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多元一体”繁荣草原文化
5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以“多元一体”的草原文化为引 领,开创内蒙古文化建设新局面,既 是紧迫任务,又是长远使命。
草原文化是草原儿女共有的精 神家园,是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 又快发展的重要智力源泉和文化支 撑。以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为引领,探 索民族地区文化改革发展的路径, 开创内蒙古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这 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坚持理论引 导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以重大学术和 基础理论研究为先导,不断丰富“多 元一体”的草原文化内核,以包容的 文化发展理念,兼顾不同民族的不 同文化诉求,兼顾民族文化与地域 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实践创新中不 断推进理论创新,从而形成特色鲜 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二是坚持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举,以做强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大文化产业为目 标,形成“两轮”并进、比翼齐飞的 均衡发展格局。三是坚持文化改革 与发展互动,以文化体制改革为促 进内蒙古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以 发展验证改革的成效,形成改革发 展互为依托的局面。四是坚持文化 品牌与效益双赢,紧紧依托民族文 化资源优势,将“多元一体”的草原 文化核心理念引入文化品牌的打造 之中,以品牌促进效益最大化,以效 益提升品牌影响力,走出一条品牌 与效益双赢的路子。
以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 视野观照,深入拓展“多元一体”的 草原文化,既是提升内蒙古文化建 设的现实使命,又是丰富中华文化的 历史责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 济已融入 到世界 经济 体 之中,中国 文化正在努力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体 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具有悠久 文化传统的民族地区,如何在坚持 历史文化传统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同 时,从文化自身发展的时空维度, 进一步拓展草原文化的“多元性”, 使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成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 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草原文化研 究与发展面临的现实使命,更是历 史责任。为此,我们必须把“多元一 体”的草原文化 研究与提升中华文 化软实力结合起来,以全新的视角 来认识草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将 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发、恪守 信义的核心理念,融入到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念更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把 “多元一体”的草原文化与自治区经 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现实需求结合 起来,为自治区的政治建设、经济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 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同 时,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在实践 中不断赋予草原文化以时代内涵,推 动“多元一体”的草原文化不断发展 和完善。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内蒙古故事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内蒙古故事作者:王丹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第07期坚定文化自信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精神动力,是弘扬草原文化的基石。
经过70年的文化洗礼,内蒙古自治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把打造祖国北疆文化繁荣亮丽风景线、守好内蒙古各民族美好精神家园作为文化建设目标和方向,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各项文化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效探索出了符合民族特点和区情实际的文化发展道路,逐步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迈进,有力地提升了内蒙古文化软实力,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一、坚定文化自信,弘扬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并列为中华文化三大源泉。
草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内蒙古的品牌文化。
千百年来,草原文化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鲜明的风格气派和对社会与自然的独特把握,形成了无可替代的地位,凝聚了雄厚的文化力量,积淀了独有的文化自信。
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是弘扬草原文化、集中展示草原文艺精品、讲好内蒙古故事的亮丽舞台,也是实现草原文化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平台。
自2004年以来,我区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历届草原文化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的办节宗旨,以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为目标,以展示打造草原文艺品牌和深化草原文化研究为重点,全面呈现了璀璨多彩的内蒙古文化和草原文化研究的丰硕成果,对推动自治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举办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15年来,已经成为内蒙古一张闪亮的名片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历届草原文化节上,都有精心编排的草原文艺精品剧目登上舞台。
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排演的话劇《热土》是第十三届草原文化节的优秀剧目。
该剧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鲁迅艺术文学院在赤峰办学的真实历史,讲述了以安波为代表的“烽火草原鲁艺人”在战争环境和艰苦条件下扎根人民,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教育引导人民、鼓舞人民的感人故事,真实再现了战争岁月艺术家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主要学术贡献范文
主要学术贡献范文草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生态、社会和经济信息。
在全球化的今天,对草原文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草原文化在主要学术领域的贡献。
一、历史学与考古学领域在历史学与考古学领域,草原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了游牧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演变。
通过对古代遗址、遗物和文献的研究,学者们重建了草原地区的历史脉络,理解了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世界历史的多元性提供了实证。
二、生态学与地理学领域生态学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强调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脆弱性。
草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紧密依赖于对草原生态环境的适应和管理。
学者们通过分析草原生态的变化对游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策略。
三、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在社会学与人类学领域,草原文化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哲学。
研究草原社会的家族结构、宗教信仰和节庆活动等,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如何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构建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
四、经济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关注草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管理策略。
草原文化中的畜牧业经济模式、贸易网络以及与外界的经济互动,都是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也为现代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五、艺术学与文学领域艺术学与文学领域内,草原文化的民歌、舞蹈、音乐和口头史诗等艺术形式受到重视。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是审美的对象,也是了解草原人民精神世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六、语言学领域在语言学方面,草原地区丰富的语言多样性吸引了众多学者。
研究不同草原民族的语言及其演变,对于理解人类语言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草原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过去的知识,还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处理人与自然、文化与发展等问题的启示。
随着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变化,草原文化的研究将继续展现其深远的学术价值。
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比较
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比较任何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同具体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直接相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历史演变的特殊性,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经过漫长的演化和冲撞,积淀成为今天的文化系统,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就是这样逐步形成、传承和发展的。
它们有其自身内在特质和规律,通过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显示着地域文化的博大和雄浑。
本文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例,具体比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差异性。
特定的生态环境决定着特定的文化系统(一)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文化系统蒙古高原地处内陆半干旱的自然环境,疏松沙层广泛分布,使这里形成了干旱荒漠的景观,加之雨量奇缺,气候温差大,只能适宜多年生、旱生低温的草木植物生长,千百年来,生聚在这一地域的人们,因地理条件所限,不宜从事农耕,只能依赖游牧、狩猎等生产方式生存繁衍,并且逐步形成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素质,融合为一个人们共同体——游牧民族。
这里的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而游牧生活是一种粗犷而富于冒险的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培养了他们极强的与自然搏斗的能力。
他们衣皮被旃裘,食肉饮乳,居毡帐,乘坐骑,衣、食、住、行、用与牲畜须臾不可分离。
正像农民依恋土地一样,牧民则离不开牲畜、草原。
辽阔的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养育过匈奴、乌桓、鲜卑、突厥诸族,同样,它为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隔绝的历史地理环境。
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草原文化系统,作为草原骄子的蒙古民族深受环境的陶冶和启迪,在承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系统的基础上,经过本民族长期的开拓和实践,创造出灿烂的富有草原色彩的语言、饮食、服饰、建筑、礼仪、祭祀、宗教等等游牧文明。
与这一地区相邻的是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量充沛的黄河流域。
湿润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宜于农作物大面积种植。
这里则生息着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他们生活在固定的土地上,培养了大量宜于种植的农作物,同时发展了养殖业、酿造业、手工业等等。
草原文化的生活特点
草原文化的生活特点
草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它是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的集
合体。
草原文化的生活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民族服饰、食物、音乐舞蹈等方面。
首先,草原文化的生活特点在于民族服饰。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通常穿着宽大、
舒适的服装,以适应草原上的气候和环境。
他们的服饰通常以羊毛和皮革为主要材料,颜色鲜艳,图案多样,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其次,草原文化的生活特点还体现在食物方面。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
主要生产方式,他们的主要食物是肉类和奶制品。
他们擅长烹饪各种肉类和奶制品,制作出许多美味的草原特色菜肴。
在草原上,人们常常聚集在一起,享用美味的烤肉和奶酪,共同感受着草原生活的乐趣。
此外,草原文化的生活特点还体现在音乐舞蹈方面。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以歌舞
为主要娱乐方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以舞蹈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激和对生活的热情,每一种舞蹈都有着特定的意义和象征。
总的来说,草原文化的生活特点体现了游牧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
生活的热情和豪迈。
草原上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使草原文化成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也为世人展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草原生活画卷。
游牧民族文化
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蕴含着古老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原始思维以及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草原文化研究离不开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艺术作品。
对于草原文化而言,草原民族艺术是最深刻、最生动、最珍贵的展现草原文化之丰富内涵的载体。
[关键词] 草原文化;北方游牧民族;艺术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使其艺术作品充盈了鲜明独特的草原文化内涵,其中,刚劲豪放的马文化艺术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艺术特色。
就文化形态方面而言,北方游牧民族所创造的古代艺术,具有草原游牧文化、绿洲农耕文化及山林狩猎文化等三种形态。
一、草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音乐按民族、地域与年代来划分,北方游牧民族音乐可包括匈奴族、鲜卑族、西域、龟兹、契丹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等民族的音乐。
匈奴人是最早建立草原统一王朝的民族。
在文化艺术方面,匈奴人堪称草原文化的开拓者,在音乐、舞蹈与美术领域,匈奴人也开启了草原艺术风格的先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建立起地方性少数民族政权,为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以及经济文化的密切交流,开创了局面。
随之,我国北方与西北游牧民族的音乐舞蹈大量传入中原地区,为中原民众所熟悉和喜爱。
古契丹族笃信原始多神教 萨满教,萨满教歌舞十分发达,无论在民间还是宫廷祭祀仪式上,均有萨满巫师们的歌唱舞蹈。
契丹统治者中有许多人精于音律,能歌善舞,并能亲自创作歌曲。
辽代皇帝每年春季郊游狩猎,射获头鹅(即天鹅)时,都要“荐庙燕饮,乐工数十人执小乐器侑酒”。
天祚帝“射获熊,燕群臣,上亲御琵琶”(《辽史》)。
辽国宫廷中也有许多通晓音律的女性。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草原文化之集大成者。
在长期的游牧生活环境中,蒙古族在继承文化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草原音乐文化。
13世纪以来,蒙古民歌中的长篇叙事歌曲得到很快发展。
论草原文化的地位和特色
三 曼 暑 ≯ 0. u__ 一… 羔 一 … _ - u. j _ - _ l 。
l l l
~
位和特色
口无 极
草原 文化 是中华 文化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 l 河文 化 、 它 司黄 长江 文 化一 同 为构 筑 中华 文 化 的核 心 价 值 和 整体 形 象 , 始
方草原 或 为兴龙 之地 . 继 发现 的红 1 饰 卜象 龙 的勾 .相 【 J 云纹 和 红 山彩 陶 L盘 卷 的龙 、 鳞纹 、 鳞 状 : , 吲它 龙 大 蛇纹 则 们 渗透 到 草原 先 民乃 至 r 原先 民社会 生 活 的 各 个领 域 , f l 直 接 阐释 T巾华 民族 所有 成 员 一脉相 承 的对龙 的崇 坪 。 一 肯铜 时代 , 家 J 夏 占下层 文 化 、 家店上 层 文化 和鄄 尔 多 夏 斯式 青铜 器文 化 , f 成 _中 幽北 方 青铜 文 化 , 范 之 共 叫构 r
和 推行 巾原 的政 治 制度 和 经 济政 策 ,则为 草原 民族 入 t f
聚落 遗 址大 量 出现 . 海生 不 浪 遗址 、 善 遗址 、 如 阿 白泥 窑 了
遗 址 、 子沟 遗址 ……红 山文 化最 饥盛 名 的发: 足 赤峰 翁 庙 } 见,
牛特旗 二 星他拉 乡发 掘 的 一 通体 高 度 为2厘 米 的 墨绿 色 件 6 龙 , 比仰 韶和 坨 山更早 发现 了龙 的形 象 , 它 暗示 了中 国北
及罕到 战 同时 吐 和 中原 同 步 发展 到 高度 完 荚 的境 界 ,最终 土
终 发挥 r 为依 仔 、 为影 响和 互 为促进 的积 极作 用 互 互
中国北方 草原是 中华 古老 文化 的重要 友 祥地 之 一 据
内蒙古六句话的具体内容
内蒙古六句话的具体内容1.引言1.1 概述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的蒙古高原上。
它以其辽阔的草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内蒙古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个地区的发展历程和人民的努力使其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同时,内蒙古的文化特色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内蒙古的地理和历史背景,以及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最后分析内蒙古的文化特色和未来的发展展望。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认识其独特的魅力和潜力,为内蒙古的进一步发展拓展思路和提供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内蒙古的六句话,并深入了解它们的具体内容。
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内蒙古六句话主题的概述,介绍内蒙古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并阐明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首先,我们将详细探讨内蒙古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包括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
我们还将回顾内蒙古的历史演变,特别关注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和重要历史事件。
其次,我们将重点介绍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我们将探讨该地区的主要产业和经济特点,包括农牧业、能源开发和旅游业等。
我们还将分析内蒙古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讨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结论部分将总结内蒙古的文化特色,包括民族文化、传统艺术和民俗风情等。
同时,我们还将展望内蒙古的未来发展,讨论其潜力和发展方向,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改进的措施。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我们将能够全面了解内蒙古的六句话,并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文化特色。
这将有助于增进对内蒙古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内蒙古六句话的具体内容,让读者对内蒙古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首先,通过介绍内蒙古的地理和历史背景,读者可以了解内蒙古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沿革,从而对内蒙古的发展和独特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内蒙古的十大文化体系
内蒙古的十大文化体系2020年2月太阳走遍内蒙古需要2个小时,内蒙古占中国版图的八分之一,地跨东北、华北、西北三个地理大区,是草原、中原与高原的完整综合体,这就造成了“内蒙古文化”十分富集,“内蒙古文化”不仅仅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十分之一,把“内蒙古文化”与“草原文化”划等号是偏激的和片面的,如果仅仅把“内蒙古文化”等同于“草原文化",那么,你只见到“内蒙古文化”的十分之一,那就太遗憾了。
全面研究和弘扬以草原文化为主体的“内蒙古文化”,至少包含“十大文化体系”。
一、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包括草原观念文化、草原制度文化、草原器物文化、草原艺术文化、草原少数民族文化等;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海洋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四大文明体系”。
过去有人讲“中华文化三大体系即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丢了“海洋文化”是不完整的的,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国家,也是草原国家和海洋国家。
内蒙古文化中的草原文化,从地域上分,从西向东有:阿拉善草原文化、乌拉特草原文化、鄂尔多斯草原文化、乌兰察布草原文化、锡林郭勒草原文化、昭乌达草原文化、科尔沁草原文化与呼伦贝尔草原文化,马头琴、长调等只是草原文化的符号。
二、黄河上游文化长期以来,不少人只研究黄河中下游文化,不研究黄河上游文化,这也是不完整的。
中原文化只是黄河中上游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
内蒙古文化中的“黄河文化”主要是“黄河上游文化”,万里黄河从青海源头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县河口为“上游”。
黄河在内蒙古超千里,主要位于“上游地区”。
黄河的源头在巴彦喀拉山,蒙语“富饶的黑山”。
元朝政府派科学家找到了黄河、长江的源头,因此,中国的大江大河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名称也用少数民族语言命名。
呼市托克托县的“河口村”(历史上是镇)是黄河中上游分界线,这个地名来源于元代,元、明、清时期是黄河流域著名的“官渡”和商业集镇,地位高于“包头村(即现在的包头市东河区)”,仅次于归化城(呼和浩特).1840年,黄河发大水,河口被淹,河口商人迁移到萨拉齐厅“包头村”,为形成后来的“包头镇”、“包头县”及“包头市”打下了基础。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暨南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北方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学院学系:文学院历史系专业:历史学(内招)课程名称:中国考古通论学生姓名:谷鹏龙学号: 2021051164北方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摘要】:回眸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 博大的中华文化犹如浩淼的海洋, 是汇集万泉、海纳百川而形成的。
她既蕴含了勤劳质朴的黄河文化, 也包含着机敏睿智的长江文化, 还容纳了豪放坦荡的北方草原文化,这些文化之间既有共性, 又有其个性特征, 它们始终是在碰撞、融合再碰撞再融合的互动过程中发展的。
每一种文化都对中华文化的丰富、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
草原文化也不例外,本文就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展开论述。
【关键词】:草原,文明,文化,贡献草原文化是中国北方诸民族创造的古老的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整合形态,是以中国北方草原的地理、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畜牧业经济为主要生存机理的文化模式,草原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我国的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作为两类典型的不同文化类型之互动,是中国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和充满生机的动力和源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化互相撞击、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永久不衰的文明凝聚力。
草原文化以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刚劲气质和精神风貌,与中原稳健儒雅的文化精神相融汇,使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着变革和更新,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代中国,草原文化在与各种人类文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和整合中,愈加突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趋向,展示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一,草原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政治更新中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奴隶制王朝还是封建制王朝,都必然经历草创———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旧的王朝盛极而衰,又无力扭转乾坤、重振朝纲,就只有靠新的力量实现王朝的新陈代谢。
蒙古族文化
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域,自古以来就是阿尔泰各民族生息繁衍的空间,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大大小小数十个民族。
共同或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之间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基因,从而使他们创造了以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审美尺度为基础的文化类型——以游牧为典型特征的草原文化。
并成为他们相互认同和交流的天然纽带,为他们奠定了相互之间文化交融和继承的基础。
从草原区域的历史发展进程看,草原文化的传承,在蒙古高原各民族间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完成的:一是相互间的文化传播。
一些曾经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文化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对于弱小、落后民族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匈奴人的制度文化在草原上延续数千年,柔然人发明的可汗称号,成为此后所有草原政权最高首脑的称谓,而突厥人的基督教信仰、回鹘人的摩尼教信仰在蒙古族文化中得到积淀,回鹘文字母成为蒙古文字模版……。
13世纪蒙古高原的统一,彻底打破了蒙古高原区域之间的封闭,打破了原有的民族、部族格局,结束了蒙古高原数千年民族、部族纷争的历史,同时也促进了草原文化的大融合,使整个草原文化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使之发展趋于平衡。
这种融合虽然伴随着战争和民族压迫,但在客观上代表了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
在统一和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愿望。
蒙古族由最初的一个弱小部族,就像滚雪球一样,将大量不同氏族、部族和民族包容到共同体之中与此同时,也将草原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为一体,吸收、消化了以往草原民族文化的全部精华,浓缩了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
自蒙元王朝之后,蒙古高原在其后的封建时期内,没有再次出现完全的分裂,民族成份没有发生新的变化。
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13世纪所形成蒙古族文化吸纳整合了以往草原文化的全部历史积淀和精华并给草原文化未来的发展以明确的昭示,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
正是因为蒙古族在草原历史文化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地位,13世纪之后的“蒙古”一词,已经成为国际上表述草原人及其生活方式、地理空间、动植物种属和草原文化的基本概念,蒙古马、蒙古包、蒙古高原、蒙古草原、蒙古人种以及数百种“用蒙古文拉丁化命名的”植物名称等等,表明蒙古族在世人的观念中已成为草原和草原文化的代名词。
草原生态建设的意义及其面临的挑战
草原生态建设的意义及其面临的挑战1意义从生态方面来说,草原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草原在对保护水土、防风固沙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作用。
草原生态系统若是遭到了破坏,不仅草原的局部利益将会遭受到破坏,还会使更广泛的地区出现危害。
在我国,草原是处在黄河及长江的发源地,草原一直以来都是它们的生态屏障,因此一旦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使得下流的生态系统安全遭到破坏。
东北的草原更是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国家粮仓的天然屏障。
在经济方面,草原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饲料,还可以给予人民食物,在草原之上,除了可以养殖,还可以进行狩猎,并且还可以获得些野生的植物。
在我国,有几百万的牧民都是依靠着草原来进行生存,是保障农牧民生存的基础。
另外,对于草原来说,其可以提供更多的绿色生态环境场所供人们进行休闲及旅游。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草原文化的发源地就是天然宽广的草原,草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去草原的生活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与草原相适应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是源于人们对于草原的适应与对自然的崇拜。
并且这些文化及知识在对于自然系统的维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挑战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建设提出极高的重视程度,并且随着北方出现的沙尘暴天气的越来越多,草原生态建设更是引起了更多人士的关注。
对于草原生态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使得草原可以得到持久永续的利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来进行保护,这对草原生态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我们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会因为很多问题的出现,受到很大的阻碍。
草原生态系统的不断恶化仍在继续,有待遏制。
草原生态建设所遭遇的困难主要是表现在边治理边破坏。
使得治理的速度往往赶不上人们破坏的速度,并且在相关的治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具有单因素及工程性的,往往只是通过植树来进行保护,但是在破坏的时候,所有的生态环境都遭到破坏。
并且现在在我国很大部分的草原都在面临着过度放牧的情况,这使得很多的草原退化,并且出现了严重沙化及盐碱化。
草原文化的历史集成——一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是特定 文 化 的 载体 血缘 意 义 上 的 民族 的融 合 必 然将体现
,
、
、
、
为 民 族 文 化 的大 融合
。
与正 常 的文化 交 流 所 不 同 虽 然这
,
,
一
古 草 原 蒙古 人 种 等 等 表 明蒙 古族 在 世 人 的 观 念 中 已 成 为
、 ,
过程 或许伴随 着血 与泪
但 在 客 观 上 为进 步 文 化 的传播 以
,
没 有 发 生新 的变 化
。
这
一
历 史 现 象 的 出现 原 因 有
.
一
个 时代 的 主 流文 化 从 而 对 弱小 落后 民族 产生 极 其深 远 的
、
肯定
:
13 世 纪
形 成 的蒙古族 文 化 吸 纳 整 合 了 以 往 草 原 文 化
影响
。
另
一
种传 承方式 则是 民族 融合
。
。
历 史 上 蒙古 高 原 各
。
从 血 缘 型 向地 域 型 的 历 史 跨 越 与草 原 民 族 延 续
一
。
是 由匈 奴 民 族 奠 定 的
下 特 征 :1
.
匈 奴帝 国 的社 会 组 织 结 构 呈 现 出 以
.
千 余 年 的 国 家 观 相 比 较 13 世 纪 以
,
2 以 十进位制 以 最 高 统 治 者 为 中心 的 左 右 翼 制 ;
,
又 具 有时代特征 的文 化形 态
.
。
自蒙 元 王 朝 之 后
,
蒙古 高原 在 点可 以
古高原 各 民族 问 主要 通 过 两 种 方式 完 成 的 的文 化 传播
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草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草原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交往和互动。
历史上,草原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交往、融合和互补,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的“中华文明”。
草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哲学等都对中华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在语言、文学、艺术等领域,草原文化留下了许多为中华文化所继承和发展的精华。
其次,草原文化的兴起贡献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
草原文化的兴起,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形成了多元化的传统文化。
草原文化的文学、音乐、舞蹈、戏剧、饮食等方面都有其特色和独特风格,丰富了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最后,草原文化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草原文化所代表的牧民文明,充满了朴实、自然、务实、勇毅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民族的奋斗和实践。
草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新的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源泉。
草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布多、塔尔巴哈台或恰克图、伊尔库茨克,抵莫斯科、圣彼 得堡等欧洲城市,进行频繁的贸易活动。
这些商贸活动沟通了欧亚草原各地区的物资交流 和经济往来,带动了各地手工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 业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欧亚草原各地区 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对于各地区人民之间加深了解和 友好交往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精神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北方民族中比较典型的动物纹艺术在欧亚地区被广泛 发现。据文化交流史资料显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双向 交流是显而易见的。西亚音乐的东渐,如“竖箜篌”和 “琵琶”通过塞种人、大月氏、羌等民族的迁徙由西亚传 入中亚再传入草原地区;由西域东传的驯兽文化,由波 斯传入的马球文化、绘画技术等也都在北方草原地区盛 行。
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创造主体——各游牧民族凭
2018 年第 10 期 51
文化彩虹 / 草原文化研究
借骑马这一轻便快速移动的技术优势,秉持开放、进取 的民族品格,在广阔区域内流动、扩散,最大范围地踏出 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沟通、凝聚着本民族,疏通着对 外交往的通道,同时他们也利用这些交通网络适时地向 有利于自己生存的空间继续挺进、突破,而西迁、西征是 他们利用大通道的最好证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往来于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游 牧民族一直连接和贯穿着东西方文化,完成了双向文化 传播的历史使命,并不断在东西文化汇流中汲取各种营 养,创造新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容。
一、草原文化是世界文明最活跃的流动因子
从历史上看,草原文化及其创造主体——游牧民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欧亚大陆上多 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当时各区域之间、各民族之间最 为活跃的流动因子。
一是贯通中西大通道,创造良好交通条件。在长期 的大规模迁徙和移动过程中,游牧民族不仅将活动范围 尽可能地向周边延伸、扩展,而且还踏出了固定的、纵横 交错的用于往来迁徙的各种通道,其中一些通道逐渐延 伸演变成重要的中西交通大通道。这些交通网络促进了 游牧民族内部的沟通和凝聚,也加强了游牧民族与其他 地区和民族的相互交往,在不同文化的交融中扮演了举 足轻重的角色。
五行与草原文化揭秘五行理论在草原文化中的地位
五行与草原文化揭秘五行理论在草原文化中的地位草原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它以广袤的草原、壮丽的马奔腾和牧民的豪迈的情感为特征。
在草原文化中,五行理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五行理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它与草原文化相互交融,塑造并影响了草原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揭秘五行理论在草原文化中的地位。
一、五行理论的概念与内涵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生、相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二、五行理论在草原文化中的体现1.草原文化的元素与五行的对应草原文化中有许多元素与五行理论密切相关。
例如,草原的广袤如同土的性质,强大的气势如同金的属性,生机勃勃的草木宛如木的特性,奔腾不息的江河湖海象征着水的象征,壮丽而热烈的太阳火烧云天,燃烧着火的力量。
这些元素与五行理论相互呼应,为草原文化增添了更多的意义与内涵。
2.五行理论对草原人民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五行理论在草原人民的思维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如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一样,草原的人们以和平共处、和谐相处的理念为核心,守望相助、团结奋斗。
他们以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的相互关系为依据,思考问题、处理事务、与他人相处。
这种思维方式帮助草原人民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自然,同时也塑造了他们独具特色的性格。
3.五行理论对草原文学艺术的影响草原文学艺术中广泛体现了五行理论的思想。
许多草原歌谣、口头传统、叙事诗歌等作品中融入了五行思想,通过金木水火土的象征意义来描述和赞美草原的壮丽景色、草原人民的勇敢精神以及草原的生态环境。
这些作品以其深情与豪迈的语言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和听众的喜爱,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内涵。
4.五行理论对草原传统医药的影响五行理论在草原地区的传统医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草原人民借助五行理论来解析人体的健康问题和疾病,通过平衡五行的关系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古代草原部族政治与文化变迁
古代草原部族政治与文化变迁草原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重要的自然环境,而草原上居住的牧民,也是我们熟知的古老民族之一。
草原部族以游牧为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社会组织和政治文化。
本文将从古代草原部族的政治与文化变迁探讨草原部族的历史演进。
草原部族政治草原部族政治是很特殊的,更加民主和平等对比传统的君主制度。
通常采用的是部落制度,以部落首领为领袖,而每个部落的领袖是由部落成员选举出来的,部落领袖则会参与到全部落的领袖们组成的大会、统治森严。
在草原上,部落领袖往往依照宗教诉求和军事胜利,而在大会上能否得到其他领袖的认可,就取决于实力。
草原部族的政治可谓是民主、自由、平等的代表,强调权力的开放性和整个族群的权利。
至于统治的范围不一定具有一定性质的边界,统治者能让部族成员进行深入沟通,成为出国考察的内容之一。
封建草原王朝的崛起导致这种自由、平等的民主体制地位下降。
因为在封建草原王朝中,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而草原上的王朝多由强盛的部落合并而来,独揽大权。
封建制度巩固了一定的权利、实力和分权制度,成了一个结构完善的体制。
封建制度的出现使草原第一次实现了整合部落的局面。
军事、政治上更有条理,城墙、驻地、监狱、厨房等规范化建设和职业化管理与计划性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草原各项工作的效率。
但是,这种垂直式的统治模式,成功改变了草原上原有的自由、权利平等的部族制度。
草原部族文化草原部落在经济和社会组织上的特性,决定了其文化的特殊性。
草原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源于游牧生活方式,具有深厚的牧民性与爱好自由的本性。
草原上牧民们向往自由,激烈的当地环境使他们需要在野外漂泊,从而使草原文化形成了一种坚持自然生态和捍卫自由、平等、多样化和共生共草共牲的理念,而这种土司政体干预了草原部族的自主政治权利和自由经济权利。
草原文化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则是信仰文化。
草原部落的信仰文化源远流长,始于中国西北黄河上游一带,历史悠久而饱经沧桑。
古代草原人的信仰寄托于一些自然天象和动物、这些动物神化为草原上强大的巨灵或神明,不过对抗草原环境的各种危险。
草原五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草原五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并非一定存在草原有五个自然段的固定小标题,因为每个人对于草原所涵盖的信息和主题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五个可能的小标题,每个标题涵盖了草原的不同方面和特点。
1. 草原的地理特征:介绍草原的地理位置、面积、气候特点以及土壤类型等方面的内容。
2. 草原的生物多样性:探讨草原中独特的植物和动物,包括草原植被的类型、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物种等内容。
3. 草原的生态功能:讨论草原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包括水源涵养、风沙防治、气候调节等方面的功能。
4. 草原的利用与保护:探讨草原的经济利用方式,例如畜牧业、旅游业等,以及面临的保护挑战和保护措施。
5. 草原与人类文化:探索草原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包括草原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草原文化的艺术和民俗方面的内容。
草原教研活动记载(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以“草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探讨草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入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草原文化的认识,了解草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 探讨草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入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3. 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草原文化讲座邀请草原文化专家为教师们进行专题讲座,介绍草原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教师们对草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草原文化教学研讨分组讨论草原文化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融入方式,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如何将草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3. 草原文化教学设计展示各小组展示草原文化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评委对设计方案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 草原文化实践教学组织教师参观草原文化教育基地,亲身体验草原文化,感受草原文化的魅力。
同时,教师们进行实践教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5. 总结与反思活动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分享活动收获,提出改进建议。
四、活动过程1. 活动前期准备(1)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2)邀请草原文化专家进行讲座。
(3)组织教师进行分组讨论和教学设计。
(4)联系草原文化教育基地,安排实践教学。
2. 活动实施(1)草原文化讲座:专家详细讲解草原文化,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
(2)草原文化教学研讨:教师们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草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入方式。
(3)草原文化教学设计展示:各小组展示教学设计方案,评委进行点评。
真实的蒙古:牛羊在草原文化中的地位
⽜⽺在草原⽂化中的地位
由于畜牧业是草原⽂化的基础,⽜⽺及其安危在蒙古⼈的⼼⽬中所占的地位就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了。
在乌兰巴托,城市建筑远不像在我国城市中那样密集,有些街道与街道、建筑与建筑之间,还留有⼤⽚的天然草地,附近牧区的⽜⽺就常常"进城闲逛",像在⼤草原上那样悠然⾃得。
我们每次乘汽车离开市区后,隔不多远就可以看到成群的⽜⽺慢悠悠地⾛在公路上。
这时候,每个开汽车的⼈都不会按喇叭,⽽是尽量放慢速度,躲闪着⽜⽺,⼩⼼翼翼地在它们中间⾏驶,从没有⼈向⽜⽺显⽰汽车的威⼒和速度。
在乌兰巴托,偶尔也可以看到⼀些牧民骑马进城。
他们⾛进楼后,便将马拴在门⼝。
拴马的⽅法也很独特,不是把马拴在什么东西上,⽽是将马的前后腿双双拴在⼀起。
这样,马就只能在原地打转转,⽽不会⾛开了。
春季是产⽺羔的季节,这时候,蒙古的中⼩学都要放春假,⽬的是为了让孩⼦们回去帮助⼤⼈接羔。
⽺羔出⽣的季节,常常会出现暴风雪。
每当这时,⼩⽺羔稚嫩的⽣命就可能夭折,甚⾄还有牧民为寻找⽺只⽽失踪的事例。
所以春季的暴风雪成了蒙古⼈普遍关注的⼀个焦点,也成了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创造的草原文化,以其久远的历史、独特的内涵、广泛的影响力,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研究表明,草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草原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相辉映、汇聚融合,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在北方草原上发现的人类早期文化,同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现的人类早期文化一样,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位于呼和浩特东郊的大窑石器制造场,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万年。
在鄂尔多斯市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属于距今约5万年之前的晚期智人阶段。
在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发现的人类化石属于旧石器晚期时代,与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一样都是形成中的蒙古人种。
这些说明,北方草原地区确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在北方草原上更为丰富。
对这些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这里的早期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走在中华文明进程的前列。
在距今约8000年的赤峰市兴隆洼聚落遗址中,发现有大型石锄、陶罐以及成排的房屋遗址,它说明兴隆洼先民们已经开始栽培农作物,这比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开始栽培农作物早了近千年。
这里出土的我国最古老的石雕人像被考古界称作“中华老祖母”。
在赤峰市发现的距今5000年的石围墙聚落和距今4800年的老虎山,石城址聚落群,与郑州西山夯筑土城址为同一时代的遗址,都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城址。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门槛的重要一步。
在距今5000—4000年前,北方草原上的先民已经在创制人类最早的文字。
赤峰市小河沿文化的先民就已经把原始的象形文字刻画在陶罐上。
经学者对20世纪80年代初出土于翁牛特旗石棚山一件大口深腹陶罐上所刻象形文字的释读,认为这是对远古时代一次流星或陨石雨的纪录。
可见,这里的原始文字较之与它同期或稍晚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中的原始文字符号更加进步。
考古工作者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发现的祭坛、女神庙、大型方台、金字塔式巨型建筑、特点鲜明的积石冢群以及成组的玉质礼器,则反映了早期人类祖先崇拜、等级社会的状况。
它表明早在5000年前,红山文化就已率先由氏族社会跨入“古国”阶段,早期城邦制国家诞生了。
而在1000年后,中原地区才相继跨入“古国”阶段。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红山文化同中原以及中国其他区域相比,在文明起源史上处于“先走一步”的前导地位。
追寻北方草原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足迹不难发现,中华民族许多文化传承的源头也都可以追溯到这里。
在赤峰市查海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块摆塑龙眶今已有8000年,而在河南濮阳及湖北黄龙考古遗址中发现的摆塑龙距今6000多年。
1971年,在距今6000—5000年的三星他拉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雕刻精美的玉龙,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雕刻的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20世纪80年代后,红山文化遗址中又有玉龙陆续出土。
这说明北方草原是龙的故乡,是龙崇拜观念的发祥地。
伴随着玉龙出土的成批玉器,更引起学者们对红山文化的重新审视,认为红山文化的“玉文化”和晚于它的长江流域良渚文化的“玉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早期玉文化。
翁牛特旗赵宝沟文化遗址距今约6800年。
2004年,在这里发现了一件凤鸟造型的红陶杯,有学者将其称为“中华第一凤”。
从这里似也可以看到中华凤文化的滥觞。
小河沿原始文字的解读,还“找到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原始记录”。
因为红山文化的先民中有玄鸟族,他们与后来的商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商族的起源神话可以通过小河沿文字的记载得以冰释。
在中原地区进入青铜器时代之前,北方草原并不晚于中原地区开始使用青铜器。
在赤峰市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发现的青铜器,属于青铜器时代早期,是北方草原早期文明的又一个标志。
在鄂尔多斯市以及邻近地区发现的大口二期、朱开沟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有以动物纹样为主体图案的饰牌、游牧生产生活用具、铜短剑、铜戈、铜镞等,显示出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
在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除了发掘出为数众多、工艺精致、造型美观的青铜器外,还发现有古代铜矿炼炉遗址。
北方草原青铜器文化特色浓郁,是商周至战国时代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重要文化财富。
综上所述,北方草原是中华大地上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域之一,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之一。
北方草原的早期文化既扩展了中华文化起源的地域,又把中华文明的开端推向了更为久远的历史,无疑是中华文化最早的源头之一。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而且还以其丰富又独具特色的内容、不间断的历史发展,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既在许多方面与中原文化有相同相似的成分,又始终保有独特、迥然的文化内涵和风格。
新石器时代,黄河文化以粟作农业为经济基础,长江文化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两者都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
而草原文化多以农业兼渔猎业为特色。
进入青铜器时代后,草原文化逐渐转向以游牧业为经济基础。
由此,在古代中国,形成了三大类型的经济文化区,即北方草原游牧经济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北的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
三大经济文化区的形成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同时也是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草原文化在经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元、满清、现当代几个高峰期的发展以及与中原文化的长期碰撞交流、融合后,今天已经演变成为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
这个体系已经融入中华文化的大体系之中,使中华文化成为一个包容工业、农耕、游牧、渔猎等生产方式在内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
受自然环境、气候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古代历史上北方草原先后兴起的民族基本上都以游牧经济为主业。
在游牧经济中,草原生态环境、牲畜、人和游牧文化组成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共同体。
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不同在于,游牧经济的基本生产资料是牲畜,牲畜只有经常在草原上移动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因此游牧民族强调有规律地游迁。
而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土地,土地需要兴修水利和精耕细作,因此农业民族强调安土重迁。
在我国历史上,中原地区的农业与北方草原的游牧业长期接触共存,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又相互依存和补充。
正是在这两种经济类型的相互作用中,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汉族形成了不可割断的经济联系以及在文化方面的相互交融,在个别情况下这种经济文化的交流联系,甚至采取政治、战争的手段得以延续。
就是在这种交流联系的过程中,历史上北方诸多民族不断参与中华文化的构建与发展,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作用不断凸显出来,并且在经济文化的交流联系当中,碰撞出、创造出中华文化发展的新的因素。
在中原地区进入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以后,在中原地区建立统一农业区政权的同时,北方草原上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也相继建立了统一游牧区的政权。
自战国时代到秦汉时期,匈奴族在北方草原崛起,建立了统一北方草原的强大政权。
西晋以后,居于大漠之北的草原民族向中原内地迁移并建立政权,我国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在东晋时期,鲜卑族逐渐壮大,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政权。
五代之际,契丹族统一北方,建立了辽政权。
此后女真入在北方崛起,推翻了辽、北宋政权,建立了金朝。
在元、清两朝,蒙古族、满族不仅统一了北方草原地区,而且建立了包括大江南北、长城风外的疆域空前广阔的统一政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这些北方民族政权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或雄踞于北方,或入主中原,特别是当中原封建王朝腐朽没落的时候,北方民族取而代之,重振中华文化,重新焕发中华文化的生机活力,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添新的活力,得以延续和发展,充分显示了草原文化的进取开拓、奋发有为的风貌。
游牧经济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物质、精神、制度层面上文化,是草原文化所具有的重要内容。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北方草原各民族创造了豪放壮美、雄浑飘逸、丰富多姿、熠熠生辉的灿烂文化。
如遍布北方的以狩猎、游牧为内容的岩画,展示着早期草原民族的历史风貌。
以蒙古族的《江格尔》为代表的众多英雄史诗和历史文学巨著《蒙古秘史》等历史文献,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清代雍和宫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格调汇聚了满、蒙、藏、汉等民族的文化因素,融多民族艺术为一体的雍和宫“三绝”,更是驰名中外。
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割圆密率捷法》及呼和浩特市五塔寺蒙古文石刻天文图是草原文化在数学、天文学方面取得新进展的重要标志。
满族文学大师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著,流传至今,蜚声中外。
蒙古族著名文学家尹湛纳希创作的《一层楼》等多部长篇小说,推动了草原文学的发展。
游牧民族创造的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的游牧经济文化,蕴含了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进步理念。
还有以“长生天”为核心的哲学观念,纵横驰骋的军事战略和艺术,星罗棋布的佛教召寺、佛塔和石窟,记录表现不同民族语言的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西夏、蒙古等十几种文字,蕴涵着豪放气势、委婉情怀的音乐歌舞艺术等等,都无可置疑地说明北方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文化丰富、博大内涵的创造与贡献,也是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元的特质所在。
总之,从构成草原文化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来看,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性作用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文化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
这种作用是持久的、广泛的,也是深远的·草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历史年代。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胡服骑射,主动接受草原文化,引起广泛影响。
西汉前期,由于奉行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匈奴之间通过“关市”贸易开展物资和人员的交流,出现了“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的到来,各民族文化和风气上的互学互染,形成了“长江以北尽是夷狄”的气象。
唐代更是“胡风劲吹”,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广大北方地区,达官贵人、普通百姓趋之若骛,呈现出“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的盛况。
唐代以后,契丹、女真先后入主中原。
金朝统治区域较之辽朝南移,表现出北方民族对中原内地文化的影响渐次高涨。
在金代,金主完颜亮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即肇始于此。
蒙元时期,在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推动下,草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蒙古汗国的建立,从整体上开通了我国与欧亚各国间的联系,北方民族、中原内地同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加快了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汇聚互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