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
[经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梦境解析
梦境中 21点
络腮胡子的家伙 赌场
现实中
发生事情的地方名字
爱德华大夫 暗示精神病院
莫奇逊医生 滑雪山坡
赌场老板
白色屋顶 轮子
左轮手枪
2)投射测验——向来访者呈现模糊刺激,要求
来访者根据呈现的刺激编故事,辨认物体,或画一 幅画。 罗夏墨迹测验(赫尔曼•罗夏) 主题统觉测验(亨利• 莫雷)
画人画房测验 (KOCH)
四个小学生的图画
3)自由联想
让病人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放松地躺在一张躺椅或床上。 病人背向分析家,在分析家鼓励下病人展开联想,并保证将 所想到的都谈出来。 下面,请用几分钟时间清理你内心的想法;然后让所有的想 法都进入意识。“说”出你想说的,即使说出来的东西不是 你所期望的,甚至说出来后会令你有点惊讶或尴尬也无妨。 如果能成功地让这些自由流露的想法进入意识,那么你就已 经体验到了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则:自由联想。
3.投射: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
机、愿望,然而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
投射又称外射作用,是指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 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冲动、动机、态度和行为转移到他人 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行 为。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见青山多抚媚, 青山见我亦多情”等就是投射作用的写照。投射作用是客 观存在的,通常又是无意识的。
8.退行: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 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的、幼稚的方法应付 当前的情景。
9.固着: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 水平。 10. 抵消:以从事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抵制 一个人的真实感情(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
• 现在
情绪、压力等的体现,愿望的满足 • 未来 预示和提醒
精神分析案例
引言: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患者的潜意识,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冲突和问题。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案例为例,详细介绍精神分析的过程和效果,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这一治疗方法的机会。
概述:本文将以一个名叫杰克的患者为例,通过分析他的家庭背景、童年经历、个性特点等方面,深入探讨精神分析在解决心理问题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杰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深处的冲突和问题,以及他通过精神分析如何逐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正文:一、家庭背景1.杰克的家庭结构和成员,包括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
2.杰克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对家庭动态的观察和感受。
3.杰克童年时期家庭关系出现的问题,如父母关系紧张、亲子关系冷漠等。
二、童年经历1.杰克在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如学校、社交圈等。
2.杰克的童年经历对他个人发展的影响,如自尊心、安全感等方面。
3.童年时期有可能存在的创伤经历,如家庭暴力、性虐待等。
三、个性特点1.杰克的个性特点,如自卑感、抑郁情绪等。
2.这些特点是如何形成的,可能与他的家庭背景和童年经历有何关联。
3.杰克的个性特点对他的人际关系和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四、精神分析过程1.杰克与精神分析师的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2.精神分析师对杰克的潜意识和梦境进行分析。
3.杰克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冲突和问题的认识和解释。
4.杰克通过精神分析逐渐解决了一些内心冲突和问题的具体案例。
5.杰克通过精神分析获得的心理成长和内心的平衡感。
五、精神分析的效果和评价1.杰克经过精神分析后的变化和进步,如自信心的增强、情绪的稳定等。
2.杰克逐渐建立了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和友谊关系。
3.杰克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表现和成就有了显著的提升。
4.杰克对精神分析治疗的评价和反思,包括对治疗过程中的困惑和挑战的解决。
5.精神分析在解决内心冲突和问题方面的优势和限制性。
总结:通过对杰克的精神分析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精神分析在解决心理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潜意识,揭示其内心深处的冲突和问题,帮助患者解决心理困扰。
在临床实践中,精神分析案例的解析对于理解心理问题、探索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进行精神分析案例的解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精神分析的应用和意义。
小明是一个30岁的年轻人,他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他经常感到压力很大,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小明逐渐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冲突。
首先,小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源于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
在和治疗师的交流中,小明回忆起了父母离异对他造成的心理创伤。
他在父母离异后,经历了长时间的孤独和无助,这导致了他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全感。
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小明逐渐意识到了这些童年创伤对他目前心理困扰的影响,这对他的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其次,小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与他对自我认知的困惑有关。
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小明逐渐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期待之间的矛盾。
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是努力追求完美,但却经常感到自己无法达到自己的期待,这导致了他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通过精神分析的过程,小明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对完美的追求是源于童年时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使他能够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减轻了内心的压力。
最后,小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与他对人际关系的困惑有关。
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小明逐渐揭示了自己对他人的依赖和恐惧。
他在和他人交往中总是表现出过度的依赖和恐惧,这导致了他在人际关系中的困扰。
通过精神分析的过程,小明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对他人的依赖和恐惧是源于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这使他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人际关系,减轻了内心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通过以上的精神分析案例解析,我们可以看到,精神分析在揭示患者内心深处的冲突和问题,帮助患者解决心理困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精神分析的过程,患者能够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冲突,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减轻心理困扰,实现心理健康。
不快乐的童年——从精神分析学角度看童年经验及其影响
心 理 学 与文 学 处 。首先 ,童 心与 诗心在 真 诚性 上是相 同或 相似 的 。儿童 近年来 ,在 文学评论中 ,不少评论家 都采 用心理学 的方 仍处 于未 受世 俗教 化 的时期 ,他们 的 心还没 有被 束缚 ,所 法来评 价和分析文学作 品。其中,精神分析学 说是最常用 的 以言行 皆直接 从心 而发 ,具有 极大 的真 诚性 。其 次 ,儿 童 方式之一 。荣格 也意识到 了这一点 ,并且 在他的著作 《 心理 的 “ 我 向思维 ”与 作家 的移 情作用 是相 通 的 。儿 童早 期 的 学与文 学》中, 曾经这样论述过心理学与文 学的关系。 我 向思维 即是 以自我为 中心 , 以 自己的方式 来理 解万 事万 荣 格 认 为,“ 心 理 学作 为 对 心理 过程 的研 究 ,也 可 以 物 。而移 情作 用也 是如 此 ,正如 刘勰所 说 “ 登 山则情满 于 被 用 来 研 究文 学 。 ”在 这里 ,荣 格 肯 定 了用 心 理 学来 研 究 山,观 海 则意 溢 于海 ” 。最后 , 儿童 的幻 想 和作 家 的创 造 文 学这 一方 式 。心理 学既 可 以解 释艺 术作 品 ,又可 以揭示 性 想象相 似 。儿童 的想 象也 许是 稚气 的,可 笑 的,但 是在 艺术 家 。但 是作 者强调 了一点 ,就是 我们 只可 以借 用 心理 自由性这 一点 与作家 的创造 性想 象是相 同 的。 学来分 别分 析 艺术作 品和 艺术 家,却 不能 够直 接用 艺术 家 ( 二 )缺 失性 经验 来分析 他 的艺术 作 品,反 之亦 不可 。也就 是说 ,我 们不 能 童庆 炳先 生在 《 现代 心 理美 学》 一书 中 ,将 童年 经验 仅凭 作家的 作 品来分 析作 家 的个性 ,也更 不 能通过 作家 的 分 为 两种 类 型 ,一种 是 丰 富性 经验 ,一种 是缺 失 性 经验 。 个性 来解读 他 的作 品。荣 格认 为这种 方式 得 出的结 论不 可 而 童年 经验作 为 创作 的动力 主要 指 的是缺 失性 经验 。缺 失 能是绝 对 的 ,因为没 有科 学 的依据 。就 只能够 是臆 测或 者 性 经验 是指 一个 人在 童年 时期 或者物 质匮 乏 ,或者精 神 受 是碰 巧 的猜 想 。 到 摧残 而抑 郁 ,抑或 是二 者 皆有 。童 年 的缺失 性经验 之 所 二 、打开心理学与文学 的钥匙——童年经验 以能 够转 化 为 强大 的创 作 动 力 ,主要 有 两个 原 因: 首先 , ( 一) 弗洛伊德 缺 失 性经验 要求 在成 年时 期得 到补偿 。其 次 ,童年 的缺 失 在 弗洛 伊 德 对 人 的 心 理 结 构 的划 分 为 三 个 部 分 :意 性 经验 能够激 发作 家 的想象力 ,鼓 舞作家 的热情 。 识 、潜 意 识 和无 意识 。 弗洛 伊 德 认 为 创 作 激情 和 创 作 冲 四 、童年经验的影 响 动 ,正 是来某 种 隐秘的 、见 不得人 的动 机和 欲望 。那 些富 童 年 期是 人 从 幼 稚 到 成 熟 的 发展 、定 型 时 期 。童 年 于 创造 性的人 ,他 们的 艺术作 品正如神 经症 一样 ,可 以追 时期 是个 体心 理发 育的一 个关 键时 期 ,它 的状态 直接影 响 溯 到精神 生活 中被 我们称 之 为情结 的那 些环 节 。而神 经症 着 成年 期、老 年 期 。对一 个作 家来 说 , 童年 经验 对 其人 格 在 精神 领域 里的发 病源 也就 是艺 术家创 作 文学作 品 的艺术 的形 成 、作 品的风格 特征 都起 着 不容忽 视 的作用 。从影 响 源 泉一一 它们 来源 于种 种情 绪状态 以及 真 实的和 想 象的童 方 式上 来看 , 可 以将这 种 作用 分成 三 种:第 一 ,童 年经 验 年 经历 。他认 为艺 术家 得不 到满 足的愿 望 主要 来 自童 年时 直接 影响 着作 家人格 的形成 ,独特 的童 年经 验也 造就 了 以 期 的经 验并具 有性 的色彩 。这是 弗洛 伊德 的伟大 发现 。 后创 作 时视角 的独 特 。第 二 ,童年 经验 内化 为一 种心 理定 ( 二 )荣格 式, 形成今后创作中的一种 “ 底色” 。第三,童年的所见、 荣 格则 认为 ,创作 激情 不是 来源 于性 欲 ,而是 来源 于 所 闻、所 感 以一种材 料 的形式直 接见 之于作 品 。 崇高理 想和 伟大抱 负 ,但是 这种 抱 负是先 天就 植根在 无 意 正 如弗洛 伊德 做 出的解释 ,艺术创 作 正是来 自于 人们 识深处 并从 那儿 获得全 部 力量 的。然 而 ,艺术 家必 须要 为 被 压抑 的潜 意识 ,而 童年经验 中孕育 着很 大一部 分 的潜意 创作 激 情 的神圣 天 赋付 出巨 大 的代价 ,心 理 能量 的强大 , 识 。心 理学 的分析 方法 就像 一把 钥匙 ,可 以帮 我们 一层一 导致个 人生 活方 面 的低能 。艺 术家 的 自恋 ,就 类似 于私 生 层 地解 开作 品和作 家创 作 的迷雾 ,使 潜意 识或者 无 意识露 和缺 少爱抚 的孩 子 一样 ,他们 由于 周遭环 境 的影响 ,不 得 出表层 地面 ,展现 于 人前 。而这 种潜 意识 的开 发 ,对 后来 不从 年幼娇 弱 的时候 就 学会保 护 自 己,从而发 展处 各种 不 现 代主 义文 学 中的意 识流 文学和 未来 主义 文学 的创作 都产 良品行 。而 这钟 “ 毫 无爱 恋 的作践 蹂躏 ”最经 常发 生于 那 生 了直 接 的影响 ,奥地 利 的茨威 格 以及 中国 的王蒙都 是受 些处 于离 异 的家庭 之 中,不难 发现 ,许 多伟 大 的作 家都 是 精 神 分析 学说 的影响 进行 的小 说创作 。至 此 ,童年 经验 成 在父 母 离 异 的家庭 中成长 起 来 的 ,像 卡 夫 卡 ,巴 尔扎 克 , 为 一种 独特 的视 角 ,使心 理学 与文学 以微 秒 的方式 展现 同 波德 莱 尔等 不胜 枚举 。 事物 ,就像我们 欣 赏艺 术作 品并真 正领 会到 艺术 家本 人 三、童年经验的特殊性 的感 受时那样 。 从 心 理 学特 别 是 精 神 分 析 学来 分 析 一 个 艺术 家 的方 式和角 度又 很多 种 ,为 什么 打开这 扇大 门的偏偏 是 童年经 参 考 文献 : 验 ,而 不是其 他类 别的经验 呢 ? [ I 】 荣格 . 《 心理学与文学》. 译林 出版社 , 2 0 1 1 . ( 一 )童心 即诗心 [ 2 ] 童庆炳 . 《 现代心理美学》 .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 , 1 9 9 3 童 心 即诗 心 童 年 经验 之 所 以会 成为 作 家 创 作 取 之 不 [ 3 ] 李贽 . 中华思想经典 : 焚书续焚书》 . 中华书局 , 2 o H . 尽 、用 之不 竭 的源泉 ,正是 因为 它 与诗心 有很 大 的相似之 [ 4 ] 刘勰 . 《 文心雕龙》 . 中 华书局 1 2 .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亲密关系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亲密关系关于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我国的教育不但不能提供这方面的帮助,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有意无意的致力于摧毁它们。
在校内上看到此文,内容虽然比较粗浅,但是对于很多对心理学不了解的同学来说,是很不错的入门材料。
如果你在生活中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不仅仅是恋爱关系)有很多问题,并且不知道如何着手解决,那么本文值得一看。
它对于对于了解自我的成长经历以及这段经历在感情关系中产生巨大影响做了分析。
另外,看完了之后如果想了解更多心理学对一个人成长和性格养成的分析和帮助,推荐一本非常著名的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亲密关系陈露按照电话里预约的时间,准时来到我的治疗室。
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来访者:娇好的身材配上一付漂亮而忧郁的脸,少女般的稚气再加上白领丽人的优雅举止,我对自己说:“又是一个红颜薄命的主。
”经过简短的强颜寒暄之后,她娓娓的道出了自己的痛苦。
她是三年前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现在在一家名气很大的外企工作,收入可观,应该说她现在的一切都是大多数同龄人所羡慕的。
男朋友文岳是她的大学同学,现在留校当教师。
他们建立恋爱关系已有五年了,也有一段如胶似漆蜜月般的时光。
可是近来他突然提出分手,五年的爱化为泡影。
说到这里,她已经是泣不成声,哭成了一个泪人了。
等她平静下来,我详细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
在大学期间,他们憧憬着幸福的未来,盼望着毕业之后的新生活,也时常谈论结婚的计划。
在一起逛商场时,文岳常会指着那些精美的家具和家庭装饰品说:“等我们结婚时,我就要买这个。
”生活的道路一切看来很顺利。
可是等到毕业后,各自都有了稳定的工作,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尽管他们来往如旧,文岳却渐渐的不愿再提结婚的事情了。
陈露感到了一丝的不安,开始不断的追问:“我们到底什么时候结婚?”文岳只是嘴里胡乱的搪塞,不愿正面回答。
陈露愈发感到不安,于是每次追问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你到底怎么想的?”等等。
曾奇峰《精神分析治疗实务》听课笔记剖析
曾奇峰《精神分析治疗实务》听课笔记讲课时间:2007年第一讲青春期的孩子的问题,也是关系问题。
一切心理问题,都不是大脑里出问题,而是关系出了问题。
世界上根本没有心理问题这个词,只有关系问题。
青春期遇到更年期,会导致巨大的冲突与矛盾。
青春期是另外一种“更年期”。
从发展角度来看,是小孩子通过客体关系,完成另外一种整合。
摆脱童年期的自我,这与父母的界限、控制产生了矛盾。
“逆反”这个词,很不可合理。
“逆反”是一种继发性、反应性的,是对父母关系的回应。
“精神分析”打开了对性的禁锢。
改名为“育儿学”是适合、改名为“莫名其妙”也行。
二、病人的情感隔离,同情是一种伤害。
故事:一位女生往水里走自杀,越走越深,结果发现一条水蛇,跑出来,就再不打算自杀。
感悟:比死亡更加可怕的是中德医院的督导全国排在前三名。
督导三、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理解抑郁症内化了一个严重的“超我”。
攻击转向了自身。
跟任何人发生冲突了,肯定了自己不好,导致了别人对自己的指责。
认为自己不好的,一般的会情绪低落。
被强暴后,把罪犯送到监狱,是对外的攻击。
而认为自己不纯洁了,是对内的攻击。
抑郁症,需要把对内的攻击,第二,抑郁症还存在着人际关系边界不清的特点。
《自我边界与抑郁症》他可以这样玩我,别人也一定这样玩他。
这样可以聪明的抽身,来关注他。
一个人被关爱,就会学会关爱别人。
一个人受到惩罚,就会去惩罚别人。
四、精神分析关于“成功”、“失败”精神分析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精神分析是通向潜意识的途径——口误、笔误、失败、疾病。
疾病也是一种失败,健康的失败。
笔误:抑郁——养育个案:被科学家的父母一不小心生了出来,被送给爷爷、奶奶抚养,父母想自己时“爷爷、奶奶”人对失败的渴望并不亚于对成功的渴望,失败往往在背后起作用。
每个人的十个最大的失败一般的都会和人格联想在一起。
成功意味着童年时某种禁忌的满足。
让自己太舒服了,会让一个人有不断的自责与内疚。
成功后需要失败来满足自己的一种更高级的需要。
精神分析原理
精神分析原理
精神分析是由维也纳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的核心原理是深入探索和理解个体的无意识心理过程,以及童年经历对个体性格和行为的影响。
以下是精神分析的几个重要原理:
1. 无意识:精神分析认为个体存在着一个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无意识心理层面。
无意识包含了被抑制和压抑的冲动、欲望、冲突和不可接受的情感,它对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动力冲突:精神分析认为个体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力量之间的冲突,特别是本能冲动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会导致焦虑和不适,个体为了解决这些冲突而采取各种防御机制。
3. 童年经历:精神分析强调童年经历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特别是幼年阶段对于个体性格形成和心理冲突的影响。
精神分析治疗中,治疗师会试图通过回顾童年经历来理解和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
4. 转移与反转移:转移是指个体将早期关系中的情感投射到治疗师身上。
这种情感投射的过程能够揭示出个体在早期关系中产生的心理冲突,并在治疗中修复这些冲突。
反转移则是指治疗师对个体产生的情感反应。
5. 自由联想和解梦:精神分析治疗中,个体被鼓励自由联想,
即将思维自由流动,不加限制地表达出来。
解梦也是精神分析中的重要方法,认为梦境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表达。
通过解析梦境可以了解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含义。
这些原理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治疗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无意识心理过程和童年经历,个体可以逐渐认识和解决潜在的心理冲突,实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变态心理原因分析从精神分析角度透视
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变态心理原因分析从精神分析角度透视一、本文概述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使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而其中的主人公曹七巧,更是以其复杂的心理变化和独特的人物形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从精神分析的角度透视曹七巧的变态心理原因,揭示其内心深处的冲突和矛盾,以及这些冲突如何影响她的行为和命运。
曹七巧作为一个生活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的女性,她的命运注定充满了悲剧色彩。
她不仅要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还要应对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冲突。
这些冲突和挣扎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尤其是在她的变态心理方面。
她的行为举止、言语表达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反映出她内心的扭曲和失衡。
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内在的本能、欲望和冲突所驱动的。
曹七巧的变态心理正是这些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曹七巧的成长经历、家庭关系、社会环境等方面,探讨她的变态心理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种心理如何影响她的行为和命运。
通过对曹七巧变态心理原因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
也可以从中汲取教训,反思现代社会中类似的问题和困境,寻找解决之道。
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逐一分析曹七巧的心理冲突、成长背景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以期全面揭示她的变态心理原因。
二、曹七巧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曹七巧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无疑是塑造其变态心理的重要因素。
她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这种家庭环境往往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和对地位的追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价值观和心理发展。
从小,曹七巧就可能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世态炎凉。
作为一个女孩,她可能受到了性别歧视和家庭期望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使她产生了一种扭曲的自尊和自卑感。
她可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但又害怕自己无法达到这种期望,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可能为她日后的变态心理埋下了伏笔。
简述精神分析学派关于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主要观点
简述精神分析学派关于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对影响人格的童年经历有着独特的见解,其最重要
的观点在于童年时期的经历,是影响每个人性格发育的关键部分。
在童年时期,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父母有重要作用,他们来源于子女和
子女之间的关系。
有效的、真正的、富有包容性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建立起一
种良性的“温暖安全圈”,以帮助孩子保护自己、面对身边的任何外部威胁。
但是,在有效的母子关系中如果出现情感上的冷漠,孩子们就会感受到欠缺
安全感和撒娇被抛弃的感觉。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对孩子心理、性格及其他未来发展方面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孩子的整体发展。
此外,孩子的梦想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
精神分析学派
倡导孩子们心态开放,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和价值观。
然而,由于家庭环境原因,一些孩子可能没有机会付出自我实现的努力,他们只能以安全感或功利
主义做抉择,而忽视自我的成长和发展需求。
总的来说,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强调,童年经历是影响一个人格发展的
关键因素,童年时期父母的情感及教育,孩子本身的梦想和内在驱动等因素,都站在孩子心理及未来发展的平台上。
童年时期经历对一个人性格发展异常
重要,而孩子们需要得到应有的精神支持,使他们得以在自身心理探索和自
我实现方面获得自由像顶。
性格心理学--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人格成因”
弗洛伊德创建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作为人格理论的创始者,弗洛伊德将人格理论框架进行了初始的建构,描述了人格特征、人格结构、人格动力等。
后续的研究者都是在其理论框架中不断丰富人格理论内涵的。
四、人格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非常看重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
所以在探索人格成因上,关注点集中在于教养有关的方式上。
(一) 童年经历弗洛伊德非常看重童年经历对人格的长久影响,他认为一个被母亲完全喜欢的人终其一生都会有一种作为胜利者的感觉,而这一成功的信心通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
(二) 父母教养方式阿德勒从其自身的童年经历感受到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未来人格。
阿德勒认为,出生的头几年对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父母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
他认为,有两类父母行为容易导致儿童后来生活中的问题,一是父母给孩子过多的关注,造成溺爱危险,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引起更强的自卑感,会使孩子不能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二是对孩子的过度忽视,很少受到父母关注的儿童在长大后会变得冷漠多疑,成年后,较难与别人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
(三)出生顺序阿德勒强调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他认为,家里的头生孩子在人格上不同于中间出生的孩子,中间的孩子又不同于末生的孩子。
头生孩子会受到父母的过度注意,因此,头生孩子中常常发现“问题儿童、神经症、罪犯”等。
中间出生的孩子不会对父母的溺爱抱什么奢望,因而会形成对优越感的强烈追求,因此更有可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对于老二来说,阿德勒的评价较为积极,认为会发展出较为强烈的寻求卓越的特性,在竞争中,向他人挑战并战胜他人的倾向会贯穿一生。
因为老二出生后就存在与老大争宠的现象,他会找出自己的发展优势,与老大抗衡,家中最小的孩子是最容易被父母纵容的,由于在家中最小,所以会被过分保护,但是,有哥哥姐姐的带领,能学会不少知识技能,因此显得更聪明。
有时候为了要和哥哥姐姐竞争,可能非常勤奋努力,表现杰出。
童年创伤与人格发展: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视角
童年创伤与人格发展: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视角摘要:童年创伤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课题,心理学领域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持续至今。
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不同的角度对童年创伤与人格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本文将分别从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视角出发,探讨童年创伤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分析其在不同理论框架下的具体表现。
最后,将结合两者优势,提出对童年创伤应对策略的建议。
关键词:童年创伤,人格发展,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一、引言童年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内个体所经历的各种事件,特别是那些负面、痛苦的经历,如遭受虐待、忽视、失去亲人等,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经历被称为童年创伤,它会导致个体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
理解童年创伤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个体心理问题、促进个人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心理学领域关于童年创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两个主要的流派。
二、精神分析视角下的童年创伤与人格发展2.1 精神分析理论概述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它强调潜意识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是人格的本能冲动,追求本能的满足;自我负责协调本我和超我的需求,在现实中寻找满足途径;超我是个体受到道德、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而形成的内化机制,它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
2.2 精神分析对童年创伤的影响机制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童年创伤会对人格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防御机制:当个体面临难以承受的心理痛苦或威胁时,会运用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
这些防御机制最初可能是有用的,但如果过度使用,则会扭曲个体的现实认知,阻碍其心理成长。
常见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合理化、转移等。
*人格固定: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个体在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心理冲突,并通过一系列机制来解决这些冲突。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妻妾成群》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妻妾成群》《妻妾成群》是中国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贫穷山村的男人曹峰同时与多位妻妾之间的纠缠关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欲望的强大力量。
我们可以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来解读这部作品。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在小说中,曹峰是一个贪婪、欲望强烈的人,他追求权力和财富,因此他积极地寻找妻妾并追逐自己的欲望。
这种欲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曹峰的无意识,他在无意识中渴望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无法控制和理性的进行选择。
在精神分析中,无意识是欲望和冲动的源泉,尽管曹峰外表看起来充满自控力,但他内心深处却时刻受到无意识的驱使。
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验对个体的精神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曹峰出身贫穷,从小就缺乏物质和情感的满足,在他的童年经历中,他可能缺乏母爱和关爱,导致了他在后来对感情和性的追求过程中的不满足。
精神分析认为,这种童年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结构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在曹峰的无意识中可能存在着对爱和满足的渴望,而通过寻找妻妾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
弗洛伊德还提到了潜意识和防卫机制的作用。
在曹峰的故事中,他不仅有多个妻妾,还与其他男人的妻子有着暧昧关系,这表明他有着不满足的潜意识冲动。
他也采取了一些防卫机制来掩盖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冲动,例如否认、合理化和转移注意力。
他常常责怪妻子们贪婪和不冷静,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为对妻子们的报复。
弗洛伊德还提到了性的重要性和冲动的力量。
在小说中,曹峰通过与妻妾们发生性关系来寻求满足和快乐,体现了性的冲动和欲望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之一,也是无意识冲动的体现。
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解读《妻妾成群》可以看出,曹峰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受到了无意识冲动、童年经验、潜意识和防卫机制的影响。
曹峰通过寻找妻妾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望和欲望,但同时也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一些合理化的原因。
整个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欲望的强大力量,展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于解读文学作品的启示。
精神分析案例分析报告
精神分析案例分析报告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领域中,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深入探索个体内心世界的方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报告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精神分析在揭示潜意识冲突、理解个体行为和情感模式方面的应用。
一、案例背景患者_____,女,28 岁,单身,在一家公司从事行政工作。
患者因长期感到焦虑、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紧张前来寻求心理咨询。
她自述在工作中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未来感到迷茫,与同事相处时容易产生矛盾,且在亲密关系的建立上存在困难。
二、咨询过程在初次咨询中,患者显得有些紧张和防御。
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让患者逐渐放松下来,开始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患者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关系较为紧张,经常争吵。
在她的记忆中,父亲脾气暴躁,对她要求严格,经常批评指责她。
母亲则较为软弱,无法给予她足够的支持和保护。
随着咨询的深入,患者开始回忆起一些童年时期的重要事件。
例如,她曾经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亲严厉打骂,这让她感到极度的恐惧和无助。
还有一次,她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回家向父母倾诉,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和安慰。
通过自由联想和梦境分析,患者透露了一个经常出现的梦境:她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四处寻找出口,但始终无法找到。
这个梦境反映了患者内心深处的迷茫和恐惧,以及对摆脱困境的渴望。
三、精神分析解读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患者的问题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经历。
父亲的严厉和批评导致她形成了低自尊和自我怀疑的心理模式。
母亲的软弱和无法提供支持,使她在面对困难时感到孤立无援。
这些早期的经历在她的潜意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影响了她成年后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患者在工作中的力不从心和人际关系紧张,可能是潜意识中对权威的恐惧和对他人认可的过度渴望的表现。
她害怕犯错,担心受到批评,因此在工作中总是小心翼翼,不敢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与同事相处时,她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容易产生敏感和防御的反应。
患者在亲密关系建立上的困难,可能与她对父母关系的不良印象有关。
精神分析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精神分析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案例背景本次案例分析的对象是一位35岁的男性,名为李明(化名),已婚,有两个孩子。
李明目前就职于一家知名企业,担任中层管理职位。
他自述在过去的一年中,经常感到焦虑、失眠,并伴有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压力感。
此外,李明还提到自己时常感到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
二、初步评估在初步评估阶段,我们通过与李明的交谈,收集了其个人及家庭背景信息。
李明出生于一个传统的家庭,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从小就被教育要努力工作,取得成功。
李明在学业和职业生涯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他表示自己很少感到真正的快乐。
通过初步的心理测试和评估,我们发现李明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可能与其长期的压力和心理负担有关。
三、精神分析理论框架在对李明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采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框架。
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调潜意识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童年经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四、潜意识冲突分析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对李明的潜意识冲突进行了分析。
李明在童年时期经历了严格的教育和高期望值的压力,这可能导致他在潜意识中形成了对失败的恐惧和对成功的渴望。
这种冲突可能导致他在成年后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五、防御机制分析在分析李明的防御机制时,我们发现他经常使用否认和压抑作为主要的防御策略。
例如,李明经常否认自己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试图通过工作来逃避这些情绪。
然而,这种防御机制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导致情绪的累积和爆发。
六、童年经历与心理发展通过与李明的深入交谈,我们了解到他在童年时期经历了一些重要的事件,如父母的高压教育、与兄弟姐妹的竞争等。
这些经历可能在他的心理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影响了他的性格形成和应对压力的方式。
七、治疗建议针对李明的情况,我们提出了以下治疗建议:1. 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李明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2. 精神分析疗法: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探索李明的潜意识冲突和心理需求。
精神分析案例
精神分析案例引言: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探索和理解个体的无意识心理动力,以及这些动力对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精神分析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调潜意识的作用,并通过解析无意识内隐含的冲突和欲望,以实现个体的心理平衡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个精神分析案例,展示精神分析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
案例背景:李女士(化名)是一个42岁的职业女性,她在一家大型公司担任高级管理职位。
过去一年来,李女士一直感到压力巨大,经常感到疲惫、焦虑和情绪低落。
她的家庭生活也受到了影响,与丈夫的关系紧张,经常发生争吵。
李女士决定寻求心理治疗,并选择了精神分析。
治疗过程:在李女士的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通过与治疗师的对话和解析,她逐渐开启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
最初的几次会话中,李女士主要谈论了工作上的压力和与丈夫的冲突。
随着治疗的进行,她开始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经历,并将注意力转向了父母的关系。
在与治疗师的讨论中,李女士逐渐认识到自己童年时父母的争吵对自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说自己一直感到无助和恐惧,害怕再次看到父母争吵,这种恐惧在她的成年生活中持续存在。
通过治疗师的引导,李女士开始探索童年经历对她个人和婚姻生活的影响,并逐渐明白了自己对争吵、冲突的偏见和逃避的倾向。
在治疗的过程中,李女士还发现自己对工作的强烈依赖和工作成就感的追求。
通过与治疗师的沟通,她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上的过度投入是为了逃避与丈夫的关系问题以及内心深处对童年悲伤和无助的回忆。
治疗效果:随着治疗的深入,李女士变得更加认识自己,学会了面对内心的冲突和悲伤。
她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内在平衡,并学会了与丈夫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
在工作方面,她学会了更好地平衡工作和个人生活,减少了过度投入,获得了更大的心理平衡和满足感。
结论:本案例以李女士的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为例,展示了精神分析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
精神分析通过解析个体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找到实现心理平衡和健康的路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童年期的经历与人格发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弗洛伊德(Freud S.)是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学说创始人。
他的人格发展理论有二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
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分述如下:1.口唇期(oral stage):从出生到1岁半左右。
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口唇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饥饿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口腔粘膜的刺激。
如果这个时期口欲的满足不当,如满足太多,使人失去向前发展的动机;满足太少也会使人畏惧进入下一阶段,这时就会发生滞留现象,滞留现象是指人虽然继续成长或到了成年,但仍希望得到和早期阶段相同的满足。
例如,人的发展滞留在口唇期,成年后仍会努力寻求口腔的满足,滥吃东西、抽烟或喝酒。
与口唇期相应的人格特征是口唇性格,指人到成年之后仍表现出口唇期发展的特征。
口唇性格的人是自恋的,主要对自己感兴趣,总是要求别人给予或是向别人索求,依赖别人满足他的需求,有时他也给予别人,但却是为了回报和得到赞赏。
口唇性格的人在工作中追求安全,扮演被动、依赖的角色。
他害怕失去,怕别人欺骗他,遇到挫折时易怒或想不开。
Coldman-Eisler的研究为口唇期的满足与否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在这个研究中,根据断奶迟早不同将受试者分成二组:一组是早期断奶者(5个月内),称为不满足组;另一组较晚才断奶(5个月以上),称为满足组。
比较二组受试者在人格测验的结果发现差异显著:不满足组在悲观、被动、退缩因素方面的评分较高;满足组则在乐观、外向、社会性因素方面的评分较高。
2.肛门期(anal stage):大约从1~3岁左右。
浅析童年经历如何通过潜意识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浅析童年经历如何通过潜意识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作者:苗新煜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一个人的童年及他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社会的价值取向会构成他的童年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一旦逐渐形成、固定下来,将会对他以后的性格、气质、人际关系、感情模式、乃至对待恋爱、婚姻、家庭的态度形成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童年经历;潜意识;行为方式国内外的很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意识仿佛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30%是意识,是我们所知道的部分,水下的70%则是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潜意识,但正是它构成了我们最重要的心理世界。
我们绝大多数的行为举止,其实都是潜意识作用下的结果,但我们自己又并不知晓。
潜意识作为一种没有被直接觉察到的意识状态,与明显的意识一样贯穿于人类意识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始终,并以集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于一体的特殊反应方式,参与大脑整体思维功能的实现。
精神分析理论十分重视潜意识对人行为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许多行为受潜意识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潜意识决定人的行为和发展,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幼年和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响。
研究表明,童年是人性格、态度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会储存在人的潜意识里,在日常生活中,潜意识就像空气中的尘埃一样无处不在,它总会在不经意之间侵入我们的潜意识,干扰我们的思维,甚至左右我们的判断,所以童年的经历间接影响了人的行为,即人的行为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童年的成长经历。
那么,童年成长中的经历到底是怎样通过潜意识来影响人的行为方式的呢?详而论之,总结如下:1.习得性的消极价值观。
两个人在沙漠中旅行,都只有半瓶水,乐观的人说“太好了,还有半瓶水”,而消极的人则苦恼地抱怨“糟糕,只有半瓶水了”。
倘若孩子总是在一个充满负能量的家庭或社会中学习生活,他就会在潜意识中对那种负面信号更加敏感,从而导致一些很小的事情都会引起他的负面情绪和否定态度,那么这种习惯性的消极否定的态度将会极大地影响他在这一时期所建立的价值观,消极的价值观通过相对错误的引导使人产生错误的动机,从而诱发人的荒谬行为便不足为怪了。
精神分析案例报告范文
精神分析案例报告范文一、引言精神分析是一种深入探讨个体无意识心理过程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分析患者的梦境、自由联想以及转移现象来揭示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
本案例报告旨在探讨一名成年患者通过精神分析治疗所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
二、患者背景患者为一名35岁的男性,职业为软件工程师。
患者自述在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上感到困扰,经常感到焦虑和抑郁。
患者有一段失败的婚姻历史,目前单身。
患者无重大医学病史,但自述有长期失眠问题。
三、初步评估在初步评估阶段,患者表现出明显的防御机制,如否认和投射。
他对自己的问题有着模糊的认识,但拒绝接受自己可能需要帮助。
通过初步的面谈,治疗师发现患者有强烈的自我批评倾向和对失败的恐惧。
四、治疗过程治疗师采用了经典的精神分析方法,包括每周四次的面谈,每次50分钟。
治疗的早期阶段,患者表现出对治疗师的强烈依赖和理想化。
随着治疗的深入,患者开始表现出对治疗师的敌意和攻击性,这被解释为转移现象。
在治疗的中期,患者开始回忆起童年的一些经历,包括与父亲的冲突和母亲的过度保护。
这些经历与患者当前的人际关系问题有直接关联。
治疗师引导患者通过自由联想和梦境分析来探索这些经历对当前生活的影响。
五、关键事件在治疗的后期,患者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自我发现。
在一次面谈中,患者回忆起了一个被遗忘的童年事件,即他目睹了父亲对母亲的暴力行为。
这一事件对患者的自我形象和对男性角色的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患者开始意识到自己对权威的恐惧和对亲密关系的回避与这一事件有关。
六、治疗效果经过两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有了显著的改善。
他不再频繁地感到焦虑和抑郁,人际关系也有所改善。
患者开始能够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通过投射和否认来处理内心的冲突。
患者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也有所提升。
七、结论本案例展示了精神分析治疗在解决深层次心理问题方面的有效性。
通过分析患者的无意识冲突和转移现象,治疗师帮助患者认识到了影响其行为和情感的关键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1一、依恋期:(0-18个月)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最适宜的温度和自动的营养供给,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劳神,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
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的空气温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
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
但是如果在他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奶头,不舒适和不安的时候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怀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胁。
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
婴儿大声的哭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仅仅是成人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哭闹。
当然,百分之百能满足婴儿对依恋的心理需要的母亲几乎没有。
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有由于忙于其它事情而不能立即满足婴儿的需要的时候。
但是生活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情感冷漠的母亲,她们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她们感到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
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儿童:对遗弃的恐惧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如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没有适应做母亲的角色,有时冷淡烦躁,有时呵护有加。
或者一个爱护孩子的母亲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时守在孩子身边,还有的母亲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认为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按顿吃奶的习惯等等,不到时间坚持不喂奶,任凭孩子哭闹等等。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况: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
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
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观念:只有不断的哭闹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爱护、才能生存下去。
婴儿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迂而感到愤怒。
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
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
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型人格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的心理发育就会停滞在依恋阶段。
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
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我们会发现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
”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
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
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
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
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525心理网安女士与男朋友王先生一起来到我的诊室,安女士目前下岗在家,王先生是一个计算机公司的部门经理。
安女士告诉我,王先生每天光是忙着公司里的事,心里完全没她。
但是王先生却说,事实上大部分周末他都是与安女士一起度过的。
安女士也承认,周末通常还是挺愉快的,可是只要王先生一忙于工作,自己就很抑郁,就感到自己被生活抛弃了。
他总是不断地追问王先生是否真心爱她?是否真的要与她结婚?如果她得到了想要的回答,便十分满足和愉快。
如果万先生的表现不能令自己满意,她便会十分伤心,并马上转为愤怒,开始用各种语言来刺伤对方,或者滔滔不绝地数落和抱怨王先生的种种“不是”,并且把他赶到客厅的沙发上去睡觉。
在王先生上班的时候,安女士会常常打电话到他的公司里去,意图“了解”他的行踪。
如果王先生能陪她在电话里多聊一会,她就会很满足。
如果王先生正在忙,不能多讲,安女士便会愤愤地挂上电话。
如果王先生再打电话过来,她便会变得十分冷淡,一脸不想谈的姿态。
王先生告诉我说:“他简直像一个小孩子,喜怒无常,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她满意。
”安女士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依恋型人格”的特点,她现在正是无意识地用自己在婴儿时期吸引母亲注意力的方法──哭闹来吸引王先生的注意力,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
遗憾的是,正是这种方法造成了与王先生之间关系出现裂痕。
儿童:对拒绝的恐惧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
她也许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
也许她天性就反感孩子,正如当年她的母亲反感她一样。
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
还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对孩子也是持续冷漠的。
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了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
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什么就吃什么,并不要求更多的,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
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
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
成年:孤独型人格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
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
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
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
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
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
由于性格特点,这种人在社会生活上较少物质需求,并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业上往往成功,为人们所赞许。
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则通常是失败的。
前面提到的王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回避型人格。
在安女士和王先生的第一次治疗中,安女士显得十分愤怒:“你从来都不想主动的接近我,如果我不给你打电话你决不会给我打。
如果我不说周末咱们一起去干点什么,你就永远在搞你的电脑,你简直是个冷血动物!”王先生冷静地回答到:“我简直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好像天底下没有事情能让你满意,你老是在抱怨,抱怨我这,抱怨我那,你的要求太过份了,谁受的了?你怎么这么多事?难道就不能让我们好好地待一会儿?况且每一个人都有想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为什么你就不能自己干点什么?”事实上,王先生已经多次提出搬出他们同居的家,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
即使在他们的关系比较融洽的时候,王先生也不喜欢在除了性生活之外的时候有任何亲密的身体接触,如牵手,挽臂等,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更是如此。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2二、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生存本身已经不再是令他时刻担心的问题之后,特别是当他们开始能够自己走路之后,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都在等待他们去探索。
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一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二阶段──探索阶段,或称分离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
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父亲的角色这时十分重要,他应当耐心地支持孩子充满好奇的离开妈妈去探索他的周围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是客厅、厨房、厕所、门外边、甚至街道、公园等等,当父亲带着孩子离开母亲的视野后,再逐渐地让孩子离开自己。
这时候孩子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兴致勃勃地从父母身边跑开,但是马上又跑回来,投入母亲的怀抱,然后即刻又离开……,不断重复,不厌其烦。
当孩子一离开父母时,即感受到了不安,特别是当父母不在孩子的视线范围之内时更是这样,他们需要立即回到父母的怀抱中去。
这时,一个称职的母亲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的“探险”,她对孩子的行为各种冒险行为并不横加干涉,她对孩子显示出的独立倾向没有感到不安,她明白这是孩子成长必需走过的道路,但同时她也明白孩子此时依然需要安全感和依恋,所以她总是让孩子知道:放心地走吧,等你回来时,妈妈还在这里等你,等着听你有趣的“历险记”。
我曾经在一个美国的购物中心里看到了一对找不到妈妈小姐妹,姐姐约为5、6岁,妹妹约为2、3岁,妹妹惊慌地疯狂哭叫,很多顾客和工作人员都试图安慰她,让她安静下来,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行,虽然姐姐的眼睛也是含着泪花,却是很冷静。
我意识到,今天的经历对妹妹的一生来说,其不良影响恐怕是不可抵估的。
如果这一阶段父母教育的方式不当就会造就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儿童:距离儿童和矛盾儿童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
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
她可能过分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
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回来,那儿不能去。
”“回来,那儿会摔倒的。
”这样,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
她们这样做,可能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遗弃的恐惧,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她不能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