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课后记_教案教学设计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在现代社会中,掌握一定的写作、口语和交际技能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
然而,只有掌握了综合性的学习技能,才能真正地提升自己的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自然不仅能够使我们心情舒畅,也能够为学习提供绝佳的环境。
一、“写作”——写出真实的感受写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写作可以让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能够让人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一些问题。
然而,很多人在写作时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
此时,感受自然就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在自然中,人们可以得到很多的灵感。
例如,在森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树木和花卉的味道,田野中可以瞧见各种各样的昆虫,这些都能通过写作来进行表达。
不仅如此,自然中的一些事件也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
例如,大雨之后,小草变得更加翠绿,这也许能够启示我们写出一篇关于“雨后春笋”的佳作。
因此,对于写作来说,自然创造的环境,在提供灵感的同时,也为我们在写作中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环境,给人带来更多的写作灵感和能量。
二、“口语”——说出心中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口语交流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
无论是是职场中的表达自己意见,还是个人生活中和朋友交流,口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想要提高口语能力,在感受自然时多讲几句,也能让我们的口语表达更为自然。
在自然的环境中,除了繁复的机械设备声响,其他一切都是由天然的声音所组成。
这样的环境更能让我们感觉到放松,自然而然地说出我们想说的话。
同时,自然的景色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更为舒适的心境,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三、“交际”——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感受自然时多结交朋友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一种交往方式。
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认识一些新的朋友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通过学习和体验,我们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语文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教案

语文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教案一、活动主题: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 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4课时五、活动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自然,收集资料a. 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途径,了解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如山水、花草、动物等;b. 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准备进行分享。
2. 第二课时:欣赏自然,表达情感a. 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观,用画画、摄影等方式进行创作;b. 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用文字、图片、手抄报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3. 第三课时:走进自然,体验生活a. 学生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如徒步、野餐等,亲身感受自然的魅力;b. 学生将户外活动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4. 第四课时:保护自然,从我做起a. 学生通过讨论,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b. 学生提出自己保护自然的具体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c. 学生将自己的行动记录下来,并进行分享。
b.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活动准备:1.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资料;2. 学生准备户外活动用品;七、活动过程: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生机;3. 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喜爱;4. 学生通过讨论,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保护行动;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然景观的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价;2. 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的评价;3.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的评价;九、教学建议: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的本质和意义,认识自然的美丽和伟大,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2.理解生命的宝贵和可贵,明确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自然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启发学生自然认识,培养其相关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深入理解生命的可贵与伟大;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从实践层面理解生命在自然中的关系,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技能;3.讨论法:通过问答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彼此交流,思维深化、语言得到锻炼,增强对主题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1.自然的本质和意义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表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我们需要透过表象看到自然的内在本质。
同时,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包括生物、非生物等各种事物。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的价值和意义。
2.生命的宝贵和可贵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文明发展与生命紧密相连,生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因此,保护生命成为人类的共同责任。
3.实践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来认识自然与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同时培养其观察、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了解自然1.介绍自然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体验和感受自然3.讨论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第二课:认识生命1.介绍生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认识生命的宝贵和可贵3.讨论生命保护与自然保护的重要性第三课:实践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和活动2.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入认识自然与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采取以下方式:1.课堂互动:通过问题提问和学生互动讨论,检验学生对自然与生命的认识和理解;2.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手写或电子文本的形式,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其他评估方式:如阶段性考试等,检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景观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感受自然的伟大和美好。
2.通过实地考察和感观式体验,提高学生的自然观察和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爱护自然资源,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通过参观、观察、实验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下列知识点:1.了解自然地理、自然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2.了解植物、动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3.发现自然界中的美、好、奇、特之处。
2.教学方法1.化整为零的教学方法。
2.突破传统教学方法,采取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
3.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如实地考察、体验式学习、小组讨论、竞赛等。
三、教学过程1. 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制作制作影片介绍教师首先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感受自然”并播放一段短视频,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激起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进行实地考察和感官体验1.参观自然景区或野外调查教师带领学生到本地市的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观察和考察,一步一步地了解自然环境。
2.感官体验通过丰富的感官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
3.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各自所见所闻和感想,加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4.展开竞赛活动在活动结束时,设置竞赛环节,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
四、教学效果评估1.教师从学生的发表、小组讨论、考察报告等多方面评估。
2.对于参与度高和表现好的学生,应当及时给予奖励,鼓励激励他们。
五、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实践性强,很好地达到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魅力的目的。
2.但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活动,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课后记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课后记一、引言综合性学习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育方法。
它旨在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感受自然》作为综合性学习的一门课程,通过让学生接触自然、感受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本次课后记中,我将分享我在《感受自然》课程中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二、学习内容与体验在《感受自然》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自然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其中包括探索自然环境、观察自然现象、了解自然保护等内容。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我在这些学习内容上的体验和收获。
1. 探索自然环境在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次户外探索活动。
这些活动让我有机会亲身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在一次探索活动中,我们前往了一片湖泊,瞻仰了湖水的碧波和湖畔的绿草。
我们还通过观察湖泊周围的植物和动物,了解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生物多样性。
这次活动让我对湖泊生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深深地被自然的美丽所吸引。
2. 观察自然现象除了户外探索活动,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观察自然现象的实验和活动。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观察太阳的活动。
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关于太阳的知识,并制作了简易的太阳观察器。
接着,我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到露天操场上观察太阳。
通过望远镜,我清晰地看到了太阳的形状和光芒。
这次观察太阳的活动,让我对太阳这个天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激发了我对星空和宇宙的好奇心。
3. 了解自然保护《感受自然》课程还教给了我们关于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我们学习了环境保护和动植物保护的知识,并参观了一个动物保护中心。
在动物保护中心,我们看到了许多受伤的、需要救助的动物,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人类活动对动物和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我发誓要从我身边做起,保护好每一片绿叶、每一只动物,为自然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学习收获与感悟通过参加《感受自然》课程,我收获了许多知识和技能,也有了一些思考和感悟。
下面我将总结我在课程中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活动目标】情感态度培养: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思维能力培养:3.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语文能力训练:4.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
说话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
【活动重难点】1.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让学生对写景抒情有所体会。
2.通过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活动时间】课外一周,课内三课时。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制定计划,明确分组一、导入同学们,自然是美好的,我们就生活在这美好的大自然的怀抱中。
大自然万生万物,都是可现的情态,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那些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使我们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美景。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都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不过,有时我们却像条化石里的鱼,感受不到海水;像化石里的叶片,感受不到清风的吹拂……这一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让我们走进自然,用心灵去感受自然,抒写自然!二、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活动一:我有一个“朋友”(建议侧重于对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观照”,物我之间“心灵的对话”。
可分组游览舒城飞霞公园、万佛湖万佛山以及附近自然景物;也可二人一组,一个拟作“物”,一个拟作“我”,展开物我对话。
)活动二:走过四季(建议侧重于对四季景色的独特体验。
可按四季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四季的诗句,下一节交流。
)活动三:心中的美景(建议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和遐想。
可写一篇感受自然、描摹现实世界的作文,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也可写《我家住在___________》描摹想象世界的想象文,如填上“草原上、森林里……”等词语,构思自己向往的自然家园,内容具体,想象合理。
作文中,可利用美术特长,绘制相应图片附以说明。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精选11篇)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精选11篇)《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篇1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目标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
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认养”树木、草地,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联想、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①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
②学生可自由结合,分组观察、体验。
③走进大自然。
带领学生走上嘉定山,“认养”树木、草地。
④与大自然对话的同时,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遐想。
○活动过程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录像片段,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②分小组交流: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什么?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③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代表发言。
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缘由。
b.可与意见分歧者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⑤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结合嘉定山一游,小组交流:a.你“认养”了哪棵树、哪片草地,为什么要认养它?你将会怎么做?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样的?⑦全班交流。
⑧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活动小结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
通过“认养”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
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佳。
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以前的作文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假话连篇?○学生习作青岛的春天青岛的四季中我最喜欢春天,因为青岛的春天不冷不热,又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山上满是野花,花园里也到处是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青岛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个季节。
请闭上眼睛想一下,马路边上、山上、街心花园里,到处一片嫩绿,所有的树木都长出了新芽。
语文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教案

语文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教案一、活动目的:1. 通过观察自然环境,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活动时间:1课时(40分钟)四、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观察自然的心得或感悟。
五、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2. 观察自然(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注意观察植物、动物、天气等方面的变化。
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心得或感悟。
3. 表达感受(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心得或感悟写在纸上,可以是一段话、一首诗或一幅画。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自然的感受。
4. 分享感悟(5分钟)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或感悟,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自然。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建议,如如何保护自然、如何观察自然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对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学生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自然的感受。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自然,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六、活动延伸:1. 组织一次自然景点的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开展自然知识竞答,增加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了解。
3.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自然的关注程度。
2. 评价学生在表达自己观察心得或感悟时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学生写的观察心得或感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doc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4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
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联想、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一.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
二.学生可二人结合,分组观察、体验。
三.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对话,注重观察与体验。
四.平时利用各种方法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或写成文稿。
五.小组讨论确定议题:秋天的旋律;冬天的旋律第二课时:活动展示一.播放大自然景象,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二.分小组展示交流:要求: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b.秋冬分别派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学生点评。
.二组可进行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学生谈活动感受四.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第三课时:学生习作激趣引写: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
通过“展示”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
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下面进行作文练习。
题目:海盐的秋天或海盐的冬天要求:仔细观察景色的特点,融情于景,表达对海盐的热爱。
字数500左右。
(武原镇中学陆海峰)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
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联想、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2 人教版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第一课时【活动目标】一.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获得对大自然美好的感情,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
二.引导学生养成对感兴趣的事物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习惯。
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于抓住特征,并作好记录。
三.观察前让学生回忆课文中作者的观察方式,学会观察与感受。
【活动目标】一.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获得对大自然美好的感情,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
二.引导学生养成对感兴趣的事物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习惯。
【活动设想】一.班级自行组织活动或利用学校活动资源。
二.把活动过程中的精彩镜头拍摄下来,举行一次名为“走进大自然”的优秀图文展。
【活动过程】一.活动前动员:同学们,秋高气爽的时节,你们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秋游。
)那好,让我们暂时放下功课,卸下包袱,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二.提要求:1.分好小组,选好组长。
2.放松心灵的同时,感受自然,并仔细的观察花鸟虫鱼,山川草木,把观察心得记录下来,回来后举行“我有一个‘朋友’”交流会,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两个自然界的“朋友”,并说说为什么以它为友。
三.学习课文中名家如何感受自然:春一切(睡醒欣欣然张开了眼)春回大地山(朗润)水(涨)太阳(脸红)春草图偷偷钻嫩绿满态:赶趟儿春花图色:红粉白味:甜味蜜蜂蝴蝶形:眼睛星星绘春触:抚摸春风图味:泥土气息草味花香听:鸟叫风声流水声笛声形:牛毛花针细丝春雨图状:斜织薄烟景:树叶小草灯人房屋春人图风筝城乡老小一年之计在于春济南的冬天小山摇篮图:理想境界——一圈小山——人们含笑——幻想、希望山雪后初晴图:山上矮松——山尖全白——山坡草色——山腰薄雪——太秀气古城内外:城里狭窄——城外宽敞——山坡村庄——房顶卧雪——小水墨画绿绿萍,绿色,绿藻,绿的精神,绿柳水活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红屋,黄草,灰色树影)总结:他们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关键在于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综合性实践活动《感受自然》教学设计

综合性实践活动《感受自然》教学设计第一篇:综合性实践活动《感受自然》教学设计综合性实践活动《感受自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材上安排了三个选题,其目的是要求学生走进自然、体验自然、描述自然、感受自然,从而发现美、表达美、感悟美。
学情分析本人所教班是普通班,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较薄弱,作文水平、语言表达水平较差,课堂上回答问题不够积极主动,而且刚进校一个多月的初一学生对校园环境还不够熟悉。
针对这些情况,本次活动安排在校园内进行,设置的活动环节不多而且难度不是很大,便于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在观察、语言表达、积极主动地学习等方面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学校的情怀。
2、让学生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感悟校园秋景,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校园秋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描述校园秋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感悟、探究、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活动过程一、准备阶段1、复习第三单元学过的课文,特别是修辞手法,好词好句。
2、将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选出组长。
3、教师指定每个小组观察的地点。
A组:教学楼前的花园;B组:实验楼前的阶梯花园;C组:校门口右边的荷花池;D组:综合楼内的小院子;E组:教师宿舍楼前的花坛。
4、每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到指定地点观察校园秋景。
(教师巡回检查,负责纪律与安全方面的问题)要求: 1仔细观察景物;○2注意观察顺序;○3思考所观察的景物的价值意义;○4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可以绘画景物)○。
二、活动阶段1、导语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是神奇美丽的,我们学校被誉为“花园式”的学校,更是美景处处,现在正值大好秋季,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校园风光吧!2、各小组展示观察记录,全班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综合学习《感受自然》的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综合*学习《感受自然》的优质课教案第1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综合*学习《感受自然》的优质课教案目标的制定:《感受自然》是七上教材第三单元的综合*学习。
这个单元以人与自然组织课文,有描写四季景物的,有述说个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的,这些都为学生感受自然打下基础。
该单元的综合*学习就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展开活动,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继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因此,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体验自然,陶冶情*。
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2、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
内容、语言要有一定的感染力。
活动实施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自己准备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景*的图片或者是相片,可以是自己曾经见过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然后把它画下来,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活动过程㈠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导入。
导入语: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回首这段时间我们在大自然中的次次漫行。
那里有迷人的景*,那里有物的话语……**斑斓的大自然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和愉悦,也给我们留下了美好回忆。
请你告诉我,此时在你眼下浮现的是怎样一幅情景。
(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
)㈡学生上台展示他/她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片。
过渡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感受自然》综合*学习说课稿范文综合*学习是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新课题,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作业一个尝试,下面我就这节课做简要说明。
首先谈谈教材内容及特点,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次综合*学习围绕感受自然展开,没有现成的教材。
教材来自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的材料,来自于教师的知识准备,资料的准备。
大自然是富饶、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又是多情可爱的,它所拥有的山川草木,风花雪月、蓝天、黑土、大漠、绿洲,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风格各异的人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伟大!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美学教科书,一本哲学教科书,一本优秀的文学画卷。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4 人教版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一、活动目标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3.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能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4.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
说话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
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1.本单元安排的三项活动都是围绕“感受自然”这一课题而展开的,它的教育目标可分解为三个层面:(1)情感态度培养方面:让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沉浸于大自然之中,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的感情,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
(2)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联想和想像能力。
要引导学生养成对感兴趣的事物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习惯,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于抓住特征,并通过联想和想像对观察对象进行多方面的对比、类比和综合,从而加深对观察对象的感知、理解和领悟。
这次活动中的观察,不是属于“科学观察”,而是属于“文学观察”,即观察过程也是审美过程,它不仅要启动心智,还要投注感情,要有“相看两不厌”的深情凝视;也只有充分调动了感情,联想和想像思维才会被激活,使观察、联想和想像的过程变成与大自然贴近、融汇的过程,变成欣赏和陶醉的过程。
因此,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情趣,防止在活动过程中对思维作简单的机械的训练。
(3)语文能力训练方面:能说出和写出观察的景物特征以及内心感受、体验,即能说出眼中景和心中景。
开展这些活动,在实现它自身教育价值的同时,也是为写作和口语交际提供“源头活水”和情境,学生有了具体的、亲历的活动,便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这一活动,利用好大自然馈赠的丰富的素材,触发表达欲望,训练表达能力。
2.本单元设置的综合性学习,尽管活动情境相同,活动目标一致,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2篇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comprehensive learning "f eeling nature"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2、篇章2: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篇章1: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
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联想、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一.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
二.学生可二人结合,分组观察、体验。
三.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对话,注重观察与体验。
四.平时利用各种方法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或写成文稿。
五.小组讨论确定议题:秋天的旋律;冬天的旋律第二课时:活动展示一.播放大自然景象,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二.分小组展示交流:要求: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b.秋冬分别派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学生点评。
.二组可进行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案

感受自然,亲近秋天-----------------综合性学习活动一、活动目标1、认识秋天2、描绘秋天3、感悟秋天二、看看你对秋知道多少日历上的秋天,是从8月的立秋开始,直到11月立冬的前一天。
9月以后,晴朗的日子虽然依旧持续,早、晚的天气却已渐冷。
秋天是稻子的收割季节,农民都为采收而忙碌。
此时蟋蟀及金钟儿开始鸣叫,山野树木的叶子转红,叶片掉落后,冬天的脚步也近了。
三、活动准备:小组合作探讨,查找资料。
活动时间:2课时1、标志秋天的事物有哪些?2、代表秋天的词语又有哪些?3、你知道秋天里有哪些节日?能说说来历和原由吗4、你能想出多少写秋的诗词?5、如果你来写秋,你将怎样描写秋天的?四、佳作欣赏,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的?1、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
简直象一片火似的,红得耀眼,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2、秋雨打着他们的脸。
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
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藓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五、请同学们描绘秋天,分两步:1、可以用“秋”字来描绘。
2、不着“秋”字,尽显秋意。
3、下列秋天景物你会联想到什么?中秋的圆月——秋天的天空——落叶归根——六、拓展延伸落叶隋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1、读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大自然的古诗词?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七、认识大自然------动物1、小组活动①在影视中,你最喜欢哪个来自大自然的动物?②你在现实生活中最喜欢哪种动物?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③在影视中,你都认识哪些动物?要求:选出一名代表发言2、我做美容师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太多的东西。
美丽的花,可爱的小草,参天的大树,清澈的溪流。
语文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教案

语文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教案一、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活动主题: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三、活动对象: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40分钟)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2. 活动一:欣赏自然之美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如山水、花草、鸟兽等,让学生用词语或句子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美好景象。
3. 活动二:感受四季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四季变化的感受,如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热烈、秋天的丰收、冬天的静谧等。
4. 活动三:自然诗歌朗诵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关于自然的诗歌,进行朗诵,感受诗歌中的自然之美。
5. 活动四:自然故事分享学生讲述一个自己了解的自然故事,如寓言、传说等,分享故事中的道理。
6. 活动五:自然作文练笔教师给出一个关于自然的作文题目,如“我眼中的大自然”,学生现场进行作文练笔,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关注大自然,用镜头或画笔记录下身边的美好,下节课分享。
六、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自然风光图片、诗歌、故事等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写作工具。
3.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舒适,便于学生展开活动。
七、活动注意事项:1.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细节,提升他们的观察力。
2. 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八、活动评价:1. 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有所提高。
2. 学生能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3. 学生懂得珍惜大自然,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九、教学资源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自然考察,深入了解自然环境。
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课后记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课后记导言《感受自然》是一本综合性学习教材,主要以自然环境为背景,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是对学习教材的一次课后记,总结了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学习内容概述《感受自然》的学习内容包括自然景观观察、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知识学习等方面。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意识到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增强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具体学习收获与体验1. 强化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在课程中,我们参观了一些自然风景区,并进行了观察和实地调查。
通过观察,我深入了解了不同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例如,我们参观了一座海岛,我通过观察岛上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分布,加深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
这些实地观察不仅加强了我的观察力,还提高了我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度。
2.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与能力《感受自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我们进行了一次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清理了学校周围的垃圾,并学习了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方法。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明白了如何具体行动起来去保护环境。
3. 增加对动植物的了解在《感受自然》中,我们学习了大量的动植物知识。
通过学习,我对动植物的分类、特性、栖息地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还通过参观动植物园和实地考察活动,更好地认识了各类动植物的生态习性和保护现状。
4. 提升综合素养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观察力、分析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等。
在《感受自然》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组织活动,不断培养了自己的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学会了提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了我的综合素养。
总结与展望通过《感受自然》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自然的认识和了解,还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范文】《感受自然》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

《感受自然》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走过四季走进春天——《感悟自然》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教学内容:《感悟自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设计理念:主要围绕“感悟自然”这一课题展开,并通过“走过四季”和“走进春天”两大活动板块,创设音乐、画面、文字的立体意境,追求媒体信息的最佳组合。
教学目标:1、走进自然,热爱自然,体验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2、学会积累,学会观察,学会想像,提高写作能力。
教具准备:能随音乐播放图片的多媒体;实物投影。
走过四季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如果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浓浓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山川、河流,走近花草、树木,走近自然,感悟自然!学生面带微笑,观赏画面。
清新自然的导语,色彩和谐的背景,曲调优美的音乐,使美的空气弥漫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启动了学生美的情感体验,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我选择,我喜欢!”寒来暑往,四季更替,在座的每位同学都经历了十几回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
季节的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作出选择后与同学交流感受,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伴随音乐声,学生们欣赏四季流动风景画,交流对春、夏、秋、冬的感受,并说喜欢的理由。
此环节重在通过自主选择,鼓励学生敢于把观察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与他人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描绘,我分享!”谢谢同学们。
你们独特的感受让老师仿佛在聆听一首首美的赞歌。
看来,每位同学对大自然都“情有独钟”。
那么赶快拿起你们手中的画笔,画出《我心中的美景》,展示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5分钟后,教师收上学生作品,投影展示,作者解说。
此时,教室呈现出积极思考、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们拿着画笔,认真地描绘着自己心中最美的季节,最美的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课后记
何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它要达成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次它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再次是强调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多种学习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多元文化激烈碰撞。
这里我设计的就是这样的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的亲身体会、亲自实践”。
要让学生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沉浸于大自然中,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的感情,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学生心灵深处。
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力和想象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学生从中既可得到人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从而激发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然而,如本次活动,因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我们根本无法开展。
我很迷茫,不知道这类综合性活动要不要上,该如何去上。
因此,这次教研活动中,我选择这一课题作为公开课,就是想借此提出我的疑虑,让老师们共同探讨:怎么处理这类教材内容。
这节课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2、与大自然展开心灵的对话,体验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索自然。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积累好词佳句、古诗词的习惯。
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我把教学环节设计为4个步骤:
1、美文欣赏导入。
2、物我心灵对话。
3、回忆四季体验。
4、学习情景交融。
课前我做了一些准备:布置学生摘抄关于写景的好词佳句及古诗词。
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的景物,看看有什么特征,积极的去发现美,描绘美。
但是没有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工作。
有很多老师听课,学生很拘束,课堂上怎么鼓励都不敢起来发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讨论也不够热烈。
课后又私下对我说:老师,其实我会说,就是不敢起来。
这也许是一个因素,但我觉得,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没有真切的实际体验,要他们说,觉得没有内容可说。
而会说的,说得也很空泛。
在交流中不善于把现实生活中发现的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些是模仿书中的描写。
不过,能模仿已经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我想,经过老师的指导,便能逐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课后,教研组进行评课,老师们对我这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中肯的意见。
我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本节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自我展示。
能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收集积累课内外知识的习惯和课前预习的习惯。
构建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学习氛围。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及时评价,鼓励创新,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教
态朴实、大方,语言流畅、亲切、自然,特别具有亲和力。
在物我心灵对话环节中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足,没有真正做到彼此沟通,在讨论过程中对后排学生关注不够,导致有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活动。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不能畅所欲言。
让学生选择自然的一物做朋友,并与之展开对话,只有程度较好的同学做得不错,多数同学不知该怎么说。
此时,我及时进行引导,但反而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以至于学生无法放开了说。
好在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设计环保标语,此内容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比较简单,在我们校园内就有许多环保标语,学生会说了,敢说了。
让孩子教孩子多留心身边的资源来帮助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教学气氛。
且为大自然设计标语,也是在让学生与自然展开心灵的对话,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比如,有个同学为小草设计的标语是:“谢谢你给我的关爱。
”“我正在成长,请勿打扰。
”用小草的口吻来向人们诉说,提醒人们爱护小草。
学生思维活跃,真正感悟到了自然的生命与灵性。
对于学生的发言,有许多精妙之处,表示了肯定,在一位男同学结结巴巴地描绘他喜爱的季节景物特点时,表扬他激励他,这位平时表现不是很好的同学此后对待学习的态度就有一个根本的转变,这以后的几节课,他不仅能较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还常常督促旁边的同学认真学习。
关注学生的发展,我抓住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但有的同学的发言我给予的肯定和激励不够到位。
比如两位学生组合,进行蓝天和白云的对话,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描写,两人的口语表述确实精彩,我只
作了简单的评价,没有就说的内容作具体分析。
在学习情景交融写法这一环节中,时间也显得较仓促。
这样,整堂课虽然教学内容很完整,但教学重点不够突出。
究其原因,是在处理教材时考虑太全面,面面俱到,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的活动落到实处。
俗话说得好“面面俱到就等于面面不到”,这样下去势必走入处处刨坑的境地,被流程模式所累。
如果将这堂课的内容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这节课就让学生感受自然,下一个课时再指导学生描写自然,坚持一得,可能更好。
所谓“一课一得”,是指在每堂语文课上,除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必要的朗读品味之外,只确定一个重点。
因为目标明确,任务单一,学习的时空相对宽松,就可以变着法儿引导学生去深入感受、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也就是说,课堂上目标单一了,教师就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需要而上课,达到高效的发展学生的目的。
这次的教研活动令我获益非浅。
新课改,我需要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