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概况・(《哲学动态》1998年第11期)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邹爱兵 (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530004)

90年代以来,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学界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并对这一范畴的思想内容展开了讨论。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生态文明的涵义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是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还有一些学者虽未给生态文明下一个较为规范的定义,但依然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通过破除自我中心论而实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或者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进化,与地球表层的共存,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人类应形成一种“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从而使人类的一切活动既能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又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资源增殖和信息增殖。

二、关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问题

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而工业文明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是一种经济价值观,生态文明则要求形成一种“人—自然”系统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无论是工业文明还是生态文明,均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因为人类倡导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最终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只不过人类中心主义有两种,一种是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一种是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工业文明是以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观的,而生态文明则是以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观的。

三、关于生态文明的地位、作用及独立性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工业文明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正从兴盛走向衰亡,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文明——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未来社会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大文明,大文明是未来社会文明的主要形态,而生态文明只是其中未来社会整体文明中的一种。

传统的和现实生活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把生态文明看成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一个内容。对此,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有其自身独立的内容,它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把生态文明看成是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一个内容而否认它的相对独立性,就不能反映现代新文明的客观实际和生态时代的本质要求,无论是从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还是从现代文明建设的新的构成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来说,生态文明及

其建设都有不同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建设的内容。

还有论者认为,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诸种形式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一类实体性的文明形式,它们具有独立性、主导性的特征,而生态文明则是一种依赖性或依附性的文明形式。人们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不可能单独地、专门地进行,只能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为载体和基础,生态文明的成果也主要是在人们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加以体现和获得。因此,有意拔高和夸大生态文明的地位和作用,以至于忽视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观点与做法,是不科学、不现实的。

四、关于生态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

有些学者认为,科学技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人类运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并实现了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与此同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恶化及一系列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也是科学技术的伴生物,表明现代科学技术具有明显的二律背反性。作为一种比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其发展也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但为了避免科学技术在工业文明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必须对科学技术进行生态化的改造,按照生态学原理的要求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管理与应用。

针对“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论断,也有学者指出,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论调。工业生产中利用科学技术产生了诸如“三废”等问题,但这不能归罪于科技本身。人们使用科学技术之所以发生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这两种作用和结果,关键在于利用者的目的、需要,因而决不能把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正负效应,笼统地归属于科技本身,从而加以片面的褒贬,必须正确地把科技本身的性能与利用它的负效应加以区分。他们认为,要建立科学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绝不能忽视或低估科学技术的作用,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五、关于生态文明及其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

有学者认为,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核心与本质,是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济,它是在扬弃传统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追求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这种文明要求把人类的价值和终极关怀扩展到非人的自然界,并赋予生态环境应有的道德地位。这样,一种新的生态文明道德观,就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应运而生。它要求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做到既开发自然,又保护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善恶,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必须以生态文明观为基础,在生态文明的意义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生态文明取向,积极保护资源,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确保生态价值增殖。

也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效建设与进步上,这三个文明的协调推进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中,生态文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柱,它的有效建设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

还有学者指出,我国现代经济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实践,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物质文明建设为中心、精神文明建设为先导、民主建设为保证的四大文明建设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客观规律。

六、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

大多数学者认为,为了促进生态文明的顺利发展,人们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实现以下转变

11价值观念的转变。从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转到“人—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整体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