )。
A总体单位标志值在各组的分布状况B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解析:课本30页1.分布数列的概念一段最后一句】C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情况D总体单位的差异情况5、与直方图比较,茎叶图( )。
A没有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B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解析:直方图展示了总体数据的主要分布特征,但它掩盖了各组内数据的具体差异。
为了弥补这一局限,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则可以用茎叶图来观察其分布。
课本P38】C更适合描述分类数据D不能很好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6、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上累计次数表明( )。
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解析:向上累计是由变量值小的组向变量值大的组累计各组的次数或频率,各组的累计次数表明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或百分数共有多少。
课本P33】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7、对某连续变量编制组距数列,第一组上限为500,第二组组中值是750,则第一组组中值为 ( )。
A. 200B. 250C. 500D. 300【解析:组中值=下限+组距/2=上限+组距/2】8、下列图形中最适合描述一组定量数据分布的是( )。
货币时间价值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2章 货币时间价值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时间价值是〔 〕。
.A .货币经过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B .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C .没有通货膨胀和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D .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利率2.一次性收付款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
.A .P=F 〔1+i 〕-nB .P=F 〔1+i 〕nC .P=A (1+i)n -1iD .P=A 1-(1+i)-ni]3.年偿债X 是〔 〕。
.A .复利终值的逆运算B .年金现值的逆运算C .年金终值的逆运算D .复利现值的逆运算4.壮大资产拟建立一项X ,每年初投入500万元,假设利率为10%,5年后该项X 本利和将为〔 〕。
A .3358万元B .3360万元C .4000万元D .2358万元 5.假设债券每半年复利一次,其有效利率〔 〕。
A .大于名义利率B .小于名义利率C .是名义利率的2倍D .是名义利率的 50% 6.有一5年期的国库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12%,单利计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假设收益率为10%〔复利、按年计息〕,其价值为〔 〕。
A .1002元B .990元C .993.48元D .898.43元 7.以下不属于年金形式的是〔 〕。
A .折旧B .债券本金C .租金D .保险金8.在整个经济运行正常、不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和经济衰退情况下应出现的是〔 〕。
A .债券的正收益曲线B .债券的反收益曲线C .债券的拱收益曲线D .债券的平收益曲线9.已知〔P/F,8%,5〕=0.6806,(F/P,8%,5%)=1.4693,(P/A,8%,5)=3.9927,(F/A,8%,5)=5.8666,则i=8%,n=5时的资本回收系数为〔 〕。
A .0.2505B .0.6808C .1.4693D .0.170510.假设以10%的年利率借得30 000元,投资于某个寿命为10年的工程,为使该投资工程成为有利的工程,每年至少应收到的现金数额为〔 〕。
微观经济学第2章-习题及解答

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D。政府通过移动供给和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27。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5.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
A。不相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6.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上述三种都可能
7.如果商品X和商品Y是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C.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12。均衡价格随着( ).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13.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为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 )。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图2-2(a)中,供给曲线S1和需求曲线D1相交于E1点。在均衡点E1,均衡价格P1=6,均衡数量Q1=20。图2—2(c)中,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2曲线的位置,并与D1曲线相交于E3点。在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下降为P3=5.5,均衡数量增加为Q3=22。5。因此,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均衡数量增加.同理,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A.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电路分析基础章后习题答案及解析(第四版)

第1章习题解析一.填空题: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部分组成。
2.电力系统中,电路的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
3. 电阻元件只具有单一耗能的电特性,电感元件只具有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电特性,电容元件只具有建立电场储存电能的电特性,它们都是理想电路元件。
4. 电路理论中,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电路图称为与其相对应的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5. 电位的高低正负与参考点有关,是相对的量;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其大小仅取决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与参考点无关,是绝对的量6.串联电阻越多,串联等效电阻的数值越大,并联电阻越多,并联等效电阻的数值越小。
7.反映元件本身电压、电流约束关系的是欧姆定律;反映电路中任一结点上各电流之间约束关系的是KCL定律;反映电路中任一回路中各电压之间约束关系的是KVL定律。
8.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
9.电桥的平衡条件是: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10.在没有独立源作用的电路中,受控源是无源元件;在受独立源产生的电量控制下,受控源是有源元件。
二.判断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电力系统的特点是高电压、大电流,电子技术电路的特点是低电压,小电流。
(错)2.理想电阻、理想电感和理想电容是电阻器、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理想化和近似。
(对)3. 当实际电压源的内阻能视为零时,可按理想电压源处理。
(对)4.电压和电流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电量,因此它们都是矢量。
(错)5.压源模型处于开路状态时,其开路电压数值与它内部理想电压源的数值相等。
(对)6.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其消耗的电功也一定比电功率小的用电器多。
(错)7.两个电路等效,说明它们对其内部作用效果完全相同。
(错)8.对电路中的任意结点而言,流入结点的电流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必定相同。
(对)9.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仅适用于闭合回路中各电压之间的约束关系。
(错)10.当电桥电路中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时,则该电桥电路的桥支路上电流必为零。
《微观经济学》第2章需求与供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选择题1.随着公共汽车车票的价格上升,会出现公共汽车车票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B.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2.随着公共汽车票的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D.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互为替代品,替代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会跟着下降,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减少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3.随着汽油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C.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汽油和私人汽车互为互补品,互补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数量会增加,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增加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4. 随着养猪专业户的增加,会出现生猪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A. 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本题供给增加导致生猪价格下降,在较低的价格下消费者增加了生猪的需求数量,是需求量的变化。
5.随着商品房价格上升,商品房的()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解析:B.本题考察供给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供给数量的变化被称供给量的变化。
概率统计(概率论)第二章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习题与答案同学们根据自己作答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总正误率和单个题目正误统计以及答案解析来总结和分析习题!!!标红表示正确答案标蓝表示解析1、为掌握商品销售情况,对占该地区商品销售额60%的10家大型商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普查B抽样调查【解析: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习惯上将概率抽样(根据随机原则来抽取样本)称为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解析: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D统计报表2、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B避免资料的重复和遗漏。
C使不同时间的资料具有可比性D便于登记资料【解析:规定时间只是为了统计该时间段内的人口数据,没有不同时间数据对比的需要】3、对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4、分布数列反映( )。
A总体单位标志值在各组的分布状况B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解析:课本30页1.分布数列的概念一段最后一句】C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情况D总体单位的差异情况5、与直方图比较,茎叶图( )。
A没有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B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解析:直方图展示了总体数据的主要分布特征,但它掩盖了各组内数据的具体差异。
为了弥补这一局限,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则可以用茎叶图来观察其分布。
课本P38】C更适合描述分类数据D不能很好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6、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上累计次数表明( )。
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解析:向上累计是由变量值小的组向变量值大的组累计各组的次数或频率,各组的累计次数表明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或百分数共有多少。
课本P33】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7、对某连续变量编制组距数列,第一组上限为500,第二组组中值是750,则第一组组中值为 ( )。
A. 200B. 250C. 500D. 300【解析:组中值=下限+组距/2=上限+组距/2】8、下列图形中最适合描述一组定量数据分布的是( )。
程稼夫电磁学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析

前言:特别感谢质心教育的题库与解析,以及“程稼夫力学、电磁学习题答案详解”的作者前辈和血色の寂宁前辈的资料.2-2变阻器在A位置时,焦耳热:,其中.变阻器在中间时,焦耳热:.代入题中数据,可得.2-32-4(1)即,在图中作出该直线,交伏安特性曲线于.两端电压.(2)电源功率之比就等于干路电流之比,即总电阻之反比,设总电阻分别为,则.2-7未烧断前总电阻,烧断后,故干路电流之比为22AB2-10注意电阻温度系数的基准是0℃,得.负载时,负载时,联立解得:.2-11题设是默认加热间断时间相等的,设为.即110V为A、B串联时的工作电压的等差中项作伏安特性曲线关于直线的对称图像,分别交另一曲线于和.得.2-15(1)电容器极板带电量,极板间电流保持为电势差为0时,极板不带电,所以.(2)最大动能的电子到达上极板时动能全部转化为电势能所以,得.K断开时,R与R1串联,该支路总电压该支路与R2并联,为R2两端电压,又R2,R3串联,R3两端电压为可以列出:两式联立,代入数据可解得:.2-18(1)由基尔霍夫方程知:.(2)沿n个电源这一路计算:2-22注意看题,不要啥都不想直接Y-△变换了设从1向O流的电流为,从2向O流的电流为,则从O向3流的电流为则可由三点的电势得到:2-即2-将等效内阻,等效电源. 2-25设有x组电池组串联,每组内有y个电池并联.法一:电源最大输出功率,电池个数.要使电源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则必有内阻与负载相等:解得法二:回路内满足:到的是Y-△变换的Y型电路(b),设出电阻即可求解,然后用Y-△变换得到△型电路(a).2-27上式联立解得.2-28(i)由知122’1’回路为电路干路而无支路,该干路总电阻;1 2与1’2’间若有电阻,则应被导线短路.(ii)由知1 2与1’2’间确有电阻,设为;由于要求电路最简,不妨设12间仅有一个电阻;故此情况中两电阻并联:代入数据得:,带回各条件检查,满足.故电路图如下:所以安培表示数.2-30题意即5两端接电源.电压表示数是由其上电流决定的,所以可以把电压表全看成电阻,求其上电流比例.由分析,电路可简化为如下图:由节点方程可知流经并联两表中电压表的电流欧姆定律:得. 2-33由每个量程达到满偏时通过电流计的电流相同得:,干路电流为,而B,C间的电流为,即100kΩ电阻和电压表各分得干路电流的一半,可知电压表内阻也为100kΩ.在图(b)中,200kΩ电阻与电压表并联后的电阻为,电压表读数为A、B间所分的电压为.由本题推广,可以证明,电压表接入串联电路测得的数值与所测部分电阻成正比,此性质与电压表内阻无关.2-36首先说明,若测量过程中测得某两点间电阻为1Ω,由对称性及电阻串并联等效可以判断:特异电阻被短路,连接在另外两端点间.2-38等效电路图如下:其中,由电桥平衡条件,有,解得.2-39第一次实验,B端电压为40V,即电阻R分压40V,则左段电缆电阻为第二次实验,A端电压为40V,即电阻R分压40V,则右段电缆电阻为左右电缆的电阻之比为:由于电缆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可知左段电缆长度为由此得:2-41,解得,解得;对于上述两支路的交点A,列节点方程:;由欧姆定律,图中B点的电势为:.显然U1与U3所在支路的电流为0;由于电容所在支路电流为0,由节点方程,图中B与C之间的支路上电流为;对图中红圈内的部分列节点方程(以向下为正方向):.2-42设该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极板间距为d,漏电流为I.由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得玻璃的电阻为.由高斯2-44首先明确,无论短接哪个电阻,总电阻一定变小将五个电阻分两类,一类是四周的4 个电阻臂,一类是中间的100Ω桥上电阻.短接桥上电阻,总电阻变为203Ω;短接一支电阻臂,以500Ω的为例:两个100Ω的并联后与200Ω的串联再与300Ω的并联.可以看出300Ω的在这里与其他所有电阻并联,而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不超过最小的电阻,故让100Ω与其他电阻并联可以使变化最大.2-45等效电阻整理得,故或.2-46本题为无穷网络等效电阻题.先分析对称性:电路呈轴对称,可将图中各个处于对称轴上的中点断开,于是电路转化为:转化为:再将A,B两点左侧网络“翻折”至右侧:单电路:,即两导线间电压为零.2-51本题为无穷网络等效电阻题,解题关键在于网络的自相似性.记A点左侧无穷网络等效电阻为R1.分析电路可知:故只需求出R1.分析R1结构可知:除去三个电阻r后剩余部分仍为一无穷网络R1:2-52(1)本题中的三角形电阻网络具有高度对称性,可将分割n次后的电阻网络(设其两顶点之间的电阻为;图中未画出分割后电阻网络的全貌;最初的只有三条边的三角形当作分割了0次)等效为如下的Y形网络:其中每个电阻的大小均为则下一次分割所得的电阻网络可以等效为三个上图所示的网络相连接而成(每个电阻变为一半),如下图所示:其中每个电阻大小为.这是一个简单的电阻网络,我们可以依据串并联关系计算其两端点间的电阻:(2,解得.2-53本题为等效电容题.(a)图中三电容实为并联;(b)图为中心对称图形,由对称性可知中间的C0等价为断路:整个线路和原来的线路完全一样,线路结构没有改变,各线上电流、各点的电势均无改变.可见,由点2到点n−1这n−2个点是完全等价的.因此,上述n−2个点的电势必然完全相同,从而这些点之间的连线上都没有电流,在考虑本题所问时,这些连线可以全部撤去,于是可得.2-58(1)电阻网络E、G两点间电压可表示为从图中的二极管D的正向伏安曲线中可査得,电压UDI对应的电流I1为25.0mA,此电流就是流过电阻R及由E点流入电阻网络的电流,将数据代入上式得由对称性可得H、A、C、F电势相等,其等效电路如图13-13所示(除两只电阻为外,(2)当引线两端P、Q与电阻网络B、D两点相接时,等效电路仍如图所示,易得通过二极管DD的电流与二极管两端电压有关系代入数据得这是一条联系UD与ID的方程,但是UD与ID又必须满足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图中绘出上式所述直线,它与曲线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为通过二极管的电流ID,由图中读出由对称性,,,则.2-59本题为图像分析题,同时需要用到“负载功率最大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的一半”的结论(此处证明从略).图像显示电源可视为两个负载电流范围不同的电源``拼接''而成,分段讨论即可.电流小于0.26A时,电源电动势等于6.2V,故路端电压等于3.1V时(由(2)(3)C1电荷变化量C2电荷变化量故由a到b流过K的正电荷.2-62本题为含电容的电路分析题,只需分析始末状态和电量变化即可.通过K的电量即通过R的电量.闭合K前,两电容器不带电;闭合K并稳定后,两电容器靠近电键K的极板上均沿回路列出方程:联立解得代入数据.忽略接地信息的解法得到的答案与此一致,但无视了与大地间的电流和电位.。
第二章习题解答 _数值分析

第二章习题解答3、已知矩阵321230103A ⎡⎤⎢⎥=⎢⎥⎢⎥⎣⎦,试计算A 的谱半径()A ρ。
解:2321()det()230(3)(64)0103A f I A λλλλλλλλ---=-=--=--+=--max 35()3 5.A λρ=+=+4、试证明22112212211221,,,R E E E E E E ⨯+-是中的一组基,其中11121001,0000E E ⎛⎫⎛⎫== ⎪ ⎪⎝⎭⎝⎭22210000,1001E E ⎛⎫⎛⎫== ⎪ ⎪⎝⎭⎝⎭。
1222112112211221134112212211221234134411221221122123410010000,,,00001001010110100000E E E E E E E E k k k k k k k E E E E E E k k k k k k E E E E E ⎛⎫⎛⎫⎛⎫⎛⎫==== ⎪ ⎪ ⎪ ⎪⎝⎭⎝⎭⎝⎭⎝⎭⎛⎫⎛⎫+=-= ⎪ ⎪-⎝⎭⎝⎭+⎛⎫⎛⎫++++-== ⎪ ⎪-⎝⎭⎝⎭++++-解:,()()令因此()(0000O E ⎛⎫== ⎪⎝⎭)12331112212212211221111221122122112222112212211221 0 ,22,,,k k k k a a A V a a a a a aA a a E E E E E E R E E E E E E ⨯⇔====⎛⎫=∈ ⎪⎝⎭+-=+++-+∴+-对于任意二阶实矩阵有()()是中的一组基。
11、已知210121012A -⎡⎤⎢⎥=-⎢⎥⎢⎥-⎣⎦,试计算1||||A ,||||A ∞,||||F A ,2||||A 。
311311||||max ||4ij j i A a ≤≤===∑解:()3131||||max ||4ij i j A a ∞≤≤===∑1332211||||(||)4F iji j A a====∑∑2||||()22T A A A λ==+12、在[0,1]C 上,由{}21,,x x 构造带权1lnx的首1正交多项式0()x ϕ,1()x ϕ和2()x ϕ。
《新编基础物理学》 第二章习题解答和分析2

2-19.一质量为0.15kg 的棒球以-1040m s v =⋅的水平速度飞来,被棒打击后,速度与原来方向成1350角,大小为-150m s v =⋅。
如果棒与球的接触时间为0.02s ,求棒对球的平均打击力大小及方向。
分析:通过动量定理求出棒对球在初速方向与垂直初速方向的平均打击力,再合成求平均力及方向。
解:: 10cos135F t mv mv -=︒- ①在和初速度垂直的方向上,由动量定理有: 2cos45F t mv =︒ ②又F =③由①②③带入数据得:624F N =与原方向成F arctan ︒=⎪⎪⎭⎫⎝⎛-15512F F 角2-20. 将一空盒放在秤盘上,并将秤的读数调整到零,然后从高出盒底h 将小钢珠以每秒B 个的速率由静止开始掉入盒内,设每一个小钢珠的质量为m ,若钢珠与盒底碰撞后即静止,试求自钢珠落入盒内起,经过t 秒后秤的读数。
分析:秤的读数是已落在盒里石子的重量与石子下落给秤盘平均冲力之和,平均冲力可由动量定律求得。
解:对在dt 的时间内落下的钢珠,由动量定理:0Fdt -=-所以t 秒后秤的读数为:mgBt +2-21. 两质量均为M 的冰车头尾相接地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质量为m 的人从一车跳到另一车上,然后再跳回,试证明,两冰车的末速度之比为()m M +/M 。
分析:系统动量守恒。
解:任意t 时刻,由系统的动量守恒有:12()0Mv M m v -+=所以两冰车的末速度之比: ()M m M v v //21+=2-22. 质量为3.0kg 的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5.0g 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射进木块。
两者合在一起,在桌面上滑动25cm 后停止。
木块与桌面的摩擦系数为0.20,试求子弹原来的速度。
分析:由动量守恒、动能定理求解。
解:在子弹沿水平方向射进木块的过程中,由系统的动量守恒有:0()Mv M m v =+①一起在桌面上滑动的过程中,由系统的动能定理有:21()()2M m v M m gl μ+=+ ②由①②带入数据有: 0600/v m s =2-23. 光滑水平平面上有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A m 、B m 。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 习题及解析

第二章 习题解析2-4 当系统处于零初始条件下时,给系统输入单位阶跃响应信号,其输出响应为2()1t t y t e e --=-+试求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参考解答:2111421()()21(2)(1)s s Y s R s s s s s s s s++=-+==++++ 22()42()()32Y s s s G s R s s s ++==++2-5 某可控硅整流器的输出电压d 2cos U KU αΦ=式中,K 为常数;2U Φ为整流变压器副边相电压有效值;α为可控硅的控制角。
设α在0α附近作微小变化,试将d U 与α的关系式线性化。
参考解答:将非线性微分方程d 2cos U KU αΦ=进行线性化,即在平衡点α0 附近将其展为泰勒级数取一次近似,线性化后用变量增量的线性方程ΔU d = C Δα 代替原来的非线性方程,式中常数2020sin sin dd dU C KU U KU d ααααααΦΦ===-→∆=-∆略去增加量符号“Δ”,上式可简写为20sin d U KU ααΦ=- 2-6 试求图2-70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y r U s U s 。
参考解答:图 a)可作出该无源电路的动态结构图(图a-1)亦可作成图(图a-2)所示由结构图等效变换可求得传递函数212()11()()11c r U s R Cs bTs U s R R Cs Ts ++==+++式中21212(),1R T R R C b R R =+=<+ ,该网络称为滞后网络。
图 b)由图(b )网络可作出其动态结构图(b-1),简化为(b-2)即可得传递函数:112221122112212()(1)(1)()()1y r U s R C s R C s U s R C R C s R C R C R C s ++=++++该网络称为滞后-超前网络(滞后-超前电路)。
2-7 试求图2-71所示有源电路的传递函数y r ()/()U s U s 。
《新编基础物理学》第二章习题解答和分析

习题二2-1.两质量分别为m 和M (M m)≠的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有一水平力F 作用在物体m 上,使两物体一起向右运动,如题图2-1所示,求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若水平力F 作用在M 上,使两物体一起向左运动,则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分析:用隔离体法,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解:以m 、M 整体为研究对象,有:()F m M a =+…①以m 为研究对象,如图2-1(a ),有M m F F ma +=…② 由①、②,有相互作用力大小M m M F F m M =+若F 作用在M 上,以m 为研究对象,如图2-1(b )有M m F m a =…………③ 由①、③,有相互作用力大小M m m F F m M=+,发生变化。
2-2. 在一条跨过轻滑轮的细绳的两端各系一物体,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 ,在M 2上再放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如图所示,若M 1=M 2=4m ,求m 和M 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若M 1=5m ,M 2=3m ,则m 与M 2之间的作用力是否发生变化?分析:由于轻滑轮质量不计,因此滑轮两边绳中的张力相等,用隔离体法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解:取向上为正,如图2-2,分别以M 1、M 2和m 为研究对象, 有: 111T M g M a -=222() ()M m g T M m a -++=-+2 M mmg ma F-=-又:T 1=T 2,则: 2M mF =1122M m g M M m++当M 1=M 2= 4m , 289M mm g F =当M 1=5m, M 2=3m, 2109M mm g F=,发生变化。
m(a )MFm(b )M F2-3.质量为M 的气球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上升,突然一只质量为m 的小鸟飞到气球上,并停留在气球上。
若气球仍能匀加速向上,求气球的加速度减少了多少? 分析:用隔离体法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第2章 资金时间价值(习题及解析)

第2章资金时间价值一、本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若希望在3年后取得500元,利率为10%,则单利情况下现在应存入银行()。
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称为()。
A.永续年金B.预付年金C.普通年金D.递延年金3.某项永久性奖学金,每年计划颁发50 000元,若年利率为8%,采用复利方式计息,该奖学金的本金应为()元。
000 000 000 0004.某项存款年利率为6%,每半年复利一次,其实际年利率为()。
%某企业从银行取得50000元贷款,10年期,年利率12%,每年末等额偿还。
已知年金现值系数(P/A,12%,10)=,则每年应付金额为()元。
(6.在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加l、系数减1所得的结果,在数值上等于()。
A.普通年金现值系数B.即付年金现值系数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D.即付年金终值系数7.以10%的利率借得50000元,投资于寿命期为5年的项目,为使该投资项目成为有利的项目,每年至少应收回的现金数额为()元。
8.下列各项中,代表即付年金现值系数的是()。
A.〔(P/A,i,n+1)-1〕B.〔(P/A,i,n+1)+1〕C.〔(P/A,i,n-1)-1〕D.〔(P/A,i,n-1)+1〕9.当银行利率为10%时,一项2年后付款800万元的购货,若按单利计息,相当于第一年初一次现金支付的购价为()万元。
"10.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称为()。
A.复利现值系数B.普通年金终值系数C.偿债基金系数D.资本回收系数11.大华公司于2010年初向银行存入5万元资金,年利率为8%,每半年复利一次,则第10年末大华公司可得到本利和为()万元。
在下列各资金时间价值系数中,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关系的是()。
A.(P/F,i,n)B.(P/A,i,n)C.(F/P,i,n)D.(F/A,i,n)13.表示资金时间价值的利息率是()。
A.银行同期贷款利率B.银行同期存款利率C.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社会资金平均利润率D.加权资本成本率14.为期2年的银行借款12000元,在单利率为14%,复利率为13%的条件下,其本利和分别为()。
重庆大学暂态第2章知识题目解析

第2章习题答案一、暂态作业1.为何要对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电压方程组及磁链方程组进行派克变换?答:由于同步发电机的定子、转子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定转子各个绕组的磁路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故其电感系数(自感和互感)或为1倍或为2倍转子角θ的周期函数(θ本身是时间的三角周期函数),故磁链电压方程是一组变系数的微分方程,求解非常困难。
因此,通过对同步发电机基本的电压及磁链方程组进行派克变换,可把变系数微分方程变换为常系数微分方程。
2.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时,定子和转子电流中出现了哪些分量?其中哪些部分是衰减的?各按什么时间常数衰减?试用磁链守恒原理说明它们是如何产生的?答: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时,定子电流中出现的分量包含:a) 基频交流分量(含强制分量和自由分量),基频自由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为T d’。
b) 直流分量(自由分量),其衰减时间常数为T a。
c)倍频交流分量(若d、q磁阻相等,无此量),其衰减时间常数为T a。
转子电流中出现的分量包含:a) 直流分量(含强制分量和自由分量),自由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为T d’。
b) 基频分量(自由分量),其衰减时间常数为T a。
产生原因简要说明:1)三相短路瞬间,由于定子回路阻抗减小,定子电流突然增大,电枢反应使得转子f绕组中磁链突然增大,f绕组为保持磁链守恒,将增加一个自由直流分量,并在定子回路中感应基频交流,最后定子基频分量与转子直流分量达到相对平衡(其中的自由分量要衰减为0)。
2)同样,定子绕组为保持磁链守恒,将产生一脉动直流分量(脉动是由于d、q不对称),该脉动直流可分解为恒定直流以及倍频交流,并在转子中感应出基频交流分量。
这些量均为自由分量,最后衰减为0。
3.有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时,定子和转子电流中出现了哪些分量?其中哪些部分是衰减的?各按什么时间常数衰减?答:有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时,定子电流和转子电流中出现的分量与无阻尼绕组的情况相同。
《电路分析教程(第三版》第二章习题与答案解析

解按等效概念,图(a)、(b)的等效电压源如题2-26解图所示。
题2-26解图
2-27(略)
2-28(略)
第3章习题解析
3-1如图示电路,试用网孔法求电压u1。
题3-1图
解在各网孔中设网孔电流i1,i2,i3,可列各网孔方程如下:
2i1–i3= 10 – 5
2i2–i3= 5
2i3–i1–i2= –2u1
(2)全电路消耗功率为多少?说明什么规律?
题2-2图
解(1)根据所标示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有
P1=u1i1=9 × 1W= 9W
P2=u2(i1)=5 × (1 )W=5W
P3=u3i2=(4 ) × 2W=8W
P4=u4i3=6 × (1 )W=6W
P5=u5(i3)=10 × 1W= 10W
(2)全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P=P1+P2+P3+P4+P5= 0
该结果表明,在电路中有的元件产生功率,有的元件消耗功率,但整个电路的功率守恒。
2-3如图示电路,(1)求图(a)中电压uAB;(2)在图(b)中,若uAB=6V,求电流i。
题2-3图
解对于图(a),由KVL,得
uAB=(8 +3 × 16 + 2 × 1)V= 7V
I5= = 0.5mA
由KCL,得
I2=I4+I5= 1.5mA
设流过2k电阻的电流为I,得
I=I1+I5= 3.5mA
由KVL,有
US2I= 3I3
解得
US= 13V
2-15对图示电路,试求uAB。
题2-15图
解由KVL,可得
uAB=( × 12 + 56)V= 5V
信号与系统王明泉第二章习题解答

题2、两线性时不变系统分别为S1和S2,初始状态均为零。将激励信号 先通过S1再通过S2,得到响应 ;将激励信号 先通过S2再通过S1,得到响应 。则 与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该题是考查级联系统的交换率:两级联系统交换保持不变
特征方程为 ,
特征根为 ,
所以
代入初始条件 , ,解得 ,
所以,
(2)求零状态响应
(3)
2.6 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方程式为
试求系统的冲激响应h(t)。
解:方程右端的冲激函数项最高阶数为 ,设
,
则有: ,将其代入原系方程,得
2.7若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试求系统的阶跃响应。
解:由题可知:
阶跃响应:
2.8已知某线性时不变(LTI)系统如题图2.8所示。已知图中 , , ,试求该系统的冲激响应 。
(7)理解卷积运算在信号与系统中的物理意义和运算规律,会计算信号的卷积。;
2.2 本章重点
(1)系统(电子、机械)数学模型(微分方程)的建立;
(2)用时域经典法求系统的响应;
(3)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及其求解;
(4)卷积的定义、性质及运算,特别是 函数形式与其它信号的卷积;
(5)利用零输入线性与零状态线性,求解系统的响应。
2.4.4系统的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1)零输入响应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是当系统没有外加激励信号时的响应。
零输入响应 是满足
及起始状态 的解,它是齐次解的一部分
由于没有外界激励作用,因而系统的状态不会发生跳变, ,所以 中的常数 可由 确定。
(2)零状态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习题一、判断题1.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完全由CPU决定。
2.RAM中的信息在计算机断电后会全部丢失。
3.存储地址是存储器存储单元的编号,CPU要存取某个存储单元的信息,一定要知道这个存储单元的地址。
4.通常把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储器称为主机。
5.由于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要小于内部传输速率,所以外部传输速率的高低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6.存储容量是数码相机的一项重要性能,不论拍摄质量如何,存储容量大的数码相机可拍摄的相片数量肯定比存储容量小的相机多。
7.计算机硬件从逻辑上讲包括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它们通过系统总线互相连接。
8.PC机主板上有一个集成电路芯片是CMOS存储器,主要存放着计算机硬件工作时所设置的一些参数,这个存储器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9.CD-R光盘是一种能够多次读出和反复修改已写入数据的光盘。
10.计算机的性能主要由CPU决定,CPU的运算速度又与CPU的工作频率密切相关。
因此,主频为2GHz Pentium4作为CPU的一台PC机,比使用主频为1GHz Pentium4作为CPU 的PC机速度高一倍。
11.PC机的主板上有电池,它的作用是在计算机断电后,给CMOS芯片供电,保持该芯片中的信息不丢失。
12.大部分数码相机采用CCD成像芯片,芯片中像素越多,可拍摄的图像最高分辨率(清晰度)就越高。
13.计算机中总线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带宽,它指的是总线中数据线的宽度,用二进位数目来表示(如16位,32位总线)。
14.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为键盘、鼠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
15.目前市场上有些PC机的主板已经集成了许多扩充卡(如声卡、以太网卡、显示卡)的功能,因此不再需要插接相应的适配卡。
16.I/O操作的启动需要CPU通过指令进行控制。
17.为了提高CPU访问硬盘的工作效率,硬盘通过将数据存储在一个比其速度快得多的缓冲区来提高与CPU交换的速度,这个区就是高速缓冲区,它是由DRAM芯片构成的。
18.在使用输入设备进行输入时,目前还只能输入文字、命令和图像,无法输入声音。
19.在使用配置了触摸屏的多媒体计算机时,可不必使用鼠标器。
二、选择题1.以下设备中不属于输出设备的是_________。
A.打印机B.绘图仪C.扫描仪D.显示器2.个人计算机使用的键盘中,Shift 键是_________。
A.换档键B.退格键C.空格键D.回车换行键3.目前大多数计算机,就其工作原理而言,基本上采用的是科学家_________提出的设计思想。
A.比尔·盖茨B.冯·诺依曼C.乔治·布尔D.艾仑·图灵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CD-ROM是一种只读存储器但不是内存储器B.CD—ROM或DVD-ROM驱动器是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部分C.只有存放在CD-ROM盘上的数据才称为多媒体信息D.CD-ROM盘片上约可存储650兆字节的信息5.以下关于指令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用于解决某一问题的一个指令序列称为指令系统B.指令系统中的每条指令都是CPU可执行的C.不同类型的CPU,其指令系统是完全一样的D.不同类型的CPU其指令系统完全不一样6.在下列几种存储器中,速度慢、容量小的是_________。
A.优盘B.光盘存储器C.硬盘存储器D.软盘存储器7.PC机有多种类型的I/O接口,下面对串行接口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只有慢速设备才使用串行接口进行连接B.串行接口只能一位一位地顺序传输数据C.串行接口只能连接一个外设D.串行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低于并行接口8.移动存储器(优盘)所采用的存储器件是_________。
A.Mask ROM B.PROM C.EPROM D.Flash ROM9.计算机有很多分类方法,下面_________是按其内部逻辑结构进行分类的。
A.服务器/工作站B.16位/32位/64位计算机-C.小型机/大型机/巨型机D.专用机/通用机10.下面关于鼠标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鼠标器输入计算机的是其移动时的位移量B.不同鼠标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感知位移量的方法不同C.鼠标器只能使用PS/2接口与主机连接D.触摸屏具有与鼠标类似的功能11.在使用_________操作系统的PC机上第一次使用优盘时必须安装驱动程序。
A.Windows ME B.Windows XPC.Windows98 D.Windows200012.为了提高处理速度,Pentium 4 处理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增加了运算器中运算部件的个数B.寄存器在总线空闲时自动通过总线从主存储器中取得一条指令C.增加了指令预取部件D.增加了寄存器的个数13.内存与外存相比,内存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A.容量大、存取速度慢B.容量小、存取速度快C.容量大、存取速度快D.容量小、存取速度慢14.PC机的机箱外常有很多接口用来与外围设备进行连接,但_________接口不在机箱外面。
A.RS-232E B.PS/2 C.IDE D.USB 15.下列存储器中用于存储显示屏上像素颜色信息的是_________。
A.内存B.CacheC.外存D.显示存储器16.下列不属于扫描仪主要性能指标的是_________。
A.分辨率B.色彩位数C.与主机接口D.扫描仪的大小17.下列关于计算机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一台计算机内只有一个微处理器B.输出设备能将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的信息转换成人可识别和感知的形式,如文字、图形、声音等C.外存储器中的数据是直接传送给CPU处理的D.I/O控制器都做成扩充卡的形式插在PCI扩充槽内18.计算机的层次式存储器系统是指_________。
A.RAM和ROM B.软盘、硬盘和光盘C.软盘、硬盘和磁带D.Cache、主存储器、外存储器和后备存储器19.I/0设备接口定义了连接设备的插头插座形式、电气特性及_________。
A.指令类型B.通信规程C.设备数量D.I/0操作种类20.Cache 中的数据是_________中部分内容的映射。
A.硬盘B.软盘C.外存D.主存21.在PC机中负责各类I/O设备控制器与CPU、存储器之间相互交换信息、传输数据的一组公用信号线称为_________。
A.I/O总线B.CPU总线C.存储器总线D.前端总线22.为了重新启动计算机,除了加电启动外,还可以用_________启动。
A.Ctrl+Break B.Ctrl + Alt + BreakC.Ctrl+Enter D.Ctrl + Alt +Del23.CD-ROM光盘指的是_________。
A.只读光盘B.随机存取光盘C.只写一次式光盘D.可擦写型光盘24.________印机打印质量不高,但打印成本便宜,因而在超市收银机上普遍使用。
A.激光B.针式C.喷墨D.字模25.下面有关扫描仪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分辨率是扫描仪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B.扫描仪能将照片、图片等扫描输入计算机C.扫描仪的工作过程主要基于光电转换原理D.滚筒式扫描仪价格便宜、体积小26.下列关于计算机硬件组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与外设B.主机通常指的就是CPUC.外设通常指的是外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D.一台计算机中可能有多个处理器,它们都能执行指令和进行算术逻辑运算27.下面关于I/O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I/O设备的操作是由CPU启动的B.I/O设备的操作是由I/O控制器负责全程控制的C.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I/O设备进行工作D.I/O设备的工作速度比CPU慢28.下面是关于PC机中USB和IEEE-1394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USB和IEEE-1394都以串行方式传送信息B.IEEE-1394以并行方式传送信息,USB以串行方式传送信息C.USB以并行方式传送信息,IEEE-1394以串行方式传送信息D.IEEE-1394和USB都以并行方式传送信息29.PC机键盘上的按键,击键声音小,无磨损,没有接触不良等问题,它们大多是_____式的。
A.电阻B.电容C.压力D.光敏30.PC机的标准输入设备是_________,缺少该设备计算机就难于正常工作。
A.键盘B.鼠标器C.扫描仪D.数字化仪31.下列_________不属于CPU的组成部分A.控制器B.主存储器C.运算器D.寄存器32.无线接口键盘是一种较新的键盘,它使用方便,多用于便携式PC机,下列关于无线键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输入信息不经过I/O接口直接输入计算机,因而其速度较快B.无线键盘使用比较灵活方便C.使用无线键盘时,主机上必须安装专用接收器D.无线键盘具备一般键盘的功能33.下列关于USB接口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一般来说,1394接口的传输速度低于USB接口B.一个USB接口通过USB集线器可以连接多个设备C.USB的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D.USB接口符合即插即用规范,即不需要关机或重启计算机,就可以插拔设备34.BIOS_________。
A.是一种操作系统B.是一种应用软件C.是一种总线D.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35.PC机显示器一般不使用的屏幕分辨率是_________。
A.640x 480 B.720×568 C.800×600 D.1024×768 36.若一台计算机的字长为4个字节,则表明该计算机_________。
A.能处理的数值最大为4位十进制数B.能处理的数值最多由4位二进制数组成C.在CPU中定点运算器和寄存器为32位D.在CPU中运算的结果最大为2的32次方37.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储器可以分为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下列存储部件中_________属于外存储器。
A.高速缓存(Cache)B.硬盘存储器C.显示存储器D.CMOS存储器38.由于_________芯片的存储容量较大,易修改,不但可用在PC机中还可使用在数码相机和优盘中。
A.Mask ROM B.PROM C.EPROM D.Flash ROM 39.下列关于I/O控制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I/O设备通过I/O控制器接收CPU的输入/输出操作指令B.所有I/O设备都使用统一的I/O控制器C.I/O设备的驱动程序都存放在I/O控制器上的ROM中D.随着芯片组电路集成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I/O控制器都从主板的芯片组中独立出来,制作成专用的扩充卡40.一张CD盘片上存储的立体声高保真全频带数字音乐约可播放一小时,则数据量大约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