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精)

合集下载

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晓克
【期刊名称】《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4(025)006
【摘要】史前时期,北方草原的先民们创造了自成序列的原始文化,中华民族许多文化传承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这里.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相比,在某些方面甚至居于领先地位.进入文明时代后,数千年来,草原文化通过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人民和平交往以及各类战争的形式,不断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流、融合、汇聚,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并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和丰富多彩的内涵.
【总页数】5页(P4-8)
【作者】晓克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9.G112
【相关文献】
1.论草原文化对历史上北方地区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其当代启示--一论草原文化与城市生活 [J],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
2.草原文化的历史集成——一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J], 内蒙古社科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
3.草原文化的拓展与创新——二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J],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
4.当代草原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三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J],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
5.论巴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J], 周兴茂;张晶晶;丁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草原文化专家论草原文化发展

草原文化专家论草原文化发展

在第六 届 中国 ・ 内蒙古 草原 文化 主
题论 坛 上 。 自中 国社 会科 学 院 、 央 来 中 民族 大 学 、 深圳 市 社会 科 学 院 、 内蒙古
自治 区社会科 学 院等科 研单 位 的专家 、 学者 .围绕蒙 古族 文化 与草 原文 化 、 草
原文化 与文 学艺术 、民族 电影发展 、 草 原 文化 等主题 展开 深入研 讨 , 为草 原文 化 的研 究 和 内蒙古 文 化 产 业 的发 展 建
态 。正是 因为蒙 古族 在草原 历史 文化 中 的典型性 和代
表性 地位 .3 纪后 的蒙古 族 在世 人 的观 念 中逐 渐成 1世
刘建 华 ( 内蒙 古 科技 大 学人 文与 社会 科 学学 院 专
家 ) 发展 草原 文化必 须坚 持大 众化价 值取 向 :
为草 原和草 原文 化 的代 名词 。 制度 文 化 是 检验 一 个 地 区 或 民族 文 明化 程 度 的
史 ?我们认 为 , 草原 文化 长期发 展 的 是 积淀 . 为蒙古 族 l 世纪 的崛起 提供 了动 3
力 。另 外 , 古族 自身 的创造 力又 为其 蒙 发展奠 定 了基础 。历史 的发展 , 以不可 转移 的力 量 把 蒙古 族 推 到 草原 文 化 集
大成者 的历史 地位 ” 。这 一观 点得 到 了
势 文化 、 当今世界 的 商业文 化 都对 草原 文 化 的发展 和 壮 大构 成 了强有力 的挑战 。如 何应 对挑 战与 冲击 , 实 现 全球化 视 野下 草原 文化 的价 值取 向 ,刘 建华 认 为 :
草 原 文化 最 大 的特 性 就 在 于它 的 民族性 , 因此 , 原 草 文 化发 展必 须坚持 民族化取 向 。其 次 , 应对 全球 化 在 的挑 战 中 . 们更 应 该 坚 持科 学 化 的 价值 取 向 , 方 我 一 面 科 学合 理 地 发 掘 、 究 草原 文 化 的 时代 价 值 , 极 研 积 主 动适应 文化 全球 化 , 借鉴 发 达 国家在 文化 发 展和 繁 荣 方面 的经验 和方 法 , 创造 具 有 自己民族 特色 的文 化 产品: 另一 方 面大力发展 和繁荣草原 文化科 学 , 时抢 及 救和保护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 确立 文化为本 的产业 战略。 另 外 。 一定 意 义 上讲 , 原 文 化 如果 脱 离 了生 从 草

论草原文化的当代特征与价值意义

论草原文化的当代特征与价值意义

为纵深 的那部分 内涵 , 正如蒙古 族作家鲍吉尔 . 原野 阐发聆 听 长调 民歌的三种境界时曾说道 : “ 第一楼 台, 听出的是悠远 ; 第 二楼台 , 听出的是苍凉悲抑 ; 而在第三重境界 听见 蒙古 人那绸 子一样 柔软的心肠 ” ( I ) 从这个层 次上分析来 看 , 尤其是第 一 层表现 的就是典型的地域特征 , 因为当你置身于草原 的时候 ,
元化社会 中体现 出其明显的特征 :

得复杂起来 , 单从传 统文化现象上来看 , 其大 致的文化表征分 如下方 面 : 即征战文化 , 游牧文 化 , 狩 猎文化 , 宗教信 仰文化 。 因为在严酷的 自然环境面前 ,崇 尚武力则是第一 种文化的潜
台词 , 进而 引申出“ 摔跤、 赛马、 射箭 ” 这“ 男儿三艺 ” 的文化 表 现方式 ; 而 由于游牧 手段作 为主要 的生产生活方式 , 进而发展 成为蒙古包 、 勒勒 车 、 奶茶 , 手抓 肉等文 化元素符号 ; 由于萨满 教和藏传佛教的引入 , 就形成 了庙宇膜拜 和敖包祭祀 , 那达慕 等文化现象的出现。而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一直在长 期的历 史发展过程 中被相对稳定地保 留传承下来并形成 一个链条式
食品同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形成 了一个重要产业 ;而草原的景 色又一次成为艺术家创作时的审美背景…. . 。 这一系列的变化
不但使草原文化的内容得以保留并加以传承 同时也使 草原 文
化 影 响 日益 得 到 彰 显 。
二、 草原文化兼容性特征
以地域和 民族文化为主体 的特征 的草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而现代 的文 明又将各 种积极的 因 地域与 民族特色是草原的第一特征 , 由于地缘关系 , 造成 素赋予这些 符号 以更 为丰富 的内涵 , 比如“ 那 达慕 ” 已经成 为 了民族 文化的心理结构上的个 性特征。仅从蒙古长调 这一典 草原文化同各种外来文化交流的平台 ; “ 男儿三艺 ”已经作 为 型的传统 民族艺术形式来看 ,就能够揭示 出其心理结 构上最 现代 民族体育项 目得 以推广 ; 而“ 奶茶” 、 “ 手抓 肉” 已原文化 的当代特征 与价值意义

草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草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布多、塔尔巴哈台或恰克图、伊尔库茨克,抵莫斯科、圣彼 得堡等欧洲城市,进行频繁的贸易活动。
这些商贸活动沟通了欧亚草原各地区的物资交流 和经济往来,带动了各地手工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 业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欧亚草原各地区 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对于各地区人民之间加深了解和 友好交往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精神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北方民族中比较典型的动物纹艺术在欧亚地区被广泛 发现。据文化交流史资料显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双向 交流是显而易见的。西亚音乐的东渐,如“竖箜篌”和 “琵琶”通过塞种人、大月氏、羌等民族的迁徙由西亚传 入中亚再传入草原地区;由西域东传的驯兽文化,由波 斯传入的马球文化、绘画技术等也都在北方草原地区盛 行。
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创造主体——各游牧民族凭
2018 年第 10 期 51
文化彩虹 / 草原文化研究
借骑马这一轻便快速移动的技术优势,秉持开放、进取 的民族品格,在广阔区域内流动、扩散,最大范围地踏出 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沟通、凝聚着本民族,疏通着对 外交往的通道,同时他们也利用这些交通网络适时地向 有利于自己生存的空间继续挺进、突破,而西迁、西征是 他们利用大通道的最好证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往来于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游 牧民族一直连接和贯穿着东西方文化,完成了双向文化 传播的历史使命,并不断在东西文化汇流中汲取各种营 养,创造新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容。
一、草原文化是世界文明最活跃的流动因子
从历史上看,草原文化及其创造主体——游牧民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欧亚大陆上多 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当时各区域之间、各民族之间最 为活跃的流动因子。
一是贯通中西大通道,创造良好交通条件。在长期 的大规模迁徙和移动过程中,游牧民族不仅将活动范围 尽可能地向周边延伸、扩展,而且还踏出了固定的、纵横 交错的用于往来迁徙的各种通道,其中一些通道逐渐延 伸演变成重要的中西交通大通道。这些交通网络促进了 游牧民族内部的沟通和凝聚,也加强了游牧民族与其他 地区和民族的相互交往,在不同文化的交融中扮演了举 足轻重的角色。

北方草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北方草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北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动乱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在这一时期前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内迁,在黄河流域与北方汉族杂居共处。

并各自在中原建立了存在时间或长或短的政权,出于维护本民族政权的考虑,各民族努力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使得北方汉族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受到各少数民族的影响,尤其是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等方面,吸取其精华,并融会贯通,促进了中原汉族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多层次的文化。

对以后社会的发展有其深远的影响。

曹魏、西晋在短暂的统一之后,中国历史即进入了纷繁复杂的南北朝对立时期。

尤其是在五胡十六国,北方黄河流域战争不断,人民相继迁徙流亡,无形之中,使得各个民族加快了相互融合的进程。

在这一过程中,北方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各种文化双向传播,相互吸收。

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尤其是在社会生活方面,即兼收并蓄,交融汇合,又丰富了自身文化的发展。

下面就社会风俗、乐舞艺术、语言文学等方面展开论述,了解一下在民族融合的趋势下,这一时期中原文化的“胡化”现象。

一、社会风俗方面中原汉族的变化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有过五十二年(265—517)的短暂统一外,另外的三百年战乱频仍,使得各民族杂居相处更加趋势化。

在战乱的环境下各民族的相互交融,其内容首先是在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

其次才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对文化内涵的吸收融合。

在这一过程中,中原汉族充分的吸收了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精华,使得自身的物质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一)服饰器物方面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在先秦时期已有交往。

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开始将塞北少数民族的服饰引入中原。

而两汉时期,伴随着双方交流的加深,又有不少胡物传入中原。

东汉灵帝时“好胡服、胡帐、胡坐······京都贵戚皆竞之。

现代化进程中的草原文化及其价值

现代化进程中的草原文化及其价值

现代化进程中的草原⽂化及其价值2019-06-06现代化是⼀个综合进程、系统⼯程。

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有政治、社会、⽂化、⼈的全⾯发展问题。

其中⽂化的现代化往往最突出地体现出变⾰的震撼性,同时也表现出传统对变化的抗拒性。

创新与保守、现代与传统,它们之间的交叉和⽭盾构成现代化进程中最富有挑战和争议的篇章。

⽬前,世界各民族都⾯临⼀场深刻的现代化⾰命,每⼀个民族都要在现代化与传统⽂化之间寻找平衡,协调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化的关系。

⾯对当代社会的急剧变⾰,如何处理传统草原⽂化与现代⽂明的关系,如何挖掘传统⽂化的现代性以便适应现代⽂明的发展趋势,成为草原⽂化研究进⼀步深⼊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之⼀。

⼀、草原⽂化的现代性问题(⼀)全球化与本⼟化的⽭盾。

在全球化的今天,⽂化的多样化与本⼟化是⼀个普遍性的问题。

与此同时,近⼏⼗年来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在⽂化⽅⾯的⽭盾和冲突也不断增长,对传统⽂化的认同危机感在社会不同阶层中再次出现。

关于“国学”“草原⽂化学”“蒙古学”研究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各民族有识之⼠对寻找⽂化根源和传承⽂明的焦灼⼼理。

内蒙古各族学者把丰富和发展草原⽂化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积极开展区域⽂化研究,深⼊探讨草原⽂化的历史命运、发展差距、⽂化变迁、现代转型、未来⾛向等诸多问题。

(⼆)发达与⽋发达之间的⽭盾。

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化发展⽔平的差异性,造成了⼈们对⽂化交流、发展模式的理解体悟上的差异,特别是主流⽂化与亚⽂化之间的地位落差,可能加剧不同⽂化形态之间的对⽴情绪。

我们不能漠视各种⽂化之间的碰撞及由此引起的种种极端⾏为,但也不能过分强调这⼀冲突和碰撞。

实践证明,各类⽂化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只能在⽂化⾃⾝发展和交往中不断克服和缩⼩。

为此,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度重新审视。

⼀⽅⾯需要在总结草原⽂化现代化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更为切实合理的⽂化理论,以期对这⼀问题获得更加理性的思考。

另⼀⽅⾯,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认真思考草原⽂化现代化之路所⾯临的困境及不⾜等具体问题。

草原文化对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草原文化对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草原文化对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发布时间:2010-03-08 来源:海拉尔区政府北方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生长、生活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并掌握了与这种草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技术,在某些方面还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成为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宝库中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畜牧技术草原文化是与畜牧业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草原民族最先学会并掌握了捕获、驯养、放牧羊、牛、马、骆驼、鹿等牲畜的技术,并使畜牧业成为自身生存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

因此,“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既要熟知地理状况,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草丰茂与否,选择放牧地,“随时畜牧”的游牧民族也要掌握天气的变化,根据风沙雨雪的状况,在自然灾害降临时做出必要的选择;游牧民族既要掌握不同畜种的牧养技术,以适应其不同的特点,也要根据牲畜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牧养技术。

这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已经形成了相当系统的技术体系,不少实用、适用的技术至今仍然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畜产品的加工技术牲畜既是草原民族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草原民族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但是,有些畜产品不可以直接作为消费品加以利用,而是必须经过必要的加工才能够用之于消费,因此产生了畜产品的加工技术。

由于季节不同,牲畜一般是“夏壮、秋肥、冬瘦、春死”——夏、秋季节水丰草茂,牲畜膘情最好,冬春季节牧草枯萎,乏草可食,牲畜普遍掉膘,甚至死亡。

因此,入冬时是牲畜大量屠宰的季节。

大量牛、羊肉要备作春、夏季的食品,就要制作成肉干储备。

草原地区的风干肉,不能在阳光下曝晒,而应晾干或冻干,在清明节前10天左右取下放在坛子里,用数层麻纸将口子封严,40天后放开来,肉干鲜味如新,而且不变味,不长虫子,独具风味,令人食之不忘。

牛奶、羊奶、马奶、驼奶均具有丰富的营养,是草原民族保持健壮的体魄须臾不可缺少的饮料。

但是,产奶的旺盛期也是集中在夏、秋季节,为了将此时食用不完的奶子留到冬、春季节食用,草原民族发明了乳品加工的技术,以发酵的方法制作酸奶,还可以用马奶、牛奶、驼奶制成醇香可口、营养丰富、滋补宜人的奶酒。

草原文化——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草原文化——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草原文化——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草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而且还以其丰富又独具特色的内容、不间断的历史发展,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既在许多方面与中原文化有相同相似的成分,又始终保有独特、迥然的文化内涵和风格。

新石器时代,黄河文化以粟作农业为经济基础,长江文化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两者都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

而草原文化多以农业兼渔猎业为特色。

进入青铜器时代后,草原文化逐渐转向以游牧业为经济基础。

由此,在古代中国,形成了三大类型的经济文化区,即北方草原游牧经济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北的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

三大经济文化区的形成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同时也是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草原文化在经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元、满清、现当代几个高峰期的发展以及与中原文化的长期碰撞交流、融合后,今天已经演变成为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

这个体系已经融入中华文化的大体系之中,使中华文化成为一个包容工业、农耕、游牧、渔猎等生产方式在内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

受自然环境,气候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古代历史上北方草原先后兴起的民族基本上都以游牧经济为主业。

在游牧经济中,草原生态环境、牲畜、人和游牧文化组成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共同体。

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不同在于,游牧经济的基本生产资料是牲畜,牲畜只有经常在草原上移动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因此游牧民族强调有规律地游迁。

而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土地,土地需要兴修水利和精耕细作,因此农业民族强调安土重迁。

在我国历史上,中原地区的农业与北方草原的游牧业长期接触共存,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又相互依存和补充。

正是在这两种经济类型的相互作用中,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汉族形成了不可割断的经济联系以及在文化方面的相互交融,在个别情况下这种经济文化的交流联系,甚至采取政治、战争的手段得以延续。

论草原文化的当代特征与价值意义

论草原文化的当代特征与价值意义

论草原文化的当代特征与价值意义作者:杨建华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3期摘要:无论是在远古还是当代,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大家族的一个种属一直以其独特地姿态闪烁着她的价值光芒。

作为以地域空间为疆界、以社会空间为载体、以文化空间为链条的草原文化,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得以传承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逐步丰富起来,变得日益充满活力。

尤其在当代,特别是元上都“申遗”的成功其文化特征更加也显示出在构筑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草原文化发展传承当代特征我们之所以研究草原文化,正是作为地域性很强的一个文化种别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在传承中日益强大、在内容上逐步完善,终以其独特地姿态昂首于中华文明的大家族中,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提起草原文化,首先我们为之进行一个界定,草原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栖息地,也是人类食物的三大来源地之一(草原、耕地、海洋),不同的草原也有着不同的文化方式和文化背景,而我们的文章中所研究的是以内蒙古平原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生存的广大人群,所以,其文化背景有着一个特殊的个性特征。

因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产生了伟大的征战文明,即成吉思汗的征服史及忽必烈的治国方略一直被史学家所探索,称赞。

因此,许多学者在研究欧亚大陆文明史的时候,作为以蒙古高原文化(即我们现在提出的草原文化)已被当做重中之重的章节被单列开来,并命名为“蒙古情结”。

正因如此,草原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起来。

在此基础上,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在其漫长的岁月中得以相对固定和生产生活方式中得到了滋养,尤其是在当代的多元化社会中体现出其明显的特征:一、以地域和民族文化为主体的特征地域与民族特色是草原的第一特征,由于地缘关系,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上的个性特征。

仅从蒙古长调这一典型的传统民族艺术形式来看,就能够揭示出其心理结构上最为纵深的那部分内涵,正如蒙古族作家鲍吉尔.原野阐发聆听长调民歌的三种境界时曾说道:“第一楼台,听出的是悠远;第二楼台,听出的是苍凉悲抑;而在第三重境界听见蒙古人那绸子一样柔软的心肠”(1)从这个层次上分析来看,尤其是第一层表现的就是典型的地域特征,因为当你置身于草原的时候,放牧四极都是一种颜色,一样的地貌特征,致使初到草原的人有一种新奇,而生活在草原的人却是一种审美上的疲倦与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可奈何的慨叹,进而产生出无法释怀的悲抑,再度纵深就是人性情感中最为软肋的那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大量现代化、信息化工具的介入,现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首先在心理结构上发生了变化,过去由对自然地膜拜与依恋情结已经上升到对自然地重新认识和扩大审美的视角上来,这样草原文化的内涵也在悄然地发生着结构上的变化。

略论草原文化特色

略论草原文化特色

略论草原文化的特色众所周知,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曾经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向世人昭示着她特有的灿烂和卓越,并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为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整体形象,始终发挥了互为依存、互为影响和互为促进的积极作用.因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今天,认识草原文化的深厚内涵,充分体现草原文化风格独具的鲜明特色,准确把握弘扬和发展草原文化的时代精神,成为一个必须阐明和亟待解决的迫切命题.中国北方草原是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科学考古发掘,远在旧石器时代初期,与“北京人”同属地质年代中更新世的大窑石器制造场,就发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东北33公里的大窑村.大窑文化,上承丁村文化,下接鹅毛口文化,充分显示了三者属于同一文化发展系统,尤其填补了其间时代的空白.“河套人”即最终命名为萨拉乌素文化所发现的细石器,比之较早的“北京人”、“许家窑人”和稍晚的峙峪文化、安阳小南海文化发现的细石器,无论在石器类别的相近,还是石器形制的相似,皆同出一源即“北京人”遗址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被称为萨拉乌素文化的“新人”化石,则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距今五万至三万五千年的人类化石,其体态特征已经很接近现代人,特别是头骨和门齿更为接近现代蒙古人种.到了新石器时代,内蒙古不仅有与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大致相当的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开始存在,而且还有与中原仰韶文化并驾齐驱的着名的红山文化以及与仰韶文化有继承与发展迹象的早期原始聚落遗址大量出现,如海生不浪遗址、阿善遗址、白泥窑子遗址、庙子沟遗址……红山文化最负盛名的发现,是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乡发掘的一件通体高度为二十六厘米的墨绿色玉龙.如果说,猪首龙身、长吻修目、卷鬃高扬的红山玉龙确为稀世奇珍,因为它比仰韶和龙山更早发现了龙的形象,因而间接暗示了中国北方草原或为兴龙之地那么,相继发现的红山玉饰上象征龙的勾云纹和红山彩陶上盘卷的龙、龙鳞纹、大鳞状龙纹,则因为它们渗透到草原先民乃至中原先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直接阐释了中华民族所有成员一脉相承的对龙的崇拜.而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北方青铜文化,其范围之广东至辽海、南跨长城、殷墟、渭河和黄河流域,北到南西伯利亚、外贝加尔湖及蒙古,西越吉尔吉斯草原、鄂毕河中游直达里海……有专家根据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区翁牛特旗出土的一尊青铜上出现的城廓和族徽的铭文并为商代沿袭下来的彩陶花纹中的饕纹、云雷纹、蟠螭纹和龟蛇纹,将其推断后来高度发展的商周青铜器的先驱.在西拉木伦河上游还发现一个夏家店上层文化集露天开采、选矿、冶炼、铸造等全套工序的大规模古铜矿,遗落在炼炉周围的炼渣、铜范和马首鼓风管,再度表明草原先民和中原先民一样,这时不仅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而且早已掌握了青铜开采、选矿和鼓风冶炼技术.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化则至少在夏代中期就产生和出现了,历经商周春秋并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及至战国也和中原同步发展到高度完美的境界,最终走向铁器时代.事实上,在我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前,就有所谓“北狄”的众多游牧民族在中国北方草原这块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孕育、生存和繁衍了.秦汉以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并首先融合北狄之众的匈奴,曾长期称雄中国的北方、辽东和西域.两汉魏晋之时,早已存在的乌桓、鲜卑及其后的柔然,先后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隋唐一统之际,突厥与回纥纵横南北大漠,搬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宋辽金时期,契丹、女真相继逐鹿中原,各自扮演了各自时代的英雄角色.特别是有元一代,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隋唐之后的又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也是中国北方草原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空前融合的时代,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时代.中国北方草原是“行国”与“居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走廊.所谓“行国”,虽是西汉时对乌孙等西域诸国的别称,亦即可指称以游牧为主的草原民族和国家;“居国”则指以农耕为业的中原民族和国家.“行国”与“居国”因各自生存和发展的日益增长的迫切需要,其接触和往来乃至参与诸侯的纷争,早在春秋时期便开始频繁起来.除了战争,在“行国”与“居国”之间,更多地还是大量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首开中原夏族主动向草原民族学习的先河,也是草原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所做的独特贡献.魏孝文帝改革旧俗,积极仿制和推行中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则为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创造了第一个成功范式.呼韩耶“和亲”与汉宣帝“册封”,一方面以“和亲”的方式制止了战争,使武帝以来乃至秦汉以来烽火不息的草原和中原重获安宁,草原“赖蒙汉力”结束了内部分裂和长期动乱,中原“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另一方面,以“册封”的方式赢得了统一,从此打破“正朔不加”胡越的陈旧传统而使草原民族自觉接受中原王朝的管辖,有利于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提高了汉朝在中国北方草原以至西域和中亚的政治地位,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的美好象征.战争之外,便是通贡与互市.通贡和互市既是草原与中原“通好”的重要桥梁,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所有中国北方草原从事狩猎和游牧的草原民族,由于其自然地理、风俗习性而长期处于落后的奴隶制游牧经济阶段的生存需要和内心渴求,无不希望和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建立联系.为了解决自身生产和生活的严重不足,尤其需求汉地汉族的农业产品和手工业品.同时,这也就是他们所以常常不惜诉诸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自周秦而至明清,作为一种比战争手段更好的政治和经济手段,通贡与互市始终得到历代中央王朝和草原统治者的重视,同时深受草原牧民和中原农民的欢迎;作为草原与中原“通好”的重要桥梁和南北以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通贡与互市无论对于历史还是现实,都具有经久不衰的价值和及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北方草原并不是一片精神荒原.数千年来,草原民族在与中原民族的长期互相冲撞、融合和交流中,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物质创造,而且也有绚丽多姿的精神创造.一如中原文化曾经诞生了伟大的汉字、儒学、造纸术、都城和诗词,草原文化也产生过独特的同属阿尔泰语系的鲜卑文、突厥文、回纥文、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和独特的宗教哲学、天文历算、石窟寺观、音乐歌舞……“蒙古之庆典,则舞蹈筵宴以庆也.即至忽图剌为合罕,于豁尔豁纳黑川,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草原素有“歌海”、“舞海”之称,像这样热情奔放“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的“踏歌”,又何止万千高亢悠扬的牧歌,激情燃烧的酒歌,真挚动人的情歌,至今依然脍炙人口;热烈欢腾的安代舞,快速敲击的筷子舞,行云流水的盅碗舞,无不令人心旌飘摇历史表明,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殊途同归,是中华民族所共同创造的又一种文化.一、“五个特征”同构了草原文化的鲜明特色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历史现象.作为意识形态,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以其巨大影响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作为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今天所要发展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伟大实践而提出的一项战略思想,因而成为时代的思想和要求.如果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同时又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那么,弘扬和发展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则是建设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活水源泉.毛泽东同志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消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列宁也说,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二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无论就文化的广义还是狭义、内涵还是外延、思维还是概念而言,草原文化都是具备了这种“必要条件”的并与整个中华文化既相一致又相区别的极“有价值”的文化,其“价值”就在于它有鲜明的“五个特性”:1.原初特征.中国北方草原是草原民族早期活动的摇篮.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扎赉诺尔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大约产生于4~3万年前而发现于5世纪时的阴山岩画,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可与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印度史诗摩河婆罗多、罗摩衍那相媲美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仿佛人类文明的不朽路标共同构成了中国北方草原的原始文化.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大量出土的石器、陶器和骨具,阴山岩画中显现的狩猎场面和神灵群像,以及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里所呈示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几乎都折射出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的蒙古民族和其他北方游牧民族大致相同的原始思维.而在这些原始思维中所蕴含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动物崇拜、生殖崇拜、祖先神灵崇拜意识,以及宗教信仰、道德取向和价值判断,又无不带有某种充满生命张力的原初性.因而,草原文化首先是一种原初文化.2.流动特征.“逐水草而迁徙”是草原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蒙古民族为例,自公元7世纪起,“有毛毡帐的百姓”即游牧民部落便流动在东起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草原地带,而“林木中的百姓”即猎民部落则活跃于北起贝加尔湖西至额尔齐斯河的森林地带.随着历史的演进,作为社会基本类型之一的狩猎经济开始逐步向另一社会基本型游牧经济过渡,并逐渐让位于游牧经济而作为游牧经济的补充出现,以至近代相继出现了半农耕、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相混杂的局面.游牧经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游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为游牧而迁徙.而长期的“游牧”和“迁徙”,便形成和造就了他们为争取更大生存地域和空间的流动习性.因而,草原文化又是一种流动文化.3.征服特征.草原民族是崇尚征服的民族.这一点从成吉思汗时代,可以一直上溯到突厥时代和匈奴时代,甚至远追其初民社会的英雄崇拜观念.萨满教中被英雄化了的保护神,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中被神化了的勇者与大力士,特别是由冒顿、社仑、阿斯那土门、骨力裴罗、耶律阿保机、李元昊、完颜阿骨打和成吉思汗开创的一个又一个汗国、王朝和帝国,更是理所当然地成为草原民族所追求和尊崇的征服者的壮举和事业.这种征服者的壮举和事业,不仅作为一种事实和力量深深切入同时代人们的存在、生活与命运之中,而且作为一种光荣和梦想,永久地刻在草原子孙的心灵、记忆与思想中.因而,草原文化还是一种征服文化.4.开放特征.宗教始终是草原民族的精神源泉.蒙古人最早信奉的宗教是起源于母权氏族社会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其基本教义为“祭火”和“拜天”,从而使他们在“穹庐”、“盖天”意识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了朴素的宇宙观念——“腾格里天”.这种带有浓厚萨满教色彩的“天命观”,经过成吉思汗的“以诚配天”思想又发展为“长生天”、“天力论”和“天佑论”.然后,再由忽必烈的“应天至诚”观发展了“以诚配天”思想,进而演变为一种人本哲学.在蒙古入主中原不久又出现了所谓的萨满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五教并存”的制度和局面,甚至元朝建国其国号就取自儒教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后来元朝灭亡乃及明朝,同属藏传佛教的黄帽派喇嘛教,则因为得到蒙古封建主俺达汗的积极推崇而在蒙古上层社会广泛传播.但从成吉思汗、忽必烈到俺达汗,却始终奉行成吉思汗大札撒中的铁律:“尊重所有宗教,但不使任何一教享有特权.”这种在坚守主权和传统的前提下放手采用异质文化的政策,反映了当时草原民族极为开放的视野、态度和胸怀.因而,草原文化也是一种开放文化.5.自然特征.草原与马成了草原民族的永恒象征.以皮毛为衣,以肉酪为食,以毡庐为住,以马驼为行,以弓矢为战,以敖包为祭,以长调为歌,以盅碗为舞,以蓝天为盖,以大地为床……一切都是独具的,独具的习俗,独具的礼仪,独具的风情,充分展现了中国北方草原独具的悠久和优美.一切都充满了自然和生态特征,流动的生产方式,简约的生活方式和淳朴的行为方式,一起外化出草原民族与大自然亲和相处得天独厚的观念和精神.因而,草原文化更是一种自然生态文化.事实可证,原初、开放、征服、兼容和自然生态等“五个特征”,同构了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既具共性又极具个性的鲜明特色.二、弘扬和发展草原文化的时代精神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其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中就预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全球化现象: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这就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个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成果已经成为共同享受的东西.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已日益不可能存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文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东西方文化不仅都在文明的冲突中重新建构,其相互关系也在日益趋于互补和对话.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相较经济,文化因其国别、社会、民族的不同,并没有走向真正的综合;相反,却越来越显示出不尽相同的特殊性、不能苟同的独立性和大量纯属个体精神创造的不可规范性.特别是面对当今世界的文化霸权主义,弘扬和发展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大力建设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要有一种准确把握时代精神的创新思维和世界眼光.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是弘扬和发展草原文化最本质的时代精神.任何一种文化都且有民族性和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性是每个民族的个体属性.文化的世界性则是所有民族的共同属性.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又是文化个性和文化共性的辩证统一,即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草原民族的历史是中国北方草原孕育、生存、繁衍并与中原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他们在南北文化和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推行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法律等制度与政策,以及有关语言文字、宗教哲学、天文历算、石窟寺庙、音乐歌舞的独树一帜的创造,几乎无一不在阐释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坚持草原文化的独特个性,保护草原文化的兼容共性,学习、借鉴和吸收一切异质文化的优秀成果,以生长和培育这种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新鲜血液和内在素质,正是我们今天建设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三、凝聚力和创造力是弘扬和发展草原文化最积极的时代精神.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某种凝聚力和创造力,强大的凝聚力来自内涵的向心力,蓬勃的创造力产生于自在的生命力.而这种向心力和生命力所赖以植根和支撑的,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追溯草原民族曾经长期固守“逐水草而迁徙”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却在长久的生存和心理积淀中形成了以原初特征、开放特征、征服特征、兼容特征、自然生态特征为鲜明特色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足以证明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草原文化,是一种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极大的创造力的文化.今天,我们要用中华民族当代的精神和灵魂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充实和激活其向心力和生命力,以充分发挥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接轨中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也就是竞争力,从而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向世界和未来做出贡献.文化生产力或称文化力,是弘扬和发展草原文化最富活力的时代精神.显然,草原文化是一个蕴藏丰厚而异常宝贵的文化富矿.全力开掘以“取其精华”,全面整合以“去其糟粕”,变草原文化资源优势为草原文化产业优势即产业意义上的“文化优势”,是弘扬和发展草原文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正是由于较好地转换和发挥了自然资源优势,所以成功地造就了像鄂尔多斯、伊利等现代企业集团和他们享誉中外的着名品牌.相形之下,内蒙古的文化资源优势正处于尚待开掘和整合之中.而这种“开掘”和“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则有赖于我们积极发展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建设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化.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和知识经济,文化产业不仅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而且由于信息产业的直接推动,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成长最快、利润最大的产业之一,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政要和专家视为继信息产业之后迅猛崛起并必将在21世纪飞速扩张的“朝阳产业”.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是文化出口大国,其原因便在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他们的重要经济支柱.在我国,由于近年来文化产业受到与其密切相关的新兴第三产业特别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猛烈冲击,也已异军突起,很快成为与信息产业相互促进并且带动第三产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长沙及沿海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了那里地方经济和区域发展的新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明显具有辐射面广、拉动力强、产出率高、增长速度快、可持续发展且低消耗无污染的特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化,是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文化一体化时代的客观要求,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地区综合实力的战略措施.马克思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中指出,“生产力里也包括科学在内”;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与文化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一对孪生姐妹,可以认为,文化也是生产力或称文化力.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和马克思所说的“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而精神生产力可以说就是文化生产力.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促进民族共同繁荣、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弘扬和发展草原文化,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以草原文化为底蕴的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大区,无疑是我们为之努力和奋斗的一项崇高而光荣的使命.一、塑造城镇风貌特色是城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通过塑造城市特色来医治“千城一面”的通病,在认识上已经取得一致,在实践中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我区第七次党代会做出加快城镇化的战略决策以来,各地对城镇特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强调:城镇建设要坚持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相结合.200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把塑造城镇特色作为指导我区城镇化的六项原则之一,明确规定:“坚持城镇现代化和塑造城镇特色相统一.把舒展的城镇空间布局、现代化的服务功能、草原民族文化风貌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城市,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鄂尔多斯市在对成吉思汗陵祭奠区进行维修和布局调整中注重提升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同时,按塑造草原民族特色的风貌要求完成了伊金霍洛苏木迁建的新镇区与成吉思汗陵园旅。

草原文化doc

草原文化doc

目录关于草原文化 (2)传承草原文化 (3)传承草原文化 (5)蒙古族传统文化 (11)关于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解释草原文化的精髓草原文化归纳概括起来,开放、诚信、包容、给予、进去、快乐就是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精髓。

草原文化的地位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三种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吸收、融合,共同造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形成了并不断发展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之一,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的精神支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

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的三大板块中,是最具有世界性品格的文化。

草原文化的传承草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内蒙古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现实基础。

古老神奇的草原历史资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蕴藏着开发草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价值。

以草原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不仅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产生巨大的品牌效益,也将成为经济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的生长点。

传承草原文化文化的复兴草原民族诗一样的生活,传奇般的发展历程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以无边的遐思。

内蒙古饭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草原的神奇壮美,蒙古民族的豪放热情以及游牧民族的悠久历史,都使得人们对这片土地有着丰富的联想和期待。

我们之所以选择“草原文化”为主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一是“草原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博大精深,在内蒙古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又最具历史内涵。

二是内蒙古饭店作为服务窗口行业,"草原文化"易于在酒店经营中融会、体现、贯通,其文化精髓符合现代社会的精神要求。

尤其是草原风情、蒙参文化特别具有表现力、感染力,是饭店着力表现“草原文化”内涵的重点。

论草原文化的地位和特色

论草原文化的地位和特色
维普资讯
三 曼 暑 ≯ 0. u__ 一… 羔 一 … _ - u. j _ - _ l 。
l l l

位和特色
口无 极
草原 文化 是中华 文化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 l 河文 化 、 它 司黄 长江 文 化一 同 为构 筑 中华 文 化 的核 心 价 值 和 整体 形 象 , 始
方草原 或 为兴龙 之地 . 继 发现 的红 1 饰 卜象 龙 的勾 .相 【 J 云纹 和 红 山彩 陶 L盘 卷 的龙 、 鳞纹 、 鳞 状 : , 吲它 龙 大 蛇纹 则 们 渗透 到 草原 先 民乃 至 r 原先 民社会 生 活 的 各 个领 域 , f l 直 接 阐释 T巾华 民族 所有 成 员 一脉相 承 的对龙 的崇 坪 。 一 肯铜 时代 , 家 J 夏 占下层 文 化 、 家店上 层 文化 和鄄 尔 多 夏 斯式 青铜 器文 化 , f 成 _中 幽北 方 青铜 文 化 , 范 之 共 叫构 r
和 推行 巾原 的政 治 制度 和 经 济政 策 ,则为 草原 民族 入 t f
聚落 遗 址大 量 出现 . 海生 不 浪 遗址 、 善 遗址 、 如 阿 白泥 窑 了
遗 址 、 子沟 遗址 ……红 山文 化最 饥盛 名 的发: 足 赤峰 翁 庙 } 见,
牛特旗 二 星他拉 乡发 掘 的 一 通体 高 度 为2厘 米 的 墨绿 色 件 6 龙 , 比仰 韶和 坨 山更早 发现 了龙 的形 象 , 它 暗示 了中 国北
及罕到 战 同时 吐 和 中原 同 步 发展 到 高度 完 荚 的境 界 ,最终 土
终 发挥 r 为依 仔 、 为影 响和 互 为促进 的积 极作 用 互 互
中国北方 草原是 中华 古老 文化 的重要 友 祥地 之 一 据

草原文化三大核心理念

草原文化三大核心理念

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论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近几年来,草原文化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异军突起,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十分需要进一步挖掘和阐述草原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建构草原文化的观念与范畴体系。

提出和探讨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就是这种有益的探索,就是草原文化研究深化的标志之一。

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草原文化的核心观念在价值取向上的集中体现,是对草原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本质概括,是草原文化形成、发展及对外扩大影响的内在动力。

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作为一种认识形态,是草原民族对自然、社会及其发展基本态度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性与区域性认同的统一、历史与现实认同的统一,在草原文化体系中居于统领的地位,体现了草原文化地域、民族和时代的特色。

草原文化在长期积淀中,孕育出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观念和思想,诸如开拓进取、包容并蓄、自由开放、崇信重义、英雄乐观、天人相谐等,形成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观念体系。

最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在我区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的讲话中,提出并阐述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把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概括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这样三句话。

这是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又一个新的成果。

对此,我们应当做深入的研究。

一、崇尚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来说与生俱来,恒久永在。

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是人们认识的起点,也是永恒的认识主题。

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传统的猎、牧生产对于自然环境有更大的依赖性。

生存、发展的实践,让草原民族形成了依恋、爱护、珍视自然的情感和思想,从万物有灵的信仰,从朴素的生态意识,到自觉地以习惯法、成文法和行政制度的约定,实现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调节,求得人与自然共存共生、和谐两旺。

我们可以把草原民族长期蓄积、为世代人们所信奉的这一生态理念称之为崇尚自然。

崇尚自然,就是草原民族敬畏自然、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以及由此衍生的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思想的概括,体现了草原民族与自然环境的息息相通、和谐共荣的密切联系。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暨南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北方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学院学系:文学院历史系专业:历史学(内招)课程名称:中国考古通论学生姓名:谷鹏龙学号: 2021051164北方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摘要】:回眸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 博大的中华文化犹如浩淼的海洋, 是汇集万泉、海纳百川而形成的。

她既蕴含了勤劳质朴的黄河文化, 也包含着机敏睿智的长江文化, 还容纳了豪放坦荡的北方草原文化,这些文化之间既有共性, 又有其个性特征, 它们始终是在碰撞、融合再碰撞再融合的互动过程中发展的。

每一种文化都对中华文化的丰富、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

草原文化也不例外,本文就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展开论述。

【关键词】:草原,文明,文化,贡献草原文化是中国北方诸民族创造的古老的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整合形态,是以中国北方草原的地理、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畜牧业经济为主要生存机理的文化模式,草原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我国的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作为两类典型的不同文化类型之互动,是中国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和充满生机的动力和源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化互相撞击、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永久不衰的文明凝聚力。

草原文化以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刚劲气质和精神风貌,与中原稳健儒雅的文化精神相融汇,使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着变革和更新,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当代中国,草原文化在与各种人类文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和整合中,愈加突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趋向,展示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一,草原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政治更新中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奴隶制王朝还是封建制王朝,都必然经历草创———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旧的王朝盛极而衰,又无力扭转乾坤、重振朝纲,就只有靠新的力量实现王朝的新陈代谢。

草原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影响

草原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影响

草原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影响草原文化以其特有的风貌和民族特性,一直深入人心。

草原指的是以大片草地为主的生态系统,自然环境鲜明而绚丽多彩。

众所周知,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多彩的文化瑰宝之一,也是中外游客认识中国的重要门户之一。

如今,中国的草原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热门行业之一,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享受神田族歌舞、蒙古族马术、哈萨克族美食等独特文化带来的纯美与神秘。

本文将探究草原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影响。

一、草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一种珍贵遗产。

草原文化的发展历程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较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这个历史阶段,大量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在草原上陆续被发掘,且这些文化遗址的出现更是为草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蒙古部落与匈奴帝国时期,草原文化进入成熟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蒙古部落时期,草原文化迅速发展和传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草原上出现了许多悠久历史的文化圈,传统游牧民族流着鲜血和汗水将他们的文明传播到各个角落。

至今,当地部落仍然坚守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也是草原文化魅力所在。

二、草原文化的影响与发挥草原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人民精神状况的提升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贡献。

草原文化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创造性,此外,草原风情也是独具特色的,为广大游客所喜爱。

草原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许多关于草原文化的艺术作品都反映了当地民间故事、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

众所周知,草原开放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交流平台,让许多青少年走出自家的小区,走向了这片大草原,感受到了它不同寻常的魅力与引人入胜的魔力。

草原之美与魅力永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留下珍贵的回忆。

三、未来展望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它是一个“百态千姿、瑰丽多彩”的文化,是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开展丰富多彩人民文化活动的可贵宝库。

草原文化的历史集成——一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草原文化的历史集成——一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是特定 文 化 的 载体 血缘 意 义 上 的 民族 的融 合 必 然将体现




为 民 族 文 化 的大 融合

与正 常 的文化 交 流 所 不 同 虽 然这



古 草 原 蒙古 人 种 等 等 表 明蒙 古族 在 世 人 的 观 念 中 已 成 为
、 ,
过程 或许伴随 着血 与泪
但 在 客 观 上 为进 步 文 化 的传播 以

没 有 发 生新 的变 化



历 史 现 象 的 出现 原 因 有


个 时代 的 主 流文 化 从 而 对 弱小 落后 民族 产生 极 其深 远 的

肯定

13 世 纪
形 成 的蒙古族 文 化 吸 纳 整 合 了 以 往 草 原 文 化
影响



种传 承方式 则是 民族 融合


历 史 上 蒙古 高 原 各

从 血 缘 型 向地 域 型 的 历 史 跨 越 与草 原 民 族 延 续


是 由匈 奴 民 族 奠 定 的
下 特 征 :1

匈 奴帝 国 的社 会 组 织 结 构 呈 现 出 以

千 余 年 的 国 家 观 相 比 较 13 世 纪 以

2 以 十进位制 以 最 高 统 治 者 为 中心 的 左 右 翼 制 ;

又 具 有时代特征 的文 化形 态


自蒙 元 王 朝 之 后

蒙古 高原 在 点可 以
古高原 各 民族 问 主要 通 过 两 种 方式 完 成 的 的文 化 传播

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草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草原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交往和互动。

历史上,草原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交往、融合和互补,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的“中华文明”。

草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哲学等都对中华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在语言、文学、艺术等领域,草原文化留下了许多为中华文化所继承和发展的精华。

其次,草原文化的兴起贡献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

草原文化的兴起,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形成了多元化的传统文化。

草原文化的文学、音乐、舞蹈、戏剧、饮食等方面都有其特色和独特风格,丰富了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最后,草原文化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草原文化所代表的牧民文明,充满了朴实、自然、务实、勇毅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民族的奋斗和实践。

草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新的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源泉。

论草原文化

论草原文化

二 � "草原文化 "在中国和世界历史 发展中的重大历史贡献
化 ,鲜 卑文 化,契 丹文 化, 蒙古文 化 直 到上 世纪 的 � 以其 敏锐 和 犀利 的历 史眼 光 在 关于 中 国民 族 及 前 半个 世纪 ,在 整个 学术界 不甚 了解 . 甚至 连史 学 � � 文化 发展 的 初始 的几 点看 法 中 这样 写 道 "治 中 界 泰 斗 级 人 物 翦 伯赞 老 先 生 后 也讲 "见 所未 见,闻 所未 闻" .
内蒙 古半 个多 世 纪来 的 考古 发 现
和 研 究, 证明 了李 � 济 先生 的论 述是 何 等的 精 准和 工艺 和水 平绝 不在齐 ,楚 文化 之下 史 载赵 武灵 王 正确 呼 和 浩 特 东部 的 " 大 窑 文化 ", 鄂 尔 多 斯 的 "胡 服骑 射" 就是 中原 农 耕文 化学 习草 原 文化 的 典 例 这一 次的 民族 大融 合,就 是以 中原 诸农 耕文 化 的融 合交 流 , 加 上与 以匈 奴 为代 表的 草 原文 化 的 秦

年在内蒙访古
国古 代史 的 学者 , 同 研究 中 国现 代政 治 的学 者 一 样, 大概都已 感觉到, 中国 人应该多注意北 方 , 两 千余 年 来中 国的 史学 家 上了 秦 始皇 的 一 个大 当, 以 为中 国的 文化 汉 民族 都是 长 城以 南 的 事情 . 这 是一 件大 大的 错误 . 我们 应该觉 悟了 ! 我
们的老家民族的兼文化的除了中国本土以外分布在满洲内蒙古外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一李济先生在该文中大声疾呼应该有一句新的口号即打倒以长城自封的中国文化观用我们的腿到长城以北去找中国古代资料那里有我们更老的老家内蒙古半个多世纪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证明了李济先生的论述是何等的精准和正确呼和浩特东部的大窑文化鄂尔多斯的河套文化以及呼伦贝尔的扎赉诺尔人的发现和研究证明了内蒙古早在数十万年到中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繁衍生息内蒙古中南部即西辽河上游地区发现发掘的一系列考古学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以及夏家店上下层文化为我们展观了中华文明在这一地区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演进的生动轨迹特别是红山文化的庙坛冢以及成熟的玉器礼器群和龙的出现是显示了中华文明的曙光在这里升起样在内蒙古中南部在大青山即阴山脚下发现和发掘的一系列考古学文化阿善文化老虎山文化庙子沟文化园子沟文化白泥窑子文化等等以发达的三足器鬲斝瓮在中华文明发源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苏秉琦先生在总结中华文明起源时曾概括为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汾河湾里鼓与磬夏商周与晋文公这里提到的燕山龙和斝与瓮就是肯定了内蒙古东西部原始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先生的中国文明探源一书中更是详尽谈到了红山文化和庙底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直根系草原文明是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重要文明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中华五千年文明连绵不断的重要动因中华文明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其它三大文明因种种原因或中断或移植唯中华文明自成一体延绵已五千年不断原因是什么历史学家或其它学者们给出了种种答案却忽略和忽视了草原文明在这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纵观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民族融合出现了三个文明的高峰一次民族大融合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往人们只注意了王霸七雄而很少讲戎狄匈奴出土的匈奴和先匈奴的文物看例如内蒙古阿鲁柴登出土的匈奴王冠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其制作工艺和水平绝不在齐楚文化之下史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中原农耕文化学习草原文化的典这一次的民族大融合就是以中原诸农耕文化的融合交流加上与以匈奴为代表的草原文化的融合交流成就了中华文明史的第一个高峰汉文明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以鲜卑族为主的五胡草原文化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如果说第一次碰撞与交流只限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那么这次的碰撞融合和交流则深入到更深层次的种族和血缘的交

草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草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草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创造的草原文化,以其久远的历史、独特的内涵、广泛的影响力,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研究表明,草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草原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相辉映、汇聚融合,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在北方草原上发现的人类早期文化,同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现的人类早期文化一样,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位于呼和浩特东郊的大窑石器制造场,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万年。

在鄂尔多斯市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属于距今约5万年之前的晚期智人阶段。

在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发现的人类化石属于旧石器晚期时代,与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一样都是形成中的蒙古人种。

这些说明,北方草原地区确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在北方草原上更为丰富。

对这些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这里的早期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走在中华文明进程的前列。

在距今约8000年的赤峰市兴隆洼聚落遗址中,发现有大型石锄、陶罐以及成排的房屋遗址,它说明兴隆洼先民们已经开始栽培农作物,这比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开始栽培农作物早了近千年。

这里出土的我国最古老的石雕人像被考古界称作“中华老祖母”。

在赤峰市发现的距今5000年的石围墙聚落和距今4800年的老虎山,石城址聚落群,与郑州西山夯筑土城址为同一时代的遗址,都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城址。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门槛的重要一步。

在距今5000—4000年前,北方草原上的先民已经在创制人类最早的文字。

赤峰市小河沿文化的先民就已经把原始的象形文字刻画在陶罐上。

经学者对20世纪80年代初出土于翁牛特旗石棚山一件大口深腹陶罐上所刻象形文字的释读,认为这是对远古时代一次流星或陨石雨的纪录。

可见,这里的原始文字较之与它同期或稍晚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中的原始文字符号更加进步。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略谈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略谈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略谈草原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一种文化,是游牧民族创造的别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也是草原文化的主导文化。

广义上讲,草原文化是民族性、动态性、时代性、世界性的一种文化。

在特定的区域内,草原文化与中原的农耕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华多元文化体系的内容。

草原文化最根本的特点是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也是草原文化的核心。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同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源流和组成部分。

草原文化以游牧文化为主体,即原生文化,包括草原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中创造的次生文化,和草原地区非游牧民族创造的共生文化。

在中华文明产生、演进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重大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自夏朝以迄,在华夏诸族发展的历史中,建立中原王朝最多、时间最长的并非是中原的汉族,而是出身于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或具有较多游牧民族血统的君主。

这一状况在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王朝更换的方式促进了政治更新,并推动了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的融合,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及南方文化的交流,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史书记载:草原民族也是“黄帝子孙”、“龙的传人”,是形成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基石。

进入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三次大统一,是由出身西戎的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拓拔鲜卑建立的北魏和具有较多鲜卑血统的隋、唐王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至其孙忽必烈建立的蒙元帝国完成的。

自古以来草原民族开疆拓土,为拓展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草原民族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草原民族的法律适应不同的游牧民族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需要。

特别是成吉思汗颁布的《大扎撒》,与《大秦律》、《汉谟拉比法典》、《古罗马法》共同构成世界法制史的里程碑。

草原民族在法制建设方面的历史贡献,在某些方面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原编者按: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次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多元一体文化。

不同地域的文化以和而不同的方式交流融汇构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共同体的主要特征。

“草原文化”的提出虽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但她渊源有自,历史悠久。

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作为两种最基本的经济类型(农耕和游牧,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

在长达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化互相撞击,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凝聚力。

草原文化以其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刚劲气质和精神风貌,与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融会,使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变革和更新,并长期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可以说,在人类文明的演变中,草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为中华文明输送着养分,并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是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光荣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草原文化在与各种人类文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与整合中,愈加凸显出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展示出她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魅力和意义。

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持的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重点委托项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把对草原文化的思考置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背景之下,对草原文化的形成发展、草原文化的主体内容与特质、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草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以及她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作用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正是以此为前提,我报特设《草原文化论坛》专栏,为草原文化研究打造平台。

欢迎广大读者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和争鸣。

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创造的草原文化,以其久远的历史、独特的内涵、广泛的影响力,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研究表明,草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草原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相辉映、汇聚融合,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在北方草原上发现的人类早期文化,同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现的人类早期文化一样,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位于呼和浩特东郊的大窑石器制造场,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万年。

在鄂尔多斯市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属于距今约5万年之前的晚期智人阶段。

在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发现的人类化石属于旧石器晚期时代,与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一样都是形成中的蒙古人种。

这些说明,北方草原地区确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在北方草原上更为丰富。

对这些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这里的早期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走在中华文明进程的前列。

在距今约8000年的赤峰市兴隆洼聚落遗址中,发现有大型石锄、陶罐以及成排的房屋遗址,它说明兴隆洼先民们已经开始栽培农作物,这比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开始栽培农作物早了近千年。

这里出土的我国最古老的石雕人像被考古界称作“中华老祖母”。

在赤峰市发现的距今5000年的石围墙聚落和距今4800年的老虎山石城址聚落群,与郑州西山夯筑土城址为同一时代的遗迹,都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城址。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门槛的重要一步。

在距今5000—4000年前,北方草原上的先民已经在创制人类最早的文字。

赤峰市小河沿文化的先民就已经把原始的象形文字刻画在陶罐上。

经学者对20世纪80年代初出土于翁牛特旗石棚山一件大口深腹陶罐上所刻象形文字的释读,认为这是对远古时代一次流星或陨石雨的纪录。

可见,这里的原始文字较之与它同期或稍晚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中的原始文字符号更加进步。

考古工作者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发现的祭坛、女神庙、大型方台、金字塔式巨型建筑、特点鲜明的积石冢群以及成组的玉质礼器,则反映了早期人类祖先崇拜、等级社会的状况。

它表明早在5000年前,红山文化就已率先由氏族社会跨入“古国”阶段,早期城邦制国家诞生了。

而在1000年后,中原地区才相继跨入“古国”阶段。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红山文化同中原以及中国其他区域相比,在文明起源史上处于“先走一步”的前导地位。

追寻北方草原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足迹不难发现,中华民族许多文化传承的源头也都可以追溯到这里。

在赤峰市查海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块摆塑龙距今已有8000年,而在河南濮阳及湖北黄龙考古遗址中发现的摆塑龙距今6000多年。

1971年,在距今6000—5000年的三星他拉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雕刻精美的玉龙,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雕刻的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20世纪80年代后,红山文化遗址中又有玉龙陆续出土。

这说明北方草原是龙的故乡,是龙崇拜观念的发祥地。

伴随着玉龙出土的成批玉器,更引起学者们对红山文化的重新审视,认为红山文化的“玉文化”和晚于它的长江流域良渚文化的“玉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早期玉文化。

翁牛特旗赵宝沟文化遗址距今约6800年。

2004年,在这里发现了一件凤鸟造型的红陶杯,有学者将其称为“中华第一凤”。

从这里似也可以看到中华凤文化的滥觞。

小河沿原始文字的解读,还“找到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原始记录”。

因为红山文化的先民中有玄鸟族,他们与后来的商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商族的起源神话可以通过小河沿文字的记载得以冰释。

在中原地区进入青铜器时代之前,北方草原并不晚于中原地区开始使用青铜器。

在赤峰市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发现的青铜器,属于青铜器时代早期,是北方草原早期文明的又一个标志。

在鄂尔多斯市以及邻近地区发现的大口二期、朱开沟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有以动物纹样为主体图案的饰牌、游牧生产生活用具、铜短剑、铜戈、铜镞等,显示出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

在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除了发掘出为数众多、工艺精致、造型美观的青铜器外,还发现有古代铜矿炼炉遗址。

北方草原青铜器文化特色浓郁,是商周至战国时代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重要文化财富。

综上所述,北方草原是中华大地上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域之一,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之一。

北方草原的早期文化既扩展了中华文化起源的地域,又把中华文明的开端推向了更为久远的历史,无疑是中华文化最早的源头之一。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而且还以其丰富又独具特色的内容、不间断的历史发展,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既在许多方面与中原文化有相同相似的成分,又始终保有独特、迥然的文化内涵和风格。

新石器时代,黄河文化以粟作农业为经济基础,长江文化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两者都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

而草原文化多以农业兼渔猎业为特色。

进入青铜器时代后,草原文化逐渐转向以游牧业为经济基础。

由此,在古代中国,形成了三大类型的经济文化区,即北方草原游牧经济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北的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

三大经济文化区的形成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同时也是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草原文化在经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元、满清、现当代几个高峰期的发展以及与中原文化的长期碰撞、交流、融合后,今天已经演变成为以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

这个体系已经融入中华文化的大体系之中,使中华文化成为一个包容工业、农耕、游牧、渔猎等生产方式在内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

受自然环境、气候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古代历史上北方草原先后兴起的民族基本上都以游牧经济为主业。

在游牧经济中,草原生态环境、牲畜、人和游牧文化组成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共同体。

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不同在于,游牧经济的基本生产资料是牲畜,牲畜只有经常在草原上移动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因此游牧民族强调有规律地游迁。

而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土地,土地需要兴修水利和精耕细作,因此农业民族强调安土重迁。

在我国历史上,中原地区的农业与北方草原的游牧业长期接触共存,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又相互依存和补充。

正是在这两种经济类型的相互作用中,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汉族形成了不可割断的经济联系以及在文化方面的相互交融,在个别情况下这种经济文化的交流联系,甚至采取政治、战争的手段得以延续。

就是在这种交流联系的过程中,历史上北方诸多民族不断参与中华文化的构建与发展,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作用不断凸显出来,并且在经济文化的交流联系当中,碰撞出、创造出中华文化发展的新的因素。

在中原地区进入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以后,在中原地区建立统一农业区政权的同时,北方草原上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也相继建立了统一游牧区的政权。

自战国时代到秦汉时期,匈奴族在北方草原崛起,建立了统一北方草原的强大政权。

西晋以后,居于大漠之北的草原民族向中原内地迁移并建立政权,我国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在东晋时期,鲜卑族逐渐壮大,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政权。

五代之际,契丹族统一北方,建立了辽政权。

此后女真人在北方崛起,推翻了辽、北宋政权,建立了金朝。

在元、清两朝,蒙古族、满族不仅统一了北方草原地区,而且建立了包括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疆域空前广阔的统一政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这些北方民族政权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或雄踞于北方,或入主中原,特别是当中原封建王朝腐朽没落的时候,北方民族取而代之,重振中华文化,重新焕发中华文化的生机活力,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添新的活力,得以延续和发展,充分显示了草原文化的进取开拓、奋发有为的风貌。

游牧经济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物质、精神、制度层面上的文化,是草原文化所具有的重要内容。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北方草原各民族创造了豪放壮美、雄浑飘逸、丰富多姿、熠熠生辉的灿烂文化。

如遍布北方的以狩猎、游牧为内容的岩画,展示着早期草原民族的历史风貌。

以蒙古族的《江格尔》为代表的众多英雄史诗和历史文学巨著《蒙古秘史》等历史文献,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清代雍和宫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格调汇聚了满、蒙、藏、汉等民族的文化因素,融多民族艺术为一体的雍和宫“三绝”,更是驰名中外。

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割圆密率捷法》及呼和浩特市五塔寺蒙古文石刻天文图是草原文化在数学、天文学方面取得新进展的重要标志。

满族文学大师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著,流传至今,蜚声中外。

蒙古族著名文学家尹湛纳希创作的《一层楼》等多部长篇小说,推动了草原文学的发展。

游牧民族创造的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的游牧经济文化,蕴含了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进步理念。

还有以“长生天”为核心的哲学观念,纵横驰骋的军事战略和艺术,星罗棋布的佛教召寺、佛塔和石窟,记录表现不同民族语言的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西夏、蒙古等十几种文字,蕴涵着豪放气势、委婉情怀的音乐歌舞艺术等等,都无可置疑地说明北方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文化丰富、博大内涵的创造与贡献,也是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元的特质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