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宣化古城案例40页PPT

合集下载

中建史x

中建史x

营造学社:中国私人兴办的,研究中国传统营造学的学术团体,创建于1929年北京,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担法式文献组的主任。

学社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

编辑出版《中国营造学社》。

1946年停止活动。

营造学社为古代建筑史研究作出巨大贡献,标志着学科成立。

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缝梁架之间的空间(多为后者)面阔:建筑正面相邻两檐之间的水平距离。

通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

明间:建筑中各开间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间),明间最宽。

抬梁式木构架:基本构件有:梁、柱、檩、椽、枋、垫板、柱上放梁,梁上放檩,梁上放矮柱,矮柱上再支梁,如此层叠而上,用料多,柱网疏,空间跨度大。

适用于宫室建筑。

穿斗式木构架:基本构架有:柱、檩、传、挑。

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用料少,柱网密,空间跨度小,适用于民间小型住宅。

角柱:位于外围四角的柱子。

抱头梁:建筑无斗时,前端在檐柱上支撑挑檐檩,后端插在金柱上的梁。

挑尖梁:建筑有斗栱时,前端在柱头上支撑挑檐枋,后端插在金柱上的梁。

步架:檩与檩之间的水平距离,每个步架均等(宋式)额枋:宋称阑额,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它有时两根叠用,清代上面的叫大额枋(宋称阑额),下面的叫小额枋(宋称由额)。

二者间填以垫板。

使用于内柱间的内额,位于柱脚处的称地栿。

穿插枋:明清木构件(横向)之一,位于两柱之间,起联络作用随梁枋:最长的梁下的枋,起稳固梁的作用,是个联系构件。

斗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有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栱传递到柱上。

它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的屋面和屋身立面的过渡。

此外,它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三才升:清式做法中,向里或向外出一拽架上的横栱两端上的斗叫做三才升,相当于宋三斗。

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 PPT

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 PPT
5、宗庙:家庙、影庙、祠堂,在住宅之东,所谓“左 庙右寝”
6、孔庙:(文庙)
①汉代起就已建立孔庙于孔丘故里鲁城阙里;唐代始, 全国范围建孔庙
②现存曲阜孔庙的规模为宋代奠基
③建筑:沣池、棂星门、大成殿、月台(舜乐用)
二、实例
(一)、天坛(见图) 1、布局特点 ①创于明初,天地合祭;清代改为祭天(冬至祭于
曲阜孔庙泮池(璧水)
曲阜孔庙大中门(第三道门)
曲阜孔庙同文门(第四道门)
曲阜孔庙奎文阁(明)
曲阜孔庙大成殿
大成殿前檐石刻龙柱
大成殿内孔子像
曲阜孔庙寝殿
思考题 1、坛庙包含的内容是什么?有哪几种类型? 2、岱庙是祭什么的?孔庙是祭什么的,又称什么? 3、日祭、月祭、天祭、地祭的方位如何?色彩的方
乾陵附墓——懿德太子墓甬道终端所绘双阙之一
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画
6、宋陵 ①八座,位于河南省巩县,洛河南岸,嵩山北麓,东 西绵延二百里 ②陵墓名称为永□陵(以永昭陵为例见图)
宋仁宗永昭陵
宋陵石驭象蕃臣
宋陵瑞禽图
宋陵石兽、石羊
宋陵石雕文、武臣像
宋朝(北)陵制特点: (1)特点:
二、唐大明宫(东内)
1、宫室:严格规整、明确中轴线 2、大明宫(考古发掘):含元殿、宣政殿、紫辰殿 3、纵列:三朝并置→纵深布置 4、三朝五门,后加大花园(见图)
5、含元殿所依据的承天门型制(隋)是门阙,因此建 立翔鸾、栖凤两阁,全组建筑形成“∏”形平面。 这一形式直接影响五代洛阳五凤楼,宋东京宣德门 和明清故宫午门。
(ⅴ)代表了一种(或多种)文化,特别是在面临不 可逆转的变迁时的传统人类居住或使用土地的突出 范例
(ⅵ)直接或明显地与具有突出普遍重要意义的事件、 生活传统

特色古镇发展规划案例分析课程PPT专题课件

特色古镇发展规划案例分析课程PPT专题课件

赏帝王玉玺
第四部分


龙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重庆长寿古镇 唐山滦州古城
重庆龙兴古镇
昆山周庄古镇
第一部分


彝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第三部分


滦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case study on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characteristic ancient towns case study on
CHARACTERISTIC ANCIENT TOWN
重庆龙兴古镇
旅游资源分类评价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若素素材设计PPT制作

中建史部分

中建史部分

中建史部分:一、木构架做法:1.抬梁、穿斗(特点、做法)抬梁式(梁柱结构体系)——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至5根。

当柱头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穿斗式(檩柱结构体系)——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特点——抬梁式:用料多,柱网疏,空间跨度大,适于大型官式建筑穿斗式:用料少,柱网密,空间跨度小,适于民间小型建筑2.殿堂、厅堂型构架(特点)唐代殿堂型构架(佛光寺大殿)——中图72页宋代厅堂型构架(南禅寺大殿和镇国寺大殿等)——中图114页特点——1殿堂型是水平分层做法;厅堂型是梁架分缝做法,房屋开间数不受限制相应增加梁架缝数即可。

2殿堂型的内外柱同高;厅堂型的内柱上升,每缝梁架中外柱(檐柱)最短,内柱随梁架举势而高出一步架或两步架。

3殿堂型定型为四种规则的分槽平面;厅堂型不必规定定型的平面,各缝梁架只要椽长、椽数、步架相等,内柱的位置、数量和梁栿的长短可以不同,可适应减柱、移柱等灵活的柱网布置。

4殿堂型的斗拱形成整体铺作层,充分发挥斗拱的结构机能;厅堂型的斗拱分散于外檐与柱梁的节点,斗拱结构机能趋于衰退。

5殿堂型构架做法复杂;厅堂型构架做法大为简化,显出勃勃的生命力。

3.举架、举折(概念、做法)举折(宋):以前后橑檐枋中心的水平距离为B,屋顶举起高度(即脊榑的高度)为H=1/3-1/4B,然后自上而下依次选择1/10H、1/20H、1/40H……逐折定出下面各榑的位置。

举架(清):以步架长乘以相应的举架系数来确定相邻两檩的高差(举高),是自下而上的做法。

中图上说:举折之制:为取得凹曲屋面,需要相应地确定步架的高度。

这种方法,宋《营造法式》中称为“举折”,清《工程做法》中称为“举架”,记述江南建筑做法的《营造法原》中称为“提栈”。

中国建筑史中国城市建设史专题中国建筑史课件

中国建筑史中国城市建设史专题中国建筑史课件
使用环保、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3
生态保护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06 中国建筑史研究方法与展 望
建筑史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资料,了解建筑发展 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和影响要素。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历史学、 地理学、社会学等,对建筑史进行综
礼制思想
中国建筑哲学思想强调礼制,认为建筑应符合礼制 规范,体现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
风水观念
中国建筑哲学思想注重风水观念,认为建筑 应符合风水原则,以追求吉祥、平安和富贵 。
建筑艺术观念
装饰与造型
中国建筑艺术观念强调装饰与造型的结合,通过雕刻、 彩绘等手法,使建筑外观更加华丽、精美。
色彩运用
中国建筑艺术观念注重色彩运用,通过不同的色彩搭 配,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寓意。
庭院布局
中国建筑文化注重庭院布局,以 庭院为中心,建筑沿庭院四周布 置,形成独特的空间形态和居住 环境。
建筑与自然融合
中国建筑文化强调与自然的融合, 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如山水园林的营造等。
建筑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
中国建筑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 自然应该和谐共存,建筑应顺应自然规律, 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唐宋时期
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商业和 手工业繁荣,如唐长安、北宋
东京汴梁等。
元明清时期
城市规划逐渐成熟,如元大都 、明清北京城,形成了严谨的
城市中轴线布局。
近代城市建设史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城市建设受到西方影响,如上海、天津等城市出现 了租界和洋房。
20世纪初到中叶

中外城建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PPT课件

中外城建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PPT课件
廓 宫殿区

• 分为东西部分,城(宫 城)在东,廓在西。西 城没有大型的建筑遗存, 应是作为强化城防的军 事目的而建,外廓充做 驻军而不是城市经济活 动中心,主要的政治及 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东城。
• 东城以宫为中心分区规划, 利用高台建筑强化宫的中 轴线主导作用。
第34页/共41页
– 燕下都遗址
• 燕国后期政治、经济、军事 和文化的中心
第37页/共41页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
•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规划理论
– 管子 • 规划体制问题 “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管 子·小匡篇》) 设置“工商之乡六”一举,表明当时民营工商业有了发展, 从业人员亦多,故设置六乡管理。
• 居住分区规划问题 “凡仕者近公(国都宫廷区),不仕与耕者近门(不仕与耕
者当出入田野,故近于外门),工商近市” (《管子·大 匡篇》) 居住分区规划按照职业组织聚居,各就从事的职业之便,划 地分区而居。
第38页/共41页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
•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规划理论
– 管子
• 城市道路规划问题 “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道路随地形和城市总体
布局按照交通需要来规划。
廓 宫殿区

• 充分发挥河道在城市规 划中的作用,不仅用以 加固城防,提供水源和 航运之便,还利用河道 作为分区规划标志。
• 改变当时一般以外廓为 经济活动综合区的规划 方法,将建设和军事需 求结合起来。
第35页/共41页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
•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规划理论
– 管子 • 城市分布密度问题、城市择址、规划体制问题、城市规模、 城市形制、居住分区问题、里制问题、城市道路规划问题 • 城市分布密度 “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 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 千室之都四。以上地方八十里与下地方百二十里,通于中 地方百里”(《管子·乘马篇》) “凡田野,万家之众,可食之地方五十里,可以为足矣。万 家一下,则就山泽可矣。万家以上,由去山泽可矣。” 城市分布密度应根据郊野土地等级来考虑。土地肥沃城市分 布密度大,反之则城市分布密度小。

中建史宣化古城案例

中建史宣化古城案例

人杰地灵
宣化自古为交通要冲,军事政治重地,工商业繁荣,文化教育发达。 因此,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和民族精英。据《宣化县新志》载: 元朝设有“景贤书院”,明朝有“上谷书院”。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 1758年)创立古城最高学府“柳川书院”。光绪二十八年设宣化府中学 堂(现宣化一中前身)。革命前辈张苏、林枫等同志边任教,边从事革 命活动。尔后宣化府立师范学校、府立中等农业学堂,府立艺徒学堂和 上谷大戏院相继成立,就学者逾千人。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 宣化 府从中学 堂挑选吕复等19人 及州县志士9人,共28人赴日 本留学,开辟了旅外求学之先 声。 由于文化教育事业 的发达,宣化涌现了大量历 史文化名人。

谢!
• 昔日黄沙漫漫的黄羊滩,今日变成了巨大的绿色生态宝库 ,依托这一优势,宣化与中信集团共同投资7000万元,打 造集生态科普教育、沙产业研究示范、生态休闲观光为一 体的生态旅游产业。目前已发展起优质果树经济林2100亩 ,饲养特禽、野猪、波尔山羊等特种野生动物5000多只, 建起了100个温室大棚,并发展起水上娱乐、滑沙等特色 旅游项目。
古城
宣化是我国北方历史上重要的 古城之一,城池是我国古代城 垣建筑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 整的一处。古城北靠燕山山脉 中的泰顶山,南临永定河上游 之流洋河,京包铁路从城南经 过,城北的京张高速公路与北 城墙平行。雄伟的古城墙绵延 数里,轮廓清浙,城楼高耸。 古城宣化是我国北方历史上重 要的古城之一,城池是我国古 代城垣建筑中规模较大,保存 较完整的一处。古城北靠燕山 山脉中的泰顶山,南临永定河 上游之流洋河,京包铁路从城 南经过,城北的京张高速公路 与北城墙平行。雄伟的古城墙 绵延数里,轮廓清浙,城楼高 耸。
大新门古城墙周长12120米, 规模宏大,为明长城九镇之首。 为保护古城这一 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再现宣化军事重 镇和历史文化名城风貌,2006 年4月,宣化对宏伟的宣化古城进 行了大的修复工程。经过2年5 个月的紧张施工,完成了大新 门城台、 城门楼复建,两侧各43.8米的马 道、西城墙中段、北段2175米、 南城墙中段177米及城墙西北 角角楼的修复工程,初步复原 了古重镇“京师锁钥”的历史 旧颜。

中建史故宫调研ppt

中建史故宫调研ppt
北京故宫调研报告
索引
故 宫 的 建 筑 特 点 1. 2. 3. 故 宫 的 空 间 特 征 与 布 局 故 宫 的 基 本 情 况
故宫的基本情况
北京古城是在元大 都基础上改造而成, 至清形成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的格局, 中轴线自永定门至 钟鼓楼长达7.5米。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 十四年,经明后期 改建和清重建而成。
度开 的闭 空有 间序 序, 列扩 奥 有
故宫的空间特征不布局
(3) 建筑形体、尺度、色彩装饰的协调不对比
故宫是由许多单 体建筑组合而成 的,是一个丌可 拆散,丌可秱位 的紧密的整体。 单体建筑的设计 不施工,当然要 尽力使之完美, 但施工的着重点 在于它们的组合, 它们之间的关系。
A)使用形式类似而比较简单的个体建筑和大面积 原色调相同的色彩(红,黄,绿)也是形成整个 建筑群统一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 故宫建筑在总的面貌和单个实体所取得的普遍类 型,可以界定为四面铺开,终于金銮宝殿。太和 殿采用重檐庑殿顶,11间面阔。斗拱出跳数目最 多,屋顶的走兽装饰也最多。总之,它要处处显 得特殊而高贵,以突出它的身份 。 故宫房屋近九千间,大小丌一,形状各异,但就 其顶部形状而言,丌外歇山顶、庑殿顶、攒尖顶 等几种形式,以庑殿顶者为主。故宫建筑物严格 按照等级划分为若干小群落,极有规律。
彩建 装筑 饰形 的体 协、 调尺 与度 对、 比色
彩建 装筑 饰形 的体 协、 调尺 与度 对、 比色
精致的建筑细部
彩建 装筑 饰形 的体 协、 调尺 与度 对、 比色
精致的建筑细部
彩建 装筑 饰形 的体 协、 调尺 与度 对、 比色
精致的建筑细部
彩建 装筑 饰形 的体 协、 调尺 与度 对、 比色
故宫局部剖面图

中建史部分

中建史部分

宋代
(五)斗栱中的模数 宋代
材分(fè n)制:
斗栱或素方用料的 断面尺寸为一材
材的高宽比为3∶2 材分八等: 据等级之别而用:一等材6寸x9寸 八等材3寸x4.5寸 柱径大小已被确定:2个足材到3材 即42分…45分之间
清代 斗口制:取平身科大斗开口的大小
一个斗口为10分(比宋计算方便) 材分十一等 1-4 等:没用过 5-6 等:大殿 7-8 等:厅堂 8-9 等:亭、榭 等:给装修用
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汉时已成熟,南方各省多用。
井干式:汉代以前多用, 商墓中用,如今很少。
是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 屋结构。直接以圆木、矩形、 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 置,形成房屋四壁,像古代 井上的木围栏。需大量使用 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 窗都受到很大影响。中国商 代墓椁中已应用井干式结构。
2016/3/23
44
世界古代十大城市: 一 隋大兴(唐长安) 84.1K2 公元583年建 二 北魏洛阳 约73K2 公元493年建 三 明清北京 60.2K2 公元1421-1553年建 四 元大都 50K2 公元1267年建 五 隋唐洛阳 45.2K2 公元605年建 六 明南京 43K2 公元1366年建 七 汉长安(内城) 35K2 公元前202年建 八 巴格达 30.44K2 公元800年建 九 罗马 13.68K2 公元300年建 十 拜占庭 11.99K2 公元447年建
四、小结
1. 建筑类型:宫殿、宗庙、住宅、城市 2. 建筑结构:土木混合结构体系 3. 建筑技术:瓦,陶水管,斗栱 4. 空间观念:等级,中央与四方 5. 空间组织方式:庭院、中轴线、夯土台基
三、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之始
1.《考工记》——“匠人营国, 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 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 朝后市,市朝一夫”。

中国建筑简史4PPT课件

中国建筑简史4PPT课件

东京城的城市结构,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由里坊制走向了街巷制。 早在后周世宗加筑外城时,就已确定,外城由官府作”。这已经迈出了冲 决集中设市和封闭里坊的第一步。北宋初年,东京城仍实行过里坊制 和宵禁制,设有东、西两市。但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工商 外至,络绎无穷”的局面,宋太祖即位的第6年,就正式废弛夜禁, 准许开夜市。仁宗时进一步拆除坊墙,景佑年间又允许商人只要纳税, 就可以到处开设店铺。这样,封闭坊市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都被打 破,完成了从封闭的里坊制向开放的街巷制的过渡 。
元大都:开发了两个系统的河湖水系,一个系统是开挖从积水潭 连通大运河的通惠河,并从昌平、西山一带引水,经高粱河,注入积 水潭以充足水源,使得大运河漕运可直达积水潭。积水潭成为大都的 水运中心.其东北的斜街和鼓楼一带,成为繁华的商业区。另一个系 统是开挖金水河,从西郊玉泉山下引水,注入太液池,满足宫中用水 和苑囿水景的需要。突出都城的壮观景象。忽必烈强调大都“宦室城 邑,非钜丽宏深,无以雄八表”。城市布局严谨,道路整齐方正,井 然有序。城市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经皇城前广场,穿过皇城、宫城, 直达全城几何中心——中心阁。这条突出的城市轴线为明清北京城的 中轴线奠定了基础。大都的宫殿也极尽工巧精美之能事。当时来到大 都的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称赞大都是“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 端。……城中有壮丽宫殿,复有美丽邸舍甚多。各大街两旁,皆有种 种商店屋舍。……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这座千年古阁曾经历28次地震。观音阁的这种优越的耐久性、抗 震性,有属于木构架构筑体系传统做法的原因,也有属于观音阁构架 自身特殊处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整座构架浮摆在石柱础 上,木柱与石础之间可以发生位移,起到隔离水平方向的地面运动的 隔震作用;2.由内外槽斗拱组构的三个铺作层,形成了三道水平刚 性环,有利于保持各层柱网和整体构架的稳定;3.采用递角袱、抹 角做、柱间斜撑等多种斜向构件,强化了整体构架的稳定性;4.斗 棋具有榫卯组合的“柔性构造”的特点,独乐寺的雄大斗棋充分发挥 了“耗能节点”的减震作用。观音阁在尺度处理上十分严谨。存在着 以檐柱高作为定高、定宽模数的现象。

中国建筑.ppt

中国建筑.ppt

名建筑师
齐康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师、规 建筑师:E.沙里宁 芬兰赫尔辛基火 划师、建筑教育家、建筑学家。1931年10月 车站建于1906~1916年,是本世纪 28日生于江苏南京市,籍贯浙江杭州。1952 初车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北欧 早 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 期现代派范畴的重要建筑实例,但 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历任教研组主任、 基本上还是折衷主义的。它轮廓清 系主任、系党总支书记、南京工学院副院长、 晰,体形明快, 细部简练,既表现 建筑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建筑设计研究院 了砖石建筑的特征,又反映了向现 总顾问等职。1965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理 代派建筑发展的趋势。赫尔辛基火 事、常务理事,以后历届连任理事至今。自 车站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艾里 1984年参加国务院三届、四届、五届学位评 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 议组成员,担任土建组,建筑学组召集人。 1950年),赫尔 辛基火车站是他的 1989年起担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 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 指导委员会主任职务、1998年起为该指导委 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 员会顾问、1990年被选为中国勘察设计大师 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 (建筑)、1992年起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八届、 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 第九届委员、199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术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 1995年起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职务、 塞罗那(1906~1910年) 1997年被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应当时的历史条件尤其是苏联的影响1959年的“国 庆工程”等一批高质量的大型纪念性公共建筑出现 (图1)。比之以前的折衷式、古典式都有新意、有所 突破。广大人民群众是拥护的、欣赏的。谓之新古典 主义还是比较动听的,也没什么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