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的整合

合集下载

在新课程大力推广的今天,如何对新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整合,

在新课程大力推广的今天,如何对新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整合,

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盐城市伍佑中学陈荣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同时,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

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所以我们坚决要抛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处理教材中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有用素材,充分开发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把它有机整合到教学过程中。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

这样,教学资源由单一转向多元。

教材是一种资源,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和思想状况,也是一种资源。

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媒体,也是一种资源。

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技能等等,都是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电脑、书籍等所包涵的海量数据已被大家所共享。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教师如何整合自己所搜集到的素材,让这些素材切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如虎添翼。

因此,如何整合有效教学资源,是新形势下我们改善教学中所面临的重大的课题,它必将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整合利用是包括地理学科在内的各个学科教师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讨,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

一、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地理课程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地理课程资源的概念地理课程资源:是指形成地理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地理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地理课程的要素来源指:地理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因素,它们特点是作用与课程,并且能够形成课程的要素。

实施地理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指: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

谈地理新教材的备课上课

谈地理新教材的备课上课

谈地理新教材的备课上课普通高中地理新教材一改过去传统教科书的面貌,突出地图教学,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新的体例设计,为我们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教材以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

回顾一年的备课上课,我深切感受到这一全新的变化,使我对新教材的备课上课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一、认识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是继承与创新的结合。

教师备课,必须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通过什么手段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

因此,我在备课上课前,必先了解该节课的指导思想、框架结构、教材内容及形式表现。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在继承旧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这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培养学生发展观为目的,按照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人文环境——环境与发展这一清晰、突出的主线来组织内容,从而使“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科学发展得到有机渗透。

新教材在框架结构体系上进行大胆的创新,没有按照传统圈层框架、部门地理逐一介绍,对传统的天文、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农业、工业等内容都作了大幅度的削减和压缩,重新设立了新的框架结构体系,达到编排简洁、内容精简、难度降低的目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看人地关系,将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关系置于课程的核心地位,突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明确了培养科学发展观这一目标,因此,我在备课上课时,先明确这一目的,所以能把课上好。

新教材课文内容中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着重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地理性、实用性和发展性,使教学内容有弹性,使教师组织教学有空间。

教材编笃按照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编排内容,设计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精选了适合中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特别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同时还编入了大量反映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以及现代地理学研究新成果的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有利于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我在备课上课时十分注意运用新材料讲述,因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摘要】整合有效的课程资源,这将是目前丰富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对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目的。

在新一轮高一地理教学中,我从以下三点切入进行了尝试:①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努力挖掘新教材的优势资源;②抓住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有效的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③疏通地理教学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使各科课程资源为地理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学课程资源优化整合经过一轮高一地理新教材的教学,我发现新教材变了很多,不光是教材的知识点章节的编排顺序变了,更重要的一点是新教材知识点少了,案例多了,直接对知识进行陈述的篇幅简略了,对案例分析的过程详细了。

学生已不能像以往那样把教材作为预习、学习的主要依靠。

如何充分利用好教材,让学生喜欢新教材,适应新教材,使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整合有效的课程资源,这将是目前丰富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对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目的。

所谓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一教学目标,选取自然、社会、生活中各方面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通过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将其与课本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融合到地理教学过程中,从而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教学思想和模式。

在新一轮高一地理教学中,我从以下三点切入进行了尝试:1.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努力挖掘新教材的优势资源新教材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的信息,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均可视作塑造学生、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很好的资源。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浅析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浅析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浅析高中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环节,而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资源整合与运用进行浅析,探讨如何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教学资源整合的意义和方法教学资源整合是指将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灵活性的教学资源体系,以提供给学生全面、优质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整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整合海量的教学资源,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教授地球的运动规律时,可以通过使用三维模型、演示仪器等多种资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2.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整合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地图制图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特长等选择不同难度的地图题目,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整合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强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地理大发现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亲眼见识到地理奇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整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课本教材。

优秀的地理教材是教学资源整合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教材编写教学设计,使学生全面了解地理知识。

2.整合多媒体资源。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电子地图、地理模拟软件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地理实践。

3.整合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丰富多样,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教学网站等渠道获取各类地理教学资源,例如地理实验视频、自主学习资料等。

通过整合网络资源,教师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学习机会。

高中地理教材整合探究

高中地理教材整合探究
三、 具 体 整 合 方法
( i ) 教 材 只是 新课 程标 准理念 的载 体 , 不 能把 高 中地 理教 材等 同于高 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高 中地 理新课程标 准下的新教材有 四个 版本 :人教版 、 鲁 教版 、 中图版和湘教版 , 由于教 材的篇幅限制 、 不 同 专家 的专业领 域不 同 ,不 同的版本 中知 识点 的分 布、 内容的组合是有所不同的 , 各有特色。 ( 2 ) 高 中地 理课 程标准是高 中地 理教育 的指导 和依据 , 而它 的某 些精神 , 不 是纸 质教材 能够体 现 的 。如 : 课 程 标 准 对 学 生 地 理 技 能 和 地 理 能 力 的 要 求 明确具体 , 对地理 实践能力的培养 十分 重视 。而 实践能 力主要依 靠在实践 中培养 , 而不是 通过课本 教学 。再如 , 课程标 准强调 了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的 培养 , 课本的文字 、 图片远没有 网站中的新 闻 、 视频 以 及 社 会 现 实更 具 有 教 育 意 义 。
二、 整 合 的依 据
教学活动是动态 的活的东西 , 而 地 理 教 材 作 为 教学的主要载体 , 则是静态的死的东西 。因此 , 要把 教 材 灵 活地 运 用 到 教 学 实 践 中 , 就 应 对 它 进 行 科 学 适 当的加工 和处理 , 使 之更适 合于活 的 、 具体 的教 学活动。这 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 吃透教材 所体现 的新课 程标准 的精神实 质 , 并且在 尊重教材 的前提下 , 灵活恰当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 再处理 。
2 . 地 理教 材 是 知 识 的 载 体 . 不是 “ 金 标 准”
地理课程标准指 出 : “ 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 与 其生 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 的地 理知识 , 侧 重基础 性 的地理 知识 和技能 , 增 强学生 的生存 能力” 。“ 学 习对生活有用 的地理 ” , 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 中最强 调的理念之一 。我们培养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处在一 个社会 生活的环境之 中, 他们将来无论从 事什么工 作, 都不 可避免地会面对现实生活 , 都要增强生存 与 生 活 的能 力 。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要求教育者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得高中地理教学也在这一背景下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本文将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讨论。

一、教学理念的变化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学也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不再只是灌输地理知识,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传统的地理知识和概念仍然是教学的基础,但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使得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地理实地考察、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都成为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引入了许多新的手段,例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课题式研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从以往的传统黑板教学向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手段的并用转变。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使得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

也更符合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五、评价体系的变革新课改也要求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高中地理教学的评价体系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不再只是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的改革也需要从以往的一考定终身转变为注重多元评价和能力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整合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整合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整合新课程变“一纲一本”、一统天下为“一标多本”、百花齐放。

各版本地理教材的编写,为教师的地理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地理新教材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只不过为教学提供一个例子”。

这就向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突破教材的束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情驾驭、深切领悟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进行再创造、加工,找到适合学生学力的切入点,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地理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且“用活”教材,如何借助于教材,重组、整合教学内容,这是在地理新课程实施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立足选用教材,吸取其他版本教材的内容优点,整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

现行高中地理四个版本的新教材,在结构体系、内容选择、教材“三大系统”的设计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优点。

而已经实施新课程的各学校,只能选用其中一个版本的教材。

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内容决不仅限于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通览各版本教材,立足选用教材,分析、比较、吸取其他教材的优点,融会贯通,将其整合到相应教学内容之中。

例如,有关“辨别地理方向”、“气候类型的判断”以及“地形图、统计图、电子地图的判读技能”等内容可参考鲁教版教材;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等内容,可参考湘教版教材;在教学“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或“太阳辐射与地球”时,可吸纳、整合人教版“活动”中的有关太阳辐射随纬度、时间的变化规律;教学有关“厄尔尼诺”、“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选择探究活动内容时,可参考中图版教材。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在选用教材的内部调整、重组或补充、删减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往往有其自身的结构体系、栏目设计和取材的角度,有时难以兼顾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也难以兼顾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其顺序也与学生的认知特点不相适应,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对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把握,顺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安排教学顺序,在选用教材的内部调整、重组或增删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比较与整合使用研究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比较与整合使用研究

5、及时更新教材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自然地理 教材的内容也需要及时更新。在使用自然地理教材时,教师可以学科前沿动态和 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论
高中自然地理教材的比较分析及教材使用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 过对不同版本自然地理教材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和使用要 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 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情感体验。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需要不 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推动高中自然地理教育的持续发展。
2、插图和版式的比较:几套教材的插图和版式设计也存在差异。例如, 《人民教育社》的自然地理教材采用了大量的彩色插图,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 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而《湖南教育社》的自然地理教材则更加注重版式的简洁 和美观,符合现代审美观念。
3、教学方法的比较:几套教材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人民教育社》 的自然地理教材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适合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而《湖南教育 社》的自然地理教材则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适合开展以学生为 主体的教学活动。
高中地理新旧教材的整合使用
针对新教材的优点与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新旧教材,发挥二 者的优势。首先,教师应深入研读新教材,理解每个模块之间的内在,为学生构 建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应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 和建议。针对新教材中略显简单或衔接不够紧密的知识点,教师可利用旧教材进 行补充教学,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谢谢观看
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高中地理新教材与旧教材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新教材在结构和内容 上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然而,新教 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内容简单、知识点衔接不够紧凑等。

地理教材整合浅探

地理教材整合浅探
效。

( 一) 认真解读课程标 准 , 按 照课 时精 确把握三维 目 标 ,对教材文本进行优化。教 学 目标不能按照教材来制订 , 而要依据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 , 并以此来整合教材。高 中地 理教育是基础教育 , 无论是必修模块 , 还是 选修模块 , 均 明确提出地理基本知识 、 基本 理论 、基本技能 的要求。因此 。掌握地理基 本 知识 与形 成基本 地理技 能是地 理课 程 的 基础 目 标, 整合教材一定要扩展 和丰富 “ 双 基 ”。而不可有半点削弱或轻视 。教师要重 视研究学情 ,明确单元教学 目 标 。具体方法
教育探索 2 0 1 3年 6期 ( 上)
田连 杰 ( 河南省邓 州一高 河南 邓州 4 7 4 1 5 0)
最近在许多会议 、报刊杂 志上 ,有以下 观点 : “ 用 ”教材教 ,而不是 “ 教”教材 。 即不能对教材照本宣科 , 要按照教材所蕴含
动。
的精 神 , 要按照学情 、考情 对教材整合 。为 什 么是 这样 呢?我 们可 以从 以下 方面进行 探讨 。 为什 么要整合教材 ( 一) 地理 教材虽然是 由地理 专家经过 辛勤劳动编著的 , 但 由于时空限制 , 具有一 定的局限性。 1 . 地理教材 的一些数字 、材料时代 ,和 现实 不很一 致 。地理教 材 的编写有 一定周 期 ,编写时 、编写后 、成书时有一定的时间 间隔 ,在这过程中 。 有一些地理现象要发生 些变化 ,这点教材不能照顾到。 2 . 地理教材 中的案例由于空间的限制 , 不能放 之四海 而皆准 。课本 中的一些案例 , 距离许 多地方 的学生都很遥远 , 学生们比较 陌生 。远没有 学生身边 的案例亲切 、自然、 实践性 强。 3 . 和其它科学一样 ,地理学科 中的真理 也是相对真理 , 地 理教材 中所 阐述 的一些地 理事物、原理 和规律今天是正确的 ,明天可 能就是片面的、过时的。例 如在 2 0 世纪 9 O 年代 , 面对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严重 的 “ 城市病 ” ,地理学 家提出了限制大城市 的 发展 ,合理 发展中小城市 ,这一观点也写进 了地理教材 。然而事 实证 明,限制大城市发 展是不可能 的,也是不可取的。 ( 二 )地理教材是 地理 新课程标准理念 的载体 ,而不是教条 。 1 . 教材 只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载体 ,不 能 把高 中地理 教材等 同于高 中地 理新课程 标准 。高中地理新课 程标准下 的新教材有四 个版本 ,由于教材的篇幅限制、由于不同专 家 的专业领 域不 同 , 不同的版本 中知识点的 分 布 ,内容 的组合各有特色 。 2 . 高 中地理课 程标准是 地理教育 的指 导 和依据 , 而它 的某些精神 , 不是纸质教材 能够体现的。如 :课程标准对学生地理技能 和地理能力的要 求明确 具体 , 对地理实践 能 力的培养十分重视。而实践能力主要依靠在 实践 中培养 ,而不是课本的文字。 ( 三) 各 地学情是千变 万化的 ,地理教 材是相对统一僵化的 , 有 的地方不可能达到 完全统一 。 教材 的编排可能很适合某一地方 的学情 ,但对另一地方不太适应 。因此教材 既 然有局 限性 ,我们 就不 能把教材 当作教 条 ,而是应该灵活来运用 。 二 、整合 的依据 教学活 动是动态 的活 的, 而地理教材作 则是静态 的。因此 , 要把教材灵活地运用到 教学 实践 中 , 就应对它进行科学适 当的加工 和处理 , 使之更适合于活的、具体的教学活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新教材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新教材

中地理 教 材和 国外 优 秀地理 教 材的 可取 之 处 ,在图像 比重 、图 像 内容 选 择 、图像 类 型 、 像 组合 、图 文 配合 、图像 安 排等 方
面 有所 突 破 ,以充 分发 挥 以 图释文 ,以 网 引文 ,以图析 文 ,以 图代文 的 作用 。例 如 ,增设 组 合图 ,增强 其表 现力 ,插 图 内容 的难度 也 应逐 步加 大 。练 习系 统是 供学 习 活动 和实践 活 动 的部 分 ,设 计 上一 要容 量适 当,不 加重 学生 学 习负 担 ;二 要题 型 多
1 、统 一性 与灵 活性 的关 系 我 国是 一个 发 展 中 国家 ,各地 的政 治 、经济 、文化发 展很 不 平 衡 ,师 资队伍 、教 学 条件 、仪 器设 备 ,冈书资 料 等方 面存 在 很 多差 异 。而 市场经 济 条件 下 人才 培养 目标的 多样 化 在客 观 E 又要 求课 程 和教 材要 体 现 多样 化 ,以往 哪种 对课 程 、教 材 内 容 统得 过 死 的现象 必须 得 到改 正 。新教 材应 在 高 中课程 计 划和 教 学 大纲 的统 一基 本要 求 前提 下 ,考 虑到 国情 的地 区差 异 和市 场 经 济需求 ,允许 教材 有 一定 灵 活性 。一要 注意教 材 内容 应 面 向大 多数学 校 和大 多数 学 生 ,使 多数 学校 的 师生 经过 努力 能教 得 了 、学得 好 。二 要在 大纲统 一要 求 下 ,可 以编写 各具 特 色 、 各 种 风格 的教 材 ,表现 在 教材 内容上 可 以多样 化处 理 ,甚 至涉 及 内容 选材 、体 系结构 等 ;教 学要 求 上可 以 多层 次 ,有 的教材 内容 高于 大纲 ,有 的符 合 大纲 要求 ,有 的略低 于大 纲 ;练 习 系 统 可 以多 类 型 、多 档 次 、多要 求 命 题 ,内 容 表述 可 以形 式 多 种 、推陈 出新 ,以适合 城 市与 农村 、沿 海 与 内地 、发达 地 区 同 欠 发 达地 区不 同情 况 的需 要 。三要 加 强教 学 大纲 的 弹性 ,教学 要 求及 内容 和课 时安排 上 要 留有余 地 ,便 于 因材施 教 ,发 展学 生 爱好 特长 ,发挥 教师教 有所长 。 2 、 系统性 与个 性发展 的关 系 学 科课 程一 直 是我 图课 程体 系 中 占主导 地位 的形 式 ,其特 点 强 调知识 结 构 和系统 ,重视 面 向全 体学 生 的相对 一 致性 ,优 点 是具 有 系统 性 和简约 性 。 而活 动课 程 的特 点是强 调 实践 活 动 和动手 操作 ,重视 学生 的选择 性 和 自由度 ,具 有注 重学 生 学 习 心 理 和个性 发 展 的优点 。这些 课 程模 式 ( 或 类 型 )在义 务 教育 初 中 地理教 材 编写 中也 有 所体 现 。新 编高 中教 材应 认 真研 究和 吸取 这些课 程 模式 的优 势 ,扬 长 避短 ,体 现教 学方 法 的改 革 。 由于 教材 设计 类 型 、教 材 组织 方 式 与教学 方 法有着 更 为 直接 、 更 为 密切 的关 系 ,也必 将 在一 定程 度 上会 影 响到教 师 教 学时所 采 用 的教 学方 式 。为此 ,教材 编 写要 注意 渗 透综合 观 念 ,联 系 观 念 ,整体 观念 ,避免 教 学模 式 、教学 方式 的简单 化 和僵 化 。 根 据 教学 目的、教 学 时 间和教 学 主体 情况 ,最 大 限度地 利 于学 生 掌握 教 材 的基本 内容 ,力 图寻 求 、选 择使 学 生能 够较 容 易地 理 解 和接 受科 学 文化知 识 的途 径及 方 式 ,谋 求 教学 方法 的最优 化 组 合 。例 如 ,直 观 与抽 象 ,叙 述 与实例 ,讲 解与 练 习 ,提 问 与思 考 ,演示 与 实验 等组 织 内容 ;直线 式 、螺 旋式 、问题 式 归 纳 式等 穿插 编排 。其 目的就 是 为学 生创 设 最佳 的学 习情 境 , 提 供 积极 思 维 、讨 论探 索 、动 手 操作 的机 会 ,激励 学 生求 知欲 望 ,为 学生乐 学 、会学 ,教师愿 教 、好教提 供条 件 。 新Leabharlann 程 改革 下 的高中地理 新教材

谈谈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

谈谈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

谈谈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高中地理新教材从1997年秋季开始在部分省、市试用,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

三年多,新教材全新的观念、新颖别致的图表、富有创新性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活动安排等均受到试用省、市的广泛好评。

江苏省从2000年秋季开始在高一年级试用新教材,试用伊始,就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喜爱。

笔者对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实验修订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现谈谈自己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点认识。

一、新教材的优点1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强化了对学生进行环境观、资观、人口观、发展观和全球观的教育,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突出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切实有效地发挥了地理学科的功能。

2强化了人地关系这条主线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在上册中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视角,由远及近介绍了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强调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突出了自然环境、自然资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下册中介绍了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以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分析了人类如何在自然环境中为解决基本生活而进行的生产活动,这些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问题。

整个高中地理新教材中自然地理与人地理的比重大约为4:6,鲜明体现了人地关系这条主线,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方向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3有利于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对老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精心编写了每个单元的导言、、阅读材料、自学材料以及活动内容等,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了条。

4坚持与社会实际的紧密联系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十分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时,都选择了一些典型的事实材料加以论证,并从生活中选择了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典型案例举一反三,学习认识问题的思路,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论,这样既充分注意了学科知识的实用性,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去,切实体现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要求。

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策略

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策略

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策略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刘红一、把握新课程核心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五项基本理念。

对于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一是理论层面上,是从专家的视角阐述的理念,是科学而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是通俗层面上,是基于基本理念的理解,抓住其本质精髓的观念意识,对新课程实施比较通俗的思想意识和普遍共识。

理念不能太多,把问题复杂化。

广大基层教师更为需要通俗易懂的、简明扼要的、能深入人心、耳熟能详的基本理念,需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把握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关键是要把握住其核心理念。

本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地理学科来讲,核心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其他的,如第二条,是对于课程设置而言;第三条是重视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第四条是强调教与学的手段;第五条是如何评价。

这就不难看出,为了培养学生地理素养这个核心,要多方共同努力。

在新课程实施中,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而采取多手段多样式教学。

如下图示。

地理素养可以理解为地理素质与修养,是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方面的有机综合与整体反映,既有内化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行为。

地理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必备的地理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地理知识基础,是学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地理能力,包括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是初中阶段“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延续。

三是地理意识,包括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意识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组成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四是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

还可以从学习过程和内容结构上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包括掌握地理知识的素养,运用地理技能的素养,获取地理信息的素养,探索地理问题的素养,关爱乡土和关爱祖国的素养,关爱全球的素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素养,学会生存的素养,学会学习与合作的素养等等。

五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对比分析与整合使用

五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对比分析与整合使用

五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对比分析与整合使用作者:张子君崔徐甲来源:《地理教育》2024年第13期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呈现[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颁布后,普通高中地理五版教材(人教版、湘教版、沪教版、鲁教版、中图版)都是以课标规定的内容为基础,采用不同的编制思路和素材,是众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2]。

地理新高考强调以真实情境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以及地理过程的掌握情况,从简单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

在“三新”背景下,教师应当重新思考如何有效解读地理课标,对比整合使用新教材,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

本文以课标为指导,从教材的表层系统出发,对五版教材“地貌”章节进行对比分析,为教师更好地理解课标,把握不同教材的特点,提高课堂效率提供思路和方法。

一、课标要求分析在地貌这一部分内容中,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4]。

第一,课标中提出“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或图像”,要求学生运用野外观察地貌的方法,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地貌进行观察、识别以及特征描述,以培养地理实践力。

基于客观条件无法外出,应充分利用地图、景观图、视频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辅助学生学习,强化视觉刺激,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第二,课标规定了地貌类型的学习数量,要求学生学会识别3~4种地貌类型,但种类上并未有要求,一方面是考虑到学业难度以及教材编写的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过不同情境案例和驱动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第三,行为动词是“识别”和“描述”,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属于理解层次,“识别”要求学生对不同类型地貌进行区分,“描述”则要求学生理解地貌的物质组成、形态以及形成过程并能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谈如何更好地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

谈如何更好地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

谈如何更好地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但目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知识与能力脱节,地理素养仍然不高,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难以高效展开教学活动。

因此,很有必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活化以及高效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

一、新课改的理念1、在目标定位上,新课改的根本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一是倡导全人教育的思想。

二是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2、在内容选择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淡化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在结构调整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明确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4、在教学策略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

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该版教材主要选取了洪涝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教师可以增加地方性自然灾害的介绍。

如江苏省东部沿海居民每年深受台风之害,因此课堂上就将“洪涝灾害”替换为“台风”,并探究台风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以及面对台风江苏江及沿海居民的防灾、减灾活动。

二、教育理念及方式的转变1、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价值观上,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不以工具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价值;在培养目标上,它要培养的是发展自我和具有自主理性的人格。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

每一个学生都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而受到尊重,得到全面的培养,获得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本还意味着以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为本。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的教育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主要目标。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相关整合研究》word精品文档4页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相关整合研究》word精品文档4页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相关整合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实际地理教学中,我们往往面临着,教材内容多而杂,但授课时间不足的突出矛盾。

因此如何将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仅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为例对“整合”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二、整合的原则1、模块整合应坚持“有效性”原则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教学活动应该主动建立这种联系,并且应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操作起来更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模块块整合应坚持“发展性”原则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适应地理学科的模块教学,尤其要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线索将各个模块的学习连贯起来。

3.模块整合应坚持“科学性”原则整合过程中,应做到模块联系的内容是科学的、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并经得起检验的;然后是模块联系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选用的教法,必须是科学的、富有教育意义的。

三、整合的策略(一)、前移后置1、前知后移该现象最明显的体现是模块三和模块一、二之间。

模块一、二分别侧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模块三则是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剖析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

为了更好达成这一过程。

模块三教学中需要较多整合和联系前面的知识。

例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可以整合模块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内容,新授课之前先来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做好铺垫,而后再分析该地荒漠化的成因和影响,效果较好。

2、后知前移模?K一和模块二的原理性强,教材中缺乏案例,导致学生即便是掌握了基本原理,也不会将知识、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学习浮于表面、研究不够深入。

因此可以将模块三的知识适度前移。

例如在讲“农业地域类型”时,顺便把美国的农业带介绍一下。

在讲工业地域类型中的传统工业时,顺便简要介绍鲁尔区、美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

当然,在前移后置的过程中应该尊重课标要求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不要喧宾夺主,随心所欲穿插切割。

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探讨

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探讨

65[2013.2]湘教版新课标地理教材使用至今将近四年。

新教材在课程理念、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教学设置上与旧教材都有较大变化。

下面就如何使用新教材,领会新课改精神,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在课程理念上,旧版教材是通过传授结构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来让学生认识自然、形成观念,强调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

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从教材结构到教材内容组织,均渗透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一基本思想。

整个教材的着眼点,不是拘泥于单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地理知识,而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目标,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更加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在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方面开创了新的道路。

新教材知识体系编写也有很大变化,旧教材按自然地理即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地理要素顺序编写,人文地理即农业、工业、商业、人口、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顺序编写,侧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

新教材则注重学生思维习惯,从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角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思维,提倡“建构主义”角度进行编写,感觉知识零乱。

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应充分理解新教材内容章节之间、每一节之间的知识结构的逻辑联系,按学生认知世界、自然的规律,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兴趣、学科素养角度,把自然地理知识拆分和糅合到人文地理的内容中去,这样才能与教材同步,学生才不会困惑,也能更好地增强学习效果。

新旧教材知识体系的变化也使教学从“体系性”的学科教学向“专题性”“案例性”教学转变。

刚接触新教材时,许多教师对新教材内容重地图、案例、事实、现象,轻系统的文字阐述很不习惯,于是又找回旧教材,沿旧教材顺序利用新教材的图片、案例等素材资源和“活动”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这样既违背了课改精神,也让学生的学习无从下手,思路混乱,是不可取的。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呈现上也与旧教材有很大变化,新教材文字更简洁、生动,语言表述力求生活化、形象化、通俗化,所占篇幅明显减少,图表数量增多,甚至一些地方采用以图代文,图文并茂,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分析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分析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分析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一直致力于提高高中地学科的教学质量。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的出台,对于加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背景、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背景是推动地理学科教学改革和全面发展的需求。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地理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国民素质、提高地理意识、弘扬中国文化、拓宽国际视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旨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地理学科知识和技能。

其次,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地理知识不仅仅是一种学科知识,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理解社会和探索未来的工具。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通过设置多种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地图技能、培养学生地理观念等,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拓宽他们的应用能力。

再次,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既包括基础知识也包括前沿研究。

教材从地球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技术三个方面展开,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对当代地理问题的研究。

通过丰富多彩的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能够了解与当代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地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材采用了多种交互式、探究性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专题研究等,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地调研。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是一本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材,它的出现有助于推动地理学科教学改革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通过教材的运用,学生能够在培养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处理教材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处理教材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处理教材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处理教材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材,毋庸置疑,总的来说,它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念可以在众人中达成共识,得到认可,然而在表达理念,也就是由理念转变为文字叙述的时候,高中地理教材是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创造,因此教材本身与它所体现的新课标理念可能会有差异,教师对地理新教材的认识可能会不一样。

因此,为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与地理教材之间寻求结合点,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教材和处理教材。

1. 正确认识高中地理教材的功能与定位1.1 高中地理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以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教材被普遍认为是非常规范的。

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认为讲授完了教材中的内容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对教材抱着一种尊敬的态度,不敢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增添教学材料,甚至是替换材料。

在这种教学活动下,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学生所学得的知识是非常狭窄的。

学生对于教材中的知识可能学得很牢固,但是一旦要他们去解决实际问题,便不知道从何下手,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给地理教师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地理教材只是主要的教学材料之一。

因此不能过分依赖神圣,既然地理教材是通过审核出版,就认为地理教材所说的就是正确的,是雷打不动的,不敢持怀疑的态度来对待它。

然而教师一定要清楚,地理教材的素材来源于地理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特别是人文地理的一些原理和规律,它们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而反映它们的教材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同时,我们要知道地理学科发展中的新成果也是相对真理,地理教材中所阐述的一些地理事物、原理和规律今天是正确的,明天可能就是片面的、过时的。

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面对大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城市病,地理学家提出了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合理发展中小城市,这一观点也写进了地理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以“ 主题 ” 中心 , 为 迁移 、 调动 教材 中不 同章 节 及不 同模块 的知识 内容。


修二” 中相关地 理知识 。

有 的教 师在教 学 中将教材 内容按 照 呈现 的先 后顺 序进 行依 次“ 平推 ” 的讲解 , 善于 围绕 核心 “ 式 不 主题 ” 新 整合课 程 资源 , 重 致 使这些 资源 失去 了应 有 的系统性 特征 。有 的教 师就事论 事 , 仅 局 限于 某个 章节 中 的内容 , 不能按 照核 心 “ 主题 ” 的要 求迁移 、 整 合 其他 章节 、 模块 的知 识 内容 , 学生 无法 从 多角度 深 化对 知识 使 点 的理解 , 也不 利于知 识网络 的构 建。围绕 “ 主题 ” 整合课 程资源 有 以下三种 情 况 : 1 .对 教材 同一节 的内容 结构进 行重 新整合 。 () 序。教 材是 实施 教 学的基 础 , 着利 于教 学 的原则 , 1 调 本 教 师可 以根 据 需要调 换教 材顺 序 ,使 教 学 内容 既符合 学 生认 知地 理规 律性 , 又注重 地理 知识 的系统性 。 例: 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 第三节关于洋流及其地理 意义 这部 分 内容 .就 可 适当调 整一 下 ,把安 排 在这 节最 后 的活 动题 ( 于漂 流瓶 的内容 )提在 世界 洋 流分 布规 律之 前 呈现 , 设 关 。 起到 疑激趣 的作 用。学完 世界洋 流分 布规律后 再 引导学生 讨论 完成。 这样 处理 , 有利 于调 动学生 学 习积极 性 , 能及 时巩 固世 界 洋流 又 分布 的知识 。 ( 剪裁 。依据 课程 标准 , 性 地使 用教 材 , 据需 要将 教 2 ) 创造 根 材内容整合。如 , 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一 , 条课标 要求 : 例说 明地域 文化对 城市 的影 响。为了较 好地体 现 举 课标要求, 教材 安排 了四 幅 图让 学生 “ 感 官 ” 从 感知 不 同风 格 的 地 域 文化 对 城市 建 筑 的影 响 , 括对 城市 地 域 空间 结 构( 例 : 包 实 美 国和 欧洲 的城 市 )建 筑 结构 ( 、 中国 民居 ) 建筑 风 格 ( 和 中国 皇 家 建筑和 西方 宗教建 筑 ) 响。教材 在编 写时充分 运 用了 比较 的影 法 。这 方法 对于学 生感 知地 域 文化及 地域 文 化对 城市 的影 响起 了很好 的作用 。不 过 , 于用作 比较 的“ 对 实例 ” 笔者在 备课 时进行 了“ 剪”只选 用 两个 具有代 表 性的 典型城 市 ( 京和 纽约 )通 裁 , 北 , 过 比较 来达 到教学 目标 。北 京和 纽约 两座 城 市 ,从 地域 文 化来 看 , 们充 分 代表 了古 、 、 、 的差 别 , 有鲜 明的地 域 文化 它 今 中 外 具 差 异 , 种差异 在城 市 的空 间布局 和建 筑上 得 到 了充分 的体 现 。 这 另外 , 北 京和纽 约 两座城 市作 为 “ 选择 整体 资料 ”能 比较好地 诠 , 释课 标 要 求 , 也符 合 地理 学 的思 想 , 学生 传 递 了一种 整 体 、 向 综 合 的信 息 。 2 .对教 材 中不 同章 节的 内容 进 行重新 整合 。 根 据教 学需 要 , 师可 以打 破章 节 顺序 , 一个 单元 中不 同 教 把 “ 的内容重新整合。如 , 节” 在本单元第二节有关气压带、 风带分 布 的内容 教学后 , 生理解 了其分 布、 动规 律及 其 对气候 的影 学 响 , 以紧 随其 后将第 三节 中的对洋 流 的影 响调 换 到此 学 习 , 可 利 于及时巩固气压带、 风带分布知识, 又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洋流 的成 因。 3 .对 教材 中不 同模块 的内容 进行重 新整 合。 在 高 中地 理新 课程 必修 教 材体 系 中 ,必修 一 侧重 自然环境 对 人 的影响 , 必修 二侧 重人 类活 动及 其影 响 , 必修 三是 在 区域 背
景 下探讨人 地 关系 。必修 三不 仅把 必修 一 和必修 二 相关 内容 有 机 的融合 进来 , 为 区域 的开发 和保 护提 供 了一 个宏 观框 架。 而且 教 师可 以利用 必修三 的教 学 , 化 区域地 理 背景 知识 、 习必修 强 复 和 必修 二相 关知识 . 学生形 成 对各 区域 的 总体 印象 。如 , 使 鲁 教 版 必修 三 “ 国三 大 自然 区的 区域 差 异 ”让学 生 填 表 比较 的 中 , 内容就 是 关于 这些 区域 的 自然 地理 和人 文 地理 知识 以及 之 间的 关系 。区域 比较 , 实质 上就是 从 区域角度 梳理 高中“ 必修 一 垦
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的整合
◎李金玲
中图分 类号 : 6 35 G 3. ( 河南省 濮阳县一 中 河南 濮 阳 4 7 0 ) 5 1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3 0 9 ( 1)7 0 9 — 1 17 — 9 2 0 00 — 2 4 0 2
对课 程 与教 学资源 进 行科 学整 合 ,是提 高 地理课 堂 教学 效 果的 有效途 径 。在教 学实 践 中 ,有 的教 师不 知 道该 如何 进行 整 合 , 是面 对新教 材 的编 排体 系和不 同版本 的差 别。如何在 新 尤其 课 改理 念 的指导 下 , 化及 高效 使用 高 中地理 新 教材 , 教材 真 优 使 正成 为有效 的合 理 的课 程 资源 ,便成 为 高 中地理 教 师面 前进 行 课 堂教 学研 究的一个 重要课 题 。本 文结合 自己的教学 实践 , 如 就 何 整合课 程与 教学 资源谈 谈几点做 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