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实例7.1 薄板冲床7.1.l设计要求设计专用冲床,用于金属薄板的冲孔或落料。
7.1.2功能分解显然,为完成冲压工艺过程,需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1)冲头作上下往复运动,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冲压机构。
(2)板料作纵向步进运动,因此需要设计板料纵向送料机构。
(3)为了节约原材料,工厂往往采用交错冲切方法,这样可以用同样数量的原材料加工出较多的工件,且减少边角余料。
因此,板料在作纵向步进运动的同时,还应作横向停歇往复运动,以实现冲切孔位的交错排列,为此需设计板料横向送料机构。
对这一个机构的运动功能作进一步分析,可知它们分别应该实现下列基本运动:(1)冲压机构有三个基本运动:运动轴线的变换、运动形式的变换、运动方向的交替变换。
(2)板料纵向送料机构也有三个基本运动:运动轴线变换、运动缩小、运动停歇。
(3)板料横向送料机构有四个基本运动:运动形式变换、运动缩小、运动方向的交替变换、运动停歇。
7.3 铆钉冷镦机7.3.1设计要求设计铆钉自动冷镦机,把成卷的线材通过校直、送料、切料、转送、镦锻、起模等工序,制成铆钉。
7.3.2功能分解本机器的功能是自动生产铆钉。
其原理为冷态(室温)镦锻。
它的运动功能可分解为四种工动作:l. 进料金属线材经进料机构校直后,被自动、定时地送入模具。
执行构件作直线停歇运动。
2. 切断转送进料停止后,切断转送机构将棒料切断并把它送至镦料工位。
执行构件作直线停歇等速运动及停歇急回运动。
3. 镦锻成形由镦锻机构镦出铆钉,执行构件作直线往复急回运动。
4. 起模顶料由起模机构将铆钉从定模中推出,执行构件作直线往复停歇运动。
7.4 蜂窝煤成型机7.4.1设计要求蜂窝煤在我国城镇广泛使用。
现要求设计蜂窝煤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煤定量送入模腔成形,生产出煤饼。
设计参数为:蜂窝煤形状为圆柱体,成品尺寸:¢100 mm³60 mm;生产能力:40次/min。
7.4.2功能分解为实现蜂窝煤成形,该机应具有下列功能:输入煤粉、煤粉成形、清除煤屑、型煤起模、输出成品。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计题目: 糕点切片机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糕点先成型(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经切片后再烘干。
糕点切片机要求实现两个动作: 糕点直线间歇移动和切刀往复运动。
经过二者动作配合进行切片。
改变直线间歇移动速度或每次间歇输送距离, 以满足糕点不一样切片厚度需要。
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糕点厚度: 10~20mm。
2)糕点切片长度(亦即切片高)范围: 5~80mm。
3)切刀切片时最大作用距离(亦即切片宽度方向): 300mm。
4)切刀工作节拍: 40次/min。
5)工作阻力很小。
要求选择机构简单、轻便、运动灵活可靠。
6)电机可选择, 功率0.55KW(或0.75KW)、1390r/min。
4.设计方案提醒1)切削速度较大时, 切片刀口会整齐平滑, 所以切刀运动方案选择很关键, 切口机构应努力争取简单适用、运动灵活和运动空间尺寸紧凑等。
2)直线间歇运动机构怎样满足切片长度尺寸改变要求, 是需要认真考虑。
调整机构必需简单可靠, 操作方便。
是采取调速方案, 还是采取调距离方案, 或采取其它调速方案, 均应对方案进行定性分析比较。
3)间歇机构必需与切刀运动机构工作协调, 即全部送进运动应在切刀返回过程中完成。
需要注意是, 切口有一定长度(即高度), 输送运动必需在切刀完全脱离切口后方能开始进行, 但输送机构返回运动则可与切刀工作行程在时间上有一段重合, 以利提升生产率, 在设计机器工作循环图时, 应根据上述要求来选择间歇运动机构设计参数。
5.设计任务1)依据工艺动作次序和协调要求拟订运动循环图(A3)。
2)进行输送间歇运动、切刀往复直线运动选型。
3)进行机械运动方案评价和选择。
4)依据选定电机和实施机构运动参数拟订机械传动方案。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示意图。
6)对机械系统和实施机构进行尺寸设计。
7)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A1)7)对间歇机构或往复运动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绘制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图。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台机械原理压片机。
通过此次设计,学生应能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
二、设计内容1.设计一台基于机械原理的压片机,能够满足以下要求:a.利用传动轴,将电机的转动运动转换成压片台的上下运动;b.能够通过凸轮机构控制压片台的运动规律,实现良好的压片效果;c.设计合理的辅助机构,如限位装置、指示装置等。
2.编制压片机的控制程序:a.利用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可以实现操作界面的设计和操作功能的实现;b.设计合理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3.进行压片机的性能测试:a.设计测试方案,对压片机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压力、速度等参数的测试;b.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设计要求1.设计方案要合理,结构简单可行;2.设计中要考虑机械原理的运用,合理选择传动装置、凸轮机构等;3.考虑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合理的限位装置;4. 掌握相应的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Pro/E等,进行设计和模拟;5.设计要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四、设计任务及计划1.第1周:确定设计内容,包括机械原理压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等,并完成任务书的撰写;2.第2-3周: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包括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和机械装置设计的相关知识;3.第4-5周:进行设计方案的初步设计,包括机械结构的设计、凸轮机构的设计等;4.第6-7周:使用相应的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完善设计方案;5.第8-9周:编写控制程序,并进行测试;6.第10周: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设计报告;7.第11周:完成设计报告的撰写和汇报的准备。
五、设计参考资料1.《机械原理》(第四版),王厚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2.《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机械设计与制造》(第五版),高清玉,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

经验总结
分享团队成员在课程设计中的经 验和教训。
实际应用
解释为何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重要。
设计目标
设计和开发
性能优化
确定要设计和开发的物品或系统。 阐述优化性能的具体目标。
可持续性
说明设计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 考虑。
设计方案
1
研究和分析
开展研究,分析设计要求和约束。
概念设计
2
生成多个概念设计,并进行评估和选择。
3
详细设计
制定详细设计并创建相应的图纸和模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课程设计任务简介
背景
解释为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必 要的。
团队合作
讨论小组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
学习工具
介绍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将使用的 工具。
问题陈述
挑战性问题
提出一个挑战性的机械原理问题。
解答方法
概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相关设计要素
1 材料选择
2 结构设计
选择适合设计需
解释如何控制设计中的运 动。
性能测试计划
测试目标
明确测试的目标和指标。
测试方法
阐述测试所需的步骤和方法。
数据分析
解释如何分析测试数据以评估 设计性能。
结论
团队成果
展示团队完成设计任务的成果。
证书颁发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长安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位置编号:11方案号:方案一设计题目:牛头刨床设计专业:车辆工程班级:1班姓名:蒋凯东学号:201222010111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2)(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2)(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3)2、设计(计算)说明书 (3)(1)画机构的运动简图 (3)(2)机构运动分析 (6)①对位置11点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 (6)②对位置7’点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 (8)(3)对位置11点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11)3、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 (12)4、齿轮机构的设计 (17)4、参考文献 (22)5、心得体会 (22)6、附件 (23)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
刨床工作时,如图(1-1)所示,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
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
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
切削阻力如图(b)所示。
Y图(1-1)(b)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已知曲柄每分钟转数n2,各构件尺寸及重心位置,且刨头导路x-x位于导杆端点B所作圆弧高的平分线上。
要求作机构的运动简图,并作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以及刨头的运动线图。
以上内容与后面动态静力分析一起画在1号图纸上。
二、设计说明书(详情见A1图纸)1.画机构的运动简图1、以O4为原点定出坐标系,根据尺寸分别定出O2点,B点,C点。
确定机构运动时的左右极限位置。
曲柄位置图的作法为:取1和8’为工作行程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曲柄位置,1’和7’为切削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曲柄位置,其余2、3…12等,是由位置1起,顺ω2方向将曲柄圆作12等分的位置(如下图)。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______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_____设计题目:棒料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8)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208105设计者:殷琪学号:1120810529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时间: __________ 2014627哈尔滨工业大学14 目 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 . (1)一、 题目要求 ...................................................................... 2 二、 机械系统工艺动作分析 .......................................................... 2 三、 机械系统运动功能分析 .......................................................... 3 四、 系统运动方案拟定 .............................................................. 5 五、 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 8 六、系统运动简图•棒料输送线布料装置(方案8)一、题目要求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棒料输送布料装置(方案8)功能描述如下图所示棒料输送线。
料斗中分别装有直径35mm长度150mm勺钢料和铜料。
在输送线上按照下图所示的规律布置棒料。
原动机转速为1430rpm,每分钟布置棒料40,75,90块,分3档可以调节。
W ■ II II II ■ ■ II II m團2心二、机械系统工艺动作分析由设计要求可知,该棒料输送线布料装置需要由三个部分共同构成,各执行构件为传送带轮、钢料料槽擒纵鼓轮1和铜料料斗擒纵鼓轮2,这三个构件的运动图3棒料输送线布料装置运动循环图传动带轮做间歇转动,停止时间约为进给时间的3倍,料槽擒纵鼓轮做持续转动,通过控制擒纵鼓轮的开口位置控制棒料按照需要的规律落料。
提升机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之三一、设计题目新型提升机设计二、产品功能要求1、总高度:不超过5m。
2、起吊臂的悬臂长度:1.6 m。
3、提升及下降高度:升降高度为0.8m;被提升物体的高度为2.5 m4、起重重量:瞬间吊起重量为150kg,之后起吊及旋转的重量为119kg,上升瞬间无冲击。
5、回转角度:每台设备的旋转角度不一样,在120度-180度范围内可调。
6、提升速度:0.5m/min—2m/min。
7、旋转速度:根据市场调研确定速度,本任务是推荐速度范围为0.5r/min---2r/min,请分析大于或小于该范围会有何问题。
8、气动或者电动均可。
9、在控制成本前提下,可预留远程I/O控制端口。
10、动作循环要求:提升重物----夹持重物旋转(在该位置停留一小时)----夹持重物旋回----下降释放重物。
11、立柱的旋转中心到吊钩的距离可在10CM范围内可调;12、悬臂下方到吊钩的距离可在10CM范围内可调;13、旋臂吊上预留手动的吊钩,立柱上预留手动吊钩的固定绳。
三、产品性能要求1、外观美观并便于打扫。
2、节省空间。
整个设备的高度为不超过5m。
3、耐久可靠:寿命循环8*10*365次;重物将被提升后,要求持续提升一小时后再放回;温度范围0度--80度;湿度大,耐蒸汽;耐酸度大。
重物被升降及旋转的过程中无晃动。
4、开关按钮方便操作并防水防漏电,按钮的高度及方向符合人机工程。
5、采用起重标准中的防滑吊钩;连接吊钩与起吊臂的零件能减少晃动。
6、升降采用点动控制及一键升降控制。
7、定性评价噪音不大于行车。
8、起吊设备的旋转臂不能加润滑油。
9、抓取可靠,断电不会掉落。
10、无锈蚀、断裂。
四、提交材料1、设计说明书(电子稿及打印稿):附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进行行业的产品对比及工程分析并编写工程标准;进行提升速度、回转速度及驱动装置设计计算;分析回转速度大于或小于任务书推荐的范围0.5r/min---2r/min会有何问题的;附提升机行业质量问题的收集;拓展阅读材料—成功的工程案例或失败的工程案例;日常生活中的连杆机构的发展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201141100系别: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指导教师:教授起止时间:2013年12月23—27日东莞理工学院目录第一章内容介绍1-1 机构简介 (1)1-2 设计数据 (1)1-3 机构简图 (2)第二章六杆机构设计2-1 设计内容 (3)2-2 设计数据 (4)2-3 设计运动分析 (5)第三章凸轮设计3-1 设计内容 (7)3-2 图解法设计 (7)3-3 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0)第一章内容介绍1.机构简介压床是应用广泛的锻压设备,用于钢板矫直、压制零件等。
如图所示为某压床的运动示意图。
其中,六杆机构ABCDEF为其主体机构,电动机经联轴器带动减速器的三对齿轮(z l-z2, z3-z4, z5-z6)将转速降低,然后带动压床执行机构(六杆机构ABCDEF)的曲柄1转动,六杆机构使滑块5克服阻力F r而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冲压工艺。
为了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在曲轴A上装有飞轮,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用的油泵凸轮。
2.设计数据: 设计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 六杆机构的设计数据表2 凸轮机构的设计数据参数转角θ(度) 序号偏距e(mm)基圆半径r(mm)滚子半径rr(mm)行程h (mm)推程运动角δ( )远休止角01δ( )回程运动角'δ( )近休止角02δ( )0 1 19 37 10 60 10 30 150 30 120 602 20 38 10 40 10 35 140 60 90 703 21 39 10 30 10 60 140 0 150 7030 4 22 40 5 30 8 60 140 0 150 705 23 41 5 60 8 30 90 50 150 706 24 42 5 60 12 30 90 50 220 045 7 25 43 5 60 12 30 130 10 220 08 26 44 15 50 12 30 150 30 120 609 27 45 15 50 10 40 120 60 120 6060 10 28 46 15 50 10 40 180 0 180 011 29 47 10 45 10 40 180 0 180 012 30 48 10 45 6 50 120 90 90 6013 31 49 10 45 6 50 180 20 160 0(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题目:糕点切片机
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糕点先成型(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经切片后再烘干。
糕点切片机要求实现两个动作:糕点的直线间歇移动和切刀的往复运动。
通过两者的动作配合进行切片。
改变直线间歇移动速度或每次间歇的输送距离,以满足糕点的不同切片厚度的需要。
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糕点厚度:10~20mm。
2)糕点切片长度(亦即切片高)范围:5~80mm。
3)切刀切片时最大作用距离(亦即切片宽度方向):300mm。
4)切刀工作节拍:40次/min。
5)工作阻力很小。
要求选用的机构简单、轻便、运动灵活可靠。
6)电机可选用,功率0.55KW(或0.75KW)、1390r/min。
4.设计方案提示
1)切削速度较大时,切片刀口会整齐平滑,因此切刀运动方案的选择很关键,切口机构应力求简单适用、运动灵活和运动空间尺寸紧凑等。
2)直线间歇运动机构如何满足切片长度尺寸的变化要求,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调整机构必须简单可靠,操作方便。
是采用调速方案,还是采用调距离方案,或采用其它调速方案,均应对方案进行定性分析比较。
3)间歇机构必须与切刀运动机构工作协调,即全部送进运动应在切刀返回过程中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切口有一定的长度(即高度),输送运动必须在切刀完全脱离切口后方能开始进行,但输送机构的返回运动则可与切刀的工作行程在时间上有一段重叠,以利提高生产率,在设计机器工作循环图时,应按照上述要求来选择间歇运动机构的设计参数。
5.设计任务
1)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订运动循环图(A3)。
2)进行输送间歇运动、切刀往复直线运动的选型。
3)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4)根据选定的电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订机械传动方案。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示意图。
6)对机械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尺寸设计。
7)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A1)
7)对间歇机构或往复运动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从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图。
(A2)8)编写设计说明书。
(用16K纸张,封面用标准格式)
1.设计步骤
1)明确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糕点切片机要求完成两个动作:
a)糕点的直线间歇运动;
b)切刀的直线往复运动。
二者的动作要求配合完成切片,并能改变间歇运动的速度或间歇的输送距离,来完成糕点不同的切片厚度。
2)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订运动循环图。
(见课本P497—P499及设计手册P19—P35)
3)执行机构的选型(课本499及设计手册37,212)
切刀的往复直线移动可采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齿条、组合机构等;糕点的直线间歇运动可选择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上述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参考课本第十二章及手册第四、五、六章。
机构的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方法:见手册212页。
4)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
对上述两执行机构,作其形态学矩阵,可得到很多方案。
如:
机械运动方案是由若干个执行机构组成的。
在方案设计阶段,对单一机构的选型或整个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都应建立合理的、有效的评价指标。
从机构和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和评定的要求来看,主要应满足五个方面的性能指标。
见表2
表2 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指标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很多,如系统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本次课程设计中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采用定性评价,由指导老师组织学生集体完成。
5) 机械传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
机械系统通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执行机构和控制操作部件组成。
原动机是机械系统中的驱动部分,其类型和规格已经选定,执行机构的型式通过上述设计已经确定,此时应进行机构的传动系统设计计算。
传动系统是把原动机和执行机构连接起来的装置。
在糕点切片机中,传动系统将驱动电机的运动并列传递到两执行机构。
传动机构的选择及传动装置传动比的选择见课本和手册第十章相关内容。
6)绘制机械运动方案草图
按已选定的执行机构的型式及机械传动系统,画出糕点切片机的机械运动示意图(草图)。
然后进行机械运动系统的尺寸计算,有关参数计算完毕后,应选取适当比例绘制机械运动方
案图。
7)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尺寸计算
根据机械运动方案示意图,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进行尺寸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参考课本。
部分无法确定的参数由指导老师给定。
8)机构运动分析
用图解法对两执行机构中的一个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从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A2)。
该项任务由方案相同的一组同学共同完成,位置点有组长分配。
9)编写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是技术说明书的一种,是对课程的总结。
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计题目简介、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订运动循环图、执行机构的选择和评价、机械传动系统设计计算、机械运动方案简图的绘制、机械运动系统机构的计算、机构运动分析。
设计说明书用16K纸张书写,并按以下顺序装订成册:分面(由指导老师提供统一格式)、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2.注意事项
1)每位同学在设计过程中最好准备一个笔记本,把设计过程中查阅、摘录的资料、计算及构思草图记录在案,
这些资料是设计说明书的的基本要素。
2)设计中所需知识可能会超出《机械原理》课堂讲述的知识,同学们应通过自学补充。
3)推荐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邹慧君主编高教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