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分析共94页
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针对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为此患者拟定一个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计划
1维持性作业训练 每天
2辅助器具和矫形器
3环境改造
4职业训练或指导
5长期卧床者的护理
6步行前训练 患腿站立负重训练 2/3体重以上一定时间 患腿负重原地迈步练习 平衡杠
7步行训练扶持下步行 平衡杠内步行 向前 向后 转身 侧方 健手-患足-健足 持杖步行 上下楼梯 扶持
8功能性运动 恢复早中期的上肢功能训练(斜面砂磨板 向前滚动圆柱体 bobasth桌面推球 地面单手推动巴氏球 木钉盘活动桌面堆积木 尺子画线 ) 恢复后期恢复早中期adl训练 (进食穿脱衣服 个人卫生 )恢复后期adl训练 (家务活动 入浴动作 高级技能活动 上下楼梯)
案例分析与讨论
题目: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组数
组员
专 业
上课时间
班 级
康复患者的疾病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居住地
临床诊断
王某某
女
51
会计
重庆市
脑出血后遗症
病人入院康复评定结果
主诉:
2012年8月3日晚在家做家务,突感头晕跌倒在地,不省人事,家人急送往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脑出血。经15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于8月17日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感觉功能评定:患侧(右)浅感觉较健侧减退,对较强的刺激才能感知。
疼痛评定: VAS疼痛评分5分,右侧肩关节周围疼痛。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肩关节:前屈0-135度,后伸0-60度,内旋0-50度,外旋0-45度,水平外展0-65度,水平内收0-100度;肘关节:屈曲0-120度;髋关节:屈曲0-85度,外展0-30度,内收0-20度;膝关节屈曲0-90度
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疼痛评定: VAS疼痛评分5分,右侧肩关节周围疼痛。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肩关节:前屈0-135度,后伸0-60度,内旋0-50度,外旋0-45度,水平外展0-65度,水平内收0-100度;肘关节:屈曲0-120度;髋关节:屈曲0-85度,外展0-30度,内收0-20度;膝关节屈曲0-90度
急性期康复治疗
恢复期康复治疗
后遗症期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为此患者拟定一个急性期的康复治疗计划
1良姿位的摆放
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 第三章 多使用患侧卧位
2体位转换
定时翻身 1-2小时变换一次
3肢体被动运动
各关节被动运动、活动顺序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每天2次、每次每个关节5-6遍
4床上活动
康复评定结果如下:
患者现已意识清醒,精神状况稍差,右侧偏瘫,伴Broca失语。
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手指一级,迟缓、无随意运动;上肢二级:开始出现痉挛、联合运动及轻微的屈曲共同运动;下肢三级,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Barthel指数评分20分,其中大便能控制10分,小便偶尔失禁5分,转移需要大量帮助5分,其余均不得分。
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坐位平衡Ⅰ级,在静态下不借助外力可以保持平衡;不能独立站立;上下肢协调性较差。
认知评定:MMSE评分10分
病理反射: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
诊断:1、脑出血后遗症
2、原发性高血压3级
主要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1、运动功能障碍:肌力低下,基本不能抗重力,关节活动受限,上肢屈肌开始出现痉挛,下肢伸肌痉挛,不能站立、行走,平衡能力差。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手指一级,上肢二级,下肢三级。
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与讨论题目:关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典型病例分析报告组数组员专业上课时间班级康复患者的疾病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居住地临床诊断王某某女51 会计重庆市脑出血后遗症病人入院康复评定结果主诉:2012年8月3日晚在家做家务,突感头晕跌倒在地,不省人事,家人急送往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脑出血。
经15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于8月17日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评定结果如下:患者现已意识清醒,精神状况稍差,右侧偏瘫,伴Broca失语。
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手指一级,迟缓、无随意运动;上肢二级:开始出现痉挛、联合运动及轻微的屈曲共同运动;下肢三级,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Barthel指数评分20分,其中大便能控制10分,小便偶尔失禁5分,转移需要大量帮助5分,其余均不得分。
感觉功能评定:患侧(右)浅感觉较健侧减退,对较强的刺激才能感知。
疼痛评定: VAS疼痛评分5分,右侧肩关节周围疼痛。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右侧):肩关节:前屈0-135度,后伸0-60度,内旋0-50度,外旋0-45度,水平外展0-65度,水平内收0-100度;肘关节:屈曲0-120度;髋关节:屈曲0-85度,外展0-30度,内收0-20度;膝关节屈曲0-90度关键肌肌力评定(右侧):肩关节:前屈肌群肌力2级,后伸肌群肌力1级,外展肌群肌力1级,内收肌群肌力2级;肘关节:屈曲肌群肌力2级,伸展肌群肌力0级;髋关节:屈曲肌群肌力2级,外展肌群肌力2级,内收肌群肌力1级,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2级,肌张力明显增加,在关节活动大部分范围时出现阻力,但仍能较容易被移动,上肢以屈肌痉挛为主,下肢以伸肌痉挛为主协调与平衡功能评定:坐位平衡Ⅰ级,在静态下不借助外力可以保持平衡;不能独立站立;上下肢协调性较差。
认知评定:MMSE评分10分病理反射: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诊断:1、脑出血后遗症2、原发性高血压3级主要存在问题存在问题:1、运动功能障碍:肌力低下,基本不能抗重力,关节活动受限,上肢屈肌开始出现痉挛,下肢伸肌痉挛,不能站立、行走,平衡能力差。
脑卒中康复分析
病人的健侧侧卧睡姿 要点: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 线 3.躯干略为前倾 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 5.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和 躯干呈100度角 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臀部 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 7.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 么睡 8.健侧下肢:膝关节、臀部伸 直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3)神经促进技术的应用
主要采用兴奋性的促进手法提高肌张力, 促使软弱无力的肌肉收缩。
(4)被动活动
采用PNF中的多肌群、多关节对角斜线活 动,帮助患者患侧肢体活动,活动范围由小到 大,尤其注意改善肩、肘、踝关节的活动。
(5)体位转换和平衡训练 早期在床上练习翻身,开始先作双髋向两 侧摆动,然后带动躯干向左右转动,注意转动 躯干时,健手应握住患手随躯干同时翻转。
2. 偏瘫康复的机制: (1)脑组织和血管病变的恢复(侧支循环的 建立,病灶周围水肿消退,血肿吸收,血管的 再沟通等)。 (2)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Plasticity)和 功能重组(functional recorgantion)作用。 (3)功能再训练。
3.康复治疗原则
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发射活动,改善运 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 其次加强软弱肌肉训练,训练包括患侧的恢复 和健侧的代偿,重点在恢复。
病人的仰卧睡姿 要点: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 灵活能动 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 5.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 和躯干呈90度角伸直;肘、 腕、指关节尽量伸直 6.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 ;偏瘫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 上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脑卒中等疾病康复治疗病案分析
: 男性患者,62 岁,既往有2 型糖尿病病史,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 天"为主诉入院。
: ;目前患者病情稳定,体征: BP 130/80mmHg ,神志清,构音障碍,左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偏右,j;咽反射减弱,心肺检查无异常,左上肢肌张力稍低,左侧肩关节和肘关节屈伸肌群肌力2; ;级,左下肢镜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3 级,左侧肢体生理反射存在,左巴氏征(+)ojf 脑CT 示:右侧内囊区脑梗死。
!;问题41.请针对目前患者的功能情况,简述如何进行康复坪定? 11 2. 写出脑卒中急性期的具体康复治疗方法病案讨论:j 1. 对患者目前的功能情况进行康复评定应包括: ;i (1)运动功能坪定:肌张力评定、Fugl-Meyer 评定法:! (2) 日常生活能力坪定: Barthel 指数:; (3) 构音障碍坪定。
!! 2 脑卒中急性期的具体康复治疗方法: !; (1) 患者病床在病房中的合理位直:应使患侧处于经常有人走动的一侧,医务人员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时尽可能由患侧接近患者。
;! (2) 保持床上卧住的正确姿势。
;: (3) 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 (4) 上肢自我辅助训练: Bobat忡定法握手训练。
;(5) 转移动作训练:可分床上转移,从床上坐起或起立,自床向轮椅的转移等。
j病案分析:j 男性患者,45 岁。
4 日前因车祸造成颅脑损伤,经手术治疗生命体征稳定。
现患者处; ;于意识模糊状态,查体欠合作,肢体活动受限,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体格检查:体温j; 36. 州,呼吸28 ;ÝJ 分,脉搏95 ;ÝJ 分,心率95 ;.大/分,血压138/98mmHg ,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模糊,双侧睦孔对光反射存在,左侧上肢肌力1 级,下肢肌力2 级,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1:正常,左侧膛反射减弱,左下肢巴氏征( + ) ,脑膜剌激征( + ) ,血象检查:WBC8.ox109/L ,: :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尿常规正常,血糖正常,脑脊液主血性,细胞数、糖均略升高,脑CT 检ij 查右侧额叶区点片状略高密度影,无颅骨骨折线及颅骨缺损。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分析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分析目的:分析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式。
方法:随机从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出20例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采用的方法包括:心理护理、肢体护理、饮食护理、认知康复护理、语言康复护理以及生活能力康复护理等。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并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得出结果。
结果:经过一阶段的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各部分功能均有了显著的恢复,其中认知功能恢复的患者有13例(65.00%)、肢体功能恢复的患者有15例(75.00%)、语言能力恢复的患者有16例(80.00%)、生活能力恢复的患者有9例(45.00%)。
结论: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导致患者瘫痪的疾病,可以使患者的各部分功能受到损害,最后导致患者的各类功能减弱甚至是消失,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应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工作,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痛苦以及患者家属的负担,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几率。
标签:脑卒中;康复护理;效果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脑中风,它是一种发病非常突然的脑部血液循环系统障碍性疾病,也可以成为脑血管意外。
致病的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脑部由于受到了各类的刺激或者影响,导致了脑部供血血管变得狭窄、阻塞甚至的损害,从而对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系统造成了影响,造成血液循环系统的障碍,导致脑部缺血,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引起患者的瘫痪和意识不清的现象[1]。
临床上将脑卒中患者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一次性脑卒中,治愈后就可以痊愈;而另一类则是永久性的脑卒中,其治愈后也很容易出现复发的现象。
另外根据出血情况的不同,也可以将脑卒中分为缺血型和出血型脑卒中[2]。
1.患者资料随机从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出20例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其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4例,平均年龄为58.3岁。
除此之外,患者的身高、体重、患病程度、病程长短等情况的数据均无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分析摘要: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康复护理服务模式以尽快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主要目标。
脑卒中是临床中的常见病,中老年患者居多,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目前,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良好,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会遗留后遗症,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血管再通都与时问密切相关,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护理;护理服务模式1.认知功能训练应早期介入脑卒中患者宜在患病早期开始康复训练,即只要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h后即可开始的康复训练。
早期的肢体康复训练在预防脑卒中后肢体孪缩、关节畸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方而作用显著,但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同样重要。
脑卒中康复理论认为,大脑具有可塑性及能够进行功能重组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环境刺激可做出适应性改变,受损的神经细胞发生轴突再生、树突“发芽”,重新建立神经联络通路;而其他止常的神经组织可发挥代偿作用。
所以脑卒中后患者可自行恢复部分功能,并于1-3个月内恢复至最大限度,3个月后常由于各种继发性功能障碍导致恢复速度减缓,故康复治疗应早介人。
运动再学习方案Cmotorrelearning programme,MRP)则是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视为一种再学习(对患者而高)或再训练(对治疗师而高)的过程。
患者主动参与反复再学习、再训练,可以开发大脑功能重组和适应性的潜能,并且学习训练进行得越早,脑潜能被开发的效率越高。
学者陈建伟等通过分组认知功能训练前后比较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能够与护士而对而交流,能够遵指令活动肢体,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主动性增强这些变化进一步证明了早期认知功能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及ADL能力。
由于患者感受到康复训练取得的进步,自信心增强,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心理精神障碍得到缓解,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康复训练,并能够自发性地坚持反复学习和训练,促使MMsE和BI评分进一步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脑卒中等疾病康复治疗病案分析
脑卒中等疾病康复治疗病案分析1000字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突然发生的一组严重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性的卫生问题之一。
而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一名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帮助。
病例简介:李女士,女,68岁,因突发言语不清、右半身无力于2020年4月20日入院。
经神经内科医生查体及相关检查,诊断为左侧颅内出血,脑卒中。
入院后经过治疗及康复训练,最终于6月1日出院。
康复治疗方案: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神经生理功能训练、体力活动训练、言语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治疗,以下是李女士主要进行的康复治疗方案:1.神经生理功能训练:因左侧颅内出血导致李女士右半身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生理功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李女士不同的症状和病情,康复治疗师制定了相应的训练计划,主要包括肢体康复、感觉康复、平衡训练等,通过定期的训练来提高李女士的身体协调性和肌肉力量,帮助恢复运动功能。
2.体力活动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身体活动能力的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正常活动来控制并减少患者的症状。
康复治疗师根据李女士的身体状况,采用了适宜的体力活动,如步行训练、徒手体操等。
通过定期的训练,有效的提高李女士的身体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3.言语训练:言语功能的恢复也是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针对李女士的病情,康复治疗师针对性的进行言语训练,采用口语练习、朗读练习、语音水平测试等方法,帮助李女士逐步减轻言语障碍,提高她的口语表达能力。
4.日常生活自理训练:对于李女士来说,恢复日常自理能力也是重中之重,这不仅可以提高康复效果,降低复发率,也可以帮助她更好的回归社会。
因此,康复治疗师尤其注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如衣物穿脱、餐饮自理、洗漱等,通过逐渐恢复这些日常操作技巧,患者也可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康复护理分析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康复护理分析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研究将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比较每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情绪,环境,家庭支持,社会文化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康复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可提升护理干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分析脑卒中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病几率相对较高,为提升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应加强恢复期康复护理,以此降低疾病的复发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展开研究,经诊断患者均符合疾病的诊断标准。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平均年龄6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纳入标准:患者均无智力障碍,精神的疾病;语言功能较好;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应采取常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指导。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1.2.1心理护理为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与患者多沟通交流,以此树立患者的自信心,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1.2.2用药指导由于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降糖药,降压药,护理人员需对患者临床用药加以指导,遵医嘱服药,加快疾病的恢复速度。
1.2.3吞咽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吞咽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疾病,针对此类患者应指导吞咽训练,以此改进患者的吞咽功能,通过口腔肌肉训练,呼吸道刺激提高患者的控制能力,提高护理的依从性。
脑卒中的康复全解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咨询和 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社区康复与医院康复的衔接
转诊机制
建立医院与社区之间的 转诊机制,当患者病情 稳定后,可由医院转至 社区继续康复治疗,实 现双向转诊。
信息共享
医院与社区之间实现患 者诊疗信息的共享,以 便社区医生全面了解患 者病情,提供更加精准 的康复服务。
家庭治疗
通过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改善 家庭关系,提高患者的心理社会适 应能力。
家庭与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因素,可以增强 患者的信心和应对能力。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包括社区服务、康复机构、志愿者组织等,可以为 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减轻心理压力。
06
脑卒中康复的社区服务
通过使用电脑游戏、拼图 等方式,训练患者的注意 力集中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
记忆力训练
通过回忆事件、物品等, 训练患者的记忆力和回忆 能力。
知觉训练
针对患者的感觉和知觉异 常进行训练,如触觉、视 觉、听觉等,提高患者的 感知能力。
05
脑卒中康复的心理疗法
心理干预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
帮助患者面对和克服功能障碍,重建源自理平衡,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的方法,如热敷、石蜡疗法等。
02
冷疗
冷疗是一种利用低温来减轻疼痛、消炎、减轻水肿等的方法,如冰敷
、冷水浴等。
03
电刺激
电刺激是一种利用电流来刺激肌肉收缩的方法,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
量和运动功能。
按摩与推拿
按摩
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来刺激肌肉和经络的方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 环、放松肌肉等。
推拿
脑卒中的康复全解ppt
03
营养与饮食调理
02
01
适应环境
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
康复训练
康复环境与辅助器具
脑卒中康复前沿与展望
05
新型康复治疗技术
要点三
高科技康复技术的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打印等技术,提高康复治疗的精准度和效果。
分类
定义与分类
病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吸烟、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病理机制
脑卒中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血栓形成、脑血管破裂、脑栓塞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病因与病理机制
临床表现
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眩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口齿不清、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在脑卒中发生的早期,进行床旁康复,包括良姿位摆放、被动活动和简单的主动活动等。
康复治疗流程
急性期康复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活动和功能性训练,如坐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
稳定期康复
在患者恢复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更高级别的康复训练,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认知训练等。同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要点一
要点二
细胞疗法与组织工程
利用干细胞、组织工程等技术修复受损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机器人辅助康复
通过机器人技术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和效率。
要点三
康复医学研究进展
脑卒中康复理论研究
针对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神经可塑性、大脑重塑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深入探索康复治疗的作用机制。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分析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分析【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治疗分析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它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及时抢救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早期康复治疗。
即将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与急性期神经内科治疗有机地结合,防治各种并发症,尽可能使脑卒中患者受损的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所选病例均是2005年7月以来收治的180例脑卒中患者,不包括同时患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伴有骨骼、肌肉系统严重病变而致活动功能障碍者。
其中脑出血患者7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110例。
左侧偏瘫92例,右侧偏瘫88 例,语言不清78例,完全失语20例。
按标准对患者进行肌力测评,首次肌力测评时间为入院后首次查房时间,肌力0级者30例,1级者30例、2级者38例、3级者52例、4级以上30例。
1.2治疗方法1.2.1神经内科治疗根据各病人的临床表现、CT及其他检查结果,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稳定急性期病情,挽救患者生命,以利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1.2.2康复治疗1.2.2.1床上康复期此期通常是指发病后的1—3周,主要指病人患侧肢体瘫痪,不能下地,需要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此期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被动活动和主动参与,促进偏瘫侧肢体肌张力的恢复和主动活动的出现,以及肢体正确的摆放和体位的转换(翻身),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
同时,偏瘫侧各种感觉刺激和心理疏导以及相关的康复治疗(如吞咽功能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
此期偏瘫肢体被动活动顺序为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被动活动宜在无痛或少痛的范围内进行。
床上活动包括双手叉握上举运动、翻身运动和桥式运动。
此期也可采用传统疗法包括按摩和针刺治疗。
1.2.2.2 床边活动期由陪员扶持下站立床边,双上肢扶床边或周围固定物,健肢站稳,患肢抬起摆动以及跨步动作,练习正常步态,纠正患肢膝关节弯曲而使小腿外摆拖地动作。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针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参照组(n=35)予以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n=35)予以康复护理。
对比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Fuel-Meyer、BI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高于参照组的8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对促进肢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并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护理;肢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
偏瘫患者一侧肢体的肌力减退,其运动功能可发生障碍。
导致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原因主要为脑出血和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和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均可发生神经功能缺损,出现偏瘫、失语、感觉功能障碍、头痛、恶心及呕吐等临床表现。
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均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脑卒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2组。
试验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5岁~75岁,平均年龄(58.7±6.0)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7例,脑出血18例;左侧偏瘫18例,右侧偏瘫17例。
参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6岁~76岁,平均年龄(58.3±6.2)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6例,脑出血19例;左侧偏瘫17例,右侧偏瘫18例。
2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的内容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遵医嘱对其进行用药指导、按时对病房进行清洁等。
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方法是:1)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认真倾听其诉求并进行详细的解答。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经典演示文稿
(六) 心肺功能评定
现在是17页\一共有109页\编辑于星期三
(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
日常生活能力(ADL)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完成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的卫生整洁和独立地在社会中生活所必须进行一系列基本活动。 (ADL)评定常用Barthel 指数(BI)
现在是15页\一共有109页\编辑于星期三
2. 协调能力评定 a. 指鼻试验 b. 指向他人手指试验 c. 指对指试验 d. 拇指对指试验 e. 旋前、旋后试验 f. 轮替试验 g. 跟膝踝试验
现在是16页\一共有109页\编辑于星期三
现在是12页\一共有109页\编辑于星期三
说明: 阶段Ⅰ:为脑卒中急性期,为发病后数日至2 周,患侧上下肢体呈迟缓性瘫痪,肌力多为0级,这是由于锥体系休克所至。 阶段Ⅱ:为发病后约2周后,出现联合运动、剂量开始增加,肌张力开始增高,痉挛、共同运动开始出现。 阶段Ⅲ:痉挛加重,可随意进行共同运动, 阶段Ⅳ:痉挛开始减弱,出现部分分离运动。 阶段Ⅴ:痉挛明显减弱,躯体运动以分离运动为主。Ⅳ、Ⅴ阶段相当于病后第五周至3个月。 阶段Ⅵ:痉挛基本消失,共同运动消失,分离运动基本正常。 临床上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患者有可能停留在上述的某一阶段上不再进展。
现在是6页\一共有109页\编辑于星期三
五 脑卒中住院患者的去向
死亡 18—25% 转入护理院 15—30% 转入康复机构 5—20% 转入家庭 35—60% 由此可见,转入护理院和家庭占多数
现在是7页\一共有109页\编辑于星期三
六 脑卒中常用社区康复评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