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德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当代德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张铁勇

【专题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专题号】G2

【复印期号】2002年05期

【原文出处】《甘肃理论学刊》(兰州)2002年01期第66~70页

【作者简介】张铁勇(1960-),男,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工作,研究方向伦理学。天津300073

【内容提要】德育对象的主体化、德育理论的科学化、德育途径的多样化、德育目标和内容的普适化是目前我国和世界各国道德教育领域表现最为突出的几个方面,

也预示着我国德育改革的未来趋向,值得引起德育工作者的特别关注。

【关键词】道德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信息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思想道德观念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现实的变化不仅使传统的德育失去了原有的效力,而且引发了人们对道德教育本身的性质与作用方式的合理性的反思。改革传统的德育观念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呼声,推动着人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建立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德育理念。

一、德育对象的主体化

德育对象的主体化,不是我们在德育活动中使教育对象主体化,而是受教育者本身,在目前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全新的经济与人文环境的熏陶下,已经或正在形成鲜明的自主、自立、自我负责的独立意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那种保障人人都有“铁饭碗”、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每个人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参与到求学、求职的无情竞争中去。考虑到未来理想职业及与之相关的理想生活方式对个人各方面知识能力的要求,学生与学生家长都迫切要求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花在有价值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上。这种由于对自身生存与发展命运的极度关注而引发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才是教育对象主体化的实质内涵。

德育对象的主体化对传统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受教育者希望按自身发展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那些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陈腐的、千篇一律的说教和灌输就必然遭到冷落和排斥。国内德育专家学者曾不无感慨地指出:现在“有人拿钱买智育(如家教),有人拿钱买美育(如学钢琴),有人拿钱买体育(如体育特长班),有谁会拿钱买德育?”一语道破了传统道德教育在当前教育体系中的尴尬处境。事实上,遭受冷落和排斥的并不是道德知识和道德教育本身,而是传统道德教育那种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非理性态度,以及在受教育者不理解、不认同、不欢迎的情况下,强迫灌输某些道德知识和规则的非人性、非科学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在封闭的、人们的生命财产全部依附于单一政治权力而无其他选择的机会与可能的社会中或许是可行的、有效的。然而它必然是以培养顺从、驯服的人格为核心、以牺牲多样性、创造性和理性精神等推进社会进步的种种力量为代价的,更难以想像它能够对渴望公正、公平与自由的心灵产生真正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平等、竞争和效益的市场观念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传统道德教

育的人格理念和方式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反感和排斥,按自身发展与理想职业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的要求的提出,正是人们自主、平等、讲求效益观念在道德教育领域中的反映。

德育对象主体化在道德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最为突出的反映,则是对于传统的德育“灌输”模式的理论反思和批评。近年来,我国德育理论界似乎已达成一种共识,认为传统的“灌输”德育是“封闭的、强制的和单向性的”、“不道德的道德德育方式”。“它企图以一成不变的德育内容来封闭和限制学生品德的开放性发展;它不顾学生是否理解和认同,把教育者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或从教育者主观意愿出发制定规章、条例、纪律,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它只注重道德信息从师到生的单一流向,学生失去自主、自觉性。”[1](P57)“这种缺乏主体自由意志的‘服从’,根本不具有真正的道德意义。道德的实质在于‘法由己立’,迫于外在压力而做出的承诺和行为只是虚假的承诺和行为。所以它也就无法培养出真正的责任者。”“一味地灌输只能造就一大批唯唯诺诺的服从者,这种人在计划经济下还可以得过且过,但却与市场经济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后者要求的是富有生命力的创造者和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责任者。所以,人们努力以新的思想和方法来取代灌输。”[2]为了避免传统德育灌输模式的种种弊端,中外德育学者和专家做出了种种尝试,摸索适应社会发展和德育对象主体化发展要求的新的德育模式。在西方,有从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全面主义的德育模式到拉思斯等人的价值澄清模式、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模式、麦克菲尔的体谅关心模式、纽缦的社会行动模式、里考纳的完善人格模式等等;在我国近年来也建立了价值观导向模式、情感体验模式、行为践履模式、心理辅导模式、综合治理模式等等。所有这些德育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试图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解决在德育对象主体化的情况下,个体成长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并且或多或少地为这一矛盾的解决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可见,德育对象主体化的现实要求,已经成为德育改革的强大动力,推动着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朝着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方向探索前进。这种德育对象主体化的特征与趋势,正是对德育内容和方式的思考和选择意识的主动增强,是德育对象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的表现。因此,我们所面临的不是要不要德育的问题,而是需要什么样的德育的问题。能够满足德育对象在当今世界生存与发展的道德需求的道德教育,必然能够受到德育对象的欢迎。因此,德育对象的主体化不仅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挑战,同时也是促使道德教育朝着科学化和人性化方向蓬勃发展的新的契机。相信由德育对象主体化所推动的这一德育改革进程一定会使当代德育朝着更为有益于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方向迈进。

二、德育理论的科学化

近年来有关德育理论的实证研究表明,有些从我们的经验看来是想当然的事情,与实际情况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关于青少年学生榜样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孙健敏通过对榜样教育等德育形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学生自幼形成的价值观是相当稳定的,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与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类型的相关性远远大于教育手段的影响。“亲社会行为是价值观的函数,社会型价值观绝大多数有亲社会行为,理论型和宗教型较多有亲社会行为,审美型和政治型较少有亲社会行为,经济型大多数没有亲社会行为。教育手段本身很难激发出亲社会行为,现行教育手段对改变大中学生的价值观作用甚微。”[3](P283)就是说,某些传统的德育方式并不是如人们想像的那样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其效果要视学生自身某些早期形成的心理要素的倾向而定。可见,科学化、实证化的德育研究是使我们超越经验与主观想像,推进对道德教育规律性认识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较大的现代德育理论,大多是以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或大量的科学观察、个案访谈、测试和数字统计等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如行为主义心理学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