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市建设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哈尔滨城市介绍PPT

PART 3
特色美食
得莫利炖鱼
得莫利炖鱼是哈尔滨的特色美食,起源于方正县 的得莫利村,以草鱼和卤水豆腐为主要食材,味 道鲜美、营养丰富。这道菜不仅在哈尔滨市内有 众多餐馆提供,还被评为东北菜十大名菜之一。 得莫利是满语“渡口”的音译,得莫利村的人以打 鱼为生,因此对鱼的烹饪有着深厚的传统。除了 鱼,这道菜还加入了豆腐、粉条、白菜、榛蘑、 土豆、五花肉等食材,使其成为一道非常丰富的 菜肴。
城市介绍PPT
自古以来,哈尔滨便是狩猎文化、渔猎文化、牧猎文化的交汇 之处,后与闯关东人的传统文化结合,又得欧俄文化影响,形 成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混合型多元文化特征。
哈尔滨城市介绍
城市介绍PPT
目
地 理
著 名
特 色
城 市
录
环 境
景 点
美 食
文 化
CHENGSHIJIESHAO
城市介绍PPT
PART 1
PART 1
地理环境
地势地貌
哈尔滨市地处松嫩平原东部,小兴安岭南麓,张广才岭西侧, 地势北、东、南高,呈新月形状向西倾斜,呈东高西低的特征。 因地质构造形态和新构造运动特点决定了本地区构造地貌的基 本格局,哈尔滨地区的地貌可分为河谷冲积平原、洪积——冲 积台地、剥蚀丘陵三个基本类型。 其中,河谷冲积平原由松花江及其主要支流的河床、河漫滩和 河流阶地组成。 哈尔滨及附近的松花江河床属于冲积型平原河床。河床上发育 有许多水下沙丘,一般高3米,个别高达5米。河床较平缓。阿 什河、马家沟、何家沟、运粮河等松花江支流河床较窄,谷坡 很缓。
PART 4
城市文化
皮影镂刻技艺
皮影镂刻技艺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 护单位:双城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韩树 柏黑龙江双城皮影镂刻技艺是传统的皮影镂 刻技艺,刀法犀利剔透,以推刀为主,推、 拉、靠、抹等手法并用。 其特点是阴阳刻结合,图案疏密有致,条理 清晰,技艺精细,刀法娴熟,线条流畅,不 断不乱,连通一气。上色时多采用黑、绿、 红三纯色,作品色正瑰丽,对比强烈,独具 美感。其皮影产品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行 当俱全。
哈尔滨的近代史ppt课件

、
23
25 10
24
25
谢谢!
陈香
26
合理地布局 了行政管理中心、商业中心生 活居住区、公园绿地等等。住宅组团划分很 整齐,按周边式布置标准设南计岗的区庭规院划住宅。 大型公共建筑。
14
15
哈尔滨 中东铁路住宅 的用地指标 比起其他住宅要 优越得 多,为 花园式住 宅。作为一座新城,这里 的肌理规划反映了欧洲最新的 规划理论。
16
埠头区是现道里区的核心地带,以中央大街 为核心,多条相互平行的大街垂直于松花布 置,已取得街道与水运之间的边界联系,道 路程方格状。
18
民谣:南岗是天堂,道里是人间,道外是地狱。
19
傅家甸为中国人居住区,不在中 东铁路租借地范围内,最初由来 自 于河北、河南、山东的修筑中东 铁路和建设哈尔滨新 城与埠头区 的民工们居住,其街道与居住街坊 由自发形成。
在 19 世纪末,道外区也随着航运的发展逐渐繁荣起 来。由于傅家甸 的发展没有列人当时的“都市计划” 之 中,因此,整个地区属于没有规划 的 自发式建设,其 街坊形状与埠头区 (现道里区)相反,是南北长、东西 短。道路走 向弯曲,疏密失衡、道路宽度参差不齐,整 体较窄,内部结构的随机性较强,对外联系很不方便。
哈尔滨的近代史
天鹅项下的明珠
1
2
地理位置 +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
125°42′130°10′,地处中 国东北北部,黑龙 江省南部。哈尔滨 是黑龙江省省会, 也是东北部最大的 城市。
3
历 史 沿 革
4
5
6
铁 路 要 素
7河 流 要 素8 Nhomakorabea1898年沙俄殖民者在哈尔滨的规划中主要的事顺应地势的掉地块格网的组织形式, 这种不同的归属和不同的功能所确定的规划方式促使哈尔滨形成了松散的南 岗、道里、道外、香坊等多个核心。 规划进行
23
25 10
24
25
谢谢!
陈香
26
合理地布局 了行政管理中心、商业中心生 活居住区、公园绿地等等。住宅组团划分很 整齐,按周边式布置标准设南计岗的区庭规院划住宅。 大型公共建筑。
14
15
哈尔滨 中东铁路住宅 的用地指标 比起其他住宅要 优越得 多,为 花园式住 宅。作为一座新城,这里 的肌理规划反映了欧洲最新的 规划理论。
16
埠头区是现道里区的核心地带,以中央大街 为核心,多条相互平行的大街垂直于松花布 置,已取得街道与水运之间的边界联系,道 路程方格状。
18
民谣:南岗是天堂,道里是人间,道外是地狱。
19
傅家甸为中国人居住区,不在中 东铁路租借地范围内,最初由来 自 于河北、河南、山东的修筑中东 铁路和建设哈尔滨新 城与埠头区 的民工们居住,其街道与居住街坊 由自发形成。
在 19 世纪末,道外区也随着航运的发展逐渐繁荣起 来。由于傅家甸 的发展没有列人当时的“都市计划” 之 中,因此,整个地区属于没有规划 的 自发式建设,其 街坊形状与埠头区 (现道里区)相反,是南北长、东西 短。道路走 向弯曲,疏密失衡、道路宽度参差不齐,整 体较窄,内部结构的随机性较强,对外联系很不方便。
哈尔滨的近代史
天鹅项下的明珠
1
2
地理位置 +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
125°42′130°10′,地处中 国东北北部,黑龙 江省南部。哈尔滨 是黑龙江省省会, 也是东北部最大的 城市。
3
历 史 沿 革
4
5
6
铁 路 要 素
7河 流 要 素8 Nhomakorabea1898年沙俄殖民者在哈尔滨的规划中主要的事顺应地势的掉地块格网的组织形式, 这种不同的归属和不同的功能所确定的规划方式促使哈尔滨形成了松散的南 岗、道里、道外、香坊等多个核心。 规划进行
哈尔滨介绍ppt课件

36
我带大家来找北
漠河是中国边境线上最北端的城镇,由 于偏远和严寒,故历来有“中国北极城”之 称。漠河东临黑龙江,西倚大兴安岭,群山 蜿蜒于西南,河川交错于山下,逐形成“山
环水抱漠河城”的胜景。
37
漠河的极光
38
• 由于漠河位于北半球,纬度 高,所以在漠河出现的极光 是地球北极发出的极光,在 漠河所看到的极光称为北极 光。漠河是中国唯一观测北 极光的最佳观测地,这是大 自然恩赐给漠河人的眼福。 北极光虽然一年四季都出现, 而在漠河唯有在每年的夏至 前后9天左右的时间内容易 看到。
25
龙塔夜景
26
彩 虹 之 巅
27
华 灯 初 上
28
索大菲 教亚堂
29
东方莫斯科——圣索菲亚教堂
• 索菲亚大教堂是目前中国 保存最完美的典型拜占庭式 建筑,这座诞生近百年的建 筑宏伟壮观,古朴典雅,充 溢着迷人的色彩。整个广场 凝聚着音 乐的优美旋律与 建筑智慧之光。景区内建有 现代化专业展馆,近千幅美 的图片展示着文化名城哈尔 滨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面 积近400平方米的大型城市 规划沙盘,运用了声、光、 电及升降等高科技手段,描 绘了未来哈尔滨的宏伟蓝图。 广场上还有陶吧、影吧及旱 冰场等娱乐场所,啤酒广场、 冷饮广场则有着“东方小巴 黎”的风采。
北到东南是连绵的山地,包括大兴
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
岭等山脉,其中多火山。西南部松
嫩平原是主要农业区和三江平原,其中大片沼
泽湿地是著名的“北大荒”,被开
垦成建设兵团。 中国疆域的最东
点和最北点都在黑龙江省。
2
古墨水——黑龙江
• 黑龙江居世界大河第八位,为中国的第三大河流。其长度 略次于黄河。流域位置在北纬42°45′至53°33′,东经 108°20′至141°20′之间。它穿越了中国、蒙古、俄罗斯 三个国家。
我带大家来找北
漠河是中国边境线上最北端的城镇,由 于偏远和严寒,故历来有“中国北极城”之 称。漠河东临黑龙江,西倚大兴安岭,群山 蜿蜒于西南,河川交错于山下,逐形成“山
环水抱漠河城”的胜景。
37
漠河的极光
38
• 由于漠河位于北半球,纬度 高,所以在漠河出现的极光 是地球北极发出的极光,在 漠河所看到的极光称为北极 光。漠河是中国唯一观测北 极光的最佳观测地,这是大 自然恩赐给漠河人的眼福。 北极光虽然一年四季都出现, 而在漠河唯有在每年的夏至 前后9天左右的时间内容易 看到。
25
龙塔夜景
26
彩 虹 之 巅
27
华 灯 初 上
28
索大菲 教亚堂
29
东方莫斯科——圣索菲亚教堂
• 索菲亚大教堂是目前中国 保存最完美的典型拜占庭式 建筑,这座诞生近百年的建 筑宏伟壮观,古朴典雅,充 溢着迷人的色彩。整个广场 凝聚着音 乐的优美旋律与 建筑智慧之光。景区内建有 现代化专业展馆,近千幅美 的图片展示着文化名城哈尔 滨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面 积近400平方米的大型城市 规划沙盘,运用了声、光、 电及升降等高科技手段,描 绘了未来哈尔滨的宏伟蓝图。 广场上还有陶吧、影吧及旱 冰场等娱乐场所,啤酒广场、 冷饮广场则有着“东方小巴 黎”的风采。
北到东南是连绵的山地,包括大兴
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
岭等山脉,其中多火山。西南部松
嫩平原是主要农业区和三江平原,其中大片沼
泽湿地是著名的“北大荒”,被开
垦成建设兵团。 中国疆域的最东
点和最北点都在黑龙江省。
2
古墨水——黑龙江
• 黑龙江居世界大河第八位,为中国的第三大河流。其长度 略次于黄河。流域位置在北纬42°45′至53°33′,东经 108°20′至141°20′之间。它穿越了中国、蒙古、俄罗斯 三个国家。
哈尔滨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推介PPT图文课件

民俗文化
哈尔滨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东北二人转、哈尔滨冰雪文化等,这些文化元素为哈尔滨增 添了独特的魅力。
节日
哈尔滨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如哈尔滨冰雪节、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等,这些节日吸引了大量游客 前来参与,进一步促进了哈尔滨的旅游业发展。
02
哈尔滨的民俗文化
哈尔滨的民间艺术
01 二人转
哈尔滨地区的二人转融合了地方戏曲和民歌小调 的元素,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哈尔滨的交通状况
01
02
03
公共交通
哈尔滨的公共交通系统发 达,包括地铁、公交、出 租车等,为游客出行提供 便利。
道路状况
哈尔滨的道路状况良好, 市内交通较为便利,但高 峰时段可能会拥堵。
停车场
哈尔滨市内有许多停车场 ,方便自驾游的游客停车 。
哈尔滨的旅游交通路线
旅游专线
哈尔滨市内有旅游专线公 交车,连接各大景点,方 便游客游览。
历史背景
哈尔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金、清两代王朝的 发祥地,拥有近300年的历史。
城市发展与特色建筑
01
城市发展
哈尔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完 善的工业、交通、教育和文化设施。
02
特色建筑
哈尔滨的建筑风格独特,以欧洲古典建筑和俄罗 斯建筑为主,如中央大街、圣索菲亚教堂等。
哈尔滨的民俗文化与节日
02 龙江剧
龙江剧是哈尔滨地区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以表 演民间故事和传说为主。
03 剪纸艺术
哈尔滨的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 而著称,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哈尔滨的民间工艺
01 刺绣工艺
哈尔滨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以针法细腻、色彩 丰富而著称。
02 木雕工艺
哈尔滨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东北二人转、哈尔滨冰雪文化等,这些文化元素为哈尔滨增 添了独特的魅力。
节日
哈尔滨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如哈尔滨冰雪节、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等,这些节日吸引了大量游客 前来参与,进一步促进了哈尔滨的旅游业发展。
02
哈尔滨的民俗文化
哈尔滨的民间艺术
01 二人转
哈尔滨地区的二人转融合了地方戏曲和民歌小调 的元素,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哈尔滨的交通状况
01
02
03
公共交通
哈尔滨的公共交通系统发 达,包括地铁、公交、出 租车等,为游客出行提供 便利。
道路状况
哈尔滨的道路状况良好, 市内交通较为便利,但高 峰时段可能会拥堵。
停车场
哈尔滨市内有许多停车场 ,方便自驾游的游客停车 。
哈尔滨的旅游交通路线
旅游专线
哈尔滨市内有旅游专线公 交车,连接各大景点,方 便游客游览。
历史背景
哈尔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金、清两代王朝的 发祥地,拥有近300年的历史。
城市发展与特色建筑
01
城市发展
哈尔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完 善的工业、交通、教育和文化设施。
02
特色建筑
哈尔滨的建筑风格独特,以欧洲古典建筑和俄罗 斯建筑为主,如中央大街、圣索菲亚教堂等。
哈尔滨的民俗文化与节日
02 龙江剧
龙江剧是哈尔滨地区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以表 演民间故事和传说为主。
03 剪纸艺术
哈尔滨的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 而著称,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哈尔滨的民间工艺
01 刺绣工艺
哈尔滨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以针法细腻、色彩 丰富而著称。
02 木雕工艺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新中国建立后,“哈一百”,“秋林公司”在当时的全国 十大百货商店中具有相当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商业设施建设开始起步,形成了道里哈一 百、道外同记商场、南岗秋林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 90年代中期以后,大型百货商店数量迅速增加(新建了松 雷、大世界、中央商城、远大等一批大型百货商店),国 有百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进入21世纪,商业主体趋向多元化,新型业态发展迅速。 国际连锁企业入驻(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标志 哈尔滨商业开始进入国际化竞争
独有的 俄罗斯风格
成熟的 新艺术运动风格
大量的 折衷主义风格
仿古典式
大量的 折衷主义风格
仿中世纪
大量的 折衷主义风格
仿巴洛克
大量的 折衷主义风格
仿文艺复兴
大量的 折衷主义风格
中华巴洛克
现代哈尔滨城市规划
改革开放前城市建设状况 城市初步(总体)规划期限为1953年—1977年,近期城区 人口为110万,城区用地为96平方公里,远期城区人口为 121万,城区用地为134平方公里。城市初步(总体)规划 以中山路为纵轴线,以文昌街为横轴线,中心部位规划省 、市行政中心,相对集中形成香坊工业区、动力工业区、 近郊平房工业区和学府路文教区,并为地方工业发展预留 了哈西机械工业区和三棵树化工区。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我国处于“大跃进”的特殊时期,后两年经济调整,城市 建设大部分停建,规划工作基本停顿,此后又经历“三年 经济继续调整”,紧接着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 城市规划废弛,城市建设陷于无序状态。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炮轰沈阳北大营,“九•一八”事变 爆发。1932年2月,日寇侵占哈尔滨。从此,哈尔滨又处 于日伪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中。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为巩固 对哈尔滨的殖民统治于1932年7月即拟定《大哈尔滨都市 计画》。规划以顾乡火车站为中心,以9公里为半径,约 250平方公里的范围为规划城区用地,预测30年后城区人 口为100万(注:1932年哈尔滨城区人口约37万,建成区 面积约38.5平方公里)。规划着重考虑战防要求,大量用 地划定为军事特别区、对外交通和仓储用地,城市主干道 宽度在百米以上。此后,又曾对规划进行过论正,拟定实 施计划。日伪时期修建了滨北铁路江桥,马家沟飞机场, 1938年在平房建起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细菌试验基地 。在城区建设了一批“新潮流”的公共建筑和部分市政工 程设施
冰雪之都哈尔滨城市介绍PPT模板

第贰部分
哈尔滨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哈尔滨的地理环境
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处东北亚中心区域 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哈尔滨东与牡丹江市、七台河市接壤,北与伊春市、佳木斯市接壤,西与绥化市、大庆市接壤,南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接壤。
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 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 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 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 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
哈尔滨的矿产资源
截至2015年,哈尔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63种,已探明可供工业利用的25种。
哈尔滨生物资源 /哈尔滨的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早在两万两千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
早在两万两千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 石器时代。
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为两大汉军万 户居住地。 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为陪都。
看冰灯
哈尔滨的冰灯始于60年代初期,是在 民间传统简陋艺术形式上发展起来的。 它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 艺术为表现手法,用电灯光为光源, 制作成各种冰的景物。
冬泳
冬泳是哈尔滨富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体 育活动,表现了哈尔滨人不畏严寒的 强壮体魄和坚强意志。冬季,哈尔滨 的室外温度下降到零下十几、二十几 度。冬泳者在松花江上,刨开冰面, 修筑了冰上游泳池。冬泳下水时间多 在太阳未出来的5—6时左右,冬泳表 演时间在10—14时之间。
坚果
哈尔滨离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很近,所 以当地生产各种各样的坚果,比如榛 子、松子、杏仁、核桃什么都有,而 且价格也很便宜,买得越多,赚得越 多。坚果营养全面、丰富。常食对心 脏病、癌症、血管病有预防和治疗作 用,同时还可明目健脑。
哈尔滨PPT简介-哈尔滨旅游PPT-哈尔滨PPT模板

16
特色美食
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红肠源于东欧的立陶 宛,传到哈尔滨已有近百年的历 史。因为肠的外表呈枣红色,所 以被称之为红肠。与香肠相比, 不油腻且易嚼。红肠对东北当地 人来说美味至极,所以到哈尔滨 旅游的朋友,红肠几乎是非吃不 可的一道美味。
17
特色美食
锅包肉
东北人特别爱吃肉,所以对 肉食的烹饪就特别有功夫。锅包 肉可以说是东北人把肉做到极致 的代表。据说锅包肉已经有百年 的历史了,这道美食出锅后色泽 金黄,外酥里嫩,口味酸甜,十 分开胃,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
18
谢谢观看
点击此处,写上演讲者的名称
7
历史渊源
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 建都。 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 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 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 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 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 的指挥中心。 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 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 70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 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1996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 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
点击此处,写上演讲者的名称 好客哈尔滨——
哈尔滨欢迎您
——美妙绝伦,晶莹剔透——
Contents
目 录
第一章 城市概况
第三章 旅游景点
第二章 历史渊源 第四章 特色美食
城市概况
PART
3
城市概况
哈尔滨是我国最东北的省份。北 部、东部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 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 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接邻省区:吉林 内蒙古- 接邻国家俄罗斯(北界黑龙江) 全省从西北到东南是连绵的山地,包 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张 广才岭等山脉,西南部松嫩平原是主 要农业区和人口聚居区域。
特色美食
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红肠源于东欧的立陶 宛,传到哈尔滨已有近百年的历 史。因为肠的外表呈枣红色,所 以被称之为红肠。与香肠相比, 不油腻且易嚼。红肠对东北当地 人来说美味至极,所以到哈尔滨 旅游的朋友,红肠几乎是非吃不 可的一道美味。
17
特色美食
锅包肉
东北人特别爱吃肉,所以对 肉食的烹饪就特别有功夫。锅包 肉可以说是东北人把肉做到极致 的代表。据说锅包肉已经有百年 的历史了,这道美食出锅后色泽 金黄,外酥里嫩,口味酸甜,十 分开胃,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
18
谢谢观看
点击此处,写上演讲者的名称
7
历史渊源
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 建都。 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 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 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 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 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 的指挥中心。 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 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 70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 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1996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 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
点击此处,写上演讲者的名称 好客哈尔滨——
哈尔滨欢迎您
——美妙绝伦,晶莹剔透——
Contents
目 录
第一章 城市概况
第三章 旅游景点
第二章 历史渊源 第四章 特色美食
城市概况
PART
3
城市概况
哈尔滨是我国最东北的省份。北 部、东部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 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 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接邻省区:吉林 内蒙古- 接邻国家俄罗斯(北界黑龙江) 全省从西北到东南是连绵的山地,包 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张 广才岭等山脉,西南部松嫩平原是主 要农业区和人口聚居区域。
我的家乡哈尔滨(课堂PPT)

置了一台由世界著名的意大利
鲁法第公司制作的管风琴,以
带给人们震撼的视听享受。该
管风琴不但是哈尔滨乃至东北
三省的第一台管风琴,也是国
内第一台从意大利进口的管风
琴。高品质的音乐厅建设将奠
定哈尔滨音乐文化在国内、国
际的影响力。
8
演出实况
9
哈 尔 滨 大 剧 院
10
哈尔滨大剧院是哈尔滨标志性 建筑,依水而建,与哈尔滨文 化岛的定位和设计相一致,体 现北国风光大地景观的设计概 念。作为公共建筑设施,哈尔 滨大剧院力图从剧院、景观、 广场和立体平台多方位给市民 及游人提供不同的空间感受。 考虑到观演和观光的需要,大 剧场采用了世界首创的将自然 光引入剧场的方式,丰富了非 演出时段的照明方式,创造了 节能环保新模式;剧场内采用 多岛式看台的流线造型与建筑 外造型的整体风格相统一。
霞日辉映:夕阳西下, 落日在教堂后发出最后 的光芒。
夏日喷泉、雪泉
:观赏广场喷泉
,感受美丽。
6
哈尔滨音乐厅
7
音乐厅建筑外部采用钢结构配
合玻璃幕墙,屋顶设计为大跨
度钢结构的龙骨梁,建筑内部
基座等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根据功能划分,音乐厅内设
候场大厅、1200座大音乐厅
、400座小音乐厅、演员休息
化妆厅等功能厅。音乐厅内设
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收看
机械工程学院
20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哈尔滨
The sun in winter
1
哈尔滨,简称“哈”,别称“冰 城”,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 市、特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中 心城市之一,哈尔滨都市圈核心 城市,是东北北部交通、政治、 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也是中 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 户籍人口居第三位的特大城市, 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 黑龙江省南部,国家重要的制造 业基地 。截至2015年,哈尔滨总 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市辖区面 积10198平方公里,辖9个市辖区 、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常住 人口1066.5万人。
哈尔滨历史建筑概况精品PPT课件

位于吉林街52号。砖木结构 ,古典主义建筑风 格。
11.原荷兰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1921年设立,最初馆址在南岗区复华街(原哈尔滨工业大学房管处,现已拆除),后迁至南岗区红军街, 由于荷兰侨民较少,馆务事情不多,1922年领事馆撤销,委托英国驻哈领事代行其事。1926年再次恢复馆务。 日伪时期,荷兰驻哈尔滨领事馆仍然存 在,1942年关闭。现为汇丰照相。
哈尔滨历史建筑概况
1.原前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之一
位于南岗区耀景街22号,由前后两楼组成,。1924年苏联和中华民国建交,在此设立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 馆。1949年10月2日,苏联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正式建立1962年因中苏关系破裂,苏 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关闭。现在闲置中。 两栋楼均为砖木结构,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为俄罗斯建筑风格。,主楼建于霍尔瓦特建设的私人宅邸,后改 为中东铁路俱乐部的图书馆。侧楼建于1924年。
8.原英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1911年,英国在哈尔滨正式设立领事馆,馆址最初在南岗大直街56号,1928年升格为总领事馆,30年代迁 至红军街。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对日宣战,英国总领事馆被日伪查封,1942年闭馆。
9.原意大利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设立于1920年,馆址最初在庙街(现健民街)基 别洛—索科大楼内。基别洛—索科是著名的意大利工 程师,曾是中东铁路兴安隧道工程设计师,后为哈尔 滨房地产主。意大利领事馆设立后,他便是首任领事。 后迁到车站街(现红军街),又迁到吉林街与夹树街 (现民益街)交角处。30年代再迁至松花江街。原意 大利领事馆现隶属黑龙江省电力局。建筑呈新艺术运 动风格,外墙装饰以各种精美的浮雕和图案,又赋予 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4.原丹麦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11.原荷兰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1921年设立,最初馆址在南岗区复华街(原哈尔滨工业大学房管处,现已拆除),后迁至南岗区红军街, 由于荷兰侨民较少,馆务事情不多,1922年领事馆撤销,委托英国驻哈领事代行其事。1926年再次恢复馆务。 日伪时期,荷兰驻哈尔滨领事馆仍然存 在,1942年关闭。现为汇丰照相。
哈尔滨历史建筑概况
1.原前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之一
位于南岗区耀景街22号,由前后两楼组成,。1924年苏联和中华民国建交,在此设立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 馆。1949年10月2日,苏联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正式建立1962年因中苏关系破裂,苏 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关闭。现在闲置中。 两栋楼均为砖木结构,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为俄罗斯建筑风格。,主楼建于霍尔瓦特建设的私人宅邸,后改 为中东铁路俱乐部的图书馆。侧楼建于1924年。
8.原英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1911年,英国在哈尔滨正式设立领事馆,馆址最初在南岗大直街56号,1928年升格为总领事馆,30年代迁 至红军街。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对日宣战,英国总领事馆被日伪查封,1942年闭馆。
9.原意大利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设立于1920年,馆址最初在庙街(现健民街)基 别洛—索科大楼内。基别洛—索科是著名的意大利工 程师,曾是中东铁路兴安隧道工程设计师,后为哈尔 滨房地产主。意大利领事馆设立后,他便是首任领事。 后迁到车站街(现红军街),又迁到吉林街与夹树街 (现民益街)交角处。30年代再迁至松花江街。原意 大利领事馆现隶属黑龙江省电力局。建筑呈新艺术运 动风格,外墙装饰以各种精美的浮雕和图案,又赋予 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4.原丹麦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哈尔滨古城的衰败 LOGO
❖古城的出现使原有的少数民族的开放空间变成了堡垒空间 ,形成了以防御为目的的城市空间形态。公元1153年金朝最 高统治者海陵王为了加强对中原控制,决定迁都燕京,但是 为了打消女贞部落不愿离开上京的想法,尽毁宫殿,变为耕 地。从此哈尔滨地区发展开始走低。 ❖1234年,元朝灭金,随着蒙古人东迁,哈尔滨的女真族继 续南迁,导致哈尔滨人锐减,元明朝哈尔滨变成了严寒不毛 之地,经济再度走低 ❖清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统治,定都北京,这次举国搬 迁,使原本人烟稀少的哈尔滨更是雪上加霜,受到重创,这 次大搬迁习惯上称为“从龙入关”,野无农夫,路无商贾, 土旷人稀,生计凋敝。哈尔滨退出政治中心的舞台,因政而 兴,因政而衰。
哈尔滨城市建设与历史
汇报人:
东北地区行政区划 LOGO
东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通常指辽宁、吉林、黑龙江 三省的行政管辖区的总和。从经济方面考虑,包括 今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 市一盟,总面积120万平方公里。
东北地区行政区划 LOGO
一.哈尔滨古城的形成
历史变迁
LOGO
❖ 哈尔滨地区早起出现城郭形态是在金朝时期。金朝是由 女真族建立的国家,远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 麓活动。1115年女真完颜部落打败辽军建立了大金国, 定都会宁府(现金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朝在全国设14个 管辖府。其中哈尔滨属上京会宁府辖境,是金朝的军机 重地。上京周边有茂密的森林,因此完颜部落都是以水 路为主的,同时,完颜部落的迁徙都是沿着松花江和牡 丹江迁徙的。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早期的哈尔滨城市 LOGO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城市起源小结
LOGO
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从来都不是单一某个要素决定的,而是社会 ,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多个因子共同作用的。从金朝古都到 清末我们可以看到哈尔滨的衰落是有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结合 经济要素共同主导着哈尔滨地区的兴衰。同时,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和方式会对地理要素进行选择,使自然地理要素成为城市 空间演变的重要要素。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古城分布图 LOGO
1 1
3
4
2
5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金宋时期古城调查表 LOGO
古城 (今名) 城周长(米) 平面形状
四方台 松山 万宝 莫力街 平乐
2000 680 1500 1300 1350
近于方形 方形 长方形 方形 方形
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志
城池面积(公 顷)
25.00 2.89 14.0变影响因子图
LOGO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自然地理条件
城市选址 、城市布 局
城市空间结构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二.中东铁路的修建于近代城市的兴起
LOGO
中东铁路的修建给传统的东北区域带来了重大改变,尤 其是作为枢纽城市的哈尔滨地区,经济社会带来翻天覆 地变化,促进了哈尔滨城市近代化运动,使其成为东北 的经济中心。随着人口增加,消费剧增,俄侨在此创办 工厂,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近代城市发 展,是哈尔滨成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近代工业也由此 而生。
三版哈尔滨城市规划图总结
LOGO
❖ 1901年——1906年城市用地扩张不是很明显, 主要集中在松花江以南集中发展。1906——1923 年城市用地明显扩张,城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到松花江以北。城市中心区建 筑密度非常大。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近代哈尔滨城市街道空间结构图 LOGO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哈尔滨古城衰败分析简图
政治、经济、军事利益
门户 地区
自 然 要 素
严寒 之地
古城兴起
防御 要地
古城衰败
边陲 之地
LOGO
人 文 要 素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哈尔滨经济的再次复苏 LOGO
自1840年鸦片战争的影响,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清政府迫于统治危机,决定开禁,大量的 移民来招垦,社会经济再次复苏,随着汉族移民 的增多,1862年设立了呼兰府,这是哈尔滨社会 经济发展的写照,也是哈尔滨政治地位提升的重 要标志。 在经济上随着关内移民的涌入,带来了先进的农 业技术和生产工具,极大的促进了哈尔滨生产力 的提高,城镇随之兴盛起来,展现出一片繁荣的 农业景象。
❖ 由于哈尔滨水系发达便于漕运,同时地势平坦,有利于 发展农业和牧业,于是哈尔滨成为了金朝重点建设的枢 纽城市.修建了通往南京,肇州,依兰县,浦与路等多条 水渠。哈尔滨成为通往上京的重要门户。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金上京会宁府城郭图——完颜首领的中心村落
LOGO
金上京会宁府是仿照北宋都城的布局形式建 造的,体现了“前朝后市”的传统。城周长 10.9公里,外城南城东西2148米,南北1553米 。
LOGO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近代哈尔滨城市的转折点
LOGO
❖ 190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东三省事宜条约.>, 转让所有权利给日本,并开放哈尔滨在内的16个 城市为商埠。外国资本大量流入,加速了哈尔滨 城市近代化和近代城市化的步伐。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1901年哈尔滨城市规划
LOGO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1906年和1923年哈尔滨城市规划 LOGO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1901年中东铁路附属地勘界图 LOGO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文化、教育事业、教堂也争先恐后的发展 LOGO 临泉县老集镇总体规划(2014-2030)
中东铁路的影响
总之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西方 文化和思潮对东北本土文化造成巨 大的冲击。沙俄通过建立金达教育 体系,传播了先进的自然科学与人 文科学知识。报业,文化机构,促 进信息流通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在 实质空间形态上,沙俄的教堂,学 校,出版社以及社团活动中心成为 近代城市的组成要素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
古城分布图 LOGO
哈尔滨成为重要门户,按照《猛安,谋克城寨体系规划》 以上京为中心在哈尔滨地区修建了四座古城。分别为道里区 新发镇四方台村,太平镇新发村,道外区万宝镇于村,香坊 区幸福乡莫力村,平房区东方红乡平乐村五座古城。各城间 距20—25公里,每城有300—400平方公里作为耕地和牧场, 五座古城面积0.64平方公里。五座城市均扼守水运交通要道, 处于保卫功能。