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精选7篇)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精选7篇)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精选7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篇1在浩如烟海的法学著作中,有本著作绝对堪称旷世经典之作,它就是意大利著名的学者特萨雷·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

近日,我阅读了该书的中文译本,翻译者是黄风,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要想比较好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必须先从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其人入手,这样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思想。

贝卡里亚(Beccaria)于1738年出生于意大利米兰,20岁便从帕维亚大学法律系毕业。

当时正处在欧洲启蒙思想运动时期,贝卡里亚热爱读书,思想如椽,论理雄辩,他不仅兴趣广泛,知识体系宽广,而且极富想象力和逻辑力。

贝卡里亚在24岁那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经济学的论文。

25岁那年写下了《论犯罪与刑罚》一书。

该书的出版,在当时的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贝卡里亚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欢迎和尊重,当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

该书的问世,好比黑暗中刺破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给了当时的欧洲社会以极大的启发。

我认为,只有具有极强的民主和自由精神,只有具有极强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推理能力,只有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真理的无限向往,才能写出这样的惊世骇俗的文字。

如果没有超乎想象的对民主和自由的向往和极大的勇气,25岁的年青人也不敢写出这么一本书。

我想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当时和后世受人称赞和佩服的原因吧。

在《犯罪与刑罚》一书中,贝卡里亚提出了很多的观点。

其真知灼见,痛陈社会沉疴,而且提出了解决办法。

伏尔泰语重心长地写到:“《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书具有宝贵的精神价值,好似服用少许就足以缓解病痛的良药一样。

当我阅读她时真感到解渴。

由此我相信:这样一本著作必定能消除在众多国家的法学理论中残存的野蛮内容”。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犯罪与刑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在《犯罪与刑罚》这本书中,作者列夫·托尔斯泰通过主人公罗斯托夫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犯罪和刑罚之间的关系,引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深思。

首先,书中对犯罪的描写让我对罪犯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小说中,罗斯托夫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犯下了罪行,然而他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悔恨和痛苦。

这让我明白了犯罪并不是简单的对错问题,而是涉及到人的内心和情感。

罪犯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痛苦和挣扎,我们应该更多地去理解和关爱他们,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惩罚和排斥。

其次,书中对刑罚的探讨让我对惩罚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在小说中,罗斯托夫被判处了刑罚,然而这并没有让他真正改变自己。

相反,他在狱中的遭遇让他更加执着于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这让我明白了单纯的惩罚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更多地去关注罪犯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变。

刑罚应该是一种教育和帮助,而不是简单的报复和摧残。

最后,书中对人性的探讨让我对社会的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罗斯托夫的遭遇,呼吁人们更多地去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理解和宽恕他人的过错。

只有通过理解和关爱,我们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惩罚和排斥来解决问题。

通过阅读《犯罪与刑罚》,我对犯罪和刑罚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明白了犯罪并不是简单的对错问题,而是涉及到人的内心和情感。

我们应该更多地去理解和关爱罪犯,帮助他们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变。

刑罚应该是一种教育和帮助,而不是简单的报复和摧残。

只有通过理解和关爱,我们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启发,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文档重点讲义资料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文档重点讲义资料

《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是刑事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在其《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他所提出的罪刑法定、罪刑相称、刑罚人道主义原则成为近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他所主张的客观主义的犯罪论、双重预防的刑罚目的观和实现刑罚有效的刑罚及时性、公开性、确定性原则以及他所倡导的死刑废除论对后世刑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贝卡里亚的犯罪观(一)经济上的不平等是犯罪的原因。

贝卡里亚认为犯罪的根源是社会制度所造成的人们在政治、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行为人出于趋利避害的目的必然犯罪。

从贝卡里亚对盗贼和杀人犯及其行为的推论的描述中可得到充分说明。

“我应该遵守的算是些什么法律呀!它在我和富人之间设置了一条鸿沟,富人对我一毛不拔,反倒找借口让我尝受他所没有尝过的痛苦。

这是谁定的法律?是富人和权势者。

他们对于穷的阴陋的茅舍从来不屑一顾,他们眼看着儿童们在饥饿中哭嚎,妇女们在伤心落泪,却连一块发了霉的面包也不肯拿出来。

我们要斩断这些给多数人造成灾难并为少数懒惰的暴君服务的绳索!我们要向不平等的根源开战!”(二)犯罪是对社会契约的违反。

贝卡里亚接受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认为“犯罪”是社会契约即法律的产物,罪是国家的法律所要惩罚的不服从。

贝卡里亚指出:“人们牺牲一部分自由是为了平安无忧的享受剩下的那一份自由,为了切身利益而牺牲的这一份份自由总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国家的君权,君主就是这份份自由的合法保存者和管理者,但是,实行这种保管还不够,还必须保护它不受每个私人的侵犯,这些不但试图从中夺回自己的那份自由,还极力想霸占别人的那份自由,需要有些易感触的力量来阻止专横的心灵,把社会的法律重新沦入古时的混乱之中。

这种易感触力量就是对触犯法律者规定的刑罚。

”又指出:“法律只是社会契约的复仇者,而不是行为内在恶意的复仇者。

”(三)衡量犯罪的标准是它对社会的客观危害性。

贝卡里亚指出:“我们已经看到,什么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即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

读后感论犯罪与刑罚

读后感论犯罪与刑罚

读后感论犯罪与刑罚《论犯罪与刑罚》是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里亚的经典著作,这本书在刑法学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读完之后让我对犯罪与刑罚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

在书中,贝卡里亚开篇就指出了刑罚的起源。

他认为刑罚的产生并非源于人们的简单报复心理,而是基于社会契约。

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和权利,将一部分权力让渡出来,形成了公共权力,其中就包括刑罚权。

这一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刑罚存在的意义,它不是为了报复犯罪者,而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秩序。

贝卡里亚强调了刑罚的确定性和及时性。

他认为,只有当刑罚是确定的,并且能够迅速地施加于犯罪者身上,才能有效地起到威慑作用。

如果刑罚不确定,人们就无法准确预知自己行为的后果;如果刑罚不及时,犯罪者在犯罪之后长时间未受到惩罚,那么刑罚的威慑力就会大打折扣。

这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一些犯罪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执法的不严格和不及时,导致犯罪者心存侥幸。

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刑罚的适度性原则。

贝卡里亚坚决反对残酷的刑罚,认为酷刑不仅不能有效地遏制犯罪,反而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过度的刑罚会让人们对法律产生恐惧和厌恶,甚至可能导致人们对犯罪者产生同情。

相反,适度的刑罚既能让犯罪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又能让社会公众接受和认可,从而更好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这使我明白,刑罚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痛苦,而是为了预防犯罪和教育犯罪者。

此外,贝卡里亚对于犯罪分类和量刑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

他主张根据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来确定刑罚的轻重,而不是依据犯罪者的身份和地位。

这种平等和公正的理念,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是我们追求法治公平的重要目标。

同时,贝卡里亚对于法律解释权的观点也发人深省。

他认为法律应当是明确和清晰的,不能给予法官过大的法律解释权,以免导致法律的不确定性和不公正性。

这让我思考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平衡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和法律的确定性,以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的审判。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论犯罪与刑罚》是西方现代刑法学先驱之一贝克里的典籍,也是一部经典的刑法学著作。

该书将犯罪与刑罚作为两个核心概念,对刑罚进行哲学思考,从而引导我们探索现代刑法的价值和目的。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犯罪与刑罚的概念和关系、刑罚的目的、自由刑及其合理性、以及刑罚的种类等方面。

下面,本人将就该书的核心思想和对未来刑法发展的启示做一些个人的思考。

首先,本书对犯罪罪责的思考是其中一大精髓,为刑法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本书中,贝克里认为犯罪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即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

其中,物质性使犯罪举证容易,精神性使得犯罪的处罚不仅仅是对犯罪行为的处罚,而是对违反社会规范的道德品质的惩罚,社会性使得犯罪具有危害社会的特征。

同时,本书也提出了犯罪的对象特性,即犯罪的行为人和犯罪的客体,这些思想为未来的刑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思路。

其次,本书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对刑罚目的的探讨。

贝克里认为,刑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报复、威慑、预防和教育,更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

本书的这一思想对于现代刑法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刑罚的目的除了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以外,还要考虑到其对社会和个人自由的影响。

这一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网络时代,传统的刑罚方式可能已经不再适用,未来的刑法研究需要更多地考虑到人与技术的接口,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

而本书对刑罚目的的思考则是一个好的起点。

最后,本书还探讨了自由刑及其合理性问题,以及刑罚的种类等方面。

选择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为了探讨刑罚的目的。

虽然贝克里提出的自由刑和其它刑罚的分类在今天并不常见,但这并不能否定其对刑法学的重要启示。

自由刑的关键在于其将案件的性质和行为人与其他的罚款、拘禁、禁闭等刑罚进行区分,从而明确了刑罚类型的不同作用和目的。

刑罚的种类实际上可以考虑的更加细致,例如对于不同程度的犯罪行为,可以选取不同程度的惩罚方式,更加注重刑罚的适当化与人性化。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引言《论犯罪与刑罚》是克罗斯托夫·贝哈辛的著名作品,本书通过对犯罪与刑罚的深入探讨,引发了读者对于正义与法律的思考。

在阅读此书后,我对犯罪与刑罚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观点,并对于如何建立公平的刑罚体系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

犯罪的多重因素贝哈辛在《论犯罪与刑罚》中宣称,犯罪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

他认为,社会环境、教育和心理因素等都对一个人是否会成为罪犯起着重要作用。

我深深赞同这一观点,犯罪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首先,社会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穷困、失业和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等都是犯罪的温床。

如果一个人没有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他可能会为了谋生而违法乱纪。

此外,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犯罪现象也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误入歧途。

其次,教育也是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教育能够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他们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和后果。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导致他们缺乏正确的道德指导,从而可能会误入犯罪的道路。

最后,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

部分人由于遭受创伤、情绪不稳定或人格缺陷等心理问题,容易产生犯罪倾向。

对于这部分人,刑罚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应该结合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

建立公平的刑罚体系贝哈辛认为,刑罚应该是一种教育和改造的手段,而不仅仅是惩罚。

他批评了当时的刑罚体系,认为它过于以报复为主,忽视了犯罪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因素。

我完全赞同贝哈辛的观点,刑罚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惩罚,而是应该通过教育和改造使犯罪者恢复正常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首先,为了建立公平的刑罚体系,我们需要关注犯罪者的社会背景。

某些犯罪行为可能与一个人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相关,因此在判决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例如,贫困家庭中的青少年犯罪者,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援助和再教育机会,而不是仅仅判处重刑。

其次,刑罚应该注重教育和改造。

关押犯罪者只是暂时隔离了他们,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犯罪与刑罚一直是社会学、法学和伦理学等领域的重要议题,而弗洛伦斯·奥尔森的《犯罪与刑罚》一书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

这本书通过对犯罪行为的社会学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犯罪与刑罚现象,同时也对刑罚制度本身进行了思考。

对于犯罪现象,奥尔森认为犯罪是一种有意义的行为,是人们有目的地追求利益的结果。

通过对不同类型犯罪的分析,她指出,犯罪往往是由社会结构与个体利益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的。

由此可见,犯罪并不是单纯个体的道德败坏,而是社会关系的复杂交织。

同时,奥尔森还对刑罚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她认为,刑罚不仅仅是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更应该是一种社会公正的表现。

然而,现实中的刑罚往往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无法真正实现公正。

例如,刑罚的严厉程度往往与人们对犯罪行为的恐惧程度有关,而不是犯罪行为本身的严重性。

此外,刑罚还存在种族、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

因此,奥尔森呼吁应该对刑罚制度进行改革,以实现刑罚的公正性。

总的来说,奥尔森的《犯罪与刑罚》一书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启发。

首先,她提出犯罪是复杂社会关系的产物,这使得我们在解决犯罪问题时应该更加注重社会结构的调整与改善。

其次,她对刑罚制度的分析提醒我们应该关注刑罚的公正性,避免对犯罪行为的过度惩罚或不公正对待。

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对奥尔森的观点产生了一些质疑。

例如,她强调犯罪是由社会结构与个体利益不平衡引发的,这似乎过分强调了社会因素,忽视了个体自主性的重要性。

同时,她的观点似乎缺乏一定的实证基础,对一些重要概念如“公正”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尽管存在一些质疑,但《犯罪与刑罚》仍然是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

它的出现使我们对于犯罪与刑罚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启发了对于刑罚制度的反思。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者对于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犯罪与刑罚管理方案。

读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读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读论犯罪与刑罚有感《论犯罪与刑罚》是一本有关刑罚哲学的经典著作。

我最近读了这本书,并从中收获了不少启示。

在此,我想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书中对于“刑罚的正当性”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以往人们通常认为,犯罪分子需要受到惩罚,以满足公众对于正义的要求。

但是,本书作者贝克莱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他认为刑罚的正当性应该是由被惩罚者的自由意志来决定的,而不是由罪恶行为本身所决定。

这一观点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刑罚的传统认知,进一步深化了刑罚哲学的研究。

其次,书中提到了一项很有意义的观点,即刑罚并非只是要隔离罪犯,更关键的是要让他们改过自新。

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有关“假释被拒”、“累犯上瘾”的新闻,这些都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于刑罚的失败。

刑罚应该是让罪犯明白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帮助他们获得改过自新的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刑罚的目的。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刑罚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罚款、社区服务和缓刑等方式都是可以被运用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刑罚只有监禁这一个选项。

关于刑罚的适用条件,本书也提出了一些有启示性的观点。

首先,刑罚应该基于“犯罪的后果”,而不是基于犯罪本身的严重程度。

其次,应当依据犯罪者的个体特征来进行评估,而非一刀切地适用同样的刑罚方式。

这些观点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不仅要看到犯罪行为本身所带来的后果,更要全面地考虑被惩罚者的人性因素。

读完这本书,我对于刑罚的认知得到了很大的更新和提升。

我认为我们应该更深入地研究刑罚哲学,并且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刑罚不仅仅是要惩罚罪犯,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源上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对于人性的看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切实有效地防止犯罪的发生,为社会稳定和进步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
犯罪与刑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犯罪与刑罚的探讨和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罪犯和刑罚,而且对于预防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也有着重要意义。

从犯罪的角度来看,犯罪是一种反社会的行为,但犯罪者也是社会的一份子,可
能有着种种原因和环境因素促使其犯罪。

对于如何预防犯罪,需要从社会角度出发,
加强社会治理和教育,提高警惕和防范犯罪的能力,遏制犯罪的发生。

从刑罚的角度来看,刑罚是法律对于犯罪者的施加的处罚。

刑罚的目的除了惩罚
犯罪行为,还在于对犯罪者起到震慑作用和社会保护作用。

在执行刑罚时,需要坚持
法律原则和公正审判,减少刑罚的虚伪化和过度化现象,确保刑罚的公正合理。

总的来说,犯罪与刑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发现犯罪与刑罚存在的根源和路径,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理犯罪,保障社会的和
谐安定。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犯罪与刑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一部揭示人性及社会问题的伟大作品。

通过对罪犯罗迪翁・罗斯科洛尼柯夫的深入剖析,本书深入探讨了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人性的影响。

阅读本书引起了我对法律、道德、人性等相关问题的思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犯罪与刑罚的复杂性和社会对待罪犯的重要性。

本书首先通过描述罗迪翁犯罪的过程,展示了他的痛苦与内心的纠结。

他杀人的动机并非是为了谋取财富或个人利益,而是出于一种自我救赎的愿望。

通过这个角色的塑造,读者能够看到罪犯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他们并非只是冷血的凶手,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

这引发了我对犯罪心理的兴趣和思考。

人性孰善孰恶,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包含了各种因素的复杂性。

犯罪的背后往往有着纷繁复杂的原因和动机,对罪犯的刑罚也无法简单而彻底地解决问题。

同时,本书也探讨了刑罚的作用以及社会对待罪犯的态度。

作者通过罗迪翁的心理变化、审判以及最后遭受的刑罚,揭示了刑罚对罪犯心理的影响与社会对待罪犯的教育和改造的重要性。

罗迪翁在监狱中经历的苦难和改变,让我们思考刑罚的本质究竟是复仇还是教育,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还是改造罪犯。

通过对罗迪翁经历的描述,我对于刑罚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识到刑罚不仅仅是针对罪犯,更重要的是促使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过自新,力求实现对社会和自己的救赎。

此外,本书也对社会对待罪犯的态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通过描绘犯人所面临的苦难、辱骂和压迫,对赋予人们恢复尊严、重新融入社会的意义进行了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罪犯也因为种种原因蛰伏在社会的底层,难以重新融入社会。

然而,每个人都有反思、悔过和重新创建的可能性。

读完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对罪犯的关怀与教育是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努力为罪犯提供机会,让他们通过教育和改造,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总之,《犯罪与刑罚》是一部思想深刻、引人思考的作品,通过对罪犯罗迪翁的描述和剖析,揭示了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接纳和改造罪犯的重要性。

论犯罪与刑罚的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的读后感

读了《论犯罪与刑罚》,我对法律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罪行相适应,刑罚人道主义等理论的影子。

读完后,我思考了很多问题。

一,法律的作用。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法制的社会,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法究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们要牺牲自己的自由而去遵守法律呢?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人们牺牲一部分自由是为了平安无扰地享受剩下的那份自由”。

看样子,法律是人们为了自己获得更大利益而做的一点妥协,没有任何人会伟大到只为了别人的利益而毫无代价的牺牲自己的利益。

如果每个人都只是为了自己,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社会乱了套,你想要的东西一样也得不到。

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征收制度,人的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人们为什么要为了公共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呢?我想这是因为人们公共利益中也包含了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利益,我们走的马路,逛的商场,看到的美丽的公园,这也都是其他人牺牲了自己的一部分的利益所给我们提供的。

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法律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平和的方式,让人们能够更和谐更好的享受生活。

就像权利和义务是密切联系的道理一样。

二,法律含混性的弊端。

法律是用人们所不了解的语言写成的,一方面,很多人并不了解法律的真正含义,这造成了他们并不能真正的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这也给一些触犯了法律的人强词夺理的机会。

他们会利用法律规范的模糊性来为自己的犯罪行为开脱,那么就会发现法律不仅不能制裁违法犯罪行为,反而成了罪犯们的“保护伞”。

这就需要我们的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时候能够考虑到这一点,尽量使自己制定的法律更准确,同时,向一些平民普及法律知道,使一般人也能了解那些语言晦涩难懂的法律的真正含义,否则法律将变成一部“私家书”。

三,由秘密控告联想到的。

在我国法律中,我觉得与秘密控告有关系的一条罪名就是“窝藏罪”。

法律处罚那种窝藏罪犯的行为。

但是我觉得假如一个人犯了罪,那么能对他进行窝藏和包庇的肯定是这个人的至亲或关系非同一般的朋友,社会是由感情组成的一个巨大网,法律要通过这种强制的手段打破这种关系,将人们的感情拒之门外,我觉得这是有悖人性的。

论犯罪与刑罚观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观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观后感以前,我对犯罪和刑罚的理解那叫一个简单粗暴。

犯罪嘛,就是干坏事,刑罚就是让干坏事的人吃苦头。

可这本书一翻开,就像是有人在我耳边说:“你想得太浅啦!”先说这犯罪吧。

书里可不是简单地给犯罪下个定义就完事儿,而是深入探讨了犯罪的根源。

原来,犯罪不只是某些人的一时冲动或者道德败坏,背后可能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

这就好比一棵树上长了个坏果子,你不能光怪果子本身,还得看看这树的土壤、阳光、水分是不是有问题。

这让我想到在一些贫困或者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犯罪率可能就会高一些。

不是那里的人天生就想犯罪,而是环境把他们逼到了墙角。

这就给我一种感觉,要想真正减少犯罪,光靠严厉打击还不够,得从改善社会环境入手,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希望,这才是治本的办法。

再说到刑罚。

我原本以为刑罚越重,就越能吓唬住那些想犯罪的人。

就像我们小时候,大人总是吓唬我们,要是不听话就怎么怎么样,而且说得越吓人好像就越能让我们乖乖听话。

但是贝卡里亚可不这么看。

他说刑罚要是不合理、过于残酷,那可就适得其反了。

这就好比你想让马跑,却把缰绳勒得太紧,马反而不听话了。

过度的刑罚可能会让罪犯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从而更加肆无忌惮。

而且,不合理的刑罚对那些被冤枉的人来说,那可就是灭顶之灾。

这就像一把大锤子,不分青红皂白地砸下来,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得遭殃。

书里提到刑罚的及时性和确定性也很重要。

想象一下,你犯了错,但是你知道可能很久以后才会受到惩罚,而且这个惩罚还不一定会落到你头上,那你是不是就会心存侥幸呢?就像考试作弊,如果老师总是很久之后才发现,而且发现了也不一定会处罚你,那肯定会有更多人想要冒险一试。

所以啊,刑罚要是能像闪电一样,快速而准确地击中犯罪者,那比那些雷声大雨点小的重刑更有威慑力。

还有一点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书里强调了对人权的尊重,即使是罪犯也有人权。

这就像是在说,哪怕你犯了错,你也还是个人,不能被当成牲口一样对待。

这让我对罪犯这个群体有了新的看法。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论犯罪与刑罚》是俄国古典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的一本政治哲学书籍。

该书主要讨论了犯罪与刑罚这一社会问题,分析了犯罪的原因、刑罚的意义和执行刑罚的方式。

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现代社会的法律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书中提到了犯罪的根源,认为犯罪是社会制度不完善的结果。

他认为,犯罪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于贫穷、饥饿、不良环境等原因导致的被动犯罪;另一种则是自发的、极端的“主观犯罪”。

他指出,要消灭犯罪,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缩小贫富差距,改善生活条件,提高人的素质。

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意义。

其次,书中关于刑罚的探讨也广受关注。

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刑罚的主要作用在于惩罚罪犯并防止罪犯再次犯罪,而不是报复罪犯。

他反对刑罚过于严厉,认为应该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考虑对待罪犯。

他建议采取剥夺罪犯自由等避免过度严厉的刑罚,还提出了教育改造罪犯的观点。

这些观点,对于当前我国刑法制度的完善和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最后,书中还对于执行刑罚的方式做了详细的讨论。

陀思妥耶夫斯基强调刑罚的执行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并要保证罪犯的基本权利得到保护。

他反对以人的尊严和权利为代价来执行刑罚。

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监狱管理制度,即在牢房中设置劳动工厂,让罪犯参与劳动并从中获得报酬,从而鼓励他们改过自新。

这个理念对于现代监狱管理体系的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论犯罪与刑罚》不仅是一本经典哲学著作,更是一本探讨社会现实的重要作品。

通过对犯罪与刑罚问题的深刻解剖,该书向我们传递了深层次的社会观念和人本主义的精神。

以此,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认识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寻求改进和发展。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犯罪与刑罚是社会治安和司法领域的重要议题,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我对犯罪与刑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的环境。

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犯罪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经济因素、家庭环境、心理问题等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个体产生犯罪倾向,从而危害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因此,预防犯罪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加强家庭教育等等。

其次,刑罚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惩罚和制裁。

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安全、改造罪犯等。

然而,对于不同的犯罪行为和罪犯,刑罚的适用也应该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

比如,对于一些轻微的犯罪行为,可以采取缓刑、社区服务等方式进行惩罚和改造;而对于一些严重的犯罪行为,需要采取严厉的刑罚进行制裁。

因此,刑罚的适用应该是有针对性的,不能滥用刑罚权力,也不能对罪犯进行过度的惩罚。

最后,我认为犯罪与刑罚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社会、个体和法律等多个因素。

在预防犯罪方面,需要加强社会教育、改善社会环境、提高个体法律意识等;在刑罚方面,需要依法公正地对待罪犯,保护他们的基本人权,同时也要保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解决犯罪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阅读犯罪与刑罚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我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犯罪问题,为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加重视犯罪与刑罚问题,加强相关的研究和宣传,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和谐与安全的社会。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犯罪与刑罚》是一本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是一本深刻思考社会问题的哲学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产生了许多思考和感悟。

首先,我被书中对于犯罪的分析深深震撼。

作者通过剖析儿童早期成长环境对犯罪的影响,揭示了犯罪人群的形成原因。

他指出,社会和家庭的忽视和冷漠、个人的优劣势和心理扭曲都是犯罪的因素。

这种深入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分析,让我重新审视我们对犯罪分子的看法。

其次,这本书对于刑罚的思考是很有启发性的。

传统的刑罚思想是以报复和惩罚为核心,但是作者却提出了以教育和改造为目标的刑罚理念。

他认为,刑罚的目的应该是引导犯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教育和改造重塑他们的人生。

这种理念引起了我对于刑罚的再思考,让我认识到传统的刑罚方式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我也对于书中对于死刑的讨论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死刑是一种极端的刑罚方式,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

作者认为,死刑并不能达到对犯罪的惩罚效果,反而可能导致社会的漠视和犯罪的复发。

他提倡对犯罪者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教育,帮助他们重新回到社会。

这种思想让我重新审视了死刑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也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给予犯罪者更多的机会和帮助。

此外,书中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个体的自由也做出了深入的讨论。

作者提出了一种以社会福祉为核心的社会道德观,他认为,个体的自由应该受到社会的限制,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应该相互平衡。

这种道德观引起了我对于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的思考,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的来说,《犯罪与刑罚》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思考。

作者通过深入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分析揭示了犯罪的原因和刑罚的目的,引起了我对于犯罪和刑罚的再思考。

同时,他对于死刑和社会责任的讨论也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通过这本书,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能根据这些思考和观点,做出更明智和负责任的选择。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5篇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5篇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5篇第一篇:《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一口气读完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感触颇深。

但是总感觉欲言又止。

总想全面的体系的解读一下这本书,却总是无处着手,但是每每读到某一细节,确实醍醐灌顶。

贝卡里亚对犯罪的本质,刑罚的起源,各类犯罪,诉讼法上的重大问题,实体法上的重大问题等进行了批判性或者提示性的论述,有些不仅在当时,在现在也具有重要意义。

书中确立了许多现在刑法的重要原则: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犯罪本质的社会危害说……经典之所以为经典,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永远也不过时。

读经典的目的也就在于从先人那获取知识来反思现实现状,找寻解决途径。

贝卡里亚接受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1的观点,认为君主惩罚犯罪的真正权利的基点是君主所享有的人们为了平安无忧的享受大部分自由而牺牲的一部分自由的全部总和,他只是合法的保存者和管理者。

人们要形成群体来生存,就必须付出这部分自由,这也就是公权力惩罚犯罪的正当性。

普遍的说,只要有群体存在,利益的驱动那么犯罪就不可能消亡,因为他们想夺回交出的那部分自由。

但是这伤害了集体存在的利益。

需要有些易感触的力量来阻止个人专横的心灵把社会的法律重新回到过去的混乱。

这就需要刑罚的力量,而不是单纯的雄辩,说教或者是卓越的真理来说服罪犯。

犯罪与刑罚的不可消灭性才使我们对犯罪与刑罚的讨论有意义。

一关于死刑,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当前我国刑罚的重大问题,诸如废除死刑的呼声此起彼伏。

书中的观点基调是刑罚应该是公开的,及时的,必需的,在既定条件下尽量轻微的,同犯罪相对称的并由法律规定的。

从刑罚的产生发展来看,死刑确是一个悖论。

滥用极刑也从来没有使人改恶从善。

即使我们为君主的刑罚权找到了其合法性,也不能说是死刑就是一种权利。

而且有谁会把自己的生命权去让渡出去?也就是说死刑不仅从合法性还是功能上都是一个畸形。

贝卡里亚在结论一章中曾提到严酷刑罚不应存在的理由:一,直接与公共福利及预防犯罪的宗旨相对抗的严酷刑罚当然违法,没有存在的必要。

读后感《论犯罪与刑罚》

读后感《论犯罪与刑罚》

读后感《论犯罪与刑罚》读《论法律》有感拜读了培根的《论司法》,感慨颇深,惊叹于这样一篇隽永的短文中蕴含如此丰富的法律智慧。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样一句话:“不能把法律变成使人民动辄得咎的天罗地网。

”这让我对于“严刑峻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统治阶级倾向于采用严刑峻法,认为被统治者会因为出于对严刑峻法的畏惧而顺服他们的意志,不敢肆意妄为,如此社会秩序就安定了,统治更加稳固了。

然而,严刑峻法真的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吗?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纵观中国历史,多少朝代因为推行严刑峻法导致社会动荡甚至走向灭亡的命运——正是暴秦严苛的法律规定“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才萌生“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之念,发动了起义;隋文帝杨坚晚年“用法益峻” “无殊罪而死者,不可胜原。

” 他颁布诸如“盗一钱以上皆弃市”“三人共盗一瓜,事发即死”之类的苛刻刑法,致使百姓惶恐不安。

而隋文帝推行严刑峻法也是导致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将中国历史上这一屡见不鲜的现象进行了概述:“中国的著述家们有一种永恒的评述,在他们的帝国里,刑罚愈严厉,革命就愈接近。

” 由此可见,当法律严苛到了变成“使人民动辄得咎的天罗地网”的程度,此时非但不能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当法律变成压迫人民的工具时,人民便会奋起反抗。

这里的“反抗”蕴含着两层意味,一是指人民无法忍受因为法律使人动辄得咎而不得不每日生活在提心吊胆、惶惶不安的状态下,于是企图用包括推翻统治者统治的各种手段来摆脱这种状态;二是指当法律规定情节较为轻微的犯罪与情节严重的犯罪所面临的恶果相差无几时,人们就更敢于逃避刑罚甚至犯下更多的罪行,以“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蔑视法律。

但无论是前者或是后者,对统治者的统治秩序都有着极大的破坏力。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笔记一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在于它曾在历史上起到过某种重要的作用。

《论犯罪与刑罚》就是这样一本书,其作者贝卡里亚——意大利刑法学之开山鼻祖,勇敢地揭露了旧的刑事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依据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

该书翻译成汉语虽只有区区不到10万字,但文笔优美、逻辑严谨、想象力丰富并充满雄辩。

最重要的是,书中提出了许多后世刑事立法和法学研究奉为圭臬的思想,如刑法三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化原则;并且呼吁废除刑讯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此外,贝卡里亚在书中否认了法官拥有解释法律的权利。

时至今日,书中的许多论点仍有现实意义。

接下来,本文将试图对书中的观点进行分析总结。

(一)罪刑法定1.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本书明确提出了“罪刑法定”原则,第三篇写道:“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只有代表根据社会契约而联合起来的整个社会的立法者才拥有这一权威”“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就不再是一种正义的刑罚”。

此外,在逮捕一篇中作者提到:只有法律才能确定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应受刑罚。

因而,法律应指出:应根据哪些嫌疑而羁押罪犯,强制他接受审查和刑罚。

并且证明嫌疑的证据也应该由法律来确定,而不是由法官来确定。

因此每个公民都应当有权做一切不违背法律的事情,除了其行为本身可能造成的后果外,不用担心会遇到其他麻烦。

2.对法律的解释要使抽象的法律规范正确地适用于具体的法律事实需要对法律进行解释,法官在此过程中担任着判决的角色,那么其是否有权对法律进行解释呢?贝卡里亚对此的回答是:刑事法官根本没有解释刑事法律的权利,因为他们不是立法者;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大前提是一般法律,小前提是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结论是自由或者刑罚。

由此可见,法官唯一的使命就是判定公民的行为是否符合成文法律而无权进行法律解释。

否则,法律的精神可能会取决于一个法官的逻辑推理是否良好,对法律的领会如何;取决于他感情的冲动;取决于被告人的软弱程度;取决于法官与被害者间的关系;取决于一切足以使事物的面目在人们波动的心中改变的、细微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犯罪与刑罚》读书报告——论中国死刑的存废问题摘要死刑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个具有最大威慑力的刑罚方法,长期以来在阶级统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死刑的存废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外刑法学领域争论不休的焦点,继而出现了贝卡里亚、边沁等著名的废除死刑论的学者,但是要求保留死刑的学者人数也不少,所以始终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

本文将从死刑存废问题的起源和中国死刑存废问题的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论述中国死刑制度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死刑,死刑的存废,有限制的保留死刑第一章中国死刑的存废问题第一节死刑存废问题的起源一、贝卡利亚要求废除死刑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死刑的种类繁多,但从来没有人怀疑其存在的合理性。

自从18世纪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贝卡里亚提出废除死刑以来,死刑的存废之争已经持续了两个多世纪。

1764年,贝卡里亚在自己的书《论犯罪与刑罚》中写道:“滥用极刑从来没有使人改恶从善。

这促使我去研究,在一个组织优良的社会里,死刑是否真的有益和公正。

”[1]接着,贝卡里亚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了废除死刑的理由:(1)国家不拥有处死公民的权利。

贝卡里亚从社会契约论的观念出发,提出如下的疑问:人们可以凭借怎样的权利来杀死自己的同类呢?这当然不是造就君权和法律的那种权利。

君权和法律,它们仅仅是一份份少量私人自由的总和,它们代表的是作为个人利益结合体的普遍意志。

但是,我们每个人在订立契约、参加社会的时候,也就是每个人在对自己做出最小牺牲的时候,怎么会把冠于一切财富之首的生命也搭进去呢?很显然,这样的说法不足以让人完全的信服。

如果说这已成为事实的话,它同人无权自杀的原则怎么协调呢?要是他可以把这种权利交给他人或者交给整个社会,他岂不本来就应该有这种权利吗?(2)死刑存在着诸多缺陷,关于这点我想说的是预防犯罪的正面效果远不及无期惩役。

但是在贝卡里亚看来,死刑的威慑作用是多余的,死刑容易引起旁观者对受刑人的怜悯,死刑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是暂时的,死刑不可能造就良好的社会环境,死刑一旦出错便不可挽回,死刑的这些弊端表明它已经超出了社会防卫的必要限度,因而应当放弃。

而且,死刑之预防犯罪的正面效果不及无期惩役,国家每次以死刑树立警戒都需要一次犯罪,可是终身苦役刑,只要有一次犯罪就为国家提供了无数常存的借鉴。

贝卡里亚同样认为,死刑只能在社会处于非常态的以下在两种情况下才能适用:(1)某人在被剥夺自由之后仍然有某种联系和某种力量影响这个国家的安全,或者他的存在可能会在既定的政府体制中引起危险的动乱;(2)当一个国家正在恢复自由的时候,当一个国家的自由已经消失或者陷于无政府状态的时候,这时候混乱取代了法律,因而处死某些公民就变得必要了。

显然,贝卡里亚所说的这两种情况在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中是十分少见的,这样的情况只有在非常态社会才可能存在或者发生。

按照贝卡里亚的意见,在一个组织优良的社会里,死刑既非公正也非有益。

尽管贝卡里亚废除死刑的主张还有谨慎的保留,但是这一主张一经传播,便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存在了数千年以至于被奉为天经地义甚至神圣化的死刑制度开始受到怀疑,人们开始用理性的验光冷静地看待死刑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死刑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也成为一个人民开始津津乐道的话题。

自贝卡里亚以后,死刑不再天经地义,它开始需要理性地审视。

贝卡里亚提出:“死刑并不是一种权利,笔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而是一场国家同一个公民的战争,因为,它认为消灭这个公民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然而,如果笔者要证明死刑既不是必要也不是有益的,笔者就首先要为人道打赢官司。

”[2]贝卡里亚以人道的名义向死刑制度发出了死刑令。

二、死刑废除的具体理由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认为死刑废除的具体理由有以下三个。

(1)死刑所剥夺的是犯罪分子最重要的权利。

在当今社会,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拥有各种各样的权利,但是在这一权利体系中,各种权利对于个人的意义又是不同的。

有的可有可无,人们很少行使;有的重要无比,须臾不可缺少,如人的生命权利。

众所周知,生命是一切权利的基础,几乎所有的权利都是依附于生命权利的,自然人一旦丧失了生命,也就丧失了一切。

刑罚的属性表现为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而这种惩罚最终又归结到对犯罪分子某些权利的剥夺上。

某种刑罚所剥夺的权利愈多及对个人愈重要,这种刑罚便愈严厉。

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还要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于是,一旦适用死刑,犯罪分子不仅丧失了最重要的生命权利,而且依附于生命权利的人身权利及其他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权利也基本上都不存在。

因此,相比财产刑、自由刑等其他刑罚方法,死刑无疑是最严厉的。

(2)死刑对犯罪分子造成的痛苦是最大的判处刑罚势必会对犯罪分子造成某种痛苦,同时其痛苦的大小也因刑罚方法的不同而异。

一般来讲,这种痛苦是与刑罚的严厉程度成正比的,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刑罚愈严厉,犯罪分子所承受的痛苦就愈大,反之就愈小。

死刑给犯罪分子施加的痛苦是其他刑罚方法所望尘莫及的。

死刑的适用便意味着犯罪分子生命的终结,面对这一可怕的后果,任何一个有理智的犯罪分子都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故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

(3)死刑的适用对犯罪分子来讲是不可逆的。

犯罪分子一旦被适用死刑,欲恢复执行前的状态是绝无可能的。

这源于生命的不可恢复性,生命一旦丧失便意味着永远丧失。

而财产刑可以通过返还财产,自由刑可以通过释放来弥补,对死刑来讲,这种挽回是不现实的。

基于这一特性,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

建立在死刑这一基本特征基础上的最大惩罚性、最大威慑性等也是死刑的特征,所有这些特征共同界定死刑。

第二节中国死刑的现状我们国家自从建国以来对于死刑政策应该说都是一致的,提出了“不可不杀”、“尽量少杀”、“防止错杀”等这样的口号,其中“尽量少杀”又可具体化为“可杀可不杀的,不杀”。

虽然真正到了体现刑事政策的时候,有可能往往是急速的大转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历次严打活动中看,在乱世必用重典的刑事指导思想下,原来“可杀可不杀的,不杀”的死刑口号却演变为“可杀可不杀的,杀”、“为了不放纵犯罪,要多杀”等重刑思想口号。

79年刑法以后的补充刑事立法对其所奉行的“严格限制死刑”的刑事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甚至表现出对死刑有所强化的崇尚死刑和死刑扩大化的倾向,97年刑法对死刑罪名的设置也未完全体现出严格限制死刑的政策精神,即“严格限制死刑”的死刑政策在现行刑事立法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强调和切实的执行。

前面已经说了这么多,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讲话和中共中央的一系列文件中,包括温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应该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所实行的仍然是“严格限制死刑”的死刑政策,没有任何一个人强调要大开杀戒、重用死刑,也没有任何一个文件指出我国要多适用死刑,把可杀可不杀的杀掉,相反,我们都说要限制死刑、减少死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因此我国一贯坚持的“严格限制死刑”的刑事政策仍然对死刑的立法规定和司法适用具有至高无上的指导作用,这一点必须予以肯定,死刑罪名的设置亦应以此为基本,实践中动摇、弱化甚至否定这一基本政策就是对现行的严格限制死刑政策的背叛。

一、我国死刑立法现状在1997年刑法中,死刑适用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罪名较多共涉及68个罪名,从罪名的分布来看,刑法分则的十章中,有九章都规定有死刑,占章数的90%,再从每章的具体分布来看,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共7个罪名,即第1至第7,占死刑罪名总数的10%;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共14个罪名,即第8至第21,占死刑罪名总数的20%;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共17个罪名,即第22至第38,占死刑罪名总数的24.3%;第四章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共6个罪名,即第39至第44,占死刑罪名总数的8.6%;第五章侵犯财产罪共2个罪名,即第45至第46,占死刑罪名总数的2.9%;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共8个罪名,即第47至第54,占死刑罪名总数的11.4%;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共2个罪名,即第55至第56,占死刑罪名总数的2.9%;第八章贪污贿赂罪共2个罪名,即第57至第58,占死刑罪名总数的2.9%;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共12个罪名,即第59至第70,占死刑罪名总数的17.1% 。

因此死刑适用数量的排列顺序应为:第一位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二位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位是军人违反职责罪;第四位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五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第六位是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七、八、九分别是位是侵犯财产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

从死刑罪名占该章罪名总数的比例来看,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占58.3%;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占33.3%;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占18.1%;第四章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占16.2%;第五章侵犯财产罪占16.7%;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占6。

7%;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占9.5%;第八章贪污贿赂罪占16。

7%;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占38.7% 。

因此,其由高到低的排序则为:第一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是军人违反职责罪;第三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第四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五是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第六是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七是危害国防利益罪;第八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此外,从罪名的单一性和选择性上看,单一罪名有44个,占65.7%;选择罪名有24个,占34.3%。

虽然我国死刑适用的范围较广泛,但是在适用死刑上做出了很多限制性规定。

第一,从适用死刑的条件上进行限制。

《刑法》第48条第1款前半段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这表明,适用死刑的条件是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极其严重,是犯罪的性质极其严重、犯罪的情节极其严重、犯罪分子的人身危害性极其严重的统一。

实践中符合上述三位一体条件的情况极少,因此,适用死刑的严格条件是我国限制死刑适用的第一道关口。

第二,从适用的对象上进行限制。

《刑法》第2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这里说的“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不适用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刑法对未成犯罪人重在教育的政策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与世界各国刑事立法的通行做法相符合。

需要指出的是,对这里所说的“审判时候怀孕”,不能仅仅理解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时候被告正在怀孕。

根据有关的司法解释,“审判时候怀孕”既包括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时候被告正在怀孕,也包括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之前被告人怀孕但作了人工流产的情况。

除了上述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外,《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典第49条增加1款作为第2款: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