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完美版)5草船借箭【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天造得好吗?”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1)周瑜对诸葛亮说的造箭的原因是什么?(马上要跟曹军交战,但军中缺箭,军情紧急)
(2)造箭真的是因为要跟曹军交战吗?(不是,是周瑜想给诸葛亮安一个罪名)
(3)齐读周瑜说的话,思考: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阴险、狡诈、公报私仇)
边议边读,读后评价。评价后再读,边演边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感受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还能识人心的英雄形象。把自己当成诸葛亮,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3. 语言运用
1
学会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本篇课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开篇对人物语言的描 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 物形象的方法。
5
3. 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预设:( 1)课文第 6 自然段中“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 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我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 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2)课文第 6 自然段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我联系上下文知 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教师相机小结:联系上下文来阅读古典名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 习这篇课文。诸葛亮能预测天气,说明他知天文。(板书:知天文) 4. 老师有一个问题没弄懂,谁能帮老师解开疑惑吗? 课件出示
?教学重点
1. 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 2.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策略
1. 识字写字 本课的生字可以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醒学生注意:“擂”读
l éi ,不能读成 l èi ;
“丞”读 chénɡ,不能读成 cénɡ。指导写字时,注意“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本课要求学生 正确读写的词语较多,可以将这些词语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已不常用的词语,如“军令状、水
名学生Fra Baidu bibliotek) 课件出示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 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
我。” (1)周瑜阻挠诸葛亮造箭,是为了什么呢?(定诸葛亮的罪)
(2)定诸葛亮的什么罪?(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古代立下军令状如果完成不了,就是死罪) (3)按照当时的造箭技术,三天时间最多只能造一万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挠,诸葛亮三天也绝对造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诸葛亮为什么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然后又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呢?(为了使 船身受到更多的箭) (2)如果只用船的一面受箭,会有什么后果?(船无法在水面上保持平衡,很有可能翻沉) 教师小结:双面受箭是为了让船保持平衡,方便快速撤退。 5. 学生继续汇报交流。 预设:课文第 7 自然段“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联系上下文体会到诸葛亮 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准三天后必有大雾。他知天文,所以能预测得这样准确,真是神机妙算。 (1)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因为江上大雾漫天,敌人根本看不清虚实,加上 曹操这个人疑心重,他怕有埋伏,不会轻易出兵,这是“借”箭的绝好机会) (2)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上,都看到了这场大雾。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你会怎么 想呢?(鲁肃想:前两天天气还好好的,今天怎么会起这样大的雾?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 (3)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怎么想呢?(诸葛亮想:果然不出我所料,周瑜啊周瑜,你费尽心机 想谋害我,我便将计就计,胜你一筹) 6. 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5 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 会认“瑜、忌、督”等 9 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 11 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军事、委
托”等 13 个词语。 2. 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 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 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6
请同学们把“笑”字圈起来,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诸葛亮在笑谁? 预设:( 1)诸葛亮在笑曹操,因为雾太大,曹操不敢出来迎敌,他嘲笑曹操生性多疑,反而害了自 己。 (2)诸葛亮在笑鲁肃,因为鲁肃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笑鲁肃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一种友善 的笑。 (3)诸葛亮在笑周瑜,因为周瑜本想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轻易就把十万支箭“借”回 来了,周瑜根本想不到“草船借箭”这一招,这是一种得意的笑。 (4)诸葛亮在笑自己,因为他算对了天,算对了人,没有让周瑜的诡计得逞。这是一种自信的笑, 胜利的笑。 7. 教师小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他说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来;他说三天 后取箭,果然第三天就取回了十万支箭。(板书:神机妙算)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地 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一些重点词句中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
【设计意图】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五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
习情况的反馈。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板块三 细读课文,解读对话
1. 大家都知道借箭起因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周瑜最终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 万支箭,可他却暗中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指
板块二 阅读课文,理清层次
1. 2. 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按阅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周瑜 妒忌 都督 幔子 水寨 擂鼓 呐喊 弓弩手 丞相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忌”和“擂”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3.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交流汇报,提出并解决问题: ①谁用草船向谁借箭?(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②为什么要借箭?(周瑜借军情紧急,令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③怎样借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2)本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写的。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 主要内容。 预设:①周瑜借军情紧急,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巧施妙计用草船 向曹操“借箭”成功,如期交箭。 ②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 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4. 三读课文,理清思路。 按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指名学生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深入研读,感受形象
1. 自学课文,圈画词句。 上节课我们通过品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对这两个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周瑜嫉贤妒能,诸 葛亮顾全大局。故事的结果是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请同学们仔细 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2.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文第 6 自然段中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瑜、忌、督”等 9 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 11 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军事、委 托”等 13 个词语。
2. 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解题质疑
1. 谈话导入。 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之一,你知道是 哪四本书吗?书中的主人公分别是谁?(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三国演义》 主人公:曹操 刘备 孙权 诸葛亮 周瑜 《水浒传》 主人公:宋江 林冲 鲁智深 武松 李逵 《西游记》 主人公: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 《红楼梦》 主人公: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2. 你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诸葛亮、周瑜三人有什么了解?谁来简单地说一说? 3.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 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是智慧里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与智慧的故事,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草船借箭的故事。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板 书:草船借箭) 4. 读了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或想法呢?
板块二 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1. 学完课文后,你对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有没有进一步的了解?小组内交流讨论。 2. 全班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 1)诸葛亮顾全大局、心胸开阔、神机妙算。( 2)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 3)曹操生 性多疑。( 4)鲁肃忠厚老实。 3. (1)这段话选自《三国演义》原著,它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相对应?(第 8、9 自然段) (2)这段话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半文言半白话) 4.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 事?(赤壁之战、舌战群儒、空城计、六出祁山等) 【设计意图】 分析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的性格特点,全面感受人物形象。把原著与课文进行 对比阅读,激发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寨”;另一类是如今仍常用的词语,如“妒忌、军事、委托”等。要注意分类指导,对不常用的词语, 只要求学生知晓大意,能够读写即可。对常用的词语,要求学生理解意思,正确读写,并能积累运用。
2. 课文朗读 可以抓住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味,展开想象,感悟人物
形象。如开头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反映了两人的性格特点,被称为神来之笔。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对话,进入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理解。边读边想,每次对话时人物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内心,加深理解。周瑜心胸狭窄与 诸葛亮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诸葛亮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 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 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4
3. 可是诸葛亮却答应了造箭,而且还提出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甚至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好甘受惩 罚。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请默读第 2 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诸葛亮说的话。(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
(1)诸葛亮为什么把十天的造箭时间改成了三天?(因为十天不可能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根本没 想过造箭,他想的是草船借箭)
不好十万支箭。这说明了什么?(周瑜心胸狭窄,想除掉诸葛亮)
2. 这些话是周瑜私下对部下鲁肃说的,可是周瑜在诸葛亮面前说的要造箭的原因是什么?请默读第
2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周瑜对诸葛亮说的话。(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 推却。”
(2)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因为诸葛亮早已想好计策, 胸有成竹)
(3)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周瑜为阴谋要得逞而高兴)诸葛亮知道周瑜在陷害 他吗?(知道)他明知是陷阱,为什么还要踏入陷阱?(因为当时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为了顾 全大局)
(4)齐读诸葛亮说的话,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主 动入套。可见诸葛亮是一个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心胸开阔的人) 4. 教师小结:故事一开始,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一个胸有 成竹,从容应对。同桌之间一个当周瑜,一个当诸葛亮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2
预设:( 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 2)为什么要借箭?( 3)怎样借箭? 5.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接着创设情境,然后再引出主题。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 设计,我先设置悬念,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阅读名著 的方法:借助资料,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