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整理版)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表解—哲学基础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

【知识点表解】第一节精气学说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元概念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其概念源于“水地说”)气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说(其概念源于“云气说”)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精或气构成(西汉时被元气说同化)。

“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宙的唯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无形:弥散而运动的状态,充精气的存在形式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

有形:凝聚而稳定的状态——形散质溃又复归于无形之气。

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含义: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气生形”、“形化气”。

气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如“冰化为水,水化为雾霜雨雪等”。

气与气之间的转化:“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等。

“天地一体”。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相互感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的生死过程,“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 也即气之聚散过程。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含义:精,即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足阳经 手三阳经足三源自经五、病因(一、)概念
1.含义: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 2.分类:六淫
疠气 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 病理产物等
(一)风邪
(一)六淫
1.含义: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2.致病特点:
1.含义: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偏胜或机能亢奋,代 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 临床特点:热、动、燥 病机趋向:“阳胜则阴病”
(二)阴偏盛
1.含义: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胜,机能障碍 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临床特点:寒、静、湿 病机趋向: “阴胜则阳病”
气机阻滞 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疼痛(胀、窜、攻痛) 气塞不行—胀闷(气行则舒)
体质壮实,精神亢奋,壮热烦躁,疼痛拒按,二便不通,脉
表现
实有力等。
精气夺则虚 含义 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以及脏腑经络功能减退,使机体抗病
特点
能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的一系列虚弱、不足的证候。
形成 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亏虚、多种慢性病耗损、邪气损害等。
(二)十二经脉
1.走向
头 手三阳经

手三阴经
手 足三阳经

足三阴经

《灵枢.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二)十二经脉
2.组成
手足阴经 手三阴经
足三阴经

中药综合整理图表

中药综合整理图表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五脏中主水的有:脾、肺、肾【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则能出矣。

决渎之官是指三焦,罢极之本是肝】】】】】】】】】】】】,三、五脏之间的关系四、六腑的生理功能五、奇恒之腑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关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发病与病机第二章中医诊断基础(8分)闻诊问诊切诊——脉诊辩证八纲辨证(续表)常见病辨证论治一般:肝气-—柴胡疏肝散;肝郁——逍遥散;肝火--龙胆泻肝丸;心脾两虚—-归脾汤;食滞伤食——保和丸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①②③④⑤⑥续表: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①②③④⑤⑥续表: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①②③④⑤⑥续表: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①②③④⑤⑥续表: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①②③④⑤1。

配伍禁忌“十八反”歌诀半萎贝蔹及攻乌——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萎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藻戟芫遂俱战草——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诸参辛芍叛藜芦—-藜芦反诸参(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十九畏"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十九畏列述了9组l9味相反药,具体是:硫黄畏芒硝(包括玄明粉),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牵牛子(包括黑丑、白丑),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棱,川乌、草乌(包括附子)畏犀角,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思维导图)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思维导图)

中医基础理论—发病(思维导图)
病因-发病-病机是一个疾病发生发展的经过。

我们一般会讲病因-病机-病证,发病这个词,平时我们不怎么提到。

但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节点,我们又必须得掌握它的内容。

一个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1.病邪(外邪/内邪)作用人体,我们称为【病因】
2.正气与病邪做斗争。

(正气败则发病,正气胜则不发病)我们把正邪斗争的过程称为【发病】
3.结合正气和病邪的盛衰,阴阳、精气血津液学说…我们把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关键趋势或者规律和机理称为【病机】
发病:是衔接病因和病机(下个章节讲)的一个节点,需要理解性学习。

相对于病因和病机是相对简单的,内容和体质大致相近,建议前后对照学习。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脏腑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脏腑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脏腑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
个人认为,教科书排版对于刚步入大学的孩子们有点不太友好。

第一:拿藏象和气血津液来说,脏腑大家都相对熟悉,气血津液都相对陌生。

把处处离不开气血津液的脏腑排在气血津液之前学习,连气血津液是个什么概念都不知道,让学生怎么学?
第二: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是通过经脉属络、生理配合、病理相关来说明的。

可是,经络还是被排在了后面,当然经络知识体系很大,但最起码把能说明脏腑表里关系部分安排在前面吧。

第三:一会边是:脾上输津液于肺,再由肺的宣降作用输布全身。

一会是:脾上输津液于心肺头目。

是没错,但这样的半截话很容易把刚接触中医的学生绕的是云里雾里。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公众号内文章是重新做了排序的。

开始今天的内容前,先把相关的经络知识点了解一下。

以便知识的衔接。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是气血运行和信息传导的主要通道。

经脉有十二正经: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

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的规律,相互之间有表里关系与脏腑有直接的属落关系。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网络全身。

了解了经络,再学习脏腑之间的关系就有理论支持了。

以下是脏腑关系的思维导图。

飧泄(sun):大便泄泻清稀, 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肠鸣腹痛。

文章中如有错字错句请通过下面(发消息)提醒更改!。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经典版,无删减版本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9楼)第三章脏象(第10楼)第一节五脏(第11楼)第二节六腑(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17楼)第一节精(第18楼)第二节气(第19楼)第三节血(第20楼)第四节津液(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第22楼)第五章经络(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第29楼)第六章体质(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第34楼)第七章病因(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第39楼)第八章病机(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第43楼)第四节脏腑病机(第44楼)第五节经络病机(第45楼)第六节疾病的传变(第46楼)第七节疾病的转归(第47楼)第九章养生与防治(第48楼)第一节养生(第49楼)第二节预防(第50楼)第三节治则(第51楼)[附]五运六气(第52楼)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第53楼)第二节标本中气(第54楼)第三节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中医学》第二章 藏象学说(附图) (2)

《基础中医学》第二章 藏象学说(附图) (2)

图2-18 脾运化与肾精肾阳关系示意图
脾(运化)
图2-19 脾肾与水液代谢关系示意图 肾——气化水液(水液代谢平衡) 脾——运化水液(生成输布水液) 水液代谢正常
胆:贮存排泄胆汁——以助消化 消化
胃:受纳腐熟水谷——初步消化 小肠 受盛化物——进一步消化 泌别清浊——吸收精微 吸收水分 排泄大便 膀胱:贮尿排尿——排泄小便 三焦:水谷之道路(概括消化、吸收、排泄过程) 大肠:传导变化 吸收 排泄
图表说明:“ ” 或“↓↑”形式示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关系;以“ ”形式示意相互协同关系。
心血载气并维持肺之呼吸 肺气助心行血
肺(主气司呼吸) 图2-1 心主血与肺主气相互依存关系示意图
(宗气) 心(主血)
脾(主运化)
心血滋养维持脾运 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心血
图2-2 心主血与脾主运化相互依存关系示意图
图2-15 肝肾疏泄与封藏相互关系示意图
肝(藏血) 肝(主疏泄)
肝(疏泄)
图2-16 肝肾阴阳互生互制关系示意图 肝之阴阳 肾之阴阳 维持肝肾阴阳的充足与协调平衡
图2-17脾肾先后之本关系示意图 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
为人体生命之本
肾(肾精、肾阳)
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肾精 肾阳温煦以助脾运
心(主血)
心主血——推动血行 脾统血——血行脉道 血液运行正常
图2-3 心与脾在血液运行中相互协同关系示意图
图2-4 心主血与肝藏血相互关系示意图 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 肝藏血——贮藏、调节血量 血液运行正常
图2-5 心主神志与肝调节情志相互关系示意图 心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 肝主疏泄——调节情志活动 维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
图2-6 心肾相交关系示意图 心火 肾水 心肾水火相济——心肾相交 上济 下降

中医基础理论图示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图示PPT课件

心肾不交
五、肺与脾
肺司呼吸 脾主运化
吸入自然界 清气 吸收水谷之 精气
聚于 胸中
生成 宗气
肺通调水道 脾运化水液
输布排泄水液
水液代谢正常
吸收输布水液
42
六、肺与肝
肺气 主清肃下降 主疏泄升发 一升一降,全 身气机调畅
肝气
七、肺与肾
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 肾主水(为主水之脏) 水液正常 输布排泄
手少阳三焦经 手三阳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56
足三阴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
十二经脉
二、走向、交接规律
(1)大体走向 手之三阴 手之三阳 足之三阳 足之三阴 (2)交接规律 手之三阴 手之三阳
手指末端 头面部

从胸走手 从手走头 从头走足 从足走腹

(腹)
手 足
阳偏衰
阳阳两虚 阴偏衰 阴损及阳
阳阳双补
8
9
10
子相传 心 母 病 子
病 及 子
相乘
肝旺乘脾
病 及 母
木乘土
肝(旺)
我克 克我
脾(虚)
母病及子
肝病 肾 子病及母 土侮木 病
金 乘 木 木 侮 金
脾 病
脾虚肝乘
相侮
肝旺侮肺
肺(虚)
克我 我克
肝(旺)
11
肺虚肝侮
滋水涵木法 益火补土法 相生治法 培土生金法 金水相生法 抑木扶土法 培土制水法 相克治法 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手之三阳 足之三阳
互为表里两经交接 同名经交接 互为表里两经交接 无明显规律
57
足之三阳 脚趾末端足之三阴 足之三阴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思维导图)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思维导图)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思维导图)
学习病机,重点是在于【邪正盛衰】中的“虚实”概念,和【阴阳失调】中的“偏盛偏衰”概念。

必须要完全掌握再往下学习。

阳盛则热和阴虚则热,哪个是实热,哪个是虚热?
阴盛则寒和阳虚则寒,哪个是实寒,哪个是虚寒?
类似上面两个问题,要边学边问。

在内生“五邪”中,要把“虚实”和“阴阳”的概念带进去学习(比如:热为阳,寒为阴。

实热为阳偏盛,虚热为阴偏衰。

实寒为阴偏盛,虚寒为阳偏衰)。

此外,还要注意外邪(六淫)和内生“五邪”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关于气血津液失常,最好复习一下气血津液和藏象的知识点。

图中相对重点的地方都加了底色。

文章末尾附【病机十九条】建议理解了再背。

不理解,背的再熟也茫然。

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把【内生“五邪”】中的“风气内动”学明白,就是知道为什么“皆属于肝”了。

帝曰:
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心);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若有错字错句请通过下面(发消息)告知。

【精品】中医基础理论课件(全108讲)

【精品】中医基础理论课件(全108讲)

舌诊
问诊
舌头可以反映身体的状态。 中 医师甚至会问患者的饮食谈吐 等情形,这也有助于确立诊断。
问诊是中医理解患者病情的重 要步骤。中医师会问很多细节, 例如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和 症状的情况。
中医的病因病机学
1 病因
中医理论中,疾病的形成和许多因素有关,例如气候,饮食,生活方 式等。
2 病机
中医将病因和疾病的形成毛有关系,即所谓的“病机”,可以通过辨证 来确定。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全 108讲)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习的基石。它涵盖了从整体的观念到各种具体疾病 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本课程将为您呈现中医基础理论的全局认识。
中医四大基本理论
1 辩证论治
辩证论治是中医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它强调的是整体性看待人体疾病,理解五脏 六腑之间的关联。
2 整体观念
中医将人的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对每个系统的疾病都会考虑到其他系统对其的影 响。
膳食疗法
食物与中草药在中医理论中 并列着。根据患者的身体需 求,选择特定的食物可以帮 助提高身体健康。
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辨证
辨证是中医术语,是指通过综合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论治
论治是中医术语,是指根据病人的辨证结果,选择特定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诊断学
脉诊
在中医中,脉搏被认为是身体 状况的反映。通过脉诊,中医 师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这有 助于诊断。
3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许多理论的基础。这个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也是基础医学中 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4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另一个起源于中国哲学的理论。它和阴阳学说一样,在中医学习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五脏六腑理论
五脏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整理版)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整理版)

绪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內的一个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独待的医学理论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图绪-1)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

「X化基81—一以巾华^眯^^文化为依4础托一&学墨48 ―长期医疗实践巾!^学铀识的^取1~哲,享3 -古代糟气,阴阳,五行学说的鋈响「'健夼内径》一是"3瑰存量早的-^医学^著,费定了中医卞31 抡募础一1**1 一一对^络,命门:、一:!^,的论述,在《内^,31*11丄冉^发II一 1 &寒条病14》一创1#广轷^^统的辨"论治瑾论^系^ I神农本#1?^^^最^的^物,专丼,:^巾药^理论(!定了緣幽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长期的医疗知识的积累和理论总结,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而形成的:(1)社会文化基础:医学的起源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

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的急剧变革,生产水平的提高,哲学、农学、天文、物候、植物、矿物、冶炼等各学科都有发展,并形成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局面,这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有利的社会文化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

中医学对人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疾病的病因与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的认识,都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2)医药知识的积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和疾病做斗争,逐歩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掌握了诊治疾病的方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医学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解析PPT

中医基础理论解析PPT

脏腑在中医中的应用:经络学说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它包括阴阳、五行和脏腑等概念,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脏腑在中医中具有重要地位 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中医认为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疾病。通过对脏腑的研究,中医可以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经络学说在中医中占有重要地位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经络系统连接脏腑和体表部位,调节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学说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阴阳五行理论与脏腑经络学说相辅相成 阴阳五行理论与脏腑经络学说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阴阳五行理论为脏腑经络学说提供了哲学基础,而脏腑经络学说则为阴阳五行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
脏腑的概念及特点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iscera
脏腑的概念及特点:脏腑的定义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它包括阴阳、五行和脏腑三个方面 。阴阳代表事物的对立统一,五行代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则 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系统。 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脏腑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系统,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胆、 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这些脏腑在人体内各司其职,共 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运作。 脏腑的特点在于其功能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性 脏腑的特点在于其功能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性。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 的功能,如心主血脉,肝主疏泄等。同时,各个脏腑之间也存在着密 切的相互关系,如肝与肾相生,心与小肠相表里等。这种多样性和相 互依存性使得脏腑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失衡的表现及调理方法
阴阳失衡影响健康 中医认为,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 织统计,全球约有60%的疾病与阴阳失衡有关。例如,阳盛阴虚 可能导致高血压,阴盛阳虚则可能引发糖尿病。 调理阴阳平衡可改善健康状况 中医强调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来改善健康状况。一项对2000名患 者的研究发现,采用中医调理方法后,85%的患者病情得到改善 。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中医基础理论》
思维导图PPT模板
目录
01 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 教学指导委员会
02
《中医基础理论》编 委会
03 编写说明
04 模块一 绪论
05
模块二 中医学的哲学 基础
06 模块三 藏象
目录
07 模块四 精、气、血、 津液、神
09 模块六 体质
08 模块五 经络 010 模块七 病因
作者简介: 苏萍,女,1968年1月出生,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针灸学校/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 校副书记。பைடு நூலகம்事相关学科教学近30年,参与过《中医学基础》等多部教材的编写,有丰富的写作经验。
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 委员会
《中医基础理论》编委会
编写说明
模块一 绪论
二 中医学的基 本特点
目录
011 模块八 病机
013 主要参考书目
012
模块九 养生、防治、 康复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核心内容,主要涉及中医哲学思想、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和养生、防治、康复原 则等。它适用于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等专业。教材编写特点:1.转变观念,适度调整:教材编 写充分体现出中医基础理论的认知特色,借鉴近时期来国家教学改革的相关成果,符合中医药高职高专教学内容 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对部分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内容编写体现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知识、能 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2.准确定位,能力至上: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岗位需要 为前提,能力培养为重点”原则,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理论阐述做到必需、够用;同时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 的从业和发展,其内容应注意与国家助理执业中医师考试大纲相衔接,保证毕业生与临床工作“零”距离。3.突 出特点,做成精品:教材编写体现继承性、科学性、权威性、创新性、简明性、实用性,突出中医药特点,从整 体上提高教材质量,编写出“精品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內的一个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独待的医学理论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图绪-1)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

「X化基81—一以巾华^眯^^文化为依
4础
托一&学墨48 ―长期医疗实践巾!^学铀识的^取
1~哲,享3 -古代糟气,阴阳,五行学说的鋈响
「'健夼内径》一是"3瑰存量早的-^医学^著,费定了中医卞31 抡募础
一1**1 一一对^络,命门:、一:!^,的论述,在《内^,31*11丄冉^发II
一1 &寒条病14》一创1#广轷^^统的辨"论治瑾论^系
^ I神农本#1?^^^最^的^物,专丼,:^巾药^理论(!
定了緣幽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长期的医疗知识的积累和理论总结,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而形成的:
(1)社会文化基础:医学的起源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

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的急剧变革,生产水平的提高,哲学、农学、天文、物候、植物、矿物、冶炼等各学科都有发展,并形成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局面,这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有利的社会文化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

中医学对人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疾病的病因与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的认识,都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2)医药知识的积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和疾病做斗争,逐歩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掌握了诊治疾病的方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医学基础。

医学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加之社会文化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与指导,在众多医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著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一《黄帝内经》。

〔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

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二者显得尤为密切: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重大变革,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水平的提高,人们世界观也发生突破性变化。

那时的医家,就很自然地以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对人类生命的起源和本质,健康与疾病等进行探索。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具有深刻影响的哲学思想,主要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古代医学家,以这些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将丰富的医学知识,结合当时的自然科学成就,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形成中医学理论。

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部医学巨著,是先秦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

该书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为中医学理论
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系统地将古代哲学思想引入医学领域,作为思维方法以解释人体生命的产生及过程,疾病发生的原因、机理及诊断、防治等;较详细地阐述了脏腑等的生理功能,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分布及功能,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

《内经》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

该书采用问答形式,以论述基础理论为主,对脏腑、经络、脉学、病理、针法等内容进行阐述。

其中,对经络、命门、三焦的论述,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与《内经》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怍。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后被分为《伤寒论》与《金匱要略》两部,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

全书内容概括了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四诊,阴、阳、表、里、寒、热、虛、实八纲,以及汗、吐、下、温、清、和、消(利〉、补八法.理、法、方、药齐备,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书中共收载药物365种,根据药物功效与毒性的大小而分为上、中、下三
品,记载了药物的性能、主治,提出了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和合等药物学理论,为临床用药和组方提供了依据,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

其发展,反映了相应历史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

1、魏晋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医家,既重视继承整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并阐发其理论;又重视总结临床经验,揭示疾病的现象与本质关系,并使之上升为理论。

如:
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该书首次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对中医脉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丰富了脉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编撰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详述了唐以前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等,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可称为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2、宋金元时期
南宋·陈言(陈无择),在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下般疢难,不越三条”和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三因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一书,提出“三因学说”,系统阐述三因理论,对后世病因学的分类及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金元时期,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人为代表,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表绪-1)
刘完素(宇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百病皆因火热,用药多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河间学派)。

代表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

张从正(字子和),倡导“攻邪论”。

认为邪非人身所有,主张“邪去正自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代表著作为《儒门事亲》。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创“脾胃论”。

提出“内伤脾胄,百病由生”的学术观点,治病重在调补脾胃,后人称其为“补土派”(脾胃学派)。

代表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创“相火
论”。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观点,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代表著作为《格致余论》。

表绪-1 "金元四大家"学派简表
3、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学的发展,既有对中医学理论和经验的综合整理,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又有许多重大意义的医学创新与发明,如:明代命门学说的产生,为中医学的藏象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在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明代的吴有性及清代的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等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说”,对温疫病的病因提出新的概念。

叶桂(字天士)著《温热病篇》,阐明温热病发生发展规律,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薛雪(字生白)著《湿热病篇》,指出湿热之病与伤寒、温病不同,对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等作了阐述。

吴瑭(字鞠通)著《温热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

王士雄(字孟英)著《温热经纬》,篡辑温病学说,使温病学说逐渐走向系统与完善。

4、近代与现代
近代时期(1840〜1949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文化的传入,使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新旧并存,中西混杂的趋势:一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理论科学化的思潮。

现代时期(1949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中医政策,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用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将中医学理论纳人现代科学研究序列,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