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原文

合集下载

课文《陋室铭》原文

课文《陋室铭》原文

课文《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它的高低,有仙人居留便会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灵。

这虽然是一间陋室,但我的道德高尚却到处传闻。

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碧绿;草色映入帘帷,满室葱青。

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浅薄无识之徒不会到此。

可以随心抚弄素琴,可以潜心阅读佛教。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听觉,没有繁忙的公务催劳伤神。

这间陋室如同南阳诸葛庐,又如西蜀子云亭。

正如孔子所说:“有什么理由认为它是粗陋的呢?。

《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木兰(mù lán)诗》唧(jī)唧复唧唧(jījī),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suǒ sī),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kè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mù lán)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征兵(zhēng bīng)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原文阅读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原文阅读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原文阅读陋室铭①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

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

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

无丝竹⑦之乱耳,无案牍⑧之劳形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0。

孔子云:何陋之有11、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12。

晋陶渊明独爱菊13。

自李唐14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15而不染16,濯清涟而不妖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④焉⑤。

予谓菊,花之隐逸⑥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⑦;莲,花之君子⑧者也。

噫⑨!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①选自《全唐文》卷六八。

陋室,简陋的屋子。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②〔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古代传说,仙人多住在山上。

③〔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龙,古代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一种神奇的动物。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惟,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②〔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③〔鸿儒(rú)〕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④〔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⑤〔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⑥〔金经〕指佛经。

⑦〔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⑧〔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⑨〔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南阳,郡名。

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属于南阳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

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陋室铭刘禹锡作者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著有《刘宾客集》《竹枝词》《柳枝词》等。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资料链接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课文详解名师点评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

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朗读节奏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最新《陋室铭》、《爱莲说》注释及句子翻译

最新《陋室铭》、《爱莲说》注释及句子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综合数学练习题一年(下) 1.单数双数(一)一、按àn照zhào例lì子,2个2个圈起来数,判断物体的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例单数/ 双数单数/ 双数单数/ 双数单数/ 双数单数/ 双数单数/ 双数二、圈一圈1.把单数圈出来: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2.把双数圈出来:11 , 22 , 23 ,34 , 45 , 56 , 57 ,68 , 79 ,80三、填空1.有一些苹果,2个2个数,数了5次,正好数完,这些苹果的数量是单数还是双数?( )2.有一箱xiāng苹果,2个2个拿,拿了4次,还剩1个,这箱苹果的数量是单数还是双数?( )四、奶奶今年54岁,爷爷的年龄比奶奶大,但不到60岁,而且是双数,爷爷可能是( )或huo 者zhe ( )岁。

五、6张卡片,最少移动( )张卡片就可以把单数和双数完全分开。

六、小志家住在四平路,路的左边门牌号是单数,右边门牌号是双数,小志家住在路的右边。

我们从2号开始数,数到第4家时,就是小志家了。

小志家的门牌号是( )号。

短文两篇八上课文及翻译

短文两篇八上课文及翻译

短文两篇八上课文及翻译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山无此低,存有仙则名。

水无此浅,存有龙则灵。

斯就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进帘青。

谈笑存有鸿儒,往来并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并无丝竹之乱耳,并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一定必须低,存有仙人(定居)就出名。

水不一定必须浅,存有龙(定居)就存有灵气了。

这间破旧的房子,不好就不好在主人存有幸福的德行。

苔藓给石阶刷上绿毯,芳草将帘内百花得碧青。

说说笑笑的就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粗俗的人。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下载稀有的佛经。

没(喧闹的)音乐破坏耳朵,没(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道:存有什么破旧的呢?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者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指出,菊就是花掉中的隐士,牡丹就是花掉中的风流者,莲就是花掉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嗜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见了。

对于莲的嗜好,像是我一样的除了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就是存有很多的人了!。

《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翻译《木兰诗》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陋室铭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

有《刘宾客文集》。

二、故事背景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看到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三、课文翻译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注释名: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注释上:动词,长到。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注释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问题归纳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全文的什么句?有什么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原文-word文档资料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原文-word文档资料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原文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1]斯、是:均为指示代词。

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2]惟:同介词“以”,2起强调原因的作用。

德馨(xīn 新):意指品行高洁。

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3]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

[4]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

这里借指不学无术之人。

[5]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6]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

[7]丝竹:弦乐、管乐。

此处泛指乐器。

乱耳:使听力紊乱。

[8]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9]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

诸葛老师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0]子云:汉代扬雄(前53—18)的字。

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

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

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1]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

全句意为“有何陋”。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它的高低,有仙人居留便会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灵。

这虽然是一间陋室,但我的道德高尚却到处传闻。

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碧绿;草色映入帘帷,满室葱青。

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浅薄无识之徒不会到此。

可以随心抚弄素琴,可以潜心阅读佛教。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听觉,没有繁忙的公务催劳伤神。

这间陋室如同南阳诸葛庐,又如西蜀子云亭。

正如孔子所说:“有什么理由认为它是粗陋的呢?”爱莲说朝代:宋代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1)蕃(
)
(2)濯(
)
(3)蔓(
)
(4)益(
)
(5)植(
)
(6)鲜(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取: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 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 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而名之不可(
)
(2)莫能肖也(
)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 释是(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
(2)惟吾德馨(
)
(3)往来无白丁(
)
(4)无案牍之劳形(
)
(5)濯清涟而不妖(
)
(6)不可亵玩(
)
(7)宜乎众矣 (
)
(8)亭亭净植 (
)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翻译刘禹锡《陋室铭》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中的其中一篇课文。

以下整理了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翻译、词语注释及作者简介,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词语注释】1.陋室: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2.在(zài):在于,动词。

3.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4.灵(líng):神奇;灵异。

5.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6.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8.鸿儒(hóng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八年级上语文《短文两篇》

八年级上语文《短文两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 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 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官府的公文
使动用法, 使……劳累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身体 使……扰乱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 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何陋?倒装句。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 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 居室环境 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清幽、恬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 静、淡雅) 人物交往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不同流合污,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情操高雅) 生活情趣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志趣高洁,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 安贫乐道) 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写作历史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 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 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 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 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 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 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 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 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 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 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 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 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 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 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 《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八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

八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

八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1.《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写作“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5.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huì),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péng)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课外古诗词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爱莲说》原文及注解

《爱莲说》原文及注解

《爱莲说》宋·周敦颐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9)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 (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 (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黔之驴》《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黔之驴》《陋室铭》《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黔地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驴)进入黔。

运到(以后)却没有什么用途,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只好)把它放到山下。

(一只)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于是)把(它)当作神。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神奇(的东西),(于是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老虎)渐渐地(试探着)走出(树林)接近它慭慭然, 莫相知。

小心翼翼(地观察,仍)不了解它(是个什么东西)。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有一天,驴一声(大)叫,老虎(听了非常惊惧,远远地逃走,认为将要咬自己了。

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特别恐惧。

然而(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

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又靠近(一些)出现(在驴的)前后,(但)终究不敢攻击(它)。

(老虎又)逐渐靠近(驴),态度更加亲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近而不庄重地摇晃依偎,冲击顶撞(它)驴非常恼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而很高兴,(心里)盘算着说:“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它的)本领不过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这(虽)是陋室,惟吾德馨。

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满眼)青翠。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噪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冗繁的)官府公文之劳形。

劳累身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春华秋实》3(3):《陋室铭》《爱莲说》

《春华秋实》3(3):《陋室铭》《爱莲说》

1.体裁:议论文。

铭,古代文体,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

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

2.本文虽只有81字,却是铭辞中的长者。

“陋室”,简陋的屋子。

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期间在当地居住的简易房子。

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

【板书设计】【整体把握】全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惟吾德馨”):文章开篇四句,简洁有力。

山可以不在髙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芬芳馥郁。

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文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描写居室环境与日常生活。

先以“苔痕”二句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再以“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无丝竹”二句则含有对比的意味,突出了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

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种既像隐士,又居于尘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羡慕的,也是凡夫俗子们向往的,✧ 第三层(“南阳诸葛庐”至“何陋之有”):运用类比手法,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

作者借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来对比自己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说明自己也有他们一样的德操与才能。

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

“何陋之有”一句,语出《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一方面隐含有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则巧妙回应开头“惟吾德馨”——陋室不陋的关键在于“君子居之”。

比兴对比②日常生活高雅(谈笑…往来…,可以…,阅金经)③胸襟超凡脱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两句是对庸俗官僚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是一种“文外曲致”的写法,就是作者的“言外之意”)引出主旨句;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伏笔【文意理解】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了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官僚寻欢作乐生活的鄙弃。

爱莲说__陋室铭_原文__翻译_书下注释

爱莲说__陋室铭_原文__翻译_书下注释

《爱莲说》总复习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1、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3、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爱莲说翻译和原文]爱莲说原文

[爱莲说翻译和原文]爱莲说原文

[爱莲说翻译和原文]爱莲说原文(1) [爱莲说原文]陋室铭爱莲说原文翻译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翻译:翻译1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吧。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笑的是有学问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俗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翻译2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翻译3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七下语文短文两篇原文

七下语文短文两篇原文

七下语文短文两篇原文七下语文短文两篇是《陋室铭》和《爱莲说》,原文如下:《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原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1]斯、是:均为指示代词。

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2]惟:同介词“以”,2起强调原因的作用。

德馨(xīn 新):意指品行高洁。

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3]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

[4]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

这里借指不学无术之人。

[5]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6]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

[7]丝竹:弦乐、管乐。

此处泛指乐器。

乱耳:使听力紊乱。

[8]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9]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

诸葛老师出山之
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0]子云:汉代扬雄(前53—18)的字。

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

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

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1]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

全句意为“有何陋”。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
有?’”
译文:
山不在于它的高低,有仙人居留便会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灵。

这虽然是一间陋室,但我的道德高尚却到处传闻。

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碧绿;草色映入帘帷,满室葱青。

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浅薄无识之徒不会到此。

可以随心抚弄素琴,可以潜心阅读佛教。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听觉,没有繁忙的公务催劳伤神。

这间陋室如同南阳诸葛庐,又如西蜀子云亭。

正如孔子所说:“有什么理由认为它是粗陋的呢?”
爱莲说
朝代:宋代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
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盛爱一作:甚)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