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完美版)5草船借箭【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及作品内容,激发学生想阅读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
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抓出故事的主要人物。
教学重点:通过《三国演义》的相关背景介绍,激发学生阅读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
识记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并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熟读课文,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以诸葛亮的相关话题,谈话导入(一)诸葛亮简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他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呢?(引出课题《草船借箭》)二、简介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一)了解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主要作品:小说《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隋唐两朝志传》,杂剧《风云会》等。
(二)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期。
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将需要识记的生字新词放在幻灯片的蝴蝶上,让学生抓蝴蝶识生词,通过游戏,帮助学生识记下面的生字新词:妒忌曹丞相都督委托惩罚鲁肃遮起来私自水寨擂鼓呐喊插满周瑜弓弩手幔子2。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案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解决军中箭矢不足的问题,巧妙地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通过草船借箭的计策,成功获取了大量箭矢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也具有一定的难度,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某些词汇和句式,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可能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全面,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并进行适当的运用。
3.能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和意义。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古代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如“草船借箭”、“曹操多疑”等。
2.难点: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的了解,以及课文情节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解释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具体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包括课文内容、重点词汇和句式等。
2.历史资料:准备三国时期的历史资料,包括人物介绍、历史背景等。
3.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有哪些了解?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第【1】篇〗草船借箭教学目的:1.认识“瑜、忌”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3个字,会写“妒忌、军事”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
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试着阅读名著《三国演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关于三国的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这本书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些人物(生自由讨论发言)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诸葛亮,谁能说说喜欢他的理由(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也和诸葛亮有关。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吗(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借到了吗怎么借的)现在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你想知道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着重指导:(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生字,师指导正音。
(2)注意:“忌”的上面是“己”,不要写成“已”;“督”的下面是“目”,不要写成“日”。
(3)(出示生词)指定学生带读。
3.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段落,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
起因(1~2自然段);经过(3~9自然段);结果(10自然段)。
这篇课文主要讲: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与诸葛亮约定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想借此陷害他。
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四、小结。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却将计就计,承诺三天就能办好。
接下来,他如何在三天内成功造好十万支箭呢且看下回分解。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草船借箭》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主要事件。
–理解草船借箭的典故内涵,启发学生思考智谋用兵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借鉴古代智慧的意识,学会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分析草船借箭的内涵和启示。
3.引导学生思考智谋用兵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故事中的智谋解决现实问题。
2.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草船借箭》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任务(25分钟)1.学生听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草船借箭的内涵和启示。
3.老师指导学生总结智谋用兵的重要性。
三、拓展(10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运用故事中的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四、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项目作文《智谋用兵》。
第二课时一、学习回顾(10分钟)•学生展示并讨论作文内容,加深对于智谋用兵的理解。
二、学习任务(30分钟)1.老师讲解草船借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2.学生分组进行相关问题讨论,加深理解和感悟。
三、课堂小结(10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智谋用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于面对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通过《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探讨智谋用兵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帮助他们从古代智慧中汲取启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
此外,要多角度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理解“妒忌”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谈话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最喜欢的名著,交流其中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而引出课题《草船借箭》。
四、初读生字词:“妒”的书写、辨析内容:课文主要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顺利的借得十万箭,使得周瑜不得不叹服。
五、析读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从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知天文(大雾弥漫)1.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天气实施计划?(雾大,“江上的人面对面都看不清”,曹操更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射箭)2.能不能猜猜诸葛亮让船“一字摆开”的用意呢?(“一字摆开”便于统一行动,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3.为什么还要让军士们擂鼓呐喊呢?(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4.读到这,你想对诸葛亮说些什么?(二)识人心(草船受箭)1.曹操上当了吗?(雾很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射箭便是)2.从这里能感受到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性多疑、小心谨慎)3.如果你是诸葛亮,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4.有感情朗读。
六、品读想象一下,草船借箭事件之后,曹操、鲁肃、周瑜会有怎样的表现?七、小结作业作业:周瑜嘴上说自己比不上诸葛亮,但他对诸葛亮真的是心服口服了吗?请大家课后去看一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下节课一起来分享你的体会。
八、板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第2篇】【设计理念】“大语文”教学观提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5《草船借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
反思
一、教案设计:
1.教学内容:《草船借箭》
2.教学目标:
•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学习诗词《江神子》
•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内容
难点:理解诗词《江神子》的意境
4.教学方法:
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诗
词的意义;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5.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用图片展示战国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草船借箭》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学习诗词《江神子》,分组探讨诗意
•第四步:总结课文,回顾故事内容,扩展讨论和思考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和参与度,他们积极思考故事背后的
含义,也对诗词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但是在课堂管理上,需要更加细心和耐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中。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
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或者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来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我也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三、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切感受到了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我将继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努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契机,为他们的未来之路铺路搭桥。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诸葛亮,妒忌,都督,惩罚,擂鼓,呐喊,丞相,神机妙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准备本课教学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例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你知道四大名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小故事。
出示课件—封面。
二、了解写作背景大家课前一定收集了非常多的资料,谁愿意起来交流学生交流,老师相机出示课件。
草船借箭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你知道吗课件──背景资料。
三、结合预习,自读自悟文章最后写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那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大家拿出自学卡,小组间合作朗读课文,把难读部分多读几遍,讨论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
四、交流讨论结果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
教师相机简笔画画出大雾,二十条船,顺风顺水,草等。
交流学生更加明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以及对曹操的用兵多疑,鲁肃的忠厚老实。
(知人心)2、对借箭妙计的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
(知天文,晓地理)五、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反复请同学朗读,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学生交流高潮处,问:“此时,你最想对我们的诸葛亮先生说一句什么话?”课件──人物分析──诸葛亮──神机妙算。
六、出示《草船借箭》的地形示意图,再读全文,进一步领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七、体会课文写作特点小组讨论本篇课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人物对话表现人物特点)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教案一. 教材分析《5草船借箭》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军队在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军缺箭,诸葛亮运用计谋,向曹操借箭的故事。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富有戏剧性。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感受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此外,学生可能对文中的成语和古文表达方式较为陌生,需要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人物、事件和地点;学会生字词,理解成语的含义;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诸葛亮的智谋和勇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成语的学习。
2.难点:对文中古文表达方式和文学修辞的理解,以及对课文内涵的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成语、历史背景等图文信息。
2.参考资料: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和补充。
3.教学工具:准备好黑板、粉笔、朗读设备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介绍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经典课文。
课文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大军压境,诸葛亮为了解决军中箭矢短缺的困境,采用草船借箭的计谋,成功地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矢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富有悬念,语言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是进行语言、思维、文化教育的好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历史故事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文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式,以及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诸葛亮的智谋和英勇有一定的崇拜,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3.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文中的词语造句。
4.学习诸葛亮的智谋和英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诸葛亮的智谋和英勇。
3.学生朗读能力和情感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课文朗读音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入今天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投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意思,并用词语造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篇历史故事,它记叙了诸葛亮神机妙算利用草船借箭获得成功的经过。
它告诉人们必须把握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和事物才能取得成功。
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分析课文情节,分析人物个性等能力。
因此,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自己去分析,掌握课文及人物。
设计思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课着力点就是通过简要介绍战争,学生分析了解草船借箭的过程及课文几个重要人物的性格。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解“神机妙算”的含义。
2、了解课文中人物诸葛亮、周瑜的性格。
3、引导学生分析借箭成功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进行交流。
教学流程一、导课1、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份练习,让同学们回去查找有关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物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探究性阅读是开放性的阅读,课前查找资料,课上交流,学生可加深对人物性格的认识,能更好地理解课文]2、出示课题(齐读)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有关人物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你能结合课文内容来说说你对“神机妙算”的理解。
2、自读课文,交流。
三、精读1、师:《草船借箭》既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故事,同时记录和描写这场战争的文章也非常精彩。
因此,我们既可以从军事家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诸葛亮是如何神机妙算借箭成功的。
也可以从文学欣赏者的角度来了解一下课文中诸葛亮、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我们更可以作为一个故事的叙事者,说说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
你们更喜欢从哪个角度去学习呢?请4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教案)一. 教材分析《5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以三国时期曹操与诸葛亮的故事为背景,讲述了诸葛亮为了解决军队箭矢短缺的困境,巧妙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智谋。
课文内容富有戏剧性,情节紧凑,充满智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本文也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对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由于草船借箭这一历史事件的特殊性,学生可能对于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此外,对于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能够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我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诸葛亮的智谋和勇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能够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对于文中的一些特殊历史背景知识的了解;对于课文内容中的一些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案例为例,分析其智谋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草船借箭教案四篇(详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草船借箭教案四篇(详细)第一篇一、教学内容说明: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
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课文情节曲折,故事性强。
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想一想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二、教学设计:学生比较喜欢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采取讲学结合,一学为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水平。
三、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生词,读通读懂课文。
2、了解古代军事知识:都督、军令状、水寨、弓弩等。
3、深刻领会诸葛亮神机妙算在什么地方。
四、教学难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五、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我们十一册学习过《赤壁之战》,对于三国的歇后语和成语大家积累了哪些?同学踊跃发言教师小结,对于课外积累多的学生鼓掌表扬。
关于三国的歇后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东吴招亲----陪了夫人又折兵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张飞吃秤砣----铁了心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关于三国的成语:望梅止渴三顾茅庐味如鸡肋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手不释卷老马识途木牛流马2、学生分组自学(1)自学生字生词,不懂的查字典。
教师巡视。
(2)根据写事的继续问的特点分清课文的顺序立下军令状-----巧妙安排-----草船借箭-----如期交箭(3)认识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深刻领会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谙熟人,二是具有丰富的天文知识,三是通晓地理。
(4)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讨论。
(1)《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草船借箭?结果怎样?(2)本文人物分析周瑜:阴险狡猾;诸葛亮:从容镇定,胸有成竹;鲁素:忠厚老实;曹操:谨慎多疑。
不喜欢周瑜的原因: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喜欢诸葛亮的原因: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延迟、探听、私自、军令状、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习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故事的起因部分。
教学过程:一、了解《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二、介绍背景,引出新课。
三、板书课题,质疑。
四、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上面问题。
五、学生自读课文,同桌检查认字及自读课文情况。
六、学习故事的起因部分。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内容,板书课题。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认识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的是谁和谁的事?在诸葛亮和周瑜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
二、回顾课文开头部分。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意欲加害诸葛亮,于是请诸葛亮到军中议事,周瑜是怎样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的?我们一边观看录像一边回顾。
2、三天之后造箭情况如何?(如期如数交付曹操)。
周瑜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在三天之内借到了十万支箭,那么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三、体会借箭之法。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借船、借人、借一江大雾)2、周瑜看到十万支箭后长叹一声,说——(板:神机妙算)3、什么叫“神机妙算”?(指导朗读。
)四、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哪里呢?1、最先算到了什么?当时雾大吗?从哪读出的?出示句子: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从哪读出雾大?是啊,前人就曾有篇《大雾垂江赋》为证,感兴趣的同学下去可以读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感受一下当时雾之浓之大。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第1篇】1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对话中体会人物的鲜明个性。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学情分析该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意在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前我班组织了读名著活动,学生对《三国演义》有一定的了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个性。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
1、本学期开始,同学们都在读四大名著,请你说说,你最喜欢四大名著的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并说出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入名著,品读经典。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选自《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19草船借箭。
读题。
3、明确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看学案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活动2【讲授】二、通读课文,把握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检查交流。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总结:课文主要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使得周瑜不得不叹服。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全文,了解事情发展顺序。
为学习下文作铺垫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1)活动3【讲授】三、精读课文,品读人物性格特点。
1、故事中有多处人物对话描写,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品味、分析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并小组讨论,每组抓住一个人物全班交流。
教学设想:学生从诸葛亮和周瑜的对话。
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和顾全大局。
周瑜的嫉贤妒能和险恶用心;从曹操的话中体会他生性多疑。
从诸葛亮和鲁肃的对话,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鲁肃的忠厚老实和信守承诺。
追问:诸葛亮与鲁肃对话中,PPT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一篇经典的中国古代故事,选自《三国演义》。
课文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非凡智慧和胆识。
本课内容丰富,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感受人物的魅力,同时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人物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不太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可能不太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学会课文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习他的智勇双全、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学会课文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体会课文的文学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战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5课《草船借箭》(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5课《草船借箭》(部编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草船借箭》的阅读与理解;重点词语的认读、理解与应用;句子分析与朗读技巧;课文主要情节的梳理与讨论;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体会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形象,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文阅读的兴趣整体上还是比较高的。通过引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我发现他们在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古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尽管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举例,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运用时显得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词汇和句式运用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在分析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了解有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我应该在课前导入环节加强对历史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次课堂中尝试采用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5.课文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寓意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历史与文化意识,具体包括:
1.阅读理解:通过分析《草船借箭》的情节,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细读与精读的习惯。
2.语言运用: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升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草船借箭》。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拓展对课文背景和历史知识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草船借箭》。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理解。
(2)对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的深入剖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
(2)历史资料、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草船借箭》的插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和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
(2)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课堂讲解。
(2)详细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5. 课堂练习:(1)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草船借箭》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草船借箭》教案(含2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草船借箭》,让学生了解智慧与勇敢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草船借箭》中的主要情节;2.让学生能够利用书中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2.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通过感情问候和回顾上节课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篇章(1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 合作探究(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4. 拓展练习(10分钟)出示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答案。
5. 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回忆。
2. 情感认识(15分钟)讨论文中人物的智慧和勇敢,引导学生思考勇气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2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 书面表达(10分钟)通过问答和写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
六、作业布置1.练习册上相关习题;2.写一篇关于勇气和智慧的小短文。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达到预期,但需要更多引导学生表达和思考。
下节课需要增加交流互动的机会。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学会本课生字10个;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
3.会用“要是就”、“果然”、“神机妙算”各写一句话。
4.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弊,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揭题激趣。
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部分内容改写而成的,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
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
(2)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
渚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
课文通过草船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义)。
3.填空练习,了解大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词语的意思)2.初步理解课文意思。
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
(正音、评读)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1.轻声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裁词?2.默读课文,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结合课文第2题的提示,把课文分成4段:①接受任务②作好准备③草船借箭④按时交箭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作业本上第1、2、3题。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第一、二、四段,完成部分作业。
教学过程―、复习巩固。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通用6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通用6篇)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习一篇按事情发顺序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能力,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草船借箭》录像幻灯片重难点:草船借箭的经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造教育渗透点复习前文导入新课1、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回答:1、三天造十万支箭。
2、立下军令状。
复习导入,保持思维的性。
讲“借箭准备”紧扣妒忌与才干1、周瑜为什么这样做?2、诸葛亮是怎样做的?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三、学习“借箭经过”突出“神机妙算”20`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近水寨。
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2、鲁肃怎样说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
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
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样做的。
5、小结1、自由读课文,用“—”划出诸葛亮做的、说的。
用“~”划出曹操做的、说的。
2、看录像(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3、看幻灯片,比较“一定不敢”与“不一定敢”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4、看录像,体会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心情,模仿神态分角色朗读。
5、体会“谢谢”的含义齐读这一句话。
6、体会理解“自有妙用”体会周的心情,朗读长叹一声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录像、幻灯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四、讲“借箭结果”突出周瑜的“长叹”5`1、指名读课文,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
周瑜是怎样说的?说明了什么?2、小结。
五、总结全文分清前因后果5`师述:借箭的表面原因实质原因表面结果实质结果,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 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
我。” (1)周瑜阻挠诸葛亮造箭,是为了什么呢?(定诸葛亮的罪)
(2)定诸葛亮的什么罪?(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古代立下军令状如果完成不了,就是死罪) (3)按照当时的造箭技术,三天时间最多只能造一万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挠,诸葛亮三天也绝对造
?教学重点
1. 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 2.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策略
1. 识字写字 本课的生字可以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醒学生注意:“擂”读
l éi ,不能读成 l èi ;
“丞”读 chénɡ,不能读成 cénɡ。指导写字时,注意“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本课要求学生 正确读写的词语较多,可以将这些词语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已不常用的词语,如“军令状、水
3
【设计意图】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五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一环节,是 Nhomakorabea学生课前预
习情况的反馈。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板块三 细读课文,解读对话
1. 大家都知道借箭起因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周瑜最终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 万支箭,可他却暗中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指
边议边读,读后评价。评价后再读,边演边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感受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还能识人心的英雄形象。把自己当成诸葛亮,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3. 语言运用
1
学会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本篇课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开篇对人物语言的描 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 物形象的方法。
不好十万支箭。这说明了什么?(周瑜心胸狭窄,想除掉诸葛亮)
2. 这些话是周瑜私下对部下鲁肃说的,可是周瑜在诸葛亮面前说的要造箭的原因是什么?请默读第
2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周瑜对诸葛亮说的话。(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 推却。”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深入研读,感受形象
1. 自学课文,圈画词句。 上节课我们通过品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对这两个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周瑜嫉贤妒能,诸 葛亮顾全大局。故事的结果是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请同学们仔细 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2.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课文第 6 自然段中的句子。
(2)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因为诸葛亮早已想好计策, 胸有成竹)
(3)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周瑜为阴谋要得逞而高兴)诸葛亮知道周瑜在陷害 他吗?(知道)他明知是陷阱,为什么还要踏入陷阱?(因为当时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为了顾 全大局)
(4)齐读诸葛亮说的话,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主 动入套。可见诸葛亮是一个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心胸开阔的人) 4. 教师小结:故事一开始,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一个胸有 成竹,从容应对。同桌之间一个当周瑜,一个当诸葛亮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5 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 会认“瑜、忌、督”等 9 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 11 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军事、委
托”等 13 个词语。 2. 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 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 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瑜、忌、督”等 9 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 11 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军事、委 托”等 13 个词语。
2. 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解题质疑
1. 谈话导入。 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之一,你知道是 哪四本书吗?书中的主人公分别是谁?(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三国演义》 主人公:曹操 刘备 孙权 诸葛亮 周瑜 《水浒传》 主人公:宋江 林冲 鲁智深 武松 李逵 《西游记》 主人公: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 《红楼梦》 主人公: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2. 你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诸葛亮、周瑜三人有什么了解?谁来简单地说一说? 3.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 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是智慧里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与智慧的故事,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草船借箭的故事。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板 书:草船借箭) 4. 读了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或想法呢?
板块二 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1. 学完课文后,你对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有没有进一步的了解?小组内交流讨论。 2. 全班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 1)诸葛亮顾全大局、心胸开阔、神机妙算。( 2)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 3)曹操生 性多疑。( 4)鲁肃忠厚老实。 3. (1)这段话选自《三国演义》原著,它与课文中哪些自然段相对应?(第 8、9 自然段) (2)这段话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半文言半白话) 4.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周瑜、曹操和鲁肃,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 事?(赤壁之战、舌战群儒、空城计、六出祁山等) 【设计意图】 分析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的性格特点,全面感受人物形象。把原著与课文进行 对比阅读,激发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诸葛亮为什么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然后又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呢?(为了使 船身受到更多的箭) (2)如果只用船的一面受箭,会有什么后果?(船无法在水面上保持平衡,很有可能翻沉) 教师小结:双面受箭是为了让船保持平衡,方便快速撤退。 5. 学生继续汇报交流。 预设:课文第 7 自然段“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联系上下文体会到诸葛亮 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准三天后必有大雾。他知天文,所以能预测得这样准确,真是神机妙算。 (1)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因为江上大雾漫天,敌人根本看不清虚实,加上 曹操这个人疑心重,他怕有埋伏,不会轻易出兵,这是“借”箭的绝好机会) (2)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上,都看到了这场大雾。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你会怎么 想呢?(鲁肃想:前两天天气还好好的,今天怎么会起这样大的雾?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 (3)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怎么想呢?(诸葛亮想:果然不出我所料,周瑜啊周瑜,你费尽心机 想谋害我,我便将计就计,胜你一筹) 6. 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5
3. 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预设:( 1)课文第 6 自然段中“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 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我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 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2)课文第 6 自然段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我联系上下文知 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教师相机小结:联系上下文来阅读古典名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学 习这篇课文。诸葛亮能预测天气,说明他知天文。(板书:知天文) 4. 老师有一个问题没弄懂,谁能帮老师解开疑惑吗? 课件出示
6
请同学们把“笑”字圈起来,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诸葛亮在笑谁? 预设:( 1)诸葛亮在笑曹操,因为雾太大,曹操不敢出来迎敌,他嘲笑曹操生性多疑,反而害了自 己。 (2)诸葛亮在笑鲁肃,因为鲁肃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笑鲁肃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一种友善 的笑。 (3)诸葛亮在笑周瑜,因为周瑜本想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轻易就把十万支箭“借”回 来了,周瑜根本想不到“草船借箭”这一招,这是一种得意的笑。 (4)诸葛亮在笑自己,因为他算对了天,算对了人,没有让周瑜的诡计得逞。这是一种自信的笑, 胜利的笑。 7. 教师小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他说曹操不敢派兵出来,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来;他说三天 后取箭,果然第三天就取回了十万支箭。(板书:神机妙算)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地 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一些重点词句中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
预设:( 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 2)为什么要借箭?( 3)怎样借箭? 5.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接着创设情境,然后再引出主题。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 设计,我先设置悬念,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阅读名著 的方法:借助资料,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十天造得好吗?”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1)周瑜对诸葛亮说的造箭的原因是什么?(马上要跟曹军交战,但军中缺箭,军情紧急)
(2)造箭真的是因为要跟曹军交战吗?(不是,是周瑜想给诸葛亮安一个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