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现场拌制混凝土专项方案

现场拌制混凝土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为确保混凝土现场拌制质量,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及相关行业标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楼6栋,地下室1座。

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为C25、C30、C35,混凝土总量约1.5万立方米。

三、拌制混凝土原材料要求1. 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2. 砂:选用中粗砂,粒径应在0.15-5.0mm之间,含泥量不大于3%,含泥块量不大于1%。

3. 石子:选用粒径为5-40mm的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大于1%,含泥块量不大于0.5%。

4. 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5. 外加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等。

四、拌制混凝土设备要求1. 搅拌机: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容量应满足工程需求。

2. 量筒:量筒应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准确。

3. 称重设备: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电子秤,确保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材料用量准确。

4. 水泵:选用流量大、扬程高的混凝土输送泵,确保混凝土顺利输送。

五、拌制混凝土工艺流程1. 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原材料性能和工程特点,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2. 称量材料:按照计算好的配合比,准确称量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

3. 搅拌:将称量好的原材料依次投入搅拌机,按照规定的搅拌时间进行搅拌。

4. 测定混凝土性能:搅拌完成后,取样测定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性能指标。

5. 混凝土输送:将符合性能要求的混凝土通过输送泵输送到指定位置。

6. 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浇筑密实、平整。

六、质量控制措施1.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搅拌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合比称量材料,确保混凝土性能稳定。

商砼施工方案及砼现场拌制方案

商砼施工方案及砼现场拌制方案

商砼施工方案及砼现场拌制方案本项目的主体结构砼采用商品砼,而二次结构用的砼如抗震柱,圈梁、过梁等采用自拌砼。

一、商品砼现场施工1、商品砼质量保证措施(1)生产供应商品砼,必须高度重视,生产过程中领导要值班。

(2)严格按站里制定的“商品砼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生产,保证原材料检验,工艺设备及操作检验,商品砼合格验收各环节落到实处。

(3)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各种材料:即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外加剂,均应达到试验所用材料的材性指标,可以比相应指标好,不能差。

材料能否应用,由配合比负责人签字认可。

(4)原材料储备与供应保证生产前必须有一定的储备。

本公司砼供应站砂、石堆场大,储备充足;粉煤灰及外加剂用量相对较小,容易备足料。

水泥储量为800 吨,且材料部门设专人值班,与水泥厂随时保持联系,保证供应。

(5)砼配合比设计试配泵送砼的配合比设计试配由砼供应站技术负责人负责。

试配时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材料,严格计量,机械搅拌。

测定拌合物性能指标:容重、凝结时间、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损失。

制作砼立方体强度试件5 组,分别压3d、7d、28d、56d 强度。

根据测得的性能指标确定使用配合比。

(6)在夏季生产商品砼,搅拌时必须对原材料采取降温措施。

如石子在堆场上不停浇水,拌合用水加冰块。

(7)搅拌设备正常运转的保证机械设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出故障,所以,每次生产都设电工 2 人,机修工2 人值班,负责保证它的正常运转。

控制室设专人操作,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搅拌站控制室设 2 人专职操作,非操作人员不得入内,计量系统必须准确可靠。

由计量员负责联系市技术监督局检定,要求具有检验合格证才准使用。

各种材料计量必须控制在允许偏差以内:水泥、粉煤灰:±1%水、外加剂:±1%砂、石:±2%因砂、石为露天堆场,在生产过程中下雨则应增加含水率的测定次数,以调整砂、石称量。

混凝土现场浇筑标准

混凝土现场浇筑标准

混凝土现场浇筑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建筑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建筑形式之一,混凝土现场浇筑是混凝土建筑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混凝土现场浇筑标准涉及到混凝土的基本性质、施工工艺、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对于确保混凝土建筑的结构安全、施工质量和工期的控制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现场浇筑标准的相关内容。

二、混凝土现场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按照混凝土的材料和配比要求,通过混凝土试验得出的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保证,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用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设计配合比。

2.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查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水等,应对这些原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混凝土的配比要求。

其中,水泥的检查包括外观、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等;砂、石的检查包括粒径、含泥量、含碎石量、含块石量等;水的检查包括PH值、悬浮物、杂质等。

3. 混凝土施工现场的准备混凝土施工现场应清理干净,确保施工现场平整干燥。

同时,应准备好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水泥罐、砂石仓、水箱、计量仪器等设备,并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三、混凝土现场浇筑的工艺流程1.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是混凝土现场浇筑的第一步,应按照设计配合比要求将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按比例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均匀程度。

2. 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搅拌后,应通过输送泵将混凝土输送到现场。

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速和流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搅拌时间,避免混凝土过早凝固或过度凝固。

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输送到现场后,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浇筑。

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厚度和坡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注意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充实性,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问题。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

现浇结构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现浇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对于少量的小型构配件混凝土和基础垫层可采用现场搅拌。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水泥:a、水泥拟选用3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b、水泥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并要核对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

使用前若发现受潮或过期,应重新取样试验。

c、水泥质量证明书中各项品质指标应符合标准中的规定。

品质指标包括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和抗折强度。

d、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

2.1.2 砂:a、砂拟优先选用深圳码头优质河砂,严禁采用含氯量大的海砂。

b、对于泵送砼,砂子宜用中砂,砂率宜控制在40%~50%。

c、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或等于C30时,不大于3%;低于C30时,不大于5%,对有抗渗、抗冻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对C10或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可酌情放宽.2.1.3 石子:a、宜选用花岗岩碎石b、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混凝土实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2。

且不得超过50mm。

对于泵送砼,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宜小于或等于1:3,卵石宜小于或等于1:2.5。

c、石子的含泥量(按重量计)对等于或高于C30混凝土时,不大于1%;低于C30时,不大于2%;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石子的含泥量不大于1%;对C10或C10以下的混凝土,石子的含泥量可酌情放宽.D、石子中针、片状颗粒的含量(按重量计),当混凝土等级高于或等于C30时,不大于15%;低于C30时不大于25%;对C10或C10以下,可以放宽到40%。

2.1.4 水: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拌制各种混凝土,不需再进行检验.2.1.5 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减水剂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须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一、模板工程4-1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

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本要机具:2.1.1 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粒径0.55~1.2cm 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2.2 作业条件:2.2.1 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2.2 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钢筋办完院检手续。

2.2.4 构造往、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2.2.5 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养护3.2 混凝土搅拌:3.2.1 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3.2.2 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

磅秤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

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

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2.3 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 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 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

混凝土铺装规范标准

混凝土铺装规范标准

混凝土铺装规范标准一、前言混凝土铺装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场所的铺装方式。

混凝土铺装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保障混凝土铺装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规范的标准是必要的。

二、材料要求1. 水泥: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不低于P.O 42.5,且应符合GB/T 175-2007《水泥》标准的要求;2. 砂:应选用中粗砂,粒径范围为0.5-2.5mm,砂的干燥密度应不小于1.4g/cm³;3. 石子:应选用硬质、坚固、均匀的骨料,粒径应在5-30mm之间;4. 水:应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或地下水,pH值不得低于6.5,且不得含有腐蚀性物质。

三、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在铺装混凝土前应对基础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平整、结实、干燥、无杂物的要求;2. 模板安装:模板应选用高质量的钢板或水泥板,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安装;3.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应使用搅拌车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搅拌后应立即运输;4. 铺装:混凝土应在模板内均匀铺装,压实后应进行养护;5. 养护:混凝土铺装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其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四、铺装要求1. 厚度要求:混凝土铺装厚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且不得小于80mm;2. 平整度要求:混凝土铺装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不得出现明显高低差;3. 强度要求:混凝土铺装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25MPa,且不得出现裂缝、起砂等现象;4. 颜色要求:混凝土铺装的颜色应与设计要求一致,且均匀一致。

五、验收标准混凝土铺装完成后,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验收:1. 厚度:测量混凝土铺装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 平整度:使用2米直尺进行测量,不得超过3mm的高低差;3. 强度:进行抽样试验,其抗压强度应不小于25MPa;4. 颜色:与设计要求一致。

六、安全注意事项在混凝土铺装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 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发生事故;2.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线,防止行人和车辆误入;3.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影响施工质量;4.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对混凝土铺装产生影响。

混凝土施工标准

混凝土施工标准

混凝土施工标准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
稳定。

因此,混凝土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首先,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的标准之一。

配合比的选择必须
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来确定,不能随意更改或调整。

此外,配合比中水灰比的控制也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水灰比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次,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也是施工中需要严格遵守的标准。

在搅拌过程中,
应根据搅拌设备的性能和搅拌时间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避免出现混凝土分层或空鼓现象。

另外,混凝土的养护也是施工中需要特别重视的环节。

养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

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稳定,避免出现裂缝和渗水等问题。

最后,施工中还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验收和检测。

混凝土的验收应根据相关标准
和规范进行,对混凝土的外观和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检测,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总之,混凝土施工标准是建筑工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定,只有严格按照相关
标准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必须充分理解和重视混凝土施工标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搅拌施工工艺

混凝土搅拌施工工艺

混凝土搅拌施工工艺为拌制出均匀优质的砼,除合理的选择搅拌机的类型外,还必须正确的确定搅拌制度,其内容包括进料容量、搅拌时间与投料顺序等。

一、进料容量搅拌机的容量有三种表示方式,即出料容量、进料容量和几何容量。

出料容量也即公称容量,是搅拌机每次从搅拌筒内可卸出的最大混凝土体积,几何容量则是指搅拌筒内的几何容积,而进料容量是指搅拌前搅拌筒可容纳的各种原材料的累计体积。

出料容量与进料容量间的比值称为出料系数,其值一般为0.60~0.70,通常取0.67。

进料容量与几何容量的比值称为搅拌筒的利用系数,其值一般为0.22~0.40。

我国规定以搅拌机的出料容量来标定其规格。

不同类型的搅拌机都有一定的进料容量,如果装料的松散体积超过额定进料容量的一定值(10%以上)后,就会使搅拌筒内无充分的空间进行拌合,影响砼搅拌的均匀性。

但数量也不易过少,否则会降低搅拌机的生产率。

故一次投料量应控制在搅拌机的额定进料容量以内。

二、搅拌时间原材料全部投入搅拌筒中时起到开始卸料时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搅拌时间,为获得混合均匀、强度和工作性都能满足要求的混凝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搅拌时间称为最短搅拌时间,这个时间随搅拌机的类型与容量、骨料的品种、粒径及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等因素的不同而异。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匀质性是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但搅拌时间超过某一限度后,混凝土的匀质性便无明显改善了。

搅拌时间过长,不但会影响搅拌机的生产率,而且对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也无益处,甚至由于水分的蒸发和较软骨料颗粒被长时间的研磨而破碎变细,还会引起混凝土工作性的降低,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不同类型的搅拌机对不同混凝土的最短搅拌时间。

三、投料顺序确定原材料投入搅拌筒内的先后顺序应综合考虑到能否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机械的磨损与混凝土的粘罐现象,减少水泥飞扬,降低电耗以及提高生产率等多种因素。

按原材料加入搅拌筒内的投料顺序的不同,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方法可分为: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和水泥裹砂法等。

混凝土搅拌工艺规范

混凝土搅拌工艺规范

混凝土搅拌工艺规范
1. 概述
混凝土搅拌工艺规范旨在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艺符合标准要求,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2. 材料准备
2.1 水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确保质量稳定。

2.2 砂:选用经过筛分和洗净的天然河砂,确保粒径合适。

2.3 石子:选用质地坚硬的碎石,确保粒径分布均匀。

2.4 混凝土外加剂: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具备合格证的外加剂,确保对混凝土性能有积极影响。

3. 设备安装
3.1 搅拌机:确保搅拌机内衬光滑无明显磨损,搅拌叶片完好无损。

3.2 卸料器:确保卸料器结构合理,卸料口位置适宜,卸料速度均匀稳定。

4. 搅拌工艺
4.1 混凝土比例: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4.2 加料顺序:按照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的顺序加入搅拌机。

4.3 搅拌时间: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充分搅拌均匀。

4.4 搅拌速度: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搅拌机的转速。

4.5 温度控制:在寒冷季节或高温环境下,采取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

4.6 搅拌质量检验: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坍落度、含气量等质量检验。

5. 搅拌机维护
5.1 定期保养:定期对搅拌机进行清洗、润滑、紧固等维护措施。

5.2 换件更换:发现搅拌机内衬或叶片有磨损时及时更换。

以上是混凝土搅拌工艺规范的简要概述,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应的标准规范文件。

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配合比标准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当地材料的实际情况确定,同时需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在确定配合比时,应该考虑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等各种原材料的种类、品种、质量和用量,确保搅拌均匀,施工效果稳定。

2. 施工工艺要求在进行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包括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

在搅拌水泥混凝土时,应保证搅拌机的性能良好,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符合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密实性。

在养护环节,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裂缝和渗水等问题。

3. 验收标准及方法对于水泥混凝土工程的验收,应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验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验收混凝土强度时,一般采用现场取样、实验室试验的方式进行。

通过试验得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在验收混凝土外观和结构时,需要检查混凝土的平整度、坍落度、裂缝情况、表面光洁度等,保证外观质量和结构稳定性。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各方参与者应共同努力,确保水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和验收工作符合标准要求,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和工程安全的保障作出积极贡献。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1、材料要求:(1)、水泥:所用的水泥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报告。

水泥厂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内寄发的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

28d强度数值,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32d内补报。

(2)、细骨料:对于泵送砼用砂,宜选用中砂,对0.315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15%,对0.16mm筛孔通过量不应少于5%。

(3)、粗骨料:本工程粗骨料采用碎石配制砼,其最大粒径应符合下列要求:不得不大砼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砼实心板,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2,且不得超过50mm;对于泵送砼用的碎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3。

(4)、掺合料:用于砼中的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砼中的粉煤灰》和《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的规定。

选用的掺合料,应使砼达到预定改善性能的要求或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取代水泥。

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取代水泥的最大取代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5)、砼外加剂: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砼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砼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

砼外加剂的技术指标要求符合有关规定。

(6)、水:砼拌制用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进行取样检测,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砼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7)、商品砼:商品砼的坍落度应符合要求并应均匀,坍落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砼的坍落度允许偏差2.主要机具设备(1)、砼搅拌设备:砼的搅拌由商品砼搅拌站完成。

(2)、运输设备:砼搅拌运输车、砼输送泵、升降梯、塔式起重机、手推车等。

(3)、砼振捣设备:插入式振动器和平板式振动器等。

(4)、主要工具:尖锹、平锹、砼吊斗、木抹子、刮杠、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电工常规工具、机械常规工具、对讲机等。

3、作业条件(1)、技术准备①图纸会审已完成。

②编制砼施工方案,明确流水作业划分、浇筑顺序、砼的运输与布料、作业进度计划、工程量等并分级进行交底。

自拌混凝土施工方案

自拌混凝土施工方案

自拌混凝土施工方案自拌混凝土是指在施工现场采用原材料自行配制混凝土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具体工程需要灵活调整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将从原材料准备、配合比确定、施工工艺等方面,详细介绍自拌混凝土的施工方案。

1. 原材料准备。

自拌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外加剂等。

在施工前需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准备,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应选择优质的碎石或者砂石,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外加剂应根据具体工程需要选用。

2. 配合比确定。

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混凝土的工艺参数。

在自拌混凝土施工中,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确定合理的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试配确定最佳的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施工工艺。

在进行自拌混凝土施工时,首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称量和配比,确保各种原材料按照配合比准确投入搅拌机中。

然后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一般在3-5分钟左右,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出现分层和气孔等质量问题。

同时,要及时进行坍落度和坍裂度的检测,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 施工注意事项。

在自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其次,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水泥、骨料、水等原材料符合要求;最后,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总之,自拌混凝土施工方案需要在原材料准备、配合比确定、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

只有在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并且严格控制质量,才能保证自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工艺标准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工艺标准

SGBZ-0215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J53-9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的现场拌制。

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

1。

1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2.1.2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砂中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级≥C30时,含泥量≤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5%,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含泥量应≤3%.砂中泥块的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其泥块含量应≤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其泥块含量应≤2%,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其泥块含量应≤1%。

砂应有试验报告单.2。

1.3石子(碎石或卵石):石子的粒径、级配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时,应≤25%.石子的含泥量(小于0。

8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时,应≤2%;当对混凝土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应≤1%。

石子的泥块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0.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0。

7%;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10时,应≤1%.石子应有试块报告单。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普通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现场拌制是普通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艺,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制定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对于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工程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应包括所使用的原材料、设备、施工流程、验收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原材料方面,需要明确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砂子、碎石、水等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如水泥标号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砂子和碎石需要经过筛选、洗涤等处理。

在设备方面,要求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机、水泵等设备,并要求这些设备符合国家安全、环保标准。

施工流程方面,需要明确混凝土的配比、搅拌时间、砼浇筑、养护等每一个环节中的具体操作规范。

验收标准方面,要求针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水泥浆流动度等指标制定详细的检测标准和方法,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

其次,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进行调整。

具体来说,应根据施工地点的环境、天气、气温、潮湿度等因素来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

例如,施工环境较为封闭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保证混凝土不受过度蒸发或过早结皮等影响;当施工环境较为湿润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以免影响其密度和强度。

最后,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应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混凝土施工作业涉及到许多危险因素,如搅拌机、输送机等设备的危险部位、混凝土浇筑时的高空作业等,因此,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引导他们正确使用设备、规范操作程序、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对于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科学、规范、实用、可操作等特点,同时也要遵循合理、经济、环保的原则,以确保普通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质量得到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混凝土现场拌制标准

混凝土现场拌制标准

混凝土现场拌制标准I. 前言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现场拌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混凝土现场拌制标准显得尤为必要。

II. 材料要求1. 水泥(1)水泥的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的生产日期应在验收时的6个月内。

(3)水泥应由正规厂家生产,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或不合格的水泥。

2. 砂(1)砂的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

(2)砂应为天然砂或人工砂,不得使用含泥量高、颗粒过大或过细的砂。

(3)砂应经过筛分,符合设计要求的筛孔要求。

3. 石子(1)石子的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

(2)石子应为天然石子或人工石子,不得使用含泥量高、含碱量高或粒径不均匀的石子。

(3)石子应经过筛分,符合设计要求的筛孔要求。

4. 水(1)水应为清洁、无色、无味、无毒的自来水或深层地下水。

(2)水的pH值应在6~9之间,不得含有油类、酸类等有害物质。

(3)水的用量应按设计要求计算,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用量。

III. 配合比要求1.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更改。

2. 配合比应经过试验确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泵送性能等达到设计要求。

3. 配合比中的水胶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值。

IV. 设备要求1. 混凝土搅拌车应符合国家标准,车辆应定期检修保养。

2. 搅拌车的搅拌桶应洁净无杂质,不得混入杂物或其他物质。

3. 搅拌车的搅拌时间应符合规定,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V. 现场操作要求1. 现场拌制混凝土前,应清理搅拌车的搅拌桶和输送管道,确保无杂质。

2. 拌制混凝土时,应按照配合比要求,先将水倒入搅拌车的搅拌桶中,再加入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搅拌时间应符合规定。

3. 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及时运输到现场,不得长时间存放,以防止混凝土坍塌或凝固。

4. 运输混凝土时,应注意车速,避免混凝土的波动和分层现象。

5. 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坍落度的控制,避免混凝土坍塌或过于干燥。

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004一、工艺流程:木模湿润→铺设架路→混凝土搅拌→垂直运输→混凝土入模→机械捣固→人工表面抹平→养护8天(屋面抗渗砼15天)。

二、操作要求:1、应提前做好配合比,并根据砂、石实际含水率调整成施工配合比。

现场搅拌的砼应将材料过磅正确后搅拌。

2、首次使用的砼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商品砼应有厂内制作的试块和现场抽检制作的试块。

3、砼试块的留置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抽取试样应有监理(建设)单位人员的见证。

4、拌制砼应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5、砼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砼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应连续浇筑.6、砼的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楼梯的施工缝应设置在第三个踏步处(即梯负弯矩筋的末端)。

7、墙体的抗震构造柱不得与框架结构同时浇筑,应待砖墙砌筑完成后方可进行浇灌;并采用柔性连接.8、砼应在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以内对砼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

9、对于普通水泥拌制的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对有抗渗要求的屋面砼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10、砼强度达到1。

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柱筋、柱模和堆放材料等活动.11、在板面铺设水平运输架路时,架路的下方应先铺上一层彩条塑料布,以保证架路下干净。

三、允许偏差:砖墙砌筑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2-005一、工艺流程:熟悉图纸→粘土砖湿润→复核中线→画皮数杆→试排底砖→正式砌砖→门窗洞口留置→至梁底留空斜砌砖→质量检查→间歇8天→再次砌梁底斜砌砖。

二、操作要求:1、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合格证,其品名、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2、砌块进场要按规定送检试验,砌筑砂浆要按不同品种标号分别制作试块;留置组数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砌筑砂浆要提前做配合比,现场拌制时一律采用重量比;并要采用机械搅拌,材料经过过磅计量要准确。

4、砂浆的机械搅拌时间:对于普通砂浆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对于掺粉煤灰的砂浆其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

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

下面就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1.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其标号和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

2.砂:应采用洁净度好、粒径分布合理的天然细砂。

3.石子:应采用洁净度好、粒型齐全、粒径分布合理的天然石子或人工碎石。

4.水:应使用洁净、无污染的水源。

5.添加剂:可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增塑剂等。

二、混凝土的施工方法:1.浇筑准备: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良好的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清除施工现场的杂物等。

2.混凝土配料:根据设计要求,按比例将水泥、砂、石子和水放入搅拌车中进行搅拌,确保均匀混合。

3.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图纸,按规定的尺寸和布置安装模板,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4.浇筑施工:混凝土的浇筑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浇筑的方式,要控制浇筑的速度和均匀性,防止出现孔洞和波浪等表面缺陷。

5.抗渗处理:对于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混凝土结构,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专门的抗渗处理,以保证结构的密闭性和耐久性。

三、施工质量控制:1.混凝土强度: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应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可通过现场试块养护和试验检测来控制和评定。

2.混凝土的坍落度:通过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来调整施工性能,一般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便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混凝土的密实度:浇筑后,应加强对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行控制,以排除气泡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能。

4.混凝土的养护: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包括保湿、覆盖、温度控制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5.工程验收: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工程验收,包括对施工质量、施工工艺和施工标准等进行检查和评定,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就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规程(4篇范文)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规程(4篇范文)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规程(4篇范文)【第1篇】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规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1)材料1)水泥使用品质较稳定的转窑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92)标准的规定。

使用的水泥应抗水性能好,泌水性小,水化热低和具有一定的抗侵蚀性。

水泥进场时应向监理提交水泥质量证明书。

水泥应尽量避免受潮。

2)粗骨料碎石和卵石地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的规定,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针片状颗料含量不大于15%,所含泥土不得成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大于0.5%,吸水率不应大于1.5%,坚固性重量损失率不大于8%。

所使用的碎石和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当集料判定有潜在危害时,属碱-碳酸盐反应的,不宜作混凝土集料。

3)细骨料细骨料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应选择级配合格、质地坚硬、颗料洁净的天然砂或硬质岩石轧碎成的人工砂,料径宜为0.16~5.0mm。

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砂的坚固性重量损失率不大于8%。

砂中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4)水拌制混凝土使用的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ph值大于9的碱性水、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超过水重量1%的水,以及海水均不得使用。

5)外加剂和掺合料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通过试验确定可适当加入外加剂和掺合料。

外加剂的掺量不超过5%,且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遵守jgj/t55-95用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3)混凝土的拌合与运输按照招标要求,混凝土由业主和监理考核审查推荐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供应。

混凝土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

装运混凝土时,不应漏浆,并应防止离析。

浇注时如发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拌合。

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后到运至浇筑地点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不得超过规定值。

(4)混凝土灌注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工艺标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SGBZ-0215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J53-9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的现场拌制。

2、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砂中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级≥C30时,含泥量≤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5%,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含泥量应≤3%。

砂中泥块的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其泥块含量应≤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其泥块含量应≤2%,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其泥块含量应≤1%。

砂应有试验报告单。

石子(碎石或卵石):石子的粒径、级配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时,应≤25%。

石子的含泥量(小于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时,应≤2%;当对混凝土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应≤1%。

石子的泥块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10时,应≤1%。

石子应有试块报告单。

水:宜采用饮用水。

其它水,其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

外加剂:所用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外加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有关指标的进场试验报告。

国家规定要求认证的产品,还应有准用证件。

外加剂必须有掺量试验。

混合材料(上前主要是掺粉煤灰,也有掺其它混凝土材料的,如UEA膨胀剂、沸石粉等):所用混合材料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混合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进场试验报告。

混合材料还必须有掺量试验。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宜优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也可采用自落式搅拌机。

计量设备一般采用磅秤或电子计量设备。

水计量可采用流量计、时间继电器控制的流量计或水箱水位管标志计量器。

上料设备有双轮手推车、铲车、装载机、砂石输料斗等,以及配套的其它设备。

现场试验器具,如坍落度测试设备、试模等。

作业条件: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通知单,并将其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

所有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

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所有计量器具必须有检定的有效期标识。

地磅下面及周围的砂、石清理干净,计量器具灵敏可靠,并按施工配合比设专人定磅。

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需浇筑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已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混凝土浇筑的申请单已经有关管理人员批准。

新下达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开盘鉴定的工作已进行并符合要求。

3、操作工艺基本工艺流程:每台班开始前,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对所用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并定磅;校对施工配合比;对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品种、产地、牌号及质量进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核对;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查,如有变化,及时通知试验人员调整用水量。

一切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拌制混凝土。

计量:砂、石计量:用手推车上料时,必须车车过磅,卸多补少。

有贮料斗及配套的计量设备,采用自动或半自动上料时,需调整好斗门关闭的提前量,以保证计量准确。

砂、石计量的允许偏差应≤±3%。

水泥计量:搅拌时采用袋装水泥时,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袋的重量,并计量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

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的实际水泥重量为准,调整砂、石、水及其它材料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搅拌时采用散装水泥的,应每盘精确计量。

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应≤±2%。

外加剂及混合料计量:对于粉状的外加剂和混合料,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料,预先在外加剂和混合料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

液态外加剂要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用量桶计量。

外加剂、混合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2%。

水计量:水必须盘盘计量,其允许偏差应≤±2%。

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

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

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如下:当无外加剂、混合料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

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或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外加剂。

第一盘混凝土拌制的操作: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积水倒净。

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

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搅拌时间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表控制。

注:1.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系指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的时间;2.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3.冬期施工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倍。

出料: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可出料。

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

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

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及时调整。

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或原材料有变化),应及时检查。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按规定留置抗渗试块。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技术交底的要求确定。

为保证留置的试块有代表性,应在第三盘以后至搅拌结束前30min之间取样。

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拌制应采取冬施措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

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

冬期施工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如掺用氯盐类防冻剂,应严格控制掺量,并严格执行有关掺用氯盐类防冻剂的规定。

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冬期拌制混凝土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

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表4-29的规定。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并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存放。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

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混凝土拌制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拌制时间应取常温的倍。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冬期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除遵守条的规定外,尚应进行以下检查:检查外加剂的掺量。

测量水的外加剂溶液以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和加入搅拌机的温度。

测量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时的温度和浇筑时的温度。

以上检查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测量检查四次。

混凝土试块的留置除应符合条的规定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混凝土强度。

4、质量标准要求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砼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主控项目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上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4)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一般项目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4)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5)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砼施工工程主控项目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