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中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态度的体现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A T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革命暗潮汹涌
2.1.对大贵族的仇恨成了人们聚在一起的共识
德发日酒店每天人头攒动,人们围在酒桌周围神秘地谈论着,许多人从一个酒桌听完了,又去另一个酒桌听雅克们的谈话。
德发日太太经常拿着毛线活儿在东一群西一群人中走来走去,就像是在他们中间传道一样,而且像她这样的人还有不少。
作者说人世间若不再产生这样的传道士就好了,就是在暗指她们所传播的东西,无外乎是自己痛苦的经历和对上层贵族的仇恨,教给其他人的,只有仇恨,没有任何积极成分。
妇女们的编织,一下一下,记录了革命中落下的头颅,胸中充满仇恨的人,是可怕无比的。
2.2对大贵族极端仇恨的人成了革命的领导者
德发日太太有一份自己拟定的名单,就等着巴黎人民揭竿而起之时拿出来惩治那些平日里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贵族们。
她本人则对贵族极端仇恨和不满,不仅仅针对某个犯下罪行的贵族,就连贵族的孩子也不放过,大有株连九族,斩草除根之意,而革命者凶残野蛮,荒诞愚昧也正在于此。
他们自称为爱国者,并排斥其他一切意见不同者。
他们假托高尚的名头,干着同样腌臜龌龊之事。
正如诞生于这一时期的名言,“自由啊,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4]。
德发日太太的狠辣自然给身边的爱国者以表率,成为他们的领头人。
3.革命的狂风暴雨
3.1革命者攻占巴士底狱[5],潘多拉魔盒[6]已经打开
圣安托万区的所谓爱国者们从德发日酒店那里领到了武器,没有领上武器的就扒掉墙上的石头砖块儿,把自己的手弄得血淋淋的也在所不惜。
巴黎各区的人们一起攻占了巴士底狱,救出了被关押的七个犯人。
来攻城的所有人脸上都充满了仇恨,同情怜悯再也没有丝毫痕迹。
暴虐和铁腕统治同鲜血溅洒出来,每个人都沾上了它的污垢。
革命者们把敌人尸体割开,把敌人头颅高高挑起,作者在这里重提多年以前在德发日酒店门前跌破的酒桶,当年被红酒染红的鞋底如今依然红得鲜艳,正如作者所说,那些脚步一旦染成红色是很难清洗的。
其实,难清洗的并不是鞋底,而是那颗想要通过非正常手段据任何想得到的东西为己有,达到
任何个人目的的肮脏的心,再也无法洗净。
3.2对富伦老贵族的摧残,反映出爱国者的野蛮
革命者们终于抓住了靠假死潜逃的老贵族富伦,他们仇恨他的理由则是因为他说了一句穷人饿了可以吃草的话。
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无需什么理由,只要一个贵族的头衔,就足以致一个人于死地。
这位老贵族的话虽然使得革命者们更加愤恨,但他们也无法让被如此众多的爱国者所仇恨的人多死几次。
于是他们把他的肉体作为发泄口,殴打他,羞辱他,给他的背后捆上一捆草,用草把他嘴巴填满,把他揪扯拖拽得血痕累累,直到最后被吊死在街灯上。
革命者对这样的事乐此不疲,母亲丢开了家中挨饿的孩子、虚弱的老人和急需照顾的病人,披头散发、以野性地呼喊和行为投入到疯狂与残忍的活动中,手舞足蹈,无比狂热。
而让她们如此发狂的原因,只不过是折磨一个年过七旬的贵族。
3.3革命委员会滥杀无辜,革命者登上权力之巅
全国各地的革命者或者直接或者通过革命委员会,杀害了很多无辜的人,即便是被他们所仇视的贵族也不一定都罪及判死,可被逮捕的贵族们却被统统处决。
长期积压在民众心中的仇恨被释放出来,得到广泛的激发和肆意的宣泄。
革命者今天63人,明天52人把囚徒送上断头台,那里面有老人,妇女和孩子,大多数都是无辜的。
清晨,巴黎的广场街道,随处可见猩猩血红,它们不是被太阳染成红色的,这种红色就连太阳也带不走。
革命者的衣服上染满血污,他们的武器沾满鲜血,就连磨刀石都被染红了。
革命者建立了共和国,成为了国家的统治者。
他们用断头台摧毁了旧的压迫者,成为了新的压迫者,但正如卡顿临死前预言的那样,最终他们也死在了断头台之下。
一个社会如果依靠暴力革命的手段来推动社会进步,那么革命者有一天可能也会成为被革命的对象。
结束语
《双城记》中的法国大革命是丰满的,有动感的。
而作者的写作角度则是出于批判革命者的野蛮血腥,暴力激进,从侧面赞许了英国如光荣革命和1832年议会改革这样通过不流血的社会改革达到实现宪政的政治诉求的方式。
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法国社会的整体进步,宣扬了自由民主博爱的价值观,但法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公民参与社会运动的根本目的也是出于让社会的每个生命体生活的更好,这样的运动不应该以流血为代价。
由于文章篇幅和个人水平有限,只能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得到一定的关注,并可以为有兴趣在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注释
[1]自由引导人民.,2012-4-21
[2]光荣革命.,2012-4-21
[3]议会改革.,2012-4-21
[4]罗兰夫人.,2012-4-22
[5]巴士底狱.,2012-4-22
[6]潘多拉魔盒.,2012-4-22
参考文献
[1] 吴佩芳.文化经典在跨文化阐释中的接受与变异——论《双城记》在汉语外
国文学史的经典化[J].语文学刊,2011年第1期:122-123
[2] 孟春梅.狄更斯的《双城记》解读[J].作家杂志,2009, No.6:32-33[3] 田源.黑暗与暴力的双重批判——浅析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85-88
[4] 臧嫦艳,郭月琴.《双城记》的人物形象和文化气质[J].名作欣赏,2012年第4期:29-30(40)
[5] 王子墨.论《双城记》对革命的态度[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77-80
[6] 马莹.谈《双城记》中人物的象征意义[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5
期:32-33
[7] 田凤娟,刘金凤.试析《双城记》中人道主义的局限性[J].作家,2009年
第24期:44-45
[8] 杨天地.试析狄更斯《双城记》的艺术特色[J].大家,2011年第22期:35 [9] 梁旭东.艺术家的良知与法国大革命——对《双城记》人道主义题旨的辨析[J].宁波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10]贺润东.卡顿的救赎——《双城记》中博爱精神的体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0卷第4期:23-25
[11]曹友义.以《双城记》为例探析狄更斯人道主义的多重性[J].作家,2010年第10期:61
[12] 自由引导人民.,2012-4-21
[13] 光荣革命.,2012-4-21
[14] 议会改革.,2012-4-21 [15] 罗兰夫人.,2012-4-22 [16] 巴士底狱.,2012-4-22 [17] 潘多拉魔盒.,201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