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电子系统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综合航电

综合航电

未来十年综合航电系统的发展趋向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下称综合航电系统)是现代化战斗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斗机的作战性能与航空电子系统密切相关。

可以说,没有高性能的航电系统,就不可能有高效能作战的战斗机。

综合航电系统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下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十来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促进了飞机作战效能的进一步提高。

然而,目前综合航电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不少不足之处,亟待加以改进和完善;同时,21世纪的作战策略和方式的发展也对综合航电系统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要求。

因此,未来的十年,在解决经济上可承受性问题的同时,综合航电系统仍将向着更加综合化、信息化、技术化、模块化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综合航电系统的功能、性能以及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和综合效能也将出现突破性的飞跃。

可以预见,航空电子综合化水平将得到不断提高,航空电子综合技术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得到不断完善。

(一)航电系统的发展现状一、航空电子技术与系统结构的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为解决战斗机中的一系列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了漫长的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的开发过程。

综合航空电子技术发展至今,基本上经历了分散、联合、综合到高度综合这4个阶段;航空电子系统结构亦是如此,同样经历了分立式、联合式、综合式和高度综合式4个阶段。

图1给出了4种典型结构的演变。

第一代航空电子系统为分立式结构,雷达、通信、导航等设备各自均有专用且相互独立的天线、射频前端、处理器和显示器等,采用点对点连接。

第二代航空电子系统为联合式结构,使用几个数据处理器完成低带宽的数据传输交换功能,如导航武器投放、外挂管理、显示、控制等,各单元之间通过数字总线交联,资源共享只在信息链后端的控制和显示环节。

这种结构主要来源于美国空军莱特实验室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数字式航空电子信息系统”(DAIS)计划,该计划采用机载多路数据传输总线(1553B)技术,简化了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减轻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解决了任务处理显示控制的综合问题,对航空电子系统综合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飞机的功能和性能前进了一大步,并为F-15、F-16、A/F-18等普遍应用。

航电系统发展概述

航电系统发展概述

航空电子系统的组成:1, 各种机载信息采集设备2,信息处理设备3,信息管理和显示控制设备4,相关的软件二航电系统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分立式航空电子系统,代表机型为F-100 ,F-101,2,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代表机型为F-16C/D3,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代表机型为F-22,F-35 综合航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如下:系统按功能区划分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采用高速数据总线采用高度综合的座舱显示系统采用大规模软件技术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并进行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实现了系统容错和重构功能4 先进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三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方向1 智能化电子计算机已成为现代化机载电子设备的核心,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不断地改变着机载电子系统的面貌。

当前计算机的发展正面临着重大突破—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出现。

目前人工智能研究主要集中在专家系统、模式识别系统、机器人等三方面2 综合化采用高级复杂软件增扩最佳控制技术以保证容错, 采用标准化部件, 以减少备件、简化维修、降低全寿命费用。

系统的综合能力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支援, 其中包括高速数据总线、超高速集成电路(VHSIC)和人工智能等。

3 全频谱化现代局部战争表明, 电子战已越演越烈,而电子战的实质就是对电磁频谱的激烈争夺。

由于无线电频段和微波频段已拥挤不堪因此航空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正逐渐向毫米波、红外、激光、可见光等领域扩展, 从而使航空电子系统趋于全频谱化。

4 隐蔽化在导航系统中采用惯导—全球定位系统组合,惯导—天文导航组合等方案构成载机不辐射电磁波的“ 隐蔽导航系统” 。

采取这种组合方式。

” 既能保持惯导的近距导航较高的精度又可校正远距飞行中惯导的累积定位误差。

当前正在研制的全地形航空电子系统(T2 A)就具有隐蔽导航功能,其核心部件为一个存贮地形三维数据的数据库, 数据库内存有航线中的所有地形的数据,如一些基本点的海拔高度参数、森林、河流、道路、障碍物的信息数据等。

航电系统简介ppt课件

航电系统简介ppt课件

网络化:航电系统将实现网络化,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绿色环保:航电系统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降低能耗和排放
3
航电系统的应用领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航空领域
飞机导航:提供飞行路线、速度、高度等信息
通信系统:实现飞机与地面、飞机与飞机之间的通信
02
飞行控制: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速度和高度
雷达系统:探测周围环境,提供安全保障
航电系统简介
01.
02.
03.
04.
目录
航电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航电系统的发展历程
航电系统的应用领域
航电系统的关键技术
1
航电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航电系统:航空电子系统,简称航电系统
01
功能:负责飞机的飞行控制、导航、通信、显示、数据管理等功能
02
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传感器、处理器、显示器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电源系统:提供电力支持
2
航电系统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1910年,飞机首次使用无线电设备进行通信
1920年,飞机开始使用无线电罗盘进行导航
1930年,飞机开始使用自动驾驶仪进行飞行控制
03
1940年,飞机开始使用雷达进行探测和避让障碍物
1950年,飞机开始使用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导航
现代发展
20世纪80年代:航电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民航飞机
电子战系统:对抗敌方电子干扰和攻击
05
航空电子设备:集成各种电子设备,提高飞机性能
航天领域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系统,如卫星电话、卫星电视等
导航定位: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北斗等
遥感探测:遥感卫星,如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等

航电系统简介

航电系统简介
讲述法
根据PPT进行讲解
(二)新代航空电子系统的特点
几十年来,航空电子系统经历了分立式、 混合式、联合式向综合化、高度综合化方向发 展。综合化的航空电子系统不仅实现了机上的 信息综合,而且能够有效地综合C3I和预警机 发送的信息,由此可以满足现代和未来战争的 需求。现以美国的 宝石柱 结构、F-22、宝石 台 计划为例,综述新 代航空电子系统的特 点。
对比法
针对新老航电系统不冋
之处进行讲解
三、新代航空电子系统
()新代航空电子系统结构
新 代航空电子系统结构(即更咼程度的 综合化结构)是以美国“宝石柱(Pave Pillar)”计 划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结构概念。该计划元成于 八十年代,实现“宝石柱”系统结构的第一架战 斗机是美国的F-22战斗机,RAH-66轻型攻 击/侦察直升机也使用了这种结构,各分系统 间以1553和HSDB(高速数据总线)相连接。
1.在功能划分上,新代系统已明显从 纵向划分过渡到横向划分,提出了功能区分的 概念。功能区分是整个系统中功能特性相近、 任务关联密切的部分,在同一功能区中可以实 现资源共享,容易互为余度而实现动态的重构
2'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时间
讲述法
根据PPT进行讲解
及容错。“宝石柱”结构将系统分为任务管理区、 传感器管理区、飞机管理区。任务管理区由任 务数据处理机、任务航空电子多路传输总线、 块多路传输总线、系统大容量存储器、武器管 理系统和任务航空电子总线接口组成。该区的 功能为:任务计算与管理(如火力控制、目标 截获、导航管理、防御管理、外挂管理、地形 跟随(TE)/地形回避(TA)/障碍回避(0A)、座舱 管理、与其它两个功能区交联等)。传感器管 理包括通用信号处理机、传感器数据分配网 络、数据交换网络、视频数据分配网络、传感 器控制网络组成。该区的功能为:传感器数据 分配、传感器信号处理、处理后信号的分发、 传感器控制。飞机管理区是由飞行控制、发动 机控制、推力矢量控制、通用设备控制等几部 分功能综合而形成,又称为飞机管理系统(VMS),其功能为支援与控制功能有关的飞机 的飞行。

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航空航天电子技术越来越成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趋势。

从最基础的电子元器件,到各种高端设备,电子技术的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高速飞行和极端环境所带来的需求。

本文将从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入手,探讨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历史与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

对于民用航空,电子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航空运输的面貌,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

在军用航空领域,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航空武器系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航天领域对电子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如今,电子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每一次的飞行都需要先进的电子设备,例如雷达、电子对抗系统、自动驾驶、通信设备,以及用于卫星和太空探索的卫星技术等等。

二、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应用前景未来,航空航天领域对于高端电子技术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因此,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白皮书》的发布和《中国航空发展报告》的出台,中国的相关产业也都得到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从政策角度上来说,未来科技的发展将重点放在创新上,通过高科技推动经济增长。

从技术角度上,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在飞行控制系统方面,自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开始普及,它们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智能化的飞行控制系统,这对于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效率意义重大。

在空间技术方面,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和太空探索的稳步推进,卫星通信技术、导航定位技术、航天器自主控制技术都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运用。

三、难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深入,航空航天电子技术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高速飞行和极端环境的需求是航空航天电子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因为这些条件都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很大的干扰和影响。

航空电子综合系统概述ppt

航空电子综合系统概述ppt

功能:提高飞行安全性、 舒适性、经济性,降低 飞行员工作负荷,提高
飞机性能。
功能
飞行控制:控制飞机的 飞行姿态、速度和高度
导航:提供飞机的位置、 速度和航向等信息
通信:实现飞机与地面、 飞机与飞机之间的通信
雷达:探测飞机周围的 环境,提供预警信息
电子战:对抗敌方的电 子干扰和攻击
飞行管理系统:综合管理 飞机的各个系统,提高飞
绿色化
01
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02
环保材料:采用环保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03
绿色设计:优化系统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4
绿色制造:采用绿色制造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05
绿色回收:提高系统回收利用率,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汇报人
5
航空电子综合系 统的未来展望
智能化
01 智能化设计:采用先
进的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系统自动优化和 自适应
03 智能化维护:利用物
联网技术,实现对航 空电子综合系统的远 程诊断和维护
02 智能化控制:通过大
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 实现对飞行器状态的 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
04 智能化交互:通过语
音识别、手势识别等 技术,实现人机之间 的自然交互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航 空电子设备逐渐增多,功 能也越来越复杂,航空电 子综合系统应运而生。
20世纪80年代,航空电子 综合系统开始应用于民用 飞机,如波音757和空客 A320等。
发展阶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初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
航空电子系统开始出现,主 要功能是导航和通信。
02 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
网络化

航电系统简介

航电系统简介
开放式航电系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开放式系统结构是由开放系统接口标准定义的一个结构框架,它的优点是:便于构成分布式系统;便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或其他硬件之间的互连、互通和互操作;也便于硬件、软件的移植;便于系统功能的增强和扩充。此外,开放式系统结构还支持系统可变规模,有利于缩短研制开发周期。在计划开发、采购、维修及更新时能降低成本。其原因是它增加了可重新使用机会,更有可能使用商用货架产品(COTS)技术,还能快速建立系统模型。采用该结构后,就能较好地解决系统的功能扩充、修改,及元器件的更新换代。 美国空军把应用军用技术和商用技术实现系统从传统的封闭式结构向经济上可承受的、灵活的开放式结构转变视为当前一项挑战。这是因为开放式系统结构由民用向军用推广存在着争论,主要是由于标准和最佳性能不能兼顾,一些领域还不能完全满足军事上的需要,这就要求制订和贯彻各种标准接口,使不同的产品研制、生产单位都要遵循公开一致的标准和规范。此外,开放式系统结构不仅涉及硬件,也涉及软件。软件开放系统、软件可重复使用、软件可变规模与硬件的开放性同样重要,也是降低系统寿命周期费用、缩短研制开发周期的重要措施。因此,新一代综合航电系统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网络、人机界面等应遵循统一的系列标准、规范研制开发,软件的可重用、标准化、智能化、可移植性、质量、可靠性等都应列入表征软件技术的特征参数之中。 因此,今后十年,开放式工业标准向军用过渡趋势会更加明显,开放式系统结构向军事上应用的转移不可逆转。
战斗机传感器进一步综合化
先进战斗机传感器的综合化趋势发展极为迅速。从本世纪初服役的F—22和JSF等第四代战斗机传感器来看,机上传感器实现全部综合化已近在咫尺。 由于新一代航电系统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复杂性及数据量的增加,超出了驾驶员有效使用和管理传感器的能力,从而使传感器的综合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多传感器综合(MSI)的目标是:改变目前各种传感器分立的状态,实现互为补充、互为备份、扬长避短、综合使用各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对多传感器实现综合的控制和管理,在现有的硬件和软件水平上获得比任何单独的传感器性能更高的传感器系统。 美国空军F-22战机传感器系统的天线及射频前端功能仍是分立的,雷达、RWR/ESM、CNI各有自己的天线及前端处理功能,综合起来完成雷达、EW、CNI等功能。而“宝石台”计划主要是要解决传感器区的综合问题。雷达舱内的设备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雷达,而是集雷达、CNI、EW、敌我识别(IFF)、无线电高度表、导弹制导数据链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射频系统。该计划提出用13个天线提供所有CNI/EW/雷达所需的功能。光电传感器的孔径也要综合,前视红外、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导弹告警功能的综合,实现分布孔径红外系统(DAIRS)。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部分也要实现综合,使用统一的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行处理,A/D变换尽量向前端推移,使用标准的共用模块。完成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然后通过统一航空电子网络,连接到综合核心处理机(CIP),在CIP中进行数据融合。对传感器的控制和功率管理也可通过这个通道完成。传感器区的充分综合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上述的各方面都将获得极大的收益。 将于2010~2040年陆续装备美国空军、海军及其盟国部队的JSF战斗攻击机的传感器系统将打破未来战斗机所需的雷达、电子战和其他关键功能的界线。这意味着,用于扫描和跟踪目标这些传统雷达任务的有源电子扫描阵(AESA)在同一时刻也用于干扰、电子情报、通信和其他任务。而且AESA收集的数据将与机外数据源(如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卫星),以及机上的光电系统的信息进行融合。若2架或4架JSF在一起工作时,其能力远比同等数量的飞机单独工作要强。当陷入困境时,单架JSF也具有完成任务和自我生存的能力。

简述航电发展历程

简述航电发展历程

简述航电发展历程
航电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飞行器的发展,对
于导航、通信和控制系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以下是航电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和阶段:
1. 初期探索阶段:在飞机刚刚问世的时期,航电系统非常简单,主要依靠人工导航和目视导航。

初期的通信系统使用无线电和信号旗进行简单的通讯。

2. 机电一体化阶段:随着飞机的发展,航空电子技术逐渐应用于航空领域。

20世纪20年代,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出现,即
利用机械装置结合电子设备来实现导航、通信和控制功能。

3. 关键设备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关键设备如
无线电导航和雷达得到了迅猛发展。

无线电导航系统(如
VOR和ADF)使得航行更为准确,雷达技术则提供了对周围
环境的感知能力。

4. 数字化时代:20世纪70年代后,航电系统逐渐实现了数字
化和自动化。

航空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包括惯性导航系统、自动驾驶仪和机载计算机等。

5. 基于卫星技术的革新:21世纪初,卫星导航系统(如全球
定位系统GPS)的应用逐渐普及,大大提高了飞行器的定位
和导航精度。

航电系统还包括了机载通信系统,如卫星通信系统和航空移动通信系统,使得飞行器与地面的通信更加便捷和可靠。

总的来说,航电发展经历了从简单机电一体化到数字化和自动化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电系统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能够提供更准确、可靠和安全的导航、通信和控制能力。

航电体系结构发展历程

航电体系结构发展历程
控制区等4部分。这些功能区块通过UAN互连,如图
2所示。
2. 3.1信息综合采集区
信息综合采集区泛指利用各种途径获取外部信息
的功能区域,主要采集射频信号、光电信号以及获取数
据链和其他机外信息,这些信息主要用于战机CNI,数
据链传输、大气数据测量、电子战、目标实时自动跟踪
与精确定位,涵盖文献〔16」的IRFS系统和综合光电系
统,主要有:1)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实现射频信号综
合处理;2)利用高性能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实现目标
实时跟踪、定位和干扰敌方雷达;3)利用激光技术提
供高分辨率成像、自动跟踪、激光目标指示及测距、激
光斑点跟踪等功能;4)利用红外技术提供3600水平视
场,完成瞬时导弹告警、态势感知、红外搜索与跟踪和
有利于减轻飞机重量和费用。
3 IMA软件体系结构
IMA是一个软件密集型系统[+<}。由于要求实现
对信息的综合处理,因而联合式结构中面向特定硬件
处理环境的软件设计理念在IMA中不能得以沿用。
为此,IMA采用开放式软件体系结构,积极吸收民用航
电标准和COTS技术,推进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以
式‘3。1或模拟式结构哺1(Independent/Analog
Avion-
ics),代表机型有F一4。其特点是专用性强、灵活性
差、信息交换困难。
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字计算机开始大量用于
机载导航和火控计算,形成控制中心,其他模拟计算子
系统比如大气数据系统等通过A/D,D/A转换与之交
36所示。
严格来说,ARINC 653规范只是制定了航电操作

航电系统简介

航电系统简介

二、航电系统的历史
航空电子设备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使 飞机的性能获得提高,并且进一步推动 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在航空电子系统 发展中系统结构不断演变,因此航空电 子系统的“结构”成为划时代的主要依 据。
二、航电系统的历史 (一)分立式结构
早期的航空电子系统为分立式结构, 系统由许多“独立的”子系统组成,每 个子系统必须依赖于驾驶员的操作(输 入),驾驶员不断从各子系统接收信息, 保持对武器系统及外界态势的了解。
F-15鹰式战斗机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 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的双引擎、全天候、高机动性空 中优势重型战斗机。
是世界上第一种成熟的第四代战斗机(根据苏联 传统分类和美国2009年后分类方式两者已统一,所 以以上就是唯一的国际第四代战斗机标准)
F-15是由1962年展开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计划发展出来,1969年由麦道 (McDonnell Douglas)公司得标,1972年7月首次 试飞,1974年首架量产机交付美国空军使用。
F-18战斗机引入了“玻璃”座舱概念,淘汰了许 多表盘式仪表,并将原先表盘式仪表的信息显示在阴 极射线显示器上。
安装了抬头显示器 (HUD),仪表面板上 安装了两个多功能阴极 射线显示器和一个水平 阴极射线显示器。座舱 内安装了手不离杆 (HOTAS)油门杆和操 纵杆,作战中需要使用 到了控制开关都集成在 了油门杆和操纵杆上。
三、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
(二)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的特点
2.综合化进一步向深、广方向发展。“宝石柱” 结构虽然提出了信号处理通用模块及相应处理群集器 的一般结构,但“宝石柱”实验室演示系统和F-22的 综合化深度只达到数据处理资源一级,而“宝石台” 计划的任务之一就是试图进一步在传感器信号处理及 传感器天线孔位上实现综合,在信号处理群集器中使 用通用信号处理模块。

航空航天领域的航空器电子与电力系统

航空航天领域的航空器电子与电力系统

航空航天领域的航空器电子与电力系统航空航天领域的航空器电子与电力系统在现代航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航空器的电子与电力系统不断升级与创新,以提高飞行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航空器电子与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组成结构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航空器电子与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航空器电子与电力系统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当时航空器的电力系统主要依赖于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和蓄电池供电。

随着航空业的兴起,航空电子技术开始崭露头角,获得巨大发展。

20世纪中期,航空器的电子系统逐渐应用于雷达导航、通信系统和自动导航等方面。

这些系统的引入提高了飞行安全性和导航精度,为航空器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航空器电子与电力系统的组成结构1. 电力系统航空器的电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蓄电池和电力管理系统组成。

发电机通过转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整个飞行过程提供电力供应。

蓄电池则起到备用电源的作用,在发电机失效时提供电力支持。

电力管理系统负责对电力进行分配和控制,确保每个电子设备都能够得到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

2. 电子系统航空器的电子系统包括雷达导航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等。

雷达导航系统通过使用雷达技术来确定航空器的位置和飞行路径,以确保飞行安全。

飞行控制系统则用于控制航空器的飞行姿态和稳定性,包括自动驾驶仪、自动着陆系统等。

通信系统能够实现航空器与地面及其他飞行器之间的实时通信,提高飞行协调性和安全性。

安全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监测航空器的航行状态,包括气象监测、故障检测和警告系统等。

三、航空器电子与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航空器电子与电力系统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和节能型设计。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航空器将采用更多的太阳能和风能来提供电力供应。

同时,航空器电子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无人机技术的普及将推动航空器电子系统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实现更高的自主飞行能力和多机协同操作。

航空电子系统发展史

航空电子系统发展史

➢全机统一调 度和管理
➢模块化软件

设计

➢降低研制经



➢便于功能扩

联合式
➢系统结构层 次化
➢功能模块标 准化
➢数据总线高 速化
➢容错性强、 易扩展
综合化
‹#›
先进综合
➢开放式结构 ➢统一电子网络 ➢标准通用模块 ➢可重用软件 ➢信息安全保障
发展与联系
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
提出: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

实验室提出“宝石柱”计划,
以解决联合式系统的一些局
探测器A
限性
通用
数据
处理
结构:由通用的数据处理机


组成航空电子系统核心处理
探测器N
系统,,把系统综合层从显示
控制推到数据信息处理
‹#›
综合
通用
显示
数据
(HUD)
处理
(HDD)

综合
控制
发展与联系
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
综合化 提高
传输速 率加快
目录
Contents
一 航空电子系统数据总线的发展 二 航空电子系统发展与联系

综合化航空数据总线的发展
1、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 2、综合化航空电子结构 3、先进综合化航空电子结构
联合式航空 电子系统
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内部总线
数据总线
ARINC 429
美国无线电公司制 订的一种串行标准 ,为单向总线设计
综合 化
蒙 皮
发展历史
在过去的40多年中,航空电子系统已 从单功能子系统的松散组合发展到物 理上和功能上都高度综合的信息密集 的整体,功能的综合不断从飞机的中 心(座舱)像飞机蒙皮(天线)发展

航空电子系统发展历程及特点

航空电子系统发展历程及特点
3
1.2 航电技术与系统结构的发展
综合航空电子技术发展至今,基本上经历了分立、 联合、综合到高度综合这4个阶段:航空电子系统结构 亦是如此,同样经历了分立式、联合式、综合式和高度 综合式4个阶段。 第一代航空电子系统为分立 式结构,20 世纪初到20世纪50 年代是离散式结构阶段,雷达、 通信、导航等设备各自均有专用 且相互独立的天线、射频前端、 处理器和显示器等,采用点对点 连接。
2003年
6464 1288
Northrop& 2003年 Irvine Lite cycles (计划) 2003年
128128
1.7mm(InGaAs) 250Hz,能 4.2mm(HgCdTe) 量未提及 Nd:YAG (InGaAs) MOPA 200Hz 1.56mm 10mJ, 50Hz
22
已报道的进行FLASH激光雷达研究的机构
公司名称 报道时间 单元数 波长(材料) 激光能量 及帧率
Lincoln 1998年 实验室 Lincoln 2001年 实验室 Lockheed 2001年 Raytheon 2003年
44 3232 88→1 28128 1010 6448 二级 TEC
机载雷达; 航空通信系统(短波、超短波电台,卫星通信设备,短波、 超短波语言保密机,机载数传等); 导航系统(塔康,多普勒自主式导航,无线电定向,着陆系 统和卫星导航等); 自动飞行系统 自动油门系统 敌我识别系统; 电子自卫系统(雷达告警、红外告警、导弹逼近告警、激光 告警、无源干扰投放器、箔条弹、红外弹、烟幕弹、有源 雷达干扰机、有源红外干扰机等)。
特点: 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全机统一调度和管理 模块化软件设计 降低研制经费 便于维护、更改和 功能扩充

飞机系统的演变与发展(下)

飞机系统的演变与发展(下)

飞机系统的演变与发展(下)飞机的导航系统1910年8月,加拿大的飞机设计师兼飞行员麦柯迪(John A.Douglas McCurdy,1886-1961)在美国纽约州的希普斯里德贝上空,从一架寇蒂斯水上飞机上,通过摩尔顿(H.M.Morton)研制的设备,发射并接收无线电信号。

同年9月,英国飞行员在索尔兹伯里的英国陆军射击场上空,从一架布里斯托尔箱形风筝式飞机上,向0.4公里之外的基地,发出“发现敌人”的无线电信号。

以上飞行试验可以看作对航空电子设备的最早尝试。

不过,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行员只能按照在地面约定好的动作进行空、地联络。

例如,飞行员在空中摆机翼、发射信号弹或投掷装在筒里的便条等;地面人员则以铺设信号板或点燃火堆等标志,传达一定的意图。

至于空中领航方法,用飞行员的话说,那时是数着地标飞的——就是从空中观察地面有特点的目标,如河湾、车站、公路交叉点或水塔等,在地图上判断出自己飞机的位置,再寻找下面航线上要遇到的地标,一段一段地数着飞下去。

在领航学上,这叫作目视定位法。

有个现在听起来很有趣的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驾驶Dr.1型三翼机,击落80架敌机的德国首席王牌飞行员冯·里希特霍芬(Rittmeister Manfred Von Richthofen,1892-1918),他在接受飞行训练期间,连续发生飞行事故,摔掉了一些飞机,被认为是缺乏飞行天赋的人。

更糟的是他的领航技术不佳,第一次参加西部战线的空战时,就迷失了方向,只好降落到地面,向居民问路!为此,他一度被调去担任投弹手。

现代的飞机已经不可能采用这样的复航措施。

直升机虽然有可能在航线中途降落问路,但一旦这样做,即使能恢复方位,仍要被当作迷航事故处理。

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飞机的仪表板上,已经装有磁罗盘、空速表、高度表和领航时钟等基本的飞行仪表。

飞行员凭借它们可以进行推测航行(航位推算法)。

在地面根据预报的空中风,计算出到达某地应飞的航向,对正航向,保持一定的速度,再根据飞行时间,就可以推测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航空电子技术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航空电子技术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航空电子技术航空电子技术是指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的电子技术,它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与飞机航行的安全性、性能和效率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航空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一、航空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1. 航空通信导航系统航空通信导航系统是飞机上的一套设备,包括通信设备、导航设备以及相关的信息处理软件。

通信设备用于与地面交流,导航设备用于确定飞行器的位置和方向。

航空电子技术通过改进这些设备,提高了飞行的精确度和安全性,为飞行员提供了准确的导航和通信手段。

2. 飞行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是飞机上的重要设备,它用于控制飞行器的姿态、高度和速度等参数。

航空电子技术通过引入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实现飞机的自动驾驶,提高了飞行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这对于长时间航行和复杂的飞行任务非常重要。

3. 飞机健康管理系统飞机健康管理系统是用于监测飞机各个部件状态的设备和软件。

航空电子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飞机的各项指标,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算法,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航空雷达系统航空雷达系统是航空器上的一种传感器设备,用于检测和跟踪其他飞行器和地面障碍物。

航空电子技术通过提高雷达的探测精度和处理能力,提高了航空器的避碰能力,降低了事故风险。

二、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简单仪器到现代化的复杂系统。

在20世纪初,航空电子技术主要用于飞行导航的基本设备,如罗盘、风速计等。

随着航空工业和电子技术的进步,各种新的航空电子设备陆续出现,大大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航空电子技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这一时期,飞行导航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扩展,航空通信设备也开始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导航。

此外,飞行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得到了提高,飞行员可以通过自动驾驶系统实现长时间飞行。

民用客机航电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

民用客机航电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
构 如 图 2所 示 。
r) 7 7也采用 了 AF X 航 电网络 ,采 用综 合 3B8 D 模 块化 航 电架构 (MA ) I ,采 用综 合 化 的监 视 系统

5 2・
现 代 导航
21 0 0年
用 一个 IS实现 以前需 要多个 L U 来 实现 的监 视 S R
架 构如 图 1所示 。
航空 电子系 统 ,机 载设 备 的综合 化 、智 能化 和 网络 化的程 度不 断提 高 。总结 未来 航 电系统 得发 展趋 势 是 : ( )朝 着 综合 化 、模 块 化 、 数字 信 息化 的方 1 向发展 ;( )采 用 开放 式体 系结 构 ;( )满 足未 来 2 3 新航行 系统 要求 :( )高 可靠性 、高安全 性 设计 , 4 满 足适 航认证 要 求 ;( )系统及 其 设备 升级 更加 容 5 易 ,具 备可扩 展性 等 。 在航 空 电子系 统 发展 中系统 结构 不 断演变 , 因 此 航空 电子 系统 的“ 结构” 为划 时代 的主 要依据 。 成
2 主 要 干 线 飞 机 的 体 系 结构
航 空 电子 系统 构架 经历 了第 一代 分立式 、第二 代联合 式 、第三 代综 合式 、第 四代 高度综 合化 航空
机 内通 话 、导航 、监 视与 告警 等功 能 。其 中通讯 、 导航 、监视 子系 统又 构成 了航 电系 统 的核心 。 从 简 单的机 械仪 表 ,到 以 A NC 2 R1 4 9为主 总线 的传统 数字 航 电系统 ,再到 以 AR NC 2 I 6 9为主 总线
ari e r h tc u e I f d u h e e o m e tte d o r e cv lari e r h t c r y c mp rs n a d a a y i, h n ma e i n ra c i t r . t i s o tt e d v l p n r n f l g i i il ra c i t e b o a io n n l s t e k l e n a n eu s g o o e c e c ep Ch n oe t b ih a a t ea i n c y tm r h tc r ep o e s f i i a r n r e e o me t o d f rd f i n y t h l i at sa l d p i v o i ss se a c i t e i t r c s v l il e v l p n . i o s v eu nh o c i d

简述航电发展历程

简述航电发展历程

简述航电发展历程航空电子技术是指将电子技术应用于航空领域的一门学科。

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以下是航电发展历程的简述。

20世纪20年代初,航空器的电子设备还相对简单,主要是用于通信和导航。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航电设备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无线电通信和方向发射器的出现,为飞行员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可靠的通信方式。

30年代,航空电子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雷达技术的出现,为飞行员提供了强大的目标侦测与识别能力。

磁罗盘、无线电高度仪等导航设备也得到了改进,提高了飞行员的导航精度和飞行安全性。

40年代,随着飞机的机载设备的不断增加,航空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飞行数据记录器、自动驾驶仪、着陆仪等仪表设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飞行员的飞行操作和机动性能。

同期电传飞行操纵技术的发展,使得飞机的操控更加精准和灵敏。

50年代,航空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飞机开始配备雷达高度表、垂直速度表、空速表等仪表设备。

同时,计算机、航向修正系统等航电设备的引入,使得飞行员在飞行时能够更多地依赖电子设备,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0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成熟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航空电子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飞行控制计算机的引入,使得飞机的航向、高度、速度等参数能够实时进行计算,并通过自动驾驶仪进行控制。

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使得飞机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航电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破。

飞机配备的导航设备更加精准和可靠,同时飞行员也可以通过GPS定位系统随时掌握飞机的位置和航向。

飞行数据记录器也得到了新的发展,能够实现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今天,航电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航空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飞机上的航电设备越来越先进,包括惯导系统、电子地图显示系统、人机界面等。

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飞行员的操控能力,使得飞行更加安全、高效和舒适。

综上所述,航电技术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无线电通信和导航设备到今天的先进航电设备,航空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航空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航科技发展历程

民航科技发展历程

民航科技发展历程
民航科技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那时,航空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飞行器主要依靠机械和物理原理进行飞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民航领域的发展。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航空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引入了新的发动机设计,提高了飞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航空器的航程也得以提升,使得航空旅行变得更加便捷。

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航空电子技术逐渐应用于民航领域。

雷达技术的引入使得飞行器的导航变得更加精确。

自动驾驶仪的发展使得飞行更加安全可靠,并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

20世纪70年代至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民航科技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计算机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航空电子系统和航空通信系统的发展也使得航空安全达到了新的水平。

此外,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民航科技带来了新的机遇。

无人机在航空勘测、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农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民航科技将继续迎来新的突破。

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提升飞行器的智能化和自主性。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提高飞机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总之,民航科技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一阶段的进步都极大地推动了航空领域的发展。

未来,民航科技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为人类带来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的航空出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
特点:
不存在中心计算机对整个系统的控制 每个子系统有各自的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器以及自己的专
用计算机 这种结构专用性强 缺少灵活性 难以实现大量的信息交换 任何改进都需要通过更改 硬件来实现
5
第二代称为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各设备前端和 处理部分均独立,信息链的后端控制与显示部分综合 在一起,达到资源共享。60至70年代的航空电子系统 逐步推广这种结构,现已广泛应用于现役航空器中。
机载雷达; 航空通信系统(短波、超短波电台,卫星通信设备,短波、
超短波语言保密机,机载数传等); 导航系统(塔康,多普勒自主式导航,无线电定向,着陆系
统和卫星导航等); 自动飞行系统 自动油门系统 敌我识别系统; 电子自卫系统(雷达告警、红外告警、导弹逼近告警、激光
告警、无源干扰投放器、箔条弹、红外弹、烟幕弹、有源 雷达干扰机、有源红外干扰机等)。
按工作介质区分,目前有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分
子型、离子型、准分子型的气体激光器等。按其发射位
置可分为天基、陆基、舰载、车载和机载等类型,按其
16
4
2.国内外航电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2.1 机载雷达
机载雷达的发展已从单脉冲雷达体制向动目标显示、 脉冲多普勒、合成孔径、相控阵等先进的雷达体制发 展;在功能上正向多功能发展;在波段上正向8mm和 3mm波段方向发展。
现在正在发展和装备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的优势 (比之微波雷达)在于极高的空间分辨率、极大的 Doppler频移以及相对较为轻便的天线系统。
10
F-35驾驶舱
11
航电综合系统结构不断改进,使航空电子综合系统 的水平迅速提高,从而促成了战斗机水平的更新换代。 在航空电子系统对飞机整体性能影响日益增大的同时, 航空电子系统的硬件成本占飞机出厂总成本的比例也 在直线上升:从20世纪60年代F-4的10%,70年代F-15C 的21%,80年代中期F-16C的30%,到90年代EF2000和F22战斗机的40%~50%。
29
31
舰载激光武器
30
32
8
美军移动型战术高能激光系统(THEL)的激光发射部分
33 34
2016/8/5
激光武器的优点:无需进行弹道计算,无后坐力, 操作简便,机动灵活,使用范围广,无放射性污染。
激光武器的分类:不同功率密度,不同输出波形,
不同波长的激光,在与不同目标材料相互作用时,会产
生不同的杀伤破坏效应。激光器的种类繁多,名称各异。
实验表明,雷达测得的前向风速情况与飞机在后数十秒的飞 行所遇到的大气情况有极好的相关性。证明该雷达可以实时 提供前向严重湍流的精确的数值测量。
该雷达的一个重要用途是使飞机避开对飞行产生极大影响的 风切变。
25
2016/8/5
2.1.4 利用飞行器激波探测识别 飞行器的机理研究
激波的密度与正常气体密度有明显的变化,而且边缘清晰, 形成了一个折射率与周围大气有显著区别的区域。
(测定尾焰中的碳黑成分以识别目标) • 尾焰及弹体的辐射及空间结构; • 弓形激波的光学特性。
20
5
(2)从地面观察同步地球卫星—GLINT
它应用Fourier望远术的概念,发射三束频率调制的激光束到 需要观察的卫星,回波的接收则是一个分布在100米范围内的望远 镜阵列,图象的重构是通过计算机对所有接收信号的处理和计算来 实现的。
18
2016/8/5
主要研究内容:(1)雷达激光器 波长:1.064mm,0.532mm;(2) 主动成像。
预期作用距离:在100km以上(车载); 军方:海军空间和战略系统中心; 基地所在地:肯尼迪航天中心。 直接检测: 应用 目标识别(包括推进器形式),跟踪,摧毁评价,瞄准点
选择,CSO(Composite Second Order二阶组合差拍 )辨别; 创新 有光纤耦合探测,双波长,双模式(雷达/成像),校正的
单元数 波长(材料) 激光能量 及帧率
3232 532nm
5-10kHz, 33mJ, 700ps
6464 1.7mm(InGaAs) 250Hz,能 4.2mm(HgCdTe) 量未提及
1288 (InGaAs)
Nd:YAG MOPA
200Hz
128128 1.56mm
10mJ, 50Hz
24
6
2.1.3 测风激光雷达
21
2.1.2 激光三维成像雷达新概念 FLASH激光雷达
传统的成像激光雷达:扫描成像 致命的缺点:数据更换太慢
扫描装置体积大 难以做到大视场扫描 如果使用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时间处理电路的数量成为制约 成象象素数量的瓶颈。 闪光雷达的概念: 利用一个脉冲,获取全幅图象的三维信息。 关键部件: 带时间处理器(CMOS)的焦平面阵列(FPA: Focal Plane Array); 读出集成电路(ROIC: Read Out Integrated Circuit)
因此,未来的航空电子系统除继续保持航空电子 的进一步综合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势头外,还 必须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减少航空电子的寿命周期费 用。
12
3
新一代综合航电系统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 未来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必将更加向综合化、模块化、 通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① 综合化设计 综合化设计能压缩航空电子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减轻 飞行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全寿 命周期费用等。要实现系统的 高度综合就必须采用自上而下 的顶层设计方法,将整个航空 电子系统当作飞机的单一子系 统,进行整体的优化设计和总 体设计。
13
② 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是实现系统结构简化和综合化的基础,也是
实现系统重构的基础。新一代综合航电系统要实现高度 的模块化,就应采用模块化的系统结构。应全面采用通 用的、标准的外场可更换模块(LRM),并尽可能减少专 用LRM的数量。例如,F-22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
14
2016/8/5
③ 通用化设计
3
1.2 航电技术与系统结构的发展
综合航空电子技术发展至今,基本上经历了分立、 联合、综合到高度综合这4个阶段:航空电子系统结构 亦是如此,同样经历了分立式、联合式、综合式和高度 综合式4个阶段。
第一代航空电子系统为分立 式结构,20 世纪初到20世纪50 年代是离散式结构阶段,雷达、 通信、导航等设备各自均有专用 且相互独立的天线、射频前端、 处理器和显示器等,采用点对点 连接。
特点:
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全机统一调度和管理
模块化软件设计
降低研制经费
便于维护、更改和
功能扩充
6
2016/8/5
7
第三代称为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80年代美国的 “宝石柱”航空电子系统是其典型代表,它具有更大 范围的综合信号处理和控制/显示功能。这一代系统的 主要特征是可以用少量模块单元完成几乎全部的信号 与数据处理,目标、地形及威胁数据可以融合。80至 90年代研制这种系统,现已在美国F-22等最新一代航 空器中应用。 特点: 系统结构层次化 功能模块标准化 数据总线高速化 维护方便、容错 性强、易扩展和成本低。
NASA Dryden 飞行研究中心和Coherent技术公司合作,在 1999年发表了他们的机载Doppler激光雷达的飞行实验结果。 激光发射:主激光器→脉冲激光器;主激光器中包括一个移频为中 频频率的声光调制器,提供本振光源。 工作波长:2.015mm;脉冲能量:12mJ;脉宽:460nsec;重复频率: 100Hz;天线口径:100cm. 作用距离:数百米到10千米; 测速范围:25米/秒;
22
2016/8/5
已报道的进行FLASH激光雷达研究的机构
公司名称 报道时间 单元数 波长(材料) 激光能量 及帧率
Lincoln 1998年 44 实室532nm(硅)Lincoln 2001年 3232 InGaAs 实验室
250mJ, 1kHz
Lockheed 2001年 88→1 1.5mm
通用化的含义就是在系统中最大限度地使用相同类型的模块, 以达到提高系统的重构能力,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降低保障费用 的目的。美国国防部专门成立了一个“联合综合航空电子组”, 进行有关通用化的研究,制定了“先进航空电子结构”计划,旨 在对三军新型军用飞机发展过程中寻求航空电子结构的共同性, 提高通用化设计的水平。
Goodrich 公司则报道了一个利用空气中微粒的散射回波的 小型锁模激光雷达,以测量气流速度。
27
被称为冲击波项圈或蒸汽锥
26
航迹涡流的特征图形 28
7
2.1.5 形形色色的激光武器
激光枪
2016/8/5
机载激光武器
机载激光武器(ABL),ABL的目标是研制装在经过改造的波音747飞机上安装激光武器, 用于从高空攻击敌方的战区弹道导弹。
其优势所在,决定了它在军事应用中的地位。在战 略方面,主要用于精确定位和目标特征识别。
17
2.1.1 激光雷达技术进展和动态
最早的战略激光雷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 室于1975年建成的火池雷达(Firepond),它位于美国东 北部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 的Millstone Hill 外场基地,用于监测GEOS-III卫星,(作用距离1100km) 也用于观察美国NASA从弗吉尼亚州的Wallops基地发射 火箭的运行轨迹。 (1)美国最近在远程激光雷达研制动态 美国 ADA370589 (1999.11) 标题:“ISTEF Radar Program” ISTEF:Innova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erimention Facility
15
④ 智能化设计 随着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智能化程度也将更
高,新一代军用飞机应该是一个具备高性能计算能力 和高吞吐量的智能计算机网络,能够为飞行员提供实 时决策咨询,对各种目标进行自动分类识别,为各种 进攻武器实时提供所需的目标参数、发射计算和引导 控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