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字的繁体字 圣字的含义 圣字的由来

合集下载

圣的繁体字怎么写

圣的繁体字怎么写

圣[shèng]繁体字:聖〈形〉1.(形声。

从耳,呈声。

甲骨文字形。

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

即善用耳,又会用口。

本义:通达事理)2.同本义圣,通也。

——《说文》。

按:耳顺之谓圣。

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

听信之谓圣。

——《管子·四时》睿作圣。

——《书·洪范》。

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母氏圣善。

——《诗·邶风·凯风》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如:圣功(神灵的功力);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圣意(神灵的旨意);圣明(英明)3.聪明;才智胜人圣人莫之。

——《诗·小雅·巧言》是故圣愈圣,愚益愚。

——韩愈《师说》又如:圣相(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圣童(智力特优的儿童);圣通(圣明通达);圣智(亦作“圣知”。

聪明睿智,无所不通);圣善(聪明贤良);圣时(圣明之时);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4.神圣的。

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

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诸葛亮《出师表》又如:圣虑(帝王的思虑);圣裁(皇上的决定;皇帝的裁决);圣治(皇帝的治理);圣眷(皇帝的爱护);圣聪(帝王的听闻);圣朝无阙事(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圣寿节(皇帝诞辰纪念日);圣眷隆重(皇帝的深切关怀);圣驾(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圣鉴(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圣子神孙(称皇帝的子孙)5.刁钻;精灵、乖觉或敏锐、迅速之意。

如:圣觉(犹灵感);圣得知(谓迅速灵敏地知道)〈名〉1.精通一事,对某门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

如:棋圣;诗圣2.圣人。

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或圣或否。

——《诗·小雅·小宛》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唐· 韩愈《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又如:圣曹(神圣之辈);圣贤(指神佛);圣讳(圣人的名讳);圣经(圣人的经典);圣文(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圣心(圣人的心怀);圣臣(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圣法、圣制(古代圣人的法则);圣则(圣人所定的法则);圣轨(圣人的规范);圣神(泛称古代的圣人)3.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繁体圣字解析

繁体圣字解析

繁体圣字解析
1. 字形结构:
繁体的“圣”字,由“耳”和“口”两部分组成,下面是“土”。

这种结构体现了汉字的象形特点。

“耳”和“口”合并,表示集众人之智慧与言辞,意味深远。

“土”则可能表示稳重、扎实。

整个字给人一种崇高而沉稳的感觉。

2. 文化寓意:
“圣”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寓意。

它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卓越智慧和道德品质的人,如孔子被称为“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

此外,“圣”字也常常出现在一些敬语和祝词中,如“圣上”、“圣寿”。

3. 艺术风格:
繁体的“圣”字在书写时需要讲究平衡与和谐。

其结构紧凑,笔画交错,需要书写者有深厚的书法功底。

在不同书法家的笔下,“圣”字可能会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有的庄重沉稳,有的灵动飘逸。

综上所述,繁体的“圣”字是一个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汉字。

通过对其字形结构、文化寓意和艺术风格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字的内涵和美感。

简述中华文化“圣”内涵的演变

简述中华文化“圣”内涵的演变

简述中华文化“圣”内涵的演变中国人于圣,无疑是骨子崇拜的,无论是政统的皇帝“圣上”还是道德教化的“圣人”,基本是遇圣则拜,打心里跪服。

但是,人一跪,屁股高了,头脑却低了,眼睛也朝下,圣们的面目是无从知道的,万般相信圣们会为自己立命的,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

我不得不佩服古印度智者释迦摩尼的言说:命由己造,福自我求。

把自己的命运糊糊涂涂交给别人,真是愚笨到底了。

我一听圣,无不联想起两个人,一是皇帝“圣上”,另一个就是圣人孔子,接着联想到礼教,鲁迅说礼教食人,血腥弥漫。

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便毫不怀疑认定礼仪之邦就是食人族的国度,我们是食人族的后代。

这么一想,心里自然怀了恐惧与愧疚,恐惧是担心被充当别的食人者的食料,愧疚是因为自己的祖宗曾经食过别人。

为了减轻自己这种苦恼的情绪,于是便埋头于食人国的古籍里寻找,终于全身轻松起来,知道了食人国的来龙去脉是那些儒者的创造。

西周古籍里,圣人就是聪明人。

那时圣人太多了,很多人连自己处理好一件事情,高兴了,奖励一下自己,便将自己当圣人:我真聪明。

《诗经》大雅:维此圣人,瞻言百里。

维彼愚人,覆狂以喜。

与愚笨人相对的是聪明人(圣人)。

又,《洪范》思曰睿,睿作圣。

能思考的当然是聪明人了。

所以,有知识有能力能解决问题的人就是圣人。

到了东周,至少到孔子当时,圣人是理想中最高人格的人。

这时代,“以德配天”是主流价值观,圣人的意思变得更高度了,赋予德,而且高于君子,是理想中最高人格的人。

既然最高,在不同人群里圣人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墨家门徒将本门最高领导“巨子”称为圣人,而孔门也将孔子称圣人,而孔子把尧舜汤姬昌当圣人。

可见,这时的圣人大家各执自己的标准。

到了战国时,从古籍一些篇章里,圣人的意思又变了:“未卜先知是谓圣”这与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大相径庭了。

周文王姬昌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但他又要演易来占卜凶吉,这标准一变,姬昌就成凡夫了。

西汉时,圣人被明目张胆地神化。

到了汉代,托名子思(孔伋)作,载于《汉志诸子略》,实为汉儒私货的《中庸》里,圣人变得玄而又玄,不可捉摸,只能靠想象了。

阳明心学第一等事观后感

阳明心学第一等事观后感

王阳明《年谱》中记载先生12岁读私塾中最著名的一问:“何为第一等事?”先生的老师回答:“惟读书登第耳。

”,而先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阳明先生的这一问有二大哲学含义:何为第一等事?为何要做圣贤?何为第一等事?这是一个关于人生信仰的命题。

人生既漫长也短暂,人生无非两件事,做人与做事。

显而易见,做人是第一等事,做事是第二等事。

对于阳明先生向私塾老师的提问来看。

老师回答“登第”是做事,而阳明先生回答的“学圣贤”是做人。

做不好人,难以做好事。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要做一辈子的好事,必然要先学做圣贤之人,蓄德得道之人。

而如果读书只是为了做官做事,将来一定经不起诱惑,而成为庸官或贪腐之官。

而如何做人,立志又是第一等事。

从阳明先生11岁随祖父去京城路上作诗的故事就可见其胸怀天下,不私自我的大志。

他们过金山寺时,与客人一起喝酒,并以山为题赋诗,祖父还未作成的时候,阳明先生就说:“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纱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客人大为惊异,复命赋蔽月山房诗。

先生随口应说:“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两首诗中不仅仅表达了志向,更是展现了如何去实现志向的行动。

阳明先生对于写诗的实践源于家学渊源给他类似的良好熏陶环境,上面两首诗也足以证明阳明先生从儿童时代起,就善于用心观察、学习、模仿和体会。

他后来之所以走上心学的道路,成为引领时代风气的杰出人物,无论从家学源流或个人才德看,显然都是与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分不开的。

这也可以从他在江西总结“习礼歌诗之数”可见一斑。

他概括启发儿童心智性情的化导方法,特别强调“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

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

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

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

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圣_楷书93种写法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圣_楷书93种写法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53.沈尹默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54.微软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5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锐敏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56.柳公权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57.褚遂良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58.启功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59.魏碑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23.褚遂良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24.智永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25.袁强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26.佚名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27.李放鸣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28.林志秀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29.宋徽宗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汉字书法 聖
楷书93种写法 课件模板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1.柳公权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2.欧阳询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3.赵孟頫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4.何铁山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5.邹慕白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6.印刷体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68.黄自元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69.王羲之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70.赵孟頫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71.颜真卿
汉字书法:聖_楷书93种写法
72.柳公权

训诂、诠释与文化发展

训诂、诠释与文化发展

从“翻译”看“训诂”与“诠释”——兼论“圣作贤述”的诠释原则本次会议将“训诂”与“诠释”并列讨论。

其中,“训诂”的含义是明确的,它是中国“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相比之下,“诠释”的意思则不太明确:它既可以指“训诂”理论的诠释规则,又可以被视为对西方诠释学的Auslegung或interpretation概念的翻译。

作为“外语概念”的“诠释”代表着西方的哲学学问,即Hermeneutics,诠释学。

基于对“诠释”的这种歧义性理解,国内学界的相关讨论也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对传统“训诂学”的讨论;其二是将这种汉语诠释传统与西方的“诠释之学”进行“格义”的讨论。

后一层面的讨论在我们这里似乎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因为,如果不考虑西方诠释学的存在,中国“训诂”理论本可以作为一种“地域性的”专门学科而“独立”发展,对它的研究与我们大体无关。

只有引入西方诠释学这一参照,我们才会思考:(1)中国是否具有自己的、作为西方Hermeneutics之对应物的诠释理论?(2)一旦考虑到西方诠释学的提问方式,我们在中国传统诠释理论中可以开辟出哪些新的问题域?本文将循着这两个向度的问题进行讨论。

1、从“翻译”角度看“训诂”与“诠释”中国是否具有自己的、作为西方Hermeneutics之对应物的诠释理论?对此,国内学界近年来多有讨论。

这里兹列举两种对立观点。

汤一介先生在建立“中国诠释学”等五篇文章中认为,西方诠释理论作为现代之“学”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而中国的包括训诂理论在内的文本诠释理论由来已久。

现在需要对后者进行转化,以建立一种“中国诠释学”。

这个思路显然与西方诠释学的启发有关。

而余敦康先生在《诠释学是哲学和哲学史的唯一进路》讲座中对汤先生的看法提出质疑:“现在有种看法,认为诠释学好像西方才有,中国没有。

汤一介说要建立中国的诠释学,还要你来建立?早就有了。

中国的经典诠释学,从先秦就有了。

这还要你建立吗?所以那个说法本身就不对。

孔子如何从“君子”变成“圣人”

孔子如何从“君子”变成“圣人”

伦理学研究STUDIES IN ETHICS2020年第6期(总第110期)孔子为后世留下最大的名声是“圣人”,但是,孔子本人并没有把自己当圣人,他只追求做“君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几乎都推出了各自理想化的圣人,却无人敢自称为圣人。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历代帝王不遗余力地抬高孔子的地位,孔子遂被定格为中国文化中至高无上的精神领袖,此所谓“孔子之后无圣人”。

历史地看,孔子由君子变成为圣人,既是儒学自身价值的体现,也是儒学政治化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人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一是孟子,其二是荀子,其三是董仲舒。

一、诸子百家各有圣人“圣人”最初的意思并不复杂。

“圣”的繁体作“聖”,字面意思为耳朵好使、听觉灵敏。

顾颉刚先生曾从语源学上详细地考证过圣字的原初意义:圣人最初只是对“聪明人”的一个普通称呼,没有什么玄妙。

在《诗经》和《尚书》中,诸如老臣、占梦者、喝了酒的人,甚至性情刚烈的女人,都可以称圣人,既没有道德的含义,也没有神圣的含义[1]。

后来的圣人变得神圣而高不可攀,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造圣运动”有关。

在王权失控、争战不息的大混乱时代,思想家们最为关注的,莫过于天下的安定。

然而,谁有资格、有能力让天下安定?这样的人显然非普通的“聪明人”所能胜任,必须具有超凡的品格、过人的能耐。

于是,各家便以理想化的圣人为其学说张目,打造出各种型号的圣人。

诸如:“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第八十一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物权》)“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

”(《申子·佚文》)“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墨子·亲士》)“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

”(《孟子·离楼上》)孔子如何从“君子”变成“圣人”?刘立夫[摘要]“圣人”最初只是对“聪明人”的一个普通称呼,因诸子百家的“造圣运动”而变得高不可攀。

古代近代繁体与简化字不通用的汉字

古代近代繁体与简化字不通用的汉字

几,象形.仅用作家具名称.这个意义也可以写作“机”.《书谱》“...书机...”.与“幾个”地“幾”不通用.机,作为家具名称时,与“機器”地“機”也不通用.后,上古与王意义相近.如“后羿”意思即“王羿”.据说是个反“司”.与“前後”之“後”不通用.饑,仅用于“饑荒”.与“饥饿”之“饥”不通用.征,仅用于征讨,征伐.“徵”在征伐征讨等词语中与“征”不通用.而作为五音之一地“徵”()也不能写作“征”.“徵”可以用于徵收、应徵入伍.逰,在“游泳”中与“游”不通用.其他地旅游、游玩中可以通用.(另外,有几个字简繁汉时即通用,如:“无”与“橆”,“万”与“萬”.“万”用于复姓“万俟”时,好像与“萬”不通用.还有个特殊现象,即通假借用,如六朝时有“皇后”地“后”借用为“前後”地“後”,这个是特殊现象,以后另帖讨论.)“余”与“餘”也不通用.如作为“多出”地意思,“闰餘成嵗”不能写作“闰余成嵗”.作为第一人称“余”时,也不可写作“餘”.(顺便说一下,嵗,上面是从“止”,由于形近,也有讹为“山”地隶书楷书,也是可以地.但是写篆书就得回复本形“止”.有无知者如之流,按楷隶书地讹文反推为篆书,就是大错特错了.)“雲雾”也不可写作“云雾”.“子曰诗云”也不能写作“子曰诗雲”.“暴”,写作隶书楷书时,“暴怒”“暴晒”是无区别地.但是若是篆书,就是俩不同地字.不知道为何不能发图片了.暴晒,也可读.“读”右半边,“卖”.楷书隶书无区别.篆书是俩不同地字.“读”右边是声旁.(这俩字打地是简化字)“极”“極”,也不通用.不过“极”古代极其少用,《说文》解释为“驴上负也.”“个”,“個”,古代不通用.“个”竹枝,一说半个“竹”.而“個”就是咱们通用地一个两个地量词了.(书画家王个簃先生,繁体不可写作“書畵家王個簃先生”)了、瞭.“瞭解”不能写作“了解”.“您吃了吗”不能写作“您吃瞭嗎”.“瞭望”自然也不能写作“了望”.(另:近来听说,朝廷又颁布法令修改了四十余个汉字地笔画.若“琴”字,左边地“王”末笔由横画改为“提”.木旁中竖带钩者去掉了钩.这四十多个字地修改,很是神奇.)“冒”,上面是秃宝盖加两横,两横与秃宝盖不相连.与“冠”偏旁相同.“冕”字与“冒”一样.也是与“冠”偏旁相同.很多人容易把这几个字上部错写为“曰”.见有朋友写《岳阳楼记》:“...增其舊製..”,“制度”不能写作“製度”.“增其舊制”写作“增其舊製”是错误地.“製”用于“製造”,与“制”不通用.“岳”“嶽”绝大多数情况下通用.但作为姓氏,“岳飞”不能写作“嶽飞”(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过也有粗心地人,觉得繁体就是笔画多地那个,很有可能这么写.).“丑”“醜”.“醜陋”一般不会写错.但干支常见有人用“醜”代替“丑”,就是错误地了,如:"丁醜".某美院书法系就这么干过.“係”“系”“繫”,作为“是”地意思时,写作“係”(?).“派系”作“係”(?).连接悬挂意写作“繫”“系”“係”都可以(《说文》:“..故凡相联属谓之係..”).这三个很神“仇”“雠”,这俩字大多情况下是可以通用地.不过若是连用作“仇雠”时,不晓得可不可以写成“雠雠”“仇仇”,想必不能....“嗅”“臭”,凡是读作为味道,闻味道地意思时,都可以用“臭”,如“朱门酒肉臭”(当然了虽然说得通,但特定语句,无法给人家换做“嗅”.)..多有人把“酒肉臭”读作“”者,不想想,酒肉大冬天怎么会臭()呢?“强”“彊”.这两个字汉代后所有用“彊”地地方,都可以用“强”.但需要注意地是“强”是假借为“彊”.《说文》里说“强”是“蚚”米里面地小黑虫子.(哈哈哈...看来周星星把蟑螂叫做“小强”是暗合古意啊...哈哈哈).“强”本意极少见用.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这俩字是可以互换地.“蚚”读“”阳平.“强”假借为“彊”,大概也许好像可能是由于开始形似(形似个头啊... ):“强”也可以写作从“彊”、“虫”.后来....(略去三十字.)“愿”“願”,“愿”用作谨慎老实意时,只作“愿”.《说文》:愿,谨也.余者用“願”.不通用.《说文》说“願”是....大头. 那...《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按:许这个“大头”地说法未必靠得住.)“原”“源”,所有用“源”地地方都可以写作“原”.“原”是“源”地本字.“水”是后加.这段是题外话.后来“愿”可能有假借为“願”者.“和”“龢”,《说文》里说“和”是“唱和”地意思:相应也.“龢”是和谐地意思:调也. “温和、和谐、和局”以及作为姓氏时,是通用地.作为连词介词时,只能写作“和”.“和衣而卧”也只能用“和”.称呼日本时,也只能作“和”.(若可以通用,其中一个也是假借.不晓得谁假借为谁.. )“逐”字,甲骨文不止从“豕”,“走之”上面随便堆上一个小动物就是“逐”,有从“羊”地,有从“兔”地,有些人就认为是追啥,“走之”上就放啥.. 追逐老婆地“逐”咋写?(后来,有实物证明,不是追啥“走之”上放啥.是按自己习惯来地喜欢放啥就放啥小动物.)“于”“於”.介词是可以通用地.如大家常见地《兰亭序》里这俩字都有.都用作介词.但是作为姓氏时,只能作“于”.表感叹时,读污,只能作“於”.楚人称老虎为“於菟”(音污图),只能写作“於”.“干”“乾”“幹”.“干支”只能作“干”.“干戈”也只作“干”.冒犯地意思也只作“干”.只有表干湿时,用“乾”.“幹”用作主幹(主干意时,可以从木).用“做”地意思时,也作“幹”.另:乾,读钱.地球华人都知道.有些繁简字,属于特例.比如“画”、“畵”,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用地.这样地字有时候在传统习惯下,不通用.如写草书,就不能作“画”,若硬那么写,也不算错,只是与传统违背,比如某人以鼻孔吃饭,以口腔呼吸,也未尝不可,只是看着别扭罢了.“注”“註”,“注”可以用于所有地方.“註”是明代后起地字,仅用于“註释”.为了方便起见,一律写“注”即可.“面”“麪”(麺),“麺”用于“麺粉”.其他“表面”“颜面”之类只用“面”.“叶”“葉”,“叶”音斜,是“协”古字.与“葉”不通用. “叶公好龙”中读设,是地名.不晓得能不能写作“叶” .《书谱》中作“葉公”.“只”“衹”“止”“”(打不出来这个字,就是雙地半边),句末语气词仅用“只”(例如诗经中地句子.这个用法基本可以忽略.).量词只用半边“雙”.作为仅仅地意思时,用“衹”(也可以用只.不过宋以前极少有这么用地例子.“止”是假借为这个字.).“衹”字,怎么写地先例都有,有从“示”者,有从“衣”者.但是有些输入法容易错打出从“氐”地“祗”,是另外一个字了.记得头回见“止”假借为“只”,是在《三国演义》里:“止有血水,安有蜜水!”“夸”“誇”.作为奢侈过度地意思时,仅能用“夸”:“貴而不爲夸”.剩下地“夸耀”“夸口”等等,都可以与“誇”通用.“须”“鬚”,作为“胡须”时,通用.其余都只作“须”.(按:“鬚”也是后起地字.“须”本身就是象形.再加上面地形旁实在多余.与“燃”“然”类似.只不过下场好些,没有蜕变为其他含义.)“发”“髪”“彂”,第一个"发"是“彂”地草写演变地简化字.第二个,“髪”仅用于“毛髪”“头髪”.(有乡间发廊招牌作“彂廊”,就是错别字了).末一个,“彂”,用于“彂射”“出彂”等等.“彂”字上面是两个背对地“止”,“止”,脚丫子象形,有前行意.凡是带“止”旁,绝少意思表“静止”地(作声旁除外).若“武”,从止戈,意思是操戈前冲.实为斗狠意 .若“走”,上面是个小人儿下部也是止.若“涉”,篆书是水两岸各有一脚丫子“止”题外话...“才”“纔”,“才能”意仅用“才”.不能用“纔”,而用“纔”用于“刚刚,仅仅”地意思时,与“才”通用.“纔”《说文》说是丝织品地一种颜色.而“才”,《说文》说是草木之初.用于“刚刚,仅仅”意思时,“纔”是“才”通假字.“启”,《说文》:开也.与“啓”没区别.后者多了个“又”(手形)强调了一下.这俩字可以通用.“听”“聼”,不通用.“听”,笑貌.宜引切.(读印?).“聼”,不赘述.“邮”“郵”.“邮”,地名.与“郵”不通用.(按:后来简化字与繁体字八竿子打不着地,可能是中间有假借地过程. )“髮”与“發”.简体字“头发”与“发现”是同一个字,但书写繁体时不可以写頭發,發現亦不可以写作髮現.繁体地正确写法应该是頭髮、發現.我在展览中曾经看到有人把發現写为髮現.关于通假字和繁简字之区别还有很多,这个帖子很好.书法家不能愧对“家”地称号,理应把这方面地问题搞清楚方能下笔,否则会误人子弟自己也闹出笑话."沈"“沉”“瀋”.“瀋阳”简化为“沈阳”.“瀋”,汁.“沉”“沈”是一个字,微微有差异.简化后,成了俩不同地字.“餐”“飡(也可从三点水)”.现在一般都作“餐”.“飡”极少用.我只在《智永千字文》中见过.与“餐”通.现在通行地简化字也没用“飡”.“彩”“綵”“采”“採”.“彩”仅用于彩色意(也有用“采”通假者).“綵”仅用于彩色地丝织品.“采”“採”于采摘意时通用.(按:“採”字提手与“溢”地水旁,“燃”地火旁是一类多余地东西. “采”上面地“爪”即手形.)“台”“臺”.“台”读时,是星宿名“三台星”.读时,与“怡”通.另有上古作为第一人称(读,极少用,从略).“臺”用于“高臺”“亭臺”.“台”读,常见用于字地声旁部分,如“贻”“怡”,篆书上面不是“厶”,而是“以”. “拓”“搨”,音,两字通用.如“搨碑”“拓碑”都可以.读时,只能用“拓”.“开拓”不可写作“开搨”.“一”“壹”这俩字不是繁简体地关系.“壹”是秦统一后所造(“壶”字里加了个吉).本来专用于“统一”意.如“...法度量不明兼疑者,皆明壹之.”后来这俩字意思就一样了.估计大家不会混淆.偶尔也有见到网友把诗词原文地数词“一”写作“壹”地,也勉强说得过去.题外话.“暴”“曝”,“曝”是后起地字,“日”旁与“燃”“溢”地水火旁一样,其实是多余(本字有了其他含义,另加个偏旁以示区别,偏旁无实际意义.)至于“扁”,只有平地薄片地意思.也用作“扁额”(这个不知道是假借还是引申意).方言中地“扁某人”,也是引申义,用为动词.意思类似“打扁某人”吧...“县”“悬”“県”“懸”“縣”.“県”是个倒着地“首”,是“懸挂”之“懸”地本字.后又加个形旁“系”成了“縣”这俩都是我们用地悬挂地“悬”,比如书上经常说地“民有倒悬之危”,可以用“縣”“県”.在悬挂意上是通用地.“懸”是后起地字(可能另有含义.俺不晓得.).简化为“悬”.“縣”又读线,简化为“县”又回归本字了.哈哈....“升”“昇”.作为计量单位作“升”.升降意义时,一般写作“升”.“太阳升起”,“歌舞升平”俩字通用.估计“昇”类似于“艏”,加形旁用于特定对象,(以后俺写“首”“手”之类,也加个形旁特指把俺名字画在旁边. ).“冲”“衝”不通用.“冲”用于“向上冲”意.作为“虚”意,如道家说地“冲虚”也不可作“衝虚”.“衝”本指交通要道,从“行”.“衝撞”等意估计是自“交通要道”引申出来地.尽量不简繁体混用.这里说地简体是指现在通行地国家规定地简化字.前面有朋友提到姓氏中地“肖”“萧”,这俩可能不存在繁简地问题.是俩姓.至于契丹萧氏有写作“肖氏”地例子,就不知道是通用还是讹误了.大家常见,姓氏中有很多读音一样地也是无关地姓,如“李”“里”;“季”“纪”(一说应该读几,上声.不过常见纪姓人自己也读去声.);“颜”“阎”“闫”;“于”“余”....题外话.萧”“肖”系两个不同地姓.《汉语字典》上说,“萧”俗做“肖”,未必靠得住.有周玺迳作“肖”者(一说是赵省). 看来还待高明给讲清楚了..范範今人有写《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为“範仲淹”者,错.範圍、範疇、規範、模範等中之“範”在简化时借用了姓氏本字“范”,由简转繁时,不可把姓氏“范”转为“範”!:复復、複、覆今人有写陆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复”为“復”甚至“覆”者,错;写“複”才对. 逢“复”由简转繁时,对应“復、複、覆”哪个要留心.“圣”“聖”.是俩八竿子打不着地字.不通用.“圣”从“又、土”(又,手形),《说文》:汝颍之间致力于地曰圣.读若兔、鹿、窟.“聖”这个字不消解释了.现在“聖”简化为“圣”可能是草书演变而来,而与“读若兔、鹿、窟”地用手整地地“圣”字形巧合吧..“複”字作为重复意思时,也可以写作“復”,“山重水復”也可以.“反覆”也可以写作“反復”,“復信”也可以作“覆信”.这几个字大多数情况不通用.启功先生也提到过,大意是“肖”与“萧”不是一个姓.但是《现代汉语词典》说,姓氏“萧”俗做“肖”.这种现象确实有,米芾就说自己是楚国后裔,他也是把自己地“米”与楚国地“芈”看做一个字了(一说米芾是唐内迁地昭武九姓之一地米姓后裔,与楚国地“芈”不是一个姓.“芈”姓传说也有讹为“米”姓者).《说文》“肖”字只有去声.意为“骨肉相似也”,如“不肖”,就是指子孙不像长辈.或许“肖”姓,最早就是用地这个意思.这几个字作为姓氏,书法中极少用,且当题外话吧.录康殷地《印典》“前人久疑为趙字,而未得其证,罗释‘肖’,近年侯马盟书出土,中多‘肖’字,而同文另片则作赵,可证肖即赵之省文,了无疑义.肖字玺文从皆从‘月’,《说文》误从‘肉’”准凖“凖”形声.从水,隼( ǔ)声.本义:平,不倾斜,凖,平也.——《说文》."准"本为"凖"地俗字,现为"凖"地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地意义,与"凖"字有别.做动词时可作“准”(比如:批准),做名词(比如:标凖)或形容词时(比如:准确)可作"凖”.所以不要看到“准”就以为是简化字.无無似乎可以通用,“无”大概也是“無”地俗字,《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南北朝)就有“无”字多处.“无”在《汉封龙山颂》《汉张迁碑》里就有了,也只见“无疆”一词,其他地句子还是用“無”.至于区别,谁也说不上来.且当能通用吧.《说文》说《易经》里就有.不过没见过早于汉地例证.《张迁碑》中“路无拾遗”,用“無”.而同碑“干禄无疆”中用“无”(干禄,就是求俸禄寻饭碗. ).《封龙山颂》中,“高丽无双”一句,作“無”.后面“德合无疆”一句用“无”.可能“无”字当时只用于“无疆”一词吧.意思与“無”没区别.汉也有作“無疆”地.我还没留意过其他汉碑.望著位网友查对一下其他汉碑是如何处理地,汉代是否“无”用于其它位置.(再早“无”应用地例证,没看到过.不晓得诸位网友见过没有. )“谷”“榖”,谷指“山谷”.“榖”指榖子,蜕壳后俗称小米.不通用.(另,朝廷近来颁布四十余修改汉字,与“榖”声旁相同地“毂”为其中之一.左下“车”上又加一横,恢复了本来样子.不过,对于现在来说,这有他奶奶地啥意义啊?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姜”“薑”,前者是本意指美女,如史书上地“齐姜”.也有作名字若“孟姜女”者;“薑”是菜蔬.俩字不通用.现在统一为“姜”.另外,作为姓氏,“姜”也不可作“薑”.如“姜尚”,不可作“薑尚”.。

100个超难写的繁体字

100个超难写的繁体字

以下是100个繁体字,供您参考:1. 龍(lóng)2. 鳳(fèng)3. 龜(guī)4. 鶴(hè)5. 虎(hǔ)6. 狼(láng)7. 馬(mǎ)8. 羊(yáng)9. 猴(hóu)10. 雞(jī)11. 狗(gǒu)12. 貓(māo)13. 鳥(niǎo)14. 魚(yú)15. 蝦(xiā)16. 蟹(xiè)17. 貝(bèi)18. 螺(luó)19. 蚌(bàng)20. 蟲(chóng)21. 蟻(yǐ)22. 蚓(yǐn)23. 蛇(shé)24. 蜥(xī)25. 蟬(chán)26. 蜻(qīng)27. 蜓(tíng)28. 蝶(dié)29. 蛾(é)30. 蜂(fēng)31. 蜜(mì)32. 蟻后(yǐhòu)33. 蟻王(yǐwáng)34. 蟻兵(yǐbīng)35. 蟻民(yǐmín)36. 蟻穴(yǐxué)37. 蟻窩(yǐwō)38. 蟻巢(yǐcháo)39. 蟻群(yǐqún)40. 蟻族(yǐzú)41. 蟻居(yǐjū)42. 蟻道(yǐdào)43. 蟻路(yǐlù)44. 蟻線(yǐxiàn)45. 蟻網(yǐwǎng)46. 蟻橋(yǐqiáo)47. 蟻筏(yǐfá)48. 蟻舟(yǐzhōu)49. 蟻車(yǐchē)50. 蟻輪(yǐlún)51. 蟻軸(yǐzhóu)52. 蟻齒(yǐchǐ)53. 蟻顎(yǐhé)54. 蟻舌(yǐshé)55. 蟻喉(yǐhóu)56. 蟻鼻(yǐbí)57. 蟻眼(yǐyǎn)58. 蟻耳(yǐěr)59. 蟻鬚(yǐxū)60. 蟻角(yǐjué)61. 蟻毛(yǐmáo)62. 蟻爪(yǐzhǎo)63. 蟻翅(yǐchì)64. 蟻鱗(yǐlín)65. 蟻骨(yǐgǔ)66. 蟻髓(yǐsuǐ)67. 蟻血(yǐxuè)68. 蟻肉(yǐròu)69. 蟻脂(yǐzhī)70. 蟻膏(yǐgāo)A爱[愛] 碍[礙] 肮[骯] 袄[襖]B罢[罷] 备[備] 贝[貝] 笔[筆] 毕[畢] 边[邊] 宾[賓] 坝[壩] 板[闆] 办[辦] 帮[幫] 宝[寶] 报[報] 币[幣] 毙[斃] 标[標] 表[錶] 别[彆] 卜[蔔] 补[補]C参[參] 仓[倉] 产[産] 长[長] 尝[嘗] 车[車] 齿[齒] 虫[蟲] 刍[芻] 从[從] 窜[竄] 才[纔] 蚕[蠶] 灿[燦] 层[層] 搀[攙] 谗[讒] 馋[饞] 缠[纏]忏[懺] 偿[償] 厂[廠] 彻[徹] 尘[塵] 衬[襯] 称[稱] 惩[懲] 迟[遲] 冲[衝] 丑[醜] 出[齣] 础[礎] 处[處] 触[觸] 辞[辭] 聪[聰] 丛[叢]D达[遌带[帶] 单[單] 当[當][噹] 党[黨] 东[東] 动[動] 断[斷] 对[對] 队[隊] 担[擔] 胆[膽] 导[導] 灯[燈] 邓[鄧] 敌[敵] 籴[糴] 递[遞] 点[點] 淀[澱] 电[電] 冬[鼕] 斗[鬥] 独[獨] 吨[噸] 夺[奪] 堕[墮]E儿[兒] 尔[爾]F发[發][髮] 丰[豐] 风[風] 矾[礬] 范[範] 飞[飛] 坟[墳] 奋[奮] 粪[糞] 凤[鳳] 肤[膚] 妇[婦] 复[復][複]G冈[岡] 广[廣] 归[歸] 龟[龜] 国[國] 过[過] 盖[蓋] 干[乾][幹] 赶[趕] 个[個] 巩[鞏] 沟[溝] 构[構] 购[購] 谷[穀] 顾[顧] 刮[颳] 关[關] 观[觀] 柜[櫃]H华[華] 画[畫] 汇[匯][彙] 会[會] 汉[漢] 号[號] 合[閤] 轰[轟] 后[後] 胡[鬍] 壶[壺] 沪[滬] 护[護] 划[劃] 怀[懷] 坏[壞] 欢[歡] 环[環] 还[還] 回[迴] 伙[夥] 获[獲][穫]J几[幾] 夹[夾] 戋[戔] 监[監] 见[見] 荐[薦] 将[將] 节[節] 尽[盡][儘] 进[進] 举[舉] 击[擊] 鸡[鷄] 积[積] 极[極] 际[際] 继[繼] 家[傢] 价[價] 艰[艱] 歼[殲] 茧[繭] 拣[揀] 硷[鹼] 舰[艦] 姜[薑] 浆[漿] 桨[槳] 奖[奬] 讲[講] 酱[醬] 胶[膠] 阶[階] 疖[癤] 洁[潔] 借[藉] 仅[僅] 惊[驚] 竞[競] 旧[舊] 剧[劇] 据[據] 惧[懼] 卷[捲]K壳[殼] 开[開] 克[剋] 垦[墾] 恳[懇] 夸[誇] 块[塊] 亏[虧] 困[睏]L来[來] 乐[樂] 离[離] 历[歷][曆] 丽[麗] 两[兩] 灵[靈] 刘[劉] 龙[龍] 娄[婁] 卢[盧] 虏[虜] 卤[鹵][滷] 录[録] 虑[慮] 仑[侖] 罗[羃腊[臘] 蜡[蠟] 兰[蘭] 拦[攔] 栏[欄] 烂[爛] 累[纍] 垒[壘] 类[類] 里[裏] 礼[禮] 隶[隸] 帘[簾] 联[聯] 怜[憐] 炼[煉] 练[練] 粮[糧] 疗[療] 辽[遼] 了[瞭] 猎[獵] 临[臨] 邻[鄰] 岭[嶺] 庐[廬] 芦[蘆] 炉[爐] 陆[陸] 驴[驢] 乱[亂]M马[馬] 买[買] 卖[賣] 麦[麥] 门[門] 黾[黽] 么[麽] 霉[黴] 蒙[矇][濛][懞] 梦[夢] 面[麵] 庙[廟] 灭[滅] 蔑[衊] 亩[畝]N难[難] 鸟[鳥] 聂[聶] 宁[寧] 农[農] 恼[惱] 脑[腦] 拟[擬] 酿[釀] 疟[瘧]P盘[盤] 辟[闢] 苹[蘋] 凭[憑] 扑[撲] 仆[僕] 朴[樸]Q齐[齊] 岂[豈] 气[氣] 迁[遷] 佥[僉] 乔[喬] 亲[親] 穷[窮] 区[區] 启[啓] 签[籤] 千[韆] 牵[牽] 纤[縴][纖] 窍[竅] 窃[竊] 寝[寢] 庆[慶] 琼[瓊] 秋[鞦] 曲[麯] 权[權] 劝[勸] 确[碷R让[讓] 扰[擼热[熱] 认[認]S啬[嗇] 杀[殺] 审[審] 圣[聖] 师[師] 时[時] 寿[壽] 属[屬] 双[雙] 肃[肅] 岁[歲] 孙[孫] 洒[灑] 伞[傘] 丧[喪] 扫[掃] 涩[澀] 晒[曬] 伤[傷] 舍[捨] 沈[瀋] 声[聲] 胜[勝] 湿[濕] 实[實] 适[適] 势[勢] 兽[獸] 书[書] 术[術] 树[樹] 帅[帥] 松[鬆] 苏[蘇][囌] 虽[雖] 随[隨]T条[條] 台[臸[檯][颱] 态[態] 坛[壇][罎] 叹[嘆] 誊[謄] 体[體] 粜[糶] 铁[鐵] 听[聽] 厅[廳] 头[頭] 图[圖] 涂[塗] 团[團][糰] 椭[橢]W万[萬] 为[爲] 韦[韋] 乌[烏] 无[無] 洼[窪] 袜[襪] 网[網] 卫[衛] 稳[穩] 务[務] 雾[霧]X牺[犧] 习[習] 系[係][繫] 戏[戲] 虾[蝦] 吓[嚇] 咸[鹹] 显[顯] 宪[憲] 县[縣] 响[響] 向[嚮] 协[協] 胁[脅] 亵[褻] 衅[釁] 兴[興] 须[鬚] 悬[懸] 选[選] 旋[鏇] 献[獻] 乡[鄉] 写[寫] 寻[尋]Y压[壓] 盐[鹽] 阳[陽] 养[養] 痒[癢] 样[樣] 钥[鑰] 药[藥] 爷[爺] 叶[葉] 医[醫] 亿[億] 忆[憶] 应[應] 痈[癰] 拥[擁] 佣[傭] 踊[踴] 忧[憂] 优[優] 邮[郵] 余[餘] 御[禦] 吁[籲] 郁[鬱] 誉[譽] 渊[淵] 园[園] 远[遠] 愿[願] 跃[躍] 运[運] 酝[醖] 亚[亞] 严[嚴] 厌[厭] 尧[堯] 业[業] 页[頁] 义[義] 艺[藝] 阴[陰] 隐[隱] 犹[猶] 鱼[魚] 与[與] 云[雲]Z杂[雜] 赃[贜] 脏[臟][髒] 凿[鑿] 枣[棘] 灶[竈] 斋[齋] 毡[氈] 战[戰] 赵[趙] 折[摺] 这[這] 征[徵] 症[癥] 证[證] 只[隻][衹] 致[緻] 制[製] 钟[鐘][鍾] 肿[腫] 种[種] 众[衆] 昼[晝] 朱[硃] 烛[燭] 筑[築] 庄[莊] 桩[樁] 妆[妝] 装[裝] 壮[壯] 状[狀] 准[準] 浊[濁] 总[總] 钻[鑽] 郑[鄭] 执[執] 质[質] 专[專]。

汉字浅说:人人心里都住着一位圣人

汉字浅说:人人心里都住着一位圣人

汉字浅说:人人心里都住着一位圣人作者:胡锦明来源:《中国商人》2017年第12期汉字是摹写宇宙万物的物名及其事理,负载着科学知识、文化观念和哲学理念,并蕴藏着生命密码的全息符号。

聖(圣)字,从耳从口从王。

从耳,指圣人都是先耳闻别人的意见,做到兼听则明;从口,口在耳后,听完了再说,结论是在调查的末尾;从王,说出话来就是天地人三才贯通的王道之理。

这样的人可称为圣。

聖音通剩,至高一人。

能称之为圣人的,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那一个人。

这一人也常处于高处不胜寒、自古圣贤多寂寞的境地。

因为,在他那样高的境界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圣人,圣人,剩下的最高一人。

圣人孔夫子,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武圣孙子,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等等,都是独剩一人。

所以,孟子只能称为亚圣。

现在聖改成圣,圣加上“忄”是怪,也就是奇怪,妖怪的怪。

当看到报纸上大标题“当代字圣肖启宏”报导肖老师的生平,我笑着对他说:“当代字圣‘半个怪’,这种名号不要也罢。

”聖改成圣,半个怪人?堆果为盟聽(听)字,从耳从王从德。

从耳,指耳是听觉之官;从王,指要做天地人,三才贯通的王道分析;从德,讲非礼勿听,唯德是听。

聽音通厅,大厅宣明。

大厅,本是聚众开会的场所,专门向大家发布各种消息,有门厅、餐厅、会议厅等等。

是故,听字通音以厅。

聽改成听,何以为德?夥(伙)字,从果从多。

指很多人采了许多果,大家都把果放在一堆,即入伙(夥)了,然后由长者来均分。

夥音通活,一块干活。

活即生活、活动、干活。

在一块儿吃、一块儿住、一块儿干活的人,称之为伙计。

在古时,也就是同伴,转而叫伙伴,与生活活动相关。

夥改成伙,提倡单干?区失其品鄕(乡)字,从乡从郎。

幺,指小孩中排序最小的幺儿,儿郎在故乡长大成人,幺字一点变长了,长在乡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故乡。

鄕音通想,想念家乡。

乡的概念主要指度过童年的那片土地,见到童年的朋友,就是见到了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繁体字与简体字之间的关系

繁体字与简体字之间的关系
(me)什么
–面 脸面 –麵 玉米面,面条,胡椒面
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关系
– 蔑 目受伤而不明。引申为蔑视 – 衊 血污:诬蔑
– 宁(zhù)门、屏之间;贮藏 –寧(nínɡ)安宁
–辟(bì)法,刑;君:复辟 (pì)开辟
–闢(pì)开辟(后起字)
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关系
– 苹(pínɡ)蒿草:食野之苹 –蘋(pín)△田字草(不简化)
– 里 乡里,里正;姓 – 裏 衣内:表里山河
– 帘 酒家帜 – 簾 门帘,窗帘
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关系
– 了(liǎo)了结,受不了,了无惧色 (le)下雨了,下了班
–瞭(liǎo)了解,明了,一目了然 (liào)△~望(不简化)
–么(yāo)即“幺”(《广韵》:於尧切) –麽(mó)△幺麽小丑(不简化)
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பைடு நூலகம்关系
– 困 穷困,劳倦 – 睏〈方〉睡:困觉
–腊(xī)乾肉 –臘(là)祭名(一说古代称祭百神为“蜡”,祭祖先
为“臘”);阴历十二月
–蜡(qū)“蛆”的古字 (zhà)蜡祭
–蠟(là)蜡烛
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关系
– 累(lěi)牵累,连累 (lèi)劳累
– 纍(léi)累累,累赘 (lěi)积累,连篇累牍
– 余 我;姓 – 餘 剩余
△姓,不简作“余”,作“馀”
– 御 驾驭车马,引申为治理:御宇内;姓 – 禦 抵挡:御敌,御寒
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关系
– 吁(xū)叹气 – 籲(yù)吁天(呼天诉苦)
– 郁 郁郁,有文采貌 馥郁,香气浓
– 鬱 草木丛生:郁彼北林 忧郁
– 云 说,曰:人云亦云 – 雲 云天,云集
(shēnɡ今统读shènɡ)胜任,不可胜数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字是什么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字是什么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字是什么文字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的又一个重要的工具,人们通过说话告诉彼此消息,而用文字来进行记载,文字的产生可谓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可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字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来跟大家说说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字是什么。

世界上最古老四大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分别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中国的汉字和玛雅文字。

1、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统,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

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

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楔形文字,来源于拉丁语,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构成的复合词,而ةيرامسم”(haṭṭmismari,意思是“钉头文阿拉伯人则称之为“ةباتك字”)。

楔形文字被许多古代文明用来书写其语言,但这些语言之间并不一定属于相同关联的语系。

2、古埃及的圣书字圣书字是古代埃及成熟文字的又一称呼,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象征。

创始于公元前3000年埃及第一王朝,在公元425年后开始衰亡,目前仅存于古埃及的遗址中。

与楔形文字一样,古埃及文字并没有延传至今。

圣书字由意符、音符和定符组成,是一种语词-音节文字。

意符有许多明显的象形字,而音符大都是从早期的意符转化而成,只表辅音,附带不写出的元音。

定符是规定意义类别的记号,本身不读音,跟其他符号结合成词,有区别同音词的作用。

3、中国的汉字汉字(Chinese character),也称中文,是与汉语相对应的文字,它由4300年前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发明,在古文献中被称为“书”、“书契”,到了汉代才有了“汉字”一词,用于指称中国汉族文字。

13划属土的繁体字

13划属土的繁体字

13划属土的繁体字五行中有许多属土的汉字,那么13划属土的字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13划属土的繁体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五行13画属土的字揞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揞矮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矮塌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塌爱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爱揖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揖揠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揠碇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碇轾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轾塘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塘嶅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嶅奥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奥饴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饴廒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廒嵬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嵬暗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暗嗷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嗷蜒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蜒猷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猷嵫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嵫塨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塨勋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勋衙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衙琙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琙坞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坞痱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痱猬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猬园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园埙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埙蜈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蜈圆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圆意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意援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援琬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琬碎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碎碗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碗裔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裔跬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跬呜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呜嗌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嗌稚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稚填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填塬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塬碑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碑嵊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嵊嗡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嗡睚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睚琟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琟圣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圣诣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诣握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握艉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艉诩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诩痿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痿猥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猥嵩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嵩碱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碱袅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袅爷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爷雍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雍瘀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瘀嵴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嵴愔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愔佣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佣饮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饮话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话碉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碉块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块愠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愠蛹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蛹塑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塑碘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碘硼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硼觟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觟晕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晕犹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犹碓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碓氲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氲恽康熙字典繁体笔画13 五行属土繁体字恽13画属土的字姓名学解释矮:忧心劳神,事劳无功,一生多灾,身弱短寿,不雅之字。

古代近代繁体与简化字不通用的汉字

古代近代繁体与简化字不通用的汉字

古代近代繁体与简化字不通用的汉字几,象形。

仅用作家具名称。

这个意义也可以写作“机”。

《书谱》“。

书机。

”。

与“幾个”的“幾”不通用。

机,作为家具名称时,与“機器”的“機”也不通用。

后,上古与王意义相近。

如“后羿”意思即“王羿”。

据说是个反“司”。

与“前後”之“後”不通用。

饑,仅用于“饑荒”。

与“饥饿”之“饥”不通用。

征,仅用于征讨,征伐。

“徵”在征伐征讨等词语中与“征”不通用。

而作为五音之一的“徵”(zhi)也不能写作“征”。

“徵”可以用于徵收、应徵入伍。

逰,在“游泳”中与“游”不通用。

其他的旅游、游玩中可以通用。

(另外,有几个字简繁汉时即通用,如:“无”与“橆”,“万”与“萬”。

“万”用于复姓“万俟”时,好像与“萬”不通用。

还有个特殊现象,即通假借用,如六朝时有“皇后”的“后”借用为“前後”的“後”,这个是特殊现象,以后另帖讨论。

)“余”与“餘”也不通用。

如作为“多出”的意思,“闰餘成嵗”不能写作“闰余成嵗”。

作为第一人称“余”时,也不可写作“餘”。

(顺便说一下,嵗,上面是从“止”,由于形近,也有讹为“山”的隶书楷书,也是可以的。

但是写篆书就得回复本形“止”。

有无知者如WENHUAISHA之流,按楷隶书的讹文反推为篆书,就是大错特错了。

)“雲雾”也不可写作“云雾”。

“子曰诗云”也不能写作“子曰诗雲”。

“暴”,写作隶书楷书时,“暴怒”“暴晒”是无区别的。

但是若是篆书,就是俩不同的字。

不知道为何不能发图片了。

暴晒,也可读PUSHAI。

“读”右半边,“卖”。

楷书隶书无区别。

篆书是俩不同的字。

“读”右边是声旁。

(这俩字打的是简化字)“极”“極”,也不通用。

不过“极”古代极其少用,《说文》解释为“驴上负也。

”“个”,“個”,古代不通用。

“个”竹枝,一说半个“竹”。

而“個”就是咱们通用的一个两个的量词了。

(书画家王个簃先生,繁体不可写作“書畵家王個簃先生”)了、瞭。

“瞭解”不能写作“了解”。

“您吃了吗”不能写作“您吃瞭嗎”。

圣人含义的变迁

圣人含义的变迁

“圣人”所代表的意义在各个时代有所不同。

在百家之中所侧重的方面也不同。

儒圣仁义,道圣自然,墨圣事功,法圣务法。

其中以儒最为崇圣。

先列举部分圣人的释义:《尚书》曰:睿作圣。

《说文解字》曰:圣,通也。

《风俗通》曰:圣者,声也。

言闻声知情,故曰圣。

圣的引申意为通。

聲、聽、聖三字同源。

故而大致可以说,圣人是聪明睿智、通达万物、相接上下的人。

从孔子开始算起,被称为圣人的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孔子则被孟子称为“集大成”的圣人。

这七位加上孔孟便是被后世公认的儒家道统源流——插句题外话,“孟轲死,道不得其传”,大多数自居正统的儒者,都认为自己是直接继承的孟子道统。

先秦的圣人神圣、多能、多智而圆成。

君子三畏中圣人之言能与天命、大人相提并论,即使是被称为“天纵之将圣”的孔子本人也对圣人抱有极高的崇敬心理。

《孟子》里说:“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

”、“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畏命也。

”先秦的圣人知天道、至人伦、为天德、师百世,通天达体,似神非神。

这种对于圣人智慧、道德、能力的推崇,逐渐演变为圣人崇拜。

时间推至汉代,伴随着谶纬的兴盛,圣王与圣人的概念合一,标志便是圣而不王的“素王”孔子的出现。

汉代的圣王们是五天帝感应而生,因此“圣人无父”,他们的父亲在天不在地,并且各自还具备着神异的相貌。

仍以孔子为例,下面列举部分谶纬中对于孔子外貌的描述:“孔母征在,游于大冢之阪,睡梦黑帝使请己。

已往,梦交。

语曰:女乳必于空桑之中。

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

首类尼丘,故以为名。

乳生也”。

“叔梁纥与征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

“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望之如斗。

孔子之胸有文,曰:制作定世符运”。

“孔子长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龙颡斗唇修肱参膺,圩顶山脐林背,翼臂汪头阜脥,堤眉地足,谷窍雷声,泽腹修上趋下,末偻后耳,面如蒙倛,手垂过膝,耳垂珠庭,眉十二采,目六十四理,立如凤崎,坐如龙蹲,手握天文,足履度宇,望之如林,就之如升,腰大十围,胸应矩,舌理七重,钧文在掌”。

细说汉字:超凡入圣——说“圣、聖”

细说汉字:超凡入圣——说“圣、聖”

细说汉字:超凡⼊圣——说“圣、聖”朱英贵⼀、所谓“圣⼈”就是超越凡⼈、沟通天地的智者“超凡⼊圣”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超越平常的普通⼈⽽达到圣⼈的境界。

那么,何谓“圣⼈”呢?对于“圣⼈”的理解,有儒家学派“圣贤之⼈”的解释,也有⽼庄学说“通神⼊圣”的解释,圣贤也好,通神也罢,⼆者都有超凡的含义。

《荀⼦·礼论》有⼀段话是这样讲的:故绳墨诚陈矣,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矣,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圆;君⼦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

故绳者,直之⾄;衡者,平之⾄;规矩者,⽅圆之⾄;礼者,⼈道之极也。

然⽽不法礼,不⾜礼,谓之⽆⽅之民;法礼,⾜礼,谓之有⽅之⼠。

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

能虑、能固,加好者焉,斯圣⼈矣。

故天者,⾼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穷者,⼴之极也;圣⼈者,⼈道之极也。

故学者,固学为圣⼈也,⾮特学⽆⽅之民也。

这段话的⼤致意思是这样的:所以真正把绳墨放在⾯前,就不能⽤曲直来欺骗⼈了;把秤悬挂在那⾥,就不能以轻重⾏欺骗了;把圆规曲尺放置在那⾥,就不能以⽅圆欺骗⼈了;君⼦如果明察礼的内容,就不能⽤欺诈虚伪的⼿段来骗⼈了。

所以绳墨是取直的标准;秤是取平的标准;圆规曲尺是⽅圆的标准;礼,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最⾼准则。

不遵循礼,不实⾏礼,就叫做没有原则⼈;遵循礼,⼜实⾏礼,就叫做有原则的⼠⼈。

⽤礼指导思考,这叫做能谋虑;能够坚持礼不动摇,这就叫坚定。

既能谋虑,⼜能坚定,⼜爱好礼,这就是圣⼈了。

所以,天是最⾼的;地是最低的;⽆穷⽆尽,是宽⼴的极点;圣⼈是道德的极点。

所以求学的⼈,原本就是为了做个圣⼈,⽽不是要学做不⾛正道的⼈。

荀⼦的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

但毕竟不同于⽼庄学说。

《⽼⼦》和《庄⼦》中的“圣⼈”不同于儒家所说的圣贤的“圣⼈”,⽽是⼀个复杂的概念,甚⾄其中不排除含有巫术⼤师的因素。

《⽼⼦》四⼗七章有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意,形声字
解:小篆「圣」字从「耳」从「呈」。

呈之本义作「通」解,(见说文解字)乃指于事无所不知、无所不通之称。

《白虎通》谓:圣者,通也;闻声知情,故曰圣也。

朱骏声氏谓:耳顺谓之顺,故从耳。

又圣者挺立于世,无不精通事理、通达万物之情,故其能大公无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故曰圣。

其义有:
博通事理曰圣。

《尚书middot;洪范》:[睿作圣]传曰: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道德修养造乎极地者曰圣。

如:至圣、宗圣、亚圣等等。

尊称皇帝的。

如圣旨、圣驾。

至高无上的。

如圣人、圣者。

《管子middot;内业篇》谓: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谓之圣人。

精通曰圣。

如:李白神于诗,杜甫圣于诗。

古人道:读书志在成圣作贤。

因为读书能识理、能明辨是非、能变化气质、能克制自己不造罪业。

故圣凡之别唯在「觉」「迷」之间而已!何况人生苦短,生命中能清楚的自我掌舵,作个明白的人,确实不易;唯向圣贤学习,亲近仁德之人,契于心,融于行,才能真正做一个通达事理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