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课程讲稿

合集下载

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全共21课件

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全共21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全共21课件•绪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资本主义批判和社会主义展望录绪论01哲学的研究对象探讨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等领域的普遍规律。

哲学的派别与流派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等。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自由与必然等关系问题。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 2 3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来源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到列宁、斯大林等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和方法学习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02物质概念及特性0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0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03物质具有可知性,即物质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01 02 0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割性,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运动与时空观念意识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体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制约,只有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03实践概念及基本形式实践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点。

实践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马哲 第一讲》课件

《马哲 第一讲》课件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 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 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 义的第二
阶段
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
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 的科学态度。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归结起来,都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 态度和做法上出了问题,违背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背离 了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没有能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正了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正确立场、革命的观点、科学的 方法。
1.正确的立场 不同的立场就会导致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
的行为。如:观测天象,坐井观天和格林威治天文 台观测天象接的认识就会大不相同。只有只有正确 的立场,才能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才能做 到认识和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的就是一个可以认 识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本质的正确立场—唯物主义 立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的就是一个可以认识自然、社 会及人类思维本质的正确立场——唯物主义立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哲学 整个世界 一般规律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 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 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何者是第二性的问 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 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

马克思主 义哲学说课稿

马克思主 义哲学说课稿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重要的哲学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所选用的教材是教材名称,该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例来阐述哲学原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丰富的思考练习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但对于哲学这门抽象的学科,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困难。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政治、历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为他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由于哲学概念的抽象性和思辨性,学生在理解和应用哲学原理时可能会感到困惑。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哲学概念的抽象性和思辨性,如物质、意识、实践、矛盾等。

基础课程讲义—讲稿(马哲专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专业课)第七章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基础课程讲义—讲稿(马哲专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专业课)第七章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中国绝对第一的专业课辅导平台 万学专业课频道:http: 万学专业课频道:http://
• •
• •

第二、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 第二、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从经济基础中产生,其内容、性质 由经济基础所决定,这就注定上层建筑的根本职能是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 。 服务的方向。 服务的方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向,一方面千方百计地促进自 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另一方面排除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 面,既同有害于自己的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余作斗争,又同威胁自己 生存的新经济基础相上层建筑的萌芽作斗争。 服务的方式。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服务的方式。 服务的效果。 服务的效果。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在同一方向上活动并能够满 足经济基础的要求时,就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上层建筑腐朽衰败,已不 能满足经济基础的要求,那么它的活动就会同经济基础发生尖锐矛盾,对经 济基础起某种破坏作用。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有限度的,是在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前提下的反作用, 它不能同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等同,更不可能超过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从 根源上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经济基础赋予的;从发展的最后结局看,上 层建筑的反作用只有同经济基础发展的趋势相适合而不是相违背,才有积极 意义,如不适合,这种反作用就会延缓并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但不能决定 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
中国绝对第一的专业课辅导平台 万学专业课频道:http: 万学专业课频道:http://
• • • •

5)阶级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的 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现象。 即把阶级斗争理论转化为认识中的指导线索。 方法要求: 方法要求:全面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 形态,从而对整个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加以全面的、动态的把握。 阶级斗争有其固有的规律以及不同的性质、规模和方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才能正确估计阶级斗争的作用。首先,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社会的基 本矛盾,又是解决这—矛盾的主要形式。其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 的作用也是变化的,从根本上说,只有有利于解放生产力的阶级斗争才能起 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再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最后的斗争, 这个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 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就是说,阶级和阶级斗争都不是永恒的。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善于运用阶级分析法,正确地把握阶级关系,才能制定正 确的路线、战略、策略。在我国,虽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 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

【马哲课件】马哲电子教案全文

【马哲课件】马哲电子教案全文

【马哲课件】马哲电子教案全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著作:《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资本论》。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指导作用、理论创新、实践探索。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主要著作。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和应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 课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主要著作等。

3. 视频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的纪录片、讲座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质量。

3. 课程论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计划:第1-4课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第5-8课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背景第9-12课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著作第13-16课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第17-20课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主要著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2024版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

2024版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ppt课件•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目录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定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产生背景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到列宁、斯大林等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与观点基本立场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本观点包括实践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等。

这些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物质与意识关系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并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世界的本质。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动与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稿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稿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这个寒假读了‎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本书,仅仅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也有些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唯物辩证法德‎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

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恩格斯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查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物质生产的发‎展,才是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最‎终原因。

”然而在他提出‎唯物史观之前‎,有人曾经提出‎过唯心史观这‎一看法。

但是唯心史观‎说的是“从人类思想变‎化引起政治变‎化,从而使社会进‎步。

”但是这一说法‎是完全经不起‎推问的。

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那就是唯物史‎观。

它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能因为个‎人意识而转变‎的。

那么我认为就‎这一点,已经能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思想了‎。

《马哲电子教案全文》课件

《马哲电子教案全文》课件
国家理论
阶级关系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阶级关系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这为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经济发展道路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选择,这为各国选择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无产阶级的立场,认为无产阶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这为政治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持。
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为政治领域中的阶级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
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关于国家的理论,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为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
0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必然途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
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提高人民思想觉悟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矛盾,为反对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具有批判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基本理论,到列宁、斯大林等人的发展和运用,再到毛泽东、邓小平等的中国化过程。
详细描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斯大林等人在19-20世纪之交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毛泽东、邓小平则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理论。

马哲讲义

马哲讲义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 授课时间:年月日二. 授课类型: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和要求:1、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意义。

2、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3、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弄清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向学生讲清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而非少数“英雄人物”,让学生掌握历史人物的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讲清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导致上层建筑革命,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2、“第一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

3、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系问题。

五.课时安排:课时六.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

七、教学基本内容纲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

社会意识的作用在性质和程度上有两个方面,这也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马克思主 义哲学说课稿

马克思主 义哲学说课稿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次授课所选用的教材是教材名称。

这本教材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材内容涵盖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包括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

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我发现教材的编排逻辑清晰,知识点由浅入深,便于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但同时,教材中的一些理论表述较为抽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和专业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但对于哲学这门抽象的学科,可能还存在一些畏难情绪。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政治、历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对社会现象和人类思维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

然而,他们对于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还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逐步建立起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较为迅速,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意识、实践、矛盾等。

(2)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意识观、运动观,以及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等。

(3)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讲

Q 12
•Can we know other’s mind? •Can we know our own mind?
•mind: 与heart,soul 或者 spirit 相对, 泛指思想、知觉、记
忆和决断的能力。在哲学中通常意指精神、心灵等。如body and mind:灵与肉。
Q 13
•Do you believe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科学社 会主义
世界“是什么”以及“如何是”



人与世界的“相识”、“相知”




人对自身及社会规律的把握
第一讲 哲学是什么? ——哲学概论
➢选择回答一个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Q1
•What is philosophy? Give your own recognition.
2、价值性或主观(体)性(与自然科学的客观 性相对)
3、非功利性或“无用性”(与科学技术的功利 性相对)
4、思辨性(与科学的经验性相对)
▲何谓思辨(Speculation)?
———从概念推出存在
&思辨的一个典型例子:安瑟伦(Anselmus,又译安瑟尔谟,中世纪经院 哲学家,1033—1109)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 ontology,哲学中研究” 存在“的分支学科。又称存在论[existentialism] )证明”。
义 性、本能、潜意识能够理性的压抑统
摄中解放出来,给人以自由。
萨特 海德格尔 胡塞尔
尼采
四、哲学的价值和功能
哲学的“用处”是一种“无用之用”,即大用。它可以使人聪明、豁达、 视野开阔,看问题避免一孔之见,提高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人生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稿-讲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稿-讲义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
建立 “仁”学体系,核心是“爱 人”:“樊迟问仁。子曰:爱 人。”;基本原则是“立人”“达 人”:“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仁之方为“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为仁。”
罕言天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阳货》)
《管子•水地》(任继愈说 为公元前476年,张岱年说 为公元前376年):
水是万物的根源。“水者, 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 生之宗室也。”
孟子(公元前372年—约前289年):
天人合一观:“天不言,以 行与事示之而已。”“莫之为 而为者,天也。”(《万章 上 》)“顺天者存,逆天者 亡”。(《离娄下》)“天之 降大任于斯人也”。(《告子 下》
提出“和”与“同”的区别: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伯阳父(西周末期人、周幽王的太 史。):
提出地震原因在于阴阳失调。“今 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 (国语•周语)这是我国今日见之于文 献的最早的关于阴阳学说的记载。此乃 关于阴阳学说的运用,至于阴阳学说和 阴阳概念的形成,当更早于伯阳父。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 火”。“人不能两次踏进 同一条河流”。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前 500年):
世界的本原是“数”,从数中产生出 点,点产生出线、线产生出面,面产 生出立体,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 切事物,产生出水、火、土、气四种 元素,四种元素产生万物。
柏拉图:理念论
感觉到的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哲学是研究理念这样的真理 的科学。
认识是人的灵魂对理念。 第一哲学形而上学是研
究存在之存在的学问; 物理学是第二哲学;第
三哲学是数学。
(二)中国古代哲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稿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任务: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时代具体内容:1.哲学的含义和特点:(概念——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原理——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有着根本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哲学以世界观为基础,另一方面,哲学高于世界观,能够反过来对人们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指导。

(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般来讲,哲学思想萌芽于原始社会,但系统的哲学思想则产生于奴隶社会,即最早的阶级社会。

一般认为,哲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的理论表现,将不会灭亡。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区别主要表现在:对象不同和原理适用的范围不同。

联系主要表现在二者相互作用、辩证统一。

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夸大哲学,否定具体科学特殊性的“代替论”,又要反对否定哲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

3.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概念——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第一性问题即本原问题起决定作用,是最根本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本原问题的回答)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第一性,物质是本原的。

精神第二性,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则相反,夸大意识的决定作用,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类之内或者人类之外的精神力量能够决定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

《马哲电子教案全文》课件

《马哲电子教案全文》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与联系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第二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2.1 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和规律性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2 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本质和作用意识的本质和起源社会意识的作用和反作用2.3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第三章:阶级和阶级斗争3.1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概念阶级的定义和特征阶级斗争的含义和形式3.2 阶级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阶级社会的形成和阶级划分阶级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规律3.3 阶级斗争的作用和意义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阶级斗争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动力第四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1 人民群众的概念和作用人民群众的定义和特征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2 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3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5.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特征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和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5.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当代思想文化中的作用5.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全球化和国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第六章:实践与认识的关系6.1 实践的概念和特征实践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实践的客观性和主观性6.2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认识的本质和起源认识的过程和规律6.3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和发展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7.1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用唯物主义的方法和特点7.2 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7.3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8.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运用8.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创新和发展8.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挑战和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问题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未来发展第九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9.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全球化的理论解读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指导作用9.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国际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际合作和冲突中的调节和解决作用9.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展望和设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指导意义和价值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成就和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10.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机遇和前景10.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展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的理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影响和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部分,需要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章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章课件

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了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 周期性,为理解经济现象 提供了重要视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化领域的应用
文化批判理论
艺术与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 了深入的批判,揭示了其本质和矛盾。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时代,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 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成果,形成了自己的 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包括第一国际时期、第二国际时期、列宁主义阶段和 斯大林主义阶段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 哲学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应用。
阶级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阶级 分析方法,揭示了社会政 治现象背后的阶级关系和 阶级矛盾。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为社 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建设提 供了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资 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即剩余价值的剥削。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它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人类社会的 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武器,对于人类社会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意识的作用
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 创造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对物质世界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套PPT课件(20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套PPT课件(20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2024/1/30
22
0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应用
2024/1/30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应用
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 了理论支撑和哲学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深入人心。
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全社 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良好风尚。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推动文化事业全 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024/1/30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
03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 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推动建立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 生态环境。
2024/1/30
26
07
总结与展望
Hale Waihona Puke 2024/1/3027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意义及影响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无产阶级革 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 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16
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剩余价值的概念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 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 价值。

大学马哲老师试讲教案模板

大学马哲老师试讲教案模板

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产生背景。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二、讲授新课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 工业革命对哲学的影响- 哲学史上各派别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有哪些?2. 教师总结并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和产生背景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二、讲授新课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 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学生的分析。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五、布置作业1. 阅读相关教材,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

2. 撰写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影响的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
运动总有物质载体
运动不能离开物质 载体单独存在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运动形式
运动主体
机械运动
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化学运动
原子、离子、原子团
生物运动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社会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唯心主义运动观 有无物质的运动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 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 的存在形式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
唯物主义世界观对 “物质”这个世界本原 的理解和说明。
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唯物主义: 把一种或几种有形物(水、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列宁主义
帝国主义 和无产阶级 革命时代的 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和 建设时期的马克 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邓小平理论
当代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
向去进行研究。
——张广厚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意义和方法
建义存 树,在
因,牛 而陷顿 在入晚 科神年 学学论 上唯证 再心上 无主帝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意义和方法
人生观
人们对人生 目的和意义的根 本看法和态度, 它是一定世界观 在人生问题上的 表现。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哲学切忌死记硬背
重思考、重体验、重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义

我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编制 了《中国21世纪议程》,积极参与有 关国际公约,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 展,我们必将越来越加深对人与自然关 系的研究与理解,越来越自觉而及时的 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一条符合国 情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新的人与自然和 谐关系,使我国真正成为发达的世界强 国。这无疑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 重大贡献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 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 关系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同时,人类在 自然的“报复”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不 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所面临的问题不同, 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和谐与 否,如何实现和谐,取决于人类当时的认 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
1.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性的 1.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性的 吗? 2.什么是物质 什么是物质? 2.什么是物质? 3.为什么说自然界是物质的 为什么说自然界是物质的? 3.为什么说自然界是物质的? 4.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 4.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 物质条件? 物质条件? 5.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 5.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 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 环境、 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 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
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曾保持 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当时, 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社会生 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由于天然 食物供给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 人类为了生存,聚居在自然条 件优越、天然食物丰富的区域, 形成了利用原始技术获取基本 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仅能维 持个体延续和繁衍的低水平物 质消费方式,以及以家庭与部 落为主的社会组织形式,人口 数量与平均寿命都很低,只能 被动地适应自然,人与自然处 于原始和谐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这一代的价值观之自我篇
关键语句——拒绝长大、自恋自嘲、重视个性
1、拒绝长大
何谓拒绝?拒绝就是明明自己明白个中道理,却不肯接受。

现象:我们较之70,80后更加依赖家庭和父母。

我们更加喜欢萌或者可爱的东西。

我们沉溺二次元。

互相称为孩子比较多。

还有就是网络上各种卖萌什么的。

分析与原因:
✓家庭组成:我们这一代是我们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一代,所以大家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在过去,家庭里都有很多个兄弟姐妹,只要是兄长或者是姐姐,就会有角色感以及角色感带来的责任感促使我们成熟。

(其实反观过去,大家庭中的老幺也是不成熟的,也会被当孩子照顾一生)长大和成熟其实是一种角色感(很多时候都说只有当了父母的人才会懂得当父母的不容易)。

综观现在的家庭,以421等居多,就算有舅舅什么的,也只是多一个宠孩子的人而已。

父母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而孩子不用去照顾谁。

我们就是家里最重要和最小的(调侃:就像我妈妈现在还会叫我宝宝)。

✓自我溺爱和逃避:平心而论,我们这一代人是比较早熟的,心里其实真的都懂得差不多了。

也许是看了太多的现实明白的太多,把自己包裹在未长大的壳子里比较安全。

所以我们还没有勇气去承担。

✓不够强大:站在什么位置,拥有什么,才能说什么话做什么事。

我们自问还是学习的知识不够多,爬上的位置不够高,能操控的资源太少。

✓社会的晚龄化:现在什么都晚,什么都往后推迟。

二十七八岁结婚二十九三十生小孩,还有那么多年,所以慢点长大也不迟。

✓泊来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日本的文化。

动漫、美少女什么的。

2、自恋自嘲
自恋(自拍)其实也是一种自信。

高富帅白富美吊死土肥圆——自嘲与无奈。

底子里还是有淡淡的自卑。

分析及原因:个性分明,发现了自我的存在感。

自恋其实也是从家庭带出来的。

家里宠着,所以出来也就自我感觉良好。

信息量增大,让我们足不出户即知道人外有人。

自己会去比较,然后、、、
其实我们对于自己是看得比较深刻的。

、、、
3、个性分明
其实90后标签的代表性不是很强。

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