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摘要智慧校园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中小学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服务的校园体系。
本文介绍了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目标,提出了一套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
该方案旨在帮助中小学实现数字化教育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慧校园已经成为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优化校园管理,实现数字化教育管理,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介绍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的重要性、目标以及具体的建设内容。
2.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性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提升教学质量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智慧校园可以提供多媒体教室、虚拟实验室等教学设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
2.2 优化校园管理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可以提高校园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通过信息化手段,学校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考勤、成绩等情况,优化学生管理工作。
同时,学校可以利用智能化设备,实现校园安全监控,提升学生安全管理水平。
2.3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平台获取各类学习资源,参与线上学习和交流,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目标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智能设备等。
这些基础设施是支撑智慧校园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3.2 构建综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需要构建一个综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已经成为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
为了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需求,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我谨提出以下建议:一、构建智慧校园平台高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包括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数字化管理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为全校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
通过建设“一卡通”系统、移动教学平台等多个子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与外界的无缝链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二、完善数字化教学设施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教学设备及其相关软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高校应当建设数字化教学系统,其中包括数字化教室、在线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实现科研信息化科研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科研效率。
高校应建立科研信息平台,完善科研数据、文献、知识管理系统,将各类科研资源整合起来,为科研工作者提供高效的数据检索、分析、共享和交流的渠道,形成科研团队协同合作的良好环境。
四、推进数字化管理改革数字化管理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优化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高校应完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化的整合、协调和高效管理。
特别应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招生、考试、评估等各个环节。
五、外联合作实现创新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摇篮,应当与外界建立广泛、紧密、良好的联系,推进科技成果向社会转化。
可以建立高校与企业、政府、社会等各类合作机制,通过共同研究、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多种途径实现共赢。
总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要为全校师生提供更高效、便捷、全面、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发挥数字化、信息化的朝气和活力,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
建设“崇真”智慧校园
建设“崇真”智慧校园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作者:张长水孙国罗旭东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3年第20期摘要: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乡村教育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构建了以“崇真”为主题的智慧校园体系,并从营造“雅真”育人环境、搭建“求真”应用平台、淬炼“守真”智慧团队、培养“纯真”时代新人、追求“本真”精准服务五大方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践探索,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乡村教育;智慧校园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20-0015-05*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计算思维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模式研究”(D/2021/02/722)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5-29作者簡介:张长水,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连云港市港城名师;孙国,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副校长;罗旭东,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更进一步指出“发展乡村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
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乡村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国家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教育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1]。
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板浦高中”)是一所植根于千年古镇板浦,有着百年办学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的苏北乡村高级中学。
为了实现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板浦高中构建了以“崇真”为主题的智慧校园体系,并积极推进基于“崇真”理念的智慧校园建设实践路径探索,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崇真”智慧校园的背景分析板浦高中建设以“崇真”为主题的智慧校园,其内涵源于“崇真敬业”的校训。
学校在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中一直践行“崇真”教育理念,即崇尚真理、追求真知、培育真情、学做真人。
学校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不仅使“崇真”教育理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生机,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时代诉求、推进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删除有问题的段落。
小幅度改写: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项:基础环境建设(40分)1.信息基础设施(10分)评价细则:1)学校应有光纤接入互联网或教育城域网,班均出口带宽需达到10M以上。
2)网络服务需全覆盖,千兆以上带宽到楼宇,千兆带宽到桌面,并拥有功能完备的网络运维管理平台。
无线网络需支持移动研究、移动办公等应用。
3)需要建有基于校园网络的智能广播系统、校园电视台和视频会议系统。
4)数据机房、安防控制机房的建设应符合GB-2008的规定,楼层设备间布局应满足机柜数量和维护需要,并预留可扩展的面积。
2.多媒体教室(10分)评价细则:1)所有班级教室和功能教室需配备一套交互式体教学设备,能实现互动教学功能,满足教学需要。
2)需要具备智能型物联网+控制系统。
3.智慧教室(15分)评价细则:1)智慧教室数量不少于学校所有班级数的教室(81/3)。
依托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第三方服务等,实现深度研究、翻转研究、个性化教学等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
2)师机比达到1:1,生机比不小于5:1,拥有支持移动研究和交流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探索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
3)需要建设未来教室,以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模式识别技术为基础,结合多种互动教学方式,解决学情数据采集、智能批改、学情动态诊断与个性化补救等关键问题。
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及评价体系。
支持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学情分析及教学矫正服务。
4.特色功能教室(5分)评价细则:利用信息技术,建有与课程内容相配套或具有学生自主研究发挥个性发展的特色功能教室(如探究实验、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创客空间等)。
5.绿色能源(3分)评价细则:使用太阳能装置、POE供电等绿色环保设备;建有能效监控系统,对设备进行能效监控和管理。
评价项:智能安保系统(4分)评价细则:1)学校需配备1套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能够与当地公安部门安全防范系统联网。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环境(二)智慧教室智慧环境建设空间安防智能管理与智慧服务(六)智能管理和后勤等智能化管理,提高行政办公的效率,并基于智能化管理系统,为师生提供课程分析、考试分析等智慧化服务。
其中智能化办公系统应包含(不限于)以下功能:1.行政管理:实现文件流转、信息发布、审批、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学生与奖助管理、人事与档案管理、考勤与请销假等行政事务信息化,达到国家中小学数字校园标准,并具备高效、智能化特点。
2.智能教务管理与分析:实现教务智能化管理与分析、考务智能化管理与分析。
(1) 实现教务智能化管理:实现课时安排管理、教室 管理、社团管理、学生成长档案管理及考试设置、考场 编排与资料批量打印等功能。
(2) 实现考务智能化管理:利用智能化的学科质量监 控分析及考试阅卷系统,实现自动阅卷。
(3)教务分析智能化:实现多维度的不同课程情况分 析、教师授课情况分析,为提供个性化教务和考务管理 提供智能诊断和评价,为针对性教学与个性化学习辅导 提供数据支撑。
3.智能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的移动管理(1) 学校各级人员管理绩效的工资管理、统计与审核;(2) 实现学生缴费的移动支付管理。
4. 智慧后勤管理:实现后勤智能管理与智慧服务(1) 利用智能后勤管理系统,实现校产、场地、材料 等智能管理功能,包括(1)学校仪器设备的管理、统 计、分析;(2)学校教室、房屋、用地的信息管理;(3) 学校专利、著作权、商标权等的管理。
(2) 利用智能后勤管理系统,为师生提供智慧服务。
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校园水、电、气运行状况感知监测, 实现及时维修、节能控制等。
对教学、教研、科研设备 以及图书等感知监测,实现资产的智慧化管理。
在遵守国家对网络安全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 打造智能化家校沟通平台,展示学校文化、教育教学成 果,为家长提供学生作业、学业、德育、综合素养等方 面的信息互动,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 地融为一体。
中小学建设智慧校园方案
中小学建设智慧校园方案近年来,智慧校园建设已经成为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慧校园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管理效率,因此中小学建设智慧校园方案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一、智慧校园原则智慧校园方案的设计首先要遵循以下原则。
1. 教育教学为最重要的核心智慧校园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因此,在建设时要重视教育教学的特点,把教学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来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
2. 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智慧校园建设也要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
3. 结合现代科技应用智慧校园的建设应该围绕当今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将现代科技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效率。
二、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的实施在实施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建设网络化教学环境建设网络化教学环境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
学校应该建立完备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学工具。
这样,学生可以在家里、在校园里或者在任何地方完成学习任务,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完成自主学习。
2. 改进教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之一。
学校需要引入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教务管理系统,实现学生的选课、评估、排课等教学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3. 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平台学校需要在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中,加强对于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平台的建设。
应该建立一个丰富且多样性的课外活动平台,提供体育、艺术、社会活动等独具特色的课外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开发数字化的教学内容数字化的教学内容是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数字化,使其更为丰富、生动和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5. 导入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学校也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中。
例如,通过智能语音助手实现教室的声音控制和教学的评估等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实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为指导各地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特制定《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到2020年,全省60%的中小学建成智慧校园。
二、建设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智慧校园建设要以服务为导向,要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服务,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创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育人质量。
坚持应用驱动。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从学校发展、师生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以应用带动环境营造、支撑核心业务,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方式。
坚持融合创新。
智慧校园建设要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
要强化教育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服务与支撑,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坚持示范引领。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分步实施。
1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试行
附件1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教育,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实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特制定《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面对信息发展的新时代,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坚持以人为本。
智慧校园建设要以服务为导向,要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服务,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育人水平。
.坚持应用驱动。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从学校发展、师生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促进作用,以应用驱动各项建设工作。
坚持融合创新。
智慧校园建设要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
要强化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服务与支撑,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坚持示范引领。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分步实施。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智慧教育环境提升、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融合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示范性应用案例,建设具有本地特点江苏特色的智慧校园。
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性指标
附件1
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性指标
(中小学)
1.校园网络接入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和互联网,并实现千兆进校,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办公和活动场所,有1—2项体现方向性、前瞻性、应用广泛的教育信息化装备与设施。
2.招生入学、编班排课、教学研修、师生评价、校园安全与管理服务等主要教育教学业务实现信息化。
3.近三年90%以上教师接受过县级以上教育信息化相关专题培训,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率达100%。
4.近三年学校师生在市级以上教育信息化类大赛及奖项,有成果公开发表或在市级以上活动观摩交流。
5.参加过共同体项目或结对帮扶计划,或在江苏“三个课堂”建设和应用中有突出表现。
6.近三年无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1
附件2
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推荐表区
2
附件3
江苏省智慧校园项目联系人信息表
区
3。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您对线上教学平台资源的建议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您对线上教学平台资源的建议在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的教学融合将成为学校的新常态,学科教师应如何面对挑战、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优势来提高教学质量?因工作需要,我在疫情期间进行了大量线上教学与培训的实践,获得了很多第一手数据、经验和教训,在此与大家提供几点经验和体会。
对课程目标的准确把握是第一位的。
教师在设计课程各个环节或活动中一定注意不要偏离课程目标。
线上课堂的学生个体活动要尽量简单、直接、简短,次数不宜过多,防止教学被过多环节打断。
尽量少用个体的屏幕画面或视频资源,防止分散学生的关注焦点,特别要防止为了使用平台的某种技术(功能)而加入不必要的教学环节。
教师和学生在线上课之前要熟悉教学平台,做好意外情况的备案。
在融合教学中,教师能熟练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对于课程不被各种意外情况干扰非常关键。
如在网络中断时能利用课程微信群及时保持和学生们的沟通、发放临时学习文档等。
学科教师应学会使用线上协作文档工具来准备教案和课程文档。
教师在开展融合教学中需要频繁地在线上平台和线下环境之间切换,此时,教学文档的撰写较单一的线上或线下场景要更复杂,也需要某种程度的“版本控制二建议教师逐渐掌握一种主流的协作文档写作工具,如Markdown文档,这类文档不仅可以轻松将各种学科工具直接嵌入文档中,而且能动态地还原工具的所有功能。
此外,可以利用插件来进行不同格式文档的转换,甚至直接产生类似PPT一样的教学呈现格式。
因此,掌握这类交互式在线协作文档的写作技巧,有利于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学生的参与及互动,对于学科教师开设线上线下融合课程非常有帮助。
选择最简单的适配线上教学平台。
线上教学平台的种类很多,但其教学功能其实相差并不多,各种平台的差异主要在于教学管理功能方面。
最好选择那些对网络并发访问要求很低的平台。
我在教学实践中也会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选择平台,如针对普通教学班(30人左右)的线上课程中使用腾讯言果堂,在少于10人的小班(研究生课)中使用腾讯会议,而在直播课堂或者学员人数较多的场合,那么同时开通多个转播平台等等。
江苏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指南
附件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为深入推进我省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等精神,特制定《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设目标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在教育科学、学习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化、重构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要以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建设目标如下: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创新应用,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实现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到教育活动的智能化。
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各种应用系统互联互通,着力打造网络学习空间,改变师生交流方式,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管理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
创新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智能化教育环境,突出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环境下教学创新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优化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教研与培训等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实施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评价和服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实现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
张家港市喜迎“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评估验收
龙源期刊网 张家港市喜迎“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评估验收作者: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9年第10期本报讯为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日前,张家港市“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评估验收活动在中兴小学举行。
苏州市电教馆副馆长张兰娟一行五人组成的评估组、张家港市电教馆相关负责人以及该市13所智慧校园创建学校核心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評估组成员观摩了中兴小学周迪老师的“优教”智慧课堂,整堂课呈现方式丰富多样:预习展评,趣味选人,答题检测……教师熟练使用信息化技术,让课堂更加智慧高效。
张家港市电教馆馆长孙贤从统筹规划、资源共建、强化保障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该市组织开展智慧校园创建的整体情况。
副馆长季文俊对平台系统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进行了现场演示,区域共性及个性的多样化平台系统,满足了不同学校的教育及管理需求,更好地促进了教育融入大数据时代。
中兴小学校长严卫星向评估组专家做了“‘互联网+教育’,构建智慧校园”的工作汇报,从校园网络、数字资源、信息素养、融合创新、支撑保障、特色发展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智慧校园的具体实施推进情况。
听取汇报后,专家组成员参观了校园,通过查看现场、查阅相关资料,深入调研和详细了解了学校的智慧校园创建活动,实地考察了学校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应用情况,并随机抽取师生做了问卷调查。
评估组专家肯定了中兴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创建工作,也希望学校能够以此次验收为契机,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探索和试验,把中兴小学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智慧型学校。
本次智慧校园创建评估活动是对张家港市智慧校园建设的一次有力推动。
张家港市将借力互联网,把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凸显校园智慧化的魅力。
(苏州市教育局)。
江苏省智慧校园(2023最新改进版)创建佐证材料
江苏省智慧校园(2023最新改进版)创建佐证材料本文档为江苏省智慧校园项目2023年最新改进版的创建佐证材料。
以下是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相关信息:1. 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智慧校园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江苏省智慧校园项目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教育环境,提升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项目目标江苏省智慧校园项目的目标如下:- 智慧化管理:建立全面覆盖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校园各项管理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 智慧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研究兴趣。
- 智慧化服务:优化学生管理和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
3. 主要改进措施为实现以上目标,江苏省智慧校园项目将采取以下主要改进措施:- 建设全省统一的校园信息管理平台,包括学校资源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学管理等模块,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一体化管理。
- 推广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工具,如智能教室、虚拟实验室等,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师教学能力。
- 构建校园网络环境,覆盖全校各个教学区域和宿舍楼,保障师生上网和信息交流的便捷性。
- 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研究情况和行为进行精准分析,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指导。
4. 项目成果和效益江苏省智慧校园项目的实施将带来以下成果和效益:- 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优化学校资源配置。
- 提高学生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 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技能,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的能力。
- 推动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促进学校间的资源共享和教育均衡发展。
随着江苏省智慧校园项目的不断完善和推进,相信将为江苏省的教育事业带来更加翻天覆地的改变和发展。
以上内容为江苏省智慧校园项目2023年最新改进版的创建佐证材料,供参考。
智慧课堂指导意见
智慧课堂指导意见一、背景介绍智慧课堂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交互方式的教育环境。
智慧课堂的建设是推动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为智慧课堂的建设提供指导意见,以确保其有效运行和发挥教育教学的最大效益。
二、指导意见1. 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课堂的建设需要先行建设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设备、电子设备、教学软件等。
建设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确定所需设备和软件的规格和功能,以满足教学需求。
同时,要确保网络稳定、设备可靠,以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2. 教师培训智慧课堂的成功运行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专业指导。
因此,教师培训是智慧课堂建设的重要环节。
培训内容包括教师对智慧课堂设备和软件的熟悉程度,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以及如何利用智慧课堂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
培训形式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研讨会、在线培训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3. 教学资源建设智慧课堂的优势之一是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学校应积极建设和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教学视频、在线习题等。
同时,要鼓励教师自主创新,制作和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以促进教学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4. 课堂教学改革智慧课堂的引入应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讲授,而智慧课堂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教学评估和反馈智慧课堂的建设应注重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通过智慧课堂的数据分析和学生的表现,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同时,要鼓励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估和反馈,以形成多方参与、全面评估的机制。
6. 安全和隐私保护智慧课堂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安全和隐私保护。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智慧校园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全新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平台,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为目标。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硬件设施、软件应用、信息安全等方面论述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一、硬件设施智慧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硬件设施,包括校园网络、终端设备和基础设施等方面。
在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标准及评价指标:1. 校园网络: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带宽大小以及覆盖范围是评价指标之一。
稳定的网络保障了教学和管理的顺利开展,大带宽的网络保证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质量,广覆盖的网络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资源。
2.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种类、配置和数量也是考虑的因素。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设备的性能是否满足需求、设备的数量是否足够等。
3.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是评价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
包括机房、配电、安防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合理规划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保障智慧校园的正常运行。
二、软件应用智慧校园的软件应用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中小学智慧校园软件应用方面的标准及评价指标:1. 教学管理系统:一个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可以提供课程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在线作业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功能的完整性以及用户体验。
2. 学生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是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和更新及信息的安全性。
3. 家校互动系统:家校互动系统提供了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信息、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平台。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信息的及时性、互动交流的便捷性。
三、信息安全智慧校园建设中,信息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以下是中小学智慧校园信息安全方面的标准及评价指标:1. 网络安全:防火墙的安装、网络数据传输的加密以及网络攻击和病毒的防护是评价指标之一。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小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智慧校园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模式和学习环境。
本文旨在提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从硬件设施、软件平台、教育教学和管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硬件设施建设1. 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搭建稳定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校园宽带网络、WLAN覆盖、校园物联网等。
同时,还应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更新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 多媒体教室建设智慧校园建设需配备多媒体教室,提供先进的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
教室应配置舒适的座椅和电源插座,以便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电子设备。
3. 科学实验室建设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加强科学实验室的建设。
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三、软件平台建设1. 教学管理系统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需建立全面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学籍管理、考勤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
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系统进行信息查询和交流。
2. 课程资源平台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建立课程资源平台,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整合并向师生开放。
师生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和共享教材、试题、教案等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3. 在线学习平台为了满足师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智慧校园建设需要提供在线学习平台。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教育教学改革1. 个性化教学智慧校园建设应支持个性化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
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
2. 创新教学模式智慧校园建设需要推动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
通过引入虚拟实验、在线协作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教育评价改革智慧校园建设应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通过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
智慧课堂指导意见
智慧课堂指导意见一、背景介绍智慧课堂是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教育与先进技术相结合,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个性化的教学环境。
智慧课堂的发展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供智慧课堂的指导意见,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开展智慧课堂教学。
二、智慧课堂建设要点1. 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课堂建设需要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学校应确保网络畅通,并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教室内应配置适当数量的电子设备,例如电脑、投影仪、智能白板等。
此外,学校还应建设相应的管理系统和平台,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2. 教师培训与支持为了提高教师的智慧课堂教学能力,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与支持。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智慧课堂技术的操作与应用、教学设计与评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等。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机构或教育专家进行培训,也可以组织教师间的交流与分享。
3. 教学资源建设智慧课堂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
学校可以建设教学资源库,收集和整理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案、教学视频、互动课件等。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形成良好的资源共享氛围。
4. 个性化教学智慧课堂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智慧课堂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通过智能化的学习系统,可以对学生进行智能化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安全与隐私保护智慧课堂建设中,安全与隐私保护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同时,教师在使用智慧课堂技术时,也应加强对学生信息的保护意识,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三、智慧课堂指导意见总结智慧课堂的建设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培训与支持、教学资源建设、个性化教学以及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智慧课堂教学能力,积极参与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实现个性化教学。
2023-中小学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方案V2-1
中小学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方案V2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校园成为许多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这个背景下,“中小学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方案V2”应运而生,下面我们分步骤阐述一下这个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基本概述:中小学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方案V2,是教育部针对中小学校进行综合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文件,旨在通过IT技术的应用,实现学校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该方案紧扣“人、物、环、事”等要素,通过打造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智慧教育资源,实现学生全方位、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为中小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项目实施计划:针对不同学段和校园规模,方案提供了相应的项目实施计划。
以小学为例,规划分五个阶段进行:1.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包括园区网络、物联网、信息中心建设,电子政务、电子校园卡等平台的建设;2.智慧教育资源建设:包括数字教材、教学视频、教学应用程序等的选编、购买和整合等工作;3.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包括设备使用和管理、应用程序的调试和维护、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方案和案例介绍等;4.教育教学信息化培训: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课程开设等;5.教育教学信息化评估:包括信息化应用模式创新、教学效果评价、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指标评估和成果总结等。
三、实施方案特点:该方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覆盖面广:该方案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等不同学段和类型的学校进行规划,并提供定制化的实施方案,可适应不同学校的实际需求。
2.综合性强:该方案涵盖了学校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校园安全、个性化教育等综合性工作,实现全方位、多元化的校园发展。
3.可持续性强:该方案提出了针对不同学校特点的实施方案,重点强调了可持续性,通过对校园环境、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资源保护的双赢。
四、总结:“中小学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方案V2”是一份务实、科学的文件,为中小学校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指引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实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为指导各地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特制定《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到2020年,全省60%的中小学建成智慧校园。
二、建设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智慧校园建设要以服务为导向,要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服务,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创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育人质量。
坚持应用驱动。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从学校发展、师生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以应用带动环境营造、支撑核心业务,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方式。
坚持融合创新。
智慧校园建设要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
要强化教育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服务与支撑,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坚持示范引领。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分步实施。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智慧教育环境提升、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融合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示范性应用案例,建设具有本地特点江苏特色的智慧校园。
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全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建设内容智慧校园建设主要从智慧环境、数字资源、应用能力、融合创新、支撑保障、特色发展六个方面着手。
(一)智慧环境1.校园网络。
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升级改造校园网络环境,进一步提升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千兆进校、百兆进班。
无线网络覆盖教学、办公、生活等场所。
支持视频点播、电视电话会议及语音、图像等各类信息的多媒体运用。
采用智能化设备对装备使用情况进行自动追踪、管理和控制。
⒉信息终端。
拥有支撑教学、学习和交互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满足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需求。
建有智能一卡通系统,提供校内消费、图书借阅、门禁管理、考勤管理、宿舍管理、访客管理等应用服务。
学校主要公共服务区域(图书馆、活动室、行政楼、食堂、宿舍等)配置公用信息终端,为师生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
3.智慧教室。
教室配置多媒体交互设备,建设支持网络教学研究的录播教室、支持教学行为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智慧教室和学习体验中心。
能够实现教室、电子设备的集中智能化管控。
依托区域教育云和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以及在线学习社区等,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
4.信息安全。
学校要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网络安全设备,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和WEB应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系统。
配备统一上网管理系统,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保测评工作,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5.智能安防。
智能安防系统覆盖学校主要场所,与区域行政部门数据同步,与当地公安部门安全防范系统互联互通。
能够实现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电子巡更、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消防报警、紧急广播与疏散等智能化安防管理。
(二)数字资源1.资源建设。
通过自建、引进、共享等多种方式配备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资源和数字校本特色资源。
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视频和音频等数字资源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和教师进修、学生成长的需要。
2.资源应用。
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教师能够有效运用优质资源开展课堂教学,能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学习指导。
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
3.资源共享。
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并通过教育资源平台实现网络课程或特色资源区域共享,鼓励师生在教育资源平台展示共享优秀数字资源。
(三)应用能力1.学生发展。
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2.教师发展。
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
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
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
3.信息化领导力。
校长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根据区域信息化发展目标,明确建设思路,具有组织、管理和评价能力。
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校各项管理,有效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和绩效评价。
(四)融合创新1.智慧教学。
教师利用信息化备课支撑平台和数字资源进行电子备课或网络协同备课。
综合运用学科教学工具、网络空间等开展智慧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方式。
能够采集、汇聚、整理、分析教与学过程的大数据,实现师生教与学双向适时反馈。
2.智慧管理。
依托省、市、县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校园智慧管理建设,并与省、市、县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及数据共享,实现办公、教务、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等智能化管理。
各网络空间有效应用,各类应用系统无缝集成,3.智慧服务。
提供基于PC和移动端的家校互动平台服务,帮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有效的家校互动交流。
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家庭、社区和其他学校提供教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社会化公益服务。
(五)支撑保障1.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智慧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并按计划推进实施。
2.机构人员。
学校单独设置中层管理部门或机构,专门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信息化教研员,负责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应用。
3.经费保障。
财政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学校安排不低于生均公用经费的5%,用于信息化资源更新和日常运维。
开展校企等合作,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4.制度建设。
学校建立教育信息化运营、管理和激励制度。
(六)特色发展(加分项目)智慧校园建设重在深化应用、融合创新,鼓励各校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在智慧校园前沿探索、特色应用、突出成果、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打造亮点,促进智慧校园建设特色发展。
四、组织实施(一)智慧校园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需省、市、县、校四级联动,教育、经信、财政部门协同推进建设。
各地要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智慧教育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纳入本级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大力推进。
(二)省教育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负责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顶层制度设计。
制定下发全省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召开建设推进会,组织开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评选省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
设立智慧校园建设奖补经费,用于扶持经济薄弱的市、县和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奖励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
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智慧校园建设的日常具体工作。
(三)各市、县教育、经信和财政部门要成立智慧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要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在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各地教育信息化电教机构要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当地教育、经信和财政部门的领导下,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管理工作。
(五)学校是智慧校园建设主体,要将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将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抓手,要制订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创新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
(六)智慧校园评估认定工作由教育、经信、财政部门联合开展,按照学校申报、县(市、区)审核,市评估,省抽查的程序进行。
省教育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每年下半年抽查验收,评选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并给予奖励。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标分值分配表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指标体系111213评价指标共21大类75小项,评价总分值100+10分,达标分值80分。
江苏省普通高中智慧校园建设指标体系1415161718评价指标共21大类78小项,评价总分值100+10分,达标分值80分。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