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概述

合集下载

脑卒中康复概述

脑卒中康复概述

脑卒中康复概述引言概述: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脑卒中发生时,大脑的血液供应受到严重干扰,导致部分脑组织受损或死亡。

随着康复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机会得到了显著提高。

本文将深入探讨脑卒中康复的概述,介绍康复的重要性以及康复的综合治疗方法。

正文内容:1.康复的重要性1.1恢复日常生活功能1.2降低残疾率和死亡率1.3提高生活质量1.4心理康复的重要性1.5团队合作的必要性2.康复评估和目标设定2.1康复评估的目的和方法2.2评估指标的选择2.3目标设定的原则和要求2.4目标的分解与达成2.5目标和评估的周期性更新3.康复治疗方法3.1物理治疗的作用和方法3.2言语和语言康复的重要性3.3肌肉训练和功能电刺激的应用3.4神经康复训练的原理和技术3.5心理社会支持的重要性4.康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4.1周期性评估和调整4.2康复治疗的副作用和风险4.3康复配合的问题和解决方法4.4康复治疗的时间和频次4.5康复效果的评估和反馈5.康复的长期关注和管理5.1维持日常康复训练的重要性5.2家庭和社区康复支持5.3营养和饮食管理的重要性5.4转归预测和预防复发5.5疾病管理的持续性和终身性总结: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长期性的过程。

恢复日常生活功能、降低残疾率和死亡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都是康复的重要目标。

康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物理治疗、言语和语言康复、肌肉训练和功能电刺激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周期性评估和调整,解决康复配合的问题,以及评估康复效果。

康复的长期关注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维持日常康复训练、家庭和社区康复支持、营养和饮食管理,以及预防复发和疾病管理的持续性和终身性。

通过综合治疗和持续的关注,脑卒中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残疾率。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解决方案
中康复治疗的 科研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开展临床研究,推动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
06
脑卒中康复治疗案例研究
案例一:年轻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历程
总结词
年轻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因突发脑卒中导致右侧肢体偏瘫。经过早期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治疗等,患者在6个月内恢复了大部分肢体功能, 并重返工作岗位。
05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挑战与 解决方案
患者心理障碍
01
总结词
心理障碍是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
抑郁、自卑等心理障碍,影响康复进程。
02 03
详细描述
脑卒中患者常常面临身体功能的丧失或降低,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容 易产生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此外,患者可能对康复治疗失去信心,对 治疗效果产生怀疑,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总结词
认知障碍康复治疗需综合评估与个性化方案
详细描述
一位52岁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判断力下降。经过综合评估,为其制定 了个性化的认知康复方案,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等。经过6个月的康复治疗,患者的 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感谢您的观看
适用人群
Brunnstrom技术适用于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 障碍的患者。
详细描述
Brunnstrom技术强调早期康复治疗,通过诱发肌 肉收缩、促进关节活动等手段,帮助患者逐渐恢 复运动功能。该技术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 有不同的治疗重点和方法。
技术特点
Brunnstrom技术注重阶段性治疗,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强调被动和主动运动相结 合,以促进患者肌肉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卒中康复标准

卒中康复标准

卒中康复标准
卒中康复是指对患有脑卒中(即中风)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以恢复其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卒中康复标准:
1.功能恢复标准:根据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情况,可以分为完全康复、部分康复和未康复三个等级。

完全康复表示患者能够恢复到病前的身体功能状态,部分康复表示患者能够恢复到一定程度的身体功能状态,未康复表示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较差。

2.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标准: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可以分为完全自理、部分自理和不能自理三个等级。

完全自理表示患者能够完全自理生活,部分自理表示患者能够部分自理生活,不能自理表示患者无法自理生活。

3.神经功能评估标准: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可以分为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未恢复三个等级。

完全恢复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到病前的状态,部分恢复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的状态,未恢复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差。

4.运动功能评估标准:根据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可以分为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未恢复三个等级。

完全恢复表示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到病前的状态,部分恢复表示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的状态,未恢复表示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卒中康复标准仅供参考,实际的评估标准可能会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同时,卒中康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脑卒中名词解释康复医学

脑卒中名词解释康复医学

脑卒中名词解释康复医学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是指血液突然中断或减少到脑部某个区域,导致脑细胞死亡或受损的病理状态。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类。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起脑细胞死亡或受损,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

出血性脑卒中则是指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和脑组织损伤。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一种致力于通过综合治疗和康复措施,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意外伤害、疾病、手术等导致的身体功能障碍和残疾的医学专业。

康复医学通常是由一支跨学科的专家团队来完成,包括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

康复医学的目的是通过协调各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最佳的身体、精神和社会功能,尽可能地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康复医学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脑卒中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伤,例如肢体感觉减退、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这些损伤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康复医学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身体功能和认知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医学也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促进患者全面恢复。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病变。

脑卒中后,患者的身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因此,针对这些影响,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各种理疗手段,协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的治疗方法。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肢体康复:肢体运动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肢体康复也是治疗的重点。

常见的肢体康复方法包括物理理疗、运动训练、针灸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语言康复:脑卒中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语言障碍,如失语、言语不清等。

语言康复主要通过语言治疗和听觉训练等方法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3. 认知康复:脑卒中患者中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认知康复的方法主要包括认知训练、游戏训练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总的来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效果,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 1 -。

脑卒中康复历程总结范文

脑卒中康复历程总结范文

一、前言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成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脑卒中康复历程总结。

二、康复历程1. 早期康复脑卒中发生后,我第一时间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确诊我为缺血性脑卒中。

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我进行了早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肢体康复:通过被动运动、按摩、牵引等方式,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预防关节僵硬。

(2)言语康复:通过发音训练、语言表达训练、听力训练等方法,提高言语能力。

(3)认知康复:通过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提高认知功能。

2. 出院后康复在病情稳定后,我出院回家继续康复。

这一阶段的康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家庭康复:在家人帮助下,坚持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2)社区康复:参加社区康复活动,与其他脑卒中患者交流心得,互相鼓励。

(3)专业康复:定期前往康复中心进行专业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等。

3. 恢复期康复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我的病情逐渐好转,肢体功能和言语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在恢复期,我主要关注以下方面:(1)心理调适:积极面对疾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2)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家人的依赖。

(3)社交能力: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提高生活质量。

三、总结回顾我的脑卒中康复历程,我深感以下几点:1.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有助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2.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3. 心理调适和生活质量同样重要,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 社会支持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积极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脑卒中康复历程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回归正常生活。

脑卒中的康复全解

脑卒中的康复全解
的过程
28
高级脑功能障碍



记忆障碍 注意障碍 执行能力障碍 视空间障碍 失认症 失用症 行为和情感障碍
29
心理障碍

抑郁症 焦虑症30来自31脑卒中的康复评定

身体功能与结构

运动、感觉、吞咽、认知、心理等

活动

BI、FIM

参与

生活质量评定
32
脑损害严重程度的评定
皮质性失 语综合征 失 语 症
皮质下失 语综合征
分水岭区失 语综合征 完全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 基底节性失语 丘脑性失语
24
25
Lichtheim语言处理模式
B(言语运动中枢和言语感觉中枢的所有联合皮质) 皮质性运动失语症 4 6 皮质性感觉失语症 Wernicke 失语 1 3 (言语运动中枢)M 构音障碍 5 A (言语感觉中枢) 7 纯词聋性失语症 2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等
37


心理评定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38
39
医疗服务谱
康复策略
临床策略 急性期 早期康复 慢性期康复
40
康复治疗时机★
2
病案

患者,男性,6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 本次因“左侧肢体无力1天”收住入院。患 者1天前晨起时突觉左侧肢体无力,伴饮水 呛咳,口齿不清。



诊断 功能障碍情况 康复评定 康复问题 康复治疗目标、计划及方案

中国脑卒中康复指南解读

中国脑卒中康复指南解读

社区康复服务
社区康复服务的重要性
社区康复服务能够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康复服务,使患者在社区环境中得到全 面的康复护理和支持。
社区康复服务的内容
包括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指导、康复咨询等,旨在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和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社区康复服务的实施方式
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养老院等机构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护理方案。
远程康复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康复服务将更加普及,患者可以在家中 接受专业康复指导,方便快捷。
康复服务模式创新
联合诊疗模式
01
将康复与其他医疗服务进行整合,形成联合诊疗模式,提高康
复服务的连贯性和整体效果。
社区康复服务
02
推动康复服务向社区延伸,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康复治
疗,减轻家庭负担。
社区康复
将康复服务延伸至社区, 为患者提供方便、连续的 康复服务。
家庭康复
鼓励家属参与康复过程, 提供家庭康复指导和支持。
后期康复
长期康复
关注患者长期生活质量,提供持续的 康复服务,包括职业康复、社会适应 能力训练等。
预防复发
康复转介
根据患者需要,将患者转介至其他专 业机构或医疗机构,以获得更全面的 康复服务。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 理和预防复发能力。
康复评估与目标设定
功能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功能评估,包 括肢体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
能等。
目标设定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目标和计划。
定期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康复 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和
目标。

脑卒中的康复概论

脑卒中的康复概论
力、社会的活动和人际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 量——与脑卒中有关的生活质量(参与水平上)
32
病情稳定,即神经功能缺损不再恶化,合并症、
并发症稳定和得到控制;
有明显的持续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运动功能
障碍、自主活动障碍、言语交流障碍、大小便控制 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或吞咽障碍等;
有充分的认知功能可以完成学习活动; 有充分的交流能力可以和治疗师完成交流性活
九、严重认知障碍的评定
简明认知障碍的评定(MMSE) 脑血管性痴呆的鉴别(Hachinski-HIS)
27
十、非痴呆性认知障碍的评定
注意力的评定 成套认知能力评定 知觉障碍的评定(失认、失用)
十一、生活质量的评定
SF-36健康调查 SS-QOL
28
失语症:
北京医科大学汉语失语成套测验 (ABC) 中国康复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 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
在存活的患者当中,约75%患者不同程度地 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每年因本病导致的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
4
出血性 15%
脑卒中
缺血性 85%
蛛网膜下 腔出血8%
脑内出血 7%
脑血栓 (大血管)
40%
腔 隙 性 脑栓塞 ( 小 血 管 ) 24% 21%
5
康复对中风病整体治疗的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 际公认。
脑卒中后排便障碍(失禁/便秘)
大便失禁说明病变范围大,预后差. 便秘以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为多见.
20
肩关节常见问题
肩-手综合症(发病后1~3个月,发生率12-23%) 肩痛(早期或发病后几个月,发生率8-40%) 肩关节半脱位(发病后1个月之内,发生率60-80%)

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案及流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案及流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案及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被称为中风。

它是由于大脑血管的供血不足或阻塞引起的,可以导致大脑细胞死亡和损伤。

脑卒中患者往往伴随着各种严重后遗症,如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康复训练方案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案及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

首先,在第2部分中,我们将探讨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目标设定以及常用方法和技术。

接下来,在第3部分中,将介绍制定康复计划的评估与诊断过程,并解释如何实施康复训练。

随后,在第4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康复训练流程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注意事项。

最后,在第5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回顾主要观点和要点,并给出对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案的未来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案及流程。

通过深入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目标设定、方法和技术,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并采取适当措施来帮助脑卒中患者实现功能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文章还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康复训练方案制定和实施指南,使读者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阶段的康复需求。

2. 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案及流程2.1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脑卒中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重新恢复各种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认知功能,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步恢复到自己最佳的身体状态,并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2.2 康复训练目标设定在制定脑卒中康复训练方案时,首先需要明确具体的康复目标。

这些目标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定制,包括恢复运动功能、改善平衡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等。

通过明确目标,可以为每个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并跟踪进展情况。

2.3 康复训练方法和技术脑卒中康复训练涵盖了多种方法和技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其中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脑卒中康复的原理

脑卒中康复的原理

脑卒中康复的原理
脑卒中康复的原理是通过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和身体功能障碍,进行系统性的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康复。

具体原理包括:
1. 重新学习和重建神经控制信号的路径:脑卒中会导致大脑中断了与身体不同部位的神经通路,康复的原理之一是通过训练和练习,促使大脑重新建立神经路径,实现受损部位与相关身体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

2. 神经可塑性:康复的原理基于神经可塑性的概念,即大脑具有可塑性,能够通过重复练习和训练来改变和适应功能受损的情况。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残存神经元的功能改善和重组,增强神经通路的连接。

3. 运动恢复:康复原理中的重要一环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促进身体受损肌肉和关节的恢复,以增加患者的肌力、协调性和平衡感。

运动恢复还有助于改善空间感知和身体控制能力。

4. 各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康复原理强调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应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康复训练等。

这些手段相互协作,以全面恢复患者的神经和身体功能。

5. 个体化和阶段性治疗:康复原理中重视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康复需求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治
疗也需要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进行阶段性调整和干预,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总之,脑卒中康复的原理是通过神经功能和身体功能的恢复训练,促进大脑的重建和功能改善,以实现患者的康复。

这需要系统性的康复治疗,综合应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并针对个体化和阶段性需求进行个体化康复计划的制定。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第1篇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脑卒中(Stroke)是指因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康复治疗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确保治疗过程合法合规。

二、治疗目标1. 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 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增强康复信心。

4. 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风险。

三、治疗方案1. 康复评估(1)初期评估:患者入院后,康复治疗师应立即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功能障碍等方面。

(2)中期评估: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末期评估: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总结性评估,为后续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2. 康复治疗(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降血压等药物,预防脑卒中复发。

(2)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理疗、康复护理等。

① 运动疗法:针对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如床上翻身、坐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

② 理疗:采用电疗、磁疗、超声波等物理因子治疗,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③ 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作业治疗:针对患者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作业训练方案,如手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

(4)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开展心理疏导,调整患者心理状态。

(5)康复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康复知识,提高其康复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康复周期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进展,制定康复周期。

一般情况下,康复治疗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维持期。

(1)急性期:发病后1-3个月,重点进行早期康复治疗,预防并发症。

(2)恢复期:发病后3-6个月,加强康复训练,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在活动中起病,常无前驱症状,局限性神经功能 症状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是发病最快的脑卒 中。
? 大多数患者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模糊。
大部分患者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疾病。下肢静脉血栓
7
脑出血 (基底节出血、脑桥出血、小脑出血、脑叶出血、脑室出血)
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在我国占全部脑卒中的20%— 30%
康复对中风病整体治疗的效果和重要性已被 国际公认。
据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发表的关于脑卒中的 资料,制定早期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程序, 积极及早与正确的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经 康复后,第一年末约60%可达到日常生活活 动自理,20%需要一定帮助,15%需要较多 帮助,仅5%需要全部帮助;且30%在工作年 龄的患者,在病后1年末可恢复工作;只有10 %~20%的病人留有严重或中度的功能障碍。
每年因本病导致的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
死亡率高
2
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已上升至第一、二位
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 高血压
• 年龄
• 吸烟 • 糖尿病
• 性别
• 心脏病
• 种族
• 血脂异常 • 酗酒
• 家族遗传
• 缺乏体力活动 • 二、脑卒中概念及分类
15
脑卒中康复原则
早期介入: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 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脑出血患者 脑水肿程度相对较重,一般主要在发病后1到2周,病情 稳定后开始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良肢位置摆放,适当的体位变换,适宜的关 节被动活动:轻柔缓慢、注意关节位置,神志清醒、生 命体征平稳、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开始主动训练
卒中后最初几周功能恢复最快,基本上是3个月达到平台 期。卒中6个月后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步行功能进一步改善 的可能性减小,但语言、认知、家务及工作技能在2年内 都还有进一步恢复的可能。
约60%是由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所致 约30%由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破裂导致。
临床特点
好发年龄50—70岁,男性较多见。 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生,大多数病例发病前无先兆。 临床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可因出血部位及出血 量的不同症状各异。 重症者数分钟内即可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CT表现:
11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主要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病变所在
皮质脊髓束或皮质核束
脊髓肌肉束或延髓肌肉束
瘫痪分布
整个肢体为主(单瘫、偏瘫、截瘫)
肌群为主
肌张力
增高(折刀样),呈痉挛性瘫痪
降低,呈驰缓性瘫痪
腱反射
增强或亢进
减弱或消失
病理反射


肌萎缩 肌束性颤动
无或轻度失用性萎缩 无
腔 隙 性 脑栓塞 ( 小 血 管 ) 24% 21%
4
脑梗死 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 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 性变性或死亡,且出现相 应神经功能受损表现。
5
脑血栓形成
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 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 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 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8
蛛网膜下腔出血
通常为颅底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 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特点
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 多有激动、用力或排便诱因 短暂意识丧失 可有呕吐、畏光、项背部或下肢疼痛 严重者突然昏迷并短时间内死亡
9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临床特点
多见于50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 约25%患者发病前有TIA史 多于安静中期起病,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日
达到高峰。 患者意识清楚或有轻度意识障碍。
6
脑栓塞
各种外部栓子随血液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 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青壮年以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黏液瘤等多见。 老年人以冠心病、大动脉病变者为主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 脑卒中:又称“中风”、“急性脑血管病”“脑血
管意外”。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 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 死亡的临床症候群。
按病理性质分: 脑 卒 中
出血性 15%
缺血性 85%
蛛网膜下 腔出血8%
脑内出血 7%
脑血栓 (大血管) 40%
• 目的:通过查明原因和干预可调 控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的复 发
一级预防
意义远大于 二级预防
• 针对人群:已发生残疾
三级预防 的脑卒中患者 •目的:通过各种措施降低致残
14
程度和清除危险因素,增强其
参与生活的能力
康复对患者的益处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住院抢救治疗
明显 可有
肌电图
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神经传导异常,有失神经电位
临床疾病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偏瘫
进行性脊性肌萎缩(小儿麻痹症12)
三、康复的介入
13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 针对人群:没有发生过脑卒中的 人群
一级预防 • 目的:通过查明和干预可调控的 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的首次发 生
二级预防
• 针对人群:已有脑卒中/TIA病史 的患者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年龄
多在60岁以 青壮年多见 55~66岁多 各年龄组均可见


常见病因
动脉粥样硬 风湿性心脏 高血压及动 动脉瘤、血管畸


脉硬化
形动脉硬化
起病时状态 多在安静时 不定
多在活动时 多在活动时,
起病缓急 较缓(日) 最急(秒) 急(小时) 急(分)
昏迷
较轻
少、短暂 深而持续 少、短暂
头痛

少有

剧烈
呕吐
少见
少见
多见
多见
起病时血压 正常或偏高 多正常
明显增高 正常或增高
偏瘫
多见
多见
多见

颈僵直


多有
多明显
脑脊液
多正常
多正常
血性、压力 血性、压力高 高
CT检查
脑内低密度 脑内低密度 脑内高密度 蛛网膜下腔高密



度区
10
好发部位
脑内各大动 大脑中动脉 脑内穿通动 颅底动脉环
脉分支
脑卒中康复概述
一、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高
在我国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150/10万
致残率高
威胁人类生命、 健康和生活质 量的卒中已肆 虐全球
在存活的患者当中,约75%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复发率高
首次卒中后6个月
是卒中复发危险性
5年内复发率高达41%
费用高
最高的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