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答案
历史- 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全解全析)
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全解全析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 B D D A B B C C D A B 24.A【解析】秦王看重韩非子,主要是因为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适应了秦国集权政治和实现统一的需要,即符合秦王的统治策略,故A项正确。
秦国具备统一六国的军事基础与赏识韩非子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
秦王重用韩非子主要是因为其思想适应加强集权、实现统一的需要,故C项错误。
D项依据材料无法得出。
25.B【解析】A项观点错误,汉代统治者当然意识到外戚之弊。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外戚之所以在汉代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在统治阶层看来,实现专权的是个别外戚,而非外戚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外戚参政是有利于加强君主统治的,故B项正确。
丞相对皇权是一种制约,而“娘家人”外戚在汉代是丞相的最佳人选之一,所以不能依靠其抑制相权,故C项错误。
作者说的是“阶级”而非“天命观”,故D项错误。
26.D【解析】观察图片所反映的服饰特征以及小字介绍可知,北魏服饰有汉化的特征,南朝服饰有鲜卑化的迹象,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推动了服饰变迁,故选D项。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服饰变化,并不能以此推及北魏汉化改革彻底,故排除A项。
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
C项说法不准确且角度片面。
27.D【解析】商税条例的制定及“商税院”的设立等使税务征收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这一政策是符合商业发展规律需要的,有利于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故D项正确。
设立税务机构,制定税则,税赋不能轻易修正,不是针对地方豪强势力,而是对国民全体,A项“旨在”说法错误,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扭转了”说法错误,故C项排除。
28.A【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广东、江苏、安徽、浙江、山东、福建六省中,广东的留学生人数最多,因为广东地处东南沿海,较早开辟了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商品经济发展较快,人们的思想较其他地区要开放,故A项正确。
2021-2022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1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含答案xx.3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l2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l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必做,共l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3.“编户齐民”,意指国家通过户籍制度,以户为单位将人民纳人国家组织(编户),并利用乡里作为地方行政组织掌控地方;天子统领万民,所有人在理论上是平等的(齐民)。
这旨在A.打破等级界限B.加强中央集权C.强化君主专制D.完善户籍管理14.据《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描述:康熙年间鲁西南曹县,木棉之利“几与九谷平分轻重”,乾隆间,鲁北沾化县“通县所赖惟小麦、棉花二种”。
材料反映了当时山东A.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动了农业的发展B.对外贸易发达,棉花出口增加迅猛C.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作物广泛种植D.棉布开始成为民众普遍使用的衣料15.荀子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尊礼爱民、为政以德B.人性本恶、严刑峻法C.君民共治、天下一统D.礼法并举、王霸统一16.19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
据统计,从1887年到l897年,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会议全部时间的84.5%,因此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
这表明A.内阁的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B.议会已经退出国家权力中心C.内阁秉承议会旨意管理国家D.英国议会民主制度日益完善17.《社会契约论》面世后引起了法国社会的强烈震荡。
2021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24.“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
”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25.《中国大历史》一书有许多精彩论断。
如:“淝水之战后,拓跋珪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
根据材料判断,该书作者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主要是A.朝代更替 B.经济政策 C.民族矛盾 D.中央集权26.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的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
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世俗文学的发展B.八仙来自于民间C.道教的广泛传播D.商品经济的发展27. 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
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
材料说明理学A.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B.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C.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D.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32.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
1887年—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
美国在1885—1889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
这些现象最能说明A.在国家政权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居于主导地位B.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督权C.议会始终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D.行政首脑取代议会成为国家的决策中心33.“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资本主义模式难以顺利进行情况下发生的。
2021-2022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24.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虽说是牢骚之语,却不是无理取闹,这表明A.分封等级制的崩溃B.孟尝君待客不周所致C.分封等级意识依然存在D.士阶层要求提高自己的地位25.唐太宗发现有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
负责审理此案的戴青却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息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于是唐太宗收回成命。
此事件反映出A.法律暂居上风B.法律高于皇权C.皇权与法权之冲突D.皇权高于法律26.据一位历史学家分析,宋神宗时,全国约有l’700万户,每户人口4—5人,那么总人口约8000万,人均GDP在450多美元,名臣司马光曾感叹说:“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着丝袜。
”这直接表明A.宋代经济超过前代B.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C.宋代农村市镇增多D.宋代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7.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都有人到欧洲考察,日本人注意学习西方的学制官制,而中国人专门打听人家的船炮如何制造。
当时德国的政治家俾斯麦看到这种情况就预言:“三十年后日本必强,中国必弱!”梁启超要表达的思想是A.两国国情差异,故学而不同B.改革政治制度是变法之根本原因C.改革需考量轻重缓急D.改革非一帆风顺,需强力推行28.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
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
这一“对外体制”A.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D.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29.N·佩弗《远东》中评论到:“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2021-2022年高三3月高考模拟 文综历史 含答案
2021年高三3月高考模拟文综历史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右图为游客在台湾东北沿海拍摄的“女王头”照片,上部为颜色较深硬度较大的钙质砂岩,下部为黄褐色硬度较小的砂岩。
读图,回答1-2题。
9.据《左传》记载,成公十二年,楚国与晋国订立盟约:“凡晋楚无相加戎……交贽往来,无壅。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晋楚重视商贸往来`C.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动摇D.晋楚重商违背时代潮流10.《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
”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11.下面是近代我国各年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该表表明①殖民地贸易性质的格局仍然未变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机器工业相对发展最快③中国在经济上已经独立自主发展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2.近代《良友》画报第62期刊登一幅大大的地毯,说明性文字写道:蒋主席公邸地毯图案,色彩庄严而华丽,象征全面统一,表现国体尊荣,然而际此10月国庆节期,内忧外患频仍,东北一角,崩缺糜烂,即使毯毁损,已堪惋惜,况国土失陷,可哀孰堪!这期画报出版的时间应该是A.1915年B.1927年C.1931年D.1949年13.1958年1月,毛泽东尖锐批评了1956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说:“这篇社论……实际重点是反冒进的。
2021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解析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13.《唐会要》载:“元和二年十二月敕:自今已后,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虽薄有辞艺,并不得申送。
如后举事发,长吏奏停现任。
……并量事轻重贬降,仍委御史台常加察访。
”由此可见,唐朝科举( )A.地方可直接举荐进士 B.注重对士人品德的考查C.不看重士人诗文水平 D.由御史台主持考试事务【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科举制。
结合史实可知科举制是需要通过层层考试授予不同官职,不能直接报考,故A项错误;从“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就不得申送还会被停职,可知科举制重视对品德的考查,故B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隋唐时期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故C项错误;“仍委御史台常加察访”可知御史台是负责监察的,故D项错误。
14.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元曲。
【解析】根据材料“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可知,元曲等剧种逐渐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中文学素养较低者也可进行文学创作,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元曲的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城市经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故D项错误。
15.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
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24.据统计,晋国史官从西周建立到三家分晋-共有21名。
史官地位不断变化,从西周时期的卿族、执政大臣演变为春秋时期参政议政的晋国大夫,再到乱政时期的家臣。
这一变化表明周朝A.等级制度开始瓦解B.统治秩序渐趋崩溃C.兼并战争十分频繁D.贵族统治地位强化25.东汉后期,大儒王符在其代表作《潜夫论》中指出“君子未必富贵,小人未必贫贱”,主张“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
王符的这一主张A.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述 B.与儒家的民本思想相背离C.强调改变重农抑商的政策D.旨在缓和激烈的社会矛盾26.元代书法家杨维帧在《绘图宝鉴序》中指出:“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
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
”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A.士阶层的崛起B.审美标准的变化C.文人画的起源D.元代书画的成就27.传统租佃制下,--般都规定族田必须租给外姓,“佃户勿使族人”。
至明清时期,族田外租制发展为纯粹的租佃契约关系,本宗农民也可租佃族田。
这- -演变主要是因为A.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B.大土地所有制的普及C.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28.1890年,清廷奏准张之洞在广东铸造的银元开始流通。
此后湖北、江苏、直隶也设厂效仿,各地银元形制不一。
1894 年,清廷饬令各省需用银元统由广东、湖北两省铸造,无人遵从。
这反映出当时A.湖广自然经济解体较早B.货币制度日益近代化C.东南互保加剧统治危机D.朝廷的权威受到冲击29.右图为被誉为“中国杂志之巨擘,现代知识之渊薮”的《东方杂志》于1920年17卷17期上刊登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
该广告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列强放松对华侵略B.倡导国货的时代潮流C.文学革命深人人心D.大众传媒的逐渐普及30.中国社会惯有“好男不当兵”的观念。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因征兵问题在多地引发严重民怨,但根据地的状况却截然不同。
2021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时量150分钟,共300分。
第Ι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4.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都是失败的政治家。
”柏拉图和孔子的“失败”在于其思想A.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 B.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C.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两国政治制度的差异25.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
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
“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
政府实施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政府收入 B.稳定地方秩序 C.完善政绩考核 D.促进人口增长26.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五年五月诏告天下:“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
”此规定A.旨在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反映了明初社会经济困难C.体现了农工商并重思想 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恢复27.下表是近代前期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产销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农产品商品化开始出现 B.国际市场对经济的影响C.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D.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8.容闳,从小接受西方教育,1847年赴美、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
2023届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2023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图5和图6分别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和公元前3000—前2500年的考古学文化分布与交流情况。
据此可知()A.早期中华文化圈拓展B.区域间文化融合加强C.华夏认同的观念形成D.国家的初始形态具备【答案】B【解析】根据两幅考古文化分布图可看出,图5时期仰韶文化向东部地区的文化类型散播,到图6时,文化类型更丰富的同时,不同的文化类型都在向陶寺遗址和二里头遗址输入,表明当时区域间的文化融合在加强,故选B项;当时还未形成完整的中华文化圈,因此中华文化圈拓展的说法不够准确,排除A项;华夏意识形成是在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以后逐渐形成的,材料中文化类型的交融不能说明华夏观念的形成,排除C 项;国家初始形态的具备是在夏朝,材料中的时间国家雏形并未出现,排除D项。
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思想可以追溯到西周的“明德慎刑”,汉武帝以后发展为“德主刑辅”,到唐代最终确立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该学者意在说明()A.法家地位逐渐衰微B.儒学思想与时俱进C.德法共治由来已久D.历代治国理念趋同【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德法共治”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历朝历代都有所体现,说明该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的法治带有浓厚传统的伦理道德的色彩,强调的是法和德的融合,并非单一强调法家思想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更新,强调的是德法共治思想在历朝历代的表现,排除B项;历代治国理念趋同的说法错误,例如秦朝推行法家思想,汉朝则独尊儒术,排除D项。
3.图7为清末盗掘现世的版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描绘了汉代的赵飞燕、王昭君、班昭和晋代的绿珠四位美人。
据考证,它出自金元时期平阳(今山西临汾)一刻坊,画上盖有“平阳姬家雕印”的店铺字样。
作为史料,该版画可以用来()图7A.反映商业活动的繁盛B.再现城市社会的风貌C.佐证民族文化的交融D.说明民间出版的繁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描述汉代女性的版画作品在金元时期出现,金元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故选C项;版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或者经济生活,但是材料中版画描写的是人物,和经济繁盛与否没有直接联系,因此不能判定当时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版画内容不是反映的城市风貌,排除B项;仅凭一幅版画作品不能说明当时民间出版繁荣,排除D项。
历史- 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新课标Ⅱ卷)(考试版)
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
D.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28.下表为洋务运动时期两批留学幼童籍贯分布表。
广东
江苏
安徽
浙江
山东
福建
第一批
25
3
0
0
1
1
第四批
19
8
1
2
0
0
表格反映出
A.人数减少源于保守派阻挠
B.留学幼童仅限于沿海地区
C.传统观念阻碍了文化交流
D.经济发展影响地区开放度
29.毛泽东曾指出,苏区的“女工农妇代表会首先应该抓紧妇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并认为
映了美国
A.实行分权制衡的政治原则
B.实行选举人团制度
C.民主党更能代表民众利益
D.总统权力遭到削弱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41—42 题每道题都必须作答,45—47 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 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 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移民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两晋之际,“关西扰乱,频岁大饥,百姓乃
…
…
…
A.法家思想更符合秦王的统治策略 B.秦国已具备统一六国的军事条件
…
…
C.法家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D.秦王有包容各国人才的政治胸怀
○
…
… 25.吕思勉说:“西汉给外戚篡夺,后汉仍旧用外戚,这件事情,把后世人的眼光看起来,很
…
… …
觉得稀奇,然而不足为怪。这是因为凡是一种特殊的‘阶级’,不到他应当灭亡的时候,无
历史试卷 第 2页(共 6页)
务方式,又买又卖便利群众。该规定
A.旨在开展商业合作化运动
B.推动商业向全民所有制过渡
2021年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考地理质检试卷(3月份)
2021年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考地理质检试卷(3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总和生育率是妇女在生育年龄期间,平均每人生育子女数。
一般而言,总和生育率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并保证人口数量的相对稳定。
如图示意中、美、日、德四国近年来总和生育率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1~3题。
甲、乙、丙曲线所代表的国家是()A. 中国、美国、日本B. 中国、日本、美国C. 日本、中国、美国D. 美国、中国、日本2.总和生育率是妇女在生育年龄期间,平均每人生育子女数。
一般而言,总和生育率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并保证人口数量的相对稳定。
如图示意中、美、日、德四国近年来总和生育率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1~3题。
导致中国1990年后总和生育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人口基数B. 生育政策C. 生育成本D. 生育意愿3.总和生育率是妇女在生育年龄期间,平均每人生育子女数。
一般而言,总和生育率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并保证人口数量的相对稳定。
如图示意中、美、日、德四国近年来总和生育率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1~3题。
从长期看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①新生人口持续增加②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③老龄人口比重上升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我国棉花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区。
1950~2015年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了61.64%,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减少83.82%,而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则增加了68.75%。
据此完成4~5题。
长江和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变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耕地资源减少B. 生产成本上涨C. 降水稳定性差D. 环境污染严重5.我国棉花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区。
1950~2015年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了61.64%,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减少83.82%,而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则增加了68.75%。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调研联考(高考预测)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调研联考(高考预测)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12.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3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3%,涨幅环比提高0.5个百分点,创下xx年7月来的新高;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9%,连续48个月低于上年水平。
这一经济发展趋势预示着A.央行提高基准利率,股市下跌B.央行降低基准利率,股市上涨C.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股市下跌D.经济下行压力释放,股市上涨13.加强供给侧改革,必须需求与供给“两条腿走路”。
下列经济现象中能与图1中(P为价格,Q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E点为均衡价格)蕴含经济道理相符的是①三、四线城市控制商品房土地供应,房地产由S向S1位移②鼓励民间资本深入教育领域,社会办学由E点转向E1点③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有效需求增加,读者房地产S向S2位移④若E向E2位移,表明某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14.“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描述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型,旨在确立一项衡量经济政策和行为成功与否的标准。
其特点是,在一种变革中,获益者得到的利益足以弥补利益受损失者的损失。
它要求一项经济政策能够从长远提高全社会的效率。
下列事项中,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是①国家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的比重,政府收入减少,但居民生活有所改善②提高再分配中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近期利润可能减少,但劳动者收入提高③国家给予小排量汽车生产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收入有所减少,相关企业因此提高经济效益④全国各地实施阶梯水价,财政收入有所减少,水资源得以节约和保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我国在社会治安防控中正在建立起以社区治安志愿者队伍为主要载体的“人防网”,配合公安机关随时发展违法犯罪的新线索。
近一段时间,“西城大妈”“朝阳群众”“海淀网友”“丰台教导队”“网警志愿者”等公共群体在首都公安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作诗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是人类情感意识的自觉流露。
在一个文学传统深厚和文学氛围浓郁的国度里,人们既喜欢探讨一位伟大小说家诞生的历史背景,也热衷追问一部划时代小说巨著孕育的时代动因,然而却很少思考小说家卓尔不群的首要前提,在于他先天就具有诗歌天赋和后天所积双的诗歌才华。
一部小说作品之所以成为传世经典。
恰恰是以一首首诗篇作为序曲和前奏的。
小说家不一定是诗人,诗人也不一定是小说家,但一个卓越的小说家必定对诗性有深刻理解。
在诗情洋滋的环境中,在诗才张扬的氛围里,诗人就会拥有超高的语言标准和严谨的文字尺度,粗话、脏话、空话和套话与他们毫不搭界,这正如一名高案质的建筑师对屋宇、马路、园林的设计所具备的美感应当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一样,他必须避免垃圾设计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
一个诗人应当甄别语言的雅俗、高低、美丑,应当保持语言的整饬、洁净和美妙,那些重复的词语和泛滥的文牍不应畅行于诗歌世界。
人们的思维情感必须始终保有畅想的春色,天真、纯情、隽永应当被诗人所关切所珍视。
当诗歌受到人们万千宠爱之时,这些诗歌一定充溢着浓郁诗思和深挚妙想。
如果我们不坚持诗歌的标准,我们的文宇必然会变得粗鄙和流俗,此时诗歌也许成了顺口溜的勉强提升,成了劣质文字的分行排列。
诗人也许由于其文字难以连缀成篇,也许由于其笔下缺少语法逻辑,也许由于其创作之心有余而文章功力不足,而成为蹩脚的码宇工匠和平庸的二流写手。
2021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 历史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1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否则不予计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2、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你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3、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4、下列近代报刊中,将②③归为同一类性质的理由最恰当的是①②③④A.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B.同属于娱乐性为主的报刊C.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 D.是不同时期政府的宣传舆论工具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新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②“文化大革命”的推动③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④科技工作者的贡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8、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英、法)制造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恃为攻城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测评
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24.据统计,晋国史官从西周建立到三家分晋-共有21名。
史官地位不断变化,从西周时期的卿族、执政大臣演变为春秋时期参政议政的晋国大夫,再到乱政时期的家臣。
这一变化表明周朝
A.等级制度开始瓦解
B.统治秩序渐趋崩溃
C.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D.贵族统治地位强化
25.东汉后期,大儒王符在其代表作《潜夫论》中指出“君子未必富贵,小人未必贫贱”,主张“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
王符的这一主张
A.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述
B.与儒家的民本思想相背离
C.强调改变重农抑商的政策
D.旨在缓和激烈的社会矛盾
26.元代书法家杨维帧在《绘图宝鉴序》中指出:“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
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
”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
A.士阶层的崛起
B.审美标准的变化
C.文人画的起源
D.元代书画的成就
27.传统租佃制下,--般都规定族田必须租给外姓,“佃户勿使族人”。
至明清时期,族田外租制发展为纯粹的租佃契约关系,本宗农民也可租佃族田。
这- -演变主要是因为
A.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B.大土地所有制的普及
C.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28.1890年,清廷奏准张之洞在广东铸造的银元开始流通。
此后湖北、江苏、直隶也设厂效仿,各地银元形制不一。
1894 年,清廷饬令各省需用银元统由广东、湖北两省铸造,无人遵从。
这反映出当时
A.湖广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B.货币制度日益近代化
C.东南互保加剧统治危机
D.朝廷的权威受到冲击
29.右图为被誉为“中国杂志之巨擘,现代知识之渊薮”的《东方杂
志》于1920年17卷17期上刊登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
该广告
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倡导国货的时代潮流
C.文学革命深人人心
D.大众传媒的逐渐普及
30.中国社会惯有“好男不当兵”的观念。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因征兵问题在多地引发严重民怨,但根据地的状况却截然不同。
下表是太行根据地黎城县参军数据统计情况。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国民党忽视政治动员
B.国人思想觉悟的提高
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D.中共抗战路线的感召
31.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变化示意图。
据此可知
A.国际环境影响中国外交
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美国长期敌视中国发展
D.中苏关系破裂后未修复
32.有学者认为:“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不受门第和财产的限制,从而在理.论上都有‘轮番而治’的机会,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
”这一论述A.指出了雅典民主制的特征 B.概括了罗马扩张的原因
C.凸显了代议制民主的弊端
D.宣扬了君主制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