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知识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9 中国饮食文化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九章 中国饮食文化
宫保鸡丁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九章 中国饮食文化
麻婆豆腐
灯影牛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九章 中国饮食文化
第二节 特色风味菜
一、宫廷菜 我国历代封建帝王、皇后、皇妃等 享用的菜肴。有南味、北味之分。 主要特点: (1)选料考究,配料严格。 (2)烹调细腻,讲究刀工。 (3)造型美观,寓意吉祥。
(3)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是毛峰茶中的佳品。其特点是
芽叶肥壮,大小均匀,银毫形如雀舌,油润光滑,绿中微黄, 冲泡人口醇香鲜爽,回味甘甜沁人心脾。 特级黄山毛峰又称黄山云雾茶,产量极少。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九章 中国饮食文化
2.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其特点是叶红汤红,香甜味醇, 有水果香气,耐冲耐泡。 (1)祁红。又称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和附 近的石台、东至、黟县和贵池等县。 祁门红茶于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 祁门红茶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并称为 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2)滇红。云南工夫红茶的简称,主要产于云南省澜 沧江流域的凤庆、昌宁、临沦等县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九章 中国饮食文化
松鼠鳜鱼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九章 中国饮食文化
清炖蟹粉狮子头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九章 中国饮食文化
三 套 鸭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九章 中国饮食文化
3.粤菜 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组成。用料 广博,菜肴新颖奇异,讲究清而不淡, 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五滋”(香、 松、软、肥、浓)、“六味”(酸、甜、 苦、辣、咸、鲜)之别。 代表菜:龙虎斗、白灼海虾、脆皮乳猪、 白云猪手、太爷鸡、香芋扣肉、黄埔炒 蛋、炖禾虫、五彩炒蛇丝、东江盐焗鸡、 爽口牛丸、油泡鲜虾仁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第一章1.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惯常环境是指很近的,常去的地方。
2.旅游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19世纪中期,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4.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大众旅游”的新局面。
5.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空闲时间。
游客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两类。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与其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6.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7.旅游活动要素:食:是首要。
住:是旅游的保障。
是进行游览的必要条件。
行:是关键。
游:是核心。
最根本的是游览。
购:是游中乐趣。
娱:游中消闲。
是旅游派生物。
现代旅游具有享受型深化,娱乐性提高,教育性增强的特点。
7.1、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7.2、旅游业的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7.3、旅游业的性质文化性和经济性)8.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客旅行社业,交通运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9.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1)增加外汇,平衡国际收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1. 导游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要求1.1 专业知识导游是旅游行业中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首先,导游需要对导游目的地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有所了解,能够向游客介绍相关知识。
其次,导游需要熟悉导游讲解的路线和景点,以便为游客提供优质的导游讲解服务。
另外,导游还需要了解旅游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1.2 素质要求除了专业知识外,导游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
首先,导游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游客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其次,导游需要具备耐心和细心的品质,能够耐心回答游客的问题,细心照顾游客的需求。
另外,导游还需要具有团队协作意识,与同事一起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导游的职责和责任2.1 导游的职责导游的主要职责是为游客提供导游讲解服务,介绍导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等知识。
此外,导游还需要照顾游客的生活起居,安排游客的行程,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2.2 导游的责任作为导游,他们需要对游客的安全负责,确保游客在旅途中不会遇到任何安全问题。
此外,导游还需要保护导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遗产,不得损坏或破坏游客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建筑。
3. 导游的应急处理能力在导游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应急情况,如游客突发疾病、天气突变等。
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游客的安全和利益。
导游需要熟悉相关的应急处理流程,能够冷静的对待紧急情况,有效的组织游客有序疏散,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求助。
4. 导游的自我提升与发展为了提高自身的导游水平,导游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他们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学习旅游行业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提升导游讲解的水平和质量。
此外,导游还可以积极参加各种旅游活动和交流,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结语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主要介绍了导游的专业知识与素质要求、导游的职责和责任、导游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导游的自我提升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
第九章-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第九章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第一节中国民族与民族政策第二节汉族及其传统节日第三节中国的宗教政策第四节佛教第五节道教第六节基督教第七节伊斯兰教考试大纲要求:熟悉: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概况和地理分布;我国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基本概况。
掌握:我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宗教旅游景观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中国民族与民族政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民俗文化。
绚丽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丰富旅游资源。
一、民族的定义、人口与分布特点1.什么是民族民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民族是指在特定历史的人文和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俄罗斯族等。
广义的民族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等;或泛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
2.中国民族的族称与人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他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71亿。
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9%。
2.中国民族的族称与人口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为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必须掌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以下是重点归纳:
一、旅游法律法规
导游必须熟悉旅游法律法规,包括《旅游法》、《导游管理条例》等,以便在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保障游客权益。
二、旅游地理知识
导游需要了解全国各地的旅游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等,以便在讲解中更加生动形象。
三、旅游文化知识
导游需要了解全国各地的旅游文化知识,包括民俗风情、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等,以便在讲解中更加深入浅出。
四、旅游服务知识
导游需要了解旅游服务知识,包括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保险等,以便在工作中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应急处理知识
导游需要掌握应急处理知识,包括突发事件处理、紧急救援等,以便在工作中保障游客安全。
六、语言表达能力
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普通话、英语等,以便在工作中与游客进行交流。
以上是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的重点归纳,希望对广大导游同仁有所帮助。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之中国文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之中国文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弹歌》B、《诗经》C、《楚辞》D、《文选》参考答案:B2.龚自珍的(),里面写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主张推进社会改革。
A、《己亥杂诗》B、《寰海》C、《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D、《猛回头》参考答案:A3.名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出自()。
A、王勃的《滕王阁序》B、范仲淹的《岳阳楼记》C、苏轼的《赤壁赋》D、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参考答案:A4.原始歌谣大多以简短朴实的语言反映当时的生活内容,传达出生活的节奏和旋律,如()。
A、《弹歌》B、《离骚》C、《楚辞》D、《论语》参考答案:A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自唐代()所作的《枫桥夜泊》。
A、杜牧B、张继C、李商隐D、刘禹锡参考答案:B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句出自()。
A、苏轼的《定风波》词B、柳永的《望海潮》词C、陆游的《游山西村》诗D、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参考答案:A7.《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A、郦道元B、王羲之C、柳宗元D、王安石参考答案:B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使至塞上》,是唐朝诗人()所作。
A、王维B、李白C、杜甫D、白居易参考答案:A9.名句“重湖叠崂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
A、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B、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C、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D、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参考答案:A10.清代散文“桐城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方苞、刘大榭和()。
A、赵翼B、袁枚C、姚鼐D、郑燮参考答案:CI1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
A、白居易的《暮江吟》B、杜牧的《泊秦淮》C、陆游的《游山西村》D、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参考答案:C12.楹联“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题写在()。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个人收集整理)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文化--河南仰韶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父系氏族--河南龙山文化,江苏青莲岗文化,浙江良渚(zhǔ)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夏商: 古代园林的圃、囿(yòu)、台出现在殷商时代,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时期,甲骨文、钟鼎文,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西周:井田制,手工业的分工更细,号称“百工”,谥号,天子的称谓春秋、战国:初税亩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瓦解,都江堰,郑国渠,百家争鸣,《甘石星经》,扁鹊的“四诊法”,蹴鞠。
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量衡,统一货币,小篆,焚书坑儒,开凿灵渠,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文景之治,推恩令,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耦耕法,井渠法(坎儿井),《周髀算经》,国家级最高学府太学,司马迁《史记》,贾谊《吊屈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西汉晚期佛教的传入东汉:光武中兴,杜诗“水排”,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蔡伦造纸,张衡浑天仪,地动仪,《二京赋》,《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王允《论衡》,班固《汉书》,《两都赋》,东汉末年道教的产生,黄巾军大起义三国、两晋、南北朝:北魏贾思勰xié《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北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南朝范缜《神灭论》,梁昭明太子萧统《昭明文选》,东晋法显《佛国记》,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唐代:隋“三省六部制”,赵州桥,僧人一行《大衍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三彩(红、黄、绿),《唐本草》,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陆羽《茶经》,史学家刘知几《史通》,史学家杜佑的《通典》,唐代诗歌,唐宋八大家(韩愈居首),唐代“传奇”,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鉴真东渡,玄奘《大唐西域记》,莫高窟五代十国、宋、元: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李诫《营造法式》,司马光《资治通鉴》,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四家,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米芾、米友仁“米家山水”。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前模拟训练第九章中国饮食文化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前模拟训练第九章中国饮食文化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中国烹饪、法国烹饪、土耳其烹饪被认为是世界三大烹饪流派的代表。
()2、铜器的发明是人类真正进入烹饪时代。
()3、明清时期我国形成“四大菜系”鲁、苏、粤、川。
()4、北方代表菜“鲁菜”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影响最大的菜系。
()5、鲁菜的主要特点是讲究调味醇正、口味偏于咸鲜。
()6、川菜以味型多样、变化巧妙而著称。
()7、川菜具有“一菜一格”和“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
()8、鲁菜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为八大菜系之首。
()9、粤菜以选料广博奇杂、菜肴新颖奇异而闻名全国。
()10、历代宫廷肴馔的风味都具有共同的特点是华贵珍奇、配菜讲究典式规格。
()11、清代宫廷菜特点是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形色美观。
()12、官府菜讲究用料广博益寿、制作奇巧精致、味道中庸平和、菜名典雅得趣。
()13、谭家菜的代表名菜有清汤燕窝、风尾鱼翅、草菇蒸鸡、扒大乌参。
()14、随园菜的代表名菜有素燕鱼翅、鳆鱼炖鸭、白玉虾圆、雪梨鸡片。
()15、寺院菜特点为就地取材,烹饪简单,品种不繁,质量求精。
()16、天津三绝食品是桂发祥大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
()17、蟹黄汤包被誉为“天下一品”。
()18、牛羊肉泡馍是陕西名食的“总代表”。
()19、刀削面被称“天下一绝”为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
()20、天津狗不理包被誉为“天下第一包”。
()21、西安饺子、臊子面、牛羊肉泡馍被誉为“西安饮食三绝”。
()22、兰州拉面的特点概括为“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23、抓饭是新疆最有名的民族风味小吃。
()24、过桥米线为云南特有风味小吃。
()25、“桂林马肉米粉”洁白细嫩、软滑爽口,有“吃米粉找不到头”之说。
()26、湖南火宫殿臭豆腐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
()27、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专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要点重点
《导游基础知识》要点精华版根据考试大纲掌握和熟悉的要求部分整理引言1. 熟悉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1. 丰富多样、种类齐全。
2. 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3.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
4. 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性的典型主题。
第一章:中国历史概述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第二节:中国历史常识1. 掌握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基本知识。
1. 童试。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
参加童试的人无论年龄多大,一律称为童生。
院试中式(合格)之后,可取得秀才资格。
童试不算国家正式考试,却是功名的起点。
2. 乡试。
一般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乡试于秋季举行,又称“秋闱”。
取中者称“举人”,以具有做官的资格。
第一名称“解元”。
3. 会试。
在“乡试”之次年,有礼部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会试”在三月举行,又称“春闱”。
取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4. 殿试。
又称“廷试”,是皇帝自主持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考试。
取中者称“进士”,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第二章:中国的年节民俗1. 掌握民俗的概念、特点。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
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在民间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社会生活文化现象。
特点:1. 民族性,是由民族内部所有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并由社会普遍传承的。
2. 集体性,民俗的创造和传承是要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
3. 变异性,民俗是集体创作、靠口头和行为传承和传播,这就是决定了它总处于不断变动状态之中,从而导致了民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异。
4. 延续性,时间上的传承性和空间上的传播性,它可谓大规模的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要点第一章引言1.近旅游开始19世纪,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产业革命影响。
2.英国人托斯•库克的一次重要活动,成为近代旅游和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3.近代旅游产生时间是1841年7月5日。
4.按组织形式的标准划分,旅游评选活动有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5.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要素有: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6.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指:旅行社、住宿业、交通运输业7.从旅游的路程来讲,中短旅游较多,而远程旅游较少8.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设的西班牙的马德里,我国于1983年加了该组织。
9.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的英文简称:UETAA10.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欧洲11.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性心理12.旅游业的依托性,首先依托于旅游资源13.国际旅游收入上,世界上占第一位的是:欧洲接待区14.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英文简称是:PATA15.现代旅游具有的特点是:普及性、持续性、集中性、季节性16.成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有:可随意支配收入、良好的身体状况、闲暇时间17.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有: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地域性、易损性、可创新性18.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劳动密集性、涉外性19.我国海外客源地,主体是亚太地区,两翼是亚太和美洲20.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组织。
21.美国、加拿大是以外出的路程为标准来判定是否为国内游客。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现代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
23.热爱祖国是中国的合格导游人员的首先条件24.世界旅游组织简称:WTO25.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组织了有570人参加的团体旅游,这一活动成为近代旅游和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26.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导游员,必须政治思想过硬,语言过硬,业务知识过硬;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出色扔组织交际和自控能力,高超的服务技能和健康的体魄。
第二章中国文史常识一、历史王朝的更替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笔记
第九章导游业务相关知识第一节交通知识一、航空客运知识(一)航空旅行知识1、航班三种飞航形式——班期飞行、加班飞行、包机飞行班期飞行——规定的航线、定机型、定日期、定时刻航班——定期、不定期定期——定期;始发站-经停站-终点站;始发站-终点站2、班次——单位时间内(一周);航班数(去程和回程)——运量需求和运程3、航班号:国内航班——二字英文代号、四位阿拉伯数字——第四个数字:单数为去程,双数为回程国际航班——英文代码、三位阿拉伯数字(二)机票1、正常票价的客票有效期为一年2、儿童票2周岁至12周岁——50%付款未满2周岁——10%付款,不占位,每一成人只能随行一名婴儿。
3、确认国内机票——起飞前二天中午12小时以前国际机票——72小时前(三)乘机1、航班离站前30分钟停止办理手续2、误机原航班起飞时间的次日中午12点前办理可改乘后续航班退票交付50%误机费(四)行李规定1、随身携带:体积——不超过20*40*55立方厘米重量——不超过5千克2、免费托运:头等舱——40千克公务舱——30千克经济舱——20千克3、不准作为行李运输:仿真手枪(玩具手枪)、管制刀具、利器、凶器等4、禁随身可托运:菜刀、大剪刀、大水果刀、剃须刀、有尖的手杖、铁头登山杖等5、不准在托运行李中夹带(不得托运,可随身):重要文件、资料、外交信袋、证劵、货币、汇票、贵重物品等(五)其他机舱等级:F——头等舱C——公务舱Y——普通舱K——经济舱二、铁路交通旅行知识(一)常识Z——直快T——特快K——快速L——临客Y——郊游临客JY——郊游旅游(二)车票半价儿童票 1.1米—1.4米每一成人旅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1米的儿童,超过一名应买儿童票。
车票遗失:在乘车途中丢失,从发现丢失车票地补票,核收手续费(三)行李旅客20千克儿童(含免费儿童)10千克外交人员35千克每件物品长、宽、高之和不能超过160厘米,杆状物品不超过200厘米;重量不超过20千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九章 中国四大宗教 第二节 道教
尊神
神仙
护法 神将
.
五、供奉的主要对象
三清
➢ 是道教最高层神团。 ➢ 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 ➢ 上清灵宝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 ➢ 太清道德天尊,住大赤天之太清宫。
四御
➢是仅次于三清、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 ➢玉皇大帝,为总执天道之神;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地经
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
三、道教的法术
1.服食与外丹 2.内丹术 3.符箓与咒语 4.禹步和手诀 5.占验术
1.服食与外丹
包含服食术(食疗法)、辟谷术、 外丹术等。
2.内丹术
主要是通过对人体内的精、气、 神三宝的修炼,结成内丹。
3.符箓与咒语
通过神秘的图文(符箓)和语言 (咒语)役使鬼神,达到降妖镇魔、 治病除灾的目的。
3.自然无为
➢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性就是 自然。
➢ 《道德经》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 为。” 要真正达到“自然”的境界,就要 践行“无为”的处世方法。
➢ 强调遵循自然之规律,不要对事物的 自然发生和发展强行进行预。
4.柔弱不争
➢ 道教以柔弱为用,主张一切行为都 不要太刚强,刚者容易先受摧残, 强者容易先受挫折。
正一道 江南和台湾。
历年真题
【答案】ACE
【2016年真题·多选】 下列关于道教全真道特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修身养性为正道 B.主要流行与江南和台湾省 C.道士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 D.不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 E.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1.“道” 2.“气化宇宙”的学说 3.自然无为 4.柔弱不争 5.清静寡欲 6.仙道贵生,返璞归真
导游基础知识总结
《导游基础知识》1、名词解释矿泉:含有一定数量的特殊化学成分、有机物或气体、或具有较高水温,能影响人体生理作用的泉水.《营造法式》:是北宋政府为了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邸等建筑工程,于公元1103年颁行的,是上述各种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和施工的“规范”;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雪顿节:是西藏传统的节日,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三月三:是黎族的主要节日,是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
塔葬:塔葬是中国藏族的葬仪风俗之一,是藏族中最为高贵、最高待遇与最高规格的一种葬式,其又称灵塔葬。
当高僧/活佛圆寂后,把遗体内脏经口或肛门取出,再以香料处理,然后根据地位供奉于金、银、铜、木或泥制的灵塔内。
古尔邦节(宰牲节):是穆斯林最大的节日,穆斯林每逢此日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并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以示纪念。
泼水节:(P54)禅宗: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
这五种物质相克相生,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2017【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1-2章
③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④ “田园诗人”陶渊明,山水诗人谢灵运
⑤ 南朝民歌《西洲曲》,北朝民歌《木兰辞》,叙事长诗。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二节中国哲学、文学、戏剧戏曲、中医中药、书画艺术和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文学: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风、雅、颂三部分 表现手法:赋、比、兴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二节中国哲学、文学、戏剧戏曲、中医中药、书画艺术和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艺术·书法代表人物与作品 名称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魏碑 行书 时期 殷商 周 秦 汉 唐 唐 魏晋 东晋 《毛公鼎》、《散氏盘》 李斯,《泰山刻石》、《琅琊石刻石》、《会稽刻石》 《衡方碑》、《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 《石门颂》 张芝、张旭《古诗四帖》、怀素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麻姑仙 坛记》,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 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稿文》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第一章 旅游活动与旅游业
第二节
旅游业与旅游市场:
二、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旅游市场是旅游产品供求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反映的是旅游产
品供求关系所引起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
三个构成要素:旅游市场主体、旅游市场客体、旅游市场中介
第一章 旅游活动与旅游业 二、旅游业与旅游市场:
二、旅游市场三大构成要素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史发展轨迹:
一、远古时期
1、母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公社荣阶段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彩陶文化)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 (打井技术,南方特有干栏式建筑) 2、父系氏族社会:父权确立 黄河流域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良渚文化
《导游基础知识》笔试知识点汇总
《导游基础知识》笔试知识点汇总《导游基础知识》笔试知识点汇总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一、“中国”真正成为国家的称谓是在什么时候?(P23“中国”一词真正成为国家的称谓是在辛亥革命之后。
)二、简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发展的主要脉落。
(P23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国土面积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中国古代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历史学家又将漫长的封建社会分解为五个发展阶段。
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阶段;隋唐五代是封建社会繁荣阶段;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阶段;明、清(鸦片战争前)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逐渐衰落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至1949年结束。
其中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经历了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共109年。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三、简述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及氏族公社的历史。
(P24在云南省元谋县生活着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生活着北京人。
已经能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吃熟食。
距今1.8万年以前,山顶洞人出现,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缝制衣裳,并从事集体的渔猎、采集劳动,逐步进入氏族公社阶段。
在约在距今7000—5000年前,中国的氏族公社进入到繁荣时期。
母系氏族公社最为著名的是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氏族。
人们开始种植庄稼(河姆渡氏族主要种植水稻,半坡氏族主要种植粟,即小米)、饲养家禽,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
已经会做彩陶和建造简单的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陶瓷
-雨点釉:“尺瓶寸盂视为无上之品,茗瓯酒盏叹为不世之珍”
-茶叶末釉:“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嫩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
德化
白瓷 “中国白”
醴陵
釉下彩瓷
唐山
3.四大刺绣
产地
特点
代表作
苏绣
“东方明珠”,双面绣
《猫》
湘绣
“苏猫湘虎”
狮,虎
粤绣
华丽,绣工多为男,金银线垫绣
《百鸟朝凤》
蜀绣
软缎、彩丝,技法多
天津
杨柳青年画
木刻水印和手工彩绘结合,取材戏剧、美女
潍坊
杨家埠年画
(北方)线条粗犷、风格淳朴
绵竹
彩绘、色彩对比强烈、地方民族特征浓厚
9.剪纸
-2006.5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用途
张贴
窗花、门笺、烟格子、纸扎花、顶棚花、灯笼花
摆衬
喜花、礼花、供花、斗香花、烛台花、重阳旗
2017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九章知识归纳
·了解中国陶器、瓷器的发展简史
·熟悉我国陶器、瓷器的主要产地和特色;
·掌握中国四大名绣及其代表作;
·熟悉我国漆器、玉器的主要产地和特色;
·掌握我国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的主要产地和特色。
1.陶瓷发展简史
注:(1)元明清都是主打青花瓷
(2)定——白瓷
汝——御用青瓷
官
哥
钧——乳浊釉瓷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2.瓷器主要产地
产地
代表
特色
景德镇-“瓷都”
青花瓷“瓷国明珠”
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
洛阳
唐三彩
以黄绿褐为基本釉色
龙泉青瓷Biblioteka -弟窑:丰润晶莹-哥窑:古朴典雅,“紫口铁足”
2009.9.30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兴-“陶都”
紫砂器
“神品” 泡茶好
东阳木雕
浮雕
“木雕之乡”
潮州木雕
取材广泛
“金漆木雕”
5.漆器
主要产地
代表
特色
北京
雕漆
以剔红、剔黑为主
福州
脱胎漆器
地方民族特色
扬州
镶嵌漆器
镶嵌螺钿,古朴
以及:平遥、成都、贵州大方、天水
6.锡器
特性:①对人体无害②作为生活器皿独特-“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储茶味不变,插花花长久”③延展性和加工性能好
7.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刺绣底样
鞋花、枕头花等
印染
主要产地
特色
扬州
四时花卉
-包钧,“神剪”
-张永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代表作:三百
浙江
戏曲窗花
-金华 窗花、灯花
-乐清,装饰龙盘灯
-平阳,圈棚花 即礼花
山西
窗花
粗犷、雄壮、简练
陕西
“活化石”
造型古拙、风格粗犷
10.风筝
《蜀宫》《熊猫》《鲤鱼》
4.雕塑
产地
代表
特点
玉雕
新疆和田
白玉
西北民族风格;轻盈柔和
辽宁岫岩
“玉佛”
晶莹剔透
石雕
青田
冻石
-刻图章
-“化腐朽为神奇”
-与东阳、黄杨木雕并称“浙江三雕”
寿山
田黄石
“一两黄石一两金”
昌化
鸡血石
印章
木雕
主要产地:吉林、山东、江浙、广福
代表:吉林根雕、曲阜楷木雕、苏州红木雕、东阳、黄杨、潮州、龙眼木雕(对于产地顺序)
四宝之首
产地
特点
湖笔
湖州善琏镇
尖齐圆健
“笔中之冠”
徽墨
安徽
“香彻肌骨,渣不留砚”
宣纸
安徽泾县
生宣-写意画
熟宣-工笔画
“纸寿千年”
端砚
肇庆
石质细、墨汁细稠
“端氏一斤,价值千金”
中国四大名砚:端砚、歙shè砚、洮táo砚(甘肃)、澄泥砚(洛阳)
8.年画
四大产地
特色
苏州
桃花坞年画
(南方)优美清秀、严密工整,“南桃北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