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

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
汽照明与信号
• 汽车照明系统 • 汽车信号系统 • 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的电路与控制 • 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的安全与法规
• 未来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的发展趋
01
汽车照明系统
前照灯
远光灯
01
近光灯
02
转向灯
03
近光灯与远光灯
近光灯
远光灯
在夜间或能见度低的情况下,远光灯 可以照亮较远的距离,提供良好的视野。
2
使用场景
3
03
汽车照明与信号系Biblioteka 的电路与控制前照灯的电路与控制
前照灯的电路组成
包括电源、开关、继电器、前照灯等部件。
前照灯的控制方式
包括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方式。
前照灯的开关控制
通过汽车仪表板上的开关或方向盘左侧的开关进行控制。
信号灯的电路与控制
信号灯的电路组成 信号灯的控制方式 信号灯的开关控制
灯光配置 灯光色温 信号系统响应时间
05
未来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
LED在汽车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LED光源的优点 LED照明系统的应用 LED技术的进步
智能照明系统的发展
智能照明系统的优势 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 智能照明系统的发展趋势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对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的要 求与影响
THANK YOU
雾灯
• 装于汽车前部和后部,由于雾天能见度低,驾驶 员难以发现车辆,因此雾灯能在雾天提供额外的 照明和被发现距离。
转向灯
倒车灯
02
汽车信号系统
危险报警灯
01
02
作用
类型
03 使用场景
停车灯
作用
类型
使用场景

仿生设计在汽车车灯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仿生设计在汽车车灯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仿生设计在汽车车灯设计中的有效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生设计在汽车车灯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仿生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学与工程学领域的交叉学科,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模仿自然界的设计和结构,来解决人类工程和设计中的问题。

在汽车车灯设计中,仿生设计赋予了车灯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具人性化的特点,使得车灯在保障行车安全的也提升了汽车的整体外观设计水平。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仿生设计在汽车车灯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一、仿生设计在车灯光源的开发中的应用光源是车灯的灵魂,是保障驾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仿生设计在光源的开发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仿生光源设计首先从生物体的光学特性出发,例如猫眼、蜻蜓眼等。

猫眼能够在夜晚具有更高的夜视能力,并且具有较远的照射距离,因此仿生设计中可以模仿猫眼的结构来设计车灯光源,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蜻蜓眼能够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也具有较好的光线感知,因此可以应用于车灯光源的设计中,提高车灯在复杂环境中的表现能力。

仿生设计也可以模仿蝙蝠的定位能力和飞蛾的光敏感知能力,对车灯的光源设计进行优化。

这样设计出的车灯光源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光线条件,提高了车灯的照明效果和稳定性。

除了光源,车灯的外观设计也得到了仿生设计的应用。

仿生设计的外观设计将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元素融入到车灯的设计之中,使得车灯更加具有生命力和美感。

以蝴蝶的翅膀为例,其翅膀表面的鳞片结构可以使得蝴蝶在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

仿生设计可以将蝴蝶翅膀的结构应用到车灯的外壳表面,使得车灯在高速行驶时能够减少风阻,并提高车灯的散热效果。

仿生设计也可以模仿花朵的形态和纹理,赋予车灯更加柔和的光线和更加丰富的层次感。

这样设计出的车灯在夜间行驶时可以给行人和其他车辆带来更加舒适的视觉体验,提高了夜间行车的舒适性。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车灯智能控制系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仿生设计在车灯智能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仿生设计首先从蝙蝠的超声波感知能力出发,对车灯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AISAC-1000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AISAC-1000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二、系统的优越性及应用范围
系统的优越性
❖ AISAC-1000系统是一个真正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网络上的所有智能化设备支持 “点到点”方式进行通信。即使存在网络线路故障,断点两边设备将以独立网络的 形式继续工作。
❖ 通信总线使用CAN总线。CAN总线是一个公认的、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具有通 信速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可靠稳定,大量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
❖ CANBus系统通过总线线缆连接成网络。总线上不仅为每个组件提供 24伏直流电源,还加载了控制信号。 CANBus通过系统编程使控制开 关与输出回路建立逻辑对应关系,因此在设计时更加简单、灵活。
微电子 技术
照明技术
AISAC-1000
网络通 智能照明控制 自动控
信技术
系统
制技术

CANBus:作为ISO11898CAN标准的
❖ 因此,AISAC-1000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配置伸缩性强,最小的 系统可以只有一个区域一条线路,而大系统最多可支持近 50000个不同类型的模块或面板。
设备的连接
❖ 多个AISAC-1000网络设备(Device, 又称模块),相互间通过CAN总线相 连
❖ 每个AISAC-1000节点都有一个全 球唯一的物理地址(MAC地址,占4 个字节)和一个总线地址(BUS地址, 占2个字节,描述格式分为3个字段: Zone, Line, Device,其中,Zone范 围是1~14,Line和Device范围是 1~62,可通过配置软件改变)。
资质证书
公司产品
A1系列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A2系列 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 A3系列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A4系列 传感器 A5系列 酒店客房控制系统 A6系列 工业自动化数据采集器 A7系列 电能量监测及管理系统 A8系列 智能家居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通信距离短 、 数据传输速度慢 、 误码率高 、 可靠性
差等 问题 , 因而迫 切 需 要在 照 明控 制 系统 中引 人 新技 术 , 研究 出新 方 案 以解 决 上述 问题 。 现场 总 线 是 当今 自动 化 领 域 技 术 发 展 的 热 点之 一 , 被誉 为 自动 化 领 域 的计 算 机 局域 网 。它
( )暂时错误 和永久性故障 的判别及故 障 9 节点 的 自动脱离 。
1 2 C N 总线 帧类 型 . A
信转换器与节点设计 的重要组 成部 分。下面主 要介绍通信转换器 、 节点硬件框图 、A C N接 口电 路 以及调 光 电路 的设 计 。
3 1 通 信转换 器硬 件设计 框 图 .
葛炎风 ( 96 ) 男 , 18 一 ,
硕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研
向 为建 筑 电 器 智 能 化
关键词 : A C N总线; 智能照明系统; 通信转换器; 节点; 调光模块
中 图 分 类 号 :… 85 文献 标 志 码 : ’ 5 B 文 章 编 号 :I7 —4 7 2 1 ) 1 0 0 648 1 (0 0 - 1-6 1 0 I
玛代建筑 气 圜

楼‘ 自动化 ・ j . =
No1、 l l ei I . o S i 2 a No I 2 II } 1 1
基于 C AN 总 线 的 智 能 照 明 控 制 系统 设 计 术
葛炎风 , 缪希 仁 , 林 苏斌 ( 州 大学 电 气工程 与 自动化 学 院 ,福 建 福 州 30 0 ) 福 5 18
( )多 主机 依据优 的仲裁 。 2
可靠 的数据通信提供 了强有力 的技术支持。本
文介 绍 的基 于 C N 总线 的 智 能 照 明 控 制 系 统 , A 传输 速度 快 , 靠 性 高 , 满 足 照 明控 制 系 统 的 可 可

汽车电气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汽车电气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汽车电气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智能控制技术目前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系列应用状况,以供参考。关键词:智能控制技术车辆工程应用1现状分析汽车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多种不可或缺的用电器件及用电设备构成(可实现大功率驱动,包括大型客车使用的各类用电设备),连接众多传感器的汽车底盘(主要负责控制速度、挡位、机油、刹车等)设置了大量的开关(负责对车门、发动机舱、仪表盘等进行控制),开关和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中央控制器以确保相关信息的实时接收与反馈,会有大量信息在各电控单元间传递,多个电控单元需共享部分信息,形成了大量导线捆成的线扎,使电子线路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线重和占用空间会降低车辆的控制性能及舒适度,传统的接、布线方式及电气控制方式(以点对点为主)增加了汽车设计、装配、维护等难度,已经难以满足汽车电气控制系统的信息共享及电气控制需求。2汽车电气智能控制系统整体设计2.1现场总线的选择目前在各类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广泛应用的适用于高速网络及多路接线的CAN总线技术凭借独特的优势成为汽车制造商开发和使用的一项重要技术,CAN总线技术具备传输速率高、抗干扰性能强等优势,能够有效实现大量控制信号的实时交换功能,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可有效解决汽车电气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结合运用信息技术和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完成了汽车电气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结合性价比及应用前景,本文选用了具有极高可靠性和独特设计的CAN总线,集成了CAN协议的功能,采用分布式控制模式,该系统线路简化、具有较佳的可扩展性(根据实际需求),能够对以驱动汽车系统为主的全部所需信息流进行实时高效的控制,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提高电气控制质量及效率。信号在基于CAN总线通信过程中以差分电压形式出现,可供CAN总线使用的通信介质较多(包括双绞线、光导纤维、同轴电缆等),通过通信控制器完成通信数据的成帧处理过程,为使网络内节点个数不受限制,将传统的编码站地址基于CAN协议(经过CRC检验)由编码通信数据块替代,数据块(211或229)可根据不同CAN技术规范进行定义,数据段长度不超过8个字节,在此基础上实现不同节点同时接收相同数据的功能,有效节约了占用总线的时间,并具备处理相应错误的功能,提高了数据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为实现分布式控制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2.2汽车电气智能控制系统优化设计为实时高效的共享大量相关汽车数据信息,本文根据电气设备配置要求针对大型客车完成了基于CAN总线(星形拓扑结构)电气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主要包含主节点、后、前、左前、右前5个ECU节点,前ECU节点主要负责检测和控制左前侧和左侧车灯、喇叭、雨刮器、一二三挡钥匙开关(ACC、ON、STA)等;右前ECU 节点主要负责检测和控制右前侧的各类车灯、指示灯开关、防夹开关等;前ECU节点主要负责检测和控制ABS、仪表照明灯、雾灯开关等;后ECU节点主要负责检测和控制熄火电磁阀电源、后侧各类车灯、空挡开关、倒车开关等。提高电控单元信息利用率,就近位置信息(涵盖29路开关量)由电气控制系统通过除主节点外的ECU节点完成采集后(遵循CAN总线通信协议)将其组成一帧报文信息,然后传输到主ECU 节点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得出最终分析结果,据此向各目标ECU节点反馈(以四帧报文信息的形式)并由其完成滤波处理后,通过UART总线向功率负载输出控制模块传送,进而实现对各路功率输出的驱动。功率负载和采集开关信息使用AT89C51单片机完成逻辑控制功能,每个ECU节点均包含29路,共有32个I/O口(通信口为P3.0、P3.1,看门狗信号输出口为P3.7)。通过CAN总线为系统实现控制信号的实时交换,从而保证以实时有效的信息流驱动汽车运动。3智能控制技术目前在车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3.1在车辆发动机中的应用汽车在具体运行环节发动机是其主要动力来源,目前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有关人员研发出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对原有的汽油、柴油实行有效替换,通过应用可再生性的能源,对汽车在运行环节提供充分的能量,对于环境保护而言,也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环保、节能作用。但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对于电动汽车在研究领域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在此环节需要对有关配套技术做好相应的完善以及优化工作,由此才能够有效跟随现代化电动汽车的发展步伐。后续工作在具体开展环节的一项主要内容是,通过合理、有效的应用控制系统,对发动机中的动力系统实行科学切换,且让汽车中的汽油、电能相互之间可以实现自由切换,最大程度防止由于切换环节出现卡顿,从而对汽车的行车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在当今研究体系中,针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是当前研究环节的一个主要课题,通过对作用的发挥状况进行合理研究,从而让动力系统实现自由灵活的切换。对此方式进行合理应用,不仅能够让汽车在启动环节的速度得到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也能够让车辆在运行环节的安全得到更大程度的保证。3.2在车辆防撞系统中的应用现阶段,交通事故长期以来是交通发展环节不容忽视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每年交通事故都是导致公众失去生命的主要重大事故类型。交通事故中大多数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都与车辆驾驶操作不当息息相关,如若在车辆的防撞系统中对智能化控制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驾驶人员的安全。对于一部分驾驶人员来讲,在驾驶途中如果遇到突发状况,会由于短时间内情绪紧张,从而大脑一片空白,无法沉着冷静的面对突发状况,最终酿成大祸,此种状况在车辆处于高速行驶状态下尤为明显。智能化控制技术在应用环节,需要对此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将其与车辆防撞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对车辆周围存在的所有危险因素实行智能化、实时性的监测,一旦车辆周边存在对车辆驾驶安全造成危险的障碍物时,可以自动对驾驶人员发出相应的报警提醒,让驾驶人员可以有充分的反应时间,由此确保行车期间的安全。3.3在车辆动力装置中的应用点火系统是汽油机上的主要配置,智能化控制点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有效管控,控制单元按照传感器的有关信号,评判发动机的运行环节的具体状况,然后选择最为合理的提前角对混合气体进行点燃,由此可以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有效改良,从而提升燃烧环节的效率。此外,自动化控制点火系统,能够对发动机爆燃、点火能量进行有效管控。智能燃油喷射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燃油喷射量、喷射时间进行有效管控。控制单元按照目标的空燃比、进气量,对喷油数量进行具体确定,然后再按照传感器发送的温度、节气门的具体位置等有关参数信息,对于具体喷油量进行有效校正,确保发动机在运行环节可以收获浓度最佳的混合气体。最终确定合适喷油量之后,控制单元会按照传感器传输的发动机负荷、凸轮轴位置、曲轴位置等参数信息,最终确定最合理的喷油时间,确保喷油器在最合理喷油时间,喷出的最佳燃油数量,能够确保发动机的排放性、经济性、动力性。4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汽车领域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公众对汽车在控制层面的形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当前传统意义上的车辆控制,已经无法满足公众提出的现代化需求。所以,在车辆工程中对智能控制技术进行应用,不仅可以让汽车操控更加有效、便捷,同时也可以提升汽车自身的安全性能,对于车辆实现自动化发展拥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陈志.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3(12).[2]王继宇.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与发展,2021,3(12).[3]张晓江,张佳鹏.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控制中的应用策略的研究[J].建筑工程与管理,2021,3(9).。

Micro_LED_车灯投影光学系统设计与优化

Micro_LED_车灯投影光学系统设计与优化

文章编号 2097-1842(2024)01-0089-11Micro LED 车灯投影光学系统设计与优化李香兰1,2,金 霞3,吕金光1,郑凯丰1 *,陈宇鹏1,赵百轩1,赵莹泽1,秦余欣1,王惟彪1,梁静秋1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33;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天津 300220)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icro LED 阵列的车灯投影方案,设计了以像素尺寸为80 μm×80 μm 的200×150白光Micro LED 阵列作为显示光源,视场角为16°×34°的车灯投影光学系统,并对物面倾斜角度和光学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

此外,分别采用反向畸变处理方法和像素灰度调制方法用以解决车灯投影图像的梯形畸变和照度均匀性问题,并搭建了投影实验平台,对图像校正方法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校正后图像梯形畸变系数p 1,p 2分别从0.093 2和0.368 0下降至0.083 5和0.037 3,像面照度均匀性从83.2%提高到93.2%。

本文通过对基于Micro LED 的倾斜投影车灯光学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及采用图像校正方法,实现了高光效、低畸变的车灯投影。

关 键 词:车灯投影光学系统;光学设计;Micro LED ;照度均匀性;梯形畸变中图分类号:TP394.1;TH691.9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7188/CO.2023-0063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Micro LED vehicle light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LI Xiang-lan 1,2,JIN Xia 3,LV Jin-guang 1,ZHENG Kai-feng 1 *,CHEN Yu-peng 1,ZHAO Bai-xuan 1,ZHAO Ying-ze 1,QIN Yu-xin 1,WANG Wei-biao 1,LIANG Jing-qiu 1 *(1.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 , Changchun 130033,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49, China ;3. The 46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 Tianjin 300220,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 *********************.cn ; ****************.cnAbstract :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vehicle headlight projection scheme based on Micro LED arrays. A 200×150 white Micro LED array with pixel size of 80 μm×80 μm is designed as the display light source, and a headlight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with a field of view of 16°×34° is designed. The object plane tilt angle and optical system structure are optimized. In addition, the inverse distor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ixel grayscale modul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solve the trapezoidal distortion and uniformity of illumination of the headlight projection image. A projection experimental platform is built to verify the image correction收稿日期:2023-04-11;修订日期:2023-05-0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 2022YFB360470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No. 20200401056GX )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No. 2022YFB3604702); Jilin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lan (No. 20200401056GX)第 17 卷 第 1 期中国光学(中英文)Vol. 17 No. 12024年1月Chinese OpticsJan. 2024metho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correction, the image trapezoidal distortion coefficients p1 and p2 decrease from 0.093 2 and 0.368 0 to 0.0835 and 0.0373, respectively, and the image plane illumination uniformity increases from 83.2% to 93.2%. This article achieves high light efficiency and low distortion of vehicle headlight projection by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the inclined projection headlight optical system based on Micro LEDs and using image correction methods.Key words: headlight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optical design;Micro LED;illumination uniformity;trapezoidal distortion1 引 言随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的兴起,汽车产品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安全化”发展。

单片机中汽车灯光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单片机中汽车灯光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大作业项目名称:汽车灯光控制系统专业班级:智能监控121学号: 120516127姓名:朱小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3 年 10 月 27 日摘要随着单片机的日益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对“汽车灯光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对单片机的知识得到巩固。

本设计是设计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

在汽车进行左右转向灯、前主灯、倒车灯、故障灯时,实现对各种信号指示灯的控制。

本设计主要是对单片机的并行输入、输出口电路的应用,通过对I/O口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闪烁,加上一些复位电路、按键电路、驱动电路来模拟汽车尾灯的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汽车信号灯;电路基础;绪论车灯是行车安全的必备件,除了具有照明作用,对行人和其他车辆还具有转向、会车、刹车等警示作用。

其中汽车转向灯的控制就是一例。

汽车转向和报警信号灯是汽车运动方向和车身状态的表示信号,关系着汽车的安全问题,因此基于单片机的汽车转向灯控制器的一直以来都是汽车电子设计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此次基于单片机的汽车转向灯的设计中,复位电路的设计、LED发光二极管的应用、4个按键开关、键盘扫描来控制LED灯点亮的方式都基本符合课程设计的要求。

其中复位电路的作用是当单片机死机的情况下用来复位重启单片机,软件部分主要是用键盘扫描的方式来与程序中的设定值比较如果一致就执行该段子程序来实现LED的点亮方式。

汽车上的信号灯有:转向灯(左前灯、右前灯、仪表盘上的二个指示灯)。

当汽车转弯、倒车、停靠时,转向灯发出不同的信号。

目前国广泛使用电热式闪光器产生闪光信号。

闪烁频率在 50~110 次/ min,但是一般控制在 60~95 次min 之间。

闪光器是通过调节镍铬丝的拉力和触点的间隙来满足频率要求的,灯泡功率的大小也会影响闪烁频率。

因此在更换闪光器或灯泡时调整比较困难。

同时,系统没有故检测,驾驶员无法知道车外的转向灯与示宽灯是否点亮,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能检测灯丝断这种故障的有效方法。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关键发展方向之一。

智能路灯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控制和管理方式也正在逐步实现智能化。

本文将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以解决传统路灯控制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能耗高、管理不便等。

在此背景下,设计一种高效、智能的路灯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设计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旨在通过单片机技术实现对路灯的智能化控制,以提高路灯管理的效率和节能性。

该系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路灯的亮度和开关状态,既保证了道路照明需求,又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该系统还具有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对路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操作。

本研究的设计方案将围绕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结合传感器、通信模块等外围设备,构建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平台。

通过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将有效解决传统路灯控制系统的不足,提高路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本研究的成果将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为其他领域的智能化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城市照明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控制的需求也日益凸显。

传统的路灯控制系统主要依赖于固定的时间或手动控制,无法实现实时调节和灵活管理,这不仅导致了能源浪费,也不利于城市的美观和安全性。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应运而生,具有重要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单片机技术在智能控制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在路灯控制系统中引入单片机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路灯的智能化控制,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也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

研究意义方面,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不仅可以实现对路灯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照明的安全性和美观性,还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电本0705姓名:季田田学号:2007082315指导教师:李全民曹丽霞完成日期:2011年6月5日目录摘要 IVABSTRACT V1前言 71.1选题背景和意义 71.2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81.3调研综述 81.3.1目前国内、国外该项目的研究状况 81.3.2目前项目的发展趋势 91.4主要研究内容 92 基于CAN总线的系统结构 10 2.1 CAN技术简介 102.2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112.3 CAN总线系统的通信方式 122.4 CAN总线的分层结构 132.5 CAN总线报文格式与类型 132.5.1 数据帧 142.5.2.远程帧 142.5.3 出错帧 152.5.4超载帧 152.5.5 错误检测 162.6 本系统结构及特点 163.智能照明系统的硬件设计 183.1 系统简介 183.2 CAN通信接口模块的设计 183.2.1 芯片介绍 183.2.2 SJA1000工作原理 213.2.3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213.2.4采用MAX232芯片接口PC机与单片机的连接 233.3控制面板模块的设计 243.3.1 74HC164芯片说明 243.3.2显示部分设计 263.3.3键盘部分设计 273.3.4基于74HC164的中断串行键盘硬件设计 283.3.5矩阵式键盘的按键识别方法 293.4智能继电器模块 293.4.1电压-频率变换器LM331的介绍 303.4.2继电器模块基本原理结构 313.4.3整流模块设计 323.4.4 V/F转换器LM331模块 323.4.5光电耦合器6N137 333.4.6单片机AT89C51模块 343.5传感器模块 363.5.1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63.5.2芯片介绍 373.5.3热释电传感器原理 393.5.4照度传感器的设计 393.5.5 A/D转换部分 413.6调光模块 433.6.1电子镇流器调光功能的主要实现方法 443.6.2基于IR2159的荧光灯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的电路设计 453.6.3基于IR21592的调光电子镇流器 463.7远程控制模块 483.7.1芯片介绍 483.7.2 工作原理 503.8看门狗电路 523.8.1 X5045芯片引脚及功能介绍 523.8.2 看门狗电路的工作原理 543.8.3基于X5045的复位电路硬件设计 543.9 小结 544.智能照明系统的软件电路设计 554.1 CAN通信接口模块软件设计 554.2控制面板模块软件设计 584.3智能继电器模块软件设计 614.5调光模块软件设计 644.6 小结 655 结论 665.1主要结论 665.2不足与展望 66谢辞 68参考文献 69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设计也向着更舒适、安全和节省能源的方向发展。

汽车室内照明灯系统原理设计

汽车室内照明灯系统原理设计

108交通科技与管理技术与应用0 前言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车灯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发重要。

夜晚人们在车内看书、办公或是小孩玩耍的活动场景越来越多,车内照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一个灵活的室内照明灯系统设计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增强车辆品质。

传统的室内照明灯大多不能灵活控制,多以前室内灯和后阅读灯分别独立运行为主,前后排乘客只能控制各自位置的照明灯,前排无法控制后排照明灯的亮灭。

所以,设计一个直观可靠、反应快、控制灵活、操作简单的汽车室内照明灯系统十分必要。

本文提出一种详细的工程可实现的汽车室内照明灯系统设计[1-6],前室内灯可以控制后阅读灯,对于车灯的控制更加灵活,具有直观可靠、易操作、使用方便等特点。

1 室内照明灯系统组成室内照明灯系统包括车身控制器BCM、前室内灯、左后阅读灯和右后阅读灯,三个灯均包含开关模块、控制模块和照明模块三个模块。

室内照明灯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室内照明灯系统组成2 系统工作原理2.1 硬件设计室内照明灯系统的工作原理概括为开关信号、门控信号和后排LED 状态检测信号作为输入,通过控制模块进行信号采集、处理和输出,驱动各照明灯的点亮和熄灭[7-13]。

MCU1作为系统的主要控制单元,其控制功能包括:(1)采集前室内灯上的本地开关信号,发出信号控制前室内灯的亮灭;(2)采集后排LED 状态检测信号和本地后排控制开关信号,信号处理后输出给MCU2和MCU3相应的后排控制信号;(3)接收来自BCM 的门控信号,根据车辆IG ON 和IG OFF 通过相应的逻辑运算,输出给前室内灯和后阅读灯对应的亮灭控制指令。

MCU2和MCU3则采集来自前室内灯的后排控制信号和本地开关信号,控制后阅读灯的亮灭。

MCU1、MCU2和MCU3执行的是后动作优先级高原则,前室内灯可以控制后阅读灯,从而实现对室内照明灯系统所有灯的灵活控制。

前室内灯子系统、后阅读灯子系统见图2、图3。

图2 前室内灯子系统图3 后阅读灯子系统2.2 控制逻辑实现室内照明灯系统的控制策略遵循后动作优先级高原则,通过门控信号、后排控制信号和本地开关信号的逻辑判断,实现对前后照明灯的灵活控制。

新能源汽车工厂智能照明设计方案

新能源汽车工厂智能照明设计方案

新能源汽车工厂智能照明设计方案摘要:新能源汽车工厂主要包括了冲焊涂总等生产车间,所以汽车工厂占地面积和生产规模均较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了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在生产期间需要启动各种灯具,不仅容易造成电力能源的浪费,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费用,用于维修已经出现故障的灯具,或是直接更新无法继续使用的灯具,这对企业而言想要以最低成本获取最佳的效益,必须提高对智能照明设计的重视。

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工厂智能照明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规划。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生产工厂;智能照明设计;规划;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而且国家政策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一系列的扶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国内合资品牌还是自主研发品牌均加入到新能源汽车工厂建设中,所以新能源汽车工厂的整体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汽车工厂建设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如在生产过程中贯彻绿色生产理念,并推行绿色设计,打造健康绿色工厂以及车间,以此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环保化和数字化。

由于照明属于高能耗之一,通过推动智能照明设计,不仅有效促进汽车工厂的健康发展,还能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标。

1、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分析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依托于计算机、微电子等现代技术和手段,高效率地收集各项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分析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息或推理判断结果等反馈给相关工作人员,相关工作人员便能依据所掌握的各项数据信息和处理结果对照明系统进行合理控制,从而有助于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包括了:群组开关的控制、无人工管理逻辑、运行状态反馈和手动开关等。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总线控制方式分别为:①RS485,该控制方式能够实现对照明回路的智能控制,还能调节照明光度;②DALI这种控制方能够对单灯进行智能控制,并对其照明度进行合理调节;③KNX与RS485一致,都可以以照明回路为单位对照明灯具实施智能化控制,并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精准调节。

汽车远近灯自动控制

汽车远近灯自动控制

汽车远近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摘要汽车远光灯是为了让驾驶者在夜间高速行驶时看清远方路况,但是在会车时如果不及时切换到近光,其强烈的光线会使对面车辆无法看清道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国内统计,在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与远光灯有关的事故占到三四成,且成上升趋势。

本文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汽车前大灯自动调光控制系统,当夜晚行车远光灯打开时,系统能通过光检测输入模块察看前方是否有相对行驶车辆,若有则自动启动调光输出模块,关闭远光并打开近光。

能很好地解决传统方式下,手动调光延迟时间长和驾驶员因频繁手动调光而分散注意力等问题,从而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单片机;光探测器;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 of vehicle distance lightAbstraetWhen automobile travels at high speed,the high beam is used to allow driver to see distant traffie.But if we do not switch to last light timely when two automobile travel at opposite direetion and very adjaeent,the strong light will make the drivers not be able to see across the road,so traffic accidents can easily occur.National statistics shows that the accident occurred at night with high beam related accounted for as 34%,and into an upward trend.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of this paper constitutes a vehicle headlight dimming control system for automatic, high beam is turned on when driving at night, the system look through the optical input module testing whether there is a relatively moving vehicles in front, if the output module starts automatically dimming , Close and open the near light beam. Can solve the traditional way, manually adjust the delay time of light for long and frequent manual dimming driver distracted by other issues, thus reducing accidents.Keywords: microcontroller; light detector; automatic control目录第一章绪论................................................................................................................................ - 1 -1.l引言............................................................................................................................... - 1 -1.2国内外对汽车远光灯控制的研究状况及最新成果................................................... - 1 -1.2.1国内汽车远光灯控制的研究现状................................................................... - 1 -1.2.1.1汽车防眩远光前照明灯............................................................................... - 1 -1.2.1.2利用偏振光防眩目....................................................................................... - 2 -1.2.1.3汽车前照灯自动变光器............................................................................... - 2 -1.2.2国外汽车远光灯控制的研究现状................................................................... - 2 -1.2.2.1红外夜视系统............................................................................................... - 2 -1.2.2.2单色光防眩................................................................................................... - 3 -1.2.2.3液晶变光装置............................................................................................... - 3 -1.2.2.4美国GENTEX公司开发成功了智能变光汽车前照灯 ................................. - 3 -1.2.3汽车远光灯控制的研究发展趋势................................................................... - 3 -1.3课题研究的目的........................................................................................................... - 3 - 第二章基于C51单片机汽车远近灯自动控制的方案............................................................ - 5 -2.1 任务分析...................................................................................................................... - 5 -2.2 设计方案...................................................................................................................... - 5 -2.2.1 设计思想.......................................................................................................... - 5 -2.2.2总体框图........................................................................................................... - 5 -2.3 常见的光电探测器件.................................................................................................. - 6 -2.3.1光电池............................................................................................................... - 6 -2.3.2光电二极管....................................................................................................... - 6 -2.3.3 PIN管............................................................................................................... - 8 -2.3.4 雪崩光电二极管.............................................................................................. - 8 -2.3.5 光电晶体管...................................................................................................... - 8 -2.3.6 阵列式或象限式结型光电器件...................................................................... - 9 -2.3.7 光电开关与光电耦合器.................................................................................. - 9 -2.4 半导体光探测器的特征参数...................................................................................... - 9 - 第三章系统硬件实现.............................................................................................................. - 12 -3.1主控电路设计............................................................................................................. - 12 -3.1.1 80C51系列..................................................................................................... - 12 -3.1.2 80C51的基本结构......................................................................................... - 13 -3.1.3 80C51单片机的的封装和引脚..................................................................... - 14 -3.1.4 80C51单片机的时钟..................................................................................... - 15 -3.1.5 80C51单片机的复位..................................................................................... - 15 -3.1.6 I/O引脚......................................................................................................... - 16 -3.2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 18 -3.2.1 光检测输入电路............................................................................................ - 18 -3.2.1.1 对数放大器................................................................................................ - 19 -3.2.1.2 LOG100对数放大器................................................................................... - 19 -汽车远近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3.2.1.3 施密特触发器............................................................................................ - 21 -3.2.2调光控制输出电路......................................................................................... - 23 -3.2.2.1 关于继电器的正确使用............................................................................ - 24 - 第四章软件流程及实物展示.................................................................................................. - 26 -4.1 软件流程.................................................................................................................... - 26 -4.2 实物展示.................................................................................................................... - 27 - 第五章系统调试...................................................................................................................... - 28 -结论. (29)参考文献.................................................................................................................................... - 30 -附录一整体电路图.................................................................................................................. - 30 -附录二实物设计的软件部分.................................................................................................. - 30 -致谢............................................................................................................................................ - 30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l引言当夜晚行车远光灯打开时,若前方有相对行驶车辆,则驾驶员通常会将远光变为近光,避免对面车辆因受强光照射而无法正确判断前面路段情况,造成危险的情况。

汽车灯光系统的研究与改进

汽车灯光系统的研究与改进

汽车灯光系统的研究与改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汽车灯光系统作为车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汽车灯光系统也在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

研究汽车灯光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灯光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

最初的车灯是由汽油灯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灯光系统逐渐演变为电气系统,如今更多的车辆采用LED灯技术。

现有汽车灯光系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能效不高、光照不均匀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汽车灯光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探讨LED灯技术在汽车灯光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基于智能技术的汽车灯光系统改进方向。

我们还将展望新型灯光系统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并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与改进汽车灯光系统,我们可以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和驾驶安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1.2 研究意义汽车灯光系统的研究和改进对汽车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灯光系统是车辆行驶中至关重要的安全设备之一,直接关系到驾驶者和行人的生命安全。

一个高效、稳定、环保的汽车灯光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行车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灯光系统也逐渐成为汽车外观设计的一部分,能够提升汽车的品质感和科技感,增强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

随着社会对能源节约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通过改进汽车灯光系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对汽车灯光系统进行研究和改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通过不断提升汽车灯光系统的技术水平,可以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加快汽车工业转型升级。

2. 正文2.1 汽车灯光系统的历史发展汽车灯光系统的历史发展始于汽车的诞生。

最初,汽车灯光系统是简单的油灯或煤气灯,用于照明驾驶员和车辆周围的道路环境。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发展,灯光系统也逐渐得到了改进和完善。

汽车车灯智能控制系统毕业设计方案

汽车车灯智能控制系统毕业设计方案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车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完成日期年月汽车车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Design of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 Automobile Lamp汽车车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总计:24页表格:1个插图:18幅汽车车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Design of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 Automobile Lamp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阅教师:完成日期:汽车车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摘要]本系统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汽车车灯智能系统,模拟并显示出汽车驾驶过程的灯光控制。

其中主要包括汽车的远近光灯的模拟显示。

具体是通过单片机板上的超声波测距模块和光线感应模块来控制LED灯的亮灭显示状态。

在本设计过程中,通过使用单片机来控制车灯的状态,并把模拟信息在LCD上显示出来,以此加强了对单片机的了解和使用。

[关键词]单片机;电路基础;汽车车灯控制系统;LED灯Design of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 Automobile Lamp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pecialty LI Lin-jieAbstract: This system is the intelligent automobile lamp based on MCU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 and to show the car driving lights control. Including the car made a left turn as far as light, brake and alarm switch, analog display. Is controlled by switching actions of the MCU Board LED lights shows a left turn, right turn, brake and other corresponding State.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through the use of Protel drawing schematics, makes the circuit more intuitive and deepened understanding of Protel application.Key words: Microcontroller。

理想汽车的智能车载环境控制系统设计

理想汽车的智能车载环境控制系统设计

理想汽车的智能车载环境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智能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智能车载环境控制系统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车内环境进行智能化调控,提供舒适、安全的驾驶和乘坐环境。

本文将对理想汽车的智能车载环境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一、引言在现代社会,汽车作为人们重要的代步工具,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智能车载环境控制系统的出现,为满足人们对个性化、舒适化驾驶环境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可能。

二、系统设计(1)智能温控系统智能温控系统是智能车载环境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对车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

该系统可以根据车内外温度、车速、太阳辐射等因素进行智能调节,以提供最适宜的温度。

(2)智能空气净化系统智能空气净化系统通过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净化,提供清新的驾乘环境。

该系统可以检测并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甲醛、有害气体等,有效净化车内空气,提高乘车舒适度和驾驶安全性。

(3)智能噪声控制系统智能噪声控制系统通过对车内噪声进行识别和控制,提供低噪音的驾乘环境。

该系统可以通过噪声传感器感知噪声源,通过调节音响系统、隔音材料等途径降低噪音,为驾驶者和乘客创造安静、舒适的空间。

(4)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照明系统通过对车内光线进行感应和控制,提供舒适的驾驶和乘坐环境。

该系统可以根据内外光线强度、驾驶状态等因素自动调节车内照明,确保驾驶者的视觉舒适和安全。

(5)智能椅舱系统智能椅舱系统通过对座椅进行感应和控制,提供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调节和驾乘舒适度。

该系统可以根据驾驶者和乘客的体型、姿态等因素对座椅进行自动调节,确保乘坐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三、系统特点(1)个性化定制理想汽车的智能车载环境控制系统支持个性化定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设置和调节,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2)智能化调控系统具备智能学习和适应能力,能够自动识别并调节驾驶者和乘客对环境的需求,提供智能化的驾乘体验。

智能化的汽车照明技术分析

智能化的汽车照明技术分析

智能化的汽车照明技术分析摘要:汽车已经普遍进入各个家庭,随着经济的推动,汽车技术也成上升趋势和个性化发展。

而汽车照明系统更加走向智能化的发展行列中,因此,本篇文章就分析了汽车照明系统的发展以及技术,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车灯;智能化;照明技术引言汽车大灯是在夜间以及光线较差的条件下进行使用,而汽车前大灯能有针对各种情况进行调节,就可以为驾驶员在汽车行驶中,减轻操作的复杂。

汽车前大灯光线强度以及照射距离,也给驾驶员带来疲劳以及出现危险的可能性,因此,对汽车照明系统的研究需要更实用性以及智能性。

一、现阶段汽车照明发展状况在现在的汽车照明行业中,主要照明的灯具分为是卤素灯、氙气灯以及LED 灯。

从最初使用的卤素灯开始,随着发展逐渐采用LED灯。

而汽车大灯以及尾灯都开始应用LED灯组。

LED灯的特点是尺寸小,LED可以自由组合,并可以组成各式各样多变的形状和线条,使汽车可以展示出独特风格。

随科技发展,极少数汽车出现使用未来感强的激光大灯以及一些先进智能化技术。

二、汽车照明灯介绍及问题(一)卤素大灯卤素大灯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灯光。

卤素灯是加入了卤元素,使其比白炽灯的零度更加明亮,使用寿命提高了好几倍,汽车卤素大灯其结构较为简单,就是由灯泡和反射碗组成,并且卤素灯的价格较为便宜,后期维修也时相当廉价,基本上,只需要更换灯泡就可,在一些经济性较低的汽车使用普遍,并在现阶段汽车发展中,使用最为广泛。

(二)氙气灯氙气灯其组成结构是采用石英灯管和惰性气体—氙气组成,其原理是用高压电流对高压惰性气体的氙气进行刺激,进而产生氙气发光,其光与太阳光线极为相似。

汽车氙气灯是由灯泡和反射碗/透镜组成而来。

其特点较卤素灯的寿命更长,其亮度更高,灯泡更管周期更久[1]。

因此,其制作成本也会高于卤素灯,其使用在一部分车型当中,属于中端汽车之中使用。

(三)LED灯LED 灯从汽车内照明灯开始,到汽车日间行车灯,现阶段开始广泛运动到汽车前大灯以及尾灯。

车内照明系统的设计与乘客舒适度调节

车内照明系统的设计与乘客舒适度调节

车内照明系统的设计与乘客舒适度调节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内照明系统的设计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个合理的车内照明系统既要满足驾驶员的需求,也要考虑乘客的舒适度。

本文将详细探讨车内照明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通过照明系统来调节乘客的舒适度。

一、车内照明系统设计原则车内照明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是实用性和舒适度。

首先,照明系统应该提供足够的光线,以确保驾驶员能够看清仪表盘和道路条件。

其次,照明系统应具备可调节亮度的功能,以满足不同驾驶环境下的需求。

此外,照明系统还应考虑到乘客的舒适度,避免刺眼的强光以及过于昏暗的环境。

二、照明系统设计要点1. 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现代汽车的照明设备多种多样,包括车顶灯、座椅照明、导航仪照明等。

设计师应根据车辆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同时考虑到灯具的尺寸和形状对车内空间的影响。

2. 考虑驾驶员需求:照明系统应首先满足驾驶员的需求。

可以通过增加仪表盘照明的明亮度,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各种仪表盘指示灯,保证安全驾驶。

此外,还可以增加方向盘背后的柔和照明,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

3. 提供个性化选项:为了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照明系统还应提供个性化的选项。

例如,座椅照明可以分为不同的区域,供乘客自行选择亮度和色温。

这样一来,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调整照明效果,提高乘坐舒适度。

4. 采用智能调节系统:现代车辆的照明系统往往配备智能调节系统,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和驾驶员的需求自动调节光线亮度和色温。

例如,在夜间驾驶时,系统可以自动调暗照明,避免刺眼的灯光影响驾驶视线。

三、调节乘客舒适度1. 考虑照明的色温:色温对乘客的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较暖的色温可以营造出温馨和舒适的氛围,适合长时间乘坐。

较冷的色温则更适合在夜间驾驶时,提高驾驶员的警觉性。

因此,在设计照明系统时,应考虑到不同乘坐环境下的色温需求。

2. 控制照明亮度:照明亮度的调节也是调节乘客舒适度的关键。

在长途夜间行驶中,可以将照明亮度调至较低水平,以避免刺眼的灯光对乘客造成不适。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汽车前照灯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汽车前照灯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汽车前照灯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翟羽佳; 刘雨佟; 汪凡【期刊名称】《《科技与创新》》【年(卷),期】2019(000)007【总页数】2页(P54-55)【关键词】STM32F103RCT6单片机; 微处理器; 自动大灯; 智能控制系统【作者】翟羽佳; 刘雨佟; 汪凡【作者单位】[1]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651随着日益成熟的交通网络的发展,汽车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工具。

据报道显示,夜间交通事故中,70%左右是由于灯光炫目,驾驶员看不清前方路况。

如今传统照明系统已经无法跟上当前汽车安全性能发展的趋势,汽车上安装的普通前照灯具有固定的照射范围,无法调节角度,视线被禁锢在灯束照射的范围内,影响行车安全,尤其在夜间。

本项目主要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由灯光亮度调节系统、灯光角度调节系统、电源控制系统组成完整的体系。

本项目只需要12 V供电,安全、节能、性能高。

系统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本设计以ST公司的STM32F103单片机作为主控,STM32F103是一种嵌入式-微控制器的集成电路(IC),芯体尺寸是32位,速度是72 MHz,程序存储器容量是256 KB,程序存储器类型是FLASH,RAM容量是48 K。

该微处理器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优点,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且应用性这部分系统由单片机+电源转换模块组成,其中电源转换模块由220 V转12 V电源适配器+LM2596S DC-DC直流可调降压稳压电源模块组成,以单片机为核心,综合结合电源适配器和降压稳压模块共同组成的一个电路控制系统。

在本系统中需要用到的有12 V和3.3 V两种电压,12 V由220 V转12 V电源适配器转换而得,3.3 V则由模块而得到。

电源控制如图2所示。

最上面一排灯和中间的主灯泡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三个红外感应模块和一个光敏感应模块提供信号输入。

光敏模块感应周围环境的亮度,降到定值时,两部分的灯打开;其次是红外感应模块,分别放置在车头处、左前45°处、左侧处,通过三个红外感应模块控制灯光亮度,共三级,第一级最亮并递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学生姓名:学号:所在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日期:二〇一七年五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摘要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汽车拥有量也在不断增加。

汽车作为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时也带来不少的交通安全问题。

汽车照明系统作为现代汽车的必备安全系统之一,在安全性方面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大部分的汽车的照明系统目前还是以传统手动操作为主,因此,实现汽车照明的智能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首先对汽车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概况作了简要介绍,给出了设计任务要求和总体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做了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部分包括主控部分、电源设计部分、数据采集部分和模拟车灯控制部分。

本设计是通过STM32单片机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对模拟车灯进行控制,控制的具体步骤通过软件编程实现。

本文还对实物模型的制作流程作了简单介绍,并给出了实物图。

最后对现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得出了结论,最终结论表明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

关键词:汽车车灯;STM32F103C8T6;传感器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 to improve the people's life greatly, car ownership is growing.Cars as a convenien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brought a lot of convenience to our life, but also a lot of traffic security problems.Auto lighting system as one of essential safety system of modern automobile, there is a lot to improve in the aspect of safety.Most car lighting system is still in the traditional manual operation is given priority to, therefore,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auto lighting intelligent control.This article first study of auto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the author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general situ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gives the design task requirement and the overall design, and the hardware design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Hardware design includes the main control parts, power supply design, data acquisition part and analog lamp control part.This design is through the STM32 MCU of sensor after analyzing the data collected to simulate light control, control of the specific steps through software programming.This article also on production process has made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of physical model, and the physical diagram is given.Finally, the present study summarized and concluded that the final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system is feasibl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Keywords:Automobie headlights; STM32F103C8T6;The senso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2)1.3 课题研究意义与目的 (3)1.4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3)2 系统设计方案 (5)2.1 设计任务及要求 (5)2.2 方案论证与分析 (5)2.3 方案比较与选择 (6)3 硬件部分设计 (7)3.1 硬件部分总体设计 (7)3.2 主控模块设计 (7)3.3 电源部分设计 (9)3.4 数据采集部分 (10)3.4.1 光照强度采集 (10)3.4.2 大气能见度采集 (11)3.4.3 会车检测 (11)3.4.4 转向、刹车与倒车检测 (12)3.5 车灯控制部分 (12)3.5.1 前照灯、轮廓灯控制 (13)3.5.2 雾灯控制 (13)3.5.3 转向灯、刹车灯、倒车灯控制 (14)4 软件设计部分 (16)4.1 软件开发环境 (16)4.2 软件程序设计 (17)4.3 软件下载与调试 (19)5 实物模型部分 (21)5.1 制作实物模型的大致流程 (21)5.2 实物模型 (22)6 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7)附录A 硬件电路图1 (28)附录B 硬件电路图2 (29)附录C PCB印制电路图 (30)1 绪论1.1 课题背景汽车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交通工具,已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

当汽车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其时速只有仅仅18km/s,而且只是三轮简陋的行驶装置,而现在时速600km/s超级汽车已经被制造出来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汽车无论在性能方面还是在产量上面都到了空前的发展,汽车也逐渐在普通家庭普及,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之后不可缺乏的交通工具,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但是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逐步提升,汽车保有的数量在近几年来也急剧增加,尤其是在城市里,汽车已经布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汽车作为快捷的交通工具,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我们常见的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

近几年交通事故频发,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车祸在各类意外事故中居第一位,意外死亡的事故中有近50%为与车祸有关,而且这些比例还在逐年上升。

我们就以汽车交通事故为例,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3000万人在汽车交通事故中死亡,这比不少国家的人口和还多不少,其中死亡率最高人群的是青少年和老年人。

在我国的各大城市之中每1万辆汽车的死亡率是50-100人,与发达国家相比,这是美国的17.8倍,是日本的26.5倍。

根据交通部门对近3年汽车交通事故的粗略统计,我国每年因汽车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大约为6万人,占全世界的16%,而我国的汽车保有数量仅占到世界汽车保有量的3%,因此问题也逐渐受到国家和人们的关注,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世界各国人们迫切的需求。

现代城市的道路错综复杂,人口也在不断增多,各种路标层出不穷,交通事故发生率更是逐年上升,不少交通事故是因为驾驶人员视野受限或路标不清而操作不当造成的。

以汽车照明控制系统为例,传统的汽车照明控制系统是以手动控制为主的,由于汽车车灯种类繁多,在控制车灯过程中很容易因操作失误。

汽车车灯正确规范的操作,直接影响着驾驶人员的视线和其他车辆及行人的注意,如何不能正确操作或误操作,不仅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还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然而传统的手动或半自动操作,很难做到每次都正确,现在的城市车辆较多,为降低事故发生率,在汽车照明系统方面,实现智能控制也是当下的趋势。

如今的微电子技术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微处理器的性能也十分的优秀,用来控制汽车照明系统是完全能满足的,并且很多微处理器在价格上和开发流程上也日渐成熟,这不仅能提高照明系统的准确性,在汽车制造成本上也有一定优势。

将汽车照明系统与现代电子技术、微处理器相结合,实现汽车车灯灯智能控制,避免车灯的误操作,是未来汽车照明新的发展趋势。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汽车刚诞生时是没有车灯的,为了方便汽车在夜间行驶,人们开始汽车前面挂上用手提灯来照明,但这种办法不方便,也不安全。

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在19世纪80年代汽车制造商将电用在了汽车的前灯和尾灯,就这样汽车车灯的雏形就此诞生。

随着电池供电技术和汽车灯具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汽车车灯的控制也逐渐完善,能很好的满足在行车过程中基本照明和信号提示等实际情况。

但在21世纪初,绝大多数汽车的照明控制还是以手动为主,为适应现代市场需求,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开始将电子控制技术和汽车照明相结合,研发汽车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汽车智能照明系统在汽车电子方面的极大突破,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汽车在夜间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提升了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

欧美和日本等汽车制造大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汽车智能照明系统方面研发,在80年代中期,他们就完成了智能照明系统的开发,将它应用在汽车上并开始量产实在20世纪末,由于开发成本较高,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高档汽车和专用汽车,中低档汽车主要还是使用传统的手动照明系统。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汽车智能照明系统和电子控制技术日渐成熟,其开发成本大幅度降低,中低档汽车也安装了智能照明系统。

最近,美国的福特公司在汽车照明方面研发了一款汽车智能照明系统,这极大的提高了汽车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福特公司在该照明系统中所用到的光源是目前交流型LED发光二极管,用LED发光二极管作车灯是目前较新型的车灯技术,不经使用的寿命比一般传统的车灯要长,而且功率较小,亮度也比较高,便于控制,受到各大汽车制造商的青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