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案优秀5篇
《七颗钻石》教案优秀5篇教学目标1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2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这些就是旱灾造成的(看幻灯),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是啊,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生: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展开各种想象。
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师评价:是的,你已经很渴了;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你还不忘他人,为他人着想。
)师:是啊,多么珍贵的一罐水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
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拿出放在课桌里的文章,放声地读,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三.交流自学成果1.检查朗读情况师:看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4个)我们就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是你读得好还是他们读得好。
(师评价:这么短的时间你就能读得这么流利,真能干;知道自己读错了,能及时纠正,你真棒;你读得很投入,大家都被你吸引了;你的声音很响亮,读得真好听。
2023最新-《七颗钻石》优秀教学设计(最新6篇)
《七颗钻石》优秀教学设计(最新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七颗钻石》优秀教学设计(最新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颗钻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新词并积累新词,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 通过品读,感悟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和“爱”的神奇力量。
3. 借助旁批,让学生一步步地感受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教学准备教师:幻灯片两张或多媒体课件一个,生字词语卡片,《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碟片,其他有关北斗星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北斗七星的图片。
教材简析七颗钻石变成了北斗七星!你相信吗?读读这篇课文,它将带你进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
课文以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把生命般珍贵的水奉献给别人的故事。
课文是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写的,文笔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善、美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在跃动,一股爱的洪流在奔涌。
本文是作者观察天空中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闪闪的星星而展开想象写成的故事。
故事离奇生动,夸张而富有感染力。
空空的水罐,随着人物爱心行动的变化而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为母亲找水——水罐有水了;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摔倒后——水罐端端正正,里面的水满满的(木头做的);小姑娘给小狗喂水——银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金水罐;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
这些变化,有层次又合情合理,其中蕴涵了深刻的哲理——爱具有神奇的力量,给人启迪,引人深思。
小姑娘舍己为人的品格不正像钻石那样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品读课文,了解水罐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悟人生哲理。
感悟哲理,不求一律。
可从“给母亲找水”、“给小狗喂水”、“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等感悟小姑娘和母亲的美好心灵,也可从水罐的变化过程,感悟爱具有神奇的力量……这篇课文以大胆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层层推进,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可读性强,是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的好文章,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人格培养的好教材。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最新3篇)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最新3篇)《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如下词语:哀哀、咽了口唾沫、路人,并结合句子读懂这些词语在句子中写出的意思。
2、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抓住作者描写的一次次神奇变化和变化的原因,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爱”写具体的,并体会童话的写作特点——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们的美好愿望。
3、抓住“竟、喜出望外、突然”等词语,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这些词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结合环境描写、联系这些内心变化深入体会“哪儿也找不着水、反正”等词语的意思,建立对人物爱心的深刻体验,较为深刻体会本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2、看到这幅图片,我们是不是想到上节课读过的一篇课文啊?我们一起说出课文题目《七颗钻石》板书。
3、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颗闪亮的钻石啊?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会找到好多拥有钻石的方法。
二、回忆故事,概括出主要情节。
1、上节课,我们整体认识了课文,那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记忆力!看来真是难不住你们,再来一组!通过刚才这些同学们勇敢的回答问题,老师感觉到你们的记忆力还真是强!那看你们还能不能回忆起,,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教师引导下,生回答:……你的概括能力真强!2、是啊,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空空的水罐变出来了七颗钻石的神奇故事。
当然,在变出钻石之前,水罐还发生了几次变化。
谁来按顺序说一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下面我们就再次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寻找答案!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水罐第一次变化的内容,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用笔勾划出你的答案。
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我找到的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是:)嗯,找的很准确。
小姑娘给生病的母亲找水喝,是对妈妈的(关心、爱、也是对妈妈的孝心)那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写出小女孩的孝心?(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3、老师相机引导:同学们老师也找了一个词“夜里”,你一个人夜里敢出门吗?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这样的夜晚恐怖吗?,小姑娘怕吗?怕,她为什么还要出去?4、这水好找吗?是不是出门就找到了?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学生回答:哪儿、累的睡着了你能体会到什么?引导:小姑娘为了给妈妈找水,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她一定吃了许多苦,老师请同学读一读划红线的句子,读出小姑娘找水的那种艰难的感觉!小姑娘放弃了吗?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小姑娘?(坚持、不怕困难、)老师总结:对呀!就是小姑娘的坚持、不怕困难,以及她对妈妈的爱和孝心,让水罐发生了第一次神奇的变化——变出了满满的清水。
2023最新-《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7篇《《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课时篇一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
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二、感受缺水。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从哪些词语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次旱灾之大,画出这些词语。
根据回答,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4、师述:这三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却不可以混淆,干涸是形容河流和水井的这三个词充分说明了当时人、动物、植物都已严重缺水,他们对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要读出旱灾的严重程度,读出地球上万物对水的渴望。
三、体会变化。
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请大家自由读25自然段。
2、读了这部分,觉得最为神奇的是什么?(空木罐的变化)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请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形成板书(见最下面)。
《七颗钻石》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七颗钻石》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七颗钻石》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你有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帮大家的《七颗钻石》说课稿(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各位指导、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19课《七颗钻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的、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设计意图、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展说明。
《七颗钻石》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故事讲述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美妙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
今天我主要讲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即对文本的研读、品悟。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的和文本特点,我对本课时制定如下教学目的: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小女孩仁慈、美妙的心灵。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第3个教学目的就是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即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情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承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
教学时我重视在学生独立考虑的根底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围绕水罐的变化,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为更好地进步教学效果,我还制作了课件。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文本与想象充分结合,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活泼的课堂气氛。
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展教学。
(一)创设情境,感受灾情。
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在新课一开场,我就深情描绘这一段文字并辅以图片渲染气氛,让学生感觉旱情之严重,产生情感冲突,体会此时对水的强烈渴望,为朗读后文设下伏笔。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案、教学设计
4.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主人公的善举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故事中魔法的作用是什么?
4.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词语练习:请同学们课后复习本课所学生字词,每个生字词至少造两个句子,加强记忆和运用。
-目的:巩固词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阅读理解:阅读一篇与《七颗钻石》主题相似的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目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本章节的重点在于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写作技巧的运用。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b.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展现了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c.你觉得故事中的“七颗钻石”象征着什么?
2.汇报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
(四)课堂练习
1.阅读理解:教师设计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技巧,编写一篇关于“神奇的魔法”的小故事。
5.情感教育:通过故事中主人公的善举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引导学生体会关爱他人、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乐观面对困难的品质。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案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七颗钻石》,使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培养学生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七颗钻石》,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钻石”的印象。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停顿等。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精讲细读(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3)讨论:为什么说“七颗钻石”是爱的象征?(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1)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5.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中的其他故事,分享阅读感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充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在精讲细读环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
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附:教学资源1.课文《七颗钻石》2.生字词卡片3.安徒生童话故事书4.多媒体课件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
(2)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钻石吗?谁能告诉我钻石是什么样的?学生A:钻石很硬,很闪亮。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七颗钻石》这个童话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寓意。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本章节内容围绕第七单元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展开,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学习生字词,如“钻石、旱灾、水罐”等;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3.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小女孩、老奶奶等;4.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5.领悟故事中所传递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道理;6.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道德情操。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价值的观点。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最后,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举例: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讨论小女孩和老奶奶的形象特点,总结故事主题。
(3)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会识别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举例:分析课文中的修辞语句,让学生模仿并创作类似的句子,提源自语言表达能力。2.教学难点
《七颗钻石》教材分析教案
《七颗钻石》教材分析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实习报告、职业规划、职场语录、规章制度、自我介绍、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career plans, workplace quo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 introductio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颗钻石》教材分析教案《七颗钻石》教材分析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七颗钻石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七颗钻石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七颗钻石》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分析主人公小姑娘的成长过程,体会其勇敢、善良、无私的品质。
(3)能够领悟课文中所揭示的关爱他人、珍惜水资源的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提升写作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七颗钻石》的主要内容。
(2)分析主人公小姑娘的成长过程,体会其品质。
(3)领悟课文中所揭示的主题。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2)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七颗钻石》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关于水的故事吗?借此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水的故事。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主人公小姑娘的成长过程,体会其品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2)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5. 主题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
6. 小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
(2)布置拓展作业:写一篇关于水的寓言故事。
四、教学反思1. 优点:(1)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通过合作探讨,学生能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
(3)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条理清晰。
2. 不足:(1)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部分学生对细节描写的理解不够深入。
小学语文《七颗钻石》教案(精选6篇)
小学语文《七颗钻石》教案〔精选6篇〕小学语文《七颗钻石》教案〔精选6篇〕小学语文《七颗钻石》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倒)及新词,认读5个字,能用“清澈”造句.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4.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妙的心灵.教学重点: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美妙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教学时数:2课时教具准备:词语、句子卡片,每人一张表格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及多音字.2.默读课文,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4.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妙的心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苏联卡泰耶夫写的童话故事《七色花》吗(有或没有)师说:“ 《七色花》讲的是珍妮用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的花瓣实现自己和别人的愿望的事,表现了珍妮愿意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好品质.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和珍妮同样仁慈的小姑娘,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七颗钻石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读准字音.认读生字词,认读字词及句子.(课件出示)水井干涸枯槁干渴而死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枯槁了,许多人和动物也都干渴而死.(学生读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感受当时的环境.”)绊倒递给一瞬间水罐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接着一股清澈这时,突然从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颖的水流.再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根底上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默读课文考虑: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默读后按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的一件事.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变成金的涌出清水,射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的一件事.(假如再加上“大旱之年,”更好)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你自由朗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想一想.指导学生深化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本篇教学设计是针对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七颗钻石》一课,这是一篇描写小动物排队买钻石的故事。
课文中蕴含了“珍惜”、“互助”等主题,适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1.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他们理解“珍惜”、“互助”等主题;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会提取文本信息,培养阅读策略;3.通过听、说、读、写各项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教学如何通过阅读达到情感教育和思维培养的目标。
二、教学策略和方法2.1 教学策略1.基于任务型学习模式,采用“任务-展示-评价-反思”教学模式;2.强调学生教学,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3.基于情境式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具、情感性语言,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
2.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1.倾听阶段: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整个课程是干什么的;2.前导性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课文情节;3.阅读完整篇幅并完成任务要求: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4.分组合作: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思维和交流的能力;5.回答问题:答疑解惑,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流程设计3.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活动:1.口语表达训练;2.阅读小说:《七颗钻石》;3.朗读排练;4.学生分组发布并演讲;5.教师答疑解惑。
3.2 教学流程设计时间段班级活动8:00-8:05 教师口头介绍课题,让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8:05-8:10 教师示范《七颗钻石》的朗读,学生模仿8:10-8:25 学生分小组阅读《七颗钻石》,并回答问题8:25-8:35 小组讨论演示环节,小组演示自己的答案和对课文的感受8:35-8:40 交流总结环节,教师点评小组演示8:40-8:50 学生分组表演《七颗钻石》,教师点评8:50-9:00 教师答疑解惑,要求交流注意事项和反馈意见四、教学评估4.1 教学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根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可以建立以下教学评价指标和相应评估方法:1.学生的参与度和响应能力——教师记录观察,小组讨论质量评价;2.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本信息提取能力——小组讨论、学习笔记汇总检查;3.技能和汇报技巧——白板展示,学生表现,教师点评;4.学生的写作、朗读的能力与技巧——学生比较成绩,学生自我评估。
七颗钻石的教学设计七颗钻石获奖教案
七颗钻石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如“七颗钻石”代表的含义。
(3)学生能够领悟故事的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主题思想的领悟。
2. 教学难点: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分析,学生情感态度的转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猜测故事内容。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做好笔记。
3. 讨论交流:(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分析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探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2)学生欣赏故事中的美好情感,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主题思想。
(2)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其他作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
2. 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评价。
3. 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
4.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图片等。
3. 写作纸张、文具等。
4.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故事背后的意义。
2. 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颗钻石的教学设计七颗钻石获奖教案
七颗钻石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七颗钻石》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分析主人公小姑娘的善良、勇敢和无私的品质。
(3)能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爱心、助人为乐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感悟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丰富阅读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七颗钻石》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分析主人公小姑娘的品质和课文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领悟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水、钻石的象征意义。
(2)将课文中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准备1. 课文《七颗钻石》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卡片(含有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人公小姑娘。
(2)简介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自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小姑娘的印象。
3. 精讲细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姑娘的品质,如善良、勇敢、无私等。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水、钻石的象征意义。
4. 讨论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2)学生谈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续写故事结尾。
2. 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榜样”的作文。
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七颗钻石教案【8篇】
七颗钻石教案【8篇】篇一:颗钻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说你看过的童话,从中你得到的认识。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2、指名说说文中难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内容1、边读文章边填表。
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2、全班讨论、交流。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3、重点句解读。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人们讲故事时常用的开头。
“所有”和两个“都”说明了旱情之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②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这一句是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
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4、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拓展延伸1、在作者笔下,水罐变得如此神奇,这是随着作者在丰富的想像而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的。
(板书:想像)文中小姑娘找水时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充分发挥想像力。
(难点引导:可想到美梦,也可想到噩梦。
)2、我们经常看到街头行乞的人,面对他们的“可怜相”,也许你曾有过同情他的举动。
可是,有人说,那些人很多是为获取钱财而装出来的骗子,你帮了他,就是傻瓜,就是受骗上当。
请大家讨论:我们能不能因为有这种丑恶的现象或自己受过骗,就收起了自己的爱心,永远拒绝对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呢?第二课时一、复习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七颗钻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旱灾,谁能来说一说当时的情形?指名学生说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旱灾的严重。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七颗钻石》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2.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学生能够就《七颗钻石》的主旨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解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引入《七颗钻石》一书,让学生观察书名和封面,根据关键词猜测故事内容。
2.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失去信心”、“互相帮助”、“勇敢面对困难”等。
二、阅读《七颗钻石》(30分钟)1.学生默读《七颗钻石》第一章,并标出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
2.学生分成小组,相互讨论并解释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
3.整个班级共同讨论第一章的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疑惑。
三、词汇与表达练习(30分钟)1.教师提供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和纠正,帮助发现和解决问题。
3.整理并讨论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难题。
四、小组讨论(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章节进行讨论。
2.小组成员轮流表达自己对章节内容的理解和观点,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或提问。
3.整个班级共同讨论各小组的观点和发现,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分析和解读《七颗钻石》(30分钟)1.教师将《七颗钻石》的主旨和结构进行简单解读,并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如“故事中的钻石代表什么?”、“故事有哪些寓意?”等。
2.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并相互讨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整个班级共同讨论学生的观点和见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故事的含义。
六、总结与拓展(1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概括学生的学习收获。
2.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阅读和问题,让有兴趣的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和思考《七颗钻石》以外的相关主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七颗钻石》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运用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共同讨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通过分析和解读《七颗钻石》的主旨和结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含义,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顆钻石》教学设计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安仁中心小学毛丽萍教材分析《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教学目标:1、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等词语。
2、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难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文结合,激奇揭题1、同学们,老师今天想把大家带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的一场大旱灾中去。
(边播放课件边介绍)这场旱灾来得罕见,瞬时间,河流里的水就像是人间蒸发一样的,消失了;地面几乎全部裂开;动物们和植物都奄奄一息,空气中没有一丝风,人们的皮肤像树皮,又老又干,嘴唇发白、干裂,没有半点力气,整个世界停止了工作!2、揭题: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让我们再一起走进——《七顆钻石》(板书)3、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的图片,听了老师的叙述,我们不难发现是第一自然段4、指名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旱灾严重的词语。
(干涸、干枯、焦渴)5、此时此刻,人们最渴望什么?(水)水现在不仅是人渴望“水”,世上的万物都渴望“水”,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就是“生命之水”6、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一下当时万物对水的渴望呢?(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再次走进神话,用心感受当时环境的恶劣,用读重点词句的方法,体会“水”是多么的可贵!二、透过“神奇”,体会“变化”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最为神奇的是空水罐的变化。
2、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生说,师板书,形成板书)(一)、体会第一次“变化”,感受孝心【课件出示】一个夜里,一个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1)发生了什么事才使空水罐装满了水?A、先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B、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清楚的向大家说一说。
(指名说)(2)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为谁找?(妈妈)找到了吗?(没有)水容易找吗?(不容易)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哪儿也找不到累倒睡着了)(3)指名读这部分内容,你觉得此时的小姑娘处境怎样?你想用怎样的语气读?(你真的是又渴又累了/ 你读出寻水的艰难)。
(4)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给了她一灌水。
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导用“喜出望外”说话(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
A、师示范哑读。
你从老师的表情中,体会到了什么?(激动、开心)B、请男生读。
我想请男同学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读。
(老师看到了你们激动开心的表情)C、动作体会带点字“抱”。
(这个“抱”字说明了什么?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6)下面我想请个同学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
(指名读,齐读。
评价:我仿佛看到了小姑娘是那么孝顺。
板书:孝心感天)(二)、体会第二、三次“变化”,感受爱心、母爱(1)谁能根据我们刚刚一起学习的,来填一填这个表格。
【课件出示】(2)谁能学着老师刚才的样子来告诉大家,在水罐变成银时、银水罐变成了金的水罐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一颗怎样的心?再次,来填填这个表格。
(3)生自学,并可以讨论。
(4)相机出示【课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变成银的。
A、你能把你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吗?(生读,并相机评价及生生互评)B、全班交流读(挑战读、齐读)(5)师述: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
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
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
(指名读这段话:谁能带上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她的爱心使上帝给了她又一个奇迹,板书:爱心如银)【课件出示】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1)发生了什么事?你体会到了一颗什么心?妈妈为什么不喝水?(也正是这伟大的母爱)(2)生病的妈妈你觉得她是怎样讲话的?那你能来试一试吗?(生读)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3)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的、伟大的母爱。
(齐读)小结:是啊,母爱如金子般宝贵,灿烂。
(板书:母爱似金)【设计意图】先扶后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在学生自己研读的基础上,推波助澜,用各种朗读方式,加快学生的内化,加快学生的理解感悟(三)、体会第四次“变化”,感受爱的无私(1)【课件出示】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2)小姑娘喝到水了吗?她渴吗?你从那些词中看出来?(再也忍不住、凑上水、咽了一口唾沫)(课件相机这几个词变红色)“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3)师述: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她不仅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动物小狗,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独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讲呢?(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动,所以——(学生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课件出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5)课件演示: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地球万物有了这股水流滋润的变化。
(出示绿洲图片)(配乐,播放图片)A、听音乐闭眼想象B、课件出示句子,填空(你能在老师的括号中填上美美的词语吗?)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所有的河流都()了,草木丛林都()了,许多人和动物都(欣喜若狂)了。
(带着生命的喜悦之情,齐读感受(6)师述:看看黑板上四次变化的原因,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是一个词——(生答:爱心)(板书:爱心,并画出心的图案)正是因为爱心才使得空木罐装满了水,正是因为爱心水罐才有这么神奇的变化。
此时,对于“爱心”,你有什么话要说。
【设计意图】“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个环节总的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在品读重点段落时学生没有被老师牵着走,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学,自己来品味文章的真谛——爱,想象—填词—诵读,这一环节,彻底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三、感情升华,爱融心间1、过渡:作者希望爱心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让世界万物都沐浴在爱的柔光里;同时也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一颗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师引读:带着作者的这份美好的愿望,齐读这首小诗(配乐朗读,续写)爱是什么?爱是什么?爱是清晨的霞光,照亮睡眼朦胧的黑暗,牵过一米阳光。
爱是什么?爱是鸟儿在枝头高声的吟唱着童年的歌谣,一句句悠扬。
爱是什么?爱是哭泣后眼中闪烁的泪光。
红润的脸庞还挂着丝丝的泪痕,嘴角翘起了的斜阳!爱是什么?【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内化的感情,得以释放,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所着《爱的奉献》这首歌,融入心间,回荡教室板书设计:七颗钻石↖空水罐金水罐(母爱似金)↘↖装满了水的水罐银水罐(爱心如银)(孝心感天)↘↗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还是满满的《七颗钻石》反思《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地球上终于有了一股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上完本课之后自我觉得较为成功的地方有:一、创设情景引发情感陶醉由于儿童生活区域的局限性,这篇与我们孩子生活仍相距甚远,那么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在教学中,我在复习导入的时候,以凄凉的四张图片为引子,铺设情境,然后说看完之后的感受,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就只有死亡。
使学生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接着以词语联系课文说话导入课文,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文章的主线:无水—有水—银的—金的—钻石、水。
然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在教学中设计“路人讨水”这个表演环节,中途两名学生的演技虽不怎么娴熟,但还是将学生带进了那时的环境中,通过生演、说,其他的学生评说,达到了是小姑娘关爱之心才使水罐有了神奇的变化这一教学目的。
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小姑娘的爱心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学生的爱心也得到了深入的感染,“他更需要喝水呀!”“小姑娘,你肯定会越长越漂亮的”……语句中,无不包含着孩子们已被小姑娘的爱心所熏陶与感染。
二、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
小姑娘得到水后,表现出来的“喜出望外”,在解决这个词语时,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该词——说大意,然后奖品释词,“高兴吗?”、“之前想到毛老师要送你奖品吗”,通过学生的回答确定了词义“遇到这种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这就叫‘喜出望外’”,最后将该词放到文中通过自身读——领读——整体读来感悟情感。
先扶后放,通过表格的填写,明确学习思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通过,先自学再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主人翁意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