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利用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摘要:土地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探讨其性质和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
一、引言土地利用变化是指土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功能发生改变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土地利用变化愈发引起关注。
本章将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以及相关概念和定义。
二、土地利用变化的性质1.土地利用变化的时间性质:土地利用变化具有一定的时间特征,可以分为短期变化和长期变化。
2.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性质: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不同地区之间的土地利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3.土地利用变化的功能性质: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各种影响,可分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
三、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1.人口增长和城市化: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扩张和农村人口外流导致了大量耕地流失和自然环境破坏。
2.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土地用于建设工厂、基础设施和商业用地,这导致了耕地的减少和土地利用型态的改变。
3.政策因素:政府的土地政策和规划对土地利用变化起到重要的影响。
土地征收和城市建设规划的实施,会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
四、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1.经济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2.社会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同时也会带来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3.环境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资源的耗竭和污染问题。
五、土地利用变化的对策和建议1.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政府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和发展策略,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
2.加强土地保护和管理:完善土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滥用。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一种方式,是农业、工矿、交通运输、旅游和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基础。
本报告旨在对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进行详细分析,以求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二、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概述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指土地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和演化。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用地面积的减少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向城市流动,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矿用地和城市用地,导致农用地面积的减少。
根据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农用地面积减少了约10%,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
2.城市用地的扩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主要体现在新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城市用地面积增加了约20%,城市化对土地利用造成了较大影响。
3.工矿用地的增加近年来,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矿用地,导致工矿用地面积的增加。
根据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工矿用地面积增加了约15%,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4.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了约5%和10%,但仍存在一些地区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
三、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原因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研究和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的推进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用于建设住房、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导致农用地被转为城市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发生变化。
2.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衰退,大规模农业生产成为主流,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导致农用地面积减少。
3.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土地被拿来建设工矿用地,导致农业用地减少,工矿用地增加。
菏泽市近年来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菏泽市近年来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分析菏泽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鲁中地区,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市之一。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农民创造财富的重要场所,对于菏泽市来说,耕地质量的变化趋势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对菏泽市近年来耕地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菏泽市的耕地资源分布概况菏泽市总面积1.581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193.33万亩。
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区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土地利用的优化调整,菏泽市的耕地面积和质量在不断发生变化。
二、菏泽市耕地质量变化的主要趋势1. 耕地面积稳步减少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菏泽市的耕地面积呈现出稳步减少的趋势。
据统计,近5年来,菏泽市的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约5000亩,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和山区。
这一现象使得耕地资源的紧缺问题日益突出,也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耕地质量整体上升虽然耕地面积在减少,但是菏泽市的耕地质量整体上升的趋势十分明显。
一方面,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和高效农业模式的推广,使得耕地的单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土地整治和治理工作不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土地肥力和保肥能力得到了改善。
菏泽市的农作物产量在稳步增加的耕地的质量也在逐渐改善。
3. 耕地环境质量亟待提升尽管菏泽市的耕地质量整体上升,但是耕地环境质量亟待提升的问题依然存在。
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不规范和过度施肥、过度使用农药等现象,导致耕地土壤的酸碱度失衡、微量元素紊乱等问题较为突出。
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也比较普遍,需要通过加强土地整治和环境保护等措施来解决。
1. 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菏泽市的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对农业生产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耕地质量的提高,农作物的单产能力逐渐增强,种植业和养殖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小麦、玉米、蔬菜等优质农产品的产量不断增加,为菏泽市的农产品供给提供了更为充足的保障。
近20年咸宁市耕地利用效益变化分析
e au t d b r cp l c mp n n n y i meh d t r u h c n t c i g t e i d c tr s se v l ae y p n i a o o e t a a ss i l t o h o g o sr t h n i ao y tm. T e e u t u n h r s l s
Abs r c Th e b n fto u tv td ln r m 9 0 t 01 n Xi n i g Ciyo b iP o i c s ta t e us e e fc li ae a dsfo 1 9 o2 0 i a n n t fHu e r v n ewa i
山东 农 业 科 学
2 1 ,4 4 :3 0 2 4 ( ) 1 0~12 3
S ad n giut a S i c s hn ogA r l rl ce e c u n
近2 O年 成宁 市 耕地 利 用效 益 变 化 分析
何 国松 , 黄莉敏 , 金 赉 , 雪原 李
47 0 ) 3 10 (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 院, 湖北 咸 宁 摘
业科技投入 , 注意保护农业生态 , 减少农药化肥 的施用 ,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关键 词 : 耕地利用效益 ; 主成分分析法 ; 咸宁市
中 图 分 类 号 :3 12 (6 )’ 文 献 标 识 号 : F 0 .4 2 3 A 文章 编 号 :0 1 4 4 (0 2 0 03 — 3 10 — 9 2 2 1 )4- 10 0
i c e s fe e g o s mp i n o t e i v sme t fa rc l r ls in e a d tc n lg h u d b n r a e n r a e o n r c n u t .S h n e t n g i ut a c e c n e h oo s o l e i c e s d, y o o u y
菏泽市近年来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菏泽市近年来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分析菏泽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的菜篮子和粮仓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菏泽市的耕地质量发生了诸多变化。
本文将对菏泽市近年来耕地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一、耕地面积变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菏泽市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根据菏泽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菏泽市的耕地面积为260万亩,到2020年这一数字减少到240万亩,减少了20万亩,减幅达到7.7%。
主要原因是城市建设、工矿用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用地不断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二、土壤质量变化随着化肥、农药的大规模使用,部分地区土壤污染问题凸显。
土壤酸碱度失衡、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结构松散等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过度耕种、过度施肥、水土流失等不良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据菏泽市农业农村局的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菏泽市部分地区土壤质量下降较为显著,特别是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带来一定影响。
三、耕地利用方式变化近年来,菏泽市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传统的粗放式耕作向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转变。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多林果业、温室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使菏泽市部分耕地由粮食作物种植向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转变。
这一转变为保护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土地保护政策变化为了保护菏泽市的耕地质量,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土地保护政策。
一方面,加大对耕地占用行为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新增耕地;加大对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支持力度,鼓励大户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面对土地质量下降的问题,政府还鼓励农民合理利用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技术手段改善土壤,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产出。
菏泽市近年来的耕地质量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总体呈现出质量下降、利用方式转变、政策支持等趋势。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退化的监测与分析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退化的监测与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退化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退化的监测与分析。
1. 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分析是了解和评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首先,我们可以借助遥感技术获得大规模土地利用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各种空间分辨率的卫星影像,通过对影像进行解译和分类,可以精确识别出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GIS技术将这些分类结果与地理信息整合,制作土地利用变化图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此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模式。
然而,单纯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还无法全面了解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状况,我们还需结合生态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2. 生态环境退化的监测与分析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侵蚀、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为了监测生态环境退化的程度和趋势,我们可以利用生态指标进行评估。
例如,通过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质污染指数以及植被覆盖率等指标,可以判断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时空数据对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
通过对多个时期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研究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退化速度、退化原因及其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3.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退化的关系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退化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一方面,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变化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
例如,过度开垦耕地、乱砍滥伐林木等行为会引发土壤侵蚀、自然灾害增加,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退化也会影响土地利用的选择和变化。
例如,严重的土地沙化、干旱等环境问题会限制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从而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
因此,我们在进行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退化的监测与分析时,需要全面考虑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策略时,应积极推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进行生态环境修复。
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题报告
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题报告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专题报告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优化压力加大。
同时,土地利用还存在以下问题: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权属纠纷频发等。
二、耕地保护政策解读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耕地保护政策主要包括: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红线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耕地资源,提高了耕地利用效率。
三、耕地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建设占用等因素。
其中,农业结构调整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态退耕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此外,建设占用也是导致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城市周边地区,建设用地的扩张对耕地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四、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耕地利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土地质量下降、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农村劳动力流失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土地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
五、土地利用规划与政策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提出以下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建议: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推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化利用;加强土地监管和管理;加强土地法律宣传和教育。
六、耕地保护与利用的未来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耕地保护与利用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实,确保补充耕地面积与建设占用面积相平衡;二是加强生态退耕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四是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七、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存在诸多问题,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同时也要看到耕地保护工作的巨大潜力和机遇。
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综述
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文献综述题目: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综述姓名:XXX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土地资源管理班级:土地资源管理XXX班学号:XXX成绩:指导教师:XXX 职称: XXX2015年10月28日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1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作者:XXX 指导教师:XXX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耕地是土地资源中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本文对国内外的耕地利用状况、耕地保护政策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分析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只有着眼于长远利益制定长期而非短期的政策,着眼于全局利益制定多样化、系统化的调控和保护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关键词:耕地利用;变化;因素1 研究背景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载体,是社会经济赖以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许多可持续发展问题均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变化有关,而耕地恰恰是土地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是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的利用变化是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1]。
分析耕地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为区域耕地的动态平衡与区域调控,实现区域耕地的持续利用,特别是对农业优势地区的持续发展,以及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2-4]。
土地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结构和布局,利用效益和效果等方面的分析,明确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土地利用的特点与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对策措施,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2 国外耕地利用状况及耕地保护方面的研究2.1 研究现状和方法2美国是世界上实现城市化较早的国家,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大规模的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产品的需求。
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影响因素典型相关分析
式 ( ) x 表 示指 标 x 和 x 的相 对重 要 性 , j 2中 i j X Xx
1 。
第三步 , 重确定 。求 出判 断矩 阵 的最 大 特征 根 权 及其对 应 的特征 向量 w, 然后 将 特征 向量 归一 化 ( 各 个 使 分向量 的和为 1后所 得 到 的特征 向量 的各个 分 量 就是 各 )
研究 了耕 地利 用集 约 度 的驱动 机制 , 仅 以 复种 指数 和单 但
渐认 识到耕 地利 用 集 约程 度 的变 化 可 能 比耕 地 面积 缩 小 对我 国粮食 安 全 的威 胁更 大 , 因此呼 吁加 强农 地 内部 利 用 方 式与 利用程 度变 化规 律 的研究 。 2
目前 , 术 界 对 耕 地 集 约 利 用 进 行 了富 有 成 效 的研 学 究 。刘成 武等 J 时 间 、 间 和不 同种植 业 角度 分 析 了 中 2 从 空
位 面积 货 币投 入额 作为 反 映耕地 利用 集 约度 的指标 。 本 文利 用 全 国 19 —20 90 06年 1 的统 计 数 据 , 用 7年 运 多元统 计 分析 方法 , 别 对 耕 地投 入 强度 、 用 程 度 和利 分 利 用效 率 的影响 因素 进行 了研 究 , 而 为完善 有 关农 业 政策 从
耕 地 利 用 集 约 度 变 化 影 响 因素 典 型 相 关 分 析
赵 京 杨 钢桥
( 中农业 大学土地管理学 院 , 华 湖北 武汉 40 7 ) 30 0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 环境变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主
要 原 因之一 , 入新 世 纪 以 来 , 进 土地 利 用 变 化 研 究一 直是
究并 不多 见 。张琳等 j 过不 同 经济 区域 比较研 究 了经 l通 o 济发 展 与耕 地 利用 集约 度之 间 的关 系。然 而 , 地集 约 利 耕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作为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其结果能够为土地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通过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些变化的具体情况。
首先,从耕地的变化情况来看,由于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耕地被占用。
在一些地区,大规模的建设项目导致了耕地面积的减少。
这不仅对粮食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度的关注。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耕地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建设用地的扩张是土地利用变更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新的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园区不断涌现。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比如,城市规划不合理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交通拥堵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
因此,在建设用地的规划和审批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科学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林地方面,一些地区的林地面积有所增加,这得益于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和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
然而,仍有部分地区由于非法采伐和开发,导致林地遭到破坏。
加强林地的保护和管理,打击非法行为,对于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水域的变化也值得关注。
一些地区由于围湖造田、河道填埋等人类活动,水域面积减少,影响了水资源的涵养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在另一些地区,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域治理,水域面积得到了恢复和扩大,改善了当地的水环境。
土地利用变更还受到政策因素的显著影响。
例如,国家出台的土地流转政策促进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
同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的推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的粗放利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益。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其利用情况的准确把握至关重要。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够及时反映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为土地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中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对策。
一、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背景与方法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其目的是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动态信息,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调查方法上,通常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技术手段,结合实地调查和土地登记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监测和记录。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快速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区域;GIS 技术则用于对调查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制图;GPS 用于实地定位和测量。
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概述经过对最新一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主要的变化情况:1、耕地面积的变化耕地面积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
其中,部分耕地由于城市扩张、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被占用;同时,一些耕地因自然灾害、土壤退化等因素质量下降,不再适宜耕种。
2、建设用地的扩张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城镇周边地区。
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
3、林地和草地的变化林地面积有所增加,这得益于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和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
草地面积则相对稳定,但在局部地区存在退化现象。
4、水域及未利用地的变化水域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一些地区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域的分布和形态发生了一定变化。
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速度较慢,仍有较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三、土地利用变更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
各类产业的发展需要建设用地来建设工厂、办公楼和商业设施,从而导致建设用地的扩张和耕地的占用。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宜昌市耕地利用效益变化分析
基于主成 分分析法 的宜 昌市耕地利 用效益变化分析
何 国松 , 亚欣 , 周 金 赉2 李 雪 原2 ,
(. 北科技 学院 资源 环境 科 学 与工程 学院 , 1湖 湖北 咸 宁 4 70 ; 3 10
2 华 中师范大学 .
摘
城环学院, 湖北 武汉 40 7 ) 309
要: 耕地是农民收入的重要 来源, 也是保证 国家粮食 安全和 生态安全 的基 本条 件. 过构建耕 地利用效益 评 通
有效灌溉 面积在减少 , 19 从 90年 的 1236 6 2 0 .7公 顷减少到
164 0公 顷 . 0 3 4 结 论 与建 议
效益
&
3 12 ..
指标 的标 准化处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1 近 2 . 0年来湖北省 宜昌市耕 地利用效 益是不断 缓慢提
高 , 中, 其 经济效益 、 会效 益有一定 的提高 , 社 但耕地 的生态 效益一直在缓慢下降. . 社 不同以及数值间的悬殊差别带来的影响, 避免不合理现象的发 4 2 经济效益 、 会效益的提高主要 由于科技进 步使耕地 生产力 、 动生产率 、 地的供养 能力 、 民的人均 收 入 得 劳 耕 农 生, 运用标准差对评价指标作无量纲化处理 处理结果如表 2 到提高. 而耕地生 态效益 的下降主要 由于 化肥农 药 的大量 表 2 耕 地 利 用 效益 评价 指标 标 准 化 值 使用 以及能耗 的增加 , 田水利 投入 的不足等 . 农 因此 , 应加 l c 3 q c 6 q 喝 el l ‘ 也 ≈ ∞ 一Q 嚏 一 Q岱 一 Q蔓 一1 ) 一 4 Q衢 ・ Q僻 L 一 Q 一 Q位 Q盯 Q蕾 Q缶 大农业科技投 入 , 意保 护农 业生 态 , 注 减少 农 药化 肥 的使 E 4m -( 1 墨 一 5 —0 t 一 n2 3. Q 4皿 一 n卫 一 Q卫 - nm — U — n Qn 用, 积极进行耕 地的整治 , 加强 水利基 础设施 建设 , 立耕 建 锄 4 —n董 一n I 一nD — Q位 34 2孵 一 9 一 t -Q .4 01 Q, 4 一 1 一 n2 Q丑 卫五 2 一Q 曩 一Q 要 Q蔼 n力 2霉 Z7 一 4 Q 一 Q伍 一Q 7 7 Q 1 . 4 Q* 地环境质量安全体 系. 首先对综合指标数据进行一致化处理 , 文将各类 型指 本
公安县耕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的土 地利用 / 盖类 型 中 ,耕 地 变化是非 常 明显和 覆 强烈 的 。地 少 人 多是 我 国的 基本 国情 ,随着 经 济 的高 速 发 展 ,人 口数 量 增 加 ,城 市 化 进 程 加 快 , 非农 建设 严 重 侵 占耕 地 ,加上 生 态退 耕 、农 业 结
构 调整 和灾 害毁 地 ,我 国耕 地 的减 少 速 度越 来 越
安 县 耕 地 面 积 变化 的 主要 驱 动 力。 为 了促 进公 安 县 耕 地 的 可持 续 利 用 ,提 出 了 4点 建 议 措施 。
[ 关键词 ]公安县; 地利用变 驱动因 主成分 耕 化; 子; 中图分 类号 :F o .1 3 1 2
文献 标识码 :A
少耕地 面积 781m 。 6 .h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 口、资源和环境 问
题 矛 盾 的 日益 突 出 ,土 地 利 用/ 地 覆 盖 变 化 土
(  ̄d s/ ad—C vr hn e L n —U e l n _ oe ag )研 究 成 为全球 环 C 境变 化研究 的 前 沿 和热 点 领域 。在 当前 地表 众 多
通 过分 析 公安 县 耕 地 土地 垦殖 率 和 耕地 复种
指数 得 出耕 地利 用程度 的变 化 。
江 河 密布 ,气候 宜人 ,莺 飞草长 。农业 特色鲜 明 , 工 业支 柱突 出 ,商 贸 流通活跃 。
土地 垦 殖 率 ( 1 =耕 地 面 积/ 地 总 面 积 A) 土
×lo o %
活 ,更加 注重 环 境 质 量 和土 地 利 用 的 可 持 续 性 ,
耕地流 转开始 向生态 退 耕 、风 景旅 游 用地 等方 向
发展 。
候过 渡 区 ,光 、热 、水 、土 的时 空 变 化 复杂 ,气 候 温和 ,热量 丰 富 ,雨 水 充沛 ,光 照 充 足 ,雨热 同季 。光 、热 、水 配 合 协调 的气候 条 件 ,对 公 安
区域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以凉山州为例
—
2 0 1 8 / 7
×
…
式中 ,k为研 究时段 内某一 土地 利用类 型动态度 ,u a 、
U b,分别 为研 究初期 及研 究末 期某一 种土 地利 用类 型的 数
二 、凉 山州耕 地利 用动 态变化 分 析
( 一 )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度分析
( 二 )耕地资源的特征 l 、耕地质量差 ,利用率不高 2 0 1 0年 全 州 共 有耕 地 面积 3 5 1 2 5 6 h m ,中 低产 田 比重
量轻质量 ,耕 地质量退化 ;建设用地盲 目占用耕地 ;耕 地保 高 ,耕地 土壤肥力低 ,水土 流失比例大 ,土 壤沙化 、退化进 护 与建设规划 用地相脱节等一 系列问题 。随着西部梯度开 发 程 有 加快 的趋 势 。全 州 分布 于山 区陡坡 的耕 地 占 3 / 4 左右 , 战略的推进 ,四川省凉 山外I 经济得以迅速 发展 ,城市化 、工 农业生产条件 差 、土层浅薄 、含石量高 ,同时由于受地形限 业化规模不断扩 大 ,经济建 设和耕地保护 之间的矛盾也 日益 制 ,耕地零 星分散 ,利用难度 较大 ,开发利用 率低。加之凉 突出 。2 0 1 0 年 凉山州耕地总 量 3 5 1 2 5 6 h m ,总人 口为 4 7 8 9 4 2 1 山卅i 地处 四川西 南部 横断 山脉 东缘高 山峡谷 区 ,地形 切割
人 ,人均耕 地 咖 3 h m 。为了进一 步稳定耕 地面积 、保护 基 大 、地质构造 复杂 ,地层 、 岩石 种类繁多 ,地质环 境条件脆
本 农 田 、控制菲 农建设 占用耕 地 、合理开 发耕地 后备资 源 , 弱 ,是全省地质 灾害的高发 区和易发区 。 在凉 山州范 围内进行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
2000--2009年鄂南丘陵山区耕地集约利用变化分析
An l s n I tn ie Us fCu t a e a d  ̄ ug o n go e S u h o l o i c o m 0 0 t 0 9 ay i O n e s e o l v td l n s v i _ le i M u d Re in i t o t fHu  ̄i n n h Pr vn ef r 2 0 o 2 0
Ab ta t I tn i s fc l v td l d惝 sr c :ne sv u eo u t ae n e i a 眦 e sn il e u s rs s ia l e eo me t 1 i a e sa l h d a s to d x s s m n s e t q etf u t n be d v lp n . " sp p re tbi e e fi e y t i ar o a h s n e
e au t gteitnieuizt no lvtdln a dao tdpicp l o o etaayi mehdt nlz ut ae n tnieueclr vlai i esv ti i f ut ae d,n d pe r ia mp n n nls to a ayeclv tdl di esv s l n l n la o c i a n c s o i a n a
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发布时间:2022-01-04T03:50:54.46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3期作者:朱高峰[导读] 笔者分析了我国耕地变化的总体情况,并对耕地和其它类型土地之间的转变情况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10060摘要:耕地保护一直是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本文对我国2000年至2020年间耕地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引起我国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我国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和农业生产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高。
建设用地的扩张必然会以侵占耕地为代价。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耕地事关我国的粮食安全,制定合理可行的耕地保护政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自《土地管理法》施行以来,耕地保护就被放在了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为了解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效果,为下一步耕地保护明晰方向,结合2000年至2020年年全国范围的耕地分布数据情况,笔者分析了我国耕地变化的总体情况,并对耕地和其它类型土地之间的转变情况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分析1、我国耕地总体变化情况从全国范围的耕地变化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耕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只有西部和北部部分省份耕地面积存在增加的情况。
从耕地质量上看,我国耕地增加部分主要位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条件差、土地贫瘠的西北部地区,而减少的耕地则普遍位于光照充足、水土湿润、生态环境较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耕地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因此,从总体上看,无论是从耕地数量,还是耕地质量上看,我国耕地保护都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情势。
2、我国耕地向生态用地变化情况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新增开垦耕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问题,造成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我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在全国范围尤其是生态条件脆弱的西部和北部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退耕政策。
重庆2024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长江上游的嘉陵江与涪江的汇合处,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和商贸中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重庆的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
本报告将分析2024年度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
首先,重庆市的人口持续增长对土地利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口增加导致城市面积扩大,农业用地逐渐减少。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市总人口为3107.9万人,较2024年增长了2.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张对农田的占用日益增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农田转化为城市用地以满足人口增长对住房、商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需求。
其次,工业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是另一个重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因素。
2024年,重庆市工业生产持续发展,工业用地需求量大幅增加。
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工厂和企事业单位,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工业产能需求。
此外,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建设用地也在扩大。
城市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再次,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利用变化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重庆市作为一个山地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重庆市政府对土地利用进行了限制和规范。
在2024年度,重庆市逐渐推行了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绿色发展政策,限制了部分土地用于建设和开发。
大力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水源涵养地建设,加强了重庆市的生态环境保护。
最后,农村土地利用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
农村土地利用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转移就业的增加,农田逐渐被转变为非农用地,用于农村工业、服务业和居民住宅的建设。
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积极发展农田水利和农业观光等产业,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的效益。
综上所述,重庆市2024年度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
忻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时序变化分析
2 6 7 0  ̄ 2 9 4 0 h ,年 日照百分率 6 0 % ̄ 6 6 %。忻州市地处黄土
高 原东 缘 ,地 势 高 差 悬殊 ,属 暖 温 带 半 干 旱大 陆性 季 风
表 1 忻 州市 耕地 集 约利 用评 价指 标体 系权 重 值
2 . 2 评 价 指标 的标 准化
国土资源局土地变更数据 ( 2 0 0 0 -2 0 1 4 年) 。 2 . 3 耕地集约度的计算 采用综合指数法 计算集约度。具体方法 :在确定
我 国人多地少 ,耕地资源稀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
断 发 展 ,人们 的需 求 日益 增 加 ,而耕 地 的供 给 有 限 ,因 此 需要 提 高耕 地的 使用 效率 , 提 高耕 地 的集 约利 用水 平 。 合 理 的 利 用耕 地是 确 保 粮 食 安 全 和 社会 稳 定 的 关 键 ,也 是 实现 可持 续 发展 的基 础 。 开展 耕地 集 约利 用水 平研 究 ,
子 的标准化值与其权重相乘,之后再进行 累加。其计算
表 达式 为 :
U = ∑( )
I =1
标准化后的指标数 I i 统一在 ( 0 — 1 ) 的范围内。各指标数据 主要来源于 ( ( 忻州统计年鉴 ( 2 0 0 1 -2 0 1 5 年) 和忻州市
※ 三农论坛
式 中 ,U 表 示 土地 集 约利 用度 ; 准 化值 。
2 评 价指标体系与评价 方法
2 . 1 评价 指 标体 系 的构 建及 权重 的确 定
1 研 究区概况
忻 州 市位 于 山西 省北 中部,介 于 E 1 1 0 。 5 3 一 l 1 3 。 5 8 和 N 3 8。 8 - 3 9 。 4 0 之 间 , 忻 州 市 年 平 均 气 温 4 . 2 ~ 8 . 8 ℃ ,全 市 多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4 6 3 . 5 m m。年 日照时 数
县耕地变化情况汇报
县耕地变化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县的耕地变化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通过对县域内耕地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和结论,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我县的耕地面积在过去几年呈现出了逐渐减少的趋势。
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用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
此外,一些农民转而从事非农产业,导致部分耕地荒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现有的耕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其次,耕地的质量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农业生产活动中的过度施肥、过度灌溉等问题,导致了部分地块的土壤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了土壤退化的情况。
这对于未来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隐患,我们需要加强土壤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再者,耕地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在一些地区,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种植和管理技术水平不高,导致了部分耕地的利用效率偏低。
我们需要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引导农民使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我县的耕地保护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虽然我县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土地管理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切实保护好每一块耕地资源,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县的耕地变化情况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护好现有的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我县的耕地保护和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地利用变化分析论文主成分分析数据表主成分回归方程式整体描述一、原始数据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10.170 84.747 84.747 0.916 7.635 92.382 0.504 4.201 96.583 0.337 2.806 99.389 0.046 0.380 99.769 0.019 0.159 99.928 0.005 0.040 99.968 0.003 0.026 99.994 0.000 0.004 99.998 0.000 0.002 100.000 3.374E-16 2.811E-15 100.000耕地总面积作为自变量,将其他指标体系因素: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粮食总产量(104t)、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03hm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作为变量来对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相关性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粮食总产量(104t)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03hm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耕地总面积地区生产总值(亿元)Pearson 相关性1 1.000**.990**.993**.989**-.971**.981**.597 .980**.800**-.566 .992**-.341显著性(双尾).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2 .000 .003 .070 .000 .305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人均生产总值(元)Pearson 相关性1.000**1 .992**.995**.987**-.974**.983**.582 .976**.804**-.572 .989**-.327显著性(双尾).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60 .000 .003 .066 .000 .326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第一产业(亿元)Pearson 相关性.990**.992**1 .995**.974**-.976**.991**.508 .959**.806**-.626*.971**-.327显著性(双尾).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11 .000 .003 .039 .000 .326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第二产业(亿元)Pearson 相关性.993**.995**.995**1 .975**-.977**.991**.508 .957**.813**-.610*.972**-.298显著性(双尾).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10 .000 .002 .046 .000 .373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总人口(万人)Pearson 相关性.989**.987**.974**.975**1 -.935**.959**.641*.972**.791**-.619*.990**-.304显著性(双尾).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33 .000 .004 .042 .000 .364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农业人口(万人)Pearson 相关性-.971**-.974**-.976**-.977**-.935**1 -.973**-.481 -.932**-.753**.536 -.946**.325显著性(双尾).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34 .000 .007 .089 .000 .329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农民人均纯收入(元)Pearson 相关性.981**.983**.991**.991**.959**-.973**1 .444 .953**.764**-.594 .958**-.313显著性(双尾).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71 .000 .006 .054 .000 .349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粮食总产量(104t)Pearson 相关性.597 .582 .508 .508 .641*-.481.444 1 .677*.464 -.156 .681*-.490显著性(双尾).052 .060 .111 .110 .033 .134 .171 .022 .150 .648 .021 .126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固定资产投资(亿元)Pearson 相关性.980**.976**.959**.957**.972**-.932**.953**.677* 1 .753**-.493 .993**-.473显著性(双尾).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2 .007 .123 .000 .141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财政收入(亿元)Pearson 相关性.800**.804**.806**.813**.791**-.753**.764**.464 .753**1 -.539 .770**-.216显著性(双尾).003 .003 .003 .002 .004 .007 .006 .150 .007 .087 .006 .523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农作物播种面积(103hm 2)Pearson 相关性-.566-.572-.626*-.610*-.619*.536 -.594-.156 -.493-.5391 -.539.101显著性(双尾).070 .066 .039 .046 .042 .089 .054 .648 .123 .087 .087 .767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Pearson 相关性.992**.989**.971**.972**.990**-.946**.958**.681*.993**.770**-.539 1 -.403显著性(双尾).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1 .000 .006 .087 .219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耕地总面积Pearson 相关性-.341-.327-.327-.298-.304.325 -.313-.490 -.473-.216.101 -.4031显著性(双尾).305 .326 .326 .373 .364 .329 .349 .126 .141 .523 .767 .219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5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总方差解释组件初始特征值提取载荷平方和总计方差百分比累积 % 总计方差百分比累积 %1 10.170 84.747 84.747 10.170 84.747 84.7472 .916 7.635 92.3823 .504 4.201 96.5834 .337 2.806 99.3895 .046 .380 99.7696 .019 .159 99.9287 .005 .040 99.9688 .003 .026 99.9949 .000 .004 99.99810 .000 .002 100.00011 3.382E-16 2.818E-15 100.00012 -1.426E-16 -1.189E-15 100.000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上述表格是由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所得,由总方差解释表可得第一的主成分达到了84.747%,符合主成分分析法的分析要求。
(抄袭者2280384961、男、23、猪、白羊座、重庆、沙坪坝)从成分矩阵中可以大于0.99的成分因素与第一主成分形成了极大的相关性,分别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总人口(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大于0.9的成分因素与第一主成分形成了较强的正相关性,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小于0.9的成分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第一主成分形成了较低的正相关性,分别为:粮食总产量(104t)、财政收入(亿元)。
从SPSS软件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是影响太原市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